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国产精品100页,美女网站色免费,国产白嫩美女免费观看,欧美精品亚洲,欧美韩国xxx,欧美性猛交xxxxxxxx软件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3-27 12:33:29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觀察、討論、判斷等活動中,經歷初步認識扇形的過程。

  2.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圓中畫出扇形。

  3.體會扇形和圓的關系,感受扇形圖與名稱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認識扇形以及圓心角和弧。

  教學難點:

  認識扇形以及圓心角和弧。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兩把折扇(其中一把圓形扇)、畫有教材中四幅圖的小黑板;學生準備水彩筆、量角器、直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用折扇作為導入新課的道具)同學們對折扇并不陌生,能說說你們對它的認識嗎?

  像折扇打開形狀(教師打開折扇演示)的平面圖形,在數(shù)學上,我們稱之為扇形。(出示課題:認識扇形)對扇形你想了解哪些知識呢?

  學生自由討論,指名交流匯報。

  教師:同學們說的這些知識,我們今天一起來解決。

  二、探究新知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下圖,圓中的涂色部分與圓有什么關系?

  它們是圓的一部分,扇形是由圓心角的兩條半徑和圓心角所對的弧圍成的圖形。形象地說,就是兩條線段和一段。ㄇ)圍成了扇形。

  1.認識圓心角。

  出示例3圖。

  教師在右圖的基礎上標出1,指出:像1這樣,頂點在圓心上的角叫作圓心角。

  提問:圓心角是由什么組成的?頂點在什么上?

  使學生認識到:圓心角是由兩條半徑和圓心組成的,所以圓心角的頂點在圓心上。

  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幾個角,讓學生判斷哪些是圓心角。

  教師接著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在圓上分別畫出圓心角是 、 、 、 的扇形,讓學生比較這些扇形的.大小。使學生明確:在同一個圓中,扇形的大小與這個扇形的圓心角的大小有關,圓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可以再次演示折扇,同一把扇子,張開程度不同,扇面的大小就不同。

  2.認識弧。

  教師拿出圓規(guī)和直尺,先畫一個虛線圓,在圓上取A、B兩點,再用實線A、B兩點間的部分。(弧是圓上的一部分,這樣處理易于理解)

  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兩點間的實線部分是在什么上畫出來的?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0~111頁“練習與應用”第8~10題,“探索與實踐”第11~14題,“與反思”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與應用”,使學生進一步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通過“探索與實踐”,使學生感受圓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感受圓的獨特性。

  3、通過“與反思”,引導學生自己在探索活動中的.表現(xiàn)以及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出實事求是的

  教學重點:進一步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練習與應用

  1、談話引入。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對本單元學習的圓的有關知識進行與復習。

  板書課題:與練習。

  2、完成“練習與應用”第8題。師問:最大的圓與正方形有什么關系?怎樣求圓的周長與面積呢?

  3、完成“練習與應用”第9題。師問:誰來指一指這個運動場的周長和面積各是哪個部分?求它的周長可以怎樣想呢?求它的面積可以怎樣想呢?

  4、完成“練習與應用”第10題。師問:要求半圓形的面積,首先要知道什么?

  要求出整圓的面積,必須求出什么?

  二、探索與實踐

  1、完成探索與實踐第11題。教師問:是什么標志,知道標志表示的意義嗎?

  學生交流自己以圓為基本圖形的標志。

  2、完成第11題。

  師:在操場上畫的圓一般都比較大,用圓規(guī)肯定是不行了,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學生說己的想法。

  到操場上試著畫一畫。

  師追問:這個繩子的長就是圓的什么?

  3、完成第13題。

  在操場上進行測量并記錄,回去后進行計算。

  4、完成第14題。

  先讓學生進行猜想,再以小組為單位用一根繩子圍一圍、量一量。

  通過計算得出結論。

  師追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三、與反思

  1、指導學生理解每項指標的含義。

  2、自我、打☆。

  3、說說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

  四、課堂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小組學習的能力。

  2、學會運用平均分。

  3、 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4、 讓學生充分經歷“平均分”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

  5、初步認識 “平均分”

  6、 引導學生感受“平均分”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7、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義,方法。

  三、教學難點: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學準備:

  各種食物若干。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平均分”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小禮物。老師要送給你們。請動手把糖果分給小組里的每一位同學,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組的糖果的數(shù)量不相同)

  (2)、各小組動手操作

  (3)、各小組匯報情況,教師板書。

  (二)、觀察問題

  (1)、請小朋友觀察各小組分的結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生觀察匯報。

  (3)、從觀察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組分的'同樣多,你們能給這樣的分法取個合適的名稱嗎?

