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常用[6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答:
教學內容:西師版xx年級上(下)冊xx頁
執(zhí)教者:xxx
教學課時:第X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了解xxxxxxxxxx,掌握xxxxxxxxxx。過程與方法:讓學生通過xxxxx方法,體驗xxxxxxxxxx。情感態(tài)度:通過感受xxxxxxxx,培養(yǎng)xxxxxxxx的情感。教學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根據本節(jié)課的內容,找出重要的知識點)
2、難點:(結合學生的學情,分析本節(jié)課哪些知識學生比較難掌握)
3、關鍵:(結合實際,找出從哪些方面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
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等
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實物、多媒體、一些數學圖形
2、學具準備:實物、數學圖形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復習引入或談話引入或情景引入)
1、小朋友,我們前面已經學習了xxx內容,今天我再考考大家,看看有多棒。(生說后引入新課)
2、老師昨天遇到一個難題,想到今天我都不知道怎么解決,今天我想叫大家?guī)屠蠋熞粋忙,你們愿意嗎?(愿意)生說后老師引入新課。
3、出示主題情景圖引入。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題。
。1)、指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小組交流。
。3)、反饋信息:
生1:我覺得xxxxxxxxxxxxxxxxxx。
生2:我認為xxxxxxxxxxxxxxxxxx。
生3:我是這樣想的xxxxxxxxxxxxxxx。
……
(4)、師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歸納小結:同學們表現的太好了。剛才我們通過xx方法,了解到xxxxxxxxxxxx,那老師覺得xxxx樣更好一些。所以我們在做任何事,只要你認真想認真做就一定會有收獲的。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第一道練習題。
。1)、學生讀題,了解題目意思。
。2)、指明學生答(學生舉手回答)。
。3)、師生共同討論。
。4)、完成練習題。
2、出示第二道練習題。
。1)、學生齊讀題目。
。2)、學生獨立完成。
。3)、個別展示。
。4)、集體訂正。
四、拓展練習。
。1)、出示題目。
(2)、學生讀題思考。
(3)、小組討論交流。
。4)、小組選代表展示。
。5)、集體訂正。
四、小結:讓學生談收獲,學習了本課有什么樣的'想法,覺得本堂課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一同分享,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五、布置作業(yè):(第xx頁第xxxx題).
六、板書設計
。ㄕn題)
xxxx(內容簡析)
教學反思: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沒有達到的話,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能提供改進的方案嗎,有哪些突發(fā)的靈感,課堂上有沒有印象最深的討論以及學生獨特的想法,哪些地方與設計的教學過程不一樣,學生提出了哪些想到的問題,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自我評習:這個萬能教學模板實用性較強,能夠有效地避免教學中存在的隨意課、盲目課和單純的傳授課等不規(guī)范、教法陳舊的教學形式,逐漸形成符合教學規(guī)律,利于學生成長的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對于初登講臺、經驗不足的年輕教師是一種全面把握教材,宏觀感受教學全過程,快速規(guī)范教學行為的好方法,便于教師逐漸提高研究層面,取得更大收益。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 材 分 析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當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北菊n所學內容就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從優(yōu)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yōu)的方案,初步體會統(tǒng)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
學 情 分 析
四年級學生在數學知識和技能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其思維能力尚停留在形象化和表面化,對于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也不能靈活運用,所以在教學時,教師應做好課前準備,讓學生提前了解烙餅的方法和時間。
教 學 目 標
1、通過生活中的簡單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到優(yōu)化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中的策略的多樣性,初步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化方案的意識。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優(yōu)化思想。
教學難點: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案。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多位數減法連續(xù)退位的算理,能熟練使用此算理正確計算被減數中間有0或末尾兩位都是0的多位數減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發(fā)現被減數中間位置有0的多位數減法運算的算理的過程,感受由猜想到驗證的數學探究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收獲通過合作與探究自主解決數學問題的成就感,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被減數中間有0或末尾兩位都是0的多位數減法的算理
難點:被減數中間有0或末尾兩位都是0的多位數減法的算理、多位數減法的`驗證
三、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
同學們昨天晚上都看浙江衛(wèi)視的《跑男》了么?大家最喜歡哪位明星呢?
老師昨天在網上看到了喜歡他們的觀眾人數。其中,喜歡鄧超的有413人,喜歡Baby的有379人,喜歡李晨的有158人。你們能快速幫老師算出來喜歡Baby的人比喜歡李晨的人多多少個么?喜歡鄧超的人又比喜歡李晨的人多多少呢?
