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国产精品100页,美女网站色免费,国产白嫩美女免费观看,欧美精品亚洲,欧美韩国xxx,欧美性猛交xxxxxxxx软件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

時間:2024-05-30 07:38:39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必備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必備15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1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1.遵循規(guī)律,給學生充分感知的空間。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主張讓學生動手“做”數(shù)學,而不是用耳朵“聽”數(shù)學。搭配衣服這個環(huán)節(jié),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擺一擺學具,發(fā)現(xiàn)不同的搭配方法,接著讓學生在擺的基礎上在練習本上用不同的符號代表上裝和下裝,用連線的方法進一步探究,創(chuàng)新搭配方法,讓學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這一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也是發(fā)展學生用數(shù)學符號表示具體事物的能力的體現(xiàn)。

  2.調(diào)動學習興趣,使學生全心投入。

  從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心理來看,越是跟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生動有趣的活動,就越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所以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創(chuàng)設了一個學生熟悉而又感興趣的“過生日”的情境,把探究新知與鞏固練習都貫穿在這一情境中,一氣呵成,使學生自始至終興趣盎然,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上裝和下裝的小卡片圓形小卡片正方形小卡片教學過程

  ⊙激趣引入,展開教學

  師:同學們,今天是聰聰?shù)纳,讓我們一起唱一首《生日快樂》歌來祝福他吧?/p>

 。ń處熀蛯W生一起拍手唱歌)

  師:(課件出示一個女孩子和她的衣柜)茵茵想穿著漂亮的衣服去參加生日聚會,可是她卻不知道怎樣搭配,你們能幫幫她嗎?

  設計意圖:生動有趣的動畫配上耳熟能詳?shù)母枨,這樣的開場會讓同學們在興奮與快樂中接受新知識的學習,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課件出示教材102頁例2中的上裝和下裝圖。

  師:你們覺得茵茵怎樣搭配最漂亮?為什么?(課件出示學生所說的各種搭配圖)

  師:一共有多少種搭配方法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用手中的小卡片擺一擺,并記錄下你們的.幾種搭配方法。

 。▽W生在小組內(nèi)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師:哪一組愿意把你們的搭配成果匯報一下?

 。▽W生匯報)

  師:同學們做得真好,除了擺的方法還有其他的方法嗎?和同桌說一說你的想法。

 。▽W生討論后指名回答)

  師:大家說得很好,為了更加準確地知道有多少種穿法,我們還可以用連線的方法。我們可以用字母A表示上裝,字母B表示下裝,或者用○表示上裝,□表示下裝,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連一連。

  (指名匯報連線的結果,教師用課件演示連線的結果)

  預設

  生1:我用兩種不同顏色的○表示上裝,用三種不同顏色的□表示下裝,每件上裝可以與3件下裝搭配,這樣就有3種搭配方法,一共有3+3=6(種)或2×3=6(種)搭配方法。示意圖如下:

  生2:我和他的思路基本相同,只是用A1、A2分別表示上裝,B1、B2、B3分別表示下裝,也得出6種搭配方法。示意圖如下:

  師:我們怎樣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呢?

 。ㄖ该卮穑

  師小結:只要我們按照一定的順序搭配,就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設計意圖:通過擺一擺、說一說、連一連等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快樂地掌握新知識。

  ⊙鞏固練習,學會應用

  1.課件出示教材102頁2題。

  師:茵茵來到了聰聰?shù)募依铮炜,聰聰拿出什么來招待朋友?/p>

 。▽W生回答點心和飲料)

  師:你們喜歡什么點心和飲料?為什么?

 。▽W生回答)

  師:如果只能選擇一種點心和一種飲料,你們有幾種不同的選擇?

  (指名匯報結果)

  2.課件出示教材104頁4題。

  師:小伙伴們來到了數(shù)學樂園,大家都想在這里合影留念,如果他們每個人都單獨和聰聰、明明分別合拍一張照片,一共要拍多少張照片?請同學們到講臺上演示一下,共同找出問題的答案。

  設計意圖:以聰聰過生日貫穿整節(jié)課,讓學生在保持濃厚興趣的基礎上,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學以致用,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2

  課題:連加連減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72頁和練習十一的第1、2、5題。

  教學目標與策略方法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連加、連減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經(jīng)歷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使學生感受到連加、連減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并體驗用數(shù)學的.樂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創(chuàng)設清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策略與方法: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課前準備與課時設置

  投影片、小棒、三角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出示投影圖片,引導學生說出圖意。

 。ㄔO計意圖:以生動活潑的畫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理解連加的意義和計算順序。)

  二、探究體驗

  1、學習連加

  師:誰能說說你在圖中都看到了些什么?

  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語言表述。(原來。。。先。。。又。。。)

 。ㄔO計意圖: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語言表述自己的思維,利于學生理解連加的計算順序。)

  板書問題:現(xiàn)在一共有幾只小雞?

  一共是什么意思?怎樣列式?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并討論交流計算方法。

  根據(jù)學生匯報板書:5+2+1=8

  先用一只手遮住+1,讓學生算5+2=7(板書7),再用手遮住5+2,提示用7+1=8(板書8)。

  說明象這樣連著加就叫連加。板書:連加

 。ㄔO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學習連減

  師:小雞吃飽了,接下了又發(fā)生了什么事呢?我們看看圖吧。(繼續(xù)演示投影、72頁下圖)

  讓學生自由觀察并自主說話。(原來。。。先。。。又。。。)

  可以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

  引導學生圍繞“還剩幾只?”這個問題加以解決。使學生明確:先跑了2只用減法,又跑了2只還是用減法。

  教師根絕學生的匯報適時板書:連減 8-2-2=4(自主探索連減兩次的計算方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3、歸納

  象這樣用三個數(shù)(有時更多)連著相加或者連著減的計算方法就是連加和連減。

  (設計意圖:有利于學生理解連加、連減的意義,掌握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

  4、完成72頁的“做一做”

  引導學生說清圖意,再讓學生自己用小棒、三角圖片擺一擺,得出結果后,再填數(shù)。

  三、時間應用

  1、舉例: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連加連、連減呢?