  (4)、學生自己取名。

  (三)、出示課題

  (1)、小朋友取的名稱都很好,這些在數(shù)學上我們把每份分的同樣多叫作平均分。

  寫下板書:平均分

  (2)、小朋友再說說剛才哪些組是平均分,哪些組不是平均分。

  (3)、剛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組你們有什么辦法使它平均分?

  (4)、學生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發(fā)現(xiàn)平均分。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通過問題的引申幫助學生認識平均分。

  (四)、學習平均分

  1、 教學例2:把10個卡片平均分成5份,怎樣分?

  (1)、論分配方案。

  (2)、各小組動手分一分。

  (3)、學生匯報分法。

  (4)、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

  2、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應是多少根?(學生動手分一分)

  3、 完成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把1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讓學生圈一圈,并說出自己的分法。)

  (設計意圖):體現(xiàn)分法的多樣化;開放題拓展知識,開拓學生思維。

  (五)、應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練習三第2題。

  (1)、肯定第二種分法是符合題義的分法。

  (2)、引導學生觀察第3種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題意應該怎樣做?

  (3)、學生交流討論匯報。

  2、實踐活動:插花活動

  3、列舉生活中平均分的實例。

  (設計意圖):從多方面加深學生對平均分的認識;開放性的活動使學生多角度認識平均分,為以后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打下基礎。

  六、教學結束:

  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想法和收獲?請同學們寫出來。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93頁9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周長、面積、體積等以及相應的單位;

  2.溝通幾種基本圖形面積公式及其推導過程的內在聯(lián)系,體積計算公式之間的聯(lián)系,數(shù)學知識方法的內在聯(lián)系,體會轉化、類比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發(fā)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能正確計算常見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常見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能綜合運用所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能正確計算常見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常見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

  教學難點:

  能綜合運用所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在生活中應用得非常廣泛,有時我們要計算它們的面積,體積等,這就需要我們了解一些數(shù)據,運用到關于測量的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復習圖形與測量。(板書課題)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1.長度、面積和體積的認識

 。1)我們學校的綜合樓準備粉刷和裝修,工人叔叔正準備做一些數(shù)據的測量,我們也參與到他們中間去,好嗎?

 。2)大家先想一想,測量哪些地方,會用到什么單位?

  問:什么是長度?什么是面積?什么是體積?

  2.測量單位及進率

  (1)我們知道測量除了數(shù)據之外還需要什么呢?現(xiàn)在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長度、面積和體積各自的單位,并說出它們之間的進率。

 。2)說一說

  請大家說一說1米、1分米、1厘米分別有多長,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1立方米、1升、1毫升分別有多大?

  3.前面我們已經分類復習了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立體圖形的表面積與體積,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部分,把它整理出來。

  4.匯報交流。交流時要說出每類知識點要注意的問題。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你認為最容易出錯的是哪部分內容?有什么好辦法避免出錯?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學習內容分析

  本節(jié)教材主要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和估算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基礎上,擴大口算和估算的范圍。例1教學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用解決郵遞員10天、3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要送多少封信?等實際問題的活動,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探討口算方法。接著,通過“做一做”,讓學生經歷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過程,掌握口算方法。新教材把口算教學和解決實際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和學習興趣,同時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學習者分析

  學生在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基礎上,擴大口算的范圍,相信學生能夠運用已有的知識和已有的計算方法,探索出新的計算方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整數(shù)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學生經歷整數(shù)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4、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計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5、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源于生活,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及解決措施 掌握整數(shù)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及解決措施 通過學生活動,體驗數(shù)學學習方法

  教學設計思路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憑思維和語言進行計算并得出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它具有快速、靈活的特點?谒闶怯嬎隳芰Φ囊粋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口算是筆算、估算的基礎,筆算和估算能力是在準確、熟練的口算能力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沒有一定的口算基礎,筆算、估算能力的培養(yǎng)就成了無源之水。其次,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極其廣泛的應用。因此良好的口算能力不僅是學習任何其他數(shù)學知識的基礎.

