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小學科學教案17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科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科學教案 1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我們周圍充滿著不同的聲音,我們也可以利用物體來制造出不同的聲音。
2、過程與方法:運用語言來描述和記錄聽到的聲音,并能根據(jù)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觀察和描述各種聲音的活動中,逐步養(yǎng)成細致的觀察習慣和態(tài)度,并樂于與同伴交流。
教學重點:
細心傾聽周圍的聲音。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
教學準備:
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釘子、收集一些關于聲音的各種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這個單元我們要開始進行聲音研究的活動,說說你所知道的關于聲音的.事情。你對聲音的哪些問題比較感興趣?你想研究關于聲音的哪些問題?
二、探究內容:
(一)傾聽周圍的聲音
1、打開教室門,仔細聽聽,你周圍有哪些聲音?有什么不同嗎?這些聲音是由什么物體發(fā)出的?
2、你還聽到過哪些聲音?
3、小組討論:這些聲音有什么不同呢?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反饋交流: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我們總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當你們聽到這些聲音的時候,經常思考哪些問題呢?
小結: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逐一的研究這些問題。
(二)聽聽音叉發(fā)出的聲音
1、介紹音叉:一種發(fā)音樂器,用來調試樂器和測試音高的。
2、教師演示實驗1:出示兩種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樣的力量敲擊音叉,聽聽他們發(fā)出的聲音。
比較:這兩種音叉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能描述一下它們的聲音嗎?
3、教師演示實驗2:選擇其中一種音叉,先輕輕擊打,再重一點擊打,兩個聲音有什么不同嗎?
4、小組交流討論:剛才聽到的這些聲音,能進行描述和分類嗎(嘗試著用高、低、強、弱等詞語對聲音進行歸類)?
5、教師演示實驗3:根據(jù)準備的不同材料按課本圖中所示,進行輕輕擊打和重一點擊打,聽到了怎樣的聲音,把它描述出來。
三、課后總結。
小學科學教案 2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過程與方法:能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fā)生和不發(fā)生時的不同現(xiàn)象;能從多個物體發(fā)生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假設性解釋;可以借助其他物體來觀察不容易觀察到的現(xiàn)象。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大膽地闡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樂于與他人合作,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和態(tài)度
教學重點:
認識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從實驗中分析得出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教學準備:
1面鼓、1把鋼尺、2根皮筋、1個音叉、裝水的水槽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jié)課中,我們已經知道通過不同力量的擊打,對不同物體的擊打都能產生各種各樣的聲音。那么聲音究竟是怎么產生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將作繼續(xù)的研究。
二、使物體發(fā)出聲音
1、分組活動:出示鼓、鋼尺、皮筋,你能想辦法使這些物體發(fā)出聲音嗎?
2、記錄并交流我們的想法:
為什么我們對物體用力(按壓、彎曲、拉伸)后,物體沒有發(fā)出聲音,但是我們對物體進行擊打、撥動卻使物體發(fā)生了聲音呢?
三、觀察發(fā)聲物體
1、教師演示實驗1:在水槽里盛約2/3的清水,用輕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較大的力擊打音叉,觀察音叉的振動。用一個手指輕輕地接近振動著的音叉,感覺一下音叉的振動。
觀察:手指有什么感覺呢?水面有什么變化?水面的變化是怎么產生的?
交流反饋:手指有麻麻的振動感,水面產生了花紋,花紋就是由音叉的振動而產生的。
2、教師演示實驗2:木板上拴著兩個皮筋。撥動一個皮筋使它發(fā)出聲音,另一個皮筋保持不動,不發(fā)出聲音。
觀察:發(fā)聲的`皮筋和不發(fā)聲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動,還會發(fā)出聲音嗎?皮筋的振動與發(fā)出的聲音有關嗎?
3、小組交流:
擊打鼓時,我們看到了什么?這種現(xiàn)象與聲音的產生有關嗎?撥動鋼尺時,我們看到了什么?這種現(xiàn)象與聲音的產生有關嗎?
4、小結:當一個物體(如音叉、鼓、鋼尺、皮筋、鐵釘?shù)?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這個物體就是一個振動物體。聲音就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小學科學教案 3
【教學分析】
材料屬于物質科學領域,學生對材料的認識僅僅停留在生活經驗的層面上。教材安排學生通過實驗充分認識各種材料的特性,從而選擇合適的材料。
【教學目標】
。1)了解某些材料的特性。
。2)能制訂簡單的探究計劃。
。3)學會合作與分享。
【教學準備】
木板、鋼筋、泡沫塑料板、鋁箔擠塑板、硬紙板、玻璃、塑料板、小刀、滴管。
【教學過程】
。1)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設計了小狗房子的平面圖,接下來我們就可以給小狗造房子了嗎?
你拿什么造房子呢?我們還需要考慮什么呢?
生:還要考慮材料的選擇。
師:你平時見過的小狗的房子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生:有木材、有鐵絲,還有瓦楞紙等等。
師:只是用一種材料就能滿足我們所有的要求嗎?
生:不是。
(2)計劃組織
師:所以材料選擇是一項龐大復雜的工程。要選出合適的材料,我們必須制訂一個選材計劃。 ①每6人一組,選出組長并進行分工。 ②制訂選材計劃。
師:在這個選材計劃中要有哪些項目呢?
生1:要有任務、要求、實施步驟。
生2:還要考慮總的預算、材料的價格、采購地點等等。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F(xiàn)在請大家看材料超市中都有哪些材料?
