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四冊第二單元18頁《除法》。
2、教材分析:
除法的認識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之上的。為此,教材中把對除法的初步認識設計在平均分的后面。本節(jié)教材主要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明確平均分的含義,而我所說課的除法是在此基礎上的升華。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并讓學生認識除號,了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教材中特別注重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的情景,有利于學生很快地進入課堂。教材能按照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來編寫內容,先比較抽象地了解除法的含義,再到具體地寫除號、除法算式以及讀除法算式等等。
3、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材的編排特點,我從素質教育的三方面知識、能力、思想情感方面制定了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知道除法的含義,懂得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初步會讀寫除法算式,能規(guī)范地書寫除號。
。2)能力方面: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學習,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細心觀察的'能力,在動手分小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動手能力。
。3)思想方面:創(chuàng)設公平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4、教學重難點:
本節(jié)課是學生初步接觸除法,對除法很陌生,因此我把本節(jié)課的重點設為認識除號并正確讀寫除法算式,難點是讓學生理解除法運算的含義。
二、說教法和學法
1 、激發(fā)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對數(shù)學產(chǎn)生親切感,在教學中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創(chuàng)設了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喜洋洋請客這一情境。選取了學生既熟悉又喜歡的素材為教學資源。
2 、注重直觀形象,從抽象到集體
對概念的理解對低年級兒童來說比較抽象,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除法”的含義,我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計算機的教學功能,通過形、色、動的變化,平均分一分青草,形成鮮明的表現(xiàn)。體會“平均分成幾份”,從而理解除法。
3、重視學生動手動口能力。
為了鞏固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請學生多說說算式表示什么,根據(jù)題意、圖意寫出除法算式,多寫多練,對于除法算式中不能得出的商,請學生動手分一分小棒。
4、教學中面向全體,人人參與。
根據(jù)問題的不同難度,教學中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學有所得,提問時做到人人參與,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說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師生談話
師:小朋友看過什么動畫片?
學生交流看了哪些動畫片,說說自己喜歡的人物。
有學生會提到《喜羊羊與灰太狼》,在此,老師引出故事:喜羊羊請客,同時伴隨電腦課件展示。
師:喜羊羊今天過生日,他請來了三位好朋友(同時課件出示),他為大家準備了12捆青草,在餐桌上他們要平均分這些青草,每只小羊都分數(shù)量相同的青草。
設計理念:創(chuàng)設了一個兒童樂于接受的故事情景,很輕松地進入課堂,在故事中學習,體會到學習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同時借助課件,由虛擬的故事進入到有色有型的情景中,更加直觀、形象。
2、探究新知:
、俑鶕(jù)課件畫面定格,師板書:12捆青草平均放在個盤子里,每盤放()捆。
師: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是什么意思?
學生說一說平均分。
②學生獨立用學具分一分。
匯報結果:說一說是怎么分的?
小結:每盤放3捆,并引出一種新的方法——除法。
師板書課題:除法
設計理念:在本課之前,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平均分,并能正確地平均分,,在此環(huán)節(jié),我要求學生再次動手分一分,對平均分加以鞏固,在分的過程中感受除法的含義,得出準確的結果。我并作出及時的總結,引出除法,既教學了除法的含義,又引出了課題。
③學習除號。
師:加減乘法都有各自的符號,今天我們學習除法,它也有自己的符號是除號。指導書寫:先畫一短橫,再在其上下各點一點,橫線要平直,兩點上下對齊。
、軐W習除法算式的寫法。
師邊說邊板書:要分的青草是幾捆(12捆),把12寫在除號的前面,把12平均分成幾份?(4份),把4寫在除號的后面,每份是幾?(3),把3寫在等號的后面。12÷4=3
學生回想是如何列算式的。
⑤學習讀寫除法算式。
12÷4=3師解說算式的含義: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這個算式讀作12除以4等于3。
學生自己說一說算式表示什么?并讀一讀算式。
師課件出示:18÷3=6 14÷7=2 8÷8=1
學生讀一讀,并說說其中的一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設計理念:小學數(shù)學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啟發(fā)學生動腦筋想問題,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還有哪些弄不明白的問題”,接著教師及時解答或請同學幫助解答。在教學中,該出現(xiàn)小組合作的地方一定要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決不能流于形式。在教學除號的書寫、除法算式的讀寫時,我都采用的是老師口述,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及時響應教師的引導,對于除號的書寫,將影響到學生的一生,因此我做了很詳細的指導。
3、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
①讀寫除法算式。
②分糖葫蘆
、鄯謿馇颉7謩e平均分成6份、4份、3份。
設計理念:
以上的3小題所反映的事實都來自于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xiàn)了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第③題的列式以及算式的比較,有利于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通過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4、總結。
今天我們知道了平均分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同學們都學得很好,我們對除法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下節(jié)課我們還要繼續(xù)學習除法的有關知識。
評價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并預告下一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做到了承先啟后。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掌握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的一般方法,能正確運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較熟練地掌握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
難點:運用已有知識與經(jīng)驗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算練習
24÷3= 8÷4= 10÷2= 27÷3= 18÷6=
12÷2= 15÷5= 36÷6= 20÷4= 30÷5=
2、把下面的口訣補充完整
。 )七二十八 ( )九五十四 ( )八五十六
( )八四十 ( )八二十四 ( )九七十二
3、計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是怎樣求商的?
24÷6= 想( )六二十四
32÷4= 想四( )三十二
二、新課
談話引入:快樂的六一兒童節(jié)就要到了,陽光小學的同學們開始為慶祝自己的節(jié)日做準備啦。你們看,他們在做什么?
三、解決問題,掌握求商方法
(1)每行掛幾面?
觀察例1主題圖,同學們可以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有56面小旗,掛成8行,平均每行掛幾面?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56÷8)
你是怎樣想出商的?(除數(shù)是8,想8的口訣七八五十六,所以56除以8等于7.)
如果把56面小旗掛成7行,平均每行掛幾面?怎樣解答?(56÷7=8)
比較56÷8=7 56÷7=8,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ㄉ毯统龜(shù)交換了位置,用的是同一句口訣七八五十六求商)
。2)每組幾顆星星?
出示主題圖中第二組的同學們給我們提供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同學們做了49顆五角星,平均分給7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幾顆?