師生互動:同學們可能較快算出379-158=221,413-158=225的結果,在引導學生回顧上一節(jié)課學習的多位數減法中的不退位減及退位減。
提問1:哪位同學能站起來說一下221是如何得出的么?
提問2:哪位同學能說一下225又是怎么算的呢?
2、提出原理
這一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一下幾種特別的多位數減法(板書多位數減法)
老師還看到,喜歡陳赫的人有403人,大家能用同樣的辦法告訴老師喜歡陳赫的人比喜歡李晨的人多多少呢?同學們前后四人結為一組一起來討論一下,3分鐘過后老師請小組代表上臺發(fā)言。
提問1:老師看到有的小組在討論時按照原來的方法,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哪一位不夠減向前退一當十時遇到了困難。3不夠減向前退1時,發(fā)現十位是0,沒法退了,那怎么辦呢?
師生互動:引導學生討論得出十位是0沒法退1當10時,再繼續(xù)向前一位退1當10,此時十位變成了10,拿去1給個位,個位變成了13,13減8余5,十位剩9,減5余4,百位退1后剩3,減1余2,所以403-158=245。
追問1:哪位同學能說一下403-158在計算時和我們前面學習到的多位數減法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點呢?
師生互動:引導學生得出,在被減數中間有0時,個位不夠減應該連續(xù)向前退1進行兩次。
追問2:同學們能否用學習過的方法來檢驗一下我們的結果是否正確呢?
預設一:158+245=403
預設二:403-245=158
3、講解原理
提問:同學們思考一下,在什么情況下才需要連續(xù)退位呢?
師生互動:引導學生得出在被減數中間有0時需要連續(xù)退位。
4、應用原理
提問:現在老師還知道喜歡祖藍的人最多了,總共有500人,大家能快速算出喜歡祖藍的人比喜歡李晨的人多多少么?
追問:哪位同學能說一下他發(fā)現了什么呢?
師生互動:引導學生得出被減數末尾兩位都為0時,也是需要連續(xù)退位的。
5、小結作業(yè)
提問:同學們通過本節(jié)課都學到了哪些有用的知識呢?
作業(yè):同學們課下自己編一道中間有0的被減數的減法題目,回家考考我們的爸爸媽媽,看看他們是否和我們一樣聰明呢?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本單元教學100以內的數,是在認識了11~20各數的基礎上安排的。教材分認識整十數、認識非整十數、整理100以內的數、比較數的大小、單元復習與實踐活動五部分編寫。每個部分都有教學重點,呈現了全單元的教學線索,組成了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在認識整十數這部分教學計數單位與數位,整十數與一百的意義;在認識非整十數這部分教學數的組成和讀、寫方法;整理100以內的數教學完成百數表,鞏固認、讀、寫數的知識技能,發(fā)現有趣的規(guī)律;通過比較數的大小加強數概念,發(fā)展數感;通過實踐活動體會100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1、利用實物圖形、小棒、計數器等教、學具,幫助學生認識數位,理解數的意義,初步感受十進制計數法。
學生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要經過形象抽象的過程。實物表示的數比較直觀,數字組成的數比較抽象。在認數時,實物圖形、小棒能幫助學生建立表象,進而逐漸形成數的概念。計數器十位上的1顆算珠表示1個十,百位上的1顆算珠表示1個百,比實物表示的數抽象,又比數字表示的數形象,在形成數概念的過程中有特定的作用。
(1) 認識整十數和一百的教學編排了數數和表示數兩道例題。在數數的例題里,通過數小棒的捆數繼續(xù)體會十,初步認識百。先從3捆是三十根、6捆是六十根直觀形象地感知幾捆就是幾十根。再看著小棒圖十根十根地從十數到一百,進一步體會幾個十就是幾十,接受10個十是一百。在表示數的例題里,把用計數器的算珠表示數和用數字表示數結合起來,教學數位及順序,整十數的意義和讀寫。這種結合,有利于數概念的形成,能提高教學效率。這道例題首先在計數器上確定百位(認識11~20已確定過個位和十位),描述三個數位的位置順序。然后把十位上的1顆算珠表示十擴展到幾顆算珠表示幾十,以及百位上1顆算珠表示一百。撥珠與寫數的過程都體現了十進制計數法的位值思想。
想想做做緊扣數的意義進行設計。第1~3題數珠子、方塊和彩球的個數能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幾個十是幾十。第5題的填空能讓學生形成整十數和一百的數概念。
(2) 認識非整十數的教學也編排了兩道例題,仍然遵循先建立表象,再形成概念的規(guī)律。