生:有木板、鋼筋、泡沫塑料板、鋁箔擠塑板、硬紙板、玻璃、塑料板等等。
師:你對哪種材料比較熟悉呢?
生1:我對鋼筋比較熟悉,這種材料比較硬,用它做小狗房子比較牢固,唯一的缺點是不容易彎折。
生2:我對硬紙板比較熟悉,這種材料比較輕便,容易塑形,但不防水,放在室外恐怕不行。
生3:我對玻璃比較熟悉,它的透光性比較好,我覺得用它來做窗戶一定很好。
師:還有哪些材料時同學們不太熟悉的,你們想知道它們的特性嗎?
生:想。
師:根據(jù)我們的要求選擇材料,最重要的就是來考慮材料的特性。下面我們用實驗的'方法來比較材料的特性。
。3)實驗:比較材料的特性
師:提問:你想比較材料的哪些特性?
生:硬度、防水性、透明度等等。
師:分別用哪些方法呢?請大家閱讀實驗方法。 師指導實驗方法。 生實驗并填寫表格。
(4)得出結論
師:你選用的是哪種材料?為什么選擇這種材料?
把材料的名稱標注到圖紙上。
【教學反思】
關于材料的特性,生活經驗可以給我們一些,但對比實驗會給我們更準確的答案。
小學科學教案 4
教學設計:
水變成水蒸氣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水的蒸發(fā)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通過實驗了解加快蒸發(fā)的條件。
2、指導學生觀察、分析、描述水在蒸發(fā)時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以及想像推理能力。
教學準備:
酒精燈、火柴、小燒杯、水、一塊濕抹布,毛巾等一個大燒杯,有水,一小袋鹽,小藥匙一把,一根玻璃棒。兩個中燒杯,事先貼上標號(1號和2號),半杯水,每組一塊手絹,培養(yǎng)皿,吹風機,小電池,熱水袋,電熨斗,小電風扇
教學過程:
一、初步了解蒸發(fā)現(xiàn)象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新的單元,水單元(用濕抹布在黑板上寫一個水字),請你猜測一下,這個“水”會有什么變化?
2.學會匯報,(變干了,變成水蒸氣,蒸發(fā)掉了等等)
3.這是怎么回事呢?(或你知道為什么嗎?)
4.你看到水蒸氣了嗎?由此,你覺得水蒸氣它是什么樣的?(無色、無味、透明的氣體)
5.小結:像這樣由水變成水蒸氣的現(xiàn)象,我們就叫做蒸發(fā)。(板書)
6.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的蒸發(fā)現(xiàn)象嗎?
7.學生舉例。
二、知道加快蒸發(fā)的三個條件。
1.從剛才的回答中,唐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在平時生活中都是一個有心者,這一點唐老師非常喜歡。
不知道大家的生活經驗怎么樣。比如說,唐老師這兒有一塊濕毛巾,你能想到幾種方法讓上面的水蒸發(fā)掉呢?
2.學生思考后回答。
3.不錯,其實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我們什么也不做,就讓他這樣放在這,過了一段時間后,它會不會干?對,但這樣做時間就比較長了。
4.那怎樣做能讓這塊毛巾快點干呢?看哪組想到的方法比較好。
5.小組討論。
匯報時注意說出所需的器材和實驗過程
6.匯報(按方法匯總)
7.唐老師事先準備了幾樣實物,但還有幾組的`同學只能對不起你們了,加入到其它組去吧,好嗎?
8.分組實驗
9.剛才的實驗大家都做得很認真,誰能說說你們觀察到的現(xiàn)象?
10.現(xiàn)在,誰能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怎樣就可以加快蒸發(fā)呢?
三、鞏固,小結
1、今天,我們主要研究了水的蒸發(fā),關于這水和水蒸氣,你們還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2.唐老師倒準備了幾個問題,看你們能不能回答。
(1)你知道鹽是從哪來的嗎?(出示鹽)現(xiàn)在,唐老師把它放入燒杯中,攪拌一下(邊說邊演示),現(xiàn)在,我又想把放進去的鹽取回來了,你有辦法嗎?
(2)有1號和2號這樣兩杯水,我想讓1號中的水以最快的方法蒸發(fā)掉,你有什么辦法?你能讓2號中的水盡量不減少嗎?
小學科學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1、能夠利用現(xiàn)有材料,設計并制作簡易降落傘。能夠設計實驗探究影響降落傘下降速度的因素。
2、知道降落傘緩慢下降的原因(即增大空氣阻力),初步了解影響降落傘下降速度的因素。
3、認識到科技發(fā)展對人類社會的促進作用。具有合作與參與的意識,主動進行分享和交流的品質。產生對科學問題進行反復嘗試與探究的精神。
二、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棉線、衣夾、手帕、牛皮紙、塑料袋、剪刀
演示材料:降落傘下降的視頻資料,秒表
三、教學過程
(一)認識降落傘下降過程中受到的各種力的'作用。
1、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錄象,我們一起來看看。
2、播放降落傘的視頻錄象
3、大家認識錄象中的東西嗎?那你知道降落傘在下降過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呢?