這個問題怎樣解決?(49÷7=7,除數(shù)是7,想7的口訣七七四十九,商是7)
(3)能擺幾行?
出示主題圖中第三組的同學們給我們提供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同學們帶來了27個心形氣球,每9個擺一行,可以擺幾行?
同學們獨立解決這個問題。(27÷9=3,除數(shù)是9,想9的口訣三九二十七,商是3. )
。4)小結,揭題
1、算法:除數(shù)是幾,就想幾的乘法口訣
2、用到了7、8、9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5)試一試
課本39頁做一做第一題,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回憶計算過程,大家總結算法。
三、鞏固練習,熟練掌握
1、幫小猴子摘桃
分為男生組和女生組,各組出9名同學,一人一題,直接寫出得數(shù),哪組算的又對又快,這組就可以幫小猴先摘到桃。
兩組學生比賽,算完核對結果。
2、小鳥回家
依據(jù)小鳥口中的算式卡片,用打手勢的方法判斷,比如21÷7=3,這只小鳥住3號房子,你們就打3的手勢。
3、3、4、5、6題做書上,集體訂正。
四、學生談收獲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
用7、8、9的口訣求商
56÷8=7 56÷7=8
(七)八五十六 七(八)五十六
49÷7=7 27÷9=3
。ㄆ撸┧氖 (三)九二十七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并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能準確地判斷出軸對稱圖形,并嘗試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經(jīng)歷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的過程,體驗軸對稱圖形的特點。
3.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感受生活中的對稱美。
學情分析
1.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生能比較容易的接受本節(jié)的知識。
2.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等理解掌握軸對稱圖形,并能通過折疊尋找對稱點,會對所給圖形作出正確地判斷。觀察——操作——歸納——判斷。
3.對稱軸和對稱點的尋找。
重點難點
重點:
1.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建立軸對稱圖形的表象。
2.經(jīng)歷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的過程,體驗軸對稱圖形的特點。
難點:
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并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能準確地判斷出軸對稱圖形,并嘗試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游戲引入
教師活動:
幫暖羊羊找角
觀察圖片找出問題,確定角的位置。初步建立軸對稱圖形的表象。
學生活動:
學生參與游戲,幫暖羊羊找角。
活動2【講授】分類
教師活動:
1、根據(jù)軸對稱圖形的表象來給學具袋里的圖形來分類,并匯報分類的理由。
引出軸對稱圖形。
。ò鍟n題)
學生活動:
動手分類將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分成一類,將不能完全重合的分成一類。匯報發(fā)現(xiàn)
活動3【活動】學習軸對稱圖形
2、動手制作一個軸對稱圖。教師示范,邊示范邊說制作方法。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一個軸對稱圖形。
。▽W生操作,制作一個軸對稱圖形。集體展示創(chuàng)造出來的美麗的軸對稱圖形。)
3、摸一摸折痕看有什么感覺
引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指導畫對稱軸,教師示范畫的方法,強調易錯點。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軸對稱圖形,并獨立畫出它的對稱軸。
。酆邸_x擇自己喜歡的軸對稱圖形,并獨立畫出它的對稱軸,同桌互相檢查糾正不準確的畫法。)
4、在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
。òl(fā)現(xiàn)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
活動4【導入】練一練,“鞏固”對稱
(1)練習1
同學們,老師想考一考你們,引導學生完成書上P68做一做。先明確題目要求,再動手完成
。ㄗx出題目要求,找到題目中兩個具體要求,按照題目要求獨立完成,同桌互查。再集體匯報。)
。2)練習2
同學們,請你拿出2號學具袋中的圖形,折一折,畫一畫,看看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ㄗ约邯毩⑾日垡徽,再畫一畫,能夠發(fā)現(xiàn)長方形有兩條對稱軸,正方形有四條對稱軸,圓有無數(shù)條對稱軸。)
活動5【講授】總結
同學們你們可真了不起,不但認識了軸對稱圖形,還創(chuàng)造了軸對稱圖形,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美麗的軸對稱圖形裝點著我們的生活。
希望同學們長大后能夠創(chuàng)造出更美麗的軸對稱圖形美化我們的生活。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正確數(shù)出10000以內的數(shù),理解10個一千是一萬,認識計數(shù)單位“萬”。
2、會寫、讀10000以內的數(shù)(不含0),說出數(shù)的組成,掌握數(shù)位順序表。
3、體驗遷移類推的方法,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20以內數(shù)的認識”“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對兩位數(shù)的數(shù)位也都有所了解。本單元將認數(shù)的范圍擴展從兩位數(shù)擴展到四位數(shù)。學生將認識萬以內的數(shù),并會萬以內數(shù)的讀寫。萬以內數(shù)的讀寫是進一步的學習萬以上數(shù)的讀寫法的基礎。因此要切實的學好本單元,進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逐步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10000以內的數(shù),掌握數(shù)的組成和數(shù)位順序表。
難點:理解數(shù)位的意義與作用。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課件展示家電用品及其價格。復習最高位、各數(shù)位的.意義等。
2、學生試讀更大的數(shù)。(板書: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
3、由課題想到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知識。
活動2【活動】二、動手操作,探求新知
。ㄒ唬┙虒W例4
1、數(shù)數(shù)時,可以一個一個地數(shù),一十一十地數(shù),一百一百地數(shù),還可以一千一千地數(shù)。(數(shù)小方塊)(板書:10個一千是一萬)
2、(用計數(shù)器)一千一千地數(shù),從一千數(shù)到一萬
3、練習數(shù)數(shù)(課本第75頁第2題)
4、感受身邊的數(shù)(一萬)
。ǘ⿺(shù)位順序表
1、“萬”所在的數(shù)位是“萬位”,之前還認識個位、十位、百位、千位。
2、擺一擺:小組合作,把5個數(shù)位進行排序。
3、數(shù)位順序表,從右數(shù)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
4、練習
。ㄈ┙虒W例5
1、課件逐一出示小方塊,讓學生數(shù);最后所有的小方塊加在一起有多少個?