  學生自由回答,對敢說能說的學生要多表揚,對想說卻有顧慮的學生要多鼓勵。

  2、完成練習十一的第1、2、5題。

  引導學生看懂圖意,自主解答。

 。ㄔO計意圖: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體驗用數(shù)學的樂趣,感受連加、連減在生活中的作用。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3

  教學內(nèi)容:小數(shù)化成份數(shù),把分母是10、100、1000……的份數(shù)化成小數(shù)

  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小數(shù)和分數(shù)的互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想一想:小數(shù)是怎么演變過來的?

 。ǚ帜甘10、100、1000…….的.分數(shù),可以改寫成0.1、0.01

  小數(shù)分數(shù)

  一位小數(shù)十分之幾

  兩位小數(shù)百分之幾

  三位小數(shù)千分之幾

  二、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

  例1把0.7、0.009、1.25、0.375化成小數(shù)。

  0.7表示十分之七,所以

  0.7=7/10

  0.009表示百分之九,所以

  0.009=9/100

  1.25表示一又百分之二十五,所以

  251

  1.25=1----=1--

  1004

  0.375表示千分之三百二十五,所以

  0.375=375/1000=3/8

  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的方法:把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可以直接寫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shù),能約分的再約分。

  反過來,分數(shù)也可以化成小數(shù)。

  15371

  例2把------、------、3-----化成小數(shù)。

  101001000

  :分母是10、100、1000……的份數(shù),要化成小數(shù),可以直接把分數(shù)寫成小數(shù)。

  三、鞏固練習第94頁第1題至第4題。

  四、

  五、布置作業(yè)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4

  設計說明

  1.遵循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幫助學生建立除法概念。

  除法的兩種現(xiàn)實情境模型一般被稱為等分和包含分,為了讓學生借助兩種不同的現(xiàn)實情境模型建立除法概念,本節(jié)課先通過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獲得平均分的直觀經(jīng)驗;再通過說一說、填一填的活動,嘗試用數(shù)學語言描述平均分的過程;最后學習用除法算式表示,讓學生經(jīng)歷“實際問題——平均分的活動(實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這一抽象過程,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體會除法的實際含義。

  2.通過多種表征的轉換,滲透模型化思想。

  本節(jié)課在學生認識了除法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結合例題探討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含義,讓學生明確除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平均分的過程及結果,再讓學生用語言表述平均分的結果是如何用除法算式來表示的。通過從實踐操作到平均分的表述,再到算式所表示的含義,讓學生把平均分和除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xiàn)從動作表征到語言表征,再到符號表征的轉換,在滲透模型化思想的同時,加深對除法含義的理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1.復習舊知。

  (1)說一說什么叫平均分。

  (2)舉例說明平均分的兩種情況。

  2.課件出示教材13頁例4情境圖,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然后匯報結果。

  第一種分法:一個一個地分,每盤分了3個。

  第二種分法:先兩個兩個地分,再一個一個地分,每盤分了3個。

  第三種分法:三個三個地分,每盤也分了3個。

  (2)小結:無論怎樣分,結果都是一樣的,即每盤放3個竹筍。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語言表述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

  (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里,每盤放3個)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引入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學習新知

  1.引入除法,認識除法算式。

  (1)引導學生探究:剛才我們通過平均分幫助熊貓解決了一個問題。這樣的問題能不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呢?

  學生小組討論,探究表示方法。

  (2)揭示課題:這樣的算式大家都沒有學習過,現(xiàn)在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這種新的運算——除法。(板書課題:除法)像這樣平均分的情況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表示。(板書算式:12÷4=3)

  2.介紹除法算式的讀寫。

  (1)介紹除號的寫法: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一個新的運算符號,它就是“÷”,讀作:除號。寫除號時,先畫一條橫線,再在橫線上下各點一個點,橫線要直,兩點要圓且對齊。同學們試著寫一下。(學生練習書寫除號)

  (2)師指著除法算式介紹除法算式的讀法:12÷4=3讀作12除以4等于3。(學生練習讀除法算式)

  (3)小結:只要是平均分的情況都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靈活應用平均分的基礎上,提問“能不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呢?”,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礎上學習除號的寫法和除法算式的讀法,同時讓學生明確平均分的情況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為學習例5做好準備。

  3.探究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

  (1)課件出示教材14頁例5情境圖,引導提問: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你們能幫熊貓分竹筍嗎?

  學生動手分一分,然后匯報。

  (20個竹筍,每4個放一盤,能放5盤)

  (2)引導學生用除法算式表示剛剛分竹筍的過程。(生列出算式并讀一讀:20÷4=5)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5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和活動中,初步了解加法的含義。

  2、在觀察操作活動中,探索5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

  3、在老師引導下,學習從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加法問題并解答。

  教學重點:理解意義,溝通加法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難點:理解加法的含義。

  教學準備:五朵花、小圓片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感受

  1、出示情境圖,讀懂圖意。

  2、模仿做一做,邊說邊做。

  3、指名說一說一共有幾支鉛筆。

  4、集體交流數(shù)“一共有幾支鉛筆的方法”鼓勵學生認真傾聽、清楚表達。

  二、實物操作

  1、出示熊貓圖,說說圖上講的是什么故事?