4、你們能用箭頭表示出來嗎?(指名一學生上黑板標注,其余學生自行在書上標注)
引導學生主要標出降落傘受到的重力和空氣的阻力。
(二)制作降落傘并測試降落傘下降速度
1、大家想親手來做個降落傘嗎?請看老師給你們準備的材料:棉線、衣夾、手帕、牛皮紙、塑料袋、剪刀、秒表。
2、每小組選擇相應的材料設計并制作一個降落傘,并注意:
A:在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
B:線段從四個角下垂到結的長度應相等。
3、現(xiàn)在我們來測試一下我們自己設計制作的降落傘
測試方法:
A:一位同學在教學樓二樓往下放降落傘,下面的同學用秒表記錄從降落傘打開到下落至地面的時間。
B:要保證降落傘下降的距離一致。
C:記錄員及時記錄時間數(shù)據(jù)
(三)研究影響降落傘下降速度的因素
1、每小組交流本組所制做的降落傘的降落所用時間
2、每小組降落傘下降所用的時間為什么一樣呢?降落傘下降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系呢?
3、學生各自提出假設
4、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每小組確立一個假設,填好小組活動研究方案:
問題:降落傘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
假設:
保持不變的是:
需要改變的是:
5、交流匯報,師生共同指正小組研究方案中有誤或不全的地方。
6、小組開展研究,并填好數(shù)據(jù)。
結論:
(四)匯報交流:
通過研究,你們有什么收獲嗎?
(五)布置作業(yè)!皾撍荣悺笔且粋拓展活動,研究物體在水中的下降情況。如果時間不夠,可以布置學生課后自行研究。
小學科學教案 6
【教學目標】
1、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簡單的圖形、統(tǒng)計等方法整理自己身高、體重等方面的數(shù)據(jù);能選這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
2、喜歡大膽想象;尊重證據(jù),愿意合作交流;珍愛生命;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教學重、難點】
了解人的一生生長的大致過程;了解青少年身體發(fā)育的特點;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發(fā)展特點,關注個人保健。
【教學準備】
準備自己不同年齡段的照片課前觀察不同年齡段的人的身體特征,并記錄下來
【教學過程】
1、提出問題在進行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身邊的動物、植物的生長變化提出問題——人的身體從小到大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從小到大身體、心理、語言行為等方面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2、猜想假設學生根據(jù)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
3、制定方案分小組制定探究方案
4、實施探究
A、探究人的一生身體發(fā)展變化特征
(1)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搜集了一些“人從小到大身體發(fā)展變化”的資料,有的`同學還準備了上學以來的體檢表。下面請你們小組內交流搜集的資料,看看能從資料中發(fā)現(xiàn)什么。
(2)學生小組交流合作,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
(3)除了身高和體重有變化之外,你們還發(fā)現(xiàn)了其他方面的變化嗎?美麗青春痘、說話的聲音變粗、喉結突出……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很多人的身體的變化得特點。那么你認為人從小到老身體變化最明顯的階段有哪些?人出生后,身體逐漸長大,直到長成健壯的成年人,然后人的身體又會逐漸的衰老,直到死亡。這是一個客觀規(guī)律。一般來說,人的一生要經歷發(fā)育期(從出生到20歲)、成熟期(20道40歲)、漸衰期(40到60歲)和衰老期(60歲以后)等4個發(fā)展階段。生長、發(fā)育、衰老和死亡是人必然經歷的過程。人的身體特征發(fā)育比較緩慢,相鄰的兩個階段身體特征沒有明顯的界限。人的各個發(fā)展階段時間比較長短因人而異。
B、探究青春期身體變化特征
同學們已經查閱了自己的體檢表,從上面的數(shù)據(jù)你感覺到什么?如果利用這些數(shù)據(jù)制成表格或圖形,研究起來就會更明顯。你想用怎樣的方式研究呢?(統(tǒng)計表、條形碼統(tǒng)計圖生、折線圖)請同學們先繪制圖表,然后再觀察圖表,看看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請寫在下面:
(1)圖表(2)發(fā)現(xiàn)青少年在10~20歲時,身高體重增長較快,這個階段稱為青春期。青春期開始的年齡因人而異,一般女孩比男孩早兩年。青春期是由兒童發(fā)育到成人的過渡時期,是人身心發(fā)展的關鍵階段。青春期是人的身體發(fā)展變化最快的時期,人的身高、體重、胸圍、肺活量等都增長的很快,而且還有人會長出青春痘,男同學長喉結、長胡子等特征。
C、青春期的衛(wèi)生
保健教育青春期是人的身體發(fā)展變化最快的時期,關系到以后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為了給將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礎,我們在青春期應該注意什么?(加強鍛煉、合理飲食、保證睡眠、心理咨詢)寫出日常生活中你的做法:
5、展示交流展示探究結果,全班交流。
6、拓展創(chuàng)新請同學們課下繼續(xù)收集資料,了解不同國家和不同種族的人的外形特征?梢詫懗鲅芯繄蟾嬖谌嘟涣,也可以出一期專題研究。
7、教學反思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了解了人的一生生長的大致過程:了解了青少年身體發(fā)育的特點:了解了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反展特點,注重個人保健。
小學科學教案 7
活動目標:
1、知識點:了解不同結構的牢固程度不同;
2、技能點:能搭建出牢固的正方體;
3、情感、態(tài)度:激發(fā)幼兒對結構的興趣,樂于嘗試各種情況;
活動準備:
搭建所需的相關材料。
活動指導:
1、中班游戲的探究點主要在:如何搭建牢固的正方體;
2、在游戲材料提供上,根據(jù)參與幼兒的人數(shù)提供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提出問題,吸引幼兒興趣
教師:小智和慧慧想和大家玩?zhèn)游戲,但在此之前想請大家?guī)兔Υ罱▋蓚正方體。怎樣搭正方體呢?
