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生的智慧讀書心得
當我們經(jīng)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fā)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生的智慧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生的智慧讀書心得1
叔本華和莊子有些類似,都是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與財富。有人說,叔本華是悲觀主義哲學家,但他的悲觀多來自于對世界更理性的審視,他用他的痛苦經(jīng)歷去凝結智慧。
很多時候,在人群中,我們都不確信自己擁有什么突出的才能,因而會試圖為自己添加各種標簽,但當我們遠離人群,安靜下來的時候,才能夠確信自我的存在,能夠真正通過自我思考獲取成長。這或許就是叔本華選擇孤獨的收獲,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更容易看明白自己。
書中花了很大篇幅描述幸福。人一旦有了欲望,為了實現(xiàn)這個欲望,一直就會迫使理性為自己進行策劃,于是,人的全部身心也陷入了“痛苦”之中。什么叫“幸!保渴灞救A認為,人的欲望被滿足的那一個剎那就是幸福。如果第一個欲望得到了滿足,而第二個欲望還沒被設想出來,那時人就陷入了無聊的狀態(tài)之中。一旦這個人的第二個欲望產(chǎn)生出來,他就重新陷入了精神的痛苦之中,他的理性又忙于為實現(xiàn)他的第二個欲望而籌劃。所以,叔本華說,人生就像一個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擺動。
“人的最大成功在于內(nèi)心的寧靜和人際關系的和諧”,叔本華對于人自身幸福的論述更加的的精準。他說,人的內(nèi)在擁有對于人的幸福才是最關鍵的。財富除了能滿足人的真正、自然的需求以外,對于我們的真正幸福沒有多大影響。成功和幸福,研究的人太多,說法也很多,但是這幾句話,簡明扼要的`表明了幸福的屬性,幸福無關乎他人和財富,僅僅關乎自身。
叔本華在書中一直貫穿著這樣一種信念:“持續(xù)投入到高級樂趣中,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边@種諄諄教誨激發(fā)著人們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設立目標,不斷朝著目標而奮進,為目標奮斗的路不是成功的手段,而是幸福的目的。但結果總會與目標不同,我們或許會超越期待,或許找到了另外的好處,又或者我們拋卻了目標的表面現(xiàn)象,收獲了教訓和營養(yǎng)。
叔本華這本書意義,也許就在于幫助我們?nèi)ニ伎己徒⒆约旱娜松^。世界從來就不是公平的,以前不是,將來也不會是,但比起外在的固有差異,叔本華更進一步赤裸裸地表達了每個人內(nèi)在的差異決定了所能體會的樂趣和精神境界的不同,以及在這樣的殘酷世界里,我們必須遵循自己個性的方向,成為我們自己,才能獲得幸福。
人生的智慧讀書心得2
《人生的智慧》據(jù)說是叔本華所有著作中最通俗易懂的一本,因為這書本來就是他晚年從自己的《補遺與附錄》中選取要點,寫給普羅大眾讀的,今天看來倒是有幾分“科普”的意味?膳c我以往閱讀過的書籍相比,這本書的語言還是相對晦澀,需要你一個字一個字的理解,去領會他想闡述的道理。
叔本華在探討人生之前,先精練了亞里士多德關于人的劃分的條目,作為決定人的幸福感的三大因素,即:人的自身、身外之物和他人眼中的樣子。在叔本華看來,它們反映了一種社交聚會的價值,也同時宣告了思想的破產(chǎn)。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某種意義上,我覺得也算在短期內(nèi)拉近了人與人間的距離罷了?上У氖,當牌局的結束,瓜子吃完,或者麻將打到深夜至各自的妻子前來催促時,這些能夠交換思想的物品也就消失了,之前還樂在其中的人,慢慢意識到要回到原有的生活,他還是他,你還是你,不變的是各自的生活。
叔本華認為,人的自身對一個人是否幸福起到了決定性、根本性的影響,這部分屬于人的個性,若具有良好的素質,則是大自然的.恩饋,包括高尚的品格、健康的體魄、愉快的性情、持續(xù)的興趣等。而我們世俗中衡量人成功的標準,大部分都是財富的積累。叔本華對此也有論述,在滿足基本生存需求后的財富盈余,對人的幸福影響不大。人總是會不斷提高對財產(chǎn)的滿足要求,期待與實際的差距越來越大,也就會越陷入對財富的貪婪中。除了財富外,身外之物還包括家人、朋友等等,將自己的生活重心寄托于身外之物,不是長久之計,除了自己的本性,一切都是會變的,最終重心會在身外之物中不停地轉換,期間產(chǎn)生的空虛會時不時地侵襲我們的身心。
在現(xiàn)在和未來計劃之間取得巧妙的平衡,是智者避免過多憂慮的一種方式。關注現(xiàn)在,不要糾結過去和操勞未來,才能最真實的感覺到我們自身的存在。
人生的智慧讀書心得3
