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八年級生物教案3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生物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生物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設計對照實驗;能通過“探究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實驗,說出影響種子萌發(fā)所需的環(huán)境條件。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參與實驗方案的設計,探究影響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掌握對照實驗這一方法,培養(yǎng)設計對照實驗方案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探究活動的參與過程中,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與他人交流,取別人之長的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運用實驗法完成“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的探究。
【難點】
怎樣設置對照實驗。
三、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播放“種子的'一生”視頻,設疑:種子一生的開始有什么奧秘呢?從而引出新課。
。ǘ┬抡n講授
1、提出問題
。1)師提出問題:一周之前我發(fā)給大家每人5粒菜豆種子,讓你們體驗種子萌發(fā)成幼苗的過程,現(xiàn)在誰來描述一下你培養(yǎng)的過程?
學生簡要描述。教師繼續(xù)設疑:
。2)在你們培養(yǎng)種子萌發(fā)成幼苗的這個過程中,有沒有思考過:種子的萌發(fā)可能需要哪些外界條件呢?根據(jù)你們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學過的知識,誰來大膽作出幾個假設?
2、作出假設
預設學生做出的假設有: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肥料……都有可能是種子萌發(fā)所需的外界條件。
。1)針對學生作出的假設,教師向學生質疑:“哪些不是種子萌發(fā)的必要條件呢?”引導學生分析排除幾個非必需的條件。(排除“土壤、陽光、肥料”這幾個條件)
。2)繼續(xù)設疑:“種子的萌發(fā)是否需要溫度?”這個假設表述準確嗎?應該如何表述?(引出“適宜溫度”)
3、制定實驗方案
教師首先以探究“種子的萌發(fā)是否需要適宜的溫度”為例,師生共同討論,明確實驗設計思路。
討論提綱如下:
(1)選擇什么樣的種子比較好?(胚完整且是活著的種子)
(2)老師這里給大家提供了罐頭瓶、吸水紙、標簽,除此之外,你們還需要哪些材料和用具呢?(冰箱、水等)
(3)怎樣探究溫度條件對種子萌發(fā)的影響?應當將種子分成幾組?(要分成2組。一組是種子萌發(fā)的適宜溫度(20℃),該組為對照組;一個為較低溫度(0℃),該組為實驗組)
(4)這兩組實驗中,除了溫度這一條件不同之外,其他環(huán)境條件是否應當保證完全一樣呢?(強調控制變量)
。5)每一組應當有多少粒種子?每一組只有一粒種子行嗎?(減少實驗誤差)
待如上問題解決之后,引導學生以探究小組為單位,每組選一個想要探究的條件,設計正確的實驗方案。然后,分組匯報探究計劃,教師進行評價。
4、課下實施、觀察記錄
師:由于時間關系,咱們只能在課下進行實驗并觀察記錄了。每隔多長時間觀察一次?對各組實驗是否應當同時觀察?(注意每天觀察,同時觀察)
。ㄈ┬〗Y作業(yè)
學生總結本節(jié)收獲。
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一起實施實驗計劃,觀察實驗過程,記錄實驗結果,最終得出正確的結論,下節(jié)課一起分享。
八年級生物教案 篇2
第五單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各種環(huán)境中的動物
第一節(jié) 水中生活的動物
【教學目標】:
1.說出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的種類和特點。
2.說出水生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的常見種類和主要結構特點。
3.探究魚類的運動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征。
4.歸納出水生動物適于水中生活的共同特點。
5.關注水生動物的生存環(huán)境變化情況。
【重點和難點】:
重點:1、探究魚類的運動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征。
2、說明水生動物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
難點:探索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
【課前準備】:
教師:制作CAI課件(展示不同生活環(huán)境中的動物、水中生活的各種動物類群、水中自由生活的魚和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水域污染對水生動物的影響,增強直觀性);魚缸、金魚、氣球、吸管、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針線、鋼尺等、魚鰓結構掛圖。
學生:預習探究魚鰭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擬實驗;查找出水體環(huán)境的惡化情況資料。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師:錄像展示不同環(huán)境中生活的各種動物,帶領學生進入那絢麗多彩的動物王國,去領略大自然的神奇。然后,組織學生填表總結。
生:填表總結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總結。
師:請根據(jù)生活環(huán)境和運動方式的不同,給它們找個家,然后相互交流。
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交流。
師:通過交流,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動物種類繁多,而且生活環(huán)境和運動方式也各不同。
質疑:這些動物都是怎樣適應各自的生活環(huán)境的?