第29頁例題和想一想包括三個內容: 一是通過擺二十三根小棒和看出三十四根、三十九根小棒,體會幾捆和幾根小棒合成幾十幾根;二是三十九根小棒添上一根是四十根,形象展示這兩個數的相鄰關系,滲透個位滿10向十位進1的道理;三是一個一個地從四十數到一百,初步體會數的順序。這三個內容中,第一個內容是基礎,要利用教、學具或聯(lián)系圖示讓學生理解2捆和3根是二十三根,并向三十四根、三十九根以及更多的根數逐漸擴展。第二個內容是難點,要抓住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實現3捆10根向4捆的轉化,從中抽象出三十九添上一是四十。為了更好地突破難點,想想做做第6題呈現29個木塊添上1個的情境,通過填空引導學生理解29添上1是30的道理。教學時還可以通過擺一擺、想一想等活動明白四十九、五十九九十九添上1分別是幾。經過前兩個內容的教學,學生應該能從四十數到一百。每數到幾十九的時候,要提醒他們想一想下面的數是幾。
第30頁例題把非整十數的意義和讀寫方法融合在一起教學,設計了三個步驟: 首先是看計數器上的算珠說出它表示的數;然后對照計數器寫出數24、34和43;最后讀讀寫出的數,填方框體會各個數的組成。教材精心選擇34與43,給學生留出了比較的空間。通過比較這兩個數的組成和讀、寫,深刻地體會非整十數的意義。
2、把認數教學和相應的口算結合起來,促進對數的理解。
教材在初步認識整十數后,緊接著安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在初步教學非整十的兩位數后,緊接著安排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減法的口算。這樣安排有利于學生運用對數的認識積極探索算法,并使教學口算的過程成為進一步認識數的過程。
(1)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以教學30+20為例,要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考進行計算,不要求全體學生使用同一種方法。在算法多樣化的前提下,把整十數加整十數的方法遷移到整十數減整十數中去。如果學生能從一位數加、減一位數類推出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則是很好的,教材在想想做做第2題中也有這樣的引導,但教學中不要規(guī)定學生一定按這樣的思路去想。
(2) 結合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口算,教學加、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例題根據圖意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讓學生運用兩位數的組成研究計算方法,
并在試一試里計算另一道加法和另一道減法,體會計算思路。想想做做通過一圖四式,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兩位數的意義。
加、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的教學主要采用讓學生有意義的接受這一學習方式。認識兩個加數很容易,區(qū)分被減數和減數也不難,記住加法的得數叫和、減法的得數叫差則稍難一些。想想做做第4題填出表格里的和與差,讓學生結合計算鞏固加、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整理百數表,進一步理解兩位數的含義。
在學生初步認識兩位數后,教材及時對兩位數進行整理,并以百數表的形式呈現100以內的各個數。
百數表中給學生留了許多空格,先讓學生研究表中數的排列順序并把空格填滿。然后在表中橫著選幾行數、豎著選幾排數讀一讀、比一比,從中發(fā)現一些規(guī)律。在空格里填數,整理了數的順序,練習了數的讀寫。探索百數表里的規(guī)律,比較同一行或同一排里數的相同與不同,能加強對數的意義的理解。
試一試讓學生在百數表上做框數游戲,分兩步進行: 第一步用課前準備的框到百數表中每次框出幾個數,分縱、橫方向研究框內的幾個數間的聯(lián)系,再現了前面發(fā)現的規(guī)律;第二步是猜數,即根據框里一個已知的數猜出其他幾個數,并到百數表里去驗證猜得是不是正確。學生進行框數游戲時,會主動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讀數與分析數的組成上,對進一步理解兩位數的含義是十分有益的。要注意的是,框數游戲是在特定的百數表里進行的,離開了百數表或改變百數表的結構,框數游戲就沒有意義了。因此,試一試不要作為考查的試題。
4、比較數的大小,引導學生把生活經驗上升為數學思考。
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比較兩個數量多少的實際問題,初步積累了一些方法和經
驗。例題在比較46和38的大小時,讓學生按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經驗進行比較,并在交流中把生活經驗上升為數學思考。
教材倡導學生把估計與比較數的大小結合起來。46是四十幾、38是三十幾,這里面有估計的成分。四十幾比三十幾大,是聯(lián)系生活經驗作出的思考。想想做做第1題也是為此而設計的。