2、用計數(shù)器撥出這個數(shù),并寫數(shù)和讀數(shù)。
3、說出這個數(shù)的組成。
活動3【練習】三、鞏固練習,知識考查
大考驗——尋找密碼
1、第一關【讀一讀,說一說】(課本第75頁第1題)
提示1:密碼是一個四位數(shù),最高位是5。
2、第二關【撥一撥,數(shù)一數(shù)】
要求:同桌兩人比賽,看誰說得又快又準!
(1)十個十個地數(shù),從1260開始往后數(shù)5個數(shù)
。ǎǎǎǎǎ
(2)一百一百地數(shù),從3700開始往后數(shù)4個數(shù)
。ǎǎǎǎǎ
提示2:十位的數(shù)字是3的3倍。
3、第三關【聽一聽,寫一寫】
老師報數(shù),你來寫。
1313 3258 4735 9999 10000
提示3:百位和個位的數(shù)字相同,它們的和是4。
密碼門打開,感受生活中的萬以內的數(shù)
活動4【練習】四、課堂小結,知識比賽
1、這節(jié)課學會了什么知識?
2、知識比賽(練習紙)
(1)從()邊數(shù)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三位是()位,第五位是()位。
。2)5236是一個()位數(shù),它的最高位是()位。
(3)由3個一,5個十,6個百和8個千組成的數(shù)是()。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學生進一步進解除法意義,熟練計算除法算式。
2、進一步正確讀、寫萬以內數(shù)。
3、熟練計算萬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及估算。
4、能用所學生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除法意義與計算:
1、出示書上主題圖:你看到了什么?
2、怎樣計算?
3、為什么用除法?說說什么情境下要用除法計算?
4、學生列式計算。
5、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6、師出示一些除法口算,學生開火車進行口算。
二、復習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
1、師出示3569、5643、7800、9860、6089、7008、讓學生讀數(shù)。
2、說說萬以內數(shù)的怎樣的?
3、師出示:四千三百六十九、三千零三、五千七百等數(shù),讓學生說一說萬以內數(shù)的寫法是怎樣的?
4、師出示書上第120第5題,說說哪一些是準確數(shù),哪些是近似數(shù)?
5、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是準確數(shù),哪些是近似數(shù)?
三、復習萬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
1、學生獨立完成書上第6、7題。
2、交流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四、復習估算:
1、學生獨立完成書第三者121頁第8題,要求用估臬的方法完成。
2、小結:只要作出正確的判斷,估算的方法可以不同。
五、總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6
教學內容:P37-38及做一做、練習九。
教學目標:
1、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的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能辨認銳角和鈍角,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的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ǔ鍪局黝}圖)
1、師:小朋友,這是我們寧波的甬江大橋,看,橋面上無數(shù)根拉索與橋面形成了許許多
多的角。你能找一找嗎?
2、學生交流匯報,并讓學生用手指一指找出來的角。
提問:有關角的知識,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3、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來研究角。
二、教學新授
1、(出示剛才學生從主題圖中找出的角)
你能把這些角分分類嗎?怎么分呢?(可四人小組討論)
2、學生匯報各組討論情況(學生一般會有兩種分類結果1、根據(jù)是不是直角分2、根據(jù)角的`大小分為三類:直角、比直角大、比直角小)
3、根據(jù)學生回答,歸納
師:根據(jù)角的大小,我們可以把角的分為直角,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鈍角,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銳角。
。ò褎偛耪页龅慕欠秩愶@示)
4、練習:書P39(1)
直角、銳角、鈍角生活中處處都有,請你找一找,說一說。
除了書上的,你還能舉個例子嗎?
5、師:剛才我找了直角、鈍角和銳角,現(xiàn)在請你自己動手來創(chuàng)造直角、鈍角和銳角。
(紙片、小棒、活動角等材料)
6、讓學生展示一下自己創(chuàng)造的直角、鈍角和銳角。
7、練習:書P39(2)連線
1)全體獨立完成
2)校對
8、畫角
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銳角、鈍角,那么怎么來畫銳角和鈍角呢?你可以利用你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試一試。
9、讓學生自由嘗試
10、匯報,展示
1)展示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畫得是什么角?
2)說說你是怎樣畫鈍角和銳角的?
三、課堂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揭題:銳角和鈍角)
你有什么收獲呢?
教學后記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7
教學內容:
P36我長高了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活動,加深學生對厘米和米的認識,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鞏固統(tǒng)計的知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建立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能準確測量,收集數(shù)據(jù)。
教學準備:
刻度尺(米尺、厘米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小朋友,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常用的`長度單位。(復習常用的長度單位。)
2、學習了怎樣用刻度尺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復習刻度尺使用方法)
3、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用我們手中的'尺子來測量我們身邊的物體。你想測量什么東西的長度呢?(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二、小組活動要求。
1、小組合作選擇你們感興趣的四樣東西進行測量。
2、組長做好記錄工作。
。ń處熝惨曋笇В
三、小組開始活動。
四、匯報、記錄數(shù)據(jù)。
1、把測量的數(shù)據(jù)匯報記錄在黑板上。
2、完成學生身高統(tǒng)計表。
3、討論、交流:看統(tǒng)計表了解到一些什么內容?