二、教具展示
1、引導幼兒觀察操作教師搭好的正方體,討論各自的牢固性
教師:這兩個正方體怎么搭的?
哪個牢固呢?
三、操作過程
1、幼兒自由探索搭建正方體的不同方法
2、比較各種搭建方法,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結構與牢固性之間的`關系
教師:有哪些搭建方法?哪種更牢固?
3、教師利用幼兒搭建好的正方體展示不同紙張結構承重量的差異,吸引幼兒的好奇心,探究紙張結構之間的區(qū)別,并將記錄觀察結果
四、拓展
1、反思如何將結構與牢固性的關系更好地利用到生活中
五、總結
本節(jié)課通過幼兒的操作,幫助其了解如何通過改變物體的結構提高物體的牢固性。在此過程中,幼兒能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主動積極地反復嘗試。
小學科學教案 8
活動目標:
1、感受紙的硬軟、厚薄、光滑、粗糙、彈性等不同質地和特性。
2、萌發(fā)初步的廢物利用意識,知道一些廢舊的材料也能做成有用的東西,體驗探索的樂趣與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的各種材質的紙。
2、雙面膠、漿糊、扭扭棒、及時貼、封裝帶、橡皮筋等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紙可以做什么萌發(fā)廢物利用意識
1、最近我們一直在研究有趣的紙,收集了各種各樣的紙,我們一起想一想這堆看上去沒什么用的.紙材料,可以做些什么好玩的東西?(引導幼兒思考,自由講述:用紙盒做成汽車或房子、用手工紙折紙工玩等)。
2、小結:看上去沒有用的紙,只要通過我們動腦筋,就可以做這么多好東西。所以只要我們動腦筋,就能把一些廢物利用起來。
二、嘗試做紙球第一次操作
1、今天我們來用紙做一個大家一直會玩到的東西紙球。你用紙球玩過那些游戲?(小投手、保齡球)桌子上面有各種各樣的紙,你可以選擇一樣試試看,把它做成紙球,看看是不是所有的紙都能做成紙球呢?(引導幼兒自主選擇操作材料,嘗試捏成紙球,了解體會各種紙制品的不同特性與質地。)
2、大家都做得差不多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做的紙球吧。ㄔ诓僮鲿r觀察有用相同材料做的紙球,請這幾個幼兒先逐個拿著自己做的紙球上來介紹,再請幼兒對他們的紙球觀察比較。)
3、你選什么紙來做紙球?為什么要選這種紙?
4、用一樣的紙,做出來的紙球一樣嗎?為什么?(引導幼兒表述:有的捏得緊,有的捏得松)
5、誰沒有做成紙球?我們來一起想一想,為什么沒有做成功呢?(引導幼兒表述:紙硬或滑它捏不緊,會彈出來。)
6、小結:原來做紙球也是有秘密的。不同的紙大小、硬軟、厚薄都不一樣,有的能用來做紙球,有的就不容易成功。
三、把不容易團起來的紙做成紙球研究問題、探索解決
1、有什么辦法可以把這些不容易團起來的紙做成紙球?
2、幼兒積極思考,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出示操作材料:剪刀、雙面膠、扭扭棒、透明膠、橡皮筋等,啟發(fā)幼兒思考。)
3、請幼兒自主嘗試剛才想出的方法,嘗試做成紙球。(鼓勵幼兒嘗試多種不同方法,如用透明膠、扭扭棒等)
4、請幼兒上來展示做好的紙球,并介紹自己用了什么方法?
小結:在各種各樣材料和工具的幫助下,我們還是可以做成紙球。開動腦筋,我們就能解決問題!
小學科學教案 9
活動目標:
1、通過科學小實驗,了解哪些物體能吸水,并比較其吸水特點。
2、結合經驗理解物體的吸水現(xiàn)象在生活中的應用。
3、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身邊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塑料水盆5只、擦手毛巾5塊、10只小籃子(分別放滴管、海綿、木塊、手帕、彈子、塑料碟子、餐巾紙等材料)、記錄紙和筆人手一份。
2、15只小盆子、15只刻度杯、5藍材料(海綿、木塊、手帕、餐巾紙)、記錄紙和筆每組一份。
活動過程:
一、實驗探索:哪些物體能吸水
1、師:小朋友,桌面上有許多材料,我們一起去玩一玩,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重點指導幼兒用滴管將水滴在不同的材料上,觀察結果。)
集中幼兒,提問:剛才你玩了什么?是怎樣玩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再次操作:現(xiàn)在請小朋友繼續(xù)去玩你沒有玩過的東西,看看到底哪些材料會吸水,哪些材料不會吸水,并到前面籃子里拿記錄紙記錄下來,用兩種不同的標記表示。
3、師幼一起總結實驗的`結果。
4、組織幼兒討論:你還知道什么材料能吸水?什么材料不能吸水?
