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通用19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一個數(shù)連續(xù)乘以兩個一位數(shù),改成乘以這兩個一位數(shù)的積的算理.
2.理解一個數(shù)乘以一個兩位數(shù)轉化為一個數(shù)連續(xù)乘以兩個一位數(shù)的算理.
(二)能力訓練點
1.能正確運用一個數(shù)連續(xù)乘以兩個一位數(shù)和一個數(shù)乘以兩位數(shù)的簡便算法.
2.正確、合理地進行簡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靈活、合理的簡便算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掌握一個數(shù)連續(xù)乘以兩個一位數(shù)和一個數(shù)乘以一個兩位數(shù)的簡便算法.
教學難點:
選擇合理的簡便算法.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1230 1820 2440
354254452
2.把兩位數(shù)寫成兩個一位數(shù)相乘
15=( )( ) 30=( )( ) 24=( )( )
3.應用題:商店有5盒手電筒,每盒12個.每個手電筒賣6元,一共可以賣多少元?(讓學生自己用不同方法列綜合算式解答)一人板演,其它學生完成在練習本上.
6125 6(125)
=725 =660
=360(元) =360(元)
你發(fā)現(xiàn)什么?
使學生明確:
(1)兩種解法的結果是一樣的,即6125= 6(125)從而得出:三個數(shù)相乘,除了從左到右依次相乘外,可以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乘,再和第一個數(shù)相乘,結果不變.
(2)當兩個乘數(shù)相乘得整十數(shù)時,第二種算法簡便.
板書課題:簡便算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例 1 3552
學生試做
(2)訂正:使學生明確簡算方法
3552
=35(52)
=3510
=350
(3)拓展補充4529
(4)學生完成做一做
2.教學例2
(1)出示例2 2516
、儆懻撛鯓佑嬎愫啽?
引導學生說出把16分成 44,這樣2544計算起來比較簡便.
2516
=25(44)
=2544
=1004
=400
、趩l(fā)學生想不同的算法.
(2)拓展補充
1512怎樣算比較簡便?
(3)練習:108頁的做一做
三、鞏固發(fā)展
1.填空:
(1)2745 (2)1512
=27[( )○( )] =15[( )○( )]
=27[( )○( )] =15[( )○( )]
=27[ ]=15[ ]
= =
2.在( )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在○里填寫適當?shù)倪\算符號,使計算簡便
46254=46[( )○( )]
3.練習二十五1題
4.練習二十五3題(填寫在書上)
5.練習二十五5題
四、全課小結:今天你又學得了哪些新知識?
五、布置作業(yè):練習二十五4題.
六、板書設計
簡便算法
有時一個數(shù)連續(xù)乘以兩個一位數(shù),改成乘以這兩個一位數(shù)和積,比較簡便.
例1:3552
=35(52)
=3510
=350
有時一個數(shù)乘以兩位數(shù),改成連 續(xù)乘以兩個一位數(shù),計算比較簡便.
例2:25162516
=25(44) =25(28)
=2544=2528
=1004=508
=400=400
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六冊123~124頁。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自己去實驗發(fā)現(xiàn)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使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2.通過教學初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滲透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的學習方法教學,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為今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面積的計算打基礎。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得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結構:
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結構進行教學。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板書: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呢?
生: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師:這是一個長方形紙板,要測量它的面積,你認為用哪一個面積單位比較合適?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怎樣去測量?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電腦演示測量過程,完成填空:這個長方形含有( )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 )平方分米。
3.播放錄像,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用面積單位直接去量,可以得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如果要測量籃球場的面積、高樓墻面的面積、游泳池池面的面積……也用面積單位一個個去量,那可太麻煩了。所以,我們就要尋找一種更好、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面積,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完成板書: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評析:現(xiàn)代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必須讓數(shù)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貼近再貼近,教者在導入新課時捕捉住生活中的幾個場景,通過錄像呈現(xiàn)出高樓、籃球場、游泳池的長方形塊面,鮮艷生動的畫面,具體可感的生活實際場景,引起了學生新知的欲望:是呀,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長方形的面積,這種辦法在實際生活中太麻煩,也是行不通的。怎么辦呢?這樣就引出了一個數(shù)學問題:應該尋找一個簡便地計算長方形面積的方法。]
二、提出問題、確定目標
1.師:看了課題,你們想知道哪些知識?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老師歸納:
。1)計算長方形面積的方法是什么?(板書:方法)
(2)學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有什么用?(板書:應用)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圍繞同學們提出的這兩個問題進行學習,希自己動腦,小組合作,共同來解決。
[評析:問題是學習的動力,有了問題學生才有學習的欲望,學習的目標。而教師把提出問題的主動權讓給學生,又把尋找答案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探求奧秘的情感得到充分激發(fā)。]
三、實踐探究、尋找方法
。ㄒ唬┎牧,啟發(fā)大膽猜想。
出示長2厘米、寬1厘米的長方形。
(1)師:這個長方形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呢?
生:這個長方形長是2厘米、寬是1厘米。
師:長2厘米,也就是長所含的厘米數(shù)是2,寬1厘米,也就是寬所含的厘米數(shù)是1。
。2)把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通過多媒體手段進行圖形變化,得到四個大小不同的長方形。
(3)師:如果把一個長方形的長和寬不斷地變化,可以得到多少個大小不同的長方形?
生:無數(shù)個。
師連問:通過這個長方形的變化,你們覺得長方形的面積可能和什么有關呢?請你猜一猜?
生A:和長有關。
生B:和寬有關。
生C:長方形的面積可能與長和寬有關。
[評析:教師通過一組感性學習材料,適當進行啟發(fā),使學生的思維有了一定的指向和集中。學生憑著對學習材料的直接反應作出了大膽的設想。避免了學生盲目的猜測,同時又喚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究知識的欲望。]
(二)分組實驗,發(fā)現(xiàn)計算方法。
1.師點拔:長方形的面積是不是與長和寬有關呢?我們可以做個小小的實驗。(板書:實驗)
師:要測量這些長方形的面積,你們需要什么工具呢?
生:我們需要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每組派代表領取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師布置實驗要求:測量時,由小組長負責,小組內兩個兩個分工合作,l號、3號、5號負責測量,2號、4號、6號記錄結果。
2.各組測量,記錄測量結果。
3.匯報測量結果后,各小組長帶領組員認真觀察表格,并對思考題展開積極討論。
思考題。
從上往下:
長所含的厘米數(shù)有什么變化?
寬所含的厘米數(shù)有什么變化?
長方形面積所含的平方厘米數(shù)有什么變化?
從左往右:
長方形面積所含的平方厘米數(shù)和長方形的什么有關?
它們是怎樣的一種關系?
4.各組匯報討論結果,出示學生討論后的發(fā)現(xiàn):長方形面積所含的平方厘米數(shù)正好等于長和寬所含厘米數(shù)的乘積,齊讀。
5.發(fā)現(xiàn)計算方法。
師:通過這個實驗,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用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生:只要用長乘以寬,就能得出長方形的面積。
師:這位同學真了不起,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了一個計算長方形面積的方法(板書:發(fā)現(xiàn))。你叫什么名字哪我們就把這個發(fā)現(xiàn)命名為×××的發(fā)現(xiàn)。
[評析:在這一探究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認識。并經(jīng)過啟發(fā)、討論和獨立思考、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學生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從中得到了培養(yǎng)。]
。ㄈ┓诸愹炞C,確認計算方法。
1.師:這個發(fā)現(xiàn)是否準確無誤呢?這個方法是否對計算所有的長方形的面積都適用呢?我們還要對這個發(fā)現(xiàn)進行驗證。(板書:驗證)
2.布置驗證要求:出示5個大小不同的長方形,請各級組長任選一個長方形,組內同學一起來驗證。
3.學生運用剛才的發(fā)現(xiàn)進行驗證。
4.交流驗證的結果。
師:通過驗證你們認為這個計算方法正確嗎?
生:我認為這個計算方法完全正確。
師:你為什么這么認為呢?
生:我先用×××發(fā)現(xiàn)的計算方法算出這些長方形的面積,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直接測量出這些長方形的面積,兩種方法的結果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認為這個計算方法是正確的。
師:在各小組的努力下,我們證實了×××的發(fā)現(xiàn)是正確的,讓我們用響亮的掌聲向他表示祝賀!
[評析: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學生通過一次實驗而發(fā)現(xiàn)的,是不能成為科學發(fā)現(xiàn)的結論,還必須通過“驗證”這一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明白在任何一種發(fā)現(xiàn)活動中,新的認識、新的結論不能盲目、劃率地斷言,必須要有充分的科學依據(jù)。教者設計達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既滲透了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一絲不茍、實事求是的嚴謹科學態(tài)度。]
四、歸納、提示學習方法
1.師:學到這兒,同學們知道計算長方形面積的方法了嗎?
生:知道,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以寬。
2.師:剛才,我們是怎樣找到這個計算方法的?