拜讀完《人生智慧管理》這本心靈雞湯,我所思考的是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梢詮牧鶄方面入手實現(xiàn):
其一:我們自身必須具有優(yōu)秀的潛能,一個好的因,方能結出好的果,打鐵還需自身硬,有本事走遍天下,無能耐寸步難行。我們只有加強學習文化和各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努力掌握科學的方法和過硬的本領,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合理的發(fā)展方向,才能為進一步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奠定良好的基礎。
其二:正確認識自己,要有好的心態(tài),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切忌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其三:要有恒心和定力,力戒浮躁淺薄,欲戰(zhàn)勝困難首先要戰(zhàn)勝自己。
其四:學會跟隨,學會聆聽,尊重他人,謙虛謹慎,先當學生,后當先生。
其五:具有一定的`自我掌控能力,頭腦清楚,意志堅定,不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其六:欲成大器,必能吃苦,不能吃苦,難成大器;耐得住寂寞,經(jīng)得起考驗,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
人生的價值不是單純的自我滿足和自我享受,它有著更高的意義,更豐富的內(nèi)涵。它是愛,是奉獻,是責任,是寒冬的一盆火,是黑夜的一盞燈,是炎炎烈日下的一片綠蔭。
人生的智慧讀書心得4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行的人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修行中會碰見溝坎,會有愉悅的體驗,也會有郁悶的打擾。用心體會自己即將走過的五十年歲月,對照書中所寫,還是覺得好多東西看起來容易,真要一一做到真的很難,很多是需要時間、甚至要用一生的時光才能感悟到的。人生智慧很多來源于人的'情商,情商是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情商高的人能夠心情愉快的投入工作,能夠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能夠堅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情商的自覺培養(yǎng)是提升人生智慧的重要途徑。一個有智慧的人,首先是能很好認識自我的人,只有充分知道了自己有哪些優(yōu)點可以發(fā)揚,又有哪些缺點需要克服,才能不會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因情緒化影響到自己的心情;其次是能夠很好管理好自我的人,正確管理自我就是很大的智慧,是能在任何時候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調節(jié)好自己的心境,不會讓自己在逆境中沉淪、在高興中忘卻自我;第三是能夠時刻激勵自己,讓自己每天活在希望之中,發(fā)現(xiàn)自我的價值,控制好負面情緒,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才能感到工作的愉快,才能感到生活的幸福。學習人生智慧管理,關鍵是要學懂悟透,且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自覺接受鍛煉,隨時矯正自己的錯誤與缺點,少一些抱怨、多一份理解,少一些計較、多一份寬容,少一些議論、多一份實干,我們的生活就會像《點亮智慧人生》歌中唱的那樣“點亮智慧人生,點亮智慧的燈,生活從此不會懵懂,生活從此會不同”。
人生的智慧讀書心得5
叔本華是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xiàn)代悲觀主義創(chuàng)始人!度松闹腔邸肥鞘灞救A寫于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這本書使叔本華成為享譽世界的哲學家。在這本書中他以“優(yōu)雅的文體”,暫時撇開了唯意志論的悲觀主義人生哲學,從世俗的角度探討了人生應遵循的原則。該譯本是我國第一部從德文版譯出的全譯本。
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盡量幸福、愉快地度過一生這樣一門藝術。關于這方面的教誨在哲學上可稱為“幸福論”。因此,這本書著作教導人們?nèi)绾尾拍芟碛幸粋幸福的.生存。對于人的幸福起著首要關鍵作用的,是屬于人類的主體的美好素質,這些包括高貴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體魄。
