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囫圇吞棗的成語故事
成語囫圇吞棗的意思是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不思考仔細(xì),籠統(tǒng)的接受,
囫圇吞棗的成語故事
。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關(guān)于成語囫圇吞棗的典故,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基本信息
【詞目】囫圇吞棗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出處】宋代的朱熹《答許順之書》:“今動不動便先說個本末精初無二致,正是鶻侖(囫圇)吞棗。”
【解釋】不多咀嚼,把棗子整個吞下去。比喻對只是不理解,不加分析籠統(tǒng)接受。囫圇:整個兒。
【用法】: 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讀書不認(rèn)真
【近義詞】不求甚解、生吞活剝、走馬觀花
【反義詞】含英咀華、細(xì)嚼慢咽、融會貫通
【同韻詞】闔門卻掃、兔子不吃窩邊草、針頭線腦
囫圇吞棗的成語故事
成語典故一
相傳,古時候有個老先生,身邊教了很多學(xué)生。一天課余時間,學(xué)生們拿出新鮮的梨子和大棗吃了起來。這時,先生家里來了一位客人。這位客人是個醫(yī)生。他看到學(xué)生們都在不停地吃著梨子和大棗,就勸他們說:“雖然梨子有益于牙齒,但吃多了卻會傷脾;大棗是有益于脾,可是吃多了就會損壞牙齒,
資料共享平臺
《囫圇吞棗的成語故事》(http://www.shangyepx.com)。”聽了這位客人的話,一個愚鈍的學(xué)生想了很久才說:“那我吃梨的時候光嚼不咽下去,這樣就不能傷我的脾了;吃棗就整個兒吞下去而不嚼,也就傷不了我的牙齒了。”客人說:“唉,真沒辦法,你整個兒一個囫圇吞棗呀!”成語典故二
有幾個人閑來無事,在一起聊天。一個年紀(jì)大的人對周圍幾個人說:“吃梨對人的牙齒有好處,不過,吃多了的話是會傷脾的。吃棗呢,正好與吃梨相反,吃棗可以健脾,但吃多了卻對牙齒有害。”
人群中一個呆頭呆腦的青年人覺得有些疑惑不解,他想了想說:“我有一個好主意,可以吃梨有利牙齒又不傷脾,吃棗健脾又不至于傷牙齒。”
那位年紀(jì)大的人連忙問他說:“你有什么好主意,說給我們大家聽聽!”
那傻乎乎的青年人說:“吃梨的時候,我只是用牙去嚼,卻不咽下去,它就傷不著脾了;吃棗的時候,我就不嚼,一口吞下去,這樣不就不會傷著牙齒了嗎?”
一個人聽了青年說的話,跟他開玩笑說:“你這不是將棗囫圇著吞下去了嗎?”
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笑得那個青年人抓耳撓腮,更是傻乎乎的了。
這個年輕人自作聰明,如果按他說的辦法囫圇吞棗的話,那棗子整個地連核也吞下去了,難以消化,哪還談得上什么健脾呢?我們學(xué)習(xí)知識也是這樣,如果對所接受的知識不加以分析、消化、理解,只是一味生吞活剝,那是得不到什么收益的。
【囫圇吞棗的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邯鄲成語故事02-20
白虹貫日的成語故事10-29
經(jīng)典的中國成語故事10-04
成語故事:探驪得珠06-26
圍魏救趙成語故事07-07
若隱若現(xiàn)的成語故事08-28
拔幟易幟成語故事10-05
關(guān)于名落孫山的成語故事10-25
歷史成語故事:圖窮匕見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