  我在備課前想過,既要讓學生牢牢的掌握這堂課的內容,又要嘗試讓他們自己去學習。于是我精心設計了一個個井井有條的步驟:注意口算聯(lián)系經;⑼ㄟ^多種形式的訓練,逐步提高口算速度,培養(yǎng)口算能力。

  依據的理論 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聯(lián)系生活實際。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一、教材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第九冊第三單元第五節(jié)《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即P90---91頁的例題和練習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初步了解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計算一些較簡單的組合圖形的面積。

  使學生掌握組合圖形常用的割補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利用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這些平面圖形面積來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根據圖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來分解組合圖形,達到分解的圖形既明確而又準確求出它的面積。

  教學過程:

  以尋標追源為教學模式,以目標教學為基本教學形式,以嘗試法為主要教學手段。

  前置回顧,展示目標;

  在發(fā)散思維中探究新知,精講點撥,完成目標;

  概括總結,反饋矯正。

  ㈠、引標: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探索

 、迸f知輔墊,誘發(fā)注意

  電腦顯示單車、榨欄、階梯組合圖,標出幾種已學過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梯形,讓學生說出名稱和面積計算字母公式。

 。ㄟ@里通過實物感知,了解各平面圖形的特征,說出面積公式,加深對舊知識的.復習,溝通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設景感知,激活思考

  電腦顯示一幅美麗的畫面,一位小天使對一面墻提出問題:你能計算這幢房的側面墻的面積嗎?從而揭示課題《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

  (這樣通過直觀并帶有趣味的引導,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引起學習動機,迫切試一試的愿望。從而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從這里打開學生通道,促使學生想方設法去找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二)尋標:提出問題,尋找目標

  叫學生齊讀課題后,問:讀了課題,你們想知道組合圖形的什么知識?(組合圖形面積如何計算)好,請同學們看書P90---91頁,能否自己解決這些知識,看看它對這些知識是怎樣講的。

 。ㄔ谶@里老師先不做講解,讓學生帶著求知欲看書,這是根據嘗試原則,讓學生在自我評價中獲取新知識,它是教學的一種有效嘗試。)

  (三)探標:追源問底,引導發(fā)現(xiàn)

  提出問題:為了求組合圖形的面積,書上是如何講的?、除了書上的分割方法外,你還有別的分割方法來求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嗎?從而引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電腦顯示學生可能想到的分割方法:

 、俜殖梢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

 、诜殖蓛蓚梯形;

  ③分成三個三角形。

  其它方法給予口頭定正正誤。

  2.展示各種想法,得出組合圖形面積的求法。

 、嘲l(fā)散引導,找出新的解法:

  讓學生觀察分的方法后,提出問題:剛才所講的都是把組合圖形分成幾個已學過的平面圖形,那還有除了分以外的別的方法嗎?

  電腦顯示補的方法,并指出平面組合圖形求面積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就是分、補兩種方法。

 。ㄟ@里有目的運用遷移規(guī)律,啟發(fā)引導學生,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以舊探新,引導學生看書、討論、進行觀察比較、概括,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也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使學生在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中發(fā)展思維能力。)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教材第34—35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等于0”這個規(guī)律”

  2.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情境,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學習中的簡單問題,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使學生逐步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0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等于0”這個規(guī)律。

  教學難點:

  掌握因數(shù)中間或末尾有0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出示掛圖,在果園里,小刺猬摘了5籃子蘋果,每個籃子6個蘋果。他一共摘了幾個蘋果呀?回到家它又來找小兔子、小猴子、小熊貓、小鹿和它一起分享蘋果,每個小動物都把自己籃子里的6個蘋果吃光了,還剩幾個蘋果?結果是多少?

  二、玩中學

  1、探索有關0的乘法規(guī)律。

  (1)出示情境圖,引導觀察。

  引導學生看圖小刺猬一共摘了多少個蘋果?用6530(個)每個小動物籃子里的6個蘋果都吃光了剩幾個呢?讓學生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再匯報。

  (2)獨立計算,提出問題。

  0×3   7×0   0×26

  引導學社列舉出類似的口算題,如:8×0=? 19×0=? 0×14=?......

