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筆記,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但是讀書筆記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1
蘇霍姆林斯基,他是前蘇聯(lián)的一名教育家,他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更是被很多教育工作者視為珍寶,我在大學期間讀過一遍,當時是作為純理論書籍去拜讀。直到從事教學工作,我又重新翻開這本書,細細品味,更加覺得這本書是教育界的瑰寶。
書中提到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整天只有24小時,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占用了我們絕大多數(shù)的時間:備課、上課、改作業(yè),處理學生之間的種種問題……還要照顧家庭。有時候精疲力盡,真的.是不知道該怎樣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而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教師的時間從讀書中來。只有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書中提到一位歷史老師,那位歷史教師說道:“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睕]有教過課的肯定不能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而當我讀到這里,我突然之間就明白了,為什么有的老師能在課堂上得心應(yīng)手、游刃有余,讓學生覺得聽課是一種享受,而自己上課時盡管精心準備,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也是煞費苦心,但在課堂上卻往往顯得捉襟見肘,感到語言貧乏,缺乏感染力。有時候就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啊!”原來,這是因為用一輩子來備課和用課前的幾小時來備課,效果肯定不同。
作為教師,在科學知識的海洋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chǔ)知識,只是滄海之一粟。若我們沒有“源頭活水”,怎么可能教出好學生來?多讀書的最大意義在于它會無形作用于你的生命,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云煙,不復記憶,其實它們?nèi)允菨撛诘摹T跉赓|(zhì)里,在談吐上,在無涯的胸襟里,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他不愧為偉大的教育理論大師,在書中,他那閃光的思想,精煉的語言,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讀這本書,就像與教師面對面交流一樣,針對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讀來令人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讓我更有信心去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2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同事桌上有本關(guān)于幼教方面的書籍——《給幼兒教師的建議》,看到書名,就有種想要仔細閱讀的感覺。雖然我是一名老教師,在幼教這個崗位上工作了許多年,但是書里的內(nèi)容還是深深地打動了我,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讀過后的心得體會。
這本書共分七個部分,序言中作者闡明了寫這本書的初衷——以一線教師的親身體會,給從事幼教事業(yè)的同行們一些建議,內(nèi)容涉及幼師專業(yè)成長的各個方面。第一部分的題目是“向孩子張開你的懷抱”,其中你“少一些指責,多一份關(guān)愛”這篇文章讓我受益頗深!爱敽⒆痈械奖瘋、驚恐、害羞、孤獨或是不被欣賞時,如果處理得好,會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孩子的每一個“非正常”的表現(xiàn)背后,都有一個正當?shù)睦碛,他們是在宣泄精神或身體上的創(chuàng)傷所引起的負面情緒,是在呼喚成人的關(guān)注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宣泄,從而獲得最終的康復”。這段話讓我想起了我班一個名叫冠辰的孩子,他年齡偏大,卻并沒有像大孩子那樣“懂事”,而是在活動時,總是故意發(fā)出一些怪聲音,要么就是隨意在班里走動,做操時一動不動,不管老師怎么耐心地引導,都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規(guī)規(guī)矩矩的。我想,他可能也是在想要引起老師對他的注意吧?難道我們對他關(guān)心不夠?還是指責過多?后來,我試著多去觀察他的一舉一動,當他有一點小進步時,都會及時表揚和鼓勵,現(xiàn)在的冠辰,能像“小班長”那樣,給大家做出表率。
第三部分“聽孩子的話”中,有一篇文章——微笑的魅力,也讓我感同身受。微笑在幼教這個職業(yè)里更具獨特的魅力。記得再一次戶外活動中,無意中聽到了兩個小朋友的對話,其中一個女孩說:“朱老師最喜歡我了,她一看見我就笑!闭f完,兩個孩子相互抱著,開心地笑起來……多么簡單!在孩子心目中,只要老師天天有笑臉,就是好老師。因為微笑而得到這樣高的評價,足以證明微笑的美麗和分量。當孩子隨父母第一次進入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和藹的微笑會讓這些新入園的孩子消除懼怕心理,獲得安全感;當孩子早上來園的時候,老師親切的微笑又會開啟孩子快樂的一天;當孩子遇事感到緊張或膽怯的時候,老師鼓勵的微笑會使他們放松心情,變得快樂和自信;當孩子思考問題或主動做事時,老師贊許的微笑能夠給與他們莫大的鼓勵。因此,作為幼兒教師,不要吝嗇自己的微笑,有了微笑,孩子少了惆悵,多了自信;有了微笑,孩子少了消沉,多了夢想;有了微笑,孩子少了惰性,多了探尋奧秘的力量。
第四部分“擠一點時間來反思”中,“要善于表現(xiàn)你的'一技之長”這篇文章讓我想到了很多。幼兒教師個個都是多才多藝,特別是年輕教師,如果不善于表現(xiàn)你的一技之長,就很難得到重用。怎樣表現(xiàn)自己的一技之長呢?文章中提出這樣幾點:首先,要了解自己,你有什么特長?要誠實客觀的進行評價,因為它是表現(xiàn)自己的基礎(chǔ);其次,要有自信心,要頂住對方的眼睛,不能有害怕、畏縮的樣子;第三,要把握機會,在幼兒園的每一次賽課、教研活動中,創(chuàng)造機會讓大家了解你,將自己的長處展示出來。最后,要用事實說話,適度表現(xiàn)自己,而不是夸夸其談。只要善于表現(xiàn)自己的一技之長,相信我們會得到大家的肯定。
