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古城導游詞2000字
女士們、先生們:
地處三晉腹地的平遙縣,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是我國現僅存的四大古城之一,
平遙古城導游詞2000字
。1986年國務院批準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4年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研討會在平遙召開,會議首推平遙作為申報聯合國“人類遺產”項目的第一個古城,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考查后把平遙古城正式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從此,這座小城名聲遠揚,慕名而來的海內外游客絡繹不絕。利用行車間隙我把平遙城的歷史沿革作個簡要介紹。平遙古城,歷史悠久,據出土文物考證,遠在新石器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有史以來,建置沿革屢經變遷。最早稱為古陶,是堯帝的封地;西周時名為京陵城,京陵二字作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是平遙城的前身;北魏時改名為平遙縣,并把縣治遷到這里。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這里曾有過它的繁華,也曾多次遭受戰(zhàn)火的破壞,F存的城墻是明代洪武年間,即1370年修建的。明清以來經多次維修,使古城墻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
作為世界級文化遺產的平遙古城,她留給我們的主要遺產有:古樸典雅、勝景迷人的鎮(zhèn)國寺;東方彩塑藝術寶庫雙林寺;雄偉壯觀的古城墻;聞名全國的中國第一票號“日昌”舊址;以及明清一條街上的古寺廟、古市樓、古店鋪和古代民宅。
首先我們要參觀的是鎮(zhèn)國寺。
鎮(zhèn)園寺:位于平遙縣城東北郝洞村的鎮(zhèn)國寺,創(chuàng)建于五代北漢時期,原名京城寺。明朝時改稱鎮(zhèn)國寺。1988年被國務院批難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整座寺院坐北朝南,兩進院落,中軸線上有天王殿、萬佛殿、三佛樓,天王殿兩側配有鐘樓和鼓樓。一進院東西廊有碑亭、三靈侯、二郎殿、財福神和土地各殿。二進院東西有觀音殿、地藏殿等。
處于寺廟最前端的天王殿,是元代建筑。進入殿內,可參謁佛國護法神將四大天王:南方增長天王,手執(zhí)清風劍,氣勢磅礴;東方持國天王,眉清目秀,慈善溫和,懷抱琵琶;西方廣目天王,臂纏長蛇,泰然自若;北方多聞天王,手執(zhí)寶傘,氣貫長虹。四大天王很受民間“歡迎”,因為它們代表“風、調、雨、順”,象征著“五谷豐登,天下太平”。出了天王殿,鐘樓鼓樓相互對峙,鐘樓上有金代皇統五年鑄造的鐵鐘一口,形制古雅,工藝別致,而且鐘聲洪亮。據說在當年沒有汽車火車的時候,鎮(zhèn)國寺的鐘聲能傳到30里外的平遙城內,算得上是一件珍稀之物了。
朋友們,接下來要參觀的是居于前院中央的萬佛殿,它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之一,堪稱“千年瑰寶”。這座殿宇造型獨特,平面近似正方形,屋頂龐大,出據深遠,但由于屋角反翹,使沉重龐大的屋頂呈現出輕巧活潑的建筑藝術形象,整個外觀給人一種雄偉壯觀、氣勢非凡的感覺,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建筑家在建筑科學方面的非凡技能。在殿內,共有彩塑11尊。中央是佛壇,主保釋迎牟尼形體高大,坐在須彌座上,表現出安逸慈祥、和顏悅目的神態(tài)。旁邊站立的是迦葉和阿南二****,阿南身著僧衣,一副出家人打扮,他顯得聰明、慈善,是一位才氣橫溢的青壯年形象;另一側的迦葉看上去是一位飽經風霜、含辛茹苦的老人,因為他從小出家、一生勤勉求進,苦修一世,歷盡艱辛。前面分別是兩尊菩薩和供養(yǎng)菩薩。兩菩薩衣冠緊扣、面額豐滿,顯得非常文雅嫻靜,儼然一副貴婦人形象。兩供養(yǎng)菩薩體形豐滿,線條優(yōu)美,體現出少女特有的嬌柔之美。在菩薩的前面是兩天王和兩供養(yǎng)童子。兩天王手執(zhí)兵器,頭載盔甲,是典型的唐代武士形象風采;兩供養(yǎng)童子身體瘦弱、衣著儉樸,一副天真善良的農家少女形象。這11尊塑像雖是宗教神化的偶像,但卻是按照當時社會的等級制度,加以形象塑造的。這些塑像是我國寺廟中現存的五代時期的惟一作品,堪稱“稀世珍品”,在我國雕塑史上占有重要一頁,
