- 相關(guān)推薦
莊子讀書心得體會9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莊子讀書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莊子讀書心得體會1
莊子一生窮困潦倒,卻能超越貧困樂在其中,莊子能言善辯,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嘲諷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莊子的文章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充滿了尖酸刻薄的諷刺和挖苦。他的所作所為,經(jīng)常令人瞠目結(jié)舌,又令人拍案叫絕。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祿。2月19日:境界有大小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常常以世俗的眼光,來判斷一個事物的有無和無用,莊子卻告訴我們,境界的大小決定了對事物的判斷,站在大境界上,就會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無為。境界的大小可以完全不同地判斷一個東西的有用和無用,也可以完全改變一個人的命運。2月20日:感悟與超越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到,世上熙熙皆為利來,世上攘攘皆為利往?梢娒质鞘廊穗y以舍棄的追求。但是莊子的人生哲學是淡薄為大,因為只有超越了所有的功名利祿之心,才能感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莊子所說的"逍遙游"。2月21日:認識你自己
莊子里有許多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由于我們習慣于自以為是,常常把自己的主觀愿望強加于客觀事物,于是就會出現(xiàn)好心辦壞事的現(xiàn)象。而我們又經(jīng)常會被社會中各種各樣的外部評價所影響,而不能真正認知自己的內(nèi)心,結(jié)果被所謂的潮流而左右,在紛繁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2月22日:本性與物性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遙游。但對于我們現(xiàn)代人來說,這個游的境界似乎很難達到。人們被太多的物質(zhì)利益所迷惑,小迷惑也許只是改變了人生的方面,大迷惑則改變了人的本性。人的物質(zhì)欲望是沒有止境的,在瘋狂追求物質(zhì)利益的同時,人們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2月23日:總有路可走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們總會遇到種種困難,有的人天生丑陋,有的人身有殘疾,有的人因罪受過刑罰,有的人心理遭受過創(chuàng)傷。當遇到這種種不如人意的事情時,我們該怎么辦呢?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面對身體的殘缺和心理的創(chuàng)傷?我們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2月24日:堅持與順應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同時也是社會中的.一員。莊子認為,在人的內(nèi)心應該堅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隨波逐流,而面對外在的世界,則應該通達和順應。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內(nèi)心的堅持和外在的順應呢?莊子告訴我們要想做到內(nèi)心的堅持和外在的順應,就要做到"外化內(nèi)不化"。2月25日:談笑論生死
生與死,是人生起始的兩個端點。人生自古誰無死,生死,是每一個都要面對的人生課題。而人生就像是一條不歸路,當你走到終點時,才會想起途中的遺憾。那么莊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他面對生死為什么會鼓盆而歌呢?只有真正解讀了生命,才可能正確地對待死亡。2月26日:心態(tài)與狀態(tài)
決定人生成功的,絕不僅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個人面對生活的心態(tài)。那么,當我們在確定人生目標時,如何判斷何事可為,何事不可為呢?莊子用他的許多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做事時,如果患得患失,如果心有所慮,那他所有的經(jīng)驗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發(fā)揮。2月27日:大道與自然
每一個個體和每一件事之間的比較,是沒有單純技巧高下之分的,而只有境界優(yōu)劣之辨,那么莊子認為辨別境界高低的標準就是是否合乎自然。莊子作為道家的代表人物,認為每一個人要遵循內(nèi)心的道德,聽從自在的聲音,而不必有任何外在的刻意。
莊子讀書心得體會2
尋尋覓覓,我獨自一人徘徊在冷冷清清的書店中,盡權(quán)利睜大那雙疲倦的雙眼,在密密麻麻的書海之中,尋覓你的身影。你生活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期,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可以不顧政事,活得如此逍遙的人可能并不多。文化名人更是少之又少?墒窃谖铱磥,只能感嘆:經(jīng)典的不僅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歷史,也充斥了書店中這一小小的柜臺。哎!凄凄慘慘戚戚。可好在我仍能在書柜的角落找到了你的身影——《莊子》。
那一日,陽光明媚,在上海柔媚的流云下,是一絲絲芊綿的野花。幾只粉色的蝴蝶,從波光粼粼的'湖畔飛來,穿過楊柳撩人的婀娜,掠過蒲公英飛揚的輕盈,在幾朵小野花上翩然落下。我捧著《莊子》獨坐一旁,不愿驚動她們,一如不愿打擾簾下悠然于夢中的睡美人,把沉睡的美人,定在做蝴蝶夢吧!
