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錦集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夠根據(jù)云量的多少,把天氣分為晴天、多云和陰天;知道云在天空中是會變化的,不同的云預示著不同天氣的來臨。
2、用圖示法說明云的種類,能根據(jù)云的高度和形狀給云分類。
3、在對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濃厚的興趣,在課外認真完成“天氣日歷”中關于云的觀察。
教學重點:
根據(jù)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和陰天;根據(jù)云的高度和形狀給云分類。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云的高度和形狀給云分類。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不同形狀的云的圖片、直徑約30CM的圓片、白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通過上幾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天氣現(xiàn)象并記錄了天氣日歷,那么今天是個什么樣的天氣呢?生答:……
教師:很好,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什么天氣,那么天空中有什么東西出現(xiàn)呢?
生答:云
二、觀察云
1、教師板書“云”字,問:看到這個字,你們想到了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用網(wǎng)狀圖記錄學生的想法(伴隨)
教師:既然大家對云有這么多的想法,我們現(xiàn)在就對云進行探究吧。
教師:云是怎樣形成的呢? 你能不能猜測一下?
指名學生回答。(出示小結云的組成)
教師:在天氣日歷中,我們已經(jīng)使用了晴天、多云、陰天等來描述和記錄對云量的觀察,那么,根據(jù)云量的多少我們能不能知道不同的天氣狀況是怎么來劃分的呢?
師介紹方法:出示圓片,把天空當成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這個圓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進行區(qū)分。
教師具體說明氣象學家如何劃分晴天、多云、陰天的。
2、學以致用:學生根據(jù)理解判斷云的類型。(出示云的圖片)
3、室外觀察,明確任務:(1)觀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狀(3)在觀察云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哪些聯(lián)想。(4)帶好文具,將你觀察到的天氣情況記錄到天氣日歷記錄表中。
注意:如果有太陽注意不要直視太陽。
4、師生反饋。注重學生對云量、高度、形狀的描述。
三、對云的分類
教師:剛才同學們已經(jīng)根據(jù)云量的多少對天氣狀況進行了劃分,我們來看一看科學家把云分成了幾類吧。
師根據(jù)學生剛才的觀察反饋引入云的分類并介紹云的分類。
學以致用:出示云的圖片,學生判斷云的類型。最后提問:現(xiàn)在你能說說氣象學家是根據(jù)什么對云進行分類的嗎?
學生回答。
教師引導學生說明云在天空中是會變化的,不同的云預示著不同天氣的來臨。
四、了解天氣諺語,豐富學生生活常識。
五、師生小結。
學生說一說本節(jié)課對云的觀測的收獲,教師提示堅持記錄天氣日歷。
附:
板書設計
云的觀測
卷云
積云
層云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各種感官,初步感知三角形物體的基本特征。
2、喜歡參與探索活動,會用“三角形的xx”講述三角形物體。
活動準備:
1、托盤(人手一個)放在椅子下面。
2、圓形、方形、三角形玩具(人手一個)。
3、圓形、方形、三角形盒子各一只。
4、三角形物體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自由探索
師:(邊進活動室邊開始)寶寶,你們喜歡玩具嗎?今天蔣老師準備了一些玩具,你們想玩嗎?每人選一樣,找個空地方玩一玩,看一看它們是什么形狀的?
幼兒自由探索。
師:寶寶們,好玩嗎?帶著好玩的玩具回座位,讓玩具也休息一下吧。ǚ旁谝巫酉拢
師:你的玩具是什么?是什么形狀的?用好聽的話說一說“圓圓的(方方的)xx”
師:你的玩具和他們一樣嗎?是什么形狀的?
師:它有1、2、3三條邊,還有1、2、3三只角,這是三角形玩具。哪個寶寶的玩具和他一樣是三角形玩具的,給大家看一看。
二、送玩具回家
師:老師這有個方方的盒子,這是方方的.玩具的家,這個圓圓的盒子呢是圓圓的玩具的家,這個三角形盒子呀就是三角形玩具的家,送玩具回家的時候還要說句好聽的話“xx的玩具回家啦!”寶寶們拿好玩具送他們回家啦。
師:寶寶們真能干,玩具都回家了,這是誰的家?對,這是三角形玩具的家,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
三、找三角形物體
師:在我們上課的地方也有三角形的東西,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師:你找到了什么?