五、課堂總結。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對比等活動,使學生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在分物時存在著分不完有剩余的情況,借此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初步培養(yǎng)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2.通過操作、計算、比較等活動,讓學生經(jīng)歷除法豎式(含表內除法的豎式)的書寫過程,理解豎式中每個數(shù)所表示的意思,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以及恰當?shù)剡M行數(shù)學表達的能力。
3.使學生初步掌握試商的基本方法,并能較熟練地進行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口算和筆算,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
4.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繼續(xù)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二、內容安排及其特點
1.教學內容和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物時,結果包含兩種情況:一種是恰好分完的情況,這時沒有剩余(即余數(shù)為0),表內除法涉及的就是這樣的內容;一種是平均分后還有剩余的情況(余數(shù)不為0),這是有余數(shù)的除法要研究的內容。
在除法計算中,能夠整除的是少數(shù),有余數(shù)的除法是大量存在的。從小學生學習的角度看,“有余數(shù)的除法”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拓展。鑒于有余數(shù)的除法與表內除法的這種密切聯(lián)系,以及考慮到通過操作和對比更有利于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修訂后的教材將本單元從三年級上冊調整到了二年級下冊。相應地,具體內容也進行了一些調整。
本單元的學習內容主要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和計算;第二部分是解決問題。教材具體編排結構如下。
有余數(shù)的除法是今后繼續(xù)學習一位數(shù)除多位數(shù)等除法的重要基礎,因為用一位數(shù)除、商是一位數(shù)的有余數(shù)的除法是除法試商的基礎,并且這部分內容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著重要的應用。
因此,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學好這部分知識對于學生繼續(xù)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為教學年段的調整,教材在編排的層次上有以下變化。首先,不斷將有余數(shù)的除法與剛學習的表內除法的兩種情況對比呈現(xiàn),并借助大量的操作幫助學生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理解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同時體會有余數(shù)的除法與表內除法的關系。其次,將除法豎式的教學安排在理解了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明白了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關系之后,突出了引入除法豎式的必要性和作用,同時為試商的教學作好準備。最后,單獨編排試商的例題,突出試商的方法:求商時要想幾和除數(shù)相乘的積最接近被除數(shù)而且小于被除數(shù),并且保證余數(shù)小于除數(shù)。同時,為保證試商的準確性和速度,教材在練習中還增加了單項練習,如練習十四第4題和第6題等。
2.教材編排特點
在教材內容的具體編排上,教材體現(xiàn)了如下的編排特點,從而使得知識更容易為學生所理解,也體現(xiàn)了更科學的數(shù)學知識的結構。
(1)注重操作直觀等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與表內除法單元借助動手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理解除法的編排一致,本單元教材的編排繼續(xù)借助操作等直觀,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并建立操作過程、語言表達和符號表征之間的關系,實現(xiàn)學生對數(shù)學概念的真正理解。如,例1中對余數(shù)概念的理解、對有余數(shù)的除法含義的理解,都是借助操作來進行的,由直觀操作到符號表征,使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所要學習的知識。又如,對于除法豎式的理解,也是借助操作,使學生清楚地看到豎式中的每個數(shù)所對應的操作中的具體對象,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另外,在解決問題的例6中,同樣借助畫圖這一直觀手段,幫助學生分析題意,理解其中余數(shù)所代表的事物,進而幫助學生學會解決問題。
(2)通過對比幫助學生理解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和計算。
為幫助學生理解,修訂后的教材將“有余數(shù)的除法”安排在學習完“表內除法”之后不久進行教學,并且以表內除法為基礎,通過對比加以編排,主要體現(xiàn)為下面4次對比。
第一次是例1中平均分物過程的對比。教材通過“將一些草莓,每2個一份,可以怎么分”,幫助學生感受平均分物的過程中有兩種情況。在對比中拓展學生對除法的認識,并更好地理解余數(shù)的含義、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
第二次是例1、例2中有余數(shù)的除法和表內除法的橫式的對比。通過結合操作過程,使學生在對比中理解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橫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及每個數(shù)的含義,理解余數(shù)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第三次是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橫式和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豎式的對比。借助平均分的操作過程及與橫式的對比,使學生理解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豎式的書寫方法,理解豎式中每個數(shù)的含義。
第四次是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豎式與表內除法的豎式的對比。借助操作,在對比中幫助學生繼續(xù)理解除法豎式的寫法,理解豎式中余數(shù)0的含義。
由上面的敘述可以看出,通過這樣的對比,不僅可以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加深學生對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理解,還可以使學生感受到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為建構合理的知識結構網(wǎng)絡提供支撐點,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歸納的能力。
(3)針對難點增加教學試商的例題,幫助學生經(jīng)歷數(shù)學化的過程,為后續(xù)學習作好鋪墊。
本單元在求商的方法上的編排,與表內除法的試商是一致的:都是先通過操作分物得到商,然后再探索求商的方法并進行相應的計算。在本單元中,例1~例3中的商都是通過操作分物得出來的,從例4開始離開具體情境直接用豎式計算,這就必然要用到算法。這個算法,就是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求商方法。在編排上,例4直接利用除法豎式,要求學生想乘法口訣,找出與除數(shù)相乘積最接近被除數(shù)而且小于被除數(shù)的那個數(shù),這個數(shù)即為商(通過余數(shù)小于除數(shù)加以判定)。這樣的數(shù)學,既教給了學生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求商方法,又為后面繼續(xù)學習除法的筆算打好了基礎,因為多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等筆算除法的計算過程,就是多次進行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過程。
(4)注重解決問題策略的培養(yǎng),并繼續(xù)落實“四能”目標。
