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什么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1
一、情況分析
大象版《科學》三年級下冊教材由七個單元組成。重點培養(yǎng)學生“猜想與假設”的能力,把這一能力作為本冊教材要培養(yǎng)的一級目標,同時兼顧對學生進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學知識和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力求使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得到全面、綜合的提升。
二、教學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三、教學目標
1、從兒童的視野選擇教學內容,發(fā)生在兒童身邊的、喜聞樂見的、適合他們探究的事物獲現(xiàn)象作為學習內容,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便于他們從原有意識和經驗出發(fā),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展開研究。
2、注重對能力和方法的指導,強調掌握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并提高科學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共七個單元。其中:
第一單元《猜猜猜》共三課含
1、猜猜看
2猜對了嗎
3、猜猜猜;
第二單元《風啊,你吹吧》共3課含
1、起風了
2、風的測量
3、可愛又可恨的風;
第三單元《神奇的指南針》共3課含
1、神奇的小針
2、有趣的磁鐵游戲
3、磁鐵的'妙用;
第四單元《水和鹽的故事》共3課含
1、把鹽藏起來
2、水落“鹽”出
3、沉與;
第五單元《電與我們的生活》共3課含
1、生活離不開電
2、電燈亮了
3、小心!有電;
第六單元《地球真的不動嗎》共2課含
1、白天與黑夜
2、地球自轉與晝夜變化;
第七單元《漂移的大陸》共2課含
1、漂移的大陸
2、我也能當科學家。
五、教材的重點、難點
在觀察和實驗中除了讓學生經歷一系列有序的步驟和科學方法,還需要讓學生對收集到的事實和數(shù)據(jù)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進行充分的討論,再得出結論。
六、具體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2
一、教材簡析
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材共有五個單元組成:《土壤與生命》、《植物的一生》、《固體和液體》、《關心天氣》、《觀察與測量》。
《土壤與生命》單元的教學內容是根據(jù)《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內容標準——地球與宇宙的具體內容標準——地球的物質之一:巖石、沙、土壤來組織的,目的是以土壤為話題,把土壤當成一個認識的材料,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去認識一個物體,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主要由《我們周圍的土壤》、《了解土壤》、《肥沃的土壤》、《土壤的保護》四課構成。本單元與《固體和液體》同屬于一個系列,都是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記錄能力。
《植物的一生》是建立在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的認知基礎之上的,它將帶領學生對植物從種子的萌發(fā)到根、莖、葉、花、果實的形態(tài)功能做較深層的研究。同時引導學生開展一次長周期的“種植物”活動,這是對一個生命周期做連續(xù)觀察、記錄、描述的活動,是一次親身經歷植物生長每一個階段的活動。教材始終貫穿了一條隱線——“種植一株植物”。本單元的編排有兩條線,一條明線是通過觀察、解剖、測量、比較、實驗等多種方法探究植物六大器官的結構和功能;第二條隱線是認真細致地種植、觀察一株植物的一生,堅持做連續(xù)的觀察,體驗收獲的快樂,感覺到只有堅持才會有收獲。在活動中可以圍繞探究性活動學會觀測、測量、收集證據(jù)、積累資料等科學方法。主要由《植物和我們》、《果實和種子》、《根和莖》、《葉和花》四課構成。
《固體和液體》本單元是依據(jù)物質世界板塊中關于“物體的特征”等具體內容標準建構的,它指導學生利用多種方法認識固體和液體,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在現(xiàn)階段完成對固體和液體的認識,體現(xiàn)“要想全面認識一個事物,就需要多種多樣的方法的設計思路”。
通常情況下,物質有三種主要存在形式:固態(tài)、氣態(tài)、液態(tài),各種形態(tài)的物質具有不同的特征,本單元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引領學生利用多種方法認識固體和液體,諸如輕重、軟硬、形狀、顏色、沉浮、溶解等方面的一些特點。由于本單元沒有涉及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沒有提及密度,因此對于固體和液體的沉浮與溶解的認識,都只是停留在感性認識層面上。請任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注意把握概念的深淺度。按照教科書的整體設計主動地安排,本單元在過程技能方面是一個隱性化處理的單位,著重觀察能力的訓練與培養(yǎng),同時對涉及到的其他過程技能如分類、測量也加以訓練。通過用語言、文字、圖畫描述觀察結果,指導學生怎樣觀察,怎樣通過觀察得到證據(jù),促進學生基礎過程技能的形成、發(fā)展。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滲透來看,本單元通過科學探究注重實證性來進行科學精神、科學品質培養(yǎng)。它包括以下三個方面:認識固體以及固體的性質,包括《認識固體》和《把固體放到水里》兩課;認識液體以及液體的性質,包括《認識液體》和《把液體倒進水里》兩課;了解改變沉浮狀態(tài)的方法并感知其中的原理,即《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
