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国产精品100页,美女网站色免费,国产白嫩美女免费观看,欧美精品亚洲,欧美韩国xxx,欧美性猛交xxxxxxxx软件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

時間:2023-04-11 09:12:19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1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建立起除法意義的平均分和把一個物體或多個物體看作單位“1”進行平均分概念的基本上進行教學的,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理解了分數的意義基礎上,從除法的角度去理解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做得比較好的方面是:1.教師能站在一個比較高的角度恰當地選擇了教學的切入點,教師從解決簡單的問題入手,把6塊餅平均分給2人,每人分得幾塊?把1塊餅平均分給2人,每人分得幾塊?把1個蛋糕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分得多少個?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3個算式和3個得數,學生很快得出一個結論,兩數相除,商可以是整數、小數和分數。在這教師還注意制作課件,說明一塊餅的1/3也就是1/3張餅,為促進學生主動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作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引領。2.在解決把3塊月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的幾塊?這一重難點問題時,讓學生借助學具動手分一分,并讓學生充分展示和交流分的過程和分得的結果,充分展示了學生思維過程,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3、注意引發(fā)學生的數學思考,促進學生主動溝通了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注重數學思維深刻性的培養(yǎng)。在課堂上讓學生經歷了操作、發(fā)現、遷移、歸納,使學生水到渠成的發(fā)現、歸納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在課堂上實現了師生的交往互動。 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值得我去思考:

  一、在學生用除法的意義理解分數的意義時,能夠借助直觀形象的實物圖,通過動手操作、演示說明等方法,讓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這對于小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比較容易。但由于我在教學時,疏忽了個別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在演示說明的時候,叫的學生少,如果能多叫幾名同學演示說明,再加上教師的及時點撥,我想這部分學生在理解這一難點時,就會比較容易了。

  二、學生不是理想化的學生,不要指望他們什么都會,因為學生之間畢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教學"把3張餅平均分給4個同學,每個同學應分多少張餅?"時,我讓學生借助圓形紙片在小組內合作進行分一分,在學生動手操作時,我才發(fā)現有的同學竟然不知道該怎么分,圓紙片拿在手上束手無策,只是眼巴巴地看著其他的同學分;小組的同學分完后,演示匯報時,有很多同學都知道怎么分,但說的不是很明白。在以后的備課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和心理認知特點。

  三、小組的全員參與不夠。在小組合作進行把3張餅平均分給4個人時,有的小組合作的效果較好,但有的小組有個別同學孤立,不能很好的與人合作,我想,學生在動手操作之前,教師如果能讓小組長布置好明確的任務分工,讓每個人都有事可做,小組合作的效果就會更好了。

  四、關于“分母不能為0”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學中如果能放緩腳步,通過分析一個分數的實際意義,引導學生理解分數中的分母表示平均分的分數,或是啟發(fā)學生發(fā)現在除法中除數不能為0,除數相當于分數中的分母,所以分母不能為0。這樣的處理使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效果會更好。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2

  本節(jié)課重點是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帶分數與假分數互化。難點還是理解除法與分數的關系,雖然在復習舊知,如:把6米的繩子平均分成兩段,每段長多少米?簡簡單單的復習為探索新知做鋪墊,可課件呈現課件呈現把一塊蛋糕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能得到幾塊蛋糕?學生把剛才復習的除法計算的知識進行遷移,很容易能用算式1÷2來計算,有的學生會直接用二分之一表示,我引導:既然都是正確,就說明可以用等于號了。

  接著從課本的例子:如果有7塊蛋糕,要分給3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又能得到多少呢?學生很快就能列式表示,并用分數表示結果。然后讓學生觀察兩個式子,看看分數與除法有什么關系?先讓學生同組交流討論,再全班反饋交流,學生能說出分數和除法有關系,就是說不出所以然,我只好問:這個分子和除法的什么好像相當?總算是把這些關系理清,可學生提出疑問:“能不能說分子等于被除數?”我說不行,只能用“相當”更恰當。

  對于假分數化帶分數,我從上次作業(yè)的一個圖形引導,二又八分之六等于八分之二十二,完整一個單位“1”有八份,那么2個單位就是十六加上不完整的6就是22,看來分子除以分母后的商是整數部分,余數是新的`分子,反過來是帶分數化假分數,可以引導學生從被除數=除數×商+余數,這樣學生就很明朗。

  特別強調的是:在帶分數和假分數互化時,一定要演算,培養(yǎng)演算的習慣是學生學習中不可缺少的。

  本節(jié)課遺憾的是講得太多,學生思考的時間少了,雖然學生認真聽講,但不利于學生的探究能力,值得注意。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3

  今天的教學與分數意義的學習在孩子們頭腦中產生了強烈的矛盾沖突。前幾天的'分數都表示誰占誰的幾分之幾(即分率),可今天求的卻是具體數量。特別是例2,雖然運用學具讓所有學生參與到知識的探索過程中,但仍舊感覺推進艱難。學生困惑點主要在以下兩方面:

  1、為什么把3塊月餅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1份不是1/4?