四、延伸
師: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三角形的東西,看,這是什么?(看課件)
師:今天寶寶認識了三角形的東西,回家后也來找一找三角形的東西。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指導通過閱讀有關資料初步了解的構成及其功能。培養(yǎng)他們科學用腦的良好習慣。
2、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分析、綜合的方法來進行初步人體科學的探究活動。
教學準備:
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圖,人體神經(jīng)傳導信息圖,人腦外形圖(或人腦模型),人腦功能示意圖(或使用相應的投影片、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談話:
1、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人體的哪些器官,它們各有什么作用?
2、天氣漸漸變暖了,被稱為“四害”之一的蚊子又漸漸多起來,干擾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當你發(fā)覺被蚊子叮咬時,你會作出什么反應?
3、做一做這一反應過程,討論一下你是怎樣在極短的時間里完成這一反應的?這一反應過程是靠人體的哪些部分來指揮和協(xié)調(diào)的?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這方面的知識。(板書課題)
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構成和作用。
。1)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內(nèi)容,認真觀察人體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圖。
。2)討論:你通過閱讀知道了哪些知識?發(fā)現(xiàn)了哪些問題?
。3)出示“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掛圖或投影片,讓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學生自由發(fā)言,并根據(jù)學生匯報所提出的問題逐一進行解決)
。4)根據(jù)學生匯報板書:
2、指導學生認識神經(jīng)傳遞信息的特點。
(1)學生分組實踐:去拿桌上的蘋果(或鋼筆),說一說從看到拿的過程。[先是眼看到蘋果,并把這個信息由視神經(jīng)(傳入神經(jīng))傳入大腦,腦決定“去拿這個蘋果”,這個命令由傳出神經(jīng)傳到手上的某些肌肉,這些肌肉收縮,這樣就伸手拿到蘋果了]
。2)計算一個1.4米高的人,光腳無意踩上一燃著的煙頭所作出的反應過程要用多長時間?
(3)討論并匯報:神經(jīng)傳遞信息的特點,一是單向傳遞,分傳入神經(jīng)和傳出神經(jīng)兩種;二是速度快,100米/秒。
3、指導學生認識腦的構造及大腦各部分的功能。
(1)觀察:課文上腦的外形圖(或掛圖、人腦模型)。
。2)討論:①人腦是由哪些部分構成的?②大腦各部分有哪些功能?
。3)匯報并歸納小結:人腦中有大腦、小腦、腦干,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稱為左腦和右腦,大腦(對照大腦各部分機能圖)中各部分的分工不同,不同部分分別管理書寫、運動、感覺、視覺語言(閱讀)、聽覺、視覺、識別等,但分工不是絕對的,更多的是各部分協(xié)同工作,共同完成復雜的任務。
。4)根據(jù)大腦各部分機能在插圖上的相應位置認識大腦各部分的功能。
4、對學生進行腦的衛(wèi)生保健知識教育。
(1)閱讀課本第25頁。
(2)討論:根據(jù)大腦的活動規(guī)律,談一談我們?nèi)绾芜M行科學用腦?(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注意休息,保證睡眠,每天不少于9~10小時;二是不連續(xù)很長時間做一種工作,而是要交替進行各種工作;三是經(jīng)常用腦,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使大腦反應靈活。)
課后感受:學生對腦的結構與作用有了一定的認識。
科學教案 篇4