  (3)總結規(guī)律

  學生觀察教師板書上的算式,說一說你從中發(fā)現(xiàn)的什么?

  2、 探索因數(shù)中間有0或末尾有0的計算

  (1)獨立探索計算方法

  讓學生獨立計算130×5,列出豎式,想一想各位上的0應該怎么乘?

  (2)組內交流

  小組之間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結合13×5=65,使學生明確13個十乘5德65個十,就是650,而且“0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等于0”,所以130末尾0不用成直接落下來。

  (3)自主探索、掌握因數(shù)中有0的計算方法

  出示題目402×3,獨立計算,然后交流算法互相比較,找出最正確的再讓學生舉幾道因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題,思考:看一看結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最后總結因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商的`中間不一定有0。

  三、學中做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并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上、下兩題之間的不同的變化規(guī)律。

  2、完成“練一練”第2題。

  引導學生獨立解答,結合具體的情景,說說自己的想法,學生可能用加法,也可能用乘法。如果用乘法可以進一步解釋第(1)個問題,第二個問題解答時為什么要乘3.

  3、完成“練一練”第3、4題。

  第三題學生填空后,可以讓那個學生說一說判斷大小的方法。觀察和估算的方法都要給予鼓勵。

  4、 下面計算對嗎?把不正確的改正過來。

  5、總結

  (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2)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

  (3)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滿意嗎?你覺得誰表現(xiàn)的好?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課本第16頁的內容及第17頁練一練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現(xiàn)實生活的問題中掌握3的乘法口訣。

  2、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3的乘法口訣的編制與掌握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

  教具準備

  小棒。

  學具準備

  圓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要幫助小熊一起解決“需要幾個輪子”這一數(shù)學問題,大家打開課本16頁,觀察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生:有一個小朋友在給三輪車安裝輪子。

  師:大家發(fā)現(xiàn)圖中的數(shù)學問題了嗎?

  生:一輛三輪車3個輪子,9輛車需要幾個輪子?

  二、探討新知

  1、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

  師:一輛車3個輪子,2輛車幾個輪子?

  生:2輛車6個輪子。

  師:好的,下面大家就用圓片代替輪子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看看3輛、4輛……9輛車分別需要幾個輪子,并把表格填完整。

 。▽W生獨立擺、數(shù)、填,老師個別輔導。)

  師:請小朋友說說你是怎樣填的?

  生:我是每次加3、6加3等于9、9加3等于12……

  師:好辦法,就是每多一輛就多了3個輪子。用連續(xù)加3的辦法可以算出9輛車需要27個輪子。

  2、合作學習,擺一擺,說一說,寫一寫。

  教師用三根小棒圍成一個三角形,問:擺一個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

  生:擺一個三角形要3根小棒。

  師:一個三角形是幾個3?能列一個乘法算式嗎?

  生:1個3,1×3=3或3×1=3。

  師:很好,同學們的乘法知識掌握得很不錯。大家能編句口訣記住1×3=3嗎?

  生:一三得三。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能自己編出乘法口訣。接下去,同桌之間相互合作,兩人一邊擺三角形,一邊說算式,編口訣,并把算式和口訣填寫在課本16頁試一試的第2小題中。

 。▽W生同桌合作學習,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編寫情況。)

  3、集體交流反饋。

  師:剛才,老師看到很多小朋友同桌之間合作得非常認真。相信每個小朋友都有不少的收獲吧!誰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獲呢?

  (引導學生說了算式和相對應的乘法口訣,老師可以多讓一些孩子反饋,加深他們對乘法口訣的印象。)

  師: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自己編出了有關3的乘法口訣。下面,每個小朋友自己把乘法口訣讀一讀。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地記住3的乘法口訣。

  4、找規(guī)律,記憶口訣。

  (1)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中交流。

  (2)全班反饋。

  師:你是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的?