加強對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將培養(yǎng)學生“四能”的教學與各部分數(shù)學知識的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是修訂后教材的一大特色。通過這樣的編排,為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了清晰的線索和可操作的教學思路。具體到本單元,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例5是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并用“進一法”確定問題的答案;例6是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知識解決與按規(guī)律排列有關的問題。在具體編排上,教材繼續(xù)通過“知道了什么?”“怎樣解答?”“解答的正確嗎?”等提示,使學生經(jīng)歷審讀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系、尋找策略解決問題、回顧與反思等全過程,并通過呈現(xiàn)不同思維水平、不同思考角度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既尊重學生的發(fā)展現(xiàn)實,允許學生用適合于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又可使學生了解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有助于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此外,結合相關的例題和習題,教材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機會,讓學生經(jīng)歷了從現(xiàn)實生活或具體情境中發(fā)現(xiàn)并抽象出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以此為學生積累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經(jīng)驗。長此以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對數(shù)學問題的敏感性。
三、教學建議
結合前面的闡述及本單元知識的特點,下面對教師教學提出一些總體的教學建議,供教師進行實際教學時參考。
(1)借助(幾何)直觀促進學生的理解。
幾何直觀是《標準(20xx)》十大核心概念之一,主要是指利用圖形來描述和分析問題,用通俗的話說,就是用圖想事,借圖促思,據(jù)圖說理。由于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正處于具體運算階段向形式運算階段的過渡期,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撐。而幾何直觀正好憑借其直觀的特點將抽象的數(shù)學語言與形象的圖形語言有機地結合起來,將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結合起來,把復雜的數(shù)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從而有助于學生思考、探索,突破學習難點,揭示問題本質。因此,在教學時應注意充分運用(幾何)直觀,具體體現(xiàn)如下。
首先,借直觀幫助學生建立最基礎的概念。例1~例3的教學內容是本單元的基礎知識,這些例題的教學都是建立在直觀的基礎上的。因此,教學時教師要充分運用直觀和對比,幫助學生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理解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關系,理解除法豎式中各數(shù)的含義。
其次,在解決問題中注意借助直觀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系、明白解題的緣由。在實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題意和分析數(shù)量關系往往是難以截然分開的,學生理解題意的過程,實質上也包含了對數(shù)量關系的分析,這些往往都需要借助直觀。如例6中題目的呈現(xiàn)、對數(shù)量關系的分析,乃至最后對余數(shù)含義的說明,都借助了直觀的手段。因此,在教學時應充分借助直觀,讓學生學會利用圖來描述和分析問題,將數(shù)學問題轉化成直觀、形象的圖,以清晰地“看到”數(shù)量關系,明晰解決問題的思路,并最終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案。
(2)將操作、口算、豎式相互結合,實施“有來有回”的教學。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除法常常經(jīng)歷如下面左圖的表征過程。這種表征是單向的、有去無回的,學生只經(jīng)歷了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卻沒有經(jīng)歷由抽象回到具體的過程。因此,當學生遇到豎式不會書寫時,不能用具體的動作表征來支撐。筆算是“直觀的算理,抽象的算法”,若不能溝通學具操作、口算與豎式表示的筆算之間的關系,尤其是不能將直觀的學具操作轉化為頭腦中的形象的表象操作,學生就難以真正掌握算法、理解算理。為此,建議在幫助學生理解用除法豎式計算除法的過程中,讓學生經(jīng)歷下面右圖的表征過程。
在上面右圖中,橫框中所表示的是除法意義的語義表征、動作表征、符號表征,這是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斜框中所表示的是符號表征中三種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豎框中則是本節(jié)課要建立的動作表征與另外兩種符號表征之間的關系。
按照這樣的教學思路,學生在操作體驗中應建立分的過程(操作表征)、口算的過程、豎式的書寫過程(符號表征)以及語言表達過程(語義表征)間的一一對應關系,使學生在理解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意義的同時,進一步理解算理,降低學習難度,此種方法特別適合于中等及中等以下學生的學習。
(3)認真了解學生學習除法豎式前的知識基礎。
正如前面在編排特點中所敘述的,本單元教學的重要知識基礎是學生對于平均分及表內除法的理解,因此,其掌握情況直接影響本單元的學習。為此,在教學之前,教師應通過復習喚起學生的已有知識經(jīng)驗,同時通過復習對學生的情況有一個直接的了解,確定好教學的起點。
尤其是在教學除法豎式時,更應該對學生進行一些前測,了解學生對除法豎式都有多少了解,以確定教學時需要突破的“點”。比如,在教學前,我們曾通過如下題目對學生進行過前測。題目如下:有15枝花,一個花瓶插5枝,可以插幾個花瓶?
調研時,要求學生分別通過操作、算式表達、寫出心目中的豎式三種表征方式解決上面的問題。其中算式表達和寫豎式兩種表征方式的調研結果如下。
在算式表達方面,學生列出的橫式有:15÷5=3(個),15-5-5-5=0。其中,第一個式子是一般的除法橫式;第二個式子用的是減法,體現(xiàn)了逐次減的過程,雖然沒有寫出結果,但能看出學生理解了除法的意義,能得到正確的結果。
在讓學生用自己心目中的除法豎式表征時,學生列出了如下的除法豎式。
從上述幾個豎式中可以看出,學生列豎式時明顯受到了加、減法豎式的影響。第四個算式雖然出現(xiàn)了“”號,但從表達的形式上看,這位學生僅僅是見過除法豎式,但對這種算式各部分的含義并沒有理解。
從綜合調研結果可以看出,學生能夠解決需要用除法解決的問題,但基本上都不了解除法豎式。究其原因,這與除法豎式的特殊性有關。這也是除法豎式的教學之所以成為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的原因之一。教學時,應對此加以重點處理,可以根據(jù)實際教學的需要增加課時,以使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真正地理解除法豎式中各數(shù)的含義。也可以補充一些除法豎式形式演變的史料,以促進學生的理解。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9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初步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
過程與方法:經(jīng)歷探索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了解用乘法口訣想商的思路。
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難點:用乘法口訣想商的思路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放大圖,講述猴媽媽給小猴分桃的故事。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看圖,思考問題:小猴摘了幾個桃子?猴媽媽準備分給幾只小猴?
引導:我們會用動手分一分的方法解決“可以分給幾只小猴”的問題。如果不動手操作學具,怎樣算出結果呢?
二、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1)各小組動手分一分,并說說分的過程。
(2)小組合作,交流方法。
我們通過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給4只小猴。如果我們不動手分,那該怎樣想呢?
學生交流想法。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12÷3的商是幾?你是怎樣算的?
學生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小結。
三、拓展應用,加深理解
引導學生完成第“做一做”。
。1)要求學生利用口訣獨立解決,并想想這些題目有什么特點。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匯報。
引導學生完成練習
學生認真觀察圖,說說圖意。然后獨立完成。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堂檢測】
必做
1填一填
。1)10個蘋果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幾個?
。2)12根小棒,每3根圍一個三角形,能圍幾個三角形?
選做
2想一想,寫2個除法算式
(1)三五十五
【教學反思】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鞏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結果同樣多。
2、初步體驗除法運算與生活實際的密切關系。
3、通過分一分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準備:
筷子、蘋果、盤子、小棒、計算機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激趣引新
1、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號里畫“√”。
2、把8個面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哪種分法對?對的在括號里畫“√”。
二、擴充“平均分”方法,鞏固概念
1、解讀題意
8個果凍,每2個一份,能分成幾份?分一分。 “每2個一份”是什么意思?你想怎樣分?