在這世界上存在三種力:明智、力量和運氣。我想運氣至為重要。
人生的智慧讀書心得6
學習其實是要從中找到指導人生的道理并加以應用,無論是工作還有生活。
曾記得有一次看到一個故事:有一位萬念俱灰、人生失意的小伙子,幾經(jīng)徘徊,痛下輕生的念頭。有一天,他留下遺言,乘車踏上了去輕生的不歸路。也許是他命不該絕,在車上他無意中看到了一則廣告語:“不是路已到了盡頭,而是已到轉彎的`時候了。”此語入目,立刻觸發(fā)了他那顆迷茫死寂的心,小伙子幡然醒悟,打住了輕生之念,重拾信心,再整河山,終于跨出絕境。
“轉彎”言簡意深,它飽含著人生的大智慧。世事紛紜,人生莫測,處處隱考驗,時時藏挫折。于此緊要關頭,每每要不得脆弱、畏縮和怯陣,它需要冷靜、理智、勇氣和智慧。只要心懷一線希望,總有破障前行的機會和可能,并在前行中,既強壯自身筋骨,又積累下更多寶貴的迎接新挑戰(zhàn)的經(jīng)驗與教訓。世間沒有任何一條絕對坦蕩的路途,人類有限的目光也不可能窮盡路之盡頭。所以,走在人生的迢迢長途中,平坦處,當有居安思危之心;險峻時,當抱柳暗花明之念。在人生的打拼路上,巧用智慧去支配腳下的行走,當快則快,當慢則慢,當轉彎時就轉彎。
人生的智慧讀書心得7
近來閱讀了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一書,頗多感觸,寫出來與大家共享。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華1850年寫的《附錄和補遺》中的一部分。叔本華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xiàn)代悲觀主義創(chuàng)始人。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為伴。他的作品蘊含著豐富而偉大的哲學思想,但早期的作品并不受到同行們應有的歡迎和理解,當然也不會得到世人認可和贊許。金子總是會發(fā)光,在去世的前幾年,叔本華終于獲得了他早應獲得的名聲。
書中講述了,決定人生命運的根本區(qū)別在于三項內(nèi)容:人的自身,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和人向其他人所顯示的樣子。人的自身對于造成人們的幸福抑或不幸福會產(chǎn)生根本和徹底的影響,它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氣質、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潛在發(fā)展。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財產(chǎn)和其他占有物,對人的幸福的影響僅次于人的自身。人向其他人所顯示的樣子,是指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現(xiàn)的樣子,亦即人們對他的看法。他人的.看法又可分為名譽、地位和名聲。這些對人的幸福所發(fā)揮的作用是最微弱的。
我們應該愛護,培養(yǎng)和發(fā)展我們的自身,因為它是我們得到幸福的關鍵,對我們的幸福起決定性的作用。最直接帶給我們幸福的莫過于輕松、愉快的感官,因為他所帶來的好處是即時呈現(xiàn)的。一個人如果他能時刻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那么幸福就會想他招著手走過來。所以樂天派是幸福的,他們總能找到高興的理由,擁有輕松、愉快的心情。我們的幸福取決于愉快的情緒,而愉快的情緒取決于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健康的體魄,會使我們精力充沛,干勁十足,專注于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沒有人會愿意像病人一樣躺在床上,或者坐在輪椅上度過他的一生,因為健康的乞丐比染病的君王幸運。叔本華認為最大的愚蠢就是為了諸如金錢、晉職、學問、名聲。
痛苦和無聊是人類幸福的兩個死敵,而我們就生活在這兩者之間。當距離痛苦越遠的時候,我們離無聊就越近,反之亦然。生活的艱辛和匱乏產(chǎn)生痛苦,而無聊來自豐裕和安定。普通民眾為了溫飽和免于饑餓,和痛苦進行著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富人卻不得不面對無聊連續(xù)不斷的襲擊。
金錢之于人其實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人們總是夸大了金錢的作用,以至于為了得到更多的金錢,使用了一些卑鄙下流的伎倆。這樣做的后果是幸福離他們越來越遠,因為傷害了自身,與高貴的人格是背道而馳的,也損害了自己的名譽,盡管名譽對于我們的幸福沒有我們的自身和擁有的身外之物更有優(yōu)勢。人們希望得到足夠多的錢,好讓他們的后半輩子免于因為錢而造成的不幸,然后瘋狂地追逐金錢,當賺到的錢能讓他們安享晚年的時候,他們又有了新念頭要讓下一代能過上安逸舒適的生活,于是又開始追逐金錢的行動。財富猶如海水:一個人喝的海水越多,他就越感到口渴。人追求財富的欲望,總是難以滿足,因為他們追求財富的欲望總是在不斷地膨脹。金錢可以為我們解決吃飯、穿衣、住房的問題,還可以為我們生病時提供醫(yī)藥費和一些意外事故的花費。這也是金錢的真正意義。至于購買華麗的服裝,閃著耀眼光芒的珠寶首飾,名貴的跑車,還有結婚祝壽宴請時鋪張排場,都是浪費金錢的行為。更重要的是這些東西對于我們的幸福并沒有多么大的好處。