  有3只熊貓在吃竹子,有2只熊貓在玩球,一共有幾只熊貓?

  2、用學具代替熊貓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

  3、和同桌說一說后集體交流,鼓勵孩子認真傾聽。

  三、符號表達

  1、小結:這兩個數(shù)學故事可以用算式表示出來。出示算式:2+2=5

  2、思考:每個數(shù)表示什么意思?“+”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3、教師介紹加號、等號、算式的讀法。

  4、引導學生結合情境說說算式表示的意義。

  5、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情境可以用這個算式表示。

  6、寫一寫算式。

  7、擺一擺、算一算。說說加法算式在圖中表示的.意義。

  四、鞏固應用

  1、一共有多少?

  引導學生完整說圖意,重點說出“又開來一輛”“又飛來一只”

  2、說一說。

 。1)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1+4=5來表示?

  (2)觀察情境圖,交流書中呈現(xiàn)的實例。

 。3)讓學生結合不同情境解釋算式的意義。

  (4)引導學生用畫圖的方式表示算式。

  3、小結。這些問題都可以用加法算式來表示。

  4、練一練,獨立列出算式,再進行全班交流。

  五、總結,布置實踐作業(yè):在家里說說加法問題,并把算式記下來。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6

  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相鄰單位間的進率,認讀鐘面上的整時或了解24時記時法,進行兩種記時法的相互改寫,計算經(jīng)過時間。

  學生在前幾冊教材里學習了時、分、秒,本單元繼續(xù)教學年、月、日。全單元教材共編排了兩道例題、兩次想想做做和一次實踐活動。在你知道嗎里介紹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指導學生看課外書籍、上網(wǎng)查找資料,搜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教學內(nèi)容大致分成三段:第一段教學年、月、日以及相關的大月、小月等內(nèi)容,第二段教學平年、閏年、季度等知識,第三段是實踐活動。

  1、年、月、日以及相關的內(nèi)容。

  這一段內(nèi)容涉及許多知識,學生在日常生活里或多或少都有過接觸,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教材盡量利用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提供觀察材料,組織學習活動,激活已有經(jīng)驗,引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適當解釋點撥,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并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

  教材讓學生從年歷卡上找自己的生日切入,既引起興趣,又提供了學習用具。設計的學習活動有觀察整理、填表分類、涂色記憶、計算交流等,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同時接受年、月、日的知識。

  首先要求學生觀察20xx年的年歷從中獲得信息。年歷卡里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要結合觀察與交流指導有困難的學生學會看年歷。如年歷里的1、2、312表示一年里的1月、2月、3月12月;每月都有一張月歷,其中的日、一、二、三、四、五、六都表示星期幾,1、2、3、4表示每月的1日、2日、3日、4日在年歷卡上能查到每月有多少天,各天分別是星期幾。

  接著要求學生把各個月的天數(shù)填入一張表格。填表活動能讓學生更清楚地知道一年有12個月,各個月的天數(shù)并不都相同。填表還能引發(fā)學生把12個月按天數(shù)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接受大月、小月的知識。

  然后指導學生在填各個月天數(shù)的那張表格里涂顏色。涂色活動實際上是分類活動,通過再次分類記憶一年里的大月和小月。教材要求每個學生都能記住一年里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鼓勵他們自己設計記憶方法。同時,也介紹了利用拳頭幫助記憶的辦法。

  最后突出2月的天數(shù)既不是31也不是30,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教材還讓學生計算20xx年全年的天數(shù),通過計算重溫這一年各個月的天數(shù),檢查記憶效果,彌補記憶中的缺漏。學生計算全年天數(shù)的方法必定是多樣的,交流并比較各種算法,體會比較簡便的方法,有利于學生建構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想想做做在年歷上圈出重大節(jié)日和有紀念意義的日子,一方面鞏固知識,另一方面進行思想、情感的教育。

  2、平年和閏年。

  平年和閏年的教學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初步知道平年和閏年。第19頁例題讓學生同時觀察20xx年2月和20xx年2月的月歷,比較這兩個2月的天數(shù)是否相等。讓學生發(fā)現(xiàn)不同年份的2月天數(shù)不同,然后告訴他們,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閏年。

  第二步同時觀察從1997~20xx連續(xù)十二年的2月月歷,從中尋找天數(shù)的規(guī)律。教材特地把這些月歷分成三行,每行是連續(xù)的四年,方便學生發(fā)現(xiàn)每一行的四張月歷里只有一張是29天,另三張都是28天。從而明白通常每四年里有1個閏年、3個平年。教材里講解了判斷平年、閏年的一般方法,至于公歷年份是整百數(shù)的,安排在底注里講解。

  第三步在想想做做里鞏固平年、閏年的`知識。第1題通過把公歷年份除以4進行判斷,雖然教材只教過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但學生完全能夠自己進行四位數(shù)除以4的計算。第2題計算平年的全年天數(shù),合幾個星期零幾天,結合計算再次溫習前面學習的年、月、日知識。教學時還可以讓學生說一說閏年全年有多少天以及怎樣算的,再次清晰地認識平年與閏年。第4題回答并解釋一種比較特殊的生日現(xiàn)象,鞏固連續(xù)四年里一般有1個閏年的知識。

  第四步是你知道嗎,引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了解為什么通常每四年有1個閏年的原因。

  3、實踐活動《生日快樂》。

  這次實踐活動以學生的生日為題材,活動形式新穎有趣,緊扣年、月、日的知識,運用了統(tǒng)計方法;顒臃謨啥芜M行:第一段是學生相互介紹自己的生日是哪天。教材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間接地講述,讓同伴猜一猜是幾月幾日。這里會涉及年、月、日的許多概念,學生一定很感興趣。第二段是用統(tǒng)計的方法調(diào)查、整理并用圖表呈現(xiàn)班級里學生的生日分布情況,是一次聯(lián)系實際的活動。最后是記住爸爸媽媽的生日,進行孝敬長輩的教育。這次活動要認真組織,讓每名學生都有機會說話,然后請幾名學生在全班交流,落實對學生的品德教育。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7