蝴蝶穿過我的雙眼,流下了美的印記,在我心靈中的畫廊翩然飛過!拔粽咔f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也。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在周亦飄然。蝴蝶如仙界閃爍著熒光的精靈,飛過顯示與夢想的界限,飛過天上與人間的聯(lián)結(jié)。飛來告戒世人,擺脫欲望,何必被欲望所累直至生不如死。
在書中顯示所想,常被你形之于夢。而在你的夢中我所探尋到的,不僅只有美妙的蝴蝶,更有常人難以想象的骷髏。你不是貪生怕死的人,更不受欲望干擾,死后你愿讓蛆蟲蝕盡你身軀上殘留的最后一點余肉,讓野狗啃盡并任意玩弄你最后的骨頭,讓禿鷲啄食你的雙眸。熱你始終躺在天地之間無力反抗,卻又不愿防抗,我被眼前的一切所動容,我祈求司命之神,恢復你的身軀讓你重回人間,還你父母,妻兒,送你回故鄉(xiāng),再做那個逍遙的莊子怎么樣你愿意嗎?
不,千萬別這樣。你懇求道:我死后在無欲望干擾著我。更不必為其勞形傷體,在這里天地的春秋便是我的春秋,我盡享南面之尊。我亦可用天地做棺槨,用日月做雙壁,用星辰做珍珠,用萬物做禮物,還有什么葬僅勝于此呢我想這不就是骷髏給我們的忠告嗎只有擺脫了欲望,方能無憂無慮,盡享天地賜予的一切快樂,這便是逍遙。隨風飄飄,天地住逍遙。
反復品讀莊子的文章,除了驚嘆于作者文學上的技巧以及哲學邏輯能力巧奪天工之外。我又無數(shù)次責備自己的思想造詣的膚淺,無法滲透其逍遙的夢境。同時也慚愧自己筆頭上工夫的拙劣,否則倒是可以彌補內(nèi)涵的不足,如同漂亮衣服之于平庸姿色,多少使文章讀起來賞心悅目。大哉,莊子!我只享受了你思想的一盂,但我已想飛,飛出這個充滿欲望的社會。我會在空中像你那樣獨自尋覓心靈之中最美的家園。
莊子讀書心得體會3
《莊子》這本書是我讀過這么多書來,第一本讓我有如此大的震撼的書。莊子之道,與儒家學派不同,不在乎名利,他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他乘物以游天,他上窮碧落下黃泉,他嬉笑怒罵說盡天下。其實他的內(nèi)心十分安靜。
在莊子書中,以他自己的說法就是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但其中卻蘊含著天大的奧義與智慧。莊子是一個非常善于講寓言故事的`人,他的寓言故事,陸離光怪、神神叨叨,他的生活貧困潦倒、等米下鍋。他沒有富裕的生活,溫飽不定,這樣一個人,他憑什么去逍遙游呢?就憑他的精神!莊子的心胸非常的寬廣,他曾經(jīng)對他的弟子說過,“我死之后,將我扔到山溝里。讓蒼天穹廬做我的棺蓋,讓廣袤大地做我的棺底,讓日月星辰、世界萬物給我陪葬。這是一種多么豁達的境界呀,莊子看破功名、不屑利祿,甚至對于死亡,他也如此的看得開。
人,本來是無羈無絆的,本來是放縱自由的。但由于太多的選擇,太多的物質(zhì)利益,束縛了我們的身心,迷失了我們本來的面貌。如果說儒家給了我們堅實厚重的一片大地,則道家給了我們一片未來自由的天空;如果說儒家讓我們學會了挑起擔子,負起重量,則道家讓我們學會了舉重若輕。莊子的精神就是,不為高官厚祿所動搖,不為名譽權(quán)力所掛念,讓心胸豁達一點,開朗一點!肚f子》中記敘了那么多的寓言,無論是尖酸刻薄,還是諷刺挖苦,都是為了一句真理:“大道合乎自然”。
莊子讀書心得體會4
人心為什么有自由?因為人可以不在乎。人的一生只能被你真正在乎的事情拘束住。如果你不在乎,那么,還有什么可以束縛你,得一本好書,猶如尋一位好友,將受益終身。讀一本好書,猶如品一杯香茗,余味徘徊于心,不曾散去。一本《莊子心得》也讓我對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獲一樣。
于丹教授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結(jié)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yǎng),從獨特的個性視角把國學的經(jīng)典著作《莊子》用簡單的語言和故事銘刻在了我們的心靈之上。細細品味書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是一種快樂,它都在給我娓娓道來以怎樣的心態(tài)來面對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告訴我怎樣才會成為一個幸福快樂的人,告訴我們怎樣修養(yǎng)道德品性,讓情感智慧得到升華。