學生在比較數的大小時,都有自己的思考,而且各人的思考不會完全相同。教材允許學生按自己的想法去比較,不強求全體學生用相同的思考方法。教材中不總結比較兩個數的大小的方法,其目的也是鼓勵比較方法多樣化。
例題先讓學生比較十位上不同的兩個兩位數的大小,然后在試一試中比較十位上相同的兩個兩位數的大小和比較100與兩位數的大小,既包括了比較兩位數大小的各種情況,又體現了由易到難,逐漸完善比較方法的意圖。想想做做第2~6題逐步提高學生比較數的大小的能力。第2題結合計數器比較兩個數的大小,直觀形象;第3題抽象地比較兩個數的大小,讓學生掌握方法;第4、5題比較三個數的大小;第6題是開放題,而且是逆向思考。
5、聯(lián)系實際,感受數的相對大小關系。
生活中經常有比較數的大小的實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時除了應用數學思想方法,還要結合具體情境用適宜的'語言表達。教材引導學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詞語描述數與數之間的大小關系,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另一方面培養(yǎng)應用數學的能力。
(1) 在現實的情境中引導學生描述,體會詞語的含義。
例題里貓做了38個五角星,猴做了34個五角星,學生已經知道38>34、34<38,在此基礎上教材示范貓做的比猴多一些,再讓學生試著說出猴做的比貓少一些,從中體會多一些、少一些的意思。
試一試和想想做做第1題里分別出現了少得多和多得多。在學生初步接觸描述數的大小關系的詞語以后,想想做做第4題先引導學生說50比45大一些和85比45大得多,感受大一些與大得多的不同含義。然后讓學生把10、48、92、42等數與45分別比大小,并用小一些、大一些、小得多、大得多來描述,他們的數感在選擇詞語時得到了發(fā)展。
(2) 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選擇答案。
多一些與多得多、少一些與少得多是相對而言的。離開具體情境,不在一定的范圍內是很難選用這些詞語的。因此,教材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選擇。試一試和想想做做第1~3題分別要求為比50個少得多比46下多得多比38人少一些比25元貴多啦選擇合適的答案,這種形式比較適合一年級學生。
6、實踐活動注重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我們認識的數》組織學生在生活中應用學過的數,設計了說一說猜一猜和數一數三個欄目。說一說中先讓學生用100以內的數說一句話,體會數能清楚地描述和表達生活里的事物和現象。如我班有42名同學和我班有同學兩句話表達的內容是不一樣的。再讓學生知道年齡都是用數表示的,引導他們關心家里每個人的年齡,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猜一猜先抓一把蠶豆數數有幾粒,再分別抓一把花生米和一把黃豆,估計有幾粒,并數一數粒數,評價自己的估計。這里不要求學生估計得很準確,只要能體會到花生比蠶豆小一些,花生的粒數比蠶豆多一些;黃豆比蠶豆小得多,黃豆的粒數比蠶豆多得多。物體的大小關系到物體的多少是難點,教材在抓花生米以后,提出為什么一把花生米比一把蠶豆的粒數多這個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和討論加以體會。
數一數指導學生在校園里看看、走走、數數,用數表示校園里的一些物體有多少,用數表述自己在校園里的活動,從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本冊教科書第45~46頁及練習七第4~8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根據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并算出得數的探索過程,感受調換兩個相加的數的位置得數一樣的客觀事實。
。玻莆盏脭凳6和7的加法及6減幾、7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口算。
能力目標
使學生能夠提高計算能力。
情感目標
利用“一圖兩式”的學習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背誦6、7的組成及分解
二、新課引入
1.教師談話。
同學們都會計算得數是2、3、4、5的加法和5、4、3、2減幾的減法了,大家會算得數是6和7的加法、6和7減幾的減法嗎?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學習這方面的內容。
2.板書課題:6、7的加減法。
三、學習新知識
1.學習根據一幅圖寫出兩個加法算式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圖片,左邊4個梨,右邊兩個梨
師:同學們,老師把一些梨的圖貼到了黑板上,你們看看,老師是怎樣擺這些梨的'?
生:左邊擺四個,右邊擺兩個。
師:那么一共有幾個梨呢?怎樣列式?
