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科學課《改變浮和沉》教學反思
“科學課是由一個個觀察、研究、認識周圍事物和周圍環(huán)境的探究活動組成的。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科學課《改變浮和沉》教學反思,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課《改變浮和沉》教學反思1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在《認識水》《有趣的浮和沉》兩課基礎上設計的,可是所教同學這兩節(jié)課都沒有學,對水的認識只限于感性的外表層次上的認識,不了解水的特性,對于生活中的浮沉現(xiàn)象更是認識較少,生活經(jīng)常太少,因此教學時有一定難度。
同學對教學儀器也不認識,對于一些實驗的基本操作要求同學也不太了解。我設計教學設計時也沒有細想這些問題(這些問題給我以后的教學都起到啟示作用)。兩節(jié)課同學的興致一直很高。開始對于我設計的雞蛋在水中能上浮和下沉很感興趣,提出問題也很有價值,這正是上課所需要的,說明了這里的小朋友不笨。他們動手做實驗時,做的也很好,雖然不會用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但我認為已經(jīng)很好了。(我想同學的能力是老師培養(yǎng)出來的,你不給他們機會,他們怎么去利用聰明呢?這里的實驗課一次也不上,同學怎么能會做怎么會提出問題?)教學中,同學能積極動手,但是他們不會合作,頭腦中不存在合作意識,也不注意他人在說什么,根本就不再注意老師要求的要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這也許是平時養(yǎng)成的.習慣,(或者說是由于第一次上實驗課,情緒過于激動有關。)或者說是老師的引導不夠。
但是總的來說,同學都想出了方法改變了物體的浮和沉。同學做完實驗后我沒有和時讓同學整理儀器,是教學中的失誤,這樣同學就不知道怎么對待用過的儀器,在以后的教中,要盡量完善課堂環(huán)節(jié)。還有,同學不知道怎么填寫實驗報告單,我進行了個別輔導,但是在同學匯報實驗結果時我卻沒有利用好這些數(shù)據(jù)。在實驗教學中,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定要組織同學和時收集實驗數(shù)據(jù),并進行篩選,以利用就實驗得出科學的結論。
在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同學的拓展與創(chuàng)新中,由于同學的生活經(jīng)驗太少,所以沒有互動起來。所以老師平時要注意引導同學觀察生活,積累各種生活經(jīng)驗。
科學課《改變浮和沉》教學反思2
在學習《改變浮和沉》一課探究改變水的比重來改變浮和沉時,在水中下沉的物體我選用的材料是土豆塊,而不是雞蛋,這樣做一是土豆塊更容易準備,二是盛放土豆塊的杯子可以小一些,需要的水量不是太多,因此使用的食鹽也就大為減少,同時還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溶化食鹽所需要的時間。
不過,在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意外現(xiàn)象應當引起我們的注意,至少不應當視而不見或是浮光掠影帶而過,而且如果能夠將這些意外巧妙地運用起來,就可以成為學生科學學習的重要資源,能夠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現(xiàn)象一:當向水里面不斷加入食鹽并進行攪拌時,深入水底的土豆塊開始逐漸上浮,但仍然有一些土豆塊沉沒在水底。
雖然這時候,大多數(shù)同學都為浮上來的土豆而感到歡欣鼓舞,因此也就忽略了沉入水底的那些,但我仍然沒有庭這個非常有利的`科學思考機會,讓他們思考:為什么同樣的鹽水有的土豆塊上浮而有的土豆塊下沉呢?