有人說年輕人讀了《于丹莊子心得》會受到不求上進的影響,但在我認為那里是一個遙遠又近在咫尺的世界;那是一種難以理解的豁達。他包容萬千,將一切化為烏有。于丹在心得三中感悟與超越中提到了名利二字,說了三個故事,其一,據(jù)說大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在鎮(zhèn)江金山寺,他問當時的高僧法磐:長江中船只來來往往,這么繁華,一天到底要過多少條船啊?法磐回答:只有兩條船。乾隆問:怎么會只有兩條船呢?法磐說:一條為名,一條為利,整個長江中來往的無非就是這兩條船。其二,司馬遷在《史記》中說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其三,又舉了堯讓天下于許由的故事。這三則故事都順應了一個主題淡泊。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會置身于這樣的茫然中。所以人需要看清自己的目的,看清自己的方向,看清眼前的權(quán)衡。詩人紀伯倫曾經(jīng)感嘆:我們已經(jīng)走得太遠,以至于忘記了為什么出發(fā)。于丹又指導我們要看到大境界,在于我們有沒有安靜的心靈,有沒有智慧的.眼睛。只要我們可以讓心靜下來,真正擁有了空靈之境,我們才能真正看到內(nèi)心。一個人要在自己的形骸之外,保有一雙靈魂的眼睛。
只要你心中有大境界,你才能夠看清超越言行的內(nèi)心真正的質(zhì)地。也就是說,內(nèi)心里面的這種真正的大道、大辨、大仁、大廉、大勇,一切都不是表露于外的,是內(nèi)斂于心而不張揚的。
臺灣著名的教授傅佩榮先生在研究莊子之后,得出一個心得,他說:真正看懂《莊子》就會明白,世界上總有路可走。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jié)局或是一個終點。人是不斷地經(jīng)歷許許多多的過程,長時間從磨練活出燦爛的今天。人一生中,可能遭遇痛苦、煩惱、悲哀、無奈等很多負面的情緒,但這些其實都只是磨練我們成長的過程而已。于丹告訴我們,用平和的心態(tài)和積極的努力去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讓我們領(lǐng)略到這樣一種大智慧,是對自己得失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融入在現(xiàn)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讓我們霍然開朗,讓我們坦然微笑,還讓我們掩卷而思。
人活一世,草活一秋,能夠快快樂樂、開開心心的過一生,這是每個人心中的夢。雨果說過:比海洋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心靈。但如果我們的心靈總是被自私、貪婪、卑鄙、懶惰所籠罩
莊子讀書心得體會5
莊子認為,一個人要想有自己自由的棲息地,就不要受拘與外物,外物總是短暫而易腐朽的,而生命靈魂才是永恒。不要做財富的奴隸,要做財富的主人,這樣,人才能真正的逍遙。否則,就可能迷失方向,失去自我,失去人生對逍遙的享受。
自由的棲息可以讓疲憊的心得到安歇,讓壓抑的心得以釋放。自由的棲息需放得下繁華,耐得住寂寞,達到“物而不物”的境界。若是心戀浮華,不舍喧囂,終不得心靈的安頓。
現(xiàn)實當中,一些事情是我們無法放下的,那樣的境界我們很難達到,但是我們應該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生活沒有必要有太多的.彎子,彎子太多會使你的心情沉重,影響你的情緒,導致惡劣的結(jié)果。其實,只要你夠純粹,把握住人生最重要的真諦,你會覺得前景一片廣闊。
有的人對生命有太多的苛求,弄得自己生活在筋疲力盡之中,從未體味過幸福和欣慰的滋味,生命也因此局促匆忙,憂慮和恐懼時常伴隨,生活實在是糟糕至極,要知道月圓月虧皆有定數(shù),豈是人力可改變的?不如適可而止,有選擇的放下執(zhí)著,給生命一份從容,給自己一份坦然。
人生一世,誰總是一帆風順?“物而不物”會另有收獲,對于物欲的追求和執(zhí)著,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根源。
《莊子·田子方》中有一句話:“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币馑际钦f:最可悲的事,莫過于心如死灰,而身死了倒是其次呢。這說明人的心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如果總是對一些事情耿耿于懷,放不下,就會心靈閉塞,好像被繩索牢牢困住,心之將死,無法將他們恢復元氣。他們就像一個蠶蛹,用厚重的繭把自己捆縛了起來!
