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對聯(lián)36忌
(一)、動 機
1、忌無決心、無恒心,
學對聯(lián)36忌
。對聯(lián)是文學,不是“筆墨游戲”,而是“做學問”,社會功能極廣極大。三日打魚兩天曬網(wǎng)不行,須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并非要放棄或削弱本職工作(指在崗和尋覓生活者),意指經(jīng)常妙巧地抓緊安排“讀、想、練”。想學不想學,不想學又想學的動機難以成功。2、忌貪快。決心很大,追求“快”,恨不得“一舉成名天下知”,世間哪有那么“便宜事”。從小學到大學,要十多年;從懂得做對聯(lián)到出佳作,絕非朝夕工夫,短得要兩三載,此亦“恒”也。別被嚇住,朝夕能出精品,這就在于個人基礎。
3、忌貪長厭短。對聯(lián)一般宜短而精,一味認為“長聯(lián)易得出名”,非高手反而弄巧成拙。因為長聯(lián)易犯“重字”,內(nèi)部結構對應關系等復雜較難匹配。
4、忌貪奇貪異。實用對聯(lián)作法尚未過關,便去搞巧、奇、怪之類的對聯(lián),則會失去重心。
5、忌貪多。懂得對聯(lián)基礎知識后,就年產(chǎn)對聯(lián)幾百甚至千余副,欲以“高產(chǎn)”稱著,或者趕時間,急于出集子,操之過急。正確的方向是“少而精,精后多”。
6、忌驕。發(fā)表幾副或一些作品,或得過一兩次小獎(一指地區(qū)不廣,二指含金量不足),便不想鉆讀報刊上的好作品(包括理論等),守株待兔無益。“功夫到家”這個話實難結論,在甲次征聯(lián)獲甲等獎,乙次不一定獲獎,總有間破的。
(二)、句 式
7、忌句子長短不一。古傳有這種例子,如“紅顏配老翁,妙;知己成佳偶,堪歡。”這不是“對聯(lián)”。有的聯(lián)書收入它,貽誤初學知多少?!
8、忌節(jié)奏不相稱(注意“假對”例外)。如某書中:“掌握/科學/創(chuàng)/大業(yè);黃土/育出/金和玉”,除了缺乏對聯(lián)味,上句是二二一二式,下句是二二三式,屬對不成。
9、忌把律詩對偶句式與非律詩對偶混談。律詩對偶句式是固定的,有二二三(或二二一二)和二二二一兩種節(jié)奏(音步)。非律詩句式,每個節(jié)奏的字數(shù)不能固定,以詞、詞組語意而定?傊,音步必在同一“點”上,如周恩來一聯(lián):
與/有肝膽人/共事;
于/無字句處/讀書。
(三)、音 韻
10、忌音步平仄不協(xié)。對聯(lián)基本原理——音韻(或叫聲律)方面,是要講平仄對仗的:
本句之中,第一音步用平,第二音步必仄,第三音步又要回復用平……叫平仄相間(或交替)。
對句之間,第一音步必仄,第二音步必平,第三音步必須用仄聲……叫平仄相對(或相反)。
此說既適應律詩對偶句式,也適應非律詩對偶句式。例如我的“祖國頌”百佳聯(lián):
日出(●)東方(○)九萬里(●)就無(○)哪個(●)重談(○)冷;
斗懸(○)北國(●)兩半球(○)難得(●)有人(○)不道(●)明。
不過律詩對偶型,句子的平仄要求嚴謹些,仄起句子(指上聯(lián))要避拗句,平收句子(指下聯(lián))要避孤平。犯了“拗、孤”要補救,因而要正確理解古傳的“一三五不論”。如果你聽某些人“不要提拗句、孤平”的說法,那就對于律詩對偶格律型和非律詩對偶格律型混淆不清,你上當了。例如:“金盾杯”全國征聯(lián)賽有個出句:
金盾耀金輝,題詞五載千軍奮;
五、七句子都是律詩句式,平仄嚴謹。獲獎的對句中有:
警威憑警德,造福一方百姓安。(一等獎)