地位、名譽、名聲對我們?nèi)硕远际巧莩奁,我們不應該過分地追求,更不要將它們視為生命的支柱。上述三者都是別人賦予我們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而且可能隨時被別人收回去。其實得到名譽并不難,只要恪守本分,兢兢業(yè)業(yè),它自然就會來到你的身邊,因為名譽的要求就是做好你該做的事情。一旦你沒做好一件事情,或者沒去做一件本該有你去做的事情,那么名譽就會從你身邊溜走,而且一去不復返。名聲被視為名譽的孿生兄弟,名譽會死,而名聲卻永恒的存在。正因為得到后可以永恒的存在,所以得到名聲是很艱難的,在得到它之前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貝蒂在《吟游詩人》中寫道:高傲的名聲殿堂閃耀在陡峭的山上,要爬上去是多么的艱難!顯而易見,要得到這一奢侈品并非易事。很多做出過非凡成就,寫出過卓越作品的人,在獲得了他們應有的名聲之前,就已經(jīng)悄悄地離開了人世。在他們做出非凡成就和寫出卓越作品的年代,這世上并沒有比他們偉大智慧和思想稍微差一點的評論家,更沒有和一樣擁有偉大智慧和思想的頭腦。直到后世,誕生了天才,他們智慧和思想才開始被大眾所知道了解,并且名聲大噪。本書的作者還是幸運的,在他永遠地閉上眼之前,世人就將顯赫的名聲贈予了他,盡管此刻他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已經(jīng)無力承受月桂花環(huán)。
我們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也非常樂意使用和維護這種權利。但如何才能利用好這種權利,讓我們從這權利中受益呢?這是擺在每個人面前不可逃避的問題。從我做起,從人的自身開始,培養(yǎng)我們良好的道德品格,發(fā)展我們豐富精神思想,鍛煉出我們健康的身體。錢不要太多,但不需能保證我們的正常生活不因錢的缺乏而受到干擾。地位、名譽、名聲,我們不必強求,做好本職工作,熱衷于自己的事業(yè)。做到了這些,你會發(fā)現(xiàn),幸福的翅膀長在自己的身上。
人生的智慧讀書心得8
文章《人生智慧管理》內(nèi)容豐富,全方位闡述了如何對待人生、怎樣渡過人生的智慧,讀后受益匪淺。要想有一個充實而美好的人生,重要的是要不斷提升自我修養(yǎng),那么我們該如何使自己成為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呢?首先我們要認真學習,把握自我。要想提高個人的修養(yǎng),我們就得用文化知識來充實自己,只有掌握了文化知識,才能明辨是非,分清善惡,懂得美丑,才能把握正確的自我。第二,我們要做到待人接物和藹可親,其實,禮貌也是提高個人修養(yǎng)道德的重要標志。要想提高個人的修養(yǎng),必須提高自己的素質,在與他人相處中,禮讓在先,相互理解,做事不要斤斤計較。第三,為人要誠實守信,做事勤奮節(jié)儉,無論是在學習當中,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心須養(yǎng)成勤奮好學,積極進取,誠實守信,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第四,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在生活或學習當中,遇到不懂的'事情我們不要急躁行事,而是要虛心向人請教,做出了成績我們不要過于驕傲,而是要更謙虛地向別人學習。只有這樣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才會真正地得到提高和完善。
人生的道路既短暫又漫長,既有歡樂幸福又有溝溝坎坎,面對我們的人生,應做到‘四知四自’,即知彼已、知榮辱、知得失、知進退;堅持自省自明、自嚴自律,努力把握自已的人生方向不越軌跡。
人生的智慧讀書心得9
也許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但都不得不承認幸福是每個人一生的追求,每個人都在為自己將來的幸福你努力著,即使現(xiàn)在迷茫、困惑但從未停止自己的腳步,為了可以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為了使自己的人生幸福,不斷地努力爭取著。但幸福是并不是爭取便可得到的,幸福是相對的。