  一、 教學目標

  1、 在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的活動中,體會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方法,

  培養(yǎng)有條理思考的習慣。

  2、 在1-100的自然數(shù)中,能找出某個自然數(shù)的所有因數(shù)。

  二、 重點難點

  找因數(shù)的`方法。

  三、 教學過程

  (一) 游戲引入新課

  1、

 、、用12

 、、再與其他同學交流。

  2、

  1×12 12=3×4

  =2×6 12=4×3

  12=6×2 12=12×1

  312的因數(shù)。

  4、 總結:

 、12的全部因數(shù)有:1、2、3、4、6、12。

 、隗w會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方法。

  5、 練習:用同樣的方法,分別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數(shù)。

 。ǘ 練習鞏固,加深理解

  無紙化備課教學設計

  1、 練一練。1、填空。

  2、 第2題:讓學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數(shù)和21的因數(shù),并用不同

  的符號作好記號,然后讓學生說說找因數(shù)的方法。最后,說說哪幾個數(shù)既是18的因數(shù)、又是21的因數(shù)。

  3、 第3題:利用數(shù)形結合,進一步體會找因數(shù)的方法。

  4、 第5題:可以引導學生用找因數(shù)的方法進48=1×48=2×24=3×16=4×12=6×8,48有1010種裝法,如每行12人,排4行;每行437只有2個因數(shù),只有兩種裝法。

  (三) 總結

  四、 板書設計

  找因數(shù)

  1×12 12=3×4

 。2×6 12=4×3

  12=6×2 12=12×1

  12的全部因數(shù)有:1、2、3、4、6、12。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學生們初步掌握了找因數(shù)的方法。但在具體實施時很難正確得出結果,即使得出了結果,書寫不規(guī)范。比如:48=3×16=6×8=1×48=4×12=2×24。48的全部因數(shù)有:1、48、2、24、3、4、6、8、12、16。不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書寫的;找因數(shù)的時候不準確。在經(jīng)后的練習中應及時糾正。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8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提問導入

  1.提問激趣。

  根據(jù)“甲是乙的”,你能想到什么?

  預設

  生1:乙是甲的。

  生2:甲比乙少,乙比甲多。

  生3:甲是甲、乙之差的5倍。

  生4:甲是甲、乙之和的。

  生5:乙比甲多20%。

  ……

  2.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用分數(shù)和百分數(shù)的知識解決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二)]

  ⊙回顧與整理

  1.分數(shù)(百分數(shù))的一般應用題。

  (1)分數(shù)(百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關鍵各是什么?

 、偬卣鳎阂阎獑挝弧1”的量和分率,求與分率所對應的'實際數(shù)量。

 、诮忸}關鍵:準確判斷單位“1”的量。找準所求問題對應的分率,然后根據(jù)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正確列式。

  (2)分數(shù)(百分數(shù))除法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關鍵各是什么?

 、偬卣鳎阂阎粋數(shù)和另一個數(shù),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耙粋數(shù)”是比較量,“另一個數(shù)”是標準量。求分率或百分率,就是求它們的倍數(shù)關系。

 、诮忸}關鍵:從問題入手,理清把誰看作標準量,也就是把誰看作單位“1”,誰和單位“1”的量作比較,誰就是被除數(shù)。

  (3)分數(shù)(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常見題型有哪些?如何解答?

 、偾蠹资且业膸追种畮(百分之幾):甲÷乙。

 、谇蠹妆纫叶(少)幾分之幾:(甲-乙)÷乙或(乙-甲)÷乙。

 、垡阎妆纫叶(少)幾分之幾,求甲:乙×。

 、芤阎妆纫叶(少)幾分之幾,求乙:甲÷。

 、萸蟀俜致省

  發(fā)芽率=×100%

  小麥的出粉率=×100%

  產(chǎn)品的合格率=×100%

  出勤率=×100%

 、耷罄ⅲ豪ⅲ奖窘稹晾省習r間

  2.分數(shù)應用題的特例——工程問題。

  (1)什么是工程問題?

  明確:工程問題是探討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三個數(shù)量之間相互關系的一種應用題。

  (2)解決工程問題的關鍵是什么?

  明確:把工作總量看作單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時間的倒數(shù),然后根據(jù)題目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公式解題。

  (3)工程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式有哪些?

  預設

  生1: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生2: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

  生3: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

  生4:合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表格的插入方法,并學會編輯、修飾表格的操作方法及技巧。

  2.過程與方法 教師講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掌握表格的插入方法,并學會編輯、修飾表格的操作方法及技巧。

  教學難點:

  如何選中表格中的各個對象,設置表格的格式。

  教學準備:

  學生冬季作息時間表。

  教學用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假期快到了,丁丁又要為自己制作一個作息時間表,以便使假期過得更充實。有沒有什么方便快捷的制作方法呢?

  大家來看看小博士有什么高招。

  丁丁的時間表:寒假作息時間表

  師:你們想不想做一個呢?

  二、跟我學

  1、啟動WORD,在新文檔中選擇輸入法,輸入標題,并為其設置字體、字號和對齊方式。

  2、想一想要用到幾行幾列?