第六部分中,“理解家長對孩子的愛”,其實在幼兒園工作中,家長工作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時候會出現(xiàn)“家長投訴”事件,怎樣處理這些事件呢?家長本身具有不同的素質(zhì)層次、觀念和專業(yè)知識,這導致了他們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就需要教師發(fā)揮主體作用,主動介紹情況,與家長面對面地交流,找出存在的問題,擔負起建立相互信任的責任。教師要保持冷靜的心態(tài),耐心地解釋,將孩子的健康、情緒、人際關(guān)系以及幼兒園最近開展的活動及要求,包括教師為此采取的一些措施和策略,如實地反映給家長。針對不同類型、不同性格的家長,要用不同的方式與其溝通、交流,從而使家長了解幼兒園,理解教師的意圖和方法,將家長的不滿和質(zhì)疑化解開,進而消除矛盾,解決問題。在和家長交流過程中,教師要保持冷靜,微笑傾聽,給與家長足夠的尊重。這樣做,從積極的角度評論或建議,讓家長對教師產(chǎn)生信服感,從而具體、有效地處理問題。
書的最后,說到了“像熱愛工作一樣熱愛生活”,擁有生活的夢想,制定出生活計劃,豐富生活內(nèi)容,提高生活質(zhì)量,讓工作中充滿希望,生活中充滿陽光。
我想,這本書不僅給了我工作上的指點,同時還給了我生活上的幫助,跟大家極力推薦這本好書——“給幼兒教師的建議”。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3
有句名言說得好:“書籍是人類的朋友,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辈诲e,的確是這樣。好書猶如一泓清泉,不僅清澈明凈,可當鏡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冽,沁人心脾。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一本給人啟迪,發(fā)人深思的好書。
自從參加名師工作室之后,才想起該給自己充充電了,于是就從《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開始吧!在書中,這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jīng)驗的理論家,為廣大教師們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他精煉的語言、閃光的思想,既使我開闊了眼界,更引我深入地思考。
從書中,我領(lǐng)悟到:教育重在師生間的相互信賴,而信賴取決于民主平等的溝通。我是一名小學教師,小學生雖然小,但也要尊重他們。只有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沒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教師應(yīng)該學會“蹲下來跟孩子說話”,對孩子傾注全部熱情,和孩子平等相處,給他們親切感、安全感和信賴感。愛孩子,就要把自己當作孩子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用心靈來溝通心靈,用感情來贏得感情。我想:當老師們能真正做到這一點,孩子們能對我們說真心話、悄悄話的時候,我們的教育就已經(jīng)成功了。
蘇霍姆林斯基還提出:“為什么在一年級就開始出現(xiàn)落伍的,考試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了二、三年級甚至有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生呢?”是這些學生太笨,是他們上課不專心聽講,還是從教師自身尋找原因?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個學生?學生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對那些“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困生,我們應(yīng)該多一份關(guān)愛,多灑一些陽光。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走到他們跟前,看看他們有什么困難,提出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習題。學習差的學生腦力勞動效果如何,不能要他們光聽別的學生流利的回答,記黑板上的資料,而要設(shè)法使他們獨立思考,因為思考的過程已經(jīng)包含對知識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們在每一節(jié)課上,在腦力勞動之中哪怕獲得一點進步也好。是。W困生是老師們最頭疼的,讀了這本書,我仿佛頓時豁然開朗,知道開學后去怎么去對待我們班的這些“無可救藥”的孩子們了。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教師的任務(wù),就是要善于在每個學生身上發(fā)現(xiàn)他的天賦和才能,為他們提供發(fā)展的條件,竭力做到使每個學生在每天中都感到有所成就,從而感到快樂,從中樹立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到自己并不比別人差,自己也有優(yōu)點。對小學生,尤其是那些學習困難者,特別需要的不是失敗,而是別人的肯定,老師的賞識和成功的體驗,通過這些,才能促使他們產(chǎn)生一種內(nèi)驅(qū)力,促使他們成就動機的發(fā)展,促使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看到自己潛在的力量和優(yōu)點,從而滿懷信心地不斷爭取成功。
書中的每一條建議都值得我們?nèi)ニ伎己蛯嵺`。今后我還會繼續(xù)學習這本書中優(yōu)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讓自己的教學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4
通過幾個周末的學習,我有機會學習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使我感受頗深。其中一篇文章給了我深刻的教育。
文章講述的是: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老師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課題是《蘇聯(lián)青年的道德理想》。區(qū)培訓班的學員、區(qū)教育局領(lǐng)導都來聽課。課上得非常出色。聽課的教師們和領(lǐng)導們本來打算在課堂進行中間寫點記錄,以便課后提些意見的,可是他們聽得入了迷,竟連做記錄也忘記了。他們坐在那里,屏息靜氣地聽,完全被講課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變成了學生一樣。
課后,鄰校的一位教師對這位歷史教師說:“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傾注給了自己的學生。您的每一句話都具有極大的感染力。不過,我想請教您:您花了多少時間來備這節(jié)課?不止一個小時吧?”