  生1:我想,如果忘記了,可以用加法算一算。

  師:哦,你是把乘法算式轉化成加法算式來記的。其他小朋友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2:我發(fā)現(xiàn)上下兩句口訣得數(shù)相差3,我背誦的時候只要每次加3就可以了。

  師:你的發(fā)言真精彩,其他小朋友發(fā)現(xiàn)這個規(guī)律了嗎?大家試試,用××同學的方法是不是能較快地記住3的乘法口訣。

  (給學生再次用規(guī)律記憶口訣的時間)

  師: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我們都要善于觀察、思考。這樣,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三、鞏固練習

  1、口訣接龍。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口訣接龍比賽,接得又對又快的小組獲勝。

  2、練一練的第1題。

  讓學生獨立練習,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用口訣的.情況和認真觀察題目的習慣。

  (可以采取同桌交流的學習形式進行反饋)

  3、練一練的第2題。

  教師引導學生尋找規(guī)律后填數(shù),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找到的規(guī)律。

  四、總結

  師:最后我們用今天學的3的乘法口訣,計算有關3的表內乘法,比一比,哪位小朋友用口訣求積最棒。

 。ń處煶鍪究谒憧ㄆ瑢W生計算并說出所用的口訣。)

  五、作業(yè)

  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的具體情景中探索發(fā)現(xiàn)百分數(shù)改寫成分數(shù)和小數(shù)的方法。

  2、會將百分數(shù)改寫成小數(shù)和分數(shù)。

  3、在經歷把百分數(shù)改成分數(shù)和小數(shù)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能力。

  教學重難點:

  分數(shù)、小數(shù)化成百分數(shù)的方法和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出示第7頁兩個監(jiān)測人員的對話情景:“我們監(jiān)測了340個城市的空氣質量”,“其中有35%的城市達到了二級標準”。

  教師:觀察情景圖,說說你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學生:……

  教師:根據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學生可能會提出:還有百分之幾的城市空氣質量沒有達到二級標準、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的城市有多少個等)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要解決“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的城市有多少個”的問題怎樣列式?引導學生列出算式:340×35%。

  教師:說說這樣列式的想法。

  學生:……

  教師:該怎樣計算340×35%呢?學生獨立思考340×35%的計算方法,并進行交流匯報。在交流中教師重點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知識,發(fā)現(xiàn)要計算340×35%,可把35%寫成分數(shù)或小數(shù)后進行計算,即把35%改寫成35100或0.35。

  學生嘗試計算,并指名板演計算過程:

  340×35%=340×0.35=119(個)=119(個)

  教師:我們通過把35%改寫成分數(shù)或小數(shù)的形式解決了“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的城市有多少個”的問題。如何進行百分數(shù)和分數(shù)、小數(shù)的互化呢?這是我們需要進一步學習的內容。

  板書揭示課題:百分數(shù)和分數(shù)、小數(shù)的互化。

  二、自主探索,總結方法

  出示第7頁例1。

  學生自主嘗試把17%,40%化成分數(shù)學生匯報改寫過程并板演:17%=1710040%=40100=25教師:當把百分數(shù)改寫成分數(shù)后,不是最簡分數(shù)的應化簡成最簡分數(shù)。

  教學把46%,128%化成小數(shù)學生嘗試把46%和128%化成小數(shù)。(學生可能會有下面的'一些改寫形式)46%=46100=46÷100=0.46,128%=128/100=128÷100=1.28。你能將0.5%化成小數(shù)嗎?

  同桌交流后匯報。

  教師:觀察比較上面的改寫式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學生:……

  小組討論

  交流歸納百分數(shù)化成分數(shù)、小數(shù)的方法

  教師:根據我們剛才把17%,40%改寫成分數(shù),把46%,128%,0.5%改寫成小數(shù)的過程,同學們能不能試著說說,怎樣把百分數(shù)化成分數(shù)或小數(shù)呢?

  學生討論交流中,教師逐步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歸納總結得出百分數(shù)化成分數(shù)或小數(shù)的方法。

  教師:請同學們自己看教科書第8頁兩個同學的對話框的內容。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百分數(shù)化分數(shù)、小數(shù)的方法:把百分數(shù)化成分數(shù),先把百分數(shù)改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shù),注意不是最簡分數(shù)的要化簡成最簡分數(shù);把百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可以直接去掉百分號,同時把百分號前的數(shù)的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兩位。

  三、鞏固練習

  1、教科書第9頁,課堂活動第2題教師:說說怎樣才能準確地在格子里涂色呢?學生思考后獨立完成在書上。

  2、完成教科書第10頁第2題和第5題第1小題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四、課堂總結,結束全課

  教師:通過這節(jié)課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

  學生:……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0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百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對100以內數(shù)的加減計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形成一定的計算速度。

  2、以解決問題為依托促進知識的系統(tǒng)化,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結構。

  3、在經歷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溫故而知新”,對知識有新的認識、提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煉信息:

  1、談話引入:老師想問小朋友一個問題,平常你們喜歡到哪兒去玩?能不能把高興的事說出來聽一聽?