生:一共有六個,4+2=6
師: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
生:4表示左邊4個梨,2表示右邊2個梨,6表示一共有6個梨。
師:4+2表示用左邊的梨加上右邊的梨,也就是從左邊加到右邊,我們得出了算式4+2=6,那么如果我們從右邊加到左邊呢?該怎么列式?
生:2+4=6
比較:看的是同一副圖,為什么卻能列出兩個不同的算式呢?(先讓學生自由討論)
總結:雖然看的是同一副圖,但是由于看的方向不一樣,梨的排列順序不一樣,從左往右看,梨的排列是4和2,從右往左看,排列順序是2和4,現在請同學齊讀兩個算式。
師:這兩個算式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生:等號后面的數都一樣。不同的地方是,2和4的位置調換了。
總結:從這副圖,我們知道了,一副圖可以列兩個加法算式,在加法算式中,相加的兩個數調換了位置,得數不變。、
師:為什么4+2=6,你能從組成里想想嗎?
生:因為4和2組成6,所以4+2=6
師:你能從6的其他組成里,列出得數是6的加法算式嗎?得數是7的呢?
。ㄗ寣W生根據黑板上的7的組成,自己列得數是7的加法算式,培養(yǎng)了孩子自主探究的能力)
2、根據一副圖列兩道減法算式
出示6個蘋果,左邊1個,右邊5個,中間畫一條虛線
師:同學們注意觀察一下,這副圖和剛才那副圖有什么區(qū)別?
生:中間多了一條虛線。
師:觀察得真仔細,那么你們看看,這條虛線把蘋果分成了哪兩部分?
生:左邊一個,右邊5個。
師:(用手遮住左邊的1個)現在老師遮住左邊的一個蘋果,也就是要去掉一個,去掉,用什么方法計算?
生:減法?
師:回答正確,同學們記住,做減法時,一定要拿總數去減。這里的總數是6,所以要用6去減,去掉幾個就是減幾。現在我去掉左邊的一個,怎么列式?
生:6-1=5
(板書:6-1=5)
師:剛才老師是去掉左邊的一個蘋果,如果我現在去掉右邊的五個蘋果呢?怎樣列式?
生:6-5=1
師:回答得真棒。同學們,我們計算6-5和6-1時,怎么想比較快?
生:6可以分成5和1,6-5=1,6-1=5
師:同學們真聰明,你們能根據6的其他分解,列出其他的減法嗎?根據7的分解呢?你能列出嗎?
三、鞏固練習
教師在黑板上左邊畫3顆星星,右邊畫四顆星星,先請學生根據圖意列兩道加法算式,再在中間畫一條虛線,請學生列兩道減法算式。之后小組交流,請小組派代表起來說結果。
小結:同學們,我們學習了6和7的加減法,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如何根據一副圖列出兩道不同的算式,今天,我們又掌握了新知識。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規(guī)范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50~51頁。
教學目標
1. 使同學經歷對兩種事物進行搭配的過程,初步發(fā)現簡單搭配現象中的規(guī)律,并能運用發(fā)現的規(guī)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 使同學在觀察、操作、籠統(tǒng)、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動中,發(fā)展有序考慮的能力,培養(yǎng)初步的符號感。
3. 使同學在活動中增強探索數學規(guī)律的興趣,積累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上衣和裙子圖片,記錄紙,作業(yè)紙。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搭配現象
談話:無錫有許多旅游景點(多媒體顯示無錫的風景圖片),小紅和爸爸媽媽想來無錫玩。為了這次旅游,媽媽給她準備了2件上衣(出示學具):一件綠色的和一件黃色的。還準備了3條裙子(出示學具):粉紅色的、藍色的和大紅色的。用什么顏色的上衣配什么顏色的裙子呢?請同學們給她提些建議吧。
同學交流,教師操作。
小結:像這樣,一件上衣配一條裙子,就是把上衣和裙子進行搭配。(板書:搭配)
二、 合作探究,體會有序考慮
1. 合作探究。
同桌合作,把所有的搭配情況都找出來,讓小紅自身挑。
合作要求:同桌兩人,一人拿學具進行搭配,另外一人把搭配的情況記錄在表格中。
同學活動,教師巡視,關注同學中出現的不同的搭配方法。
請同學匯報搭配過程,教師演示。
小結:一共有6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2. 比較方法。
提問:通過剛才的觀察,你更喜歡哪一組同學搭配的方法?為什么?