放下很難,可能會帶來一時的損失和心痛,可是真正放手后會發(fā)現(xiàn)所有的糾結(jié)和煩心反而會轉(zhuǎn)化成一片海闊天空,放下是一種感悟,一種心境,是一種對外部事物進行取舍、輕重緩急、遠近厚薄的把握,放下你該放手的東西,你會擁有快樂的人生!何不每天在清新的陽光中過日子,洗練一份仁厚清凈的心境,無憾無悔的走到生命盡頭,拋棄一切塵世的煩擾,留一份開闊的天空給心靈安個家。
莊子讀書心得體會6
一談到莊子,我們不由得想到道家創(chuàng)始人老子,他是老子的弟子。思想上都追求“得道”,精神上追求“超然物外”。莊子更注重對個體的重視,讓人更加重視身體、生命,也就是注重于養(yǎng)生。
《莊子選注》中,有一則《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這是一篇語錄體議論文。文中兩人,一力辯,一巧辯;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讓讀者看后會心一笑而又沉思良久。
本文講述兩位辯論高手,由在池中游來游去的儵魚引起聯(lián)想。其題雖小,其旨甚大。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這場辯論引向深入。讀完文章,不得不感嘆兩人在辯論中反映出的敏捷思路與睿智的交談,令人拍案叫絕,無不折服于他們的“善辯”。頭一回讀完,心中不時佩服兩人的才辯,也不由得會心一笑。
濠梁之辯”,在莊子看來,物與自身是渾然一體的,所以才能體會到釣魚的快樂,不過從莊子以“安”字,反駁惠子,體現(xiàn)了他的詭辯風格。
“惠子相梁”選自《莊子秋水》,文中惠子在魏國做宰相,莊子去看望他,有人挑撥他倆之間的情誼,為此惠子在國都搜捕幾天幾夜,莊子把自己比作“鹓鶵”,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形象地說明自己鄙棄功名利祿的立場和志趣,諷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祿又無端猜忌他人的丑態(tài)。
可見,莊子本人是把世俗名利看輕的,對于外界的誘惑,他可以做到言行如一,潔身自好。
《莊子選注》這一本書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追求著虛無縹緲的理想世界。體現(xiàn)了莊子的虛無主義,書中蘊含著高深的哲學理念,處處都引人深思,有的可能長時間都無法琢磨透。
在我看來,道家這一學派的思想是一門深奧而不容易嚼透的學問。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崩献诱J為道是一切事物的起源,有了道便有了一切,莊子作為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對道的貢獻也是不可忽視的。
作為一名初一年的學生,可能我對《莊子選注》中的文章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但是它已經(jīng)深深地植入我的大腦深處,在今后的學習生涯中,我將力求讀懂它、理解它,并且我將以其中我所認可的思想來指導我的人生觀。
莊子讀書心得體會7
如今一走進書店,你會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怎樣面對挫折、如何為人處事之類的書籍比比皆是。這些稱之為的心靈雞湯的書籍迎合了當今復雜社會下人們的口味,給予了人們那種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靈慰籍。我讀過不少這方面的書,卻總覺得空洞乏味,直到我翻閱了于丹的《莊子心得》。
這本書實際上是于丹對《莊子》一書的讀后感,她用心地研究《莊子》,通過解讀莊子中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結(jié)合現(xiàn)代社會的種種現(xiàn)象,循序漸進的引導我們用莊子的思想來指導人生,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大境界:感知已心,淡泊心態(tài),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逍遙得自在。這是一種超理想的境界,需要我們不斷反觀內(nèi)心,需要大覺悟才能體會得到。于丹的《莊子心得》深入淺出,引人入勝,讓我在享受讀書這個過程的同時,也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思考,著實是對心靈的一次洗禮。