那位歷史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
這段答話開啟了一個窗口,使人窺視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奧秘!敖K生都在備這節(jié)課”!那么怎樣進行這樣的準備呢?這就是讀書,每日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了這段文字,心里頗受感動。細細品味那些優(yōu)秀教師的課,在他們的言談舉止中都體現(xiàn)著他們知識的淵博。他們都是勤于讀書、勤于學習、勤于創(chuàng)作、勤于觀察的教師。他們不斷的補充自己的頭腦,補充自己的才智。讀書不是為了應(yīng)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如果我們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我們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應(yīng)當在我們所教的那門科學領(lǐng)域里,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chǔ)知識,對我們來說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我們的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的那點基礎(chǔ)知識,應(yīng)當只是滄海之一粟。
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這樣的教師工作起來效率極高,深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要做那一類教師,主動權(quán)在你的手中。
如果一個教師在他剛參加教育工作的頭幾年里所具備的知識,與他要教給兒童的最低限度知識的比例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的教齡的時候,這個比例就變?yōu)?0:1,30:1,50:1。這一切都歸功與讀書。時間每過去一年,學校教科書這一滴水,在教師的知識海洋里就變的越來越小。這里的問題還不僅在于教師的理論知識在數(shù)量上的增長。數(shù)量可以轉(zhuǎn)化為質(zhì)量:襯托著學校教科書的背景越寬廣,猶如強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點小光束,那么為教育技巧打下基礎(chǔ)的職業(yè)質(zhì)量的提高就越明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教材時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要想提高自己,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豐富自己的思想、知識、情感,更好地服務(wù)于教學。
我會永遠記住:讀書不是為了應(yīng)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親愛的教師朋友們,不要再猶豫,不要再徘徊,更不要再抱怨,要想打造祖國燦爛的明天,讓我們齊呼:讀書吧!心動不如行動,從此刻起,行動吧。!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5
今年是蘇霍姆林斯基誕辰100周年,時間在不斷推移,經(jīng)過時間的驗證和鍛造,他的教育理念更加熠熠生輝。在這一百年的時間里,有多少教育理念被不斷更新的新鮮事物所取代,唯有他的理念經(jīng)久不息,永葆活力。我們不禁贊嘆,這位教育界的先驅(qū),更是具有真知灼見的哲人。
他用自己30多年的教育實踐經(jīng)驗告訴我們,教育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它有無限的生命力,同樣,全世界的教育歸根結(jié)底,都是人與人的的心靈交流,所以,這也是他的教育理念經(jīng)久不衰、永葆活力的原因,更是他個人最偉大之處。他為我們道出了教育的本質(zhì),并且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更經(jīng)得起實踐。
能讀到他的書《給教師的建議》,是一種榮幸。
就第22條建議“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來說,作者給了我們十分具體的建議,我將其總結(jié)如下:
1、要有爭取讓你的學生愛上你的學科之心;
2、要將你的學科設(shè)置成“特殊的”,有吸引力的學科;
3、要爭取那些本身對你的學科沒有天賦的孩子;
4、要讓學生在你的學科上首先收獲的是被信任、被肯定,其次是知識,最后伴隨而來的還有相應(yīng)的`榮譽,包括自信;
5、要讓在你這門學科上有一定天賦的孩子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人地位,允許他們和你一起進行教育的創(chuàng)造和傳遞,他們和你是同志,是伙伴關(guān)系;
6、需要有必要的刺激不斷為學生提供動力。
尊重兒童,信任兒童,鼓勵兒童。他指出,任何一門學科的任何教學大綱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圍的只是,而沒有包含活生生的兒童。不同的兒童要達到這個知識的水平和范圍,所走的道路是不相同的。說的多好,時間過了半個世紀,我們現(xiàn)在教育體系也一直往這方面努力,但是真正做到了多少,我們教師通常不是一把尺子衡量到底嗎?而事實是就存在這樣的差異,我們要給不同程度孩子不同的教學、測試評價體系,我們教師每天的上課,作業(yè)真正做到了嗎?所以,我們沒有真正的站在兒童的角度尊重兒童的個體差異,去相信他,沒有任何功利目的的鼓勵他,這一點,我們急需做出改變。
教師,你要讓你的課有點意思。書中指出:有些教師經(jīng)常抱怨說,兒童在上課時調(diào)皮,做小動作……這些話總使我覺得困惑莫解。如果你們,親愛的同事們,能夠認真地思考一番,怎樣設(shè)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進行腦力勞動,那么上述的情況是絕不會發(fā)生的!這不就說的現(xiàn)在的我們嗎?現(xiàn)在學生不愛上課,兩眼發(fā)呆,課堂沒有反應(yīng),說實話,是我們的課堂沒有意思,為什么我們的課堂沒有意思,是我們老師自己10年了不閱讀,不思考,還是自己,沒有一丁點的變化,老師沒有意思,課也沒有意思,學生怎么會有興趣?所以呢,想成為一個好老師,就要不斷的閱讀,每天的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我們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yīng)付明天的課就,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這樣我們就成長了,有閱歷了,有意思了,將它融入課堂,我們的多變的課堂學生能不喜歡嗎?
這本書來的太遲,讀的太晚。對于每條建議的讀后感受,成了我和同事們每天交流的主要話題。每條建議,反復閱讀,認真思考,互相交流,受益匪淺!敖o教師的建議”這本經(jīng)典名著,我還會推薦給周邊的同行們,讓更多的教師和學生受益。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6
閑暇時,我拜讀了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建議給我印象深刻。
盧梭的“寓教于樂”總讓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背負著“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
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里還有時間去樂呀!