二、實驗探索:哪些材料吸水多
1、幼兒三人一組在籃子里選三種材料做實驗,可以把三種材料同時放在三只一樣多水的量杯里再撈起來放盆子里,觀察它們各自量杯里剩水的多少并在標記圖上記錄。
2、展示記錄紙,請幼兒介紹自己實驗的情況。
3、教師小結:各種材料吸水的快慢、多少不同,并且還與材料的多少、大小有關系,以后我們再來做實驗。
三、利用物體的吸水性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許多材料能吸水,又知道了有的材料吸水多,有的材料吸水少,現(xiàn)在老師來考考你們,看誰會用剛才學到的本領來解決問題。
。1)我不小心把一杯水翻在桌上了怎么辦?
。2)夏天游泳時耳朵進了水又該怎么辦?
。3)雨后,走廊里有許多積水,誰能快速將積水清理掉?
2、小朋友真聰明,其實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我們學到的本領去解決,多想想,多試試,你們會越來越聰明。
小學科學教案 10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參與觀察、記錄動植物的變化的活動,感受大自然在春天發(fā)生的美妙變化,激發(fā)學生親近大自然的欲望與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通過觀察春天常見的植物和動物的生活習性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動植物的情感和對動植物的進一步了解的觀察能力。
3、能感受春天的美好,熱愛大自然,能體驗與自然接觸的快樂和驚喜。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參與觀察、記錄動植物變化的活動。
教學用具:
春天里動植物的圖片、影象、剪貼畫等材料。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
1、播放“春天在那里”音樂、
2、提問:你喜歡春天嗎?為什么?
二、感受春天
1、看望植物
展示課件:春天悄悄的來了
2、尋找小動物
師:同學們在尋找春天的時候,除了花草樹木發(fā)生了變化,還看到了什么?
放課件:春天的小動物
三、總結
師:老師也去尋找春天了,你們想看看嗎?(放春天的錄象)
問:此時此刻,你想對春天說什么?春天美不美?是啊!春天給了我們這么多的禮物,嫩綠的小草,芳香的'花朵,溫暖的春風,動聽的鳥鳴。你想用什么方式贊美春天呢?誰愿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贊美春天?]
老師也想用自己的方式贊美春天,可以嗎?(課件)
這么沒的春天,我們都看不夠了,你看:(簡筆畫)遠山變綠了,小河的冰融化了,柳樹發(fā)芽了,再畫上什么就更美了?讓我們共同描繪一幅春景圖。
這是課前同學們畫的,誰來帖一帖?
老師放音樂,幾個學生上黑板帖圖,其他同學唱歌。我們的春天真美麗,那么祖國的春天就更美了讓我們共同來欣賞我們美麗的祖國。(放課件)
齊讀:祝愿我們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小學科學教案 11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繼續(xù)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調查能力。
2、能從多種角度描述礦物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礦產與人類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2、認識到保護礦產資源、合理開發(fā)利用礦產資源,節(jié)約能源的重要性。
科學知識
1、知道主要能源礦產、金屬礦產及其提煉物的名稱。
2、知道怎樣觀察描述礦物。
教學重難點
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能從多種角度觀察參觀察礦物的特點。
難點:意識到礦場與人類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教學準備
礦物(黃銅礦、赤鐵礦、鋁土礦),礦物觀察資料,無釉瓷片,銅片,鐵釘,磁鐵,放大鏡等。
教學過程
。ㄒ唬┱n前
師生互動閱讀有關礦物研究的資料。
【設計意圖:由于孩子們在日常生活的中對礦物的了解并不多,用課前資料的閱讀可以豐富孩子有關礦物研究的一些知識,可以為后面觀察礦物來提供基礎】
。ǘ、導入
出示生活中常見的三種物品(銅釘、鐵釘和鋁合金窗)和自然界中常見的三種礦物(赤鐵礦、黃銅礦和鋁土礦)讓同學生通過初步的觀察猜測他們之間是否有聯(lián)系。
這里有三種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和和自然界中三種常見的礦物標本,通過你的觀察你覺得它們之間有聯(lián)系嗎?究竟是否像同學們所猜想的那樣我相信經過接下的學習同學們一定會有更準確的答案。(板書:走進礦產)
【設計意圖:通過設疑提問的方式引入,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為后面的觀察礦物創(chuàng)造了一個情景!
。ㄈ┬率
1、想一想。
通過老師的提問:你準備從哪些方面對礦物標本進行觀察?怎樣觀察?需要用到什么工具?來引導學生明確需要觀察些什么,應該怎樣觀察,要借助些什么工具。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的提問孩子們的回答,讓孩子們進一步的確定觀察礦物應該從哪些方面來觀察,應該怎樣觀察,需要用到些什么。這樣更能提高觀察的.效果及效率!
2、做一做。
。1)ppt出示觀察要求。
分工和做,每兩人觀察一種礦物并完成相應的礦物觀察表;認真觀察,在規(guī)定時間按內完成觀察記錄;觀察時注意安全;觀察完成后材料員將材料收集保管好。
(2)觀察礦物標本完成觀察記錄表。
。3)匯報觀察結果。
3、討論。
根據(jù)剛才的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三種礦物的很多特點。請同學們根據(jù)這些礦物的特點討論以下他們之間有聯(lián)系嗎?如果有誰和誰有聯(lián)系呢?
4、匯報。
5、總結。
究竟是不是像同學們所說的這樣下面就由老師來解開謎題。(ppt出示赤鐵礦、黃銅礦、鋁土礦的基本特點,及他們在生活中的應)
6、拓展。
你還知道問我們生活中哪些物品與礦物有關嗎?ppt出示例子。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礦物的特點和生后中某些常見物品的聯(lián)系,讓同學意識到礦物和我們的生活是緊密相關的!