于丹在書中將莊子的`境界和眼光呈現(xiàn)給我們,教我們在這個紛繁蕪雜的環(huán)境中,應該用心智、感悟、逍遙、看得開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這樣才能超脫與釋然。但是現(xiàn)在的人們,也包括我自己,誰能具備這樣的心態(tài)呢?我們常常被功名利益所牽絆,不知道自己內(nèi)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迷迷茫茫,急功近利,在奔波忙碌了一天之后,即使最終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內(nèi)心世界卻依然空虛,覺不到半點快樂。在工作、生活中,經(jīng)常被小事所困,與周遭的人也難免有些小疙瘩、小摩擦。可細細想來,其緣由無非是為了一些蠅頭小利,有時甚至只是為了逞一時之快。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質(zhì)詢自己的心,是否真的有必要強迫自己做一些不愿意、不快樂的事情?我們應該清醒地認知自己的內(nèi)心,重新認識和審視自己,不和他人攀比,不效仿別人的行為,不盲目的追隨流行,試著用莊子的大境界來指引自己,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祿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擁有健康的人生心態(tài)和快樂的生活狀態(tài)。
于丹在書中還提到了一個動態(tài)平衡的問題,自行車如果靜止擺在那兒的時候,得靠車支架才能立住,兩個輪子是立不住的。但是騎起來以后,兩個輪子就可以行進,為什么呢?因為它在動態(tài)中保持了平衡。動態(tài)平衡對于我們的生活也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世界在前進,而我們原地不動時,我們會感到失去心理的平衡,尤其是在應對各種挑戰(zhàn)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斷學習,與時俱進,那么這種平衡便很容易達到。我們可以多讀書,多接受新的信息,讓自己與時代的前進保持同一個步調(diào),發(fā)展和提高自己,開闊自己的眼界,更好的認識自己、涵養(yǎng)自己,通過這樣的方式,或許也更容易獲得莊子的大境界吧。
讀完于丹的《莊子心得》,心靈中仿佛注入了一股清泉,感覺收獲頗豐。只要我們堅持自己內(nèi)心的秉性,不隨波逐流,并盡力把自身的潛能激發(fā)到最佳狀態(tài),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獲得超越自我的成功!
莊子讀書心得體會8
春節(jié)期間,我該讀一本什么書好呢?我站在書架前搜索。最后,我把眼光停在于丹《莊子心得》上。這本書我已經(jīng)讀過一遍,但能記住的似乎太少了。但總又時時在我的心里纏繞,讓我時時回味,時時想再讀的沖動。
對莊子知之甚少,印象中曾讀過《莊子.內(nèi)篇.逍遙游第一》中“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還讀過《莊子.內(nèi)篇.逍遙游第十七》“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痹趯W校或函授期間也只讀過兩篇中的一部分,基本上沒讀懂。其它內(nèi)容更不要說了,連讀也讀不下去,何說理解圣人之意。但圣人的智慧、思想、寓言、風格又深深地吸引了我,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召喚著我。我捧著書再次讀了起來,讀的那么認真,那么真誠,似乎成了我睡前的必修課。我于夢中隨他去“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莊子的生平,《史記》中記載的是戰(zhàn)國時候宋國蒙地人,曾做過漆園小吏,他一輩子就生活在一個戰(zhàn)國紛爭、戰(zhàn)亂頻繁,而到處求賢若渴的時代,他隱居不仕,終老天年,沒有什么社會的名分。
《莊子》這本書,歷代被奉為經(jīng)典,現(xiàn)在能看到的有三十三篇,其中內(nèi)篇七篇,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讀完全部內(nèi)容,我似有所思,亦有所想,對我們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為我們的為人處事指點迷津。
一、淡泊名利,笑對死亡
莊子家里很貧困,有時窮得實在是揭不開鍋。他對自己身處的環(huán)境是有清醒認識的,他身邊也有很多的有錢人,他也有很多的機會去享受榮華富貴,但他把這些東西看得很淡了。利束縛不了他,為利辛苦,為利奔波,卻喪失了自己很多的自由、很多的快樂,“心為形役”,太不值得了。莊子雖然生活貧困,但是精神決不潦倒。
名利名利,破名比破利更難。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所以他不愛說什么。當楚王請他出山為相時,他卻對請他的兩個大夫說:“你們請便吧,讓我拖著尾巴在泥地里爬吧!”