2、感知不同分法
請學生用擺一擺、畫一畫等方法展示不同的分法。 根據(jù)乘法意義來分:2個2個地數(shù),8里面有4個2。 2×4=8,4個2合起來是8。
8個果凍,每2個一份,能分成( 4 )份。
3、提煉不同分法的'共同意義
8個果凍,每2個一份,能分成幾份?也就是看8里面有幾個2.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12塊餅干,每3塊一份,可以分成( )份。 12輛小汽車,每2輛一組,可以分成( )組。 12里面有6個2。
2、提升練習
16罐蜂蜜,每4罐分給一只小熊,可以分給( )只小熊。 有15個木塊。
。1)每3個木塊擺一個長方體,可以 擺( )個長方體。
。2)用這些木塊擺5個一樣的長方體,每個長方體用( )個木塊。
四、課堂作業(yè)
作業(yè):第10頁“做一做”,第1題、第2題。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68頁內容。
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學生理解對稱軸的含義,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來。
3、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養(yǎng),同時感受對稱圖形的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對稱圖形、對稱軸。
難點: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準備:
課件
學具準備:
信封、紙、彩色及時貼、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剪刀、釘子板、水彩涂料。
教學過程:
。ㄒ唬⿲搿
1、師:同學們,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由許許多多美麗的物體組成的,一片碧綠的樹葉,一只漂亮的蝴蝶,都能帶給我們美的享受,現(xiàn)在,李老師這里有幾張精美的圖片,你們想不想看?(想)
。ㄕn件出示圖片)
師:誰來說說圖中都有什么?(蝴蝶、楓葉、喜字、京劇臉譜)
師:他說得對嗎?請同學們在仔細觀察,這四個物體雖然不是同一類型的,但它們四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同學們,同位兩人談論一下,你能發(fā)現(xiàn)這個共同點嗎?(同位討論)
交流:我發(fā)現(xiàn)這些物體的左右兩邊都是一樣的。
師:你們都發(fā)現(xiàn)這個特點了嗎?(是)那么怎樣驗證它們兩邊完全一樣大呢?
。▽W生自己說自己的想法)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教師邊演示課件邊講解)
師:這是剛才出現(xiàn)的那片楓葉,下面我把它從中間對折,它的左右兩邊怎樣了?(重合)對了,左右兩邊完全重合在一起,是不是說明左右一樣大呀?(是)
師:像這樣,物體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在一起的圖形,我們就叫它對稱圖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一起研究對稱圖形。
(板書課題:對稱圖形)
2、師: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也來折一折驗證一下呢?(學生自己折圖片)
交流:你折的什么圖形(蝴蝶)重合了嗎?(完全重合了)你發(fā)現(xiàn)它是不是對稱圖形?(蝴蝶是一個對稱圖形)
師:誰和他折的'不同?(學生演示自己折的喜字、京劇臉譜)
3、一個圖形,它既可以左右對稱,又可以上下對稱,還可以這樣斜著對稱,注意:只要對折后可以完全重合,大小完全一樣,我們就可以叫它是對稱圖形。
4、師:剛才咱們再對這時出現(xiàn)了一條折痕,你知道這條折痕叫什么?
這條折痕,咱們把它叫做對稱軸。我們一般用虛線來表示的,現(xiàn)在請你們將剛才的對稱圖形拿出來,在上面畫出它的對稱軸。
師:怎樣才能畫得很直?(用直尺畫)
。ㄕ故緦W生畫的對稱軸)
5、判斷,將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畫出來
乒乓球拍√字母a√ 1 ×
梳子×五角星√月亮√
。ǘ┘魧ΨQ圖形
師:同學們判斷的不錯。(出示黑板上的對稱圖形)
師:請大家看黑板,這幾幅圖案,都是李老師課下自己剪的,大家觀察一下,他們是不是對稱圖形?(是)怎樣才能夠剪出真正對稱的圖形來呢?你有什么好辦法嗎?兩個人商量一下。(同位討論)
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先將紙對折,以對折線為中心,畫一半圖案,然后再剪下來,打開后就是一個對稱圖形了。
師:課前,李老師發(fā)給你們一些彩色的及時貼,請同學們自己剪一個比較簡單的對稱圖形。開始。
。▽W生剪,教師指導)
展評:剪好的同學,把你的作品放在黑板上?
。▽W生評價別人的作品)
。ㄈ⿺(shù)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師:請大家拿出信封,里面有什么?
(長方形、正方形、圓形)
1、拿出長方形的紙來,試著折折看,它有幾條對稱軸?(2條)
2、正方形(4條)
3、圓形(無數(shù)條)
師小結:看來,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有的是一條,有的是幾條,有的是無數(shù)條。
。ㄋ模┱覍ΨQ圖形
師:這節(jié)課中,我們研究了那么多的對稱圖形,你們觀察一下,咱們教室里,有哪些物體是對稱的。
。▽W生回答,教師講解)
師:同學們發(fā)現(xiàn)的可真多,其實對稱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特別大,你們想不想開開眼界呢?
。ㄕ故緦ΨQ的現(xiàn)象)
教師講解:鐘表的外觀是對稱的,這種對稱不僅為了美觀,更保證了鐘表走時的均勻性和準確性;飛機外觀的對稱能使它在空中飛行是保持平衡;我國勞動人們在很早以前就發(fā)現(xiàn)了對稱的美,看!民間常用的對聯(lián)、古詩中的對仗它們都有一種內在的對稱關系。又比如,我國民間的手工品,中國結、窗花等,它們的對稱充分體現(xiàn)了對稱的藝術美感;對稱還是自然界的一種生物現(xiàn)象,許多動、植物都有自己對稱的形式。比如人的臉,以鼻尖為對稱軸,眼睛、耳朵、嘴都是對稱生長的。眼睛的對稱使人觀察物體更加準確,耳朵的對稱是我們聽到的聲音具有較強的立體感,而雙手、雙腳的對稱又能保持的人身體的平衡。服裝大多的對稱的,對稱的設計看起來更美觀、莊重。對稱的原理也被廣泛的運用在建筑上,例如:北京的故宮,有叫做紫禁城,它的整體布局是對稱的,前三殿、后三宮在對稱軸上,其他宮殿對稱分布,它是我國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這是上海的南浦斜拉橋,它的左右、前后都是對稱的,對稱的設計師大橋更加牢固、結實。下面請學們欣賞其他國家的對稱建筑,巴黎的艾菲兒鐵塔、泰國的泰姬陵、凱旋門,這些建筑它們的設計都是對稱的、和諧的。
(五)動手實踐
師:課前我給你們每個小組發(fā)了一些物品,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嘗試制作對稱圖形。
。▽W生活動)
展示:
。1)用涂料的學生講方法:我先將紙對折,然后打開,沿對稱軸將涂料在一邊畫出圖形的一半,然后再對折,這樣涂料就印到紙的另一半,就畫成一個對稱圖形。
。2)用剪刀剪的同學講方法。(略)
。3)用釘子板圍的同學講方法。(略)
。4)用網(wǎng)格紙畫的同學講方法:我先畫對稱軸,然后畫圖形的一邊,然后比著一邊的樣子畫另一邊,左邊占幾格右邊也占幾格。
全班評價
。┤n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W生談收獲)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對稱圖形很美,希望同學們能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創(chuàng)造出更多對稱的圖形,把咱們的生活裝扮得更美麗。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沒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觀察、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3、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shù)學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沒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含有兩級運算(沒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和書寫格式。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示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板書課題:5.混合運算)
二、復習舊知。
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先看大屏幕(課件),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兩道題的運算順序。
。▽W生回答)
哪位同學能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們的運算順序?