生: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師:播放錄像,水中自由生活的魚。質疑:魚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的生活呢?我們人類為什么不能像魚那樣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中呢?
生:開動腦筋,闡述自己的觀點。(相互補充、完善)
師:大家的觀點正確嗎?就讓我們先看一看魚是怎樣生活的。組織學生觀察魚缸里的活魚,然后提出觀察問題。(CAI展示)
問題l:魚的外形有什么特點?是否有利于克服水中運動的阻力?
問題2:魚的運動器官是什么?胸鰭、腹鰭、尾鰭在運動中各起什么作用?
生:以小組為單位,認真觀察,根據(jù)提示問題積極動腦思考。然后,表述交流、補充完善,最后得出正確結論。
a.體型呈梭形、鱗片;
。.外有黏液,可減少水中運動的阻力;
。.鰭:鰭是運動的器官,胸鰭、腹鰭起平衡作用,尾鰭保持前進的方向。
師: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有些問題僅憑觀察是難以得出結論的。這就需要通過實驗或模擬實驗來探究。接下來,就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設計《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究方案。
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討論研究,提出本組想要探究的問題,作出假設。
師:組織學生匯報交流,相互質疑,補充完善本組設計方案。
生:修改自己的實驗方案。
師:教師引導學生參照書(P5~P6)中的方法步驟和老師提供的實驗材料(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模擬探究。
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
師:巡視指導。
生:體色的觀察:鯽魚背面呈__色,腹面呈__色。
師:這種體色對鯽魚在水中生活有什么意義?
生:體形的觀察:鯽魚的身體(圓形、側扁),體呈___。
師:這種體形有什么好處?
生:體表的觀察:體表覆蓋__,呈__狀排列,體表(干燥、有粘液)。
師:體表的這種特點與鯽魚的水中生活是如何適應的?
生:認真記錄,討論并得出結論,表述交流。
師:人為什么不能像魚一樣在水中呼吸呢?
生: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師:要想明白這個道理,讓我們先看一看魚的呼吸器官——鰓的結構。組織學生觀察魚缸里的魚的口和鰓蓋后緣交替張合的動作。質疑:口和鰓蓋后緣為什么不是同時張或合的呢?
生:用吸有墨汁的吸管慢慢滴在魚口的前方,觀察墨汁流動的情況,并認真記錄。
生:實驗操作,輕輕掀起魚的鰓蓋,看一看鰓的形態(tài)和顏色。對照魚鰓的結構放大圖。
師:質疑:鰓為什么是鮮紅色?鰓絲為什么既多又細?
生:討論并填表:魚鰓位于____兩側,外有___保護,共有____對鰓,顏色____。當水流經(jīng)鰓絲時,溶解于水里的____進入鰓絲中的毛細血管里,而血液中的____擴散出毛細血管,排到水中。
師:總結鰓的`結構與氣體交換。
生:討論人類為什么不能像魚那樣生活在水中。
師:質疑:你們能判斷一下什么樣的動物是魚類嗎?
生:它們體表被有鱗片,用鰓(gill)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xié)調作用游泳,以此來適應水中生活。
師:除去魚類以外,還有哪些動物生活在水中呢?
生:舉例說明。
師:組織學生看書,認識書中的各種水生動物。
質疑:1.腔腸動物有什么結構特點?常見腔腸動物有哪些?
2.軟體動物有什么結構特點?常見軟體動物有哪些?
3.甲殼動物有什么結構特點?常見甲殼動物有哪些?
生:表述交流(略)。
師:水中生活的動物有許多,它們都是水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之間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形成緊密而復雜的聯(lián)系。
質疑:發(fā)生赤潮或水華后,水生動物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生:各抒己見、慷慨陳詞。
師:錄像展示:煙波浩渺的海洋,奔流不息的江河,涓涓流淌的小溪,原本都是水生動物的樂園。然而,人類的不文明、不道德行為正在使水域環(huán)境遭到破壞,從而使大量水生動物死亡,甚至滅絕。難道不值得我們去深思嗎?