生:我們先做了一個小實驗,得到了一個發(fā)現(xiàn),然后大家一起驗證,證明這個發(fā)現(xiàn)是正確的,找到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這種學習方法對我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希學習新本領時,經(jīng)常想起這種方法,用好這種方法。
[評析:整堂課的主體性學習,首先是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的掌握,其次是學習“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的學習方法,后者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來說更為重要。]
五、應用深知、鞏固深化
1.應用公式,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1)教科書第125頁練習中的第1題。
(2)教科書第124頁做一做。
2.應用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回到導入題,出示游泳池的畫面,給出數(shù)據(jù),請學生計算游泳池池面的面積。
。2)師:長方形是一種很常見,很實用的圖形,在我們的周圍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長方形,比如,國旗的面,黑板的面等等,同學們想測量一下藏在我們身邊的一些長方形的面積嗎?同桌兩個合作,找到長方形的面,進行測量,一邊測量,一邊把結果記錄在測量紙上。
生測量后各組交流測量的情況。
師:看來,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已經(jīng)能夠初步解決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了,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
(3)師:同學們,前兩天,老師遇到了一件麻煩事,我辦公桌上的一塊臺玻璃面積是24平方分米,不小心被打破了,我想配一塊大小相等的玻璃,你們幫我算算看它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呢?
生A:長8分米,寬3分米。
生B:長6分米,寬4分米。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生C:只要想()×()=24(平方分米)
師:同學們真行,一下子幫錢老師想出了好幾塊面積相等的玻璃?墒清X老師要配的玻璃不光大小相等,形狀也要相同,那它的長和寬究竟是多少呢?
生D:這塊玻璃雖然碎了,但它的寬沒有破損,所以只要先量出它的寬是多少,再用面積除以寬就能算出長是多少了。
師:這位同學生活經(jīng)驗真豐富,回答得好極了。
[評析:通過自主探究,獲得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后,教者設計了一些應用性練習,引導學生將獲得的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學生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能力。整堂課臨近結束之際,教者又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活情境:玻璃被打破了,配置大小相等的玻璃,它的長和寬是多少呢?這是一個頗具開放性的問題,學生的思維有效地得到發(fā)散。學生思維發(fā)散后,教者話鋒一轉:玻璃的面積不光要相等,而且形狀也要相同,它的長和寬究竟是多少呢?這個實際生活問題得以解決,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同時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經(jīng)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的過程,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能夠解決祥光的實際問題。以單位面積為參考,估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提高估算能力。
在實踐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中,積累活動經(jīng)驗,初步養(yǎng)成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習慣。
教學重點:
探索長方形面積公式的發(fā)現(xiàn)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通過計算求解長方形面積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案、PPT、若干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故事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有一天,烏龜又遇到了兔子,并向兔子提出挑戰(zhàn),這次進行粉刷墻面的比賽,看誰能贏。
課件出示:兔子粉刷一個長方形的墻面,烏龜粉刷一個正方形的墻面,它們同時開始。
教師引導:怎樣才能比較出誰贏了?(要想比較出誰贏了,就要知道它們粉刷墻面的面積到底哪個大些)
揭示課題。在實際生活中,有些物體的面積用單位面積去量既不方便,又不符合實際,這就需要我們找到一種計算面積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長方形的面積)
自主探究——長方形面積公式
課件出示教材53頁長方形①。提出問題:長方形①的面積是多少?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擺一擺。
小組合作,在長方形里擺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
全班交流分享擺的結果嗎?
生1:我正好擺了6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所以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6平方厘米。
生2:每行擺3個,正好擺了2行,所以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3×2=6(平方厘米)。
教師總結:第二名同學的方法不用密鋪,只要用面積單位分別擺滿長和寬,就能算出擺滿長方形所需的面積單位的個數(shù)。所以我們也可以用長×寬來計算這個長方形的面積。
5.其他長方形的面積是不是也可以用“長×寬”來計算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一步驗證。
。1)課件出示長方形②和長方形③,要求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擺一擺,一名同學記錄,其他同學擺,邊操作邊填表。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表格,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師小結: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ㄈ┳灾魈骄俊叫蚊娣e公式
1.大家看一看最后一個長方形有什么特點。(這樣的長方形就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正方形)
2.引導學生由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類推出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3.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求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分別需要知道什么。
(四)鞏固新知
1.解決課前的龜兔粉刷墻比賽的.問題。
2.練習課后第1題和第2題
。ㄎ澹┱n堂小結
1.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會了哪些知識?
(1)學會了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學會了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反思: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是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面積這一單元的教學內容,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根據(jù)新目標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解決數(shù)學問題,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規(guī)律,獲得數(shù)學經(jīng)驗,我采取了“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整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注重了學習方法,探究方法法人獲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同時也讓學生知道這些知識是如何被發(fā)現(xiàn)的,結論是如何獲得的,讓學生能把自己學習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長方形面積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計算公式、會用面積公式進行計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經(jīng)歷探索研究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公式的過程,通過實踐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自己探索發(fā)現(xiàn)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感悟到“長×寬”的算理,促進學生對數(shù)學的理解。本節(jié)課中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設計了兩次不同目的的操作體驗,力求通過讓學生“做”數(shù)學,逐步達成使學生既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又要在大腦中建立起為什么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是“長×寬”和“邊長×邊長”的表象,較好地獲得對計算方法的理解。
《標準》中“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具體目標要求為“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因此,本節(jié)課在引導學生探索研究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的同時,注意結合學生熟悉的物體引導學生嘗試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進行估測,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覺。
在有優(yōu)點的同時也存在著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有的在長方形的表面擺滿1平方厘米的方格;有的是沿著長、寬各擺一行些方法在學生的合作中都有體現(xiàn),如果能讓多一些學生利用投影儀分別演示一遍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
2、在教學時為了避免學生把面積和周長的概念混淆,課上沒有強調周長和面積的關系。反而造成了學生的一個誤區(qū),學生在探索正方形周長的公式時有的學生就認為求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邊長×邊長與正方形的周長公式=邊長×4混淆了,導致部分學生對求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還是模棱兩可。
總而言之,這節(jié)課上學生對概念的掌握還是較清楚,并能夠根據(jù)長方形面積公式解決一些基本的問題,達到了預想的教學目的。
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長方形面積的計算(《現(xiàn)代小學數(shù)學》第六冊).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形成過程,并且會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2.通過對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形成過程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及思維的深刻性.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教學重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掌握和初步應用.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形成過程.
教學用具:
電腦、每個學生6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直尺、米尺、卷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提問.
(1)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哪些面積單位?
(2)這些面積單位是怎樣規(guī)定的?
(3)用手比劃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有多大.
2.說出下面圖形的面積.(電腦演示)
畫面一:
問: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問: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為什么是20平方厘米?
生:一排有5個1平方厘米,有4排,一共有20個1平方厘米.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20平方厘米.
問:這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你是怎樣數(shù)的?
(先移動成為長方形再數(shù))
設疑: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為什么答不出?你能想想辦法嗎?
導語:有些長方形的面積用數(shù)方格的辦法數(shù)不出來,有些面積比較大的,如長方形操場,教室地面,用擺的方法也很不方便.這就需要我們必須找到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下面我們一起研究.[板書課題:長方形面積計算]
二、探討新知.
1.理解長寬.(搶答)
問:長方形的長、寬各是多少?
問:為什么長是6厘米、寬是3厘米?
生:因為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是1厘米.
沿長邊依次擺6個小正方形,長是6厘米.
沿寬邊依次擺3個小正方形,寬是3厘米.
問:通過上面的練習,你能知道長、寬與什么有聯(lián)系嗎?
生回答后師總結:一排擺幾個,長就是幾厘米;擺幾排,寬就是幾厘米.表內板書:[長(cm)寬(cm)]
2.實踐感知.
師:請你用6個1平方厘米擺一個長方形.(師巡視)
匯報你是怎樣擺的?(生說師板書)
3.觀察討論.
討論:仔細觀察表格內長、寬、面積的.數(shù)據(jù),2人一組討論:長、寬與面積之間有什么關系?
初步得出結論:長方形面積=長×寬
4.深入探討.
師:所有長方形的面積都等于長乘以寬嗎?我們再來研究一個例子.2人一組用12個1平方厘米擺成長方形,比一比哪組擺的方法多.1個同學做記錄.
師巡視,匯報結果如下:(電腦演示,可讓學生操作)
問:這些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寬有什么關系?
你能總結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嗎?
[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
如果用S表示面積,a表示長,b表示寬.字母公式是:
[板書:S=a×b]
5.釋疑
師:復習中畫面七那個長方形你能準確地求出它的面積了嗎?
生:先測量長和寬再計算.
三、鞏固練習.
1.直接列式計算.(口答)
2.判斷對錯.
(1)5×2=10(dm) ( )
(2)(5+2)×2=14(dm) ( )
(3)5×2=10(dm2) ( )
(4)2×5=10(dm2) ( )
反饋:(1)為什么錯?
(2)求的是什么?(周長)你能指一指求的是哪里嗎?
(3)求的是什么?請你指出來.
(4)為什么對?
3.動手實踐.
師:教室里有很多物體的面是長方形的,請你測量并計算它們的面積.
步驟:
(1)各組討論分工(測量、記錄、計算).
(2)匯報分工情況.