  師提示:橫為行,豎為列。

  學生數(shù)表格后答:10行2列。

  3、師:注意插入表格的方法:單擊“表格”---“插入”---“表格”,打開插入表格對話框,輸入表格列數(shù)和行數(shù),單擊在“確定”按鈕。

  4、師:我們來調(diào)整一下表格的列寬,讓它更合理一點。

  將鼠標指針移到豎向表格線上(注意指針的變化),拖動鼠標,此時表格線會移動位置,從而改變表格的列寬。

  5、師:用同樣的方法可不可心將行高調(diào)整一下呢?我們來試一下。

  師演示:將鼠標指針移到橫向表格線上,拖動鼠標,調(diào)整表格的行高。

  6、師:表格確定好后,讓我們來輸入表格內(nèi)容。

  單擊表格第一行第一列的單元格,在光標處輸入時間,用同樣的方法把表格中的其他內(nèi)容輸入。并設置字體、字號格式。

  師提示:注意分號、頓號等符號的輸入方法。

 。◣焹H輸入第一、二行即可。多給學生練習時間。)

  7、師:別望了給我們的.表格加上一點色彩。

  拖動鼠標選定第一行上兩個單元格,單擊菜單欄中的“格式”→“邊框和底紋”,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單擊“底紋”選項,在填充欄中選擇“橙色”,然后點擊“確定”按鈕,給表格涂上漂亮的色彩。

  8、師:用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給表格中其它單元格涂色。

  9、最后我們別忘了保存。

  保存當前文檔

  小結。

  師:同學們,老師說明白了嗎?你們還有什么疑問?

  師:同學們,還有很多技巧等待你去發(fā)現(xiàn)。讓我們一起來實踐一下吧。

  三、練習

  請你利用上面所學的知識設計一個本學期的課程表。

 。▽W生基本做完后,選擇一兩個做的好的,予以集體演示,供大家評價。)

  在做這個表格的時候,同學們一定又有了很多困惑,大家下課后可以先研究討論一下。下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來學習吧。

  四、總結

  同學們,你覺得你這節(jié)課學會了表格的哪些操作方法?

 。ㄖ该穑

  五、評一評

  本活動的知識你掌握得如何?自己給自己打分畫星星。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10

  教學內(nèi)容:

  集合的有關思想(課本第108頁的例、練習二十四的第l、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借助具體內(nèi)容,初步體會集合的思想方法。

  2、使學生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被學生初步體會集合的有關思想方法。

  教具準備:

  利用教具,學具等教學輔助手段幫助學生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談話

  今天老師將把同學們帶人“數(shù)學廣角”,讓同學們?nèi)フJ識體會一些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讀懂統(tǒng)計表。

  教師用電腦課件出示統(tǒng)計表,列出參加語文興趣小組和數(shù)學興趣的學生名單。

  說一說:從統(tǒng)計表中,你收集到哪些信息?

  議一議:三(1)班共有多少人參加了這兩個課外興趣小組?

  教師引導:看來同學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問題,那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我們可以用圈來表示:

  (2)認識集合圈。

 、儆枚嗝襟w課件分別出示兩個集合圈。

 、谧寣W生先在練習本上畫出集合圈,填上相應的學生姓名,然后再匯報結果。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多媒體顯示填寫內(nèi)容。并讓學生說一說兩個圖中所表示的`意義。

  ③提出問題:

  有的學生姓名在兩個集合中都有,應該如何來表示才能更直觀、更形象、更簡單呢?

  教師利用電腦課件再出來二個空白集合,并填上學生姓名再合并。

  問:你們知道這個圖的意思嗎?(讓學生大膽猜想,說出自己的想法)。

  填寫完成后,再讓學生說一說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義,然后再引導學生將集合圈和統(tǒng)計表進行比較。

 。3)列式計算。

  通過以上分析、討論,學生已經(jīng)明白楊明、李芳、劉紅這三位學生既參加了語文興趣小組又參加了數(shù)學興趣小組,所以是重復的,在計算點人數(shù)時只能計算一次。

  學生列式計算,并說說算式的意義。

  三、鞏固運用

  1、課內(nèi)外作業(yè):

  練習二十四的第1、2題。

  第1題,首先要求學生根據(jù)動物的不同屬性“"會游泳的”和“會飛的”把它們進行分類。然后再要說一說中間位置“表示什么”。

  第2題,可以引導學生先把兩天進的貨中重復的部分找出來,然后再計算兩天一共進了多少種貨。學生計算的時候可以用加法進行計算,也可以直接點數(shù)。

  四、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11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09頁的第7~1.1題,練習二十六的第10—1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的長度單位和質(zhì)量單位的認識,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噸=1000千克。

  2.使學生掌握正方形、長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能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千米、噸

  1.第做109頁的第7題。

  教師提問,學生口答:

  (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

  (2)1千米是多少米?1噸

  是多少千克?

  隨著回答,教師板書: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噸=1000千克

  2.做第109頁的第8題。

  讓學生想一想什么東西的高大約1毫米(1分硬幣),什么東西的長大約1分米.然后再用手勢比劃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長.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0題。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4千米=( )米,讓學生想一想該怎樣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師再說一遍推想過程:因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個1000米,就是4000米,所 以4千米=4000米。

  接著,教師再板書出:5000千克=( )噸,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學生明確它的推想過程,然后讓學生完成第10題,集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推想過程.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1題。

  先讓學生把相等的數(shù)量用線連起來,然后再指名說一說道理。

  二、復習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1.做第109頁的第9題。

  教師先在黑板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然后讓學生分別說出是什么圖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每個圖形下面板書圖形的名稱.

  教師:我們已經(jīng)學過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大家想一想,這幾個圖形各有什么特點?