“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nèi)阅苈牭皆S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yè)。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guān)在小房間里做媽媽布置的什么《江蘇正卷》、《課外補充閱讀題》等習題集,碰到難題(特別是些聯(lián)系生活談感受的題目)必過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統(tǒng)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fā)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白顚氋F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每每想到這兒,初為人母的我都會發(fā)誓將來要讓自己的女兒從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來,我會和她做游戲,看她畫畫,欣賞她唱歌跳舞,引導她讀書明理,帶著她去看路邊藝人奇妙的手藝……帶著她認識大自然,認識社會學習在學校中看不到學不到的知識。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吁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F(xiàn)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7
初讀這本書時我還是一名師范生,那時由于沒有教育教學的經(jīng)歷,所以對于一些建議并沒有深刻的體會。走到崗位后重讀這本書,我受益匪淺。
蘇霍姆林斯基是偉大的教育家,給教師提的每一條建議,既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又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他在書中反映出的教育思想以及他提出的種種解決問題的辦法,都為我的教育教學實踐所存在的困惑作了很好的解釋。
蘇霍姆林斯基在這本書中多次提到后進生的問題,對后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盀槭裁丛缭谝荒昙壘蜁霈F(xiàn)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因而教師干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這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領(lǐng)域——腦力勞動的領(lǐng)域里,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緣故。”蘇霍姆林斯基的思考也引起了我深入的思考。我知道學生是有個別差異性的,即使都是后進生,他們后進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所以在教學中要以不同的標準來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但回頭想想自己的教學行為,我做的只是表面工作,并沒有從實質(zhì)上分層對待。平時我是從反饋的結(jié)果上來看待的,比如:每次考試后獎勵分為兩類,一是獎勵前三名即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二是獎勵一些有進步的同學。通常這些學生的成績處于中下等的。但仔細想想,如果只從結(jié)果上去分層評價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書中談到: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shù)就在于,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腦力勞動中的成功地樂趣。這就是說,在學習中無論就腦力勞動的內(nèi)容還是就所需的時間來說,都應(yīng)當采取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這讓我想到,在課堂教學中是不是也應(yīng)該高度重視分層教學的問題。比如,備課中問題的預設(shè)就要分層,簡單的問題讓學習有點困難的學生來回答,需要思考的問題讓基礎(chǔ)好點的學生來回答。再如習題的設(shè)計,要針對學生的實際設(shè)計一些有梯度的練習。讓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腦力勞動,讓每位學生都體會到學習給他帶來了精神上的滿足和有所發(fā)現(xiàn)的快樂。教學中對于那些思考緩慢的學生,必須特別耐心。不要因為學生頭腦遲鈍而責備他,也不要給記憶增加過重的負擔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8
閱讀了《給數(shù)學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本書,這些建議給所有的新、老教師及時提供了迫切需要也本該得到的幫助和培訓:為“教”和“學”提供即時而有效的指導;為新教師提供各種實用的教學技巧;促進新教師和教師指導者之間更多的探討和互動;為老教師提供有益的指導方法和案例;為任何有意于自身提高的教師提供了素材。這些建議和一些觀點,對于當前的數(shù)學教育者來說,確實有一定的幫助。數(shù)學是當前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從小學甚至幼兒園開始,直到大學畢業(yè),都離不開數(shù)學,數(shù)學幾乎成了我們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又有多少教師真正思考過,數(shù)學教學,我們應(yīng)該追求什么?
我想,數(shù)學教學內(nèi)容首先要精簡和目的明確。一節(jié)課40分鐘,學生的學習精力是有限的,選擇恰當?shù)膶W習內(nèi)容,特別是抓住課的本質(zhì)內(nèi)容,就會顯得既精又簡。以二年級下冊的`《平均分》為例,這節(jié)課的核心內(nèi)容就是解決來自學生的三個問題:①學什么內(nèi)容?②平均分的意義是什么?③為什么要學?(學了有什么用?)作為教師把握了這三個核心問題,也就找到了教學的突破口,課堂內(nèi)容就相當清爽、簡潔。其實,教師若能抓住這三大問題,教學內(nèi)容就一定能處理得得心應(yīng)手。
教學過程要簡化。數(shù)學學習本來應(yīng)該是一件簡單而快樂的事情,有些教師的課堂設(shè)計使許多原來簡單的課堂變得紛繁復雜。有些教師為了"作秀",特意設(shè)計一些障礙與陷阱,搞到學生大半天摸不著頭腦,反而降低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學設(shè)計應(yīng)該更好地為學生的學習服務(wù)的。比如在《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guān)系》的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平均分餅,動手操作,了解它們之間到底有什么樣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知識。教學過程簡潔明了,輕重得當,沒有那種費盡心機聯(lián)系生活只為理解某一概念的做法,收獲甚好。
使用教學媒體要適當。起初,多媒體的使用很流行,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實踐證明,過多使用多媒體會引起學生的視覺疲勞,還會削弱學生對課本的理解和利用。多媒體課件不是萬能的。我們還是要以常規(guī)為主,多媒體為補。有些教師過分的依賴多媒體,到了沒有多媒體就上不好課的思想,這是不合乎教育教學規(guī)范的。關(guān)鍵時候可以用用,比如:一些幾何知識的教學,像圓的面積,把它等份成32份或64份時,這是我們實際較難操作的,用多媒體顯示就比較好。其實只要我們吃透教材,把握好學生,課堂教學照樣可以很成功。
總之,我讀了《給數(shù)學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本書,我受到很大的啟發(fā),我想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不斷努力,使自己在教學中更成熟。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9
《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系20世紀蘇聯(lián)教育經(jīng)典譯叢之一,由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B.A.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它是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小學教師而寫的。譯者根據(jù)我國的情況和需要,選擇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精華部分,另從蘇氏的其他著作里選擇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為補充,全書仍有一百條,統(tǒng)稱《給教師的建議》。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過時,仍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也引起了我的許多思考。