《關心天氣》本單元是根據(jù)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關于天氣變化現(xiàn)象和對天氣的觀測,以及天氣變化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等方面的內容來建構的。通過認識現(xiàn)象和展開觀測活動,使學生更加關注天氣,初步掌握觀測天氣的'方法,加深對天氣變化的認識。由于小學生在通常情況下只是被動地關心天氣和接受天氣變化的事實,在成人的要求或指導下改變衣著,以及在氣溫和環(huán)境的變化下被迫地改變行為方式,缺乏主動關注天氣、了解與認識天氣變化的主動意識行為,所以本單元的建構充分體現(xiàn)了調動主動學習意識進行有意識學習的理念,將學生從被動應對者導向主動探究者。本單元教材共有5課,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從關心天氣的角度談天氣預報,即《今天天氣怎么樣》;其次討論天氣與人的關系,介紹氣象預報的過程、方法、手段和表現(xiàn)形式。指引觀測天氣,包括《氣溫是多少》《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風》三課。介紹觀測以及記錄氣溫、濕度、降水量、風力與風向的方法和手段,并教學生自制雨量器、風向標和風力計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觀測和記錄。最后、引導認識季節(jié)特征,即《氣候與季節(jié)》。
《觀察與測量》本單元主要是根據(jù)《課程標準》分目標中“能通過對身邊事物的觀察,提出自己能夠研究的問題”,“能運用自己的感官、簡單工具或通過實驗等方法,收集與問題有關的證據(jù)”的表述;以及內容標準中“能針對問題,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收集證據(jù)”,“尊重事實,對收集到的證據(jù)能做到原始記錄,并注意保留且不隨便涂改原始數(shù)據(jù)”的表述建構的。在科學探究過程中,觀察不僅是基本的收集問題證據(jù)的方法與技能之一,也是其他兩種收集證據(jù)的基本方法,即調查與實驗的方法和基礎。從學生的角度看科學探究,觀察又是學生最能夠便利使用與體會自身的感官與科學探究之間的密切關聯(lián)的活動形式。本單元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觀察。第二部分,測量。
需要注意的是本冊書第一單元的土壤與生命的有關內容可以適當推后,與第三或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調換。因為春節(jié)后溫度低,土壤中的生物還沒有蘇醒,這部分內容后移能觀察得更全面。
二、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
三、教學措施
1、現(xiàn)場考察:科學課就是使學生親近大自然,讓學生在大自然中的探索科學秘密。
2、實驗:科學課就是通過各種實驗,使學生親身體驗和感知各種科學秘密,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3、養(yǎng)殖種植:通過種植花,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4、科學游戲:游戲是活動方式而不是目的,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悟出其中的科學秘密。
5、信息發(fā)布會、報告會、交流會:讓學生根據(jù)所需內容進行研究,搜集整理有關資料,寫出研究報告,并在課堂上交流,營造一種民主的科學交流的氛圍,讓學生嘗試、體驗科學交流活動的樂趣。
四、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搜集信息 現(xiàn)場考察 自然狀態(tài)下的觀察 實驗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 科學小制作 討論辯論
種植飼養(yǎng) 科學游戲 信息發(fā)布會、報告會、交流會
參觀訪問 競賽 科學欣賞 社區(qū)科學活動
家庭科技活動 角色扮演 科學幻想
五、主要導學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參觀法 實踐法 討論法
談話法 辯論法 實驗法 列表法 暗示法
六、實驗教學安排表
單元名稱 課題 實驗名稱 實驗材料 備注
土壤與生命
了解土壤
研究土壤成分
研究土壤種類
紙巾、土壤樣本、燒杯、水、攪拌棒;
燒杯、塑料杯(底部穿孔)、放大鏡、水
肥沃的土壤
做一個肥料袋
土壤、水果皮、菜葉、水、燒杯、鏟子、蚯蚓等
植物的一生
果實和種子
觀察種子內部構造
探究種子萌發(fā)條件
鑷子、放大鏡、浸泡過的種子;
透明的瓶子、紙巾、水、燒杯、待萌發(fā)的種子、塑料小匙等
根和莖
觀察莖內部構造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3
一、課標要求
1、科學探究: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科學觀察的理解;對學生進行科學探究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建立學習科學課的信心。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觀察活動中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積極地把學生學習科學的確場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