。ㄋ模┛偨Y。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看來這節(jié)課我們都有了各自的收獲,同學們收獲到豐富的科學知識,老師也收獲了一群聰明可愛的學生。但是在下課前老師還有一個問題要留給大家課后思考,你覺得它們之間有聯(lián)系嗎?若果有又是怎樣的聯(lián)系呢?
【設計意圖:總結這一堂課的同時為下一堂課設置懸念準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科學教案 12
一、教學目標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它在不停地繞地球公轉,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月球本身不會發(fā)光,我們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陽光;月相變化是月球在不斷繞地球公轉的過程中發(fā)生的。
2、能夠對月相變化的原因做出合理的假設和猜想;能夠用模擬實驗探究月相形成的原因。
3、愿意傾聽其他同學對于月相變化原因的觀點和評述。
二、教學準備
大白紙、記號筆、黃色乒乓球、臺燈、鉛筆、粉筆。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提出研究問題
。1)出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盈月、滿月、凸虧月、下弦月、殘月這八種典型月相的圖片,讓學生根據(jù)從農歷初一開始出現(xiàn)的順序排列。
(2)提出研究問題:月相的變化是怎樣形成的?
2、形成研究假設
(1)讓學生以小組進行討論:月相每個月重復出現(xiàn)的原因是什么?
。2)讓學生在班上匯報自己的想法。
(3)把學生按照不同的解釋分成小組,并且根據(jù)自己的想法作出一個示意圖。
在繪制示意圖之前,為了讓不同學生畫的示意圖能夠被相互理解,教師提出以下幾點要求:
、偈疽鈭D要表示出從北極俯瞰時,地球和月球的位置;
、诋斣虑蛱幱谲壍郎系牟煌恢脮r所出現(xiàn)的月相。
、墼虑蚶@地球轉動的方向
。4)學生展示并介紹自己的示意圖。其他的學生可以針對示意圖提出疑問并要求解釋。
。5)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大家做出的不同假設以及針對各種假設存在的疑問。
3、設計模擬實驗
。1)讓持有不同見解的學生設計出一個模擬實驗來檢驗示意圖中展示的假設。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①用什么來代表示意圖中的地球、月球和太陽?
、谠鯓颖硎驹虑蚶@地球的運動?
、墼鯓佑^察月球在不同位置時出現(xiàn)的月相?
。2)讓學生根據(jù)制定的實驗方案準備試驗所需要的材料。
第二課時
1、進行模擬實驗
。1)讓學生按照不同的假設分成小組進行模擬實驗。
(2)教師巡視、指導不同小組進行實驗的情況。
2、匯報實驗情況
。1)讓各組學生匯報模擬實驗中出現(xiàn)的情況,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引導他們回答:
、僭趯嶒炛心闶窃鯓幼屧虑蚶@地球運動的?你這樣做的根據(jù)是什么?
②如果要看到新月的.時候,月球應該在什么位置?這時對應的日期應該是什么時候?如果要看到其他典型的月相,月球應該在什么位置?
、墼谀愕哪M實驗中月相變化的順序和我們實際觀測到的月相變化的順序是不是一致的?
、芨鶕(jù)模擬實驗的情況,你認為自己的假設是正確的嗎?如果不正確,你的根據(jù)是什么?要怎樣修改?
3、總結月相形成的原因?
。1)讓學生用自己擅長的方式交流總結月相形成的原因。
(2)讓學生思考:如果月球繞地球運動的方向反過來,對于月相的變化有什么影響?
4、布置作業(yè)
讓學生根據(jù)實驗的結果修改自己所作的月相成因的示意圖。
小學科學教案 13
教學目標:
1、認識杠桿;知道杠桿的作用—在什么條件下省力?在什么條件下費力?在什么條件下不省力、也不費力?以及杠桿在實際中的應用。
2、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3、能夠積極的想辦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怎樣用較小的力解決的問題。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1、重點:在操作實驗、思考的基礎上得出結論
2、難點:認識杠桿上的“三點”(支點、重點、力點);分析、歸納、杠桿工作規(guī)律。
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談話:地面上是一些舊旗桿基座用的部份鋼筋混凝土塊。由于它們很重,瓦工們暫時還沒有設法將它們運走。同學們有什么方法,把它們搬運到操場的一角去嗎?
(二)學習新課
1、建立“杠桿”的.概念
2、認識“杠桿的作用”
3、探索研究杠桿工作規(guī)律
4、小結:
杠桿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杠桿的外形是可以改變的,它并不都是像一根棍子。但凡是有支點、力點、重點,工作時力點與重點圍繞支點轉動的裝置,都是利用了杠桿的原理。杠桿的工具并不都是省力的,也有是費力的,這主要是為了工作方便。人們一旦掌握了杠桿的規(guī)律,就可以根據(jù)需要,制造出各種各樣的杠桿類的工具。
(三)鞏固應用
1、(出示小黑板)請你舉例,說說杠桿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2、學生交流。
。ㄋ模┎贾米鳂I(yè)
課外應用杠桿原理做一些實事,并把所做的經過等記入日記,向大家匯報。
小學科學教案 14
活動目標:
1.認識手的外形特征,知道每個手指的名稱及用途。
2.通過游戲的方法,記憶手指的名稱。
3.產生認識自己手指的興趣,知道手有很大的用處,要保護手。
活動準備:
準備一個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手掌畫,引起幼兒興趣。
師:寶貝們,你們看!這是什么呀?睜大我們的小眼睛仔細看看這是怎么畫出來的呢?