印象最深的就是前一節(jié)《請記。簺]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
作者在開頭就提出了一個至今令許多老師頭疼的問題:為什么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xiàn)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因而教師干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說起其中的原因,很多教師都歸結(jié)為學生不知道學習或者腦子笨,家長不配合……而不是積極地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蘇霍姆林斯基在提出問題后,直接了當?shù)貜慕處煹慕嵌茸隽私忉專哼@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lǐng)域——腦力勞動的領(lǐng)域里,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緣故。這讓我想起了我國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
那到底該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呢?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要“因材施教”,教師就必須對這“個別”“材”進行細致的了解,如學生的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等,并且要運用到實際課堂中去,為不同的學生創(chuàng)造能發(fā)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樣他們都會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才會“點燃起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
針對這一點,做了思考。我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做:
首先,是“察材”,就是了解和掌握受教育者的資質(zhì)等情況。這是最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是先決條件。如果不能察材,便會像“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了解一個學生,不能看他的分數(shù),與他談幾次話判其是否是可造之材,這幾乎就是武斷。察材不僅重要,而且也不容易。我們必須全面而科學地察材。
我們可以通過家訪去了解學生。這是前輩老師留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了解學生的有效方法之一。家訪并不是班主任的專利,認課教師同樣應(yīng)該家訪;學生入學時教師可以采取問卷調(diào)查和利用一系列測驗來察材,旁敲側(cè)擊學生的素質(zhì);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也是察材的好方法。學生在參加活動時,最適合教師“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平時教學時,教師也要時時留心,處處在意,盡可能進行雙邊的教學,也能了解學生。
其次,在察材的基礎(chǔ)上,采取相應(yīng)的教學方法,這是使學生各自的材得以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施教的方法很多,但基本的應(yīng)該是——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和均衡發(fā)展。對在學科某些方面資質(zhì)高的學生采取正確的引導,使其能力得以順利發(fā)展,并成為尖子。對學習各方面都感到吃力,表現(xiàn)得較為遲鈍的學生,我們應(yīng)該注意在察材中捕獲他們資質(zhì)中的某些“苗頭”,針對這些“苗頭”加以培育。堅持下去,相信這些學生,必定有大的提高。
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更適合現(xiàn)代教學的“因材施教”方法,使教學跟上素質(zhì)教育的步伐,使教學極大地產(chǎn)生效力,使學生真正都能掌握知識、提高自身素質(zhì)。
說實話,我一直有看書的習慣,但不是看與教學有關(guān)的書,枯燥,乏味,這次,若不是學校把書擺在了眼前,我仍不會打開它們。這一打開,竟愛不釋手。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話都寫出了作為教育工作者對教育事業(yè)的感悟和自我警醒。其中有一些話讓我印象深刻。
“不妨一讀此書,這是一本無害的書”。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第一句話,就從一種別樣的角度吸引著我。教師首先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們應(yīng)該有自己的精神空間,他們也要享受生活……這樣的觀點就把教師從“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來?梢哉f,這本書為我打開了一扇心門,仿佛一位素未謀面的好友與自己促膝談心,沒有板著面孔的故作高深的說教,有的只是時而會心的一笑,掩卷沉思,滿口余香,受益匪淺,尤其是以下兩條建議讓我感觸頗深:
一、教師要有靜氣
教師要的是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靜下心來批每一本作業(yè),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jié)規(guī)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靜下心來細細的品位與學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嘗其中的樂趣,品味其中的意義。
我想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這種靜氣就是在拒絕了匠氣、俗氣和躁氣之后能靜下心來感悟生活,潛心工作。我們往往有這樣的體驗:只在孤獨的時候才會想通一些東西,只有沉靜下來,才能清晰的思考,才能沉淀自己的感情與思緒。而一切與教育相關(guān)的事情如果沒有一個沉靜的心態(tài),沒有一種平穩(wěn)的心緒,是無法有較縝密而全面的思考的`,當然也就不可能把教育工作做好,做精。教育是長期投資的事業(yè),教師的工作需要扎扎實實的態(tài)度,任何熱鬧的包裝、宣傳、炒作,都不能代替實實在在的一天天的熏陶,一本本的作業(yè),一句句的話語。
靜氣才能平心,心一平,生活會是另外一種景致,工作也會是另外一種景致。
靜下心來,受益的是學生,受益的是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而最終受益的是你自己。
二、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層樓
幸福人人追求,只是每個人追求的目標和方式不同。有的人追求的是物質(zhì)生活,在作者看來這是幸福的第一層樓。但物質(zhì)生活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能獲得的,而且對物質(zhì)生活的追求需要人們?yōu)榇烁冻龃鷥r。如果對物質(zhì)生活的追求一旦成為人的惟一目的時,人將會迷失自己。
對于我們教師來說,物質(zhì)生活都有了保障,平時大家在一起訴苦的不是什么經(jīng)濟困難問題,而是做教師的工作壓力問題,F(xiàn)在學校領(lǐng)導、家長、社會對教師工作要求很高,學生也越來越難教,我們常常為此而苦惱。這時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要學會用藝術(shù)來“宣泄”,可以將音樂、美術(shù)、小說、電影等作為自己人生的精神導師,通過欣賞藝術(shù)來獲得幸福感,忘卻暫時的煩惱。其實更幸福的是創(chuàng)造藝術(shù),對于我們教師來說,不僅要培養(yǎng)自己藝術(shù)的眼光和心靈,更應(yīng)把教書當作是一種藝術(shù)創(chuàng)作。享受藝術(shù)生活就是作者所提出的幸福的第二層樓:“單純的物質(zhì)生活其實是一片沙漠,精神生活是沙漠中的一片綠洲,使人永葆年輕之心!
幸福的第三層樓是獨立思想。巴爾扎克曾說:“一個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作為教師我們思考更多的應(yīng)是教育人的問題,思考我為什么而教、怎樣教的問題。在思考這些問題的同時,我們還要不斷地探索,經(jīng)常求教于書本和理論,進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這就是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幸福的第三層樓。
蘇霍姆林斯基就是用這樣一個淺顯易懂的三層樓的比喻,告訴了我一個優(yōu)秀教育者所追求的人生目標。這個比喻也像一面明鏡,讓我對照自己,令我慚愧:我常常徘徊于第一、二層樓之間;也令我奮進:我不能再徘徊不前,我應(yīng)努力登上第三層樓。
掩卷深思,我終于明白:做為一名教師,我工作是因為我熱愛這事業(yè),我教書是為在事業(yè)追求中找到自我的價值。工作時間越長,我越應(yīng)該理解幸福的含義!督o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這本書像一面鏡子,真誠的表述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忠誠與執(zhí)著。這本書充滿了精氣神,使它充滿了善意,充滿了真誠,充滿了生命的靈氣。值得我們細細地去品味,領(lǐng)悟它精髓所在,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