同學交流,體會有序搭配是比較好的方法。
小結:有序地搭配可以做到既不重復也不遺漏。(板書:有序,不重復,不遺漏)
3. 理解不同的搭配方法。
談話:你們能像剛才這組同學一樣,把上衣和裙子進行有序地搭配嗎?請同桌兩個同學再次合作,按自身的想法進行有序地搭配。
同學活動,教師巡視。
反饋:誰能具體地說一說,你們組是怎樣有序搭配的?
同學一般會出現兩種情況:(1) 選上衣,先用綠色上衣分別和3條裙子配,再用黃色上衣分別和3條裙子配。(2) 選裙子,先用粉紅色的裙子和2件上衣配,再用藍色的裙子和2件上衣配,最后用大紅色的裙子和2件上衣配。
4. 小結。
談話:(電腦演示)把2件上衣和3條裙子進行搭配,可以先用上衣進行有序搭配,也可以先用裙子進行有序搭配。
三、 創(chuàng)新表示,感受符號思想
出示問題:小紅的爸爸為了這次旅游,準備了3件襯衫和3條領帶,(課件出示3件襯衫和3條領帶圖)襯衫和領帶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1. 討論。
啟發(fā):剛才我們用學具擺出了上衣和裙子有6種不同的搭配方法,F在你還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把領帶與襯衫的搭配方法全都表示出來呢?同桌討論討論。
全班交流,教師提示可用連線的方法。
2. 嘗試。
談話:請同學們用自身喜歡的方法在作業(yè)紙上有序地表示出這些搭配的方法吧。
展示同學作業(yè),簡要研討。
小結:同學們想到的方法真多,有畫實物的,有畫簡單圖形的,還有用字母或數字表示的。
3. 比較。
這么多的表示方法,你更喜歡哪一種呢?為什么?
小結:看來,用簡單的圖形、字母或數字等符號表示實物的`方法更簡潔些。
4. 歸納。
電腦演示:電腦小博士就是用簡單圖形表示的,他用梯形表示領帶,用長方形表示襯衫。把3條領帶和3件襯衫進行搭配,可以先用領帶進行有序搭配(電腦連線),也可以先用襯衫進行有序搭配(電腦連線)。
提問:假如領帶的條數不變,襯衫減少一件,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根據同學回答,板書:3×2=6。
再問:假如襯衫的件數不變,領帶增加一條,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根據同學回答,板書:4×3=12。
引導:通過剛才的活動,你有什么發(fā)現?襯衫的件數和領帶的條數,與有多少種搭配方法是什么關系?
同學在小組里交流。
小結:領帶條數與襯衫件數的乘積就是搭配的方法數,這就是搭配的規(guī)律(板書課題:搭配的規(guī)律)。
四、 運用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
1. 路線問題。
電腦演示:穿上漂亮的衣服,小紅和爸爸媽媽高高興興地來到了無錫。打開地圖,他們準備從火車站動身,經過五愛廣場,到錫惠公園去玩。
提問:那從火車站到錫惠公園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走法呢?
同學交流。
再問:這么多的走法?選哪一種比較合適?
同學交流。
小結:當搭配的結果很多時,要注意選擇最合適的搭配方案。
2. 獎品問題。
談話:錫惠公園里有許多有獎游戲,小紅的運氣真不錯,她得獎了。來到領獎處,讓我們聽聽領獎處的叔叔跟她說了什么。
(電腦播放錄音)“小朋友,恭喜你得獎。你可以選一個木偶,配上一頂帽子,或者配上一條圍巾作為獎品。領獎之前我可要先考考你喔。現在有3只木偶,2頂帽子和3條圍巾,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的方法呢?”
同學交流不同的搭配方法。
3. 游戲問題。
同學們在做“石頭、剪刀、布”的游戲時,有沒有注意其中也有我們研究的搭配規(guī)律呢?你知道在這個游戲中,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嗎?怎樣才干把各種不同的搭配方法有序地玩出來呢?
同桌商量,試著玩一玩。
交流玩法:一個同學連續(xù)出三次“石頭”,另一個同學依次出“石頭”“剪刀”和“布”,就這樣玩下去。
同桌兩人玩一玩,然后交換一下角色,再玩一玩。
同學活動后,說一說一共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小結:原來游戲中也有數學問題呢,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fā)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五、 全課小結,引導延伸
。裕。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7-13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