(3)分小組進行測量.
(4)反饋交流.
選測量正方形的小組,問:長和寬相等了,是什么形狀?你能總結出求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嗎?
[板書: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S=a×a]
4.全課小結: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看書、釋疑)
5.思考題.
求陰影面積?單位:cm2
(多種方法解答)
板書設計:
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說一說等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大小。
2、經(jīng)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3、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鍛煉數(shù)學思維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激發(fā)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
通過操作得到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并會運用。
【設計理念】:
課標指出“人人要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強調”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經(jīng)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應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給學生創(chuàng)造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機會。“面積”對孩子們來說并不陌生,他們聽說過。但是,他們的認識僅僅是“物化式”的感性認識。因此,本課通過一系列活動,包括觀察、描述、操作、思考、交流和應用等等,從實物中的面積——圖形中的面積——生活中的面積,來引導學生實現(xiàn)“面積”的知識建構,實現(xiàn)從實物——抽象的認識過渡,建立起“面積”的空間觀念,經(jīng)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并讓學生知道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身邊,能用自己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設計思路】:
首先讓學生認識“面”,例舉我們周圍的一些物體的面;由于物體的面有大有小,進而引出面積的定義: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積。接著讓學生舉例說明比較生活中物體表面面積的大小。其次讓學生認識平面圖形的面積,總結出平面圖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圖形的面積。再次讓學生運用觀察法、重疊法及測量法來比較出平面圖形面積的大小。最后讓學生區(qū)分周長和面積這兩個概念,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這兒有一幅畫,漂亮嗎?為了使這幅畫長時間保持整潔漂亮,我想給它封上一層塑料膜,那我需要考慮這幅畫的什么呢?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面積”。(板書:認識面積)
二、認識物體表面面積的含義
1、認識“面”
。1)摸一摸
我們周圍許多的物體都有面,出示一本數(shù)學書,這是數(shù)學書的封面,你能摸一摸數(shù)學書的封面嗎?指名摸
。◣熥⒁饧m正學生錯誤的摸法,張開手掌,認真的慢慢的摸這個面的全部,靜靜的感受它的大小,自己動手摸摸看。)
摸一摸自己的課桌面,再摸一摸鉛筆盒蓋的面。
說明:這些都是“物體的表面” (板書:物體表面)
。2)比一比
那剛才摸的鉛筆盒蓋的面和課桌面比,哪一個面大,哪一個面小?引導學生說完整。
看看前面的黑板,想一想數(shù)學書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個面大,哪個面小?
2、初次感受面積的含義
通過觀察、比較物體的表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物體表面有大有。
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那么課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課本封面的面積,桌面的大小就是桌面的面積。(師可邊指板書邊引導學生說)
你還能舉例說說嗎?同桌互說、指名說。
在我們今天的教室里還有很多物體比如說桌子、凳子、練習本,三角尺等等,請同學們任意選擇兩個物體的.面,先用手摸一摸它們的面,再說說什么叫他們的面積,(要把它們的面摸完整)最后比一比哪個面的面積比較大,哪個面的面積比較小。
三、認識平面圖形面積的含義
1、請小朋友們看這里的一些物體,都認識吧。(紅領巾、鐘面、小正方體、樹葉、直尺)這些物體中,它們的的表面是什么樣兒的呢?
2、現(xiàn)在我將這些物體的表面描畫下來(三角形、圓形、正方形、不規(guī)則圖形、長方形)這些圖形都叫做平面圖形。板書:平面圖形
這些平面圖形也有大小,我們把這些平面圖形的大小叫什么呢?(板書: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平面圖形的面積)
四、比較平面圖形面積的大小
1、那在這些平面圖形中,你覺得哪個面積最大?哪個面積最?
2、咱們今天一起認識了面積的含義,其實面積的用途相當廣泛。比如說到我們祖國的國土面積就居世界第三位。看!這就是咱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我國一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qū)域。今天老師從其中描出了江蘇、安徽、四川、湖南四個省份。觀察一下,你想說些什么嗎?(多媒體出示)
生:我看出四川省的面積最大,江蘇省的面積最小。
師:說的很好。這幾個圖形我們可以直接觀察出它們誰大誰小。(板書:觀察)
3、老師這里還有一道題目請大家?guī)兔鉀Q一下。多媒體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例2),怎樣比較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
生:看出來的。
師:我知道你們都是直接看出了它們的大小,但老師要提醒大家,有時直接觀察大小不太可靠,所以老師今天更想知道除了用直接看的方法,你還能用其他的方法比較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動手操作,幾個要求:你可以用老師提供的透明方格紙、小紙條等等,如果覺得有用就用,老師更欣賞你能用自己身邊的材料來比較。如果你暫時還不會可以看看周圍同學的操作,相信你會得到啟發(fā)。(播放音樂)
生1:重疊
師:同不同意,和他一樣的舉手。這種方法我們可以把它叫做重疊法,老師想了解一下有沒有同學使用了老師提供了透明方格紙。
小結:物體表面的面積和平面圖形的面積都是有大小的,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大小,如:觀察、重疊、數(shù)格子等。
五、練習反饋,應用新知
1、想想做做第3題
剛才同學們運用了自己的方法都能比較出一些平面圖形的大小,老師還想來考一考大家、,看這四個圖形你覺得哪個圖形的面積最大呢?想一想:有沒有更好辦法來比較呢?(數(shù)格子,出示方格)自己數(shù)一數(shù)、再比一比。(集體交流)這個圖形你是怎么數(shù)的啊?(交流半格的數(shù)法)
2、想想做做第4題。
你們今天學習得真棒!咱們的數(shù)學課真有意思啊!我們的課本上還給我們準備了一些有趣的圖案,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完成課本想想做做第4題。
提問:同學們剛才描出來的是這個圖形的什么?(周長)那老師想將它涂成紅色,涂色的部分是這個圖形的什么呢?(面積)
周長和面積是好朋友,不過好朋友有時也要分清楚。
3、想想做做第4題。
最后咱們一起去一所漂亮的小學去看看,(課件出示)這是這所小學的平面圖,你覺得這所小學建的怎么樣?你最喜歡這里面的什么地方?你覺得這個地方的面積怎么樣了?
對于有些面積相近的圖形,只要學生說出差不多就可以了。
4、實踐運用:選擇教材77頁的動腦筋作為一個實踐活動。
五、總結全課:
你們今天學得高興嗎?你有哪些收獲?
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3—124頁,“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二十八的第1—5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師準備卷尺,生準備一張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20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讓學生說一說面積的含義,并舉例說明。
2、讓學生說一說學過的面積單位,并比劃一下它們的大小。
二、新課。
1、教學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讓生拿出準備好的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測量一下它的面積。生擺完后問:一共擺了多少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沿長邊擺幾個正方形?沿短邊擺幾個正方形?
根據(jù)生的回答,是在黑板上畫出圖形(畫長方形時用1分米表示1厘米):
師問:這個長方形的長是幾厘米?沿長邊一排擺幾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是幾平方厘米?每排正方形的個數(shù)與長方形的長有什么關系?這個長方形的寬是幾厘米?沿寬邊擺里幾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排數(shù)與長方形的寬有什么關系?一共擺了多少個正方形?你是怎樣計算的?
生答,師小結并板書:5times;3=15長times;寬=面積
2、練習!白鲆蛔觥钡念}目,讓生先量出它的長和寬,再計算它的面積。
二、課堂練習。
1、做練習二十八的第1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長方形的長和寬是多少厘米,再計算。
2、做練習二十八的第2題。
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做練習二十八的第3題。
先讓一生與老師共同測量出黑板的長和寬,再讓生計算。
三、作業(yè)
練習二十八的第4、5題。
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二、教學目標
1、 能探索總結出長方形面積計算的計算公式
2、 會運用公式正確計算出長方形的面積。
3、 做到認真操作、積極思考、主動探索。
三、教學重點:
能探索總結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四、教學難點:
探索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五、說教法:
依據(jù)嘗試教學理論和新課標的改革,本節(jié)課采用嘗試教法,同時利用多媒體演示教學方法。如:讓學生在小組里用學具任意擺出三個不同的長方形,并把數(shù)據(jù)填入表里,再量出給出的長方形的長、寬,量出它們的面積。通過這兩次活動,使學生出步體會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的關系。
六、說學法:
1、 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
2、 動手操作學習的方法。
七、說教學程序:
1、 首先出示媒體長方形,并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出它們的面積,讓學生觀察并說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長、寬個是幾厘米?這樣為學生下步的動手操作創(chuàng)設情景,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
2、導入新課
。1) 面積小的長方形可以用小正方形擺出它的面積,讓學生想一想,如果想知道大的長方形的面積用這種方法行嗎?揭示課題并板書
3、學習新課:
。2) 手操作、初步感知
學生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領悟數(shù)學思想的`方法,操作是不可少的。學生在操作中手、腦并用,充分感知形成表象。
。3) 直觀演示,明確道理
充分發(fā)揮媒體教學功能,作到直觀、形象,動態(tài)地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為形象思維提供了依據(jù)。較好地突破重點、難點。演示為:
A、出示長方形面積24平方厘米(長6厘米、寬4厘米)。
B、出示一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左邊角注明邊長為1厘米。
C、橫著再放5個。
D、左起按順序縱著放其余的。
F、實踐操作。
如:讓學生說出長擺幾個小正方形是幾厘米,寬擺幾個是幾厘米,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形,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讓學生真正理解三者之間的關系。
(4) 引導質疑,實際測量
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還要重要,鼓勵引導學生針對結論質疑。重點理解為什么用長乘寬就可以求出長方形的面積呢?讓學生帶著疑問進入看書自學的探索中,進而弄清為什么用長乘以寬就能求出長方形的面積。充分利用媒體演示,使學生明白長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數(shù)等于長和寬所含厘米數(shù)的面積。為了使學生真正達到會運用的目的。我們讓學生去測量,計算身邊的長方形物體的面積的大小,通過動手學生就已經(jīng)把所學知識在頭腦中形成了。
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3—124頁,“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二十八的第1—5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師準備卷尺,生準備一張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20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讓學生說一說面積的含義,并舉例說明。
2、讓學生說一說學過的面積單位,并比劃一下它們的大小。
二、新課。
1、教學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讓生拿出準備好的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測量一下它的面積。生擺完后問:一共擺了多少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沿長邊擺幾個正方形?沿短邊擺幾個正方形?