【單元分析】本單元共有八個課題,內(nèi)容可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觀察研究熱和熱傳遞現(xiàn)象,后半部分則重點探究由熱引起的燃燒現(xiàn)象!盁帷辈糠值闹饕顒佑校毫私馍钪杏心男嵩,我們的身體可從哪些途徑獲得熱能;觀察熱傳遞的過程;感知不同材料物體的傳熱速度;選擇使用合適材料控制熱傳遞的速度等!叭紵辈糠值闹饕顒佑校河^察燃燒現(xiàn)象;探究燃燒與溫度和空氣的關系;了解人類對火的利用;學習如何安全用火等。
【課時分析】本課教學內(nèi)容非常有趣,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也非常有益。教學中安排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教學蠟燭能燃燒多久,第二課時教學怎樣讓蠟燭繼續(xù)燃燒。第一課主要安排兩個探究活動,蠟燭在杯子里熄滅上節(jié)課學生做出了這樣的解釋:杯子里的氧氣被燃燒完了。真的是氧氣被燃燒完了嗎?這節(jié)課的探究就從這里開始。探究活動一:用一個玻璃杯罩在一支點燃的蠟燭上,計算蠟燭在杯內(nèi)燃燒的時間有多長呢。這部分的教學教師著重于數(shù)據(jù)的處理上。探究活動二:分別在2個杯子和1個杯子中,比較兩支長短不同的蠟燭燃燒時間的長短。這部分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觀測與現(xiàn)實的矛盾沖突,從而不斷地進行思考及修正已有的認識。教學的拓展安排2個小實驗,在鐘罩里,兩支長短不同的蠟燭會怎樣?如何才能使蠟燭繼續(xù)燃燒呢?實驗結果出乎學生意料之外,學生帶著問題結束這一課的學習,并為第2課時作鋪墊。
【課時目標】
1、經(jīng)歷一個對蠟燭會熄滅與保持蠟燭燃燒的探究活動過程;
2、經(jīng)歷一個不斷否定與糾正自己的推測的思維過程;
3、能夠設計一些實驗解決自己不斷產(chǎn)生的疑惑,并且形成自己的實驗報告;
4、使學生明白杯子里的蠟燭熄滅是由于杯子中的氧氣不足;
5、在活動過程中學習科學實驗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培養(yǎng)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教學思路】
1、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測,作出假設,引導學生經(jīng)歷一個形成認識、鞏固認識、否定自己不正確的認識、形成新的正確認識的科學思維過程。
2、教學對象五、六年級的學生,教師要盡可能地壓縮自己的活動,留較多的時間給學生進行研究。
3、努力使學生在課堂內(nèi)帶著問題來,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課堂。
4、教師力求以科學實驗的魅力、教師語言的幽默來調(diào)動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經(jīng)歷一個對蠟燭會熄滅與保持蠟燭燃燒的探究活動過程。
【教學難點】能夠設計一些實驗解決自己不斷產(chǎn)生的疑惑。
【實驗器材】學生:兩個玻璃杯、兩支長短不一樣的蠟燭、火柴。教師用:棋子若干、玻璃鐘罩等。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實驗鋪墊導入新課
1、師演示2個實驗:熱汽球上升、二氧化碳滅火。
2、如將一個玻璃杯罩住這支蠟燭,會有什么變化?
為什么會熄滅呢?老師把同學們的意見寫在黑板上(杯中的氧氣燒完了)
3、蠟燭在杯中能燃燒多久呢?(出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蠟燭能燃燒多久。
(教學思路:兩個演示實驗,活躍了課堂氣氛,避免學生課前的緊張情緒,使其在輕松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進入課堂教學;也為后面的教學作知識鋪墊。)
二、科學探究過程
、濉⒁恢灎T的研究
1、猜測:這支蠟燭在杯內(nèi)燃燒多久才會熄滅?做一做,用實驗來證明。(出示實驗報告一)
。ń虒W思路:在猜測的基礎上進行實驗驗證。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意愿來確定記時標準,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又能為后面學生的動手實驗定一個記時的標準。)
2、討論:什么時候開始計時。
3、小組分工好:計時員,實驗員,記錄員,匯報員。說明實驗一次可能不準確,建議實驗5次。
4、學生實驗,完成實驗報告(一),并把結果寫在黑板上。
5、學生匯報:說說每次測的結果,最后的結果是怎樣出來的?有些差別很大,說說是怎么做?(在實驗中給杯子換氣)
6、討論:看了這些數(shù)據(jù),你有什么問題?為什么一樣大小的杯子,蠟燭燃燒的時間差別這么大?