  2.出示課本插圖,提出幾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

  (1)這是一幅“兒童樂園”圖,從圖中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或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圖中的主要景物——飛天輪、龍船、蹦蹦床、電瓶車。(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圖中的幾個主要活動——有的小朋友在坐飛天輪,有的小朋友在坐龍船,有的小朋友在跳蹦蹦床,有的小朋友在開電瓶車。)

 。2)A:從圖中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數(shù)字信息?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開展幾個主要活動的人數(shù)——坐飛天輪的有23人,在坐龍船的有16人,跳蹦蹦床的有15人,在開電瓶車的有6人。

  坐飛天輪的有23人是情景中以文字敘述方式告知的,開電瓶車的只有6人,以上兩條信息學生很容易發(fā)現(xiàn),也不會產生意見分歧。但由于坐龍船的16人擁擠在一起,跳蹦蹦床的15人在排列上沒有規(guī)律,因而學生對這兩條信息的發(fā)現(xiàn)可能會有意見分歧,此時,教師就要指導學生閱讀,使學生感悟正確的閱讀方法,以便形成正確認識——從左到右依次數(shù)出坐龍船的16人;把跳蹦蹦床的同學分成幾個小的區(qū)域,分別去數(shù),然后相加,或依次數(shù)出每個區(qū)域中的人數(shù)。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反思:在數(shù)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或開始為什么沒有數(shù)正確)——要有正確的數(shù)數(shù)方法,要仔細數(shù),不重復也不遺漏。

  B:你還能發(fā)現(xiàn)哪些數(shù)字信息?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是下午4時;有的小朋友在買飲料,能知道各種飲料的價格;有的小朋友在買票入場,因為身高超過了1米。

  二、師生合作,探究學習:

  (一)統(tǒng)計信息,提出問題:

  1、看來,圖中的信息還真不少,怎樣才能記住這些信息?(或怎樣才能記住每個項目中有多少人?)

  引導學生想到“統(tǒng)計信息”。然后師生共同完成下表。

  項目坐飛天輪的坐龍船的跳蹦蹦床的開電瓶車的

  人數(shù)2316156

  2、根據表中的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利用表中的數(shù)據信息,可以提出6個加法計算的問題、6個減法計算的問題以及若干個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的問題。在讓學生口述問題時,不必面面俱到,但要引導學生注意問題的全面性,如:學生如果僅僅提出的是兩個數(shù)相加、相減的問題,教師應進一步引導:能不能提出連加計算的問題?能不能提出連減計算的問題?能不能提出加減混合計算的問題?最后教師總結:利用這些數(shù)據,不但可以提出加法、減法計算的問題,還可以提出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計算的問題。

 。ǘ┬〗M合作,解決問題:

  下面我們就來解決這些問題。請小朋友仔細想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應該怎樣列式呢?請你把這些算式寫出來,然后計算出得數(shù)。自己先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一下,一會兒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匯報。

 。ㄈ﹨R報交流,梳理分類:

  1、哪個小組愿意說一說你們解決的是哪些問題?應該怎樣列式?得數(shù)是多少?

 。1)學生在匯報時,既可以先匯報列出的算式及得數(shù),然后再說明這個算式解決的是什么問題;也可以先敘述解決的是什么問題,再匯報如何列式解答這個問題。

  (2)如果學生匯報的僅僅是加法、減法、連加、連減算式,老師要適時地引導學生提出并解答能夠進行加減混合計算及帶小括號計算的問題,并及時板書算式。

  2、伴隨著每個小組匯報交流活動的不斷深入,教師要把算式分類板書,以便為最后的總結概括作好準備。板書時可以把算式分為加法算式、減法算式、連加算式、連減算式、加減混合算式、有小括號的算式相對獨立的六部分,如下所示:

  23+16 23-16 23+16+15 23-16-4 23+16-15 23-(16+4)

  16+15 23-4 16+15+4 23-15-4 23+15-16 23-(15+4)