莊子臨死時對學生們說:“我死了以后,要 ‘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赍送。’”形體歸于天地,生死歸于自然,這就是莊子對自己的形體和生死的看法。他追求的是“樂生”,活得好比怕死要強得多。也表達了一種態(tài)度,就是第一不怕死,第二也絕不找死。道家的態(tài)度是在流光中順應,去把握每分每秒,去樂生,讓生命獲得價值。
人活在當下,在當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不懼生死。那么,我們的心靈將擁有一個多大的空間、一份多大的境界啊。
二、境界改變命運
《莊子》的《逍遙游》篇中告訴我們,世間的大和小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人的一生,大小之境應用不同,會帶給你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人生。莊子用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境界的大小,決定了他的思維方式!倍覀兂3R允浪椎难酃,墨守成規(guī)地去判斷事物的價值,束縛了自己的心智。莊子是一個大智之人,他永遠不會教給我們小技巧,他教給我們的是境界和眼光。莊子的人生哲學,就是教我們要以大境界來看人生,所有的榮華富貴,是非紛爭都是毫無意義的,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有一個快樂的人生。人生至高的境界是一種靈魂生活,這種靈魂生活是主善的。我們要以覺悟的態(tài)度反觀內(nèi)心,讓我們釋放自己,盡可能達到一個逍遙游的境界。
三、認識你自己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是幸福的,是有效率的。只有真正清醒地認識了自己,才可能獲得成功的人生。莊子在《齊物論》中提出的觀點,世界的一切,以它自己的角度去觀察,永遠都有它自身的密碼,這個密碼是看不破的。莊子告訴我們,人最難認知的是自己的心。人最難解答的就是:我究竟是誰?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內(nèi)心,才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找到最基本的出發(fā)點,才能夠去善待他人。莊子的寓言告訴我們: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應該順其自然,而不能自以為是地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人。我們需要認真想一想,我們需要不斷地追問:這一生我們曾經(jīng)多少次錯失過自己?我們真正找到了被開發(fā)的那個機會了嗎?怎么樣才能找到那個機會呢?莊子在《人間世》篇中教給我們一種認識自己的能力?偨Y(jié)兩個字,叫做“心齋”,就是用心的`齋戒去真正反躬內(nèi)省,看看你自己。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審視自己,認識自己,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人生的每一條路。只有確立了這一切,我們才能以自己的清明理性去善待他人,善待朋友,善待子女,才能夠做到對人對己的真正的尊重。
四、心態(tài)決定狀態(tài)
莊子告訴我們:“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好像是一匹白馬從門縫里跑過去,那樣倏忽一瞬一樣。這么短的流光在我們手里,怎么樣才能真正地善待生命?莊子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態(tài)度,那就是:達生。面對生命,我們首先要有一種曠達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會決定我們生命的質(zhì)量,心態(tài)決定人的狀態(tài)。在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決定成敗勝負的,不一定是一個人的技術(shù)水平,而是一個人的心態(tài)。當我們患得患失時,當我們心有所慮時,你所有的經(jīng)驗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更好的發(fā)揮。所以,我們永遠不要過分地相信技巧,要保持一種坦蕩的好心態(tài),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狀態(tài),做到“以人合天”,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莊子教給我的遠遠遠遠不止這些,他的大道合乎自然,他的本性和悟性,他的世上總有路可走,他的豁達,他的“乘物以游心”,他的諄諄教導,無不在我的心中翻騰。讀完第二遍,我感覺還是沒記得多少,甚至忘了大部分,這激發(fā)我讀第三遍的興趣。