7、再實驗2次,并討論:為什么差別那么大?小組商量一下,要不要修改你們的數(shù)據(jù)。
8、學生匯報:除計算的準確性、火苗的大小等原因外,還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小組蠟燭有長有短。(學生講到火苗有大小時,提示用剪刀修整)
(教學思路:再次實驗,要讓學生意識到學科學的一絲不茍,探究過程中要注意科學性。要不要修改你們的數(shù)據(jù),體現(xiàn)了尊重學生。)
、妗芍灎T的研究
1、燃燒的時間和蠟燭的長短有關系嗎?你可以設計一個什么實驗來讓同學們、老師相信?(兩個蠟燭,同時用兩個杯子罩住,然后進行比較)
。ń虒W思路:課前有意識地把學生實驗的蠟燭分成長、短兩種,在討論中,學生肯定會考慮到蠟燭的長短問題。怎樣進行實驗,學生第一個想法就是用兩個杯子兩根蠟燭進行。雖這里可以通過長短不同的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但還是讓學生實驗,眼見為實,才能使學生信服。)
2、你還可以怎么做更簡單一點?(兩根蠟燭用一只杯子罩住進行比較)
3、領取蠟燭及實驗報告(二)。
4、學生實驗,兩個實驗各進行4次,并思考:從實驗現(xiàn)象中你知道什么?
5、學生匯報:說說蠟燭滅的先后順序,你是怎樣想的?
6、比比賽賽:從剛才的數(shù)據(jù)中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研究些什么問題?比哪個小組想的多!
。ń虒W思路:怎樣做更簡單點,怎樣提高研究的實效性,學生很自然地會想到用一只杯子罩住兩根蠟燭。安排兩個實驗一起做,目的是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行研究,避免過多在間隙、過多的匯報、過多的打斷學生研究思路。)
、纭⒀芯坑懻摫醒鯕鉄炅藛?
1、通過實驗,兩支蠟燭在一個杯子里先后滅掉,看到這個現(xiàn)象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假設在杯子里,再放一支更長一點或更短一點的蠟燭,同學們猜猜會怎樣?
3、說明:杯子里的氧氣并沒有燒完。
。ń虒W思路: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自我推測和發(fā)現(xiàn)能力的培養(yǎng),要讓學生學會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自己以前知識的缺陷,并不斷地實驗、修正,這也是科學課的任務所在。為什么會這樣?這個原因課堂上難解決,留給學生課外解決。)
三、課外拓展、教學鋪墊
1、在大鐘罩里,放上2支長短不同的蠟燭,猜想會怎樣?為什么這個實驗結果和小杯子做的實驗結果不一樣呢?今天課堂上老師不告訴你道理,你自己課外去研究,找到了,問問你們的科學老師,或向他們請教。
2、怎樣讓杯子中的蠟燭能繼續(xù)燃燒呢?教師用三個棋子墊演示:這樣蠟燭還會熄滅嗎?
3、怎樣讓蠟燭在杯子中燃燒的時間更長久呢?或者讓蠟燭一直燃燒下去?同學們好好地思考一下,下節(jié)課我們再研究。
。ń虒W思路:科學課的特點是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課堂。2個實驗的結果,都出乎學生的意料之外,現(xiàn)實與矛盾的沖突,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這也正是科學課學習的意義所在。如有時間,怎樣持久燃燒展開一下,組織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四、整理器材
發(fā)放教材,組織學生整理好實驗器材。
。ń虒W思路:整理好器材,這個環(huán)節(jié)也很重要。一方面在日常教學中為教師準備下節(jié)課教學節(jié)省不少的時間;另一方面也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實驗習慣的一個有效手段。)
科學教案 篇5
準備:
1、 教具:
易拉罐、皮球、牙膏盒、紙張、記錄表
2、操作材料:
牙膏盒、紙張、VCD光盤、圓形玩具、彩色卡紙、小球、鉛筆、剪刀、膠帶座、
過程:
一、引題
1、 老師依次出示易拉罐、皮球,復習滾動的概念。
2、出示牙膏盒、紙張,引導思考皮球和易拉罐為什么會滾動?