根據(jù)生的回答,是在黑板上畫出圖形(畫長方形時用1分米表示1厘米):
師問:這個長方形的長是幾厘米?沿長邊一排擺幾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是幾平方厘米?每排正方形的個數(shù)與長方形的長有什么關系?這個長方形的寬是幾厘米?沿寬邊擺里幾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排數(shù)與長方形的寬有什么關系?一共擺了多少個正方形?你是怎樣計算的?
生答,師小結并板書: 5×3=15
長×寬=面積
2、練習!白鲆蛔觥钡念}目,讓生先量出它的長和寬,再計算它的面積。
三、課堂練習。
1、做練習二十八的第1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長方形的長和寬是多少厘米,再計算。
2、做練習二十八的第2題。
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做練習二十八的第3題。
先讓一生與老師共同測量出黑板的長和寬,再讓生計算。
四、作業(yè)
練習二十八的第4、5題。
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人教版)《數(shù)學》第七冊“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教材分析】
“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是在學生知道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和會用面積單位六接錄面積的摹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生學習其他平面圖形而積計算的基礎。教材注重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找出長方形面積與邊長的關系。讓學生自己總結面積計算公式。這樣安排。既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如何掌握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與如何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成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
【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內容之前。己經(jīng)學習了面積的概念及常用的面積單位。并且會用面積單位直接I.m.平而圖形的面積。但用這種方法比較麻煩。而且有時會行不通。這些都引起了學生的思考。因此。
他們迫切需要探求一種比較簡便的方法。那么如何去探求—即學生體驗、經(jīng)歷長方形面積公式的形成過程就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并掌握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和操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以獨立思考、合作探討、動手操作等形式經(jīng)歷長方形面積公式的形成過程。
3.情感與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及科學探究精神。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每組一個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學具:分組實驗單、每生10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及一張無格長方形彩紙(長、寬均為整厘米數(sh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游戲:看誰涂得快。
準備:每組一個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規(guī)則:
。1)每小組可以任選一正方形為其涂色。
(2)以先涂完色的為勝。
1、學生操作完后。問:你們獲勝的秘密是什么?或問:你們組為什么選涂小正方形?
總結出:圖形的而積也有大小之分。
那么。怎樣知道一個圖形的具體面積呢(導入新課并板書課題: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1.獨立思考。猜測設疑:
。1)下面長方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你能驗證一下嗎(出示學具中的長方形彩紙)?
。▽W生可能用I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去錄。也可能直接估計,這些都是可以的。)
。2)出示學校長方形花壇的平面圖。問:要知道這個花壇的占地面積有多大。你有什么好辦法嗎(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辦法)?
是否有一個更簡捷的度最方法呢?讓我們一起來尋找吧。
2、小組合作。操作初探:
。ㄆ磾[:讓學生用準備好的而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擺長方形。用幾個拼都可以。并完成分組實驗單。
。2)討論:觀察實驗單。你們能發(fā)現(xiàn)什么?
。3)交流:分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通過交流。學生的發(fā)現(xiàn)可能有:
、倜啃袛[的個數(shù)與長方形長邊的厘米數(shù)相等;
、跀[的行數(shù)與長方形寬邊的厘米數(shù)相等;
、鬯玫男≌叫蔚目倐數(shù)與長方形面積的平方厘米數(shù)相等。
3.驗證總結:
(出示圖形:你能準確說出下面長方形的面積嗎?為什么(每格1平方厘米)?
(2)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實際驗證。
(3)出示“猜測設疑”中的長方形彩紙:
問:要知道這個長方形的準確面積。需要什么條件?
學生實際測量并求出面積。
。4)歸納概括出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長方形的面積=長X寬(板書)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的設計。注重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讓學生通過拼擺、觀察、合作,經(jīng)歷整個知識的形成過程,循序漸進地掌握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突出體現(xiàn)“做數(shù)學”的思想,突出了數(shù)學的應用性。不足的是“導課”和“猜測設疑”用的時間過長,整個教學節(jié)奏把握不夠緊湊,這是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在理解面積含義的基礎上,通過實驗操作推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運用長方形的計算方法正確解決問題。
。ǘ┻^程與方法。
經(jīng)歷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探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逐步養(yǎng)成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
。ㄈ┣楦袘B(tài)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點:
長方形面積的推導過程。
三、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學教法:
引導探究法。
五、教學學法:
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六、教學過程:
。ㄒ唬⿵土暸f知,引入新課。
1、師:前面已經(jīng)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分別是怎么規(guī)定的?用手比劃一下。
2、你想用什么單位度量你的課桌?為什么?為什么不用平方厘米和平方米呢?
3、咱們學校的'大操場用什么度量呢?還能用擺正方形的方法嗎?看來擺正方形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有一個通用的計算公式那就方便多了。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大家一節(jié)解決這個問題,板書課題: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如果你有12個邊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把他們拼成一個長方形,有幾種拼法呢?
。1)生獨立思考,用拼、畫等方式完成。
。2)小組內交流方法。
。3)討論:你們拼出形狀各異的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為什么?
(4)匯報結果:
A、因為都是12個小正方形拼出的,所以是12平方厘米。
B、數(shù)出來的。
C、用長乘寬的辦法
2、探究長乘寬的方法。
。1)先讓第三位同學說說自己的想法。
。2)先觀察你們拼的長方形中,長的方向上有幾塊小正方形?長是幾厘米,寬的方向上有幾塊小正方形?寬是幾厘米?再說說長方形中所含平方厘米數(shù)是多少。把結果填寫在課本77頁。
。3)從表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每行的塊數(shù)乘行數(shù)等于總塊數(shù),也就是長方形的面積。
每行的塊數(shù)等于(長),行數(shù)等于(寬)所以得到:長乘寬等于面積。
3、驗證與應用
再畫一畫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怎樣求面積?口述如何擺。
。ㄈ┘皶r聯(lián)系,鞏固新知。
1、聯(lián)系二十九第2題。
2、78頁做一做。測量時取整數(shù)。
(四)交流收獲,小結全課。
1、今天你學會了什么?在計算時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運用今天的知識,你能解決身邊一些物體的面積嗎?
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1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規(guī)范實驗教科書 數(shù)學》 三年級(下冊)第74~77頁。
教學目標
1. 使同學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初步理解面積的含義。
2. 使同學經(jīng)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多種比較戰(zhàn)略。
3. 使同學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的興趣,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游戲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來了這么多聽課老師,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表示歡迎。好嗎?
〔研討:借助拍手的情境導入新課!
二、 初步感知,認識面積
1. 揭示面積的含義。
師:我們拍手的時候,兩只手碰擊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誰來摸一摸老師的手掌面?(同學摸老師的手掌面)
師:你們的手掌面在哪兒?摸一摸自身的手掌面。(同學摸自身的手掌面)
師:(摸數(shù)學書的封面)這是數(shù)學書的封面。老師的手掌面和數(shù)學書的封面比,哪一個面大?
生:數(shù)學書的封面大,手掌的面小。
師:把剛才的話說完整,好嗎?
生:數(shù)學書的封面比手掌面大,手掌面比數(shù)學書的封面小。
師:伸出你們的小手,也擺在數(shù)學書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1:數(shù)學書的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2:我的手掌面比數(shù)學書的封面小。
師:數(shù)學書的封面和黑板的外表比,哪個面大呢?
生:數(shù)學書的封面比黑板的面小,黑板的面比數(shù)學書的封面大。
師:(指黑板面)像這里,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積。(板書:面積)你能說一說什么是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嗎?