莊子讀書心得體會9
學習《莊子》,于丹教授講述了這樣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有兄弟兩人,家住在80層的高樓上,有一天深夜兩人背著行囊回家,卻正好趕上停電,無奈之下他們只好選擇爬樓梯,學習《莊子》。不多久到了20樓,兩人開始感覺有點累了,合議了一下,決定把背包存在20樓,改天再回來取。卸下背包的兩人感覺很輕松,說說笑笑,一鼓作氣到了40樓。這時候兄弟倆已經(jīng)很累了,然后便相互抱怨和指責,開始吵吵鬧鬧。吵到60層的時候,實在是太累了,甚至都沒了說話的力氣,只能平穩(wěn)下來,安安靜靜地爬完了最后20層。終于到了80樓,兄弟倆站在家門口,卻突然想起,鑰匙忘到20樓的背包里了。
這個故事以前也聽過,當時只是嘲笑兩兄弟的健忘和糊涂,卻沒有想到其中也蘊含著人生的哲理。于丹教授說,故事里兄弟爬樓的過程,也正映合著人的一生。人生起步階段,大家都是意氣風發(fā)的,我們背負著沉沉的行囊,里面裝著理想,裝著報負,裝著很多很多的愿望,不畏艱險,從腳下的第一個臺階開始上路。走到20歲,這是人開始步入社會的時候,也開始認同一些社會規(guī)則,這時會覺得社會給了我們很多的負擔,托起自己已經(jīng)足夠疲憊,還是先把肩上的背包安頓下來,等到衣食無憂,有名有份了再回頭拾取夢想也不遲。最初卸下包袱的時候確實很輕松,可隨著年齡的增長,積累的增多,爭斗越來越激烈,我們的內(nèi)心也隨之日益焦慮,這時候人不免抱怨,都覺得社會辜負了自己,付出太多而回報太少。走過40歲,那些意氣風發(fā)的東西都過去了,人也就變得疲憊頹廢。走到60歲,這時人已經(jīng)進入了晚年,晚年的時光應該是美好的,值得珍惜的,不要再抱怨,應該安靜和順應一些。終于到了80歲,人生差不多也走到了終點,這時人會突然之間悵然若失,回想起這一生最寶貴的東西,那一直都沒有打開過的夢想,留在了20歲的行囊里,卻是再也回不去了。
故事很有意思,蘊含的哲理也引人深思,更值得我們?nèi)ニ伎己徒梃b。人生的前20xx年,大家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在老師的督促關(guān)愛下度過的,一帆風順的生活很單純也很愉快,每個人在這樣成長的路上,肯定積累下了自己美好的夢想,對未來的生活也有了圓滿的規(guī)劃,面對社會這更為廣闊的舞臺躍躍欲試?烧娴牟饺肷鐣粋人面對和承擔其中的風浪了才發(fā)現(xiàn),原來現(xiàn)實比想象的要殘酷的多,到處碰壁的同時,那些美麗的夢想也一個個被擊破,化為泡影。一方面是虛無的美麗夢想,一方面是現(xiàn)實的`社會壓力,這時很多人只能夠放棄夢想而面對現(xiàn)實,于是背包被丟下,我們的人生也就走上了另一種軌跡。這也就是莊子所說的人被社會外界所"物化"的一個過程吧。
每個人作為社會中的一員,同時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莊子認為,人的內(nèi)心應該堅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隨波逐流,而面對外在的世界則要通達和順應,這就是所謂的"外化而內(nèi)不化",只有這樣,我們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才能夠安身立命,不被紛繁復雜的社會所左右,從而丟棄掉理想,迷失了自我。
想起保爾·柯察金的一句名言,這也是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shù)模?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可以看作一條人生的行為準則,看似簡單,實則很難做到。要想實現(xiàn)這一點,要想站在80層樓上的時候不再為遺留在20樓的鑰匙而懊悔,這就需要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努力工作,用心生活,背著夢想的行囊,努力攀登吧。
【莊子讀書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
《莊子》的讀書筆記10-06
《莊子》心得體會03-09
莊子讀書心得體會03-08
《莊子》讀書心得體會02-19
《莊子》讀書心得體會09-09
莊子讀書心得體會11-17
讀于丹《莊子》心得體會12-16
《莊子心得》讀書心得體會10-08
莊子《秋水》讀書筆記(精選10篇)06-15
莊子讀書心得體會4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