二、提出問題:
請小朋友將不會滾動的牙膏盒和紙張變得也能滾動起來。
提示:可以改變它們的形狀,也可以用老師提供的卡紙、小球、VCD光盤、圓形玩具、鉛筆幫忙,讓它們滾動起來。
要求:可以先幫助牙膏盒,也可以先幫助紙張變一變,做好一個后要放在地上滾一下,如果成功了,就放到自己的椅子前面,然后再去拿另外一個?凑l今天想出來的辦法最多。
三、幼兒操作,師巡視指導。
四、集中分享:
1、依次請有代表性的幼兒上臺展示自己的成果,根據(jù)他們出示的作品記錄。
2、同樣作品的.幼兒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悅
設計意圖:
在貫徹《規(guī)程》、《綱要》的過程中,我們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改革從常識教育逐漸過渡到幼兒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改變了以往一味地灌輸、傳授的方式,讓科學教育賦予孩子們以操作和探索,讓科學活動成為孩子們喜歡的活動,但是科學探究并不是盲無目的,而是要適當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境,以引發(fā)幼兒既動手又動腦,通過自己探究去解決問題。
本次設計的活動就是遵循這樣一種教育方向;顒忧白層變撼醪礁兄蝮w、圓柱體能滾動的現(xiàn)象,然后在本次活動中拋出一個需要幼兒去解決的問題,就是讓不能滾動的東西,也能滾動起來,這就需要幼兒將已有的形體認識運用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將已有的動手能力發(fā)揮出來。而在探究的過程中,也將會生成出新的問題,這個新問題也就是下一階段孩子們可以探究的內(nèi)容了。如此不斷地探索不斷地解決不斷的生成新問題,就可以不斷地引導幼兒深入地探究學習。
活動目標:
1、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運用各種方法,使長方形的牙膏盒和紙張滾動起來。
2、 體驗成功的喜悅,提高幼兒的探索欲望。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意識到不同材料有不同性質(zhì)。
2、運用多種感官和多種方法認識一些常見材料。
3、意識到人們?yōu)榱藵M足各種需求,在不斷研究、發(fā)明、生產(chǎn)新材料。
教學重點:
認識天然材料與人造材料的關系。
教學難點:
區(qū)分天然材料與人造材料。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紙可以做成書本,木頭可以加工成桌椅,金屬可以制造成輪船……物品都是用材料做成的。
2、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些常見材料。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點評:從生活中導入課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自學質(zhì)疑。
1、出示自學提示:
。1)識別教室里的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2)區(qū)別天然材料與人造材料,并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3)分析一些常見物品(P42)分別是由哪幾種材料做成的?分別是天然材料還是人造材料?為什么選用這種材料?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質(zhì)疑,確立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和還想進一步知道的問題。教師提出教學目標。 (點評:以生為本,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明確課堂學習目標。)
三、合作探究。
1、小組討論:常見材料可以怎樣分類?按什么標準來分的?天然材料與人造材料之間有什么關系?
2、討論研究:身邊的一些物品(以球鞋為例)分別由幾種材料,什么材料做成的?人們?yōu)槭裁催x擇這些材料來做這些物品?
。c評:通過小組討論,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參與意識,在活動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四、交流匯報。
1、全班匯報:常見材料的分類、分類標準及相互關系。
2、身邊哪些物品是由天然材料做成的?哪些物品是由人造材料做成的?
3、全班匯報:球鞋由幾種材料,什么材料做成的?人們?yōu)槭裁催x擇這些材料來做這些物品?
4、選擇一件由兩種以上材料制作的物品,說說分別是什么材料?這種材料有什么特點?
。c評:關注了課堂的生成,注重了學生的充分展示,有效達成了課堂教學目標。)
五、點撥總結。
1、學生總結本堂課的學習收獲。
2、教師點撥:根據(jù)材料的來源將材料可分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人造材料來源于天然材料,一件物品由多種材料做成,是因為不同材料有不同性質(zhì)。
。c評:讓學生課堂總結,鞏固了課堂所學。教師的點撥,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更明晰地掌握。)
六、拓展延伸。
1、談話:除了一些常見材料 外,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許多新型材料。你們了解哪些新型材料?(學生交流)
2、提供有關“納米材料、高分子材料、超導材料、新型金屬”等新材料資料供學生閱讀、研究。
3、提問:關于材料,你還能提出哪些自己能研究的問題?