  指名回答。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寫在黑板上.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按順序說,如先說邊的特點,再說角的特點,或每個圖形分別說.最后使學生看到它們 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2題。

  教師只說明題意,讓學生在點子圖上任意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正方形.教師巡視,看學生畫的方法是否正確,學生畫完以后,要說出是怎樣畫的.對畫得 又對又快的學生應給予表揚。

  3.做第109頁的第10、11題。

  教師:什么叫一個圖形的周長?

  讓學生做第10題.要求量的.時候,精確到整厘米.每量一邊,在邊的旁邊注上該邊的長度.算完以后,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教師注意糾正學生中的錯誤.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3題。

  教師可以根據(jù)班里的情況,讓學生準備兩張邊長15厘米的正方形紙。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注意學生中出現(xiàn)的問題.集體訂正時,可以讓學生指出兩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后,求長方形的周長是求哪幾條邊的和,有沒有 不同的解法?對想出不同解法的學生應給予鼓勵。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12

  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國標本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33-34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讓學生通過手勢操作探索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數(shù)的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法,學會解答這樣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在手指游戲中以舊引新

  教師與一學生玩石頭、剪子、布的游戲,讓其余學生觀察兩人各出了幾個手指。(如5和2)

  師:你能比較它們的大小,

  并像這樣說一句話嗎?(指名說,齊說)

  ( )比( )多( ),

  ( )比( )少( ),

  ( )和( )相差( ),

  算式是( )。

  與學生再玩一次(如:2和0),師:你會比較這兩個數(shù)的大小嗎?同座互相說說看。

  師小結:我們在一年級時就知道兩個數(shù)相比,如果不是同樣多,必然有大有小,我們通常把較大的叫做大數(shù),較小的叫做小數(shù),兩個數(shù)之間的差叫做相差數(shù)。那要求大數(shù)比小數(shù)多幾,或小數(shù)比大數(shù)少幾,也就是要求兩個數(shù)相差幾,用什么方法?對,求相差數(shù)用減法。那求大數(shù)或小數(shù)該用什么方法呢?今天我們就來繼續(xù)研究這類問題。(板書:大數(shù) 小數(shù) 相差數(shù) 5-2=3 2-0=2)

  二、在手指游戲中初建數(shù)學模型

  1.求較大數(shù)。

  師:老師伸出幾個手指?(5)請你們伸出跟老y幣同樣多的手指。比老師多伸出1手指,是幾個?可見:比5多1是幾?怎樣列式?(5+1=6)請小朋友邊比劃手指邊齊說:比5多1是6,5+1=6。

  師:比5多2、3、4、5又各是多少呢?同座邊比劃邊齊說。后讓四大組依次邊比劃手指邊觀察邊口述:比5多( )是( ),( )+( )=( )。

  師:大膽猜想一下:比5多的數(shù)肯定是大數(shù),還是小數(shù),用什么方法?(求較大數(shù)用加法)我們不妨再用手指游戲驗證一下!

  師與男生合作,示范比劃:比10多1是 ,算式是 。師與女生合作比劃:比10多2是 ,算式是 。比10多3,4,5,等等呢?同座合作邊比劃邊說說看。(邊觀察手勢邊思考邊口述邊傾聽。)集體交流后,師小結:求較大數(shù)用加法就行了。

  2.求較小數(shù)。

  師:既然求較大數(shù)要用加法,那求較小數(shù)會用什么方法呢?請小朋友再大膽猜想一下。(減法)讓我們同樣用手勢游戲來驗證一下。師做手勢邊問:比10少1是( ),算式是 。(指名說,一、二大組齊說。)比10少2是( ),算式是 。(指名說,,三、四大組齊說。)比10少3、4、5呢?(請同座合作,一人做手勢,一人口述。)

  猜一猜:師做比5少4的手勢,讓學生猜是什么意思,口述:比5少4是( ),算式是: 。(同座互相玩我做手勢你來說的游戲。指名兩位學生上臺展示比劃游戲。)

  師小結:求較小數(shù)用減法就行了。

  三、實際運用

  師:通過剛才的大膽猜想和實際驗證,我們知道了:求大數(shù)用加法,求小數(shù)用減法。掌握了求大數(shù)和小數(shù)的方法,就可以用來解決生活中許多有趣的問題。

  1.教學例題。(出示幻燈片)

  (1)師:圖中有哪幾個小朋友?他們正在干什么?老師扮演小英,男生扮演小華,女生扮演小平,將他們擺花片的情況讀出來。

  師:如果要求小華要擺多少個,該抓住哪句話來分析?(板書比字句:我比小英多擺3個)在這個比字句中是誰跟誰比,誰多誰少?(我與小英比,我的多,小英的少)所以誰的是大數(shù),誰的是小數(shù)?

  學生說出(我擺的是大數(shù),小英擺的是小數(shù))后畫批:

  我比小英多擺3個

  大 小

  師:誰能連起來說是誰跟誰比,誰的`是大數(shù),誰的是小數(shù)?(指名說,齊說:我與小英比,我擺的是大數(shù),小英擺的是小數(shù)。)

  師:既然小華擺的是大數(shù),求小華的該用什么方法求?怎樣列式?(11+3=14(個))

  師:剛才我們是通過哪幾步求得小華擺的?(先找與問題相關的比字句,然后畫批出誰和誰比,誰大誰小,最后根據(jù)求大數(shù)用加法,求小數(shù)用減法來正確列式。板書:找比字句,畫批大小,確定加減。)

  (2)師:如果要求小平要擺多少個?,你會用以上3個步驟解題嗎?試試看!