書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啟示,不是我一言半語所能說得完的?傊痪湓挘合氘斠幻细竦慕處,看書吧!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10
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讀完此書,發(fā)現(xiàn)雖然現(xiàn)在教育形勢發(fā)生了很大改變;但蘇霍姆林斯基那光輝的教育思想,對現(xiàn)在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偉大的教育理論大師,針對教師的困惑和不解,好象與教師面對面地交流一樣,讀完后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本書一開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師深思的問題:“為什么在一年級就開始出現(xiàn)落伍的,考試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了二三年級,甚至有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生呢”是這些學生太笨,是他們上課不專心聽講,還是從教師自身尋找原因。
因為曾經(jīng)遇到過這樣的學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弱勢群體。學生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他們不是我們恩賜或施展個人魅力的對象,更不是等待我們塑造的蒼白魂靈。我們應(yīng)該多一份關(guān)愛,多灑一些陽光給那些"落伍"得"無藥可救"的后勁生。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走到他們跟前看看他們有什么困難,提出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習題。學習差的學生腦力勞動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們光聽別的學生流利的回答記黑板上的內(nèi)容,而要設(shè)法使他們獨立思考。因為思考的過程,已經(jīng)包含對知識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們在每一節(jié)課上,在腦力勞動中哪怕獲得一點點進步也好。
說說容易做起來難。我覺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為我給學生上著同樣的課,提著同樣的問題,做著同樣的作業(yè),考著同樣的試卷。我想我做得不是很好,是我缺少教育素養(yǎng)的原因吧。而蘇霍姆林斯基在《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師教育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是教師的精神需要。而我呢?大部分時間忙于上課批改作業(yè),管理班級教育孩子有多少時間,煞有其事地捧著教育名著或教育雜志閱讀呢?所以今后我要象要求學生那樣要求自己,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11
精讀一本好書,點亮一盞心燈“。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學術(shù)著作《給教師的提議》覺得頗有收獲,好書猶如一泓清泉,不僅僅清澈明凈,可當鏡子映照自我,并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書中提到100條教育理論,認同的觀點頗多,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點:
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學生坐在課桌后面而無所事事,每一天無所事事,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無所事事,這樣會使一個人走入歧途,在道德上敗壞下去。人應(yīng)當首先在思想領(lǐng)域里成為勞動者。在課堂上要做兩件事:第一要教給學生必須范圍的知識;第二要使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
在教育學生時,總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習慣很差,每一天坐在課桌旁,無所事事,套用大師的話:這是一種可怕的危險,這樣會使人走入歧途,在道德上敗壞下去。所以,教師不要把學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消極地掌握知識上去,而應(yīng)當用到思考上。很多學生之所以把學習當成負擔,因為他沒有體驗到學習帶給他的歡樂,愛因斯坦說過:”我們體驗到的一種最完美、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奧秘的感覺;誰缺少這種情感,他就喪失了在心靈的神圣的顫栗中如癡如醉的本事,他就能夠被認為是死人!白寣W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這才是應(yīng)當在學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完美的事務(wù)。把學習當成一種思考、認識、發(fā)現(xiàn)和好奇的需要,這樣的學生才會成為會思考的勞動者。僅有把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思考者時,學生才能體驗學習是一種歡樂和幸福,而這種歡樂反過來促進學生的思考。
沒有問題意味著沒有思考,沒有思考怎樣能提出問題?較多的學生早已不會思考了,忘記了思考的概念,更不知思考的線路,要思考做啥?那么,怎樣才能使思考的活動在學校生的頭腦里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
首先,需要使用教師的智慧。
教師本身應(yīng)當是個思想者,用思想去點燃思想,用智慧去碰撞智慧,力求轉(zhuǎn)變自我的一味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蘇赫姆林斯基說:”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都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僅有教師的思想才有可能去點燃它。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這就是教師點燃起來的勤學好問、渴求知識的火焰……我們依靠思考,也僅有依靠思考,才能駕馭年輕的心靈。我們的思考能點燃學生的學習愿望。我們的思考能激發(fā)學生對書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
其次、解放學生思想,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
長期以來,學生習慣了等待、習慣了依靠、習慣了接收、習慣了習慣的一切,主體意識丟失,獨立本事退化。這就要求教師首先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而自主學習表現(xiàn)為學習職責,學習是誰的事情,誰應(yīng)當改承擔學習的職責?教師固然應(yīng)當承擔,但學生若意識不到學習的職責,不能把學習跟自我的生活、生命、成長、發(fā)展有機聯(lián)系起來,學生永遠在昏昧等待中。僅有當學習的職責真正從教師身上轉(zhuǎn)移到學生身上時,學生自我的擔負起學習的職責時才是一種真正的學習。
然后、學會等待、牽線搭橋。
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需要一個過程。實際的課堂往往是這樣的,要叫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常常沉默寡言,面面相覷,提不出來,為何提不出?因為不習慣思考,也不會思考,那么,教師提出問題,大家發(fā)表看法吧,仍然沉默,為何?因為沒有看法,哪里去找?時間一分分過去,教學進度走不了,急死教師了,忍不住越粗代庖來得干凈利索,省時省力,結(jié)果,我們又回到老路。學生永遠在等待依靠中。所以,教師不能急,首先給學生充裕的思考準備時間,善于激勵,耐心等待。一部分學生可能就差那么點勇氣,需要教師為他們打打氣兒,有種。種顧慮障礙的,需要教師疏導。其次會引導,學生思維卡殼的地方要牽線搭橋,結(jié)合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jīng)驗,結(jié)合可能開發(fā)的教學資源,如;報刊雜志、電視、多媒體、自然風光、人文風情、國內(nèi)外重要的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等,以使思考由溫故而知新,由形象到抽象,由混沌到明晰的過渡飛躍;或者要知梨子的味道,親自去嘗嘗,讓學生親自其參與去體驗,也許這個探索自尋過程要花費很多時間,甚至表面一無所獲,但它使學生思維得到磨礪碰撞,活躍起來。這是一個人的學習、發(fā)展、創(chuàng)造所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也是一個人本事、智慧發(fā)展的內(nèi)在需求,它是一種不可量化的.”長效“,比起短暫的急功近利的強行灌輸,是一種難以言說的豐厚回報,學生會受益終生,故而眼前所耗費的時間經(jīng)歷應(yīng)當說是值得的。