3、科學知識:獲取大樹、葉子的一些知識。對蝸牛、蝗蟲、螞蟻等小動物有所認識、構建起有關動物、生物、事物的初步認識;初步了解基人身體的各部分及功能;認識水的基本物理性質、懂得液體的含義;認識紙的性質與用途、對一些紙質材料進行簡單的研究;認識幾種大米。知道淀粉遇到碘酒會變藍這一檢測方法。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共有學生53名,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課堂紀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愛動手,愛發(fā)言。通過教師觀察,該班級的學生對科學課的知識掌握程度差異較大,部分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不強。本學期,需要在科學課堂常規(guī)養(yǎng)成,科學學習興趣,動手實驗操作等方面加強教學,獲得進步。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內容安排在生命科學方面有所側重。全冊是以學生有系統(tǒng)的觀察活動為主線展開的,盡管各個單元的學習內容、觀察對象不同,但在活動的設計上充分考慮了觀察能力有步驟、有計劃地發(fā)展。教材綜合性地考慮了科學探究方面諸多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發(fā)展學生的科學判斷能力,教材還充分體現(xiàn)了對觀察記錄和報告撰寫的重視。全冊教材自始自終都強調了學生的親身經歷和體驗。教材在活動設計中,還有意識地安排了多項環(huán)境保護的內容,力圖從多方面促進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發(fā)展。
四、方法措施
1、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閑時間,認真學習科學教學大綱,科學教材,認真鉆研科學教法學法,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盡可能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采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盡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獲。
4、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五、本冊教材的教學目的、重點、難點:
1、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于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相信、注重證據(jù)、敢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4、學生在獨立操作中觀察、思考,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有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和諧發(fā)展。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和諧發(fā)展。
重點:《動物和我們》、《水的科學》、《我們周圍的空氣》四個單元。
難點:使學生以自主體驗為手段,以科學探究為核心,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探究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及科學知識各有側重,且由易到難,逐漸上升。
六、各周次教學進度安排:
1、我看到了什么,開學注冊···············1課時
2 、校園的樹木,完成練················2課時
3、大樹和小草、水生植物··················2課時
4 、植物的葉、植物發(fā)生了什么變化···········1課時
5 、植物有哪些相同的特點······················2課時
6、尋訪小動物···································1課時
7、蝸!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1課時
8、完成相應的練·······························1課時
9、期中考試
10、螞蟻、金魚··································2課時
11、動物有哪些相同特點····························1課時
12、我們周圍的材料、哪種材料硬····················1課時
13、比較韌性、它們吸水嗎··························1課時
14、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磚瓦和陶瓷····················2課時
15、給身邊的材料分類、水····························1課時
16、水和食用油的比較、誰流得更快一些··················1課時
17、比較水的多少、我們周圍的空氣·····················1課時
18、空氣占據(jù)空間嗎、空氣有重量嗎·························2課時
19、期末考試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4
一、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半年來的科學課的自主學習和科學探究,學生已掌握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方法,本學期在學生在以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并通過主動探索知識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過程,發(fā)展他們對科學的理解、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學素養(yǎng)。