。▽W生回答)
誰能用自己的理解形象的說一說它們的運算順序?
(學生回答)
看來同學們對上節(jié)課的知識掌握的很扎實,理解的很透徹。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其實,數(shù)學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只要你們留心觀察、認真思考,就能從舊知識中發(fā)現(xiàn)并學到許多新知識,不信,你們看這道題(板書:7+4×3),觀察一下,與上兩道題有什么不同?
。▽W生回答)
1)做一做
那么,當他們遇到一起的時候,你們應該怎么辦呢?請同學們拿出本子試著做一做。
2)讀一讀
同學們想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嗎?(想)請打開書48頁,對照48頁的脫式計算,看一看自己做的對不對。做對的同學就在旁邊為自己畫上一個大大的笑臉,以示鼓勵。做錯的同學,認真觀察,找到自己錯誤的原因,并在旁邊改正過來。
。▽W生獨立看書并更正)
3)說一說
(請做錯的同學分析錯誤原因并更正:請做對的同學說說正確
的計算順序)
4)做一做
我們知道了當加和乘遇到一起時,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那么,當減法和除法遇到一起的時候呢?請同學們再試著做一做這道題。(課件顯示:15-10÷5)
。▽W生試做)
5)說一說
。ㄕ堊鲥e的同學分析錯誤原因并更正:請做對的同學說說正確的計算順序)
6)議一議
同學們知道了當乘加在一起時,先算乘后算加;當減除在一起時先算除后算減,那么這些算式你們知道他們的運算順序嗎?
(課件顯示10道不同級的混合運算算式,請同學們說運算順序)
下面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組算式的運算順序,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討論)
誰愿意把你的發(fā)現(xiàn)與同學們分享?
(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7)讀一讀
我們打開書,看看書上是怎么寫的?
(學生自讀兩遍,齊讀兩遍)
8)講一講
現(xiàn)在,誰能告訴老師,我們下次再遇到這樣的算式,該怎么計算?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板書: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加法),那么,我們再來看這道題,先算什么?(4×3=12),再算(7+12=19)(同時提醒注意事項)
9)練一練
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學會了)老師現(xiàn)在要考一考你們,有信心接受老師的挑戰(zhàn)嗎?(課件顯示)
四、總結提升
同學們,數(shù)學是一門很神奇的學科,你們看(課件顯示)我們把昨天學的知識稍微變動一下,就成為了我們今天所學的新知識 ,如果老師把今天學習的知識再添加一個小括號,它的計算順序又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你們說,神不神奇?(神奇)其實,數(shù)學還有許許多多的奧秘正等待著你們去研究和探索呢?加油吧!同學們。老師期待你們更精彩的表現(xiàn)。下課!
板書設計:
5.混合運算
7+4×3 先算乘、除法
=7+12 后算加、減法
=19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3
教學內容
教材第1~2頁內容,第4頁課堂活動第1題及練習一第1題。
教學目標
1.在現(xiàn)實情境中認識克和千克,感知克、千克的實際意義。
2.在稱一稱、掂一掂等實踐操作體驗活動中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能根據(jù)現(xiàn)實情境恰當選擇克或千克計量物品的輕重。
3.在現(xiàn)實情境和具體操作中理解掌握克與千克之間的進率,并能進行克與千克之間的單位換算。
教學重點
建立克、千克的概念,理解掌握克與千克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在建立克、千克的概念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實際需要合理選擇恰當單位進行計量物品輕重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白板展示:超市購物時的對話情境?
教師:同學們,畫面中他們在說什么?(學生交流)?
教師引用對話中提到的克和千克引入課題:克、千克的認識(板書:克、千克)
二、新知探索
1.認識工具——稱。
2.認識克(g)。
。1)活動:稱稱。
小結:大家觀察了稱出的1克、2克、3克、4克糖,用手感受下1克有多重。
引導學生感受1克糖看上去很少,感覺很輕。
。2)掂掂。
我們身邊有很多物品都很輕,比如一枚硬幣(呈現(xiàn)1角硬幣),介紹一角硬幣重1克,你放在手心內掂一掂,感受1克有多重。把小組的硬幣放在一起,掂掂,感受有多重。
。3)說說。
通過剛才的掂掂、稱稱,你們對1克或幾克有什么感覺?(輕或很輕的感覺)
小結:計量較輕的物品時,一般用克作單位,克用g表示。(板書:克——g)
。4)議議。
在生活中,計量那些物品的輕重可以用克作單位?
。5)填填
學生獨立教材第2頁“填一填”,并匯報。
小結:秤上的標注是g,讀數(shù)就以克作單位,指針指著多少就是讀多少克。
3.認識千克。
。1)稱一稱。
一袋鹽重多少?兩袋鹽呢?
學生觀察:1袋鹽重500克。想:兩袋鹽是500克+500克=1000克
讓學生把兩袋鹽放在盤秤上稱一稱,老師:兩袋鹽多重?你是怎樣知道的?
。ㄖ羔樦钢1,兩袋鹽重1千克)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得出:
1千克和1000克都同樣表示兩袋鹽的輕重,因此1千克和1000克一樣重,1千克等于1000克。
教師板書:1000克=1千克
。2)估一估
教師:你能估一估多少個蘋果重1千克嗎?