  16+4 15-4 23+16+4 23+16-4

 。ㄋ模┛偨Y概括,理性升華:

  1、仔細觀察這些算式,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引導學生對算式進行橫向、縱向的對比觀察與分析,找到每一類算式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每一類算式的名稱——加法(算式)、減法(算式)、連加(算式)、連減〔算式)、加減混合(算式)、有小括號的(算式)。

  2、在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引導說出計算百以內加減法時要注意的問題——

  用豎式計算,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

  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

  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上加10,再減;

  算式有小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

  當學生總結遇到困難時,教師可利用板書中的例子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梳理。

  (五)鞏固練習,拓展創(chuàng)新:

  1、數(shù)的組成:利用計數(shù)器,完成如下類似的題目——請小朋友準備好計數(shù)器,聽老師說要求,大家在計數(shù)器上撥數(shù)。

  十位上的數(shù)字是4,個位上的.數(shù)字是6,這個數(shù)是多少?這個數(shù)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 …

  2、數(shù)的大小比較:

  以上述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這些兩位數(shù)為材料,進行數(shù)的大小比較練習:

  33○49 98○62 54○45 87○90 43○46-2 77○50+27

  3、數(shù)的計算:

 。1)以上述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這些兩位數(shù)為材料,進行加減法計算練習。

  第一組:35+24 42+36 56+43 57-45 98-56 84-53

  第二組:38+25 46+59 36+57 54-37 42-19 51-27

 。2)仔細觀察這兩組數(shù),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第一組計算時不需要進位與退位,第二組計算時需要進位與退位。

  在計算時我們要注意什么——不僅讓學生發(fā)現(xiàn)計算進位加法、退位減法時不要忘記“進一”和“退一”,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體會豎式計算的作用為“當計算遇到困難時,可以用豎式來幫助解決問題”。

  三、總結與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從知識與方法兩個方面進行表述。知識——學會了什么,應該注意什么。方法——引導學生從以“自主探究”為基礎的合作、交流、對比、觀察、反思“做數(shù)學”的角度進行總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認識鐘表”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整時、半時、大約幾時認讀鐘表時間的認識,促進知識的系統(tǒng)化,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結構。

  2、以動手實踐的自主探究活動為基礎,在探究時刻之間變化的

  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豐富的認讀時間的表象,實現(xiàn)數(shù)的認識、圖形與

  空間兩個領域的互相融合。

  3、經歷認讀鐘表時刻探究問題的過程,體會時刻(時間)與人

  們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準備:

  每個同學準備一個玩具鐘表(或模型),教師準備演示用鐘表。

  教學過程:

  一、呈現(xiàn)問題:

 。1)玩電瓶車的同學是 開始的,結束時是4時。

 。2)坐飛天輪的同學是4時開始的,結束時是 。

 。3)坐龍船的同學是 開始的,結束時是 。

 。4)跳蹦蹦床的同學是3時開始的,結束時是4時。

 。5)買票的小朋友4時進“兒童樂園”, 離開“兒童樂園”。

 。6)“兒童樂園”每天下午向社會開放的時間為2時——6時。

  二、自主探究:

  1、以6個問題為框架,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探究。以問題(1)為例:

 。1)能不能把小朋友開始玩的時間和結束的時間在鐘表上撥出來?

 。2)讓學生利用鐘表(或模型)進行操作。

  (3)指名幾名同學演示。

 。4)教師引領探究——利用教具(鐘表),師生共同完成從到一直到的撥針操作活動。

  2、畫出整時:

  A:能不能把問題中的4時、3時、2時、6時畫出來?請同學們利用鐘面圖,畫上表針。(每個同學發(fā)一張鐘面圖)

  B:能不能把你是怎么畫的展示給大家看一看?指名幾位同學上臺展示。

  C:讓畫錯的同學進行改正。

  三、梳理概括:

  1、通過上面的學習,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引導學生能發(fā)現(xiàn):跳蹦蹦床的同學是最早開始玩的,坐飛天輪的同學結束的最晚,跳蹦蹦床的同學玩的時間最長……

  2、在認讀鐘表時應該注意什么?

  引導學生把認讀鐘表要注意的事項說出來:辯認時針與分針,看清時針與分針的位置……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8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8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