  2、通過操作,結果明明是將單位“1”平均分成12塊,取出其中的3塊,為什么不能用3/12塊表示呢?

  針對上述兩個問題,我在教學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策略:

  1、復習環(huán)節(jié)巧鋪墊。

  在復習導入中增加一道用分數表示陰影部分的練習。其中一幅圖是圓的3/4,另一幅圖是圓的3/12。這樣,當學生困惑于例題3/4塊和3/12塊結果時,就能通過直觀圖,前后呼應,使學生豁然開朗。

  2、審題過程藏玄機。

  在教學例2請學生讀題后,首先請學生思考“3塊月餅4人平均分,每人能得到一整塊月餅嗎?”然后用語言暗示“每人分不到一塊月餅,那到底能分得一塊月餅的幾分之幾呢?請同學們用圓形紙片代替月餅,實際動手分一分,看看分得多少塊?”有了每人分不到一塊月餅的提示,又有了“到底能分得一塊月餅的幾分之幾”的暗示,學生探索的落腳點定位到了以一塊月餅為單位“1”,且初步理解了問題是求數量“塊”而非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

  通過上述改進措施,學生理解3/4相對容易一些。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4

  “分數與除法”這一教學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冊,第四單元中第一小節(jié)的內容。在學生學習本課內容之前,已掌握了分數的意義,知道了分數的產生等知識,學完這節(jié)課的內容將為今后學習假分數以及假分數化為整數或帶分數做好準備。所以讓學生很好的掌握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系,十分重要。

  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有兩個,第一,讓學生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第二,要讓學生了解兩種分法。讓學生體會兩種分法的全過程。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從解決簡單的問題入手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把6張餅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分得幾張餅?把1張餅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張餅?把1張餅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分得幾張餅?學生分別口答每人分得2張、0.5張、1/3張。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三個算式和得數,學生很快得出一個結論:兩數相除,商可能是整數、小數或是分數,以此作為本節(jié)課的.切入點。

  讓學生明白1張餅的3/4相當于3塊餅的1/4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我通過讓學生用3張圓形紙片動手分一分,并讓學生思考把3塊餅平均分給4個人可以有幾種分法,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得出兩種不同的分法,引申出兩種含義,即1張餅的3/4以及3塊餅的1/4,同時讓學生明白1張餅的3/4相當于3塊餅的1/4,也就是3/4張餅。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充分理解了3÷4=3/4的算理。

  以上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身體驗,探究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引發(fā)學生的數學思考,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當中,我認為存在以下幾點不足:

  1、課堂上對于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激勵性的語言還有些欠缺,學生顯得不夠積極主動。性格內向的學生占絕大多數,部分學生害怕在眾老師面前出錯,而顯得有些膽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道致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2、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太差。課堂上不能用較為準確的語言來表述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今后應予以加強。

  3、教學時間安排欠合理,課堂練習太少。

  針對以上存在的幾點不足,提出自己今后應努力的方向:

  今后要多研讀課標,熟讀教材,多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已有的知識水平,認真?zhèn)湔n。同時還要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5

  本節(jié)課我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產生和意義的基礎上教學的,教學分數的產生時,平均分的過程往往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要用分數來表示,已初步涉及到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教學分數的意義時,把一個物體或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也蘊涵著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但是都沒有明確提出來,在學生理解了分數的意義之后,教學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使學生初步知道兩個整數相除,不論被除數小于、等于、大于除數,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商。這樣可以加深和擴展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同時也為講假分數與分數的基本性質打下基礎。具體說本節(jié)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直觀演示是學生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的前提。

  由于學生在學習分數的意義時已經對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比較熟悉,所以本節(jié)課教學把一張餅平均分給3個人時并沒有讓學生操作,而是計算機演示分的過程,讓學生理解1張餅的.就是張。3塊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多少張餅,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提供學具讓學生充分操作,體驗兩種分法的含義,重點在如何理解3塊餅的就是張。把2塊餅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應該分得多少塊?繼續(xù)讓學生操作,豐富對2塊餅的就是2/3塊餅的理解。學生操作經驗的積累有效地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

  二、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關鍵。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教師精心、具體的指導。本節(jié)課圍繞兩種分法精心設計了具有思考性的、合乎邏輯的問題串,“逼”學生進行有序的思考,從而進一步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比如學生展示完自己的分法后教師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

  a:你們是幾塊幾塊的分的?

  b:每人每次分得多少塊餅?

  c:分了幾次,共分了多少塊?(就是3個塊就是幾塊)

  d:怎樣才能看出是幾塊?