先引導學生用手先掂一掂一個蘋果有多重,再想1kg重的物品在手里是怎樣的感受,然后估計幾個蘋果重1千克,組內先交流,然后讓學生用盤秤驗證估算結果(3個蘋果重約1千克)。
。3)稱一稱
、傩〗M合作:用盤秤稱出1千克大米。
讓學生先將大米放入袋中,先用手掂一掂,估一估,稱出1千克大米。
教師巡視,有困難的小組給予指導,讓學生再掂一掂。
②小組合作用盤稱稱出2千克大米。教師巡視,有困難的小組給予指導。
、劢處熝惨暎鹤寣W生先掂一掂,估一估,各小組再分別稱出8個蘋果和3個蘿卜有多重。
。4)填一填。 6kg=( )g 7000g=( )kg 11000g=( )kg
教師指名回答,幫助學生分析填寫錯誤的'原因。
三、練習應用
1.完成第4頁課堂活動第1題:稱一稱
學生分組完成后相互交流。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一第1題。
四、板書設計
五、課后反思
教學中忽略運用對比的方法感受輕重?捎糜沂值鄡纱雏},左手掂1個一角硬幣,這樣通過比較,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輕重”,形成較鮮明的表象。通過學生的隨堂練習及課后作業(yè),我發(fā)現(xiàn)因為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少,學生對“克”、“千克”的質量,認識體驗還夠,判斷幾克、幾千克,誤差較大,還需要通過更為豐富的實踐活動來促進。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4
教材分析:
有余數(shù)的除法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注重結合具體的情境,將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意義內容置于實際生活的背景之下,加強對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認識。
學情分析:
有余數(shù)的除法是以表內除法知識作為基礎來進行學習的,學生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jīng)驗,但是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shù)學思考過程。
教學目標:
1. 通過設計情境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2. 通過自主探究,明確余數(shù)一定比除數(shù)小。
3.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知識的過程。
教學重點:
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探索并發(fā)現(xiàn)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約3分鐘)
今天的草莓特別新鮮,我買了一些準備分給大家。你認為怎樣分才是最公平的呢?什么是平均分?
二、自主學習
。s7分鐘)
1.6個草莓,每人分2個,可以分給幾人?誰來分一分?
2.怎樣列算式?
3.如果不是6個草莓,而是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誰來分一分?怎樣列式?
4.7個草莓,每人分2個不能正好分完,最多只能分給3人,這余下的1個又不夠再分給一人,剩下的這個數(shù)在數(shù)學上就叫余數(shù),它表示平均分完之后剩余的數(shù)。
5.帶有余數(shù),我們就叫它有余數(shù)的除法。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就是《有余數(shù)的除法》。
三、合作交流
。s10分鐘)
1. 如果每人分4個草莓,8個草莓,9個草莓?10個草莓?11個草莓?12個草莓?分別可以分給幾人?你們會分嗎?有沒有信心?好,現(xiàn)在咱們就拿起手中的學具代替草莓分一分。
2.生動手分。
3.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講評。
4. 你能將下面5個算式分類嗎?
84=2 (人)
94=2(人)1(個)
104=2(人)2(個)
124=3 (人)
114=2(人)3(個)
5.觀察每道題的余數(shù)和除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四、精講點撥
(約8分鐘)
1.為了分清余數(shù)和商,我們要在余數(shù)和商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shù)除法。
2.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五、測評總結(約12分鐘)
1.達標練習
(1)完成課后做一做。
學生嘗試解答,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最后組織學生交流匯報。
。2)練習十四第1題。
。3)( )6 = 5 ( )
2.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3.作業(yè)布置
練習十四第2題。
板書設計:
認識有余數(shù)的除法
沒有余數(shù) 有余數(shù)
62=3(人) 72=3(人)1(個)
陳婭《認識有余數(shù)的除法》教案
余數(shù)
讀作:7除以2等于3余1
84=2 (人) 94=2(人)1(個)
124=3 (人) 104=2(人)2(個)
114=2(人)3(個)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并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擺圖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并通過觀察、比較探索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理解余數(shù)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3.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除法的含義,探索并發(fā)現(xiàn)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
教學難點: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上課——開始上課之前,問大家?guī)讉問題:看看誰比較聰明,好不好?
第一,這學期到目前為止,我們重點學習了什么知識?(除法)
第二,除法呢,我們經(jīng)常用哪一個詞來形容(平均分),對于平均分的問題,我們經(jīng)常用哪些語言來說明呢?或者說是怎樣的題目是平均分:
1、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幾個;2、每幾個為一份,能分成幾份。
下面,我們來看這幾道題目:
1、48個梨,平均分成6份,每份多少個?(除法算式是?)
2、36顆糖,每4個分一袋,能分幾袋?(除法算式是?)
3、11朵花,每3朵擺一盤,( )
A、有剩余 B、正好分完
你知道擺了幾盤嗎?還剩下幾朵?
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把這道題完整的描述一遍呢?
11朵花,每3朵擺一盤,擺了3盤,剩余2朵。
二、觀看圖片,引出活動
(主題圖)用11根小棒擺出下面的圖形,各能擺幾個?
問題:1. 讀一讀,你知道了什么?擺一擺,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
2.能把擺的過程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7÷2=3(盤)……1(個)
︱
余數(shù)
你能用語言來描述下這個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嗎?(也就是說你能不能把這個算式結合這道題組成一段話)
“余數(shù)”的來歷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剛剛從猿猴轉變成人,他們以打獵為生.可是獵物常常太少,他們必須把食物平均分開,否則就會有人餓死.但是在分食物的時候,人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每個人分到相同數(shù)量的食物以后,還會剩下一些,可是這些食物又不夠再分一次,于是這就啟發(fā)了后來的人們認識到數(shù)學除法運算中的余數(shù)。
。ㄈ┍纫槐,初步感知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把下面這些,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下冊教案11-15
小學數(shù)學下冊教案二年級09-29
小學二年級的數(shù)學下冊教案02-02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教案02-01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教案03-03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1-21
小學二年級的數(shù)學下冊教案15篇02-02
【熱門】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2-04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推薦】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