二、教材分析
蘇教版《科學》三年級下冊教材,主要突出兩個方面的教學,一個是通過《植物的一生》、《關心天氣》單元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一個有周期性變化的事物進行長朗的連續(xù)的觀察、記錄、研究,從而發(fā)展學生認真、細致、堅持性等科學態(tài)度,并初步認識到事物的周期性變化規(guī)律。另一個是通過《土壤與生命》、《固體和液體》單元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一個事物進行多種感官、多種方法、多角度的認識和描述,從而發(fā)展學生更全面的認識事物的能力。
第一單元《土壤與生命》是根據(jù)《課程標準》中“地球與宇宙”的具體內容標準——地球的物質之一:巖石、沙、土壤來組織的,是以土壤為話題,把土壤當成一個認識的材料,目的是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去認識一個物體,并且通過探求土壤奧秘的活動,使學生獲得一種真切的體驗,對土壤產生親近感并心存感激,意識到土壤和人類存在相互依存的關系。
本單元由4課組成。
1、我們周圍的土壤
2、了解土壤
3、肥沃的土地
4、土壤的保護
第二單元《植物的一生》第1課中“我們已經知道哪些植物的知識”這個問題,將他們已經掌握的科學知識充分調動出來,并與他們在本單元中即將獲得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對植物完成一個階段性的認識。
本單元的重點是進行一次“種油菜”活動,這是對一個生命周期作連續(xù)觀察、記錄、描述的活動;是孩子們真正去“種”的一個活動;是一次親身經歷植物生長每一個階段的活動。通過這一活動,學生們要了解種子、花的結構和作用;學會使用鑷子進行解剖和制作標本的簡單方法:完成種子和花生長過程中的一些探究實驗;連續(xù)記錄下油菜生長各階段變化的詳細情況并進行資料匯總,總結規(guī)律,使學生對繼續(xù)探究植物世界的奧秘充滿濃厚的興趣。種植活動是本單元最重要的一條主線,伴隨著這個活動,學生們將會遇到許多有趣的問題,井從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本單元共分為4課。
1、植物和我們
2、果實和種子
3、根和莖
4、葉和花
第三單元《固體和液體》是以生活中常見的固體和液體為切入點,進一步研究物質世界。這一單元的編寫與《土壤與生命》有相似之處,都是用多種感官和多種方法認識和描述一個具體事物,并且,不是單純地認識固體或液體的性質,而是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大量、反復的實驗,認識固體與液體固體與固體、液體與液體之間的關系,以此培養(yǎng)學生比較全面、客觀的認知能力。
本單元分為6課。
1、認識固體
2、把固體放到水里
3、認識液體
4、把液體倒進水里去
5、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
6、認識船
第四單元《關心天氣》,屬于《標準》的“地球與宇宙”中“天空中的星體”部分,從關心天氣的角度談天氣預報,即“今天天氣怎么樣”。討論天氣與人的關系,介紹氣象預報的過程、方法、手段和表現(xiàn)形式。指引觀測天氣,包括“氣溫是多少”、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風“指出天氣現(xiàn)象存在規(guī)律性,季節(jié)的氣候特征影響動植物的生存方式。
本單元分為6課。
1、今天天氣怎么樣
2、氣溫是多少、
3、雨下得有多大
4、今天刮什么風
5、氣候與季節(jié)
三、教學目標
1、觀察能力:培養(yǎng)學生把整體分為部分有順序的.進行觀察的方法,觀察物體的形態(tài)構造和變化,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方法。采用的方法:運用各種感官和多種觀察的方法來觀察物體。
2、實驗能力:繼續(xù)學習實驗操作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并學會一些簡單的實驗操作技能。
3、通過養(yǎng)蠶的體驗活動的經歷和體驗,進行珍惜生命、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使學生了解我國科學技術的成就,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4、通過觀察、實驗、制作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實事求是、與人合作、不怕困難等方面的科學態(tài)度,并進行學科學、用科學教育。
四、教學措施:
1、現(xiàn)場考察:科學課就是使學生親近大自然,讓學生在大自然中的探索科學秘密。
2、實驗:科學課就是通過各種實驗,使學生親身體驗和感知各種科學秘密,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3、養(yǎng)殖種植:通過種植花,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4、科學游戲:游戲是活動方式而不是目的,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悟出其中的科學秘密。
五、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內容
1——我們周圍的土壤
2——了解土壤、肥沃的土壤
3——土壤的保護、植物和我們
4——果實和種子
5——根和莖、葉和花
6——認識固體
7——把固體放到水里、認識液體
8——認識液體
9——把液體倒進水里去、使沉入水里的物體浮起來
10——今天天氣怎么樣、氣溫是多少
11——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風
12——氣候與季節(jié)、自由研究