生:數(shù)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
〔研討:摸一摸老師的手掌面,摸一摸自身的手掌面、數(shù)學書的封面,以和觀察黑板的外表等等,用同學自身身邊熟知的事物,借助于同學的生活經(jīng)驗,讓同學充沛感知,引發(fā)新知的生成。在同學沉溺于生活體驗時,揭示本節(jié)課的主題——面積的含義。和時地把生活經(jīng)驗概括為數(shù)學知識,把生活語言提升為數(shù)學語言:黑板外表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積,數(shù)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等。先就具體事物,說明“面積”的意義,為“面積”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認識的基礎。〕
2. 摸一摸,說一說。
師: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物體,桌子、凳子、練習本、文具盒等等。這些物體都有面,這些面的面積有大有小,F(xiàn)在,請同學們選擇其中的兩個面比一比,哪個面的面積大,哪個面的面積小?
生1:課桌面的面積比凳子面的面積大。
生2:練習本封面的面積比課桌面的面積小。
〔研討:摸身邊物體的外表,觀察桌子、凳子、練習本、文具盒等物體的外表,并且比較兩個面的大小,能加深同學對“物體的外表有大有小,可以比較大小”的認識,鞏固面積概念。同時,還可以滲透“全等形等積”和“面積的可加性”等公理,以和其他等量公理,為引進面積單位以和用直接計量法求面積打下基礎!
三、 操作實驗,比較大小
1. 涂一涂。
師:我們研究了這么多物體外表,看過了,也摸過了,想不想再動手涂一涂呢?(想)好,全班分成兩大組,來個涂色競賽。請聽清兩個要求:第一,發(fā)給你們的圖形要涂滿,不能有空隙;第二,老師說“開始”,才可以動筆涂,時間1分鐘。請小組長打開1號信封,每人發(fā)一張紙。(小組長按要求發(fā)給每個同學一張白紙)
師:準備好了嗎?開始!
同學涂色。
師:時間到,涂好的同學請舉手。下面,我隆重宣布競賽結果:××小組獲勝。獲勝的小組,把你們的作品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生1:太不公平了!我們不服氣。
生2:他們涂的紙比我們的小多了。
生3:看看我們的紙,比你們的大多了。
師:你們小組的紙大,他們小組的紙小,也就是你們小組要涂的什么大?
生:我們小組要涂的面積比他們小組要涂的面積大得多。
〔研討:創(chuàng)設激趣的問題情境,讓同學形成認知抵觸,造成“憤”“悱”的心理狀態(tài)!霸蹅冄芯苛诉@么多物體外表,看過了,也摸過了,想不想再動手涂一涂呢,分成兩大組,來個涂色競賽”,同學興致盎然。而教師事先發(fā)給兩組涂色的圖形的面積不一樣,一組比較小,另一組要大得多,當然涂起來用的時間就多。這樣,當同學看到“事實真相”之后,對面積的大小也就有了更強烈的感受!
2. 練一練。
(1) “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同一幅中國地圖上描下來的四個省的圖形。
師:這是從同一幅中國地圖上描下來的'四個省的地圖。你能看出哪個省的面積最大,哪個省的面積最小嗎?
生:四川省的面積最大,江蘇省的面積最小。
(2) 畫面積不一樣大的圖形。
師:下面請大家動動手,畫出兩個面積不一樣大的圖形。
生按要求畫兩個面積不一樣大的圖形。
選擇3~4幅在投影儀上展示,并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
師:同學們畫出的這些圖形,都能比較出面積的大小嗎?(能)
(3) “想想做做”第5題。
出示學校平面圖。
師:咱們再來看一幅學校平面圖。選擇其中兩個圖形,比一比所占土地面積的大小。
生1:運動場的面積比生活區(qū)的面積大。
生2:水池的面積比花壇的面積小。
生3:辦公樓的面積和生活區(qū)的面積差不多。
師:到底是辦公樓的面積大,還是生活區(qū)的面積大呢?能一眼看出來嗎?
生:看不出來。
師:怎樣比較這樣看上去面積差不多的兩個圖形的面積呢?我們來看下面的例子。
〔研討:相差懸殊的兩個面面積的大小,憑觀察就能做出判斷。對于兩個面積差不多的圖形,要比較大小就得另想他法。〕
(4) 比較圖形的面積。
師:(出示面積接近的正方形和長方形)這兩個圖形哪個面積大呢?(同學意見不一)
師:咱們光用眼睛看,難以準確地做出判斷。你們能不能想想其他的方法?
同學在小組內議論。
師:為了方便大家比較,老師為你們提供了一些資料:4個小方塊、紙條、尺子。大家可以借助這些資料,想方法比較它們的大小。
同學在小組內活動,教師巡視。
組織反饋。(略)
〔研討:問題是啟發(fā)式教學的驅動器。抓住了問題,就抓住了課堂教學的切入點。當老師出示兩個面積很接近的圖形時,引起了同學的爭論。這個時候的同學,是帶著問題在考慮,戰(zhàn)略的探求已經(jīng)從“外壓”轉化為求知的“內需”!
四、 實踐運用,解決問題
1. “想想做做”第3題。
出示圖形。
師:下面四個圖形,哪個圖形的面積大一些?你們有比較的方法嗎?
生:數(shù)格子!
師:那么,我們就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來比較這些圖形的大小。
同學在書上數(shù)出結果,寫在每個圖形旁邊。
同學獨立完成后,組織匯報。(數(shù)梯形的面積時出現(xiàn)了分歧,有少數(shù)同學的答案是20格。)
師:究竟哪一個答案正確?
生:應該是18格,梯形中的4個半格合起來是2格。
師:通過數(shù)格子,我們知道哪個圖形的面積最大?
生:梯形的面積最大。
2. 出示下圖:
師:小明家用方磚鋪地,還剩下兩個局部沒有鋪,假如鋪滿這兩塊空地,哪塊空地用的方磚多?
同學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各自的想法。
師:兩塊空地各用多少塊方磚?
生:第一塊空地要用16塊方磚,第二塊空地要用18塊方磚。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以數(shù)空的格子。
師:怎樣才干把這兩塊地的空格數(shù)準確呢?
生:可以把空出的格子先畫出來再數(shù)。
師:你來試一試。
同學到投影前操作。(畫出格線,數(shù)出空格)
師:哪一塊空地的面積大?
生:第二塊空地的面積大。
師:這兩塊空地,一共要用多少塊方磚?
生:16 + 18 = 34(塊)。
3. 游戲(猜猜看)。
師: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喜歡)好,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游戲,規(guī)則是:同學們分兩組,分別看老師出示的圖形。一組同學看圖形時,另一組同學不能看。
師:(出示一個較大的被分成4格的圖形)請第一組同學看,這個圖形一共有幾格?
生:(齊)4格。
師:(出示一個較小的被分成6格的圖形)請第二組同學看,這個圖形有幾格?
生:(齊)6格。
師:大家來猜一猜,哪個組同學看到的圖形面積大?
生1:6格比4格多,當然6格的圖形大。
生2:不一定。說不定6格的圖形格子小。
師:究竟哪個圖形的面積大呢?想不想看看這兩個圖形。(出示兩個圖形)為什么4格的圖形,面積反而大?
生1:4格的圖形,每個格子大。
生2:6格的圖形,每個格子小。
師:看來,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來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時,格子的大小要一樣。專門用于計量面積的這種小方格,就是“面積單位”,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研究。
〔研討:比較面積大小,可以通過觀察,運用直覺思維做出判斷。對于面積相差不多的兩個圖形,則需要用其他的方法,如疊合法、數(shù)方格的方法等。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來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就是將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的比較,歸結為兩個數(shù)的大小比較。教科書以“想想做做”第3題,引導同學體會這種方法。隨后的練習,因為圖中沒有現(xiàn)成的格子,所以同學既可以對比旁邊的方磚,去數(shù)空缺處有多少格,也可以先畫格子然后數(shù)。專門用于計量面積的這種小方格,就是面積單位,這就為下一節(jié)課學習“面積單位”做了必要的鋪墊!