  指名板書:我比小英少擺3個

  小 大 11-3=8(個)

  師:這個比字句是指誰跟誰比,誰的是大數(shù),誰的是小數(shù),為什么用減法?學生交流。

  小結:我們是通過怎樣的步驟來解決比多比少問題的?怎樣確定加減?(找比字句,畫批大小,確定加減;求大數(shù)用加法,求小數(shù)用減法。)

  2.想想做做1。

  要求學生讀題,找比字句,畫批,列式計算。后交流思路:我與你比,我的是大數(shù),你的是小數(shù),求我的就是求大數(shù),用加法。

  3.想想做做2、3。(步驟同上,指2入板書。)

  四、全課總結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研究了比多比少問題。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總結:在解題時,要抓住比字句認真畫批,準確判斷誰和誰比,誰大誰小,然后根據(jù)求大數(shù)用加法,求小數(shù)用減法來正確列式解答。

  五、拓展創(chuàng)新

  師:最后,老師想給小朋友看一道更有挑戰(zhàn)性的題目,你能提出怎樣的問題?

  立定跳遠比賽中,洋洋眺了110厘米,周周跳了140厘米,蒙蒙比周周少跳20厘米,奇奇比洋洋多跳2厘米。 ?(屏幕顯示)

  生提問題,屏幕同步顯示出來,指名口答列式。

  [教后反思]

  1.借助手指游戲巧妙建模。

  我讓學生邊比劃手指邊看邊想邊說邊聽:比多(少)是,算式是+(),這樣就調(diào)動了學生的手、眼、口、耳、腦等,并最大限度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學生在充分經(jīng)歷、感受、體驗、感知的基礎上,大腦中生成了豐富的數(shù)形表象。借助豐厚的感性認識和生活經(jīng)驗以及老師及時的引導點撥,他們很容易就感悟到:比多的數(shù)是大數(shù),用加法,比少的數(shù)是小數(shù),用減法。此時的抽象概括是感性認識積累到一定量后必然的理性飛躍!數(shù)學模型的有效生成,使學生由動作思維過渡到表象思維再到抽象思維,從而更好地促進新知的內(nèi)化建構,拓展了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培養(yǎng)了學生全面的思維能力。通過石頭、剪子、布的游戲復習什么是大數(shù)、小數(shù)和相差數(shù),以及求相差數(shù)用減法,為新知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接著通過比劃比10多幾是幾和比5多幾是幾讓學生建構數(shù)學模型:比幾多幾的數(shù)是大數(shù),用加法算;最后通過比劃比10少幾是幾和我做你猜的游戲讓學生建構數(shù)學模型:比幾少幾的數(shù)是小數(shù),用減法算。整個建構過程流暢自然而富有變化,學生始終興致盎然、樂此不疲!

  2.借助畫批深悟數(shù)量結構。

  其實,讓學生理解求大數(shù)用加法、求小數(shù)用減法、求相差數(shù)用減法并不難,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直覺就能感悟到;但讓學生由比字句掌握其中的數(shù)量結構,準確地分清誰是大數(shù)、誰是小數(shù)誰是相差數(shù),卻并不容易。因為從來沒有誰帶領他們這樣理性地分析過,而且由于生活經(jīng)驗的負面影響,他們常將牛比羊多3只機械錯誤地理解為羊多(因為生活中我們進行比較時常說省略的比字句,例:誰多?我多)。由于讀不懂比字句的含義,他們只能停留在生活經(jīng)驗的感知層面,迷迷糊糊地跟著感覺走,以至于到了五、六年級,還有學生分不清誰是大數(shù),誰是小數(shù),見多就加,見少就減。這就是低年級教學時沒有將學生的認識及時提升到理性層面而造成的惡果。所以借助畫批幫助學生準確而深刻地掌握比字句的數(shù)量結構和數(shù)量關系非常重要。北京特級教師馬芯蘭就一直主張借助畫批來指導學生分析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當學生能借助畫批準確地分析比字句的數(shù)量關系后,比多比少應用題的解答就易如反掌。把這類問題作為一個整體,讓學生在一年級下學期全部學完,不僅是輕而易舉的事,而且能發(fā)揮教材的整體結構功能,使學生站在更高的起點用全局眼光整體建構知識,提高所學知識的通識性,使學生在運用數(shù)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時能融會貫通,并為后繼學習注入無窮動力。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13

  1.課題:

  《圓柱的表面積》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教學用具和學生已有認知,探索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側面積,并根據(jù)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想象、操作等活動,知道圓柱側面展開圖是長方形的同時,熟記表面積的計算公式,發(fā)展空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能根據(jù)具體情境,借助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4.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圓柱,并且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形狀是圓柱。大家來看,這個圓柱形狀的物體。它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材料(出示一個茶葉盒)請同學們想一想,要“制作這樣一個茶葉盒需要多少材料”,實際上是在求圓柱的什么?(邊演示邊講解)

  生成原理

 。1)介紹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和表面積

  師生活動:要求“制作茶葉盒所需的材料”實際上是求圓柱的側面積和兩個底面面積(邊演示邊說),我們把圓柱側面的面積叫做圓柱的側面積,把圓柱底面的面積叫做圓柱的底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的面積叫做圓柱的表面積。

  (2)創(chuàng)疑激趣

  師:我們知道,圓柱的底面是圓,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圓的面積,可是圓柱的側面是一個曲面,我們又該怎么求它的面積呢?

 。3)小組合作交流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能不能把圓柱的側面轉化成所學過的圖形來求側面積?(小組合作探究結合上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和圓柱的特征研究)ppt展示 小組匯報:圓柱的側面積就等于長方形的面積,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底面的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因此圓柱的側面積也就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乘以高。

 。4)學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

  師:我們已經(jīng)會求圓柱的側面積,那圓柱的表面積呢?(讓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求表面積的算式,并板書課題“圓柱的表面積”)

  師生活動:用字母表示側面積和底面積的話,該如何表示圓柱的表面積。

  深化原理

  圓柱的表面積是圓柱的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面積之和。如果圓柱只有一個底面,它的表面積則是側面積和一個底面積之和。如水桶。

  應用原理

  如果給圓柱形筆筒側面裹一層彩紙,筆筒底面半徑是5cm,高是10cm。那么想想得準備多少彩紙?