13——觀察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5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全冊教材分析:
1、全冊內容情況和各單元教學目標:
本冊內容由“植物的生長變化”“動物的生命周期”“溫度與水的變化”“磁鐵”四個單元組成。
“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將引領學生在種植風仙花的過程中,觀察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歷程,發(fā)現(xiàn)其生長變化的規(guī)律,知道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都要經歷“種子萌發(fā)”“幼苗生長”營養(yǎng)生長”“開花結果”這樣的生命周期。同時伴隨著生長過程,指導學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莖、葉的功能,初步認識植物體都有維持其生存的結構、結構與功能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
“動物的生命周期”單元,將指導學生親歷養(yǎng)蠶的過程,了解蠶的一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fā)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蠶的生命周期為例,從常見動物的生命過程中,以及從人體特點的觀察中,認識動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溫度與水的變化”單元,將以水為例,引導學生探究熱量和物質狀態(tài)變化之間的關系。通過觀察水的固、液和氣三態(tài),研究水在融化、結冰、蒸發(fā)和凝結等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幫助他們初步認識物質是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是與外界條件密切相關的。同時,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質“循環(huán)”的概念。
“磁鐵”單元將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引領學生認識磁鐵具有磁性、磁鐵兩極磁力最強、磁鐵能指南北、磁鐵具有異極相吸和同極相斥等性質。并通過做一個指南針和學習用指南針確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鐵的應用。
2、主要材料清單:
“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
大豆、玉米、花生、蓮花、風仙花等植物的種子,放大鏡,花盆、土壤、鏟子等種植工具,透明玻璃杯、衛(wèi)生紙等;試管、帶根的新鮮芫萎、植物油等;不同生長階段的風仙花植株、風仙花朵,成熟的風仙花果實;圖片或多媒體課件:剛出土的風仙花照片;植物葉的水平分布照片;植物葉的垂直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圖;植物光合作用的相關資料及圖片、幾個主要生長階段的風仙花照片等。
“動物的生命周期”單元
蠶卵,放大鏡、飼養(yǎng)盒;不同生長階段的蠶;蠶繭及蛹,小剪刀,手電筒;熱水,小碗,竹簽,絲綢制品;蠶蛾、蜻蜓、螞蟻、蝴蝶的圖片或標片;有關動物生長發(fā)育過程的圖片及資料;學生從出生到現(xiàn)在每年的身高、體重、牙齒等生長變化的資料;嬰兒、幼兒園或小學兒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體特點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溫度與水的變化”單元
氣溫計、體溫計、水溫計(測量范圍在一20 0c-}-110 0c)、自制溫度計模型(刻度范圍在一20 0c-}-110 0c),其他各種式樣、不同用途的溫度計;觀察用冰塊及盛放冰塊的淺盤;保溫杯、冰塊、食鹽、試管、燒杯、可封口小塑料袋、玻璃杯、淺碟;云、霧、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現(xiàn)象掛圖或影像資料。
“磁鐵”單元
各種形狀的磁鐵,包括沒有標注南北極的磁鐵;鐵的物品、一些金屬物品及非金屬物品;一定數(shù)量的`鐵釘、回形針、大頭針、鋼珠和大鋼針;不同材質的人民幣硬幣((1元的鋼幣,5角的銅幣和鋼幣,1角的鋁幣和鋼幣,分值的鋁幣);盒式指南針,做指南針的材料(可以讓學生自備)。
三、教學重難點:
本冊教學內容仍然屬于生命世界和物質世界的范疇,但是探究的重點有所不同,主要指導學生對變化的事物進行觀察,觀察其變化的過程并探究其變化的規(guī)律。本冊教學還要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關注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如生物與環(huán)境、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物質狀態(tài)變化與熱量、物體性質和用途的關系等。
在科學探究方面,本冊的教學將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如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堅持觀察、記錄的習慣和能力,并學習用流程圖、循環(huán)圖等方法記錄觀察結果。同時重視基本實驗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和實證意識的培養(yǎng)。例如指導學生學習定量的觀察,經歷“觀察現(xiàn)象一提出問題一做出假設(解釋)一分析、檢驗假設一尋求新的證據(jù)以做出新的假設……”的科學探究過程。使其主動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有所提升。