二、觀察認識手。
師:哦,原來這是用我們的小手畫出來的呀!原來我們的小手也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呢!那寶貝們你們的小手在那里呀?伸出來讓老師看看,我們有幾只手呀?{我們有兩只手,左手和右手,手上有手指、手心、手背,指甲,指關節(jié)} 觀察一下我們每個寶貝的手是不是一樣的呢?(手的粗細和長短)
三、認識手指的名稱
。ń處熯呇菔具吔榻B手指的名稱: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今天呀,老師就帶大家一起來認識我們的小手寶寶,寶貝豎起小耳朵仔細聽!(我們是生活在一只手上的五個手指兄弟,但是我們的名字是不一樣的。我最矮最粗,但我最能干,所以他們叫我大拇指。我旁邊的這個高一點的叫做食指。中間這個的叫中指。最瘦最小的這個是我們的小弟弟,叫小拇指。寶貝們,我們還漏掉了哪個手指呀?哦,剩下這個不最粗,不最細,不的手指不好取名字,所以呀,后來我們就叫他無名指。寶貝們記住我們這五個小兄弟的名字了嗎?)寶貝們,記住了嗎?老師來考考大家。和老師一起叫出他們的名字好嗎?(教師伸出手指,讓幼兒說出名稱)現(xiàn)在啊,老師要跟我們寶寶玩一個手指點點名的游戲,老師點到哪個手指的名字我們寶寶就把那只手指舉起來給我看,好嗎?(看誰舉得又快又對)
四、小手的用處師:
剛剛呀,我們認識了自己的小手,小手寶寶悄悄的告訴我說,它可是你們的好幫手呢?那小手寶寶能幫你們做什么呀?我要請我們寶貝來說說(小朋友的小手這么能干嗎,能拿東西吃,能收拾玩具,會畫畫,會寫字,會穿衣服……)我們的`小手有這么多的好處呀。
師:我們的小手能夠幫助我們做這么多,有這么多好處呢,可是呀,我們有的寶貝就是不讓自己的小手動起來,不會自己穿衣服,吃飯,你們說這樣好不好呀?小手也很不喜歡這樣的小朋友,因為這樣小手也越來越不靈活了,好多事情都不會做了。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多動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小手會做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多,它才會成為我們的好幫手。小手對于我們來說真是非常的重要,如果我們不注意讓小手受傷了又會怎樣呢?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小手呢? 師總結:我們要保護我們的小手,不能玩小刀、剪刀等危險的東西,要勤剪指甲保持衛(wèi)生,不咬手指頭,現(xiàn)在我們早上的天氣很冷,寶貝們早上來幼兒園的時候要戴手套防止凍傷我們的小手。寶貝們,你們記住了嗎?
小學科學教案 15
教學目標:
1、知道土壤為人類所作的貢獻;了解我國的土壤資源;知道人類的許多行為是破壞土壤的;知道垃圾等對土壤的危害。
2、意識到土壤的重要,能夠感激土壤;能夠在自己的行動上為保護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環(huán)境意識。
教學準備:
1、有關土壤的資料,記錄表格。
2、收集自己進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資料和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土壤和我們的關系。(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
。、了解土壤為人們做了什么
。1)小組交流:你認為土壤能為人們提供什么?
。2)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資料,分小組交流、討論
。3)把你知道的填寫在書上。
(4)小結:土壤是植物的母親,植物又為食草動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動物又為食肉動物提供了食物。動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將
它們的尸體還原成土壤中的養(yǎng)料,土壤就這樣周而復始地為生命提供著無盡的營養(yǎng),正是有了土壤,才有這美麗可愛的世界。
2、討論人類的哪些活動破壞了土壤
。1)小組交流:你認為人類的哪些活動破壞了土壤?
。2)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
。、討論假如地球上沒有土壤會怎么樣
。1)小組交流:你認為假如地球上沒有土壤會怎么樣?
。2)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
。、討論我們能為保護土壤做什么
。1)小組交流:你認為我們能為保護土壤做什么?
。2)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
(3)小結:我們小學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傳工作。
(4)指導學生自辦土壤小報,搞好宣傳工作。
。ㄈ┩卣箘(chuàng)新:
引導學生寫出或畫出他們的建議,指導學生辦好土壤小報。
教學反思:
學習本課后,學生感知土壤資源的缺乏,認識了保護土壤的意義,并提出了保護土壤的想法。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小學科學教案 1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杠桿有三個點: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
。2)有的杠桿能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3)利用杠桿解決身邊的事情。
2、過程與方法:用杠桿做實驗、收集并整理數(shù)據(jù),分析認識杠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規(guī)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到收集數(shù)據(jù)的重要意義,并且意識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分析、整理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杠桿省力的原理。
教學難點:
。1)杠桿在生活中的變形應用;
。2)能從眾多看似雜亂的數(shù)據(jù)中,通過分析整理,發(fā)現(xiàn)杠桿省力的原理。
三、學具準備
給每組學生準備:杠桿尺、鉤碼一盒、實驗記錄表
給全班學生準備:撬棍撬石頭的圖片、杠桿類和非杠桿類工具3—5種。
給教師準備:課件。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設疑引入
1.當我們在野外遇到大石頭擋住了去路,我們利用現(xiàn)有的條件快速的移開它呢?