最終,以包容情誼,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和諧的課堂氛圍。
試想,身處惴惴不安,緊張壓抑,過度莊嚴肅寂的氛圍里,學生的腦力過度集中在時時刻刻的提心吊膽,焦慮惶恐,瞻前顧后中,怎能集中精力進行進取健康有序的智力思維呢?自由就是不給學生太多的束縛,有寬泛的空間,讓他們暢所欲言,簡便自如的各抒己見。這其中,教師和藹親切的微笑,循循善誘的開導鼓勵無疑是重要的。只要能思考,敢思考,哪怕是錯誤都是一大提高。人的認識,總是在錯誤中提高,誰畏懼錯誤,誰就毀滅提高,因而對錯誤不是批評指責,哪怕是不經(jīng)意的一個輕視眼神,一句冷漠的話語,都不能輕易流露。而是引導指正,保護他們思維火化的幼芽是學生學會思考的重要開端。
僅有把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思考者時,學生才能體驗學習是一種歡樂和幸福,而這種歡樂反過來促進學生的思考。其實學生不會思考,低效學習的癥結(jié)就隱藏在其中。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親自去感知,僅有學生親身參與,參與體驗的過程中是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過程,這就是學生思考的過程。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12
作為新入編的教師,只憑教育熱情是不行的,還有很多需要學,為此我買了幾本書,《給教師的建議》《一線帶班》《低年級這樣教》等,首先我先看了《給教師的建議》,分享一下自己感觸深的句子。
教育者應(yīng)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 教育是事業(yè),而教師是職業(yè)。我們從事的是教師這一職業(yè),擔負的卻是教育的責任。師與生之間,維系在一起的是愛,因而愛也就成為了教育永恒的主題。“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跡的愛,我希望自己能夠達到這個境界!倍嗝礃銓嵉囊痪湓。正是這樣樸實的一句話,道出了張思明對教育的理解,表明了他對教育工作的態(tài)度——用心去做。
用心做教育,就要擁有一份童心。 教師與學生構(gòu)成了教育的主體,教師是施教者,學生是受教者,而兩者并不是對立的,教師與學生間的和諧成為了教育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保障。在教育活動中,由于學生的年齡因素決定了學生的思想,他們有自己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視角,作為與學生有一定年齡差距的`老師,則必須要擁有一顆學生一樣的童心才能與學生走得更近,才能走進學生內(nèi)心深處,使教育活動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
用心做教育,就要奉獻一片愛心!皭酆⒆邮沁B母雞都會做的事”。學生在老師的眼中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我們就得用我們的愛來教育他們。我們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上課、批改作業(yè)?不是,那只是我們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我們主要的工作是把我們的愛給學生,并且,要把我們的愛給每一個學生,不要有所遺漏,因為,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每個孩子都是那么可愛。
用心做教育,就要豎立一顆恒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個周期性較長的工作,也許作為我們來說,體會到的只是重復:上課、作業(yè)、輔導……,然而,正是在這單調(diào)的重復中,學生卻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著變化:年齡在漸漸長大,知識在逐步增多,思想越來越成熟,與人交往的能力越來越強……當然,這些不會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學生的一言一行體會得到。這是我們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教育的結(jié)果。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經(jīng)過多次思想工作,頑固不化的調(diào)皮學生愛上了學習;經(jīng)過耐心輔導,成績落后的學生迎頭 趕上……這些都是我們長期教育的結(jié)果。
我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yè),從事著教育這一事業(yè),我們應(yīng)該用童心、愛心、恒心去撐起這一工作,我們應(yīng)該用心地去做好我們的工作。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13
不管哪個級段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自有支配的時間。作為孩子來說,更多的時候不會合理利用這樣的時間。如果這些時間大人不能做好引導,讓他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放任自流,就會養(yǎng)成無所事事、懶散疲塌的不良習氣。
比如說,課間,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孩子追逐打鬧,也發(fā)生過很多事故,撞墻啦,跌倒摔壞了膀子啦,大孩子欺負小孩子啦……
自由支配的時間,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在一定規(guī)則下的自由。這個世上,不管哪個時代,哪個國家,本就沒有不受約束的自由。
蘇霍姆利斯基認為,應(yīng)該使兒童的時間充滿使他們?nèi)朊缘?事,而這些事又能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豐富他們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又不致破壞童年的情趣。
學校體育組在教室門前的空地上畫上了“格子”,從開始畫線就引起了孩子們的圍觀,“吃瓜群眾”很是好奇。畫好后,雖然很多孩子不會玩“跳格子”這個游戲,但是他們還是按照自己的游戲規(guī)則,興致勃勃玩得不亦樂乎。甚至高年級的孩子路過的時候,也上去跳上幾跳。童年的情趣躍然顯現(xiàn)。
自由支配的時間,還可以引導孩子做很多事情,除了這些古老的“跳格子”游戲,還有魔方、棋類、跳繩、毽子、繪畫、閱讀……
當然,這些不能只靠口頭說說,需要靠組織活動、靠示范、靠集體活動等。
我想只要有教師的正確引導,孩子們會逐漸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14
應(yīng)該說對教育專著,我向來不感興趣,始終認為哪些理論太枯燥、乏味,對我們的實際教育教學,沒有太多的指導意義,然而暑假里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后,改變了我的想法,這位大教育家的思想深深吸引了我,讓我深受觸動。
《給教師的建議》不僅是一部教育理論專著,而且是一部教育實踐的百科全書,書中不僅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讀罷此書,大大開闊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學的水平。下面就針對書中貫穿的觀點談?wù)勎业乃伎己腕w會。
一、書籍——教師的第一至愛。
蘇霍姆林斯基在《談?wù)劷處煹慕逃仞B(yǎng)》一文中提到:一個教師要想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只有持之以恒地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應(yīng)該成為教師的精神需要。讀到此我開始反思自己,從教幾年來真正讀過的書有幾本?每天不停地忙于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而閑暇時會抱著電視看個沒完沒了,或悶頭大睡,而哪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只有在寫論文或上公開課時,才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鑒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
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一個教師在剛參加工作的頭幾年里所具備的知識,與他要教給學生的知識的最低供需比例是10:1,那么到他有15年或20年教齡時,只有通過讀書去獲取知識,師生知識供需比例才可能達到20:1,30:1或50:1。教師不讀書,就會越來越不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自己淘汰自己,冷靜下來一想,覺得大師的話非常有道理,從教10于年來,自己每天都在重復著昨天的故事,面對著知識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深感自己的“老本‘真的已經(jīng)不夠用了。那么唯有讀書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
讓我們牢記大師的建議:書籍是教師的第一至愛。讀書不是為了應(yīng)付明天的課,而應(yīng)該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讓我們做一個愛讀書的人吧!