四、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三年級學生整體學習科學興趣很高,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普遍習慣于常規(guī)課堂學習模式,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從課外書中獲得的科學知識比較豐富,但科學探究能力比較弱。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于語數(shù)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思想情感。
五、教學措施
1、運用新課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認真鉆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3.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著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tǒng)計與做統(tǒng)計圖表等方法。
5.組織好探究后期的研討,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注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6、充分運用教具、掛圖、音像教材進行直觀教學,尤其要組織好每一個觀察認識活動,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每一個活動。
7、發(fā)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著廣泛而又密切聯(lián)系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尤其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系密切的實際問題,從中讓學生體會學習科學的價值。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6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 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全冊教材分析:
1、全冊內容情況和各單元教學目標:
本冊內容由“植物的生長變化”“動物的生命周期”“溫度與水的變化”“磁鐵”四個單元組 成。
“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將引領學生在種植風仙花的過程中,觀察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發(fā)育 歷程,發(fā)現(xiàn)其生長變化的規(guī)律,知道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都要經歷“種子萌發(fā)”“幼苗生長”營養(yǎng) 生長” “開花結果”這樣的生命周期。同時伴隨著生長過程,指導學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莖、葉的功能,初步認識植物體都有維持其生存的結構、結構與功能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
“動物的生命周期” 單元,將指導學生親歷養(yǎng)蠶的過程,了解蠶的一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fā)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蠶的生命周期為例,從常見動物的生命過程中,以及從人體特點的觀 察中,認識動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溫度與水的變化”單元,將以水為例,引導學生探究熱量和物質狀態(tài)變化之間的關系。通過 觀察水的固、液和氣三態(tài),研究水在融化、結冰、蒸發(fā)和凝結等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幫助他們初步 認識物質是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是與外界條件密切相關的。同時,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質 “循環(huán)”的概念。
“磁鐵”單元將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引領學生認識磁鐵具有磁性、磁鐵兩極磁力最強、磁鐵能指南北、磁鐵具有異極相吸和同極相斥等性質。并通過做一個指南 針和學習用指南針確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鐵的應用。
2、主要材料清單:
“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 大豆、玉米、花生、蓮花、風仙花等植物的種子,放大鏡,花盆、土壤、鏟子等種植工具,透 明玻璃杯、衛(wèi)生紙等;試管、帶根的新鮮芫萎、植物油等;不同生長階段的風仙花植株、風仙花朵,成熟的風仙花果實;圖片或多媒體課件:剛出土的風仙花照片;植物葉的水平分布照片;植物葉的垂直 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圖;植物光合作用的相關資料及圖片、幾個主要生長階段的風仙花照片 等。