  問題的提出針對性強,有利于學生把握數學的本質。

  三、 用發(fā)展的思維去理解所學的知識,注重了知識的系統性。

  數學知識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聯系的,只有把知識放在一個完整的系統中,學生的研究才是有意義的。比如學生在應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練習時對于0.7÷2=,部分學生會覺著的表示方法是不行的,教師解釋:這種分數形式平時并不常見,隨著今后的學習,大家就能把它轉化成常見的分數形式。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6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我注重了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知識生成過程的教學。

  首先我選擇簡單的切入點,從解決問題入手,引出兩數相除,商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再次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引發(fā)學生不斷思考。在教學例2時,先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再動手操作將3個餅平均分給4個人。給學生充分的探究交流時間,在展示匯報時,學生給我了驚喜,我感覺到本次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是非常有效的,他們的分法竟然有4種之多,而課本上只是一幅圖展示了一種分法。對本節(jié)課的難點,分數的兩種表示方法水到渠成的'突破了。由此我相信只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學生的潛能一定會很好的彰顯出來。

  最后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歸納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教學效果比較好。

  本節(jié)課也存在一些問題: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速度;學生在投影上展示時,學生自己準備的學具具紙片太薄,不便于操作;老師對學生還是不夠放心,對重點內容在學生探究出來以后,還會再次強調,導致最后的練習時間較倉促。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7

  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難點是用除法意義理解分數意義。讓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初步知道兩個整數相除,不論是被除數小于、等于、或大于除數,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商。能運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這節(jié)課的內容還是比較簡單的。如果單純的教學它們的關系:一個分數的分子相當于除法中的'被除數,分母相當于除數。學生一定學得很扎實,但是這樣一來3÷4=的算理往往被忽視。因此我把重點放在例題2,3÷4=()(塊)的探究上。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用3張圓形紙片動手分一分,并讓學生思考把3塊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可以有幾種分法。

  生1: 我們先把1塊餅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4份,每人先拿其中的一份,有3個圓,那就是每人有3個1/4塊是3/4塊。

  生2: 把3塊餅重疊的放在一起,然后再平均分成4份,每人拿其中的一份,里面也有3個1/4是3/4塊。

  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得出兩種不同的分法,引申出兩種含義,即1塊餅的3/4,3塊餅的1/4,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充分理解了3÷4=的算理。

  在整節(jié)課中我注重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在學習活動中,發(fā)展了個性,培養(yǎng)了能力。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8

  一、教學內容:分數與除法,教材第65、66頁例1和例2

  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兩個整數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2.使學生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三、重點難點:1.理解、歸納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2.用除法的意義理解分數的意義。

  四、教具準備:圓片、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ㄒ唬⿵土

  把6塊餅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幾塊?板書:6÷2=3(塊)

  (二)導入

  (2)把1塊餅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幾塊?板書:1÷2=0.5(塊)

 。ㄈ┙虒W實施

  1.學習教材第65 頁的例1 。

 。1)如果把1塊餅平均分給3個同學,每人又該得到幾塊呢?1÷3=0.3(塊)

  (2)1除以3除不盡,結果除了用循環(huán)小數,還可以用什么表示?

  通過練習,激活了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即兩個數相除的商有可能是整數)也有可能是小數。進而提出當1÷3得不到一個有限的小數時,又該如何表示?這一問題激發(fā)了學生探索的積極性,創(chuàng)設解決問題的情境,研究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 3)指名讓學生把思路告訴大家。

  就是把1塊餅看成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三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這一份就是塊。

  老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 ÷ 3 =塊)

 。4)如果取了其中的兩份,就是拿了多少塊?(塊)怎樣看出來的?

  通過這樣的練習,為下面的操作打下基礎。

  2.觀察上面三道算式結果得出:兩數相除,結果不僅可以用整數、小數來表示,還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引出課題:分數與除法

  3.學習例2 。

  ( 1 )如果把3 塊餅平均分給4個同學,每人分得多少塊?(板書:3 ÷ 4)( 2 )3 ÷ 4 的計算結果用分數表示是多少?請同學們用圓片分一分。

  老師:根據題意,我們可以把什么看作單位“1 " ? (把3 塊餅看作單位“1”。)把它平均分成4 份,每份是多少,你想怎樣分?請同學到投影前演示分的過程。

  通過演示發(fā)現學生有兩種分法。

  方法一:可以1個1個地分,先把1 塊餅平均分成4 份,得到4 個,3 個餅共得到12個, 平均分給4 個學生。每個學生分得3個,合在一起是塊餅。

  方法二:可以把3 塊餅疊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 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拼在一起就得到塊餅,所以每人分得塊。

  討論這兩種分法哪種比較簡單?(相比較而言,方法二比較簡單。)

  兩種分法都強調分得了多少塊餅,讓學生初步體會了分數的另一種含義,即表示具體的數量。借助學具,深化研究。

  ( 3 )加深理解。(課件演示)

  老師:塊餅表示什么意思:

  ①把3塊餅一塊一塊的分,每人每次分得塊,分了3次,共分得了3個塊,就是塊。

 、诎3塊餅疊在一塊分,分了一次,每人分得3塊,就是塊。

  現在不看單位名稱,再來說說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把單位“1 “平均分成4 份,表示這樣3 份的數;還可以表示把3 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

  ( 4 )鞏固理解

 、 如果把2塊餅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應該分得多少塊? 2÷3=(塊)

  ②剛才大家都是拿學具親自操作的,如果不借助學具,你能想像出5塊餅平均分給8個人,每人分多少塊嗎?(生說數理)

 、蹚膭偛诺难芯糠治觯隳苤苯佑嬎7÷9的結果嗎?()

  借助學具分餅、想象分的過程、拋開情境給出除法算式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呈現層次清楚,邏輯性強,為學生概括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提供了足夠的操作經驗。

  4.歸納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 l )觀察討論。

  請學生觀察1÷3 = (塊)3÷4 =(塊)討論除法和分數有怎樣的關系?

  學生充分討論后,老師引導學生歸納出:可以用分數表示整數除法的商,用除數作分母,被除數作分子,除號相當于分數中的分數線。(課件出示表格)

  用文字表示是:被除數÷除數=

  老師講述:分數是一種數,除法是一種運算,所以確切地說,分數的分子相當于除法的被除數,分數的分母相當于除法的除數。

  ( 2 )思考。

  在被除數÷除數=這個算式中,要注意什么問題?(除數不能是零,分數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 3 )用字母表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老師:如果用字母a 、b 分別表示被除數和除數,那么除數與分數之間的關系怎樣表示呢?

  老師依據學生的總結板書:a÷b = (b≠0)

  明確:兩個整數相除,商可以用分數表示,反過來,分數能不能看作兩個整數相除?(可以,分數的分子相當于除法中的被除法,分母相當于除數。)

  5.鞏固練習:

 。1)口答:

 、7÷13= =( )÷( ) ( )÷24= 9÷9= 0.5÷3= n÷m=(m≠0)

 、1米的等于3米的( )

  ③把2米的繩子平均分3段,每段占全長的 ( ),每段長( )米。

  解釋0.5÷3= 是可以用分數形式表示出來的,但這種分數形式平時并不常見,隨著今后的學習,大家就能把它轉化成常見的分數。

  (2)明辨是非

 、僖欢烟O果分成10份,每份是這堆蘋果的 ( )

 、1米的與3米的一樣長。( )

 、垡桓玖掀骄彸3段,平均每鋸一次的時間是所用的總時間的。( )

 、馨45個作業(yè)本平均分給15個同學,每個同學分得45本的 。()(3)動腦筋想一想

 、侔岩粋4平方米的圓形花壇分成大小相同的5塊,每一塊是多少平方米?

  (用分數表示)

 、谛∶饔45分鐘走了3千米,平均每分鐘走了多少千米?每千米需要多少時間?

  教學反思:

  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產生和意義的基礎上教學的,教學分數的產生時,平均分的過程往往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要用分數來表示,已初步涉及到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教學分數的.意義時,把一個物體或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也蘊涵著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但是都沒有明確提出來,在學生理解了分數的意義之后,教學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使學生初步知道兩個整數相除,不論被除數小于、等于、大于除數,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商。這樣可以加深和擴展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同時也為講假分數與分數的基本性質打下基礎。

  設計意圖:

  1.直觀演示是學生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的前提:由于學生在學習分數的意義時已經對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比較熟悉,所以本節(jié)課教學把一張餅平均分給3個人時并沒有讓學生操作,而是計算機演示分的過程,讓學生理解1張餅的就是張。3張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多少張餅,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提供學具讓學生充分操作,體驗兩種分法的含義,重點在如何理解3張餅的就是張。把2張餅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應該分得多少張?繼續(xù)讓學生操作,豐富對2張餅的就是張餅的理解。學生操作經驗的積累有效地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

  2.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本節(jié)課圍繞兩種分法精心設計了具有思考性的、合乎邏輯的問題串,“逼”學生進行有序的思考,從而進一步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3.注重了知識的系統性:數學知識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聯系的,只有把知識放在一個完整的系統中,學生的研究才是有意義的。比如學生在應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練習時對0.5÷3=,部分學生會覺著的=表示方法是不行的,教師解釋:這種分數形式平時并不常見,隨著今后的學習,大家就能把它轉化成常見的分數形式。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9

  “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已的身邊,在生活中學數學。使學生認識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分數與除法,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內容。而在小學階段數學知識之所以能被學生理解和掌握,絕不僅僅是知識演繹的結果,而是具體的模型、圖形、情景等知識相互作用的結果。從以上的角度分析,彭老師的這節(jié)課具有以下兩大優(yōu)點:

  1、通過實際操作感悟新知識

  新課程標準強調要讓學生在現實的情景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改變單一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指導建立具有“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合作”特征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整體發(fā)展。因此,數學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數學的教與學的方式,應該是一個充滿生命活動力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用3張圓形紙片動手分一分,并學生思考把3塊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可以有幾種分法,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得出兩種不同的分法,引申出兩種含義,即1塊餅的,3塊餅的,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充分理解了3÷4=的算理。

  2、在問題不斷地解決與生成中探索新知識

  探索是學生親自經歷和體驗的學習過程,也就是讓學生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實現數學的“再創(chuàng)造”,在這其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是潛在和深遠的。本課中,我讓學生充分動手分圓片,讓他們在自己的嘗試、探究、猜想、思考中,不斷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再生成新的問題,給學生留與了操作的空間,因此學生對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理解得比較透徹。

  總之,在整節(jié)課中我注重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在學習活動中,發(fā)展了個性,培養(yǎng)了能力。

  建議:

  1、在總結了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后,最好讓學生說清楚分數與除法是否完全相同,然后利用表格說清楚它們之間的相同與不同的地方。從而讓學生體會分子、分母、分數線只相當于被除數、除數、除號,不是等于。

  2、為了語言表達清楚,學生聽得明白,建議把3塊餅的“塊”改為“個”,平均分成的每一份就說“塊”。這樣聽起來比較清晰。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10

  教學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時學生很是配合,仿佛早已掌握了所有知識點,對于我的提問對答如流,甚至當我給出例題3÷4時,全班不假思索不屑一顧的脫口而出四分之三,而當我問出為什么時,他們甚至不愿意去思考,仿佛我問的這個"為什么"簡直就是廢話中的廢話。整個班級躁動不安,是清明假期來臨的緣故吧?粗磳l(fā)怒的老師,孩子們安靜下來一張張稚氣的臉望著我,眼神中帶有一絲絲驚恐。我突然想笑,這不就是兒時的自己嗎?我沉住氣笑著說:明天放假了,看來大家很是興奮吧!孩子們長舒一口氣掩面而笑。我接著說:站好最后一班崗的戰(zhàn)士才是真正的好戰(zhàn)士。同學們心領會神的坐得端端正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接著說,"大家都知道3除以4得四分之三,那3除以4為什么等于四分之三呢?四分之三就相當于魚。而老師想讓你得到的是漁,你覺得呢?"果然還是聰明的孩子,輕輕一撥,大部分開始思考了,我和孩子們開始了我鋪好的探究之旅。

  一、通過操作,感悟算理。

  我叫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三個圓,讓學生在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驗證對3除以4這一結果的猜想。孩子們或靜下心來仔細思考;或把自己手里的圓形折一折、剪一剪;或在本子上畫一畫、寫一寫;或同桌小聲交流自己的想法。我把想法不同的孩子叫上講臺,在黑板上畫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并讓他們一一介紹。通過學生的操作,得出兩種分法,方法

 。ㄒ唬喊讶齻圓一個一個分,每次得四分之一,分3次,就得3個四分之一,就是四分之三張餅。方法

 。ǘ喊讶齻圓疊起來,平均分成4份,得到3張餅的四分之一,也是3個四分之一,相當于一張餅的四分之三。不管怎樣分,都可以驗證3÷4用分數四分之三來表示結果。還有學生想出了方法

 。ㄈ3除以4得0.75,0.75化成分數也是四分之三。通過學生自主操作讓其充分理解其中的算理。

  二、再次說理,悟出關系。

  在學生初步感知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時,我有意識地把例題改了一下,把3塊餅平均分給5個人,把4塊餅平均分給7個人,讓學生通過畫圖或說理,快速的算出它們的商。讓學生親身體會到計算兩個整數相除,除不盡或商里面有小數時就用分數表示他們的商,這樣既簡便又快捷,而且不容易出錯。

  通過學生自主生成的三道算式,讓學生去發(fā)現除法與分數之間到底有怎樣的關系?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最終學生小結出:除法中的被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子,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母,除號相當于分數線。并明確:除法是一種運算,而分數是一種數。

  三、對比練習,深化知識。

  出示:

  把三塊餅平均分給7個小朋友,每人分得這些餅的幾分之幾。

  把三塊餅平均分給7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幾分之幾塊。

  讓學生觀察這兩道題目的區(qū)別,一道帶單位,一道不帶單位。第一道是根據分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單位"1"的幾分之一,是份數與單位"1"的關系,在數學中我們稱為分率,分率不帶單位。第二題帶單位則表示的是一個具體的'數量,則用總數量除以平均分的份數得到每份的具體數量,得數的單位跟被除數的單位一致。明確:分數有兩種含義,一種表示與單位1 的關系即分率(不帶單位),一種則表示具體的數量(要帶單位),為以后學習分數和百分數應用題做好鋪墊。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自主參與,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交流匯報的基礎上去推理和概括,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一直崇尚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自己去總結,讓學生能學習探究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單純的教授一些解題技巧,因為我知道授生以"漁"永遠比授生以"魚"來的重要的多!