總評
這節(jié)課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緊密聯(lián)系同學的生活實際。注重創(chuàng)設生動的學習情境,讓同學玩中學,學中練,在活動中體驗新知,在解決問題中提煉新知。教者在吃透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利用廣泛的課程資源,選取同學熟悉的事例,作為教學內容。這樣,就可以激發(fā)同學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實現(xiàn)教材預期的教學目標,把數(shù)學課上活。
第二,強化面積概念的教學!懊妗痹谛W和初中都是不定義的概念。在教學中,同學很容易把面積和周長混同。關于面積計量,同學先要根據(jù)面積概念和面積單位的意義掌握面積的直接計量法(即數(shù)方格的方法),然后推導出幾個面積公式,從面積的直接計量過渡到間接計量。所以在面積概念的教學中,要注意滲透“全等形等積”和“面積的可加性”兩個公理,為直接計量法打好基礎。為了防止“面積”和“周長”混同,往往用對比題組對同學進行訓練。
第三,注重掌握探索時機,對同學實施有效的引導,使同學成為學習的主人。教者為同學提供積極考慮與合作交流的空間,不時地引導同學在觀察、操作、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的活動中,逐步形成自身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戰(zhàn)略。公開課教案注意從解決問題中提升概念、方法和規(guī)律,并有效發(fā)揮活動的作用。
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2
【教學內容】:
九年級義務教育課本三年級第一學期P62-63
【教學目標】:
1、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cm2),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的面積概念,會用厘米方格來表示圖形的面積,知道占幾格就是幾平方厘米。
2、在活動中理解長方形面積與長、寬之間的關系,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遷移和類推能力。
3、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嘗試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體驗成功的樂趣。
細化目標:
。1)通過操作學具來探究測量長方形面積的方法,激發(fā)活動興趣,培養(yǎng)活動意識。
。2)在測量活動中找尋長方形長、寬厘米數(shù)與行數(shù)、列數(shù)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仔細觀察、認真傾聽、愿意交流的習慣和不怕困難的探究意識,掌握面積的計算方法。
。3)在計算活動中培養(yǎng)知識的遷移、類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掌握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交流和討論研究等學習方式逐漸自覺地改進測量方法,形成新的測量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形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shù)等于長方形的長與寬的乘積。
【教學準備】:
1cm2的正方形卡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落實教學目標1)
1、比較兩個長方形的大小
2、認識面積單位cm2
3、揭示課題
二、活動探究
1、用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來測量出長方形的面積。(落實細化目標1)
。1)指名匯報
(2)小結并板書:總個數(shù)=每行的個數(shù)×行數(shù)
學習興趣-活動興趣
A、愿意參加此項活動,能主動完成測量前2個長方形的面積,并嘗試或完成第3個長方形面積的測量。
B、愿意參加此項活動,主動測量完前2個長方形的面積后就停止了活動。
C、意參加此項活動,測量第1個長方形面積后就停止了活動。
教師根據(jù)表格的填寫情況進行評價。
能根據(jù)測量要求有計劃地選取、整齊地擺放相應個數(shù)的小正方形,并記錄測量數(shù)據(jù)。
選取或擺放小正方形的計劃性和目的性不強,或沒有記錄測量數(shù)據(jù)。
操作小正方形與測量長方形面積的活動要求無關。
教師選取1—2組學生當場評價。
2、再次測量第3個長方形的面積(落實細化目標2)
。1)指名匯報
(2)小結并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9×5=45(cm2)
A、愿意參加此項活動,能自始至終參與其中,并表現(xiàn)出積極思考、動手操作的狀態(tài)。
B、愿意參加此項活動,但是遇到困難就放棄了。
C、不愿意參加此項活動,未見思考和操作的狀態(tài)。
教師參與其中1組學生的活動,根據(jù)學生情況進行評價。
能參加小組活動,愿意傾聽他人的想法,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小組活動中,對于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愿意傾聽他人的.想法,只能做到其一。
不能參加小組活動,既不愿意傾聽他人的想法,也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3、小結:我們在測量并計算長方形面積時,先用小正方形鋪滿整個長方形,接著只把小正方形放滿一行和一列,最后還想出了用尺直接量。誰來說說這三種方法有什么感受?
三、鞏固練習
1、看圖計算出下列長方形的面積(落實細化目標3)
。1)交流核對
(2)小結并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2、選擇(機動)
。1)你的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大小約是()
A、1cm2B、5cm2C、10cm2D、1cm
。2)一張電影票的長是6cm,寬是5cm,面積是()?
A、30cmB、11cmC、30cm2D、11cm2
。3)一條紙帶長1dm,寬3cm,它的面積是()平方厘米
A、3B、30C、4D、14
四、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誰對你的幫助最大?
五、面積公式
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
平方厘米cm2總個數(shù)=每行的個數(shù)×行數(shù)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9×5=45(cm2)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3×3=9(cm2)
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3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 77、7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 通過解決卡片面積問題,促使學生經(jīng)歷“問題研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形成方法”的研究過程。體驗不斷改進測量方法的意義和作用:在直接測量的方法基礎上逐漸改進測量方法,發(fā)現(xiàn)間接測量方法,總結求長方形面積的一般方法。
2、 在探索求長方形面積的一般方法過程中,理解這種方法的原理,并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基本的思考程序和基本的計算能力進行相應的訓練。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遷移類推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和討論研究等學習方式逐漸自覺地改進測量方法,形成新的測量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形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shù)等于長方形的長與寬的乘積。
教學準備:
課件、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若干、長方形卡片、直尺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我們剛剛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一、復習導入
概括起來我們知道了兩件事:什么是面積和面積單位;知道用面積單位鋪滿的方法可以知道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面積。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有關面積的知識(板書課題:長方形的面積)。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ㄒ唬┨峁┎牧,啟發(fā)研究
這張方形卡片的面積是多少?
(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這張長方形卡片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2)怎樣才能準確知道卡片的面積到底有多大?
。3)就用你們剛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積?
。ǘ┱故、交流方法
1、交流。
。1)它的面積是多少?
(2)誰估計得比較接近?
。3)你用的什么測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鋪”情況。
。1)沿長擺了幾個?有這樣的幾行?一共是幾個幾?
(2)算式怎么表示?(板書:4×3=12)這里的4表示什么? 3呢?一共有多少個面積單位?
。3)用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全部鋪滿,這是一種方法,誰和他的方法一樣?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用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來測量卡片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測量面積,通過鋪滿、數(shù)面積單位的個數(shù),使學生建立和深化面積意識:把所有的面積單位都數(shù)上,才是卡片的面積。]
3、展示交流“半鋪”情況:沿長一行,沿寬一列。
(1)探究方法:這是沿長擺幾個,沿寬擺幾個?
。2)能想象出鋪滿是多少個面積單位嗎?
。3)課件演示:沿長……沿寬……一共是多少個……
。4)這種方法不用全擺滿,通過想就知道全部鋪滿以后有多少面積單位了。
[設計意圖:通過測量卡片的面積,使學生初步體驗到全鋪麻煩,到鋪一部分,只擺一行一列,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積單位的總數(shù),在操作中對直接經(jīng)驗進行修改。]
4、運用半鋪方法測量長方形面積。
。1)用這個方法,比比誰能很快地求出這個長方形卡片的面積。
。2)面積是多少?(課件展示:沿長……沿寬……一共是多少個……)
[設計意圖:通過測量卡片的面積,促學生深入思考,再次豐富學生間接測量經(jīng)驗,優(yōu)化方法的同時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探究更簡便的方法——間接測量方法。
。1)“半鋪”的方法比較簡單,但它是不是適用于任何一個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呢?
。2)那我們今后就揣著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扛著平方米的面積單位到處去測量面積吧。比如足球場場地面積……,想說些什么?
。3)討論:我們不妨把這張卡片就當作……,大家開動腦筋,小組研究能不能找到簡便的方法?
。4)探究交流:為什么長20厘米就能擺20個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呢?
。5)為什么寬是4厘米,就能擺這樣地行呢?怎么列式?
(6)量出長和寬還真的能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呢!
[設計意圖:通過探究測量較大面積卡片的方法,引起學生自覺改進舊方法的意識,發(fā)現(xiàn)長方形長、寬與面積單位邊長個數(shù)的關系,突破由面積單位到長度單位的.轉化這一理解難點。]
6、利用多張卡片深化理解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1)計算長方形卡片面積。
它的面積是多少。吭趺聪氲模浚ㄕn件)看到長9厘米,就說明能擺……,寬6厘米,說明……,一共多少個面積單位?所以……怎樣列式?
(2)計算長方形卡片面積。
比比誰能很快地算出這張卡片的面積,面積是多少?怎么列式?(板書算式。)
大家共同研究,有了這么了不起的發(fā)現(xiàn)!
[設計意圖:培養(yǎng)想象能力,內化操作活動,展現(xiàn)思維狀態(tài),推進學生思維發(fā)展,深化理解面積計算方法。]
(三)歸納公式
。1)研究到現(xiàn)在,你知道量出長和寬后怎樣求出長方形的面積嗎?
。2)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板書)。
。3)(指算式)看到長幾厘米,就知道能擺幾個面積單位,寬幾厘米,就知道能擺這樣的幾行。所以長的厘米數(shù)乘寬的厘米數(shù)等于所含的平方厘米數(shù)。
三、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驗證公式
1、這種發(fā)現(xiàn)對所有的長方形的面積都適用嗎?
2、交流反饋:選取教室里表面是長方形的物體,先估計它的面積,再量出它的長和寬,計算出面積,看看估的和算的是不是較接近。
3、練習: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鞏固新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及數(shù)學的價值。]
四、總結研究過程,滲透數(shù)學研究的方法
回顧一下咱們的研究過程:同學們經(jīng)歷了“解決長方形卡片面積問題—直接測量到不斷改進測量方法—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間接測量方法—形成方法:總結求長方形面積的一般方法”的研究過程。今天我們研究出了求長方形的好方法,能解決許多的實際問題,其實利用這個方法,還可以求其他圖形的面積,今后我們會繼續(xù)學習。
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4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 77頁——81頁《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及練習十九內容。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2)會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并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滲透“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和科學探究精神。
三、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jīng)歷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并會應用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難點:
是讓學生學會自行動手操作、探索、,概括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五、教具準備:
長方形卡片、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直尺
六、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什么是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出示圖,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這些長方形的面積我們是用擺小正方形的方法得到的,如果我們想知道教室地面的面積,用這種方法合適嗎?
