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
《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篇一
《廬山的云霧》是一篇描寫景物的文章,作者緊緊抓住廬山云霧的神秘、變幻無常,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以及總分的寫作方法,用優(yōu)美的語句,傳神的文字,描繪了廬山的景色秀麗、云遮霧罩,
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
。作者借景抒情,把對廬山云霧的贊美、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出來,全文的字里行間都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濃而不俗,含而不露。首先,在上課開始我就出示了文章最后一句話:“云遮霧罩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由學生理解“流連忘返”這個詞語來拋出問題“廬山的云霧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魅力呢?”,以此來引出文章的重點內容,即廬山云霧的特點。
其次在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理解2、3兩個自然段總分的構段方式,然后進行分段講解。在第二自然段中,我讓學生用讀最吸引自己的一種姿態(tài)的云霧來展開學習。在本小節(jié)中,作者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來展現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tài)。而我就結合課件展示了山頭、山腰、山谷、山峰的圖片,讓學生能更直觀地理解文中比喻句的形象與妙處。同時,通過圖片的展示觀察,不同方式的朗讀以及對“籠罩”、“纏繞”、“彌漫”、“遮擋”等抓關鍵字的記憶來訓練學生背誦。但是,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的面對千姿百態(tài)的云霧,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這一想象沒有設計意義,缺乏目的性,因此需刪除此環(huán)節(jié),減少累贅。
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學中,我抓住學生對“瞬息萬變”這個詞語的理解來展開教學。學生們理解了“瞬息萬變”就是指云霧變化快而且多。然后到文中去找表示云霧變化快的字詞,從字詞中理解快,并重點理解加深記憶便于背誦。而對于體現廬山云霧變化之多,作者又用了比喻的.手法。而在這一自然段中作者的比喻只有四種,作者用了一個省略號來表示不僅僅只有這些變換,還有更多更多的變化。因此,在這里我設計了一個說話訓練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用“剛剛還是 ,轉眼間 。”“明明是 ,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變成了 。”的句式來想象廬山云霧還有哪些姿態(tài)變化。但是,在整個過程中,我給學生提示的圖片不夠豐富、給學生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也有限,因而部分學生的思維欠活躍,在想象廬山云霧的不同姿態(tài)時,只局限于某部分事物的范圍內,沒有能很好地想出一些合適的比喻句來進行填空。因此,經過考慮,這里可讓學生用第二自然段中云霧的姿態(tài)來填入,在展現云霧變化多的同時又鞏固了第二自然段的內容,可謂是一句兩得。
最后,我通過配音樂、廬山云霧的視頻圖片進行詩文朗誦,在理解廬山云霧“千姿百態(tài)”、“瞬息萬變”特點的同時,更讓學生感受到廬山云霧的美,真正理解“流連忘返”,做到首尾呼應,加深理解。
教學反思一種不斷地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促進教師自身成長的重要方式和途徑。下面unjs小編整理收集了一些《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范文,希望對大家有用!
《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篇二
《廬山的云霧》是通過對廬山云遮霧罩景象的描寫,展現了廬山景色的秀麗。抒發(fā)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情懷。對于教學一些景色的文章,我特別喜歡運用課件,通過課件給學生展示了廬山的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廬山風景的秀麗,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多媒體出示了廬山云霧的圖片,從學生那種充滿歡喜的表情,學生一定愛上這廬山的云霧了!而且有的學生都會情不自禁地說:“哇!真美啊!”
廬山的云霧有兩個特點:千姿百態(tài)和瞬息萬變。課文的重點也是這2個自然段,而文中所描繪的廬山的云霧的姿態(tài)都是比較抽象的,所以我通過引導學生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結合多媒體的圖片,使學生在頭腦里初步把抽象的文字描寫變?yōu)榫唧w的圖像,
資料共享平臺
《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http://www.shangyepx.com)。在進行第二自然段的教學時,我先讓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廬山云霧的哪些特點?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這些特點的?通過采用打比方的寫作方法,體現了云霧靜態(tài)時的美。抓住4句比喻句,讓學生借助想象,把不同的比喻描述轉化為頭腦中的具體圖像。通過這樣的圖文結合,對于學生的理解是很有幫助的。在進行第三自然段的教學時,我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大家都知道云是會動的,在我們生活中有時候看天上的云也會覺得它特別像一個動物,這段的云霧特點是瞬息萬變,說明云霧變化速度之快及變化的種類很多,我引導學生從省略號中展開豐富的想象,讓學生走出教室,在走廊上先觀察會今天的云(幸好今天的天氣還不錯),把學生從課堂上拉到生活中,等學生觀察完后同學們想象的翅膀開始飛翔,有的說云霧像一只可愛的小白兔;也有的說像一條龍……總之,學生的想象之門已被打開,課堂也特別活躍。
本篇課文用了許多優(yōu)美詞語,語言形象生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還加強朗讀指導,希望學生能把對美好事物的的贊美之情表達出來。
《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篇三
《廬山的云霧》一課以優(yōu)美明快的語言、比喻聯想等手法,描繪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tài),奇麗多變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廬山、對祖國山河深深的熱愛之情。全文共4個自然段,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總寫變幻無常的云霧給廬山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其中,第二部分是重點,具體描寫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tài)和瞬息萬變的特點。第三部分寫人們對云遮霧繞的廬山的喜愛與流連。根據課文及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我進行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利用圖片,展現廬山的美
首先,我通過多媒體展示了廬山的幽谷、高峰、瀑布及溪流,讓學生一下子走進了廬山,感受到廬山的景色秀麗,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為了讓學生確切地感受廬山云霧給人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時,僅讀文字比較空洞,因此,我借助多幅云霧圖片讓孩子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效果頗佳。在感受云霧千姿百態(tài)時,那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畫面更令學生贊嘆不已。
二、利用畫筆,感受云霧的美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寫云霧的姿態(tài)非常美。作者按照“山頭—山腰—山谷—山峰”的順序,以豐富的想象,恰當的比喻把云霧分別比作“絨帽”、“玉帶”、“大海”、“天幕”,寫出了云霧的千姿百態(tài)。首先,我主要引導學生抓住比喻句子感受云霧的壯美。接著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身臨其境,你想不想用畫筆畫下這神奇的景象?” 把文字轉化成圖像的教學形式,學生都感到很新奇,立即拿起畫筆,于是我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邊創(chuàng)作繪畫。最后,我選了幾幅作品與學生共同點評,討論為什么這樣畫?在這個寓教于樂的過程中,不僅張揚了學生的個性,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理解了山頭絨帽般的云霧、山腰玉帶般的云霧……,再次回歸文本,學生朗讀時聲情并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指導讀詞,感受語言的美
在講授第三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自由朗讀,感悟云霧的瞬息萬變。為了讓學生體悟云霧的變化之快,我引導學生抓住“剛剛還是……轉眼間就變成了……”“明明是……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變成了……”語句,為了感受云霧的動態(tài)美,我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一縷輕煙”、“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四蹄生風的白馬”、“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上”,并通過個別讀、分組讀、賽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使學生加強了對文本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邊想象邊感悟作者用詞的準確,感受語言的美,學生如臨其境,臉上寫滿了對美的向往。
【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6.關于云霧的諺語
8.假如的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