  作者簡介

  劉璐,中國共產黨黨員,大學本科學歷,艷梅名師工作室研修員。20xx年參加工作至今,一直擔任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多次參加教學比武,分獲市特等獎,縣特等獎,縣一等獎。數次被評為鄉(xiāng)優(yōu)秀教師,獲縣嘉獎。20xx年一師一優(yōu)課獲部級優(yōu)課。堅持用"愛"和"知識"去呵護每一位學生,期待每個課堂都能充滿"童真".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11

  蒲場鎮(zhèn)儒溪小學:江娓 《分數與除法》這一節(jié)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內容。而在小學階段數學知識之所以能被學生理解和掌握,絕不僅僅是知識演繹的結果,而是具體的模型、圖形、情景等知識相互作用的結果。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而“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

  開課前,,我利用用學生都了解的《西游記》作為切入點,以八戒找食物為主線提出三個難易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去幫助八戒解決怎樣把8個桃、4個梨、1個西瓜平均分給4個人的數學問題,每人分到多少個這樣的一個簡單問題。探索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使學生比較容易建立分數意義與除法意義之間的聯系,從而體會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系,并為下面的探究鋪路搭橋。

  教學中,我組織學生動手操作探究解決例題2(類比題)“把3個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個人分得多少個?”先讓學生試著猜一猜,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滲透數學研究的思想方法。然后利用手里的`學具分分看,課前,我給每組都準備了3個同樣大小的圓形卡片。課中,讓學生通過看一看、剪一剪、分一分,探究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開放的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并為學生提供充分交流與

  展示的空間與時間,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當得出結論:“無論用那種方法,我們都能得到把3張餅平均分給4人,每人得到的就是3/4張餅!碧骄繗w納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所以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我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同桌討論,小組合作學習。開放的情景和問題,學生往往會有更寬廣的視野和活躍的思維。

  這樣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在小組合作中,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與人交流,動手操作。整個教學過程注重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在互相啟發(fā)的學習活動中,使學生逐步掌握數學的思想方法,受到數學思維的訓練,獲得知識,發(fā)展能力。

  本節(jié)課基本完成了目標,數學課堂有著千變萬化的因素,要上好一堂優(yōu)秀的數學課卻非易事。雖然學生對分數與除法的聯系學生理解了,但是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學生好像還很朦朧。但由于我在教學時,疏忽了個別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在演示說明的時候,叫的學生少,如果能多叫幾名同學演示說明,再加上教師及時點撥,我想這部分學生在理解這一難點時,就會比較容易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沒有完全調動起來等,總之這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還有很多,讓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時改正。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12

  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后進行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初步知道兩個整數相除,不論是被除數小于、等于、或大于除數,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它們的商。

  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而且是后面學習假分數、帶分數、分數的基本性質以及比、百分數的基礎,所以,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在整個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如果單純地從形式上去教學分數與除法間的關系,學生能學得很扎實,但這樣一來計算3÷4=3/4的算理往往被忽視,為了讓學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我是這樣來組織教學的:

  1.通過實際操作感悟新知識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情境,把一張餅平均分給四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讓學生拿一張圓形紙片代表一張餅,親自動手分一分,喚起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接著出示要把3張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得多少?四人一小組想辦法把3張圓形紙片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并讓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分的過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得出兩種不同的分法,引申出兩種含義,即每人分得1張餅的四分之三,也可以說是3張餅的'四分之一,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充分理解了3÷4=3/4的算理。

  2、使學生清楚為什么要用分數來表示除法算式的結果

  在學生理解了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之后,我有意識的設計了這樣幾道練習題。1÷3= 8÷9= 2÷6= 讓學生把計算結果寫在練習本上,比比看誰先算完。結果有的學生一兩秒鐘就舉起了手,而有的學生費了很長時間才寫出了計算結果。匯報之后,引導學生思考:1÷3=0.333……與1÷3=1/3 8÷9= 0.88……與8÷9= 8/9有什么區(qū)別?學生最直接的回答是:用循環(huán)小數表示商計算太麻煩,沒有用分數表示快捷、簡便。這時告訴學生,以后計算兩個整數 相除的商,除不盡時或商里有小數時就用分數表示他們的商,這樣既簡便又快捷,而且不容易出錯。

  3、借機引申,為后續(xù)學習做好鋪墊

  第一次向學生介紹分率與數量的區(qū)別。如①“把一張餅平均分成4份,每份分得這張餅的幾分之幾?每份分得多少張餅?”② "把2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長是這根繩子的幾分之幾? 每段長多少米 "③"把4千克鹽平均分成5份,每份重量是鹽的總數的幾分之幾 /每份重多少千克?先讓學生明白這三道題第一問求的都是“分率”,分率沒有單位,都是把總數看做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其中的一份是總數的幾分之一,都是用單位“1”除以平均分的份數得到,如前三道題的分率分別是1÷4=1/4 1÷7=1/7 1÷5=1/5。而第二問都是求每份數量是多少,每份數量是有單位的,都是用總數量除以平均分的份數得到,得數一定帶單位名稱。前三道題第二問的算法分別是1÷4=1/4(張) 2÷7=2/7 (米)4÷5=4/5(千克)