。ǘ┨骄啃轮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板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老師手中有張卡片,,你能估計一下這張卡片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厘米嗎?(學生交流估計答案)
你能想辦法知道這張卡片的面積到底是多少嗎?請同學們利用手中的學具,同桌合作試一試,我們比比看哪些小組合作的最好。
師:巡視指導。 生:匯報。
師黑板展示:怎么擺?一行擺5個,這個長方形的長是幾厘米,擺了3行,寬是幾厘米,面積是幾平方厘米,你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
生:匯報.可能說:長方形面積=長×寬
師:這個長方形面積可以用長×寬來計算,那么其它所有的長方形面積都可以用長×寬來計算嗎?我們該怎么辦?是不是要驗證呢。下面我們進行一項活動,4人一小組,用你手中的小正方形任取幾個,拼成大小不同的長方形,看看它的長是多少厘米,寬是多少厘米,面積是多少厘米,匯報給小組長,并填好小組合作記錄表。
生:匯報,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黑板展示。
2 小結:長方形面積=長×寬
練習:計算長方形卡片的面積。出示一組卡片分別是長9厘米、寬6厘米;長8厘米、寬6厘米;長7厘米、寬6厘米(實際上是邊長6厘米的正方形)指著最后的圖形:這個長方形特別在哪里?正方形的面積,可以怎樣計算呢?
小結: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練習:老師有一塊正方形的手帕,邊長是2分米,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計算圖形的面積。
。ㄈ╈柟绦轮
一張長方形的辦公桌,桌面長14分米、寬9分米。要配上同樣大小的玻璃,這塊玻璃的面積應該是多少平方分米?
。ㄋ模┩卣剐轮
李小林從一張長10米,寬6米的長方形中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是什么圖形?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ㄎ澹┌鍟O計: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啟發(fā)學生認識到探求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必要性,激發(fā)其學習動機。
2、讓學生通過參與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的全過程,理解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發(fā)展其抽象概括能力。
3、能比較熟練地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關鍵:
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
教學準備:
每位學生1平方厘米正方形紙片15片。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景
1、出示一張長方形的照片。
師:大家認識他們嗎?想對他說什么?
師: 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是一張什么形狀的照片?
生:是一張長方形的照片。
師:馬老師很喜歡這張照片,想把它保存的久一點,老板向我建議:可以
去塑封,就是在表面貼上一層薄膜。要知道這張薄膜有多大?
2、我們要求它的什么?
生:求面積。
3、師:對,我們必須知道這張長方形照片的面積,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
長方形的面積(板書:長方形的面積),F(xiàn)在請你估計一下這張長方形照片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師:你們覺得長方形的面積與什么有關系呢?
師: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們就一起來做個實驗吧。
(二)動手操作,實踐探究
1、驗證長方形的面積。
要求:
(1)用15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選幾個拼成長方形,看哪小組的擺法最多。
(2)請把結果填入表格。
(3)聰明的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
(4)(小組操作、交流并匯報)整理如下
長所含的厘米數(shù) 寬所含的厘米數(shù) 長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數(shù)
6 1 6
5 3 15
5 2 10
3 3 9
師:請仔細觀察這些長方形的面積,長,寬,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我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數(shù)正好等于長的厘米數(shù)乘以寬的厘米數(shù)。
師:還有誰發(fā)現(xiàn)了?你來說說看!
生2: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以寬。
師:通過實驗大家證實了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以寬。(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 × 寬)我們一起來讀一遍。
2、用字母表示公式
師:剛才我們得到的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如果用字母來怎樣表示呢?
師:如果用s表示面積,a表示長,b表示寬,那長方形的面積可以表示為
生:s=a×b (板書)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說:“老師,剛才那個表格上的第四個擺的不是長方形,是正方形。
師:是嗎?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嗎?剛才那個同學擺的好象有點特殊。
師:我們剛才研究的可是長方形啊,怎么會出現(xiàn)正方形呢?那我們該怎么辦呢?正方形的面 積也可以這樣算嗎?(討論)
師:你來說說看。 同學們,你們對正方形的面積是怎么想的?正方形為什么可以這樣算呢?我們應該怎樣證明它呢?
生2:我是這樣想的:剛才我在排的時候橫過來排3個,豎下來也排3個,這樣就成為一個邊長3厘米的正方形了。(教師指著原來的表格)它的面積有9個小正方形的面積,3×3就是9平方厘米,也就是這個正方形的面積等于邊長×邊長。
生3:老師,我們可不可以這樣想,(師:你說說看)我們以前學過,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邊長就相當于長方形的長和寬,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那么正方形的'面積就可以等于邊長×邊長。
師:同學們,你們同意他們的說法嗎?那正方形的面積怎么求?
(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 s=a×a )
3、小結
師:我們通過實驗驗證了長方形的面積=長×寬,而且還有意外的收獲,得到了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那么同學們,如果我們想求一個長方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幾個條件?要求正方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
(三)運用與擴展
1、練習
師:你能運用這個面積公式求下面幾個圖形的面積嗎?
師;在算這個照片的面積時,我們要先做什么?
生:測量。有兩個小朋友幫測量,一個測的結果是長15厘米,寬10厘米;
生匯報:15×10=150平方厘米
師:可是老板為什么給我180平方厘米的透明薄膜呢?他是不是想多要我的錢呢?
師:既然大家已經(jīng)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應用。
1、例1 上海人民廣場地下商業(yè)步行街長300米,寬36米。它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解:s=ab=300×36=10800(平方米)
答:它的面積有10800平方米。
2、計算出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動手試一試。
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經(jīng)歷面積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2、滲透“猜想—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的學習方法以及相關事物之間都是有內在聯(lián)系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和科學探究精神。
3、讓學生通過對數(shù)學內在規(guī)律的探索,來感受數(shù)學的魅力,體驗成功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實踐、觀察比較,探究得出長、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長、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用具:
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尺子、課件等。
教學設想:
圍繞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這個重點問題,我力圖把教學的著力點放在公式是怎樣被提出來的,又是怎樣加以推導論證的。
1、復習中設置障礙,引出問題。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引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乃是求知的前提。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中,讓學生初步感知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寬之間存在的關系,再通過啟發(fā)談話,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為推導公式作鋪墊。
2、在動手操作中,解決問題。學具操作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掌握一些數(shù)學規(guī)律,有利于教給學生探究知識的方法,讓學生在操作中沿著具體——表象——抽象的過程發(fā)現(xiàn)問題,把握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中讓學生利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片拼成一個長方形,在操作思維基礎上,進一步感知長方形面積與它的長和寬的關系。
3、在思考、討論、分析、驗證中,得到結論。在操作交流之后,讓學生對面積與長寬進行觀察、比較、思考,組織學生圍繞長方形面積和長寬之間有什么關系進行討論,歸納分析問題,從而引導概括推導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4、在變化中,推導出正方形面積公式。充分利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懂得了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也就迎刃而解。順理成章地得出正方形面積公式。這樣使學生了解了一般與特殊的關系,又形象地溝通了正、長方形之間的聯(lián)系。
5、在練習中,發(fā)展學生思維,促進技能形成。本節(jié)課練習題的設計,力求緊扣重點,層次清楚,題型多樣,并體現(xiàn)面向全班學生,因材施教的要求。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得出后,均安排一組專項練習題,旨在及時鞏固所學會公式,獲取足夠的反饋信息,以便教師及時調理教學節(jié)奏。綜合練習題,有一定的靈活性,旨在強化應用兩個面積計算公式,形成計算技能。最后提高練習是為學有余力的學生設計的,意在因材施教,發(fā)展智能。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提出問題。
1、提問:上節(jié)課,同學們認識了面積和面積單位。什么叫做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呢?(課件出示面積概念和常用的面積單位)
2、課件出示下圖,并提問:這兩個圖形哪個面積比較大,大多少?(先估計)你們有什么辦法比較嗎?(生:用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進行測
(小結方法)
3、提問:要想知道黑板、教室面積有多大,你們怎么測量呢?(生:用1平方米的面積單位去測量。)要想游泳池、菜地、森林、操場、知道中國土地的面積有多大,你們怎么測量呢?使學生悟出:用面積單位一個一個去擺、去測量的方法太麻煩,也不實際。
4、教師在學生產(chǎn)生疑問的同時,再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索。
用面積單位去量的方法太不現(xiàn)實了,那么有沒有一種簡便的`計算方法可以求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呢?這節(jié)課,就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板書課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二、解決問題。
(一)猜想,長方形的面積與什么有關?與長和寬有怎樣的關系呢?
(二)學生操作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分組活動,出示活動要求。
(1)組長主持活動,活動中互相配合,控制音量。
(2)用小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個數(shù)可以不同),并照表做好記錄。
(3)思考討論: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有什么關系?