資料共享平臺
《平遙古城導游詞2000字》(http://www.shangyepx.com)。朋友們,寺內還有更為精彩的去處,那就是三佛樓、地藏殿、土地殿。各位請隨我一一參觀。
這座三佛樓創(chuàng)建于明代,主像有三尊,分別是“法自佛、報自佛、應自佛”。這些佛像自然大方、造型優(yōu)美。大家再請看兩墻上的壁畫,畫的是釋迎牟尼的生平八相圖,集山水花鳥、人物于一體,描繪了釋迦牟尼的一生。
位于后院西側的地藏殿,俗稱閻王殿,建于明代,主像為地藏王菩薩,四周為十殿閻王,六位判官、牛頭、馬面立于地上,這些塑像有的怒不可遏,有的文質彬彬,有的慈祥和藹。再看這墻上的14幅壁畫,集繪畫、書法于一體,描述了不善之徒被受刑制裁的場面,其慘狀目不忍睹。這些情節(jié)表現的是懲惡揚善的哲理,但在封建社會里,勞動人民處在社會的最下層,有冤無處申,有苦無處訴,只有把希望寄托在來世,正如這幅對聯所寫:
“陽世奸雄欺天害理由直汝,陰司報應古往今來放過誰。”強烈地表現著懲惡揚善的愿望和人生哲理。
各位朋友請看土地殿正中的這一坐像,不用說大家也能猜得出他是土地爺了,他看上去和藹慈祥,佛經中說它是山川郊社之神,他的兩側分別侍立著金童和玉女,手中各自拿著印璽和印盒,一副叫順服侍土地的形象。
觀賞完這幾座主要的殿宇后,我們要返回前院,再去看看前院兩側的碑廊。這里共保存著歷代石碑20余通,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半截碑”。由于該碑上下左右都有殘缺,所以名為半截碑,以殘碑的寬厚度估量,原碑非常高大。此碑內容與鎮(zhèn)國寺無關,原來在鎮(zhèn)國寺竣工時,在寺的附近撿回這塊碑,想做碑座,結果發(fā)現書法甚佳,秀潤蒼勁,當時沒舍得毀掉,才得以幸存下來。經考證,這塊碑是北漢主劉崇之孫劉繼欽的墓志銘碑,文物價值相當高。
朋友們是否注意到這棵古老的槐樹,大家猜猜它的樹齡是多少呢?這棵名為龍槐的樹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據嘉慶《龍槐記》碑中記載,有了這座寺廟就有了這棵樹,它長得高不盈丈,樹身已滿是裂縫,彎彎曲曲,枝干錯綜盤結,無頭無尾,看上去張牙舞爪,騰云駕霧,也是寺內的一大奇觀。
從寺門向寺內遠望,雜樹交蔭,綠葉蓬松,環(huán)境優(yōu)美,饒有古趣。
平遙城墻:從鎮(zhèn)國寺出發(fā),約半個小時,我們便來到了歷史文化名城平遙古城。
女士們、先生們,前方那高聳的磚墻就是平遙城墻。據史書記載,西周宣王時,平遙舊城狹小低矮,大將尹吉甫駐兵于此,出于軍事防御的需要,筑西北兩面城墻;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擴建為磚石城墻。以后歷代多次修補,基本上建成為現存規(guī)模。但在日偽統治時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1980年國家撥出大量經費動工復修,使平遙城墻重現昔日光彩。
平遙古城素有龜城之稱,寓意為吉祥、長壽、青春永駐、金湯永固。據傳說,城池南門為****,門外的兩眼水井象征著龜的雙眼;北城門為龜尾,是全城的最低處。城池東西有四座甕城,兩兩相對,上西門,下西門、上東門和下東門,前三門的外城門均向南開,形似龜的三條腿,惟有下東門甕城的外城門,向東而開,據說是古人建城時惟恐“烏龜”爬走,于是將其左腿使勁拉直,井用繩索緊捆在麓臺塔上。城墻的四周,本來還有護城河,并設有吊橋,在古代戰(zhàn)亂的日子里,這的確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防線。
我們首先進來的是下東門甕城,它是為保衛(wèi)城門而設立的。這里地方狹小,四周有高墻圍護,即使敵人攻入甕城也只能進來少數,而且立即陷入包圍之中,成為甕中之鱉。大家再請看,甕城里還有一個建筑考究而小巧的院落,這是小關帝廟。把關帝廟修進甕城里,此乃平遙人的獨創(chuàng)。
請朋友們隨我上城墻參觀,領略古城風貌。城墻周長共6157米,高度為610米不等,墻身內是素土,外包磚石,頂鋪磚面,在這上面可并行兩輛馬車,寬闊而堅實。
【平遙古城導游詞】相關文章:
平遙古城導游詞10-02
平遙古城導游詞結束語10-31
商丘古城導游詞07-05
麗江古城導游詞10-27
西安古城墻導游詞07-09
西安古城墻介紹導游詞08-15
導游詞08-04
導游詞格式,導游詞怎么寫07-31
導游詞的寫法06-11
黃山導游詞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