  此處學生理解了分率和每份數量之后,為后面學習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做了良好的鋪墊作用。

  4、讓學生自主建構新知識

  當學生發(fā)現除法中的被除數相當于分數中的分子,除數相當于分數中的分母后,引導學生把數字換成它們的名稱:被除數÷除數=被除數/除數。這時候,再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用字母a、b表示除法與分數的關系。多數學生寫下:a÷b=a/b,老師拿一名稍差學生的板書出來,故意表揚這位同學。正表揚卻突然轉身給這名學生作業(yè)后面一個大叉號。正當同學們都詫異的時候?問為什么錯了?這時幾個思維靈活的先叫起來,說到:“b不能等于0!”我馬上抓住這個契機,追問:“為什么b不能等于0?”。我繼續(xù)用課堂中的例題把1張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得這塊蛋糕的1/4為例,讓學生說說這個分數中的‘4’表示什么?”“如果把‘4’換成‘0’呢?”學生恍然大悟:分母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的份數,平均分成“0”份就沒有意義了。在用字母表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時----“a÷b=a/b(b≠0)”學生經常會忘記,這里的b不能為0。通過這樣分析,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在除法中除數不能為0,所以在分數中分母不能為0的道理。這里并不直接告訴學生在除法中除數不能為0,除數相當于分數中的分母,所以分母也不能為0。而是通過分析一個分數的實際意義讓學生充分理解分數中的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數,所以分母不能為“0”的道理。

  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雖然學生對分數與除法的聯系學生理解的比較透徹,但是它們之間還有哪些區(qū)別沒有引導學生總結出來。除法表示兩個數相除,是一種運算,是一個算式,而分數既可以表示分子與分母相除的關系,又可以表示一個數值。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13

  4月22日上午,是我校五年級的家長開放日,我上了一節(jié)《分數與除法》的公開課。課后有幸得到了我的導師——廣西師大熊宜勤教授的點評,由于當時時間比較緊,我們要趕到拱極小學去聽黃智云老師的課,匆忙之中熊教授給我提出了兩點寶貴意見:1.在重難點的突破上花的時間還不夠.2.練習的設計量過多,沒有很好的為本節(jié)課服務。聽了她的建議以后,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是啊,都十幾年的教齡了,怎么還會犯這樣的錯誤呢?備課時,我只考慮到家長們要來聽課,腦子里想得更多的是怎樣才能把課上活?煞費苦心的創(chuàng)設了一個豬八戒分餅的情境,雖然這樣能把整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串聯在一起,整體感比較強,學生也很喜歡,但是卻沒有把例2中的重難點抓住。我的本意原是想把課堂交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具體操作,讓學生在具體操作中得出3除以4的商,以明確每人分得的不滿1塊,可用分數來表示,讓學生明白一塊餅的就等于3塊餅的?墒窃诮虒W時,由于沒有及時引導學生突出單位“1”,再加上沒有使用展臺操作,學生的理解就是沒有那么到位。接著,我在教學例2后,引導學生觀察黑板上的幾個算式,總結歸納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也只用了1分多鐘的時間,很多學生印象還不夠深刻就進入了練習環(huán)節(jié),以至于后面的練習出現了卡殼現象。

  回想自己的這一節(jié)課,真的是有太多不足的地方。帶著熊教授給我提出的問題,第二天,我聆聽了蘇文俊老師上的這節(jié)課。課一開始,她就復習了上節(jié)課中我們學習的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單位等內容,接著創(chuàng)設了分餅情境,(1)把6塊餅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得多少塊?(2)把1塊餅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得多少塊?(3)把1塊餅平均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得多少塊?6÷21÷21÷3從數據上看,看得出都是蘇老師精心設計的。從商是整數到商可以用小數也可以用分數表示,到除不盡需要用分數表示的思路,充分地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在復習了把一個數平均分,用除法計算的同時,突出了知識間的聯系。另外,對于例題2的教學她也把握得非常好,操作非常到位。2種分法:3塊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得多少塊?3÷4=?(塊)學生經歷了猜想和驗證。這個估算對于學生用分數表示結果的思考有很重要的幫助。在這節(jié)課中,蘇老師真正地把課堂交給了學生,她憑借教材內容,不斷設疑問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新知的探索過程,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和時間,學生們獨立思考、相互討論、推理交流、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正因為學生前面有了大量的感性認識,到后面總結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也水到蕖成。