通過分析,我們得知即使是同樣一個土豆上切割下來的土豆塊的比重并不是均勻的,有的部分比重大一些,有的部分比重小一些。
現(xiàn)象二:當水底出現(xiàn)食鹽顆粒時,仍然有土豆塊沉在水底。
水底出現(xiàn)了食鹽顆粒,表明鹽水濃度達到了飽和狀態(tài),也就是說這里無論再往里面放入多少食鹽,鹽水的濃度也不會增大了,那么沉入水底的土豆塊也就不會浮上來。
不過,這時仍然有辦法增大鹽水的濃度,可以將水加熱來提高水溫,這時能夠讓水里的食鹽繼續(xù)溶解。
現(xiàn)象三:過一段時間,浮在水面上的土豆塊又會沉入水底。
這是什么原因呢?我讓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走出教室,在課外進行探究。
因為土豆塊處于鹽水當中,里面的水分在滲透壓的作用下會向杯子里面滲出,滲出的結果也就使得土豆的比重增大,大到一定程度也就讓土豆塊又沉入了水底。
相比之下,這樣的科學小實驗的確是增加了許多思維含量,如果能夠充分挖掘出來,那么我們的科學學習一定會增加許多樂趣!
科學課《改變浮和沉》教學反思3
“科學課是由一個個觀察、研究、認識周圍事物和周圍環(huán)境的探究活動組成的。學習科學,就是去參加、去經(jīng)歷一個個的觀察、研究、認識活動!辈⒉皇撬械幕顒佣伎梢猿蔀榭茖W探究活動,并不是所有的科學探究活動都可以成為科學課的活動。同樣,科學課活動的材料來源于生活,但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作為科學課活動的材料?茖W課活動的材料,應該是有典型性、有結構性、有啟發(fā)性的.材料,是能夠引發(fā)學生思考、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材料。
在學生實驗時我發(fā)現(xiàn),他們用的第一組材料中,泡沫是大的,浮,鐵螺帽小,沉。曲別針是輕的,卻沉了。在矛盾中,學生的思維會更加精細,認知會不斷深入。
對材料不同的設計、選擇和應用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有時也會成為學生探究的墊腳石。那么如何把這塊絆腳石變成墊腳石呢?我覺得除了精心挑選材料之外,還要充分利用材料。老師對教材的不同理解,對教學過程的不同設計,選擇的材料也不盡相同。因此說,準備材料才是科學課老師最需要做的一件事。
我在教學《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時設計的“知識拓展”環(huán)節(jié),是幫助提升學生對物體沉浮的正確認識,當我把馬鈴薯逐個切成小塊時,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他們認為隨著馬鈴薯變小了變輕了,它應浮在水面,結果與他們的猜測是相反的,特別是應學生的要求把馬鈴薯切成薄片和細絲,結果它們在水里都是沉,學生們非常好奇,當我問他們:馬鈴薯的沉浮與大小、輕重有關嗎?他們遲疑了,有的猜測與液體有關,但馬上被其他同學否定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考慮,只有一兩個學生會想到無論馬鈴薯多小,多輕,它還是馬鈴薯,跟物質本身有關。雖然他們的解釋不很完全,規(guī)范,科學,但他們表達出了一定的含義。加上我的適當講解,有一部分學生好似明白了,又好似不明白,我沒有在繼續(xù)展開,而是讓他們帶著疑惑課后繼續(xù)研究。
同時,“拓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我在《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和《馬鈴薯在水中是沉還是浮》兩課中嘗到了甜頭,《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一課中要求改變石頭和塑料泡沫的沉浮用什么方法,有的學生說把石頭鑿碎,塑料泡沫掰碎,馬上有好幾個學生反駁:石頭和塑料泡沫沉浮的道理和馬鈴薯沉浮是一樣的,無論多么小、輕,沉浮不會改變。當時我非常高興,說明“拓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正確的,學生的認知得到了提升。
【科學課《改變浮和沉》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沉和浮教案03-05
科學沉與浮教案及反思02-28
中班科學沉和浮教案12-13
教案:沉與浮04-25
沉與浮教案03-05
大班科學《沉與浮》教案與反思02-16
沉和浮中班科學優(yōu)質教案01-16
小班沉與浮教案01-01
教案:水的沉與浮04-25
關于沉與浮的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