叔本華是德國著名的悲觀主義哲學家,讀了他的這本書我感悟很深,人生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每個人有自己的理解,但誰也不能評價對與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一把秤,在稱量屬于自己的幸福。但《人生的智慧》告訴我更多的是自己快樂的方法或者說是避免悲傷的途徑吧,因為只有經(jīng)歷過悲傷之后才會理解到幸福,才會更加珍惜自己現(xiàn)在所擁有的幸福。
書中最讓我感觸的是書中“我們不應該對別人期望過多,或是一般的不對外在的世界寄予太多的厚望。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助益是有限的,到最后每個人都需要獨立自持,重要的是能獨立生存”。幸福是由自己掌握的是由自己爭取來的,每個人只有經(jīng)歷過播種的辛勞之后才會更加體會到收獲時的喜悅。世界上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即使有他一定會落到你的頭上嗎?幸福是長了翅膀的他會飛到不同的人生身上,即使你夠幸運他恰好停在你身上,但她還是會飛走的,只有自己努力爭取到道德幸福才是真正屬于自己,才會永遠的,外界的一切都是虛假的就像童話與現(xiàn)實的相撞,外界的幸福是那么的蒼白無力。在追逐幸福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學會獨立,獨立的做每一件事因為最后每個人都要獨立自持,重要的是獨立生存。
叔本華告訴我人生的幸福最主要的.是人的自身,比如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氣質、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潛在發(fā)展。對于追逐自己的幸福,第一件事我認為就是應該不斷的發(fā)展自己,不斷塑造自己更高的情操。每個人都在朝自己期望的目標發(fā)展著,因為我們都認為那樣的自己會更加的幸福。幸福簡單而又復雜關鍵是看自己的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相信只要堅持都會贏得屬于自己的那份幸福。
這本書有些枯燥因為它屬于哲學的范疇但是一本很值的看的書,書中寫了很多經(jīng)典的道理,其中我認為較有用的“一、要成為社會有用的一份子,人們就得做到兩件事:第一,每個人不管在何處都該做的事;第二,每個人出于自己之特殊為之而該去做的事。不管青春如何欺騙我們,最高尚,最有變化,最能持久的快樂得自心靈的快樂。跟人相處要想取得優(yōu)勢,唯一的方法是讓對方看到我們不依賴他,等等很多的道理。
人生就是在苦與樂之間的交替,幸福就是在自己的努力下使自己生活的更加快樂,每個人對幸福都有自己的定義,堅持自己的幸福,就像但丁說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自己的幸福就在自己的手中是靠自己爭取的。
人生的智慧讀書心得10
今天讀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在談到我們與他人的關系時,有這樣一段話:
人生在世,個人必須具備兩種能力,即前瞻能力和寬恕能力,前者可以幫助我們免受損傷,后者則可以幫助我們遠離人事紛擾。
大千世界,人類形形色色,我們沒有理由譴責任何人,無論他多么邪惡、卑劣或者荒謬,存在即是合理。我們必須接受他人的存在,他人表現(xiàn)出他應該成為的樣子,這是一個即成的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們要記住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上必須要有傻瓜和流氓。如果我們質疑他人存在的合理性,那我們就犯了不公正的錯誤。沒有人可以改變自己的真實個性、道德品質、智力能力、脾氣性情,如果我們苛求他人,那我們就把他人擺在了自己的對立面,進行生死之爭,我們不能要求別人違背本性,脫胎換骨,然后才承認別人存在的合理性。
我們活在這世界上,也必須允許別人按照自己的樣子生活,無論那是什么樣子,你所能做的'就是因勢利導而不要去尋求一些不可能存在的東西。真諦就是:生活,也讓他人生活。這種做法雖然是正確的,但是實施起來卻十分艱難。誰要是能夠一勞永逸地躲開那許許多多人,那他一定是幸福的。
我們可以通過死物鍛煉我們的耐心,以此來參悟與他人的相處之道。物件由于它本身的機械性和物理性妨礙著我們,因此我們每天都有這樣的機會來磨礪自己。而由此所獲得的耐心則可以運用到與他人的相處中,我們應該習慣于這樣看,他人妨礙我們、忤逆我們,完全是出于他人的本性,這就跟死物與我們對抗是一樣的道理。跟他人生這樣的氣就跟向擋著我們路的石頭發(fā)脾氣一樣都是愚蠢的行為。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學會利用他們而非改變他們。
對比叔本華的思想,反思自己在處理他人的問題上,是否有點過分、過頭?值得思考。我們許多時候,不明白他人的動機,不清楚真實的客觀事實,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辦事,這是不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