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育。
課堂小結:
1.你了解了嗎?常見的水生無脊椎動物。
2.你明白了嗎?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形態(tài)特點和結構特點。
3.你認同了嗎?水域環(huán)境的污染影響水生動物的生活。
達標檢測(略)
結束語:在動物王國里,還有許多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它們是怎樣適應陸地環(huán)境生活的?請大家課前預習、查閱資料,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一起學習。
八年級生物教案 篇3
教學課題:第2節(jié)動物的行為
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
描述各種動物行為;說出動物行為的類型;能正確區(qū)別各種動物行為,認識研究動物行為的意義。
2.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和實驗等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對問題的探究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了解動物的行為,樹立正確利用和保護動物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
重點難點:
重點:動物行為對于動物的生物學意義,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后天性行為的概念和實例。
難點:后天性行為的概念,動物行為的特點。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課時1
教學過程:
(一)認識動物的行為
自然界中的動物,如果你留意觀察的話,會發(fā)現(xiàn)許多有趣的現(xiàn)象。比如:孔雀在繁殖季節(jié)“開屏”;麻雀、家燕等鳥類在繁殖季節(jié)會筑巢;大雁南飛時排成整齊的“人”字形或“一”字形;下雨前螞蟻會搬家等。像這些動物所進行的,我們從外部可以觀察到的活動,稱為動物的行為。你還能說出其他的動物行為方式嗎?(可以從書本上找)
學生經(jīng)過閱讀書本和思考后,列舉大量的動物行為類型。如:蜜蜂、螞蟻的社群組織和通訊行為;鳥類的孵卵、育雛、定時遷徙、索食行為,某些動物的攻擊行為和防御行為等。
問:動物的這些行為是天生就有的呢,還是后天通過學習得到的?對這個問題學生一般都難以回答,教師可通過適當?shù)睦?如哺乳動物一生下來便會吮奶等)加以分析,并說明:動物的這些行為是天生就有的,是動物的本能。有些動物的行為如馬戲團里的“小熊騎車”等復雜行為是通過后天學習得到的,其訓練的基礎是條件反射。我們將在以后學習。
再問:動物的這些行為有何意義?
教師可以鳥類的季節(jié)性遷徙為例要求學生討論,討論結束由學生回答,再由教師進行補充。使學生明白動物的'行為是對環(huán)境變化的一種適應,是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的、有利于自身生存的行為方式。并要求學生思考其他動物的行為是如何適應于環(huán)境的(可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由學生發(fā)言)
在了解了動物行為的類型和意義后,下面我們將以蜜蜂為例來詳細學習蜜蜂的社群組織和通訊行為。
(二)蜜蜂的社群組織
同學們都知道,蜜蜂是對人類有益的昆蟲,它們過著社會性生活,分工合作。為人類提供了如蜂蜜、蜂蠟、蜂王漿等原料。在一個蜂群中,一般有一個蜂王,少數(shù)雄蜂和成千上萬個工蜂,它們構成了蜜蜂的社群。下面請同學們閱讀課本68頁“蜜蜂的社群組織”,完成下表。
完成表格后,教師進行小結。并使學生明白社群生活行為的意義:只有三種蜂分工合作,才能共同維持群體生活,繁殖后代。
(三)蜜蜂的通訊行為
在蜜蜂的社群組織中,大量的工蜂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采集花粉和花蜜。在大批工蜂出去采集花粉和花蜜之前,總有少數(shù)的偵察蜂先去尋找蜜源,然后回來“告訴”其他工蜂一起去采蜜。哪么偵察蜂是如何把蜜源的方位和距離告訴其他工蜂的呢?請大家閱讀課本69頁“蜜蜂的通訊行為”后,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蜜源離蜂巢較近,偵察蜂表現(xiàn)為何種行為?
2.如果蜜源離蜂巢較遠,偵察蜂如何告訴遠近及方向?
在學生閱讀課文后回答。一般兩種舞蹈學生都能回答得出,但對于如何用舞蹈來告知方位,學生一般不大搞得清楚。教師再結合掛圖或投影講解給學生聽即可。
最后利用板書小結。
板書設計:
動物的行為
一、動物的行為:動物所進行的,我們從外部可以觀察到的活動。
二、蜜蜂的社群組織
三、蜜蜂的通訊行為
1.圓形舞:表示蜜源離蜂巢近。
2.“8”字擺尾舞:表示蜜源離蜂巢較遠。
作業(yè)布置:
復習本章,完成實驗冊上的相關內容。
教學后記:
雖然學生對動物的行為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學生本身并不清楚動物行為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因此,教師在上課伊始,應先向學生列舉一些常見的動物行為,使學生了解動物行為的具體形式,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列舉一些動物行為,教師再總結出動物行為的概念。
【八年級生物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生物教案04-22
八年級生物上冊《其它生物的生殖》教案05-06
人教版八年級生物教案02-20
八年級生物下冊教案05-06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案02-20
八年級生物教案15篇02-04
八年級生物教案(15篇)02-13
八年級生物教案--神奇的激素04-28
八年級生物激素調節(jié)教案05-05
八年級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