從句腳“德對輝”來看,是古聲,因“德”在今聲中為“平”,那么七言句的“一”古乃仄聲,便犯了孤平。如以今聲論,不是孤平,但“德、輝”乃平對平,亦失律。終于留下遺憾,不能忽視。
11、忌同聲(同調)落腳。上下聯(lián)尾不能平對平、仄對仄。應“仄起平收”。古有個別例子,不能視為合理的平仄格式。
12、忌三平尾。這是專指律詩對偶型而言的,三連平影響音韻鏗鏘;三仄尾在遣詞無法解決時可不避,因為仄調有上去入,(今聲有上去兩種),它們本身有高低升降之別,不可能同為去聲(或上聲)。
13、忌長聯(lián)句腳平仄亂陣。通常是保持“馬蹄格”形式,也可同字連腳(這是押韻式的一種),如“看我非我,我看我,我真非我;裝誰像誰,誰裝誰,誰就像誰”以及某些排偶自對等有規(guī)律的形式。不宜把句腳搞得時而平對平、時而平對仄、時而仄對仄。米湯煮芋子,糊糊呷呷乏味。
14、忌鄰音字安排不當。并非禁止使用,安排不當念起來拗口,有些像繞口令,則欠韻味。
15、忌不突出讀音重點。對聯(lián)雖與詩詞不同體裁,但同屬音韻文學這一范疇。虛詞宜少用,音節(jié)上恰到好處時,選擇音節(jié)響亮的詞(開口呼的詞),配合平仄安排,一念朗朗上口,更臻協(xié)調風趣和色彩。
所以,只保持“上仄下平收尾”的寬對,而不講究以上音韻常識的作品,除少數(shù)意境出奇者外,大多過不了美學關。只能說“大多”,因為對聯(lián)“美”是多方面的。
(四)、字 詞
16、忌同位重字。例如:“國對國,天對天”,一來同義同音,二來用楷隸書寫不美觀,三是缺“對象”。但有少數(shù)情形,如明代高賁亨題白鹿書院聯(lián):
列嶂成垣,永護考亭之遺跡;
環(huán)溪作泮,遙通泗水之真源。
沒有這個“之”,文句照樣流利,實際是仿駢體形式,最好不用。
17、忌異位重字。如當代某君一聯(lián):
九州創(chuàng)空前偉業(yè);
萬馬圖無量前程。
又如郭沫若題四川風物聯(lián),異位重“風”字,亦未能幸免。
杏花春雨楊柳輕風,酒興洶濃春色絕;
沫水澄波峨嵋滴翠,仙人風物此間多。
據(jù)孫髯大觀樓長聯(lián)下幅,有兩個“盡”字,排版都有說明,因簡體關系,第二個“盡”有“亻”旁。不要盲目接受“重字無妨”的說法。
18、忌把字詞機械分類。字,不一定都是詞,要靠字與字或字與詞結合才能成為詞,如“垃”與“圾”合成,才變?yōu)?ldquo;垃圾”一詞。能否獨立表達語意,是字與詞的分水嶺。除了少數(shù)字,絕大多數(shù)字的含義不是孤立的,可以活用,一字多義,以造語的表達意義來定“詞類”,遣詞如果機械化,便會出現(xiàn)“細羽家禽磚后死”對“粗毛野獸石先生”。
19、忌“字眼”模糊。一首詩看來平淡而其中若有“頂峰”句,則變平淡為崛奇。一副對聯(lián),如果講究“字眼”(聯(lián)珠),不論是虛是實,乃描繪意境思維形象的關鍵。舍此,談不上“字眼”。例如我的“百杰”聯(lián):
最最親,惟共產(chǎn)黨摧三山建國治國;
真真好,乃紅太陽澤萬物裕民強民。
“最惟真乃”四個字,是顯示整個境象輪廓的畫筆。刪掉,既不真又無情,可以說“不成對聯(lián)”。
20、忌“不明語法成分的用詞”。老是強調“漢字分類”,欠科學性。在這個前提下,我曾提出“做對聯(lián)要以語法(句法)開路”的觀點。明確“主謂賓定補狀”六種成分各用哪些詞,“主、謂、賓”對仗嚴一點,“定、補、狀”乃附加品,對仗可以延伸(并非說它不起決定優(yōu)劣的功能)。例如:
一日/無心/出;
群峰/不敢/高。 (泰山絕頂聯(lián))
定主 狀 謂
做到“定語對定語,狀語對狀語,主語對主語……”就是詞語上的“工對”。曾有人說“心是名詞,敢是動詞,詞類對仗不當”,謬之千里矣!