二、閱讀——學生的第一需要。
如果你仔細閱讀《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后,你會發(fā)現(xiàn)蘇霍姆林斯基對閱讀特別看重,他將閱讀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說:“閱讀應(yīng)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重要發(fā)源地!彼說:“一個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復閱讀自己心愛的書就無法生活!眱和膶W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就越多,他就應(yīng)當更多地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他還強調(diào)指出: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閱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業(yè)上落后,而沒有學業(yè)落后的現(xiàn)象,教師的工作就容易了……這樣的句子在整冊書中隨處可見。
那么從大師的這些話中,可以看出學生喜歡上閱讀是何等的重要,讀了大師的這些建議后,我對班里的同學進行了分析,覺得確實是這樣的。拿到一篇文章后一般能夠流利讀下來的同學都是成績比較好的,而等課文學好后也不能流利讀下來的就是學習成績不行的幾位,看來閱讀真的很重要,我想,這對我今后的教學是一種啟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重視學生的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要多布置閱讀文章的作業(yè),給同學們多講講故事,以此來引導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尤其是對學困生的輔導,將從閱讀方面下手,進行新的嘗試,從“根“上解決他們貧困的原因。閱讀是開啟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讓閱讀成為孩子的第一需要吧!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這將是學生終身受益的法寶。
三、愛——教育成功的秘密。
給教師建議》這本書是我讀過的第一本具有真正意義的教育理論專著,他讓我愛不釋手,讓我不斷地反思和重建自我,從書中,我們不難看到,蘇霍姆林斯基對學生的熱愛,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與執(zhí)著,他深愛著每一個學生,他關(guān)懷著每一個成長的生命,他與學生朝夕相處,與他們一起活動,一起讀書,一起旅行,了解他們的歡樂和痛苦,關(guān)心他們的成功和失敗。學生在校期間的全部生活,都是他的研究對象。他曾32年如一日地寫著自己的教育日記,所有所有的一切,帶給我們的不是抱怨與痛苦,而是一種發(fā)自心底的幸福與成功。讀到這些,審視自我,深感渺小,我們距離蘇霍姆林斯基竟然是那樣的遙遠。是的,愛是教育成功的秘訣,這句話我們不知重復了多少遍,可是我們餞行的又有多少呢?教育是一種精神活動,也是一種腦力勞動。我想,只有當教育者走進受教育者的心靈的時候,教育的價值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來。
總之,讀《給教師建議》一書,受益良多,其揭示了教育的真諦,其理論和精華只有細細地品位才能感悟和吸收。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有選擇地應(yīng)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技巧,同時我將聽從霍姆林斯基的建議,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讓讀書將成為我心靈的自覺。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15
這個月我看了幾頁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其中讀到《第一次學習新教材》這一章節(jié),讓我印象深刻。
“學生學業(yè)落后、成績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沒有學好!边@讓我想起了一個詞語“先入為主”,是的,“第一次”是鮮活的,所以許多的第一次都是記憶猶新,很難抹去的,印象是極其深刻的,看來幫助學生建立正確而深刻的第一次印象真是太重要了。我一直以為學生成績不好的原因是上課不認真聽講,做作業(yè)粗心大意,理解方面有差異,讀了這篇文章后我進行了反思。的確,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沒學好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接著,文章重點介紹了第一次學習新教材取得好效果的方法——獨立的思考,這是非常重要的。作為教師,我們的主要任務(wù)就是采取一切方法和手段使每一名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尤其是學困生,我們應(yīng)該走到他們中的每一個人身邊,發(fā)現(xiàn)他們遇到的困難,給他們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務(wù)必使包括學困生在內(nèi)的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都進行獨立思考,哪怕只有一點點也好。
最后,文中提出了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應(yīng)達到的目標——使學生在學習新教材的課上和課后,就不許在自己的書面練習中有錯誤!爸挥幸髮W生在課堂上不犯任何一個錯誤,他才能夠成為讀寫無誤的人。如果能夠做到在課堂上沒有錯誤,才能做到在家庭作業(yè)中沒有錯誤(或少犯錯誤)。語文教師工作困難的基本原因之一,就是學生在課堂上所做的書面作業(yè)里就有錯誤。而教師的缺點正在于,他并沒有提出這個目標:一定要使課堂上沒有錯誤!睉(yīng)該說,這個目標要求很高,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方便以后的.學習。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精心備課,預設(shè)好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預設(shè)好可能出錯的學生,在課堂上靈活授課。大部分教師都會認為,學生出錯尤其是書寫出錯,尤其是第一次學習的新教材,出錯是太正常不過了,今天通過學習,知道了這真是太多老師極大的誤區(qū),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準確性都在于老師的調(diào)動和是否嚴格要求,所以,以后教學中,切記嚴謹、嚴格!老師的要求會轉(zhuǎn)化為學生的自律,日久變成習慣,好習慣終生受益。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都要走出教育的誤區(qū),學生的正確率是掌握在老師的手里。正確對待第一次學習新教材的機會,讓學生思考中收獲,慢慢養(yǎng)成精準的學習習慣,從而終身受益。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給教師建議》讀書筆記07-20
《給教師建議》讀書筆記01-15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4-16
《給教師的建議》的讀書筆記08-16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10-08
教師名著讀書筆記05-11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05-28
教師讀書筆記范文09-12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08-17
教師人文讀本讀書筆記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