。c評:通過有效拓展,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整課教學案,充分體現(xiàn)了課改精神,能有效指導教學。)
板書設計:
1、常見材料天然材料
按材料的來源分類
人造材料
人造材料來源于天然材料。
不同材料有不同性質(zhì)。 {
科學教案 篇7
標志大擂臺
設計思路:
最近電視里一直在宣傳上海市民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活動,作為新一代的孩子從小對他們進行交通規(guī)則的教育非常的必要.我園周圍的交通比較方便,同時周邊又有較多的汽車銷售單位,有許多可利用的資源。所以我們選擇了的主題.
馬路是幼兒熟悉的環(huán)境,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關,尤其是馬路上各種各樣的車,深受幼兒喜愛,我班幼兒對各種各樣的標志很感興趣,尤其是幼兒園附近的馬路上也有幾個標志,他們都熱烈的討論這是什么標志?但是對于三種不同意思的標志還不是很了解,因此我就設計了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是在主題背景下的一次活動,我是利用游戲形式導入,更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然后請幼兒說說自己熟悉的.標志的名稱,再讓幼兒通過PPT來懂得過馬路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最后請幼兒把三種不同的標志進行分類,進一步鞏固對標志的認識.
內(nèi)容和要求:
1、通過幼兒對交通標志的回憶,培養(yǎng)幼兒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意識。
2、嘗試將交通標志按一定的規(guī)律分類。
材料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各種交通標志、幼兒人手一張標志
2、PPT課件
活動流程:
游戲導入交流互動操作實踐活動延伸
觀察與指導要點:
一、游戲導入
1、游戲《開汽車》
幼兒隨著音樂在教室里開汽車,教師出示紅綠燈提示牌,“指揮”交通,紅燈停,綠燈行。
2、教師提出問題:老師沒有說活,你們?yōu)槭裁匆粫䞍和\,一會兒開車?你在什么地方見過紅綠燈?紅綠燈告訴我們什么?
二、交流互動
1、出示各種標志,引出課題。
2、引導幼兒交流各種標志所代表的意思。
3、引發(fā)幼兒回憶:你在哪些地方見過這些標志?
三、選擇標志,區(qū)別認識標志。
1、教師逐一出示三幅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內(nèi)容,并根據(jù)內(nèi)容選擇相應的標志。
2、引導幼兒觀察比較三種標志的不同。
3、讓幼兒把自己手里的標志送到相應的黑板上。
4、教師指出個別幼兒錯誤的地方。
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看看馬路上還有哪些標志?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通過多層次的觀察和提問,認識季節(jié)變化對動物的影響。
教學準備:
蚯蚓、螞蟻、蛇、青蛙、喜鵲、燕子、熊、貓等常見動物的卡片或模型。
教學過程:
一、觀察與提問。
1、觀察提問
“小螞蟻找朋友”是在巡訪螞蟻的基礎上,更宏觀的觀察活動和有意識的提問。閱讀這個小故事。
小螞蟻在找什么朋友?
找到的都是那些朋友?
朋友們在干什么?
其他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小組討論,查找資料。把搜集到的資料寫在“小科學家記錄本”上,并與同學們互相交流。
2、分類
同學們大家真是太棒了,通過搜集資料與小組交流你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動物們過冬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讓我們打我們搜集到的動物的過冬方式進行分類吧!
動物的過冬方式可以分為幾類?你們是怎樣考慮的?
冬眠:熊、青蛙、蝙蝠、蛇……
備糧:螞蟻……
南飛:大雁……
換毛:貓、狐貍……
3、游戲:卡片競答
每組兩人,輪流抽取卡片,講講每張卡片上的動物是怎樣過冬的,看誰知道得最多。
4、角色扮演
通過學生喜歡的.活潑的方式,激發(fā)對已知事物的感受,展示生命世界的豐富多彩,激發(fā)熱愛生命的情感。
我們來排練一個小節(jié)目,扮演準備過冬的動物。
看那一小組的表演最棒!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02-22
(經(jīng)典)科學教案10-01
科學教案(經(jīng)典)10-15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精選)科學教案07-27
科學教案【精選】07-31
科學教案(精選)07-30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