21、忌“把詞和詞組混淆”。一個字的“詞”稱單音詞,兩個字(或多個)的詞稱復音詞(合成詞)。在某些情形下,常有把合成詞與“詞組”混淆的,例如:“繁榮、富貴、福壽、世界和平……”你說是名詞還是詞組?辨別的標準是:凡詞,結構整密,無法加進別的語法成分,而詞組可以拆開或加進有關成分。如“繁榮”可以組成“繁繁榮榮”,“世界和平”可分為“世界”、“和平”,
資料共享平臺
《學對聯(lián)36忌》(http://www.shangyepx.com)。有人說“名詞不能與詞組屬對”,這種限制沒有必要。凡具有名詞性質(即既抽象又具體的詞)的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可視為“名詞”,這也是由造語意義去權衡,不可一意孤行。(五)、結 構
22、忌“不學語法”。曾遇到這么一回事:某友寄來一聯(lián),征求意見。我認為上了水平線,但要求他進行句法分析,終于沒有達到目的。句子的正常結構是:
定+主│狀十謂 (定+賓) 補 語
─────┼────────────
主語部分│ 謂 語 部 分
定語、狀語在句中有時省略,有時可以超越一個。當然,有些句子對“主、謂、賓”也常分別使用省略方式。但要注意:謂語后邊的連帶部分,帶了賓語就不帶補語,相反亦然,沒有“主謂賓補”的句法。
有時也可使用倒裝句,有全聯(lián)倒裝對仗的,也有半聯(lián)倒裝對仗的(這屬假對范疇)。
掌握了語法及其六種成分的用詞,創(chuàng)作的路子自然拓寬了。
23、忌“事物結構隨便”。例如某水庫聯(lián):
四面山青花鳥俏; (花鳥乃一植一動)
一湖水碧鴨鵝欣!(鴨鵝乃二家禽)
以匹配對仗的鏡子一亮,不成“對象”,不宜疏忽呀!然而杜甫詩有偶句:
五更鼓角聲悲壯;
三峽星河影動搖。
“鼓角”是平行二物,又何以對得“星河(銀河)一物?二比一也不成對象。這是因為“鼓角”在句意中并非指兩種軍用品,而是“戰(zhàn)事(或烽火)”的指代詞。事物在對聯(lián)中的變幻融通表現(xiàn)形式是多樣的,“紅黃姹紫”有時可以對“龍鳳山川”,前者為同一范疇的色彩,后者為“動物、地理”兩個方面的事物,雖未體現(xiàn)對仗的徹底性,延伸而言,上下相對同為自現(xiàn)物體。不過,難談上“工整”二字呀。
24、忌“主次顛倒”。古代有如下一聯(lián):
子能登父業(yè);
臣未報君恩。
乍看,沒有弊病,實際在組句結構上,“尊卑倒置”,所以當場有人改成“君恩臣未報;父業(yè)子能登”,把“君父”擺到首位。此例可提醒我們一下,比如有些內(nèi)容,或按時間、或按程度、或按輕重遠近,要有結構次序。近見新作:“三代恩如堯舜禹;九州景勝畫詩書”,“堯舜禹”順序不可顛倒,“畫詩書”是平行的,可以隨意布局。
25、忌“長聯(lián)結構呆板”。這要注意兩點:①長短句搭配要得當,通常是長句在后,短句在前,如果用三、兩字收尾,要有分量,不然“前重后輕”。特別是雙句聯(lián),不搭短句前后都是同樣的字數(shù),弄不好最顯呆板(八言四四式例外)。聯(lián)中短句較多,可增加內(nèi)容拱張畫面。②段落層次結構要有序,亦防個別意義重復。
(六)、內(nèi) 容
26、忌上強下弱。例如有副獲獎的環(huán)保聯(lián):
改造環(huán)境,更須保護環(huán)境;
征服自然,還要珍惜自然。
把“更還”對換位置,下聯(lián)才略勝上聯(lián)語氣。又如:“萬仞驚峰承日月;一株柔柳伴花枝。”前句高唱,后句低吟,應當避免。當然,下句如擂之過盛,也欠妥。
27、忌前后重復。例如:
一方災難人人助,萬戶門迎千禧日;
全國風流處處同,八方歌頌九州春。
其中的“全國、處處”和“八方、九州”在句中雷同,內(nèi)涵自然就單薄無力了。
28、忌“合掌”。對聯(lián)合掌,常謂“同邊對”,即上下兩方意義雷同,炒現(xiàn)飯,熬現(xiàn)菜。如我的一聯(lián):
墻高不塌根基正;
室陋無奇墨跡香。
某君建議將“墨跡香”改為“骨架剛”,這樣便成了合掌對。
合掌,主要是內(nèi)容單調圍著“現(xiàn)意思”打圈圈,不善于借題就相關方面去發(fā)揮,并不是“同義詞”決定的,在尚未理解“合掌”之前,少用同義也有好處。
29、忌風馬牛不相及。就是指上下聯(lián)各自說的事物事理毫不相關,這是最重要的一忌。因為它無法使上下聯(lián)成為一個整體來表達全聯(lián)的主題(中心)思想。
另一種情形,看似寫同一事物,各個都不知所云,如某君的“地名巧對”:
黃石黃岡黃果樹;
黑河黑水黑龍江。