  對于例題后面進行的對應訓練,蘇老師能結合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設計有層次的練習。學生在理解并掌握了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系后,通過這組習題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建構了知識的框架,實現了數學思想的逐步深入。

  回想熊教授的話,再對比蘇老師的課堂,讓我真正體會到了要想上好一節(jié)課,備課時必需要考慮到學生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真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在教學中把重點放在揭示各個知識形成的方法,展示學習新知識的思維過程之中,讓學生通過感知——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去發(fā)現真理,掌握規(guī)律。

  對于課堂練習的設計,不能太多,因為練習量多的弊端會讓學生厭煩,我們要注意滿足學生的成就感,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練習不僅僅是鞏固所學知識,還要繼續(xù)為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發(fā)揮它的鞏固新知識和發(fā)展思維能力的雙重作用。

  能得到專家的指導,特別是零距離的指導,感受非常深刻,收獲也特別多。愿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能多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使自己在教育教學(此文來自)這條路上,越走越寬,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14

  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難點是用除法意義理解分數意義。讓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來表示兩數相除的商,能運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在引入課題之前,先復習舊知。課件呈現幾道簡單的口算題,以喚醒學生對整數除法的`記憶,為探索新知做鋪墊。在探索新知時,課件呈現豬八戒化齋的故事,從想象中每人2個餅,到一張餅,把一張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能得到幾塊?有了剛才的復習知識進行鋪墊、遷移,很容易能用算式1÷4來計算,學生很快會說出1/4,這時我會再提問:為什么是1/4?你是怎么分得?學生用準備的圓片分一分;接著出示:豬八戒又化了3張餅,每人分多少張?學生又拿出學具自主探究,再演示。學生一步步經歷了分得過程,對分數的意義就理解得更好了,也就明白了為什么是3/4。

  當用分數表示整數除法的商時,用除數作分母,用被除數作分子。反過來,一個分數也可以看作兩個數相除?梢岳斫鉃榘选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也可以理解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1份。也就是說,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系的理解、建立過程,實質上是與分數的意義的拓展同步的。

  教學之后,再來反思自己的教學,發(fā)現就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存儲于學生腦海里的狀態(tài)而言,除了抽象性的之外,應當是抽象與具體可以轉換的數學知識。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15

  數學課要學分數除以整數了,這節(jié)課的內容比較簡單,班級的大屏也壞了,讓學生自學吧。

  開始我先提出了自學要求。孩子們開始學了起來。陸續(xù)有孩子學完舉手了。學生通過猜想——嘗試——驗證,發(fā)現一個數除以分數和乘這個分數的倒數的結果都相等。所以,乘以一個數就等于除以這個分數的倒數。然后就進行了練習,學生學習效果也不錯,此時,我拋出了一個問題:一個數除以分數為什么要乘以這個數的倒數呢?多數學生沒有了做題后的興奮了。只是因為結果相同啊。學生不明白算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知道,這個知識點是我要給孩子們講解的地方。此時我再結合線段圖對學生進行算理的教學,大部分同學們恍然大悟,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從這節(jié)課,使我感悟到,計算教學,最省事的教法就是把計算方法和盤托出,直接告訴學生,然后進行大量的訓練?墒沁@樣教學,盡管也能讓學生熟練掌握算法,但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節(jié)課中什么時候該講,什么時候讓學生自學,正如侯校長說的那樣,真的需要老師好好琢磨呀。

  這部分內容是在前面教學分數除以整數、整數除以分數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這一內容的學習可以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在設計本課時主要突出讓學生充分評價和反思。如在本節(jié)教學中,我先請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再四人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匯報結果時,有的小組說因為整數除以分數,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都是等于乘以這個數的倒數。他們認為分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也等于乘以這個數倒數。通過交流討論,最后得出分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是一個數除以分數等于這個數乘以這個分數的倒數。然后,再和前面學的整數除以分數,分數除以整數聯系起來,得出統一適用的分數除法的法則是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于乘以乙數的倒數。很自然地復習了舊知識,再結合具體的算式強調轉化的過程,特別是除號要變?yōu)槌颂枺龜底兂闪怂牡箶,兩個要同時變。由此推導出分數除以分數也是這樣的,并且歸納其中的聯系,發(fā)現其中不管是怎么樣的分數除法都是一樣的,這樣就可以只用甲數和乙數來區(qū)別。根據學生的分析,我及時把統一的計算法則板書在黑板上,并把變化的和不變的用不同的記號標出來。

  本節(jié)的'教學中,學生始終以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中,在主動進行探究,并總結出計算法則。而對新知識的學習,不是老師去講解。而是讓學生自主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學習空間。學生的思維是發(fā)散的,學生的方法是多樣的,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01-03

分數除法教學反思04-05

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04-11

分數除法的教學反思10-12

《分數除法三》教學反思10-20

《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教學反思04-05

《分數除法三》教學反思04-11

《分數除法二》教學反思10-10

分數除法數學教學反思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