2、活動反饋。
操作完畢,反饋活動情況。結合反饋結果師板書黑板上的表格:
3、抽象概括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歸納得出長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正好等于長和寬所含厘米數(shù)的乘積。師生共同抽象概括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板書: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三)、驗證與拓展
1、驗證:是不是所有的長方形面積都可以用長×寬來計算?出示簡單的圖形面積計算。讓學生快速說出答案。
2、觀察討論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師:這是什么圖形?正方形的面積可以怎樣計算呢?學生解答。
思考:正方形的面積與什么有關系?
反饋:對呀!正方形本身就是特殊的長方形嘛!只是長和寬相等的長方形,我們習慣上把正方形的長和寬叫邊長,所以正方形的面積= 邊長×邊長 (板書)
三、鞏固應用。
1、計算78頁“做一做”
2、我們探究學習了計算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長方形存在著,這些長方形的面積都是可以運用今天探究得到的方法來計算的,想不想試一試啊?計算數(shù)學書本封面和學生卡、黑板的面積。先估計再同桌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取整厘米數(shù))問:你首先做了什么?
3、告訴茶幾面積,猜長和寬(出示課件)
4、已知正方形的邊長,對折一次后是什么圖形,面積是多少?(備用)
四、課堂小結
收獲是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問題?
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7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jīng)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以及它們的周長的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包括以下內容:
1、面積與面積單位。教學時要充分利用直觀,調動學生多種感官進行教學活動。 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對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正確的表象。教材還特別安排了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的比較,以免混淆面積和周長的計算。
2、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這一部分內容很重要,它是學生以后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積計算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著重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找出面積與邊長的關系,從而總結出面積計算公式,讓學生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
3、面積單位間的進率。這里教材內容包括單位間進率和簡單的換算,學好這個內容不但能加深學生對每個面積單位大小的印象,而且又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公頃、平方千米。這一內容主要是介紹教大的面積單位,它常用測量土地面積,我們有時稱它為“地積單位”。認識這兩個面積單位,對以后的生活 、生產(chǎn)勞動有很大的幫助。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對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起正確的表象,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較熟練地進行解答,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并能進行簡單計算。
2、能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技能。來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有關問題,增強能力。
3、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的樂趣,感受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數(shù)學知識應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4、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面積的含義,建立正確的常用的面積單位的表象,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單位的推導過程。
教學關鍵:
教師要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認真觀察,找出面積與邊長的關系。
第三課時
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教學內容:
課本第77~78頁例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使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公式正確的進行計算。
2、通過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引導學生推導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自學反饋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二、教師點撥,領悟方法
1、巧設問題,激發(fā)興趣
我們教室地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呢?學生可能進行猜測,用面積單位來測量,教師指出:這么大的地面用面積單位來測量太麻煩,所以,我們就要研究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2、動手操作,研究方法
。ń處煖蕚淙N不同的長方形,每組只選擇一種進行研究。)
一種:一個長3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
二種:一個長4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
三種:一個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
。1)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想辦法求出各自圖形的面積。
。2)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匯報交流,說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用1平方厘米來測量或只測量長和寬,相乘即是面積。)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適時地進行點撥、指導,后一種方法比較簡單。
。3)師生交流,提煉方法。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什么有關系呢?獨立思考后交流。
教師指導:長方形的長擺了5排,說明是5厘米;寬擺了3排,說明是3厘米,那么,面積15平方厘米等于什么?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4)學生思考:求長方形的面積事實上是求什么呢? 那么同學們想一想我們教室地面的面積怎樣計算呢?
課件出示:例2 學生獨立完成,校對
三、知識的遷移
教師借此機會教學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我們知道正方形是一個特殊的長方形,有長方形的特點,所以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也可以和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相同。
四、聯(lián)系生活,解決問題
1、我們用的數(shù)學書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先請你估計一下,再算一算。學生獨立完成,匯報。
2、完成課本第78做一做。
3、完成課本第79頁1、2、3、4題。
五、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長方形面積等與長乘寬,正方形面積等于邊長乘邊長,應該注意的是計算面積單位一定要用面積單位,不要與長度單位混淆。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8
教學內容:
面積與周長的比較 第101頁的例題 , 練習二十七第1~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周長與面積的對比,分清周長和面積的概念及計算方法
2、進一步提高分析、比較、和實踐的能力。
重、難點:
運用對比方法,分清周長和面積的概念及計算方法。
教、學具:
投影片、小手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投影出示:一塊長方形的白菜地,周圍圍上籬笆。
二、提出問題
。ㄒ唬┯^察這幅圖后,你有什么問題?
學生提問,可能有以下問題:
1、籬笆有多長?怎樣計算?
2、菜地的面積是多少?怎樣計算?
3、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各是什么?
4、周長的面積各用什么計量單位?
。ǘ┐_定學習目標。
師: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我們本節(jié)課學習1~4個問題(板書在黑板上),其它的問題,大家課后去自行探討解決。
三、解決問題
1、小組合作學習。
課前進行分組,明確每個人的任務。 4人一組,小組長、記錄員、匯報員各一人。組長負責組織活動,記錄員對學習過程與結果做出記錄,匯報員匯報本組的`學習成果。大家一同觀察、操作、討論,總結學習結果。課前分組。形成制度:每個人擔任的任務定期進行交換。
圍繞以上4 個問題,展開學習。
2、匯報學習成果。
3、小結
4、完成書上的101頁例1。
四、應用
1、估計教科書的周長和面積各是多少。
2、測出手帕、桌面的周長和面積。
3、作業(yè):練習二十七第1、2、3、5題。
五、總結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2、這些問題請課后自己去解決好嗎?
板書:
面積與周長的比較
正方形 長方形
比較表
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9
一、教學內容分析
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學生認識了長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積單位、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學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不僅是今后學習其它圖形面積的重要基礎,而且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空間觀念。
二、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在屬小學中年級學段,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shù)學更感興趣,本課學習內容安排與呈現(xiàn)都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學生在發(fā)展上也是存在差異的,有的學生善于形象思維,有的善于邏輯推理,有的善于動手操作,分組活動、分工合作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總愛把自己當成探索者、研究者、發(fā)現(xiàn)者,所以本課以實驗探究的形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符合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之間的密切關系,理解面積公式的由來,掌握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公式的推導,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與人合作協(xié)調,及遷移、類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分組實驗這一探究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認識。并經(jīng)過啟發(fā)、討論和獨立思考、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學生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從中得到了培養(yǎng)。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實驗、實際操作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并通過實際應用的練習,將課內外的知識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并掌握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在操作中探究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五、課前準備:
長6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紙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實驗記錄表,實物投影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師:學習面積單位有什么用?
生:測量面積
出示長方形紙板
師:要測量它的面積,你認為用哪個面積單位比較合適?如何測量它的面積呢?
學生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測量長方形的面積。
師:用面積單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如測量操場的面積,教室的面積;草地的面積;等等,也用面積單位一個一個去量,那可就麻煩了,所以我們要尋找一種更好、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面積。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設計意圖:復習舊知的目的,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把握好教學的起點,抓住生活中的幾個場景,引起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師:請同學們大膽的猜測,長方形的面積和什么有關系?
(學情預設:根據(jù)學生對長方形的認識和理解,可能會出現(xiàn)這幾種情況:和長有關、和寬有關,和長、寬都有關,和周長有關)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想,喚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究知識的欲望,也培養(yǎng)了學生大膽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三)實踐探究,合作交流
師:你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帶上老師溫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導學提示:
1、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搭建3個長方形,完成實驗記錄表。
2、 仔細觀察記錄表,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 嘗試用比較規(guī)范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實驗過程及實驗結論。學情預設:學生在組長的組織下,合理分工,有序地開展實驗)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動中親身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借助導學提示經(jīng)過啟發(fā),獨立思考,討論,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叢冢提高認知水平,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到臺前展示實驗記錄,并發(fā)言
(學情預設:各小組介紹搭建的3個長方形的長、寬、面積各是多少,通過三次實驗,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對表達流暢,思路清晰的小組給予表揚)
如:我們組共搭建了3個長方形,第一個長方形的長是3厘米,寬為2厘米,面積是6平方厘米;第二個長方形的長是4厘米,寬是3厘米,面積是12平方厘米;第三個……通過三次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
(五)解決問題
1、實踐活動
在我們這間教室里,有很多物體的表面是長方形的,請大家任選一個,先估計它的面積是多少,在量出它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面積,考考你的眼力,看看估計的和算出的面積是不是較接近。(學生操作活動,并利用長方形面積公式正確計算出它們的面積)
2、前幾天,老師新?lián)Q了一個辦公桌,它的長是14分米,寬是8分米,我想給這張辦公桌配一塊玻璃,需要買多大的玻璃板呢?
3、思考題:
這是一塊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原來的面積是多少嗎?說說你的想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鞏固新知,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及數(shù)學的價值,既豐富了敘述的生活經(jīng)驗,同時又提高另外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表面并不是長方形的,如正方形的面積怎樣求呢?它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呢?再如三角形,我們怎樣可以知道它的面積呢?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在課后研究)
【長方形的面積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長方形的面積》01-18
數(shù)學教案:長方形面積的計算02-12
長方形面積教案01-01
小學數(shù)學教案《面積》02-10
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教案08-26
小學數(shù)學教案《面積》15篇02-10
小學數(shù)學教案《面積》(15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