  課堂小結

  師:今天收獲了哪些知識?能不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制作一個常用的學習用品?能否設計一個筆筒?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生:測量、確定筆筒的大小

  師:如何確定?

  生:確定底面半徑,還有筆筒的高

  師:課后利用所學知識給自己設計一個筆筒,并做一下“做一做”。

  5.板書設計

  6.教學反思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14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80頁例1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自主探索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方法,能正確的計算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

  2、經(jīng)歷探索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過程,感受到單位相同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體會到數(shù)學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3、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掌握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計算算理。。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腦筋急轉彎”的游戲。

  1、有一個人,他是你父母生的',但他卻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他是誰呀?

  2、1+1等于多少?(讓學生隨意展開想象,說一說)

  有學生可能說:1+1等于11或1.1,譬如:1元+1角=11角或1.1元。

  追問:為什么不等于2元或2角?引導學生說出: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二、情景導入

  “五一”小長假來臨,老師想外去交游,出示去桐溪水庫的的情景圖。

  1、根據(jù)信息提出問題并列式。

  乘公共汽車 小時

  乘摩托車 小時

  桐溪水庫

  步行 小時

  車站

  家

  乘三輪車 小時

  預設:

 、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2、迅速選擇一種算出時間

  口答: +

  3、比較五道算式,引出課題,并板書。

  三、探究新知

  1、嘗試練習 +

  (1)學生嘗試練習,教師巡視。

  (2)展示不同的算法.

  預設: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算法有:

 、僦庇^感知結果是 。

 、 + =

 、 + =0.25+0.5=0.75

  ④畫圖

 、 + = ……

  根據(jù)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幾種算法,隨機滲透轉化的、估算的。

  (3)闡述算理,判別正誤。

 、僦庇^感知結果

 、趧邮痔骄繛槭裁吹 ,結果是怎么得出的。(動手實踐小組合作);

  (4)理解算理。

  數(shù)形結合從分數(shù)的意義來理解計算的結果。(課件演示)

  探索計算的過程,理解先通分,再計算的道理。(生報,師扳書計算過程,并隨機問為什么要把 變成 )

  2、突出轉化的應用:計算 + 時,開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其實對于這些方法,盡管大家的思維角度不同,但是面對新的問題基本想法是相同的,想一想我們是怎樣解決問題的?(生反思)都是通過轉化,把新知轉化為舊知,運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這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方法。

  3、體驗優(yōu)化計算方法:(選用方法計算下列各題)

  + - -

 。1)選擇方法計算。

 。2)說方法選擇的理由。

 。3)談解題感受,優(yōu)化方法。

 。4)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方法:A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

  B提示計算時的注意點。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15

  教學內(nèi)容: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概念,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

  教學目標 :

  1.學生通過操作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會用求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概念。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會用求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具運用:

  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剪刀,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什么是長方體的長、寬、高?什么是正方體的棱長?

  2.指出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并說出長方體的特征。指出正方體的棱長,并說出正方體的特征。

  二、新課講授

  1.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

 。1)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長方體紙盒,在上面分另標出上、下、前、后、左、右六個面。

  師生共同復習長方形的特征。請同學們沿著長方體紙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開,得到右面這幅展開圖。

  (2)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正方體紙盒,分別標出上、下、前、后、左、右六個面,然后師生共同復習正方體的特征。讓學生分別沿著正方體的棱剪開。得到右面正方體展開圖。

 。3)觀察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的展開圖,看看哪些面的面積相等,長方體中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

  觀察后,小組議一議。引導學生總結長方體的表面積概念。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2.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在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中,經(jīng)常需要計算哪些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

  (2)出示教材第24頁例1。

  理解分析,做一個包裝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紙板,實際上是求什么?(這個長方體飯包裝箱的表面積)

  先確定每個面的長和寬,再分別計算出每個面的面積,最后把每個面的面積合起來就是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

 。3)嘗試獨立解答。

 。4)集體交流反饋。

  老師根據(jù)學生的解題思路進行板書。

  方法一:長方體的表面積=6個面的面積和

  0.70.4+0.70.4+0.50.4+0.50.4+0.70.5+0.70.5=0.28+0.28+0.2+0.2+0.35+0.35=1.66(m2)

  方法二:長方體的表面積=上、下兩個面的面積+前、后兩個面的面積+左、右兩個面的面積

  0.70.42+0.50.42+0.70.52=0.7+0.56+0.4=1.66(m2)

  方法三:(上面的面積+前面的面積+左面的面積)2

 。0.70.4+0.50.4+0.70.5)2=0.832=1.66(m2)

 。5)比較三種方法,你認為求長方體的表面積關鍵是找什么?這三種方法你喜歡哪種方法?

 。6)請同學們嘗試自己解答教材第24頁例2, 集體交流算法,請學生說說你是怎樣解答計算正方體表面積的。

  三、課堂作業(yè)

  1. 完成教材第23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4頁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25~26頁練習六第1、2、3、4、6、7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又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并掌握了長方休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學習,你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板書設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一)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04-22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02-06

小學數(shù)學《練習五》教案設計01-25

小學數(shù)學練習課教案設計08-26

小學數(shù)學《數(shù)的認識》教案設計08-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推薦】05-29

小學數(shù)學《數(shù)學廣角》教案設計(通用11篇)11-10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14篇02-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精選15篇)02-10

小學數(shù)學教案設計(精選22篇)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