今天我們就用科學的方法解決這個難題。
。ǘ、認識杠桿
1.引出概念:
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個支撐的物體,就可以撬起重物了,人們把這樣的棍子叫撬棍。(出示課件)
像這樣的棍子人們叫它撬棍,把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杠桿。(出示課件)
2.認識杠桿的三要素:
。1)出示撬棍(課件展示撬棍的'使用過程)。
(2)歸納:杠桿三要素---用力點、支點、阻力點。找一找在圖中的位置。
3.認識變形杠桿:
出示搖水裝置和蹺蹺板,出示:它們也是杠桿,三個點在什么位置?
。ㄈ、研究杠桿的秘密
1.認識杠桿尺:
出示杠桿尺。介紹杠桿尺的結構。使用方法。
2.調試杠桿尺:
在兩端相同的位置掛相同的鉤碼。
討論:什么樣的情況能說明用杠桿做事能省力,什么樣的情況下不能省力?在試驗中應該收集哪些數(shù)據(jù)來說明問題?
3.繼續(xù)實驗
當杠桿尺靜止不動時(用力的一端剛好將重物一端撬起來),要把杠桿尺掛鉤碼的位置和數(shù)量記錄下來。
4.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規(guī)律。
。1)當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這種杠桿是省力杠桿。
(2)當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這種杠桿是費力杠桿。
。3)當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這種杠桿是不省力也不費杠桿。
5.辨別:出示羊角錘、老虎鉗、剪刀、天平、錐子和搟面棍等。
找到這些工具的三個點,分辯它們是那一種杠桿嗎?
(四)、拓展延伸
出示長短不同的兩根杠桿撬石頭的課件,討論:用短的這根能撬動嗎?為什么?要求:使用今天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來解釋這個難題。
五、教學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科學教案 17
【教學目標】
1.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認識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
2.了解地球儀的一些主要標識,知道地軸、兩極、赤道、經線、緯線;會在地球儀上識別經線、緯線、赤道、兩極、南北半球、東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線;知道利用經緯網(wǎng)能夠確定地球上任何地點的位置。
【教學重難點】
對地球儀經緯網(wǎng)的認識。
【教學過程】
。ㄒ唬⿲
狂風暴雨的夜晚,波濤洶涌的海面被陣陣閃電撕碎。在狂風巨浪中喘息的豪華巨輪被翻天巨浪吞噬。傾斜不定的船艙內一片狼籍。船長拼命地呼救:“帝國號遇險,我是帝國號,請求支援,我們的位置是……”國際救援總部內一片忙碌的身影,墻上喇叭里傳來船長嘶啞的聲音:“東經102°,南緯38°,請求支援,請求支援”。救援工作人員迅速圍在一個大型地球儀前,通過一番熟練地描點畫線后果斷地說:“它們位于南半球A國附近的海域,立即命令A國救援部隊馬上行動!”
提問:救援部隊怎樣迅速地判斷出“帝國號”的位置?
。ǘ┙榻B模型,了解功用。
1.了解地球儀的概念和作用。
我們生活的地球實在是太大了,盡管我們的腦海里有地球的模樣,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是很難一下看到它的全貌的,為了認識和研究地球,人們根據(jù)地球的形狀,按照比例縮小若干倍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借助地球儀這個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識。
2.了解地球儀的種類及簡單結構。
大家見過的地球儀是什么樣的?它有哪些種類?
。ㄈ┯^察模型,探求新知。
1.要求:請同學們分組觀察地球儀,大家有哪些發(fā)現(xiàn)?將你們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在觀察的同時,還可以看看文中的小資料。
2.匯報。
3.歸納整理地球儀的主要標識。
(1)籃球不繞軸轉動,就會在地上亂滾,而地球儀是繞地軸運動的,始終自西向東繞地軸轉動。地軸是一根假想的軸。地軸與地球有兩個交點即南極和北極。
。2)在地球儀上,有一條將“地球”平均分成南北兩個半球的圓周線,即赤道。與赤道平行的圓周線叫緯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其中,北半球有兩條特殊的緯線:北回歸線、北極圈,在南半球,有兩條相對應的緯線:南回歸線、南極圈。
。3)在地球儀上,還有許多連接南北兩極并垂直于緯線的半圓弧線,叫經線。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為使英、法等國和非洲大陸上的各國同屬一個半球,東西半球的劃分是以東經160°和西經20°為界。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4)經線和緯線構成了經緯網(wǎng),利用經緯網(wǎng)能夠確定地球上任何地點的位置。
。5)地球儀上還有圖例,表示陸地、海洋、國家位置、洲界等。
。ㄋ模┖唵沃谱鳎柟讨R。
學習了地球儀的一些主要標識,同學們的頭腦中一定有了大致的輪廓,請同學們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個簡單的地球儀。說一說,你準備怎樣制作?
(五)延伸,拓展。
關于地球儀的知識還有很多,我們今天只是認識、了解了一些主要的知識。請同學們課后再找一找,看誰還有新的發(fā)現(xiàn)。
【小學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教案(經典)01-09
小學科學教案【經典】12-06
小學科學教案(經典)03-05
小學科學教案01-14
小學科學教案03-05
小學水的科學教案05-25
【精】小學科學教案02-23
小學科學教案【熱門】02-24
(通用)小學科學教案05-15
小學科學教案[薦]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