兩兩對峙,說明什么?但有人會提出,“無情對果然一點不相干怎么承認是對聯(lián)?”所謂“果然不相干、越是風馬牛不相及越好”,是指上下支取題(題材),不是指題旨,成功的無情對都能表達一定的中心思想。思想內(nèi)涵不相關,只“對”不“聯(lián)”非對聯(lián)。
30、忌奢華浮躁。例如一婚聯(lián):
締良緣兩戶英雄兒女;
成佳偶一雙模范夫妻。
作為普通婚聯(lián),形容過火,過分夸張。還有堆砌詞藻不講事實(指高度概括),人謂華而不實。
(七)、其 它
31、忌“典慶聯(lián)用字色素”。凡婚壽聯(lián)及重大典慶聯(lián),要注意色彩用字,“黑、白”或有關貶義詞,宜禁用。說來似乎帶迷信色彩,然中華傳統(tǒng)民俗風氣,逢“喜”總要講究一個吉祥的兆頭,給人們歡欣鼓舞,奮發(fā)向前。
至于其他對聯(lián),如春聯(lián)“紅梅白雪”,格言聯(lián)中的“黑白分明”,不在上述之列。
32、忌“無創(chuàng)意”撰作。動筆做聯(lián),先要根據(jù)題目(自擬或他擬),設計一個或幾個方案。所謂方案,包含創(chuàng)意及方式等等。然后據(jù)此尋找有關資料(如典故、史實)。
創(chuàng)意豁達則作品脫俗,才可避免“似曾相識”而不斷提高到精品。除了應征外的創(chuàng)作,做好聯(lián)還要立足“移植”,不是眼前湊熱鬧。
脫化式的作品,多數(shù)不開拓,少數(shù)由于創(chuàng)意豁達,也驚人。
創(chuàng)意的過程,是一種主觀與客觀結合的邏輯思維過程。
33、忌“口號式”。對聯(lián)是文學,也屬應用領域,不能無文學味而寫成干巴巴的口號式。如“發(fā)展就是硬道理;廉潔堪稱好作風”。要通過冶煉把思想政治的時效性融合在字里行間,以文學手段來展現(xiàn)。
34、忌創(chuàng)作不注入情感。有情感的作品才能打動人心,無情感則作品蒼白。情感是思想性的結晶,作品既要代表大多人的心思,也有“我在其中”,聯(lián)中無我是空白一片。寫什么內(nèi)容是客觀物體,借寫這種物體來告訴人們一些什么,這是“發(fā)射”情感時刻的去處。
情感當然有深淺程度,這個不能要求一律。所謂“情境意義”,是作品的深層意義。
35、忌“錯用標點”。標點(不指書法)用妥當了,輕可變重,淺可變深。如我的一副格言聯(lián):
日暮應先將膽放;
峰高未必礙人攀!
收入某書時,下聯(lián)用的是句號,從而“點評”末尾說“有弱于上聯(lián)之嫌”。更重要的是,有人提出“除了問號、嘆號外,每聯(lián)字數(shù)不多,中間無停頓的,上聯(lián)尾打逗號,下聯(lián)尾打句號;若中間停頓的地方有打了分號或句號的,上下聯(lián)尾都打句號”。如果真的照這樣做,不分兩行而連著排版或插在文中,連對聯(lián)的意識形象都被抹煞了。如古勝跡聯(lián):
疏煙流水自千古;
山色湖光共一樓。
除了“問、嘆”號收尾之外,長短聯(lián)上尾必用分號,下尾必用句號。
36、忌“古今”聲調混用。首先看兩副實例:
(1)人從宋后羞名檜;
我到墳前愧姓秦。
聯(lián)中均無入聲字,但不能說“古代有今聲對聯(lián)了”。
(2)花滿九州香四海;
雨滋萬木綠千山!(當代·標明今聲)
出句無入聲字,對句中有“木、綠”兩個入聲字,并非“入轉平”,古今皆仄。一說是今聲,一說是古聲,各執(zhí)一端,爭論不休。
以上二例,實質都是古聲。另一種情形,出句亦古亦今,要求對句“古今皆宜,但忌混用”。如:
邪教害人,弟子自焚師冷笑; (出句)
科學驅昧,瘟神名裂眾群攻!(對·今聲)
這種類型,我把它叫“半古半今”。正確而無爭議的“今聲”作品是什么呢?上下聯(lián)都應使用“入轉平”(含少數(shù)古平轉今仄)的字。例如:
稅費改革,農(nóng)村氣象春風柳; (出句)
職責明確,公仆情懷夏日蓮!(對句)
“入轉今平”的字,用到上下聯(lián)音步(或聯(lián)尾)而對仗,這才是“今聲對聯(lián)的正統(tǒng)”。前面的情形,應該說是混用。使用古聲或今聲,應由愛好者自擇。
【學對聯(lián)36忌】相關文章:
矛盾對聯(lián)08-23
廟宇對聯(lián)01-29
對聯(lián)習俗08-07
浴室對聯(lián)01-17
經(jīng)典搞笑的對聯(lián)02-05
春聯(lián)對聯(lián)01-31
經(jīng)典牛年對聯(lián)10-21
廁所對聯(lián)01-19
結婚對聯(lián)10-21
喬遷對聯(lián)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