“動物的生命周期”單元 蠶卵,放大鏡、飼養(yǎng)盒;不同生長階段的蠶;蠶繭及蛹,小剪刀,手電筒;熱水,小碗,竹簽,絲 綢制品;蠶蛾、蜻蜓、螞蟻、蝴蝶的圖片或標片;有關動物生長發(fā)育過程的圖片及資料;學生從出生到 現(xiàn)在每年的身高、體重、牙齒等生長變化的資料;嬰兒、幼兒園或小學兒童、青年人、中年人、老 年人身體特點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溫度與水的變化”單元 氣溫計、體溫計、水溫計(測量范圍在一 20 0C-}-110 0C)、自制溫度計模型(刻度范圍在一 2 0 0C-}-110 0C),其他各種式樣、不同用途的溫度計;觀察用冰塊及盛放冰塊的淺盤;保溫杯、冰塊、食鹽、試管、燒杯、可封口小塑料袋、玻璃杯、淺碟;云、霧、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現(xiàn)象掛 圖或影像資料。
“磁鐵”單元 各種形狀的磁鐵,包括沒有標注南北極的磁鐵;鐵的物品、一些金屬物品及非金屬物品;一定數(shù) 量的鐵釘、回形針、大頭針、鋼珠和大鋼針;不同材質的人民幣硬幣((1 元的`鋼幣,5 角的銅幣和鋼 幣,1 角的鋁幣和鋼幣,分值的鋁幣);盒式指南針,做指南針的材料(可以讓學生自備)。
三、教學目標:
1、本冊教學內容仍然屬于生命世界和物質世界的范疇,但是探究的重點有所不同,主要指導學生對變化的事物進行觀察,觀察其變化的過程并探究其變化的規(guī)律。
2、本冊教學還要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關注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如生物與環(huán)境、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物質狀態(tài)變化與熱量、物體 性質和用途的關系等。
3、在科學探究方面,本冊的教學將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如在較長的一段時間 內堅持觀察、記錄的習慣和能力,并學習用流程圖、循環(huán)圖等方法記錄觀察結果。同時重視基本實 驗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和實證意識的培養(yǎng)。例如指導學生學習定量的觀察,經歷“觀察現(xiàn)象一提出問題 一做出假設(解釋)一分析、檢驗假設一尋求新的證據(jù)以做出新的假設??”的科學探究過程。使其 主動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有所提升。
四、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三年級學生整體學習科學興趣很高,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普遍習慣于常規(guī)課堂學習模式,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 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從課外書中獲得的科學知識比較豐富,但科學探究能力比較弱。家長和某 些教師偏重于語數(shù)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 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思想情 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 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 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 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提高課堂效率措施: (1)、根據(jù)教材及學生的實際認真?zhèn)浜谜n,準備好活動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設計好科學活動、問題和作業(yè)。(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精神飽滿,面向每一位學生進行教學,努力調整每位學生積極性,把握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并適時調整。(3)、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回答和作業(yè)及時準確反饋,貫徹以表揚鼓勵為主 的原則。(4)、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提優(yōu)補差措施: (1)、鼓勵學生擴大閱讀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并提倡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驗、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小制作活動,以進一步提高能力。(2)幫助后進生建立自信心,繼而貫徹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興趣。(3)、延伸課堂內容,采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4)、加強優(yōu)生與后進生的聯(lián)系,促使他們互相幫助,在團結的氣氛中盡快成長。
3、其它措施: (1)、利用學校設施優(yōu)勢,采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又可 以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環(huán)境中靈活掌握知識。(2)、重視活動的總結,注重課后交流、單元總結。(3)、科學課堂教學要兼顧實與活。
六、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現(xiàn)場考察 自然狀態(tài)下的觀察 實驗 搜集信息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 科學小制作 討論辯論 科學游戲 信息發(fā)布會、報告會、交流會 種植飼養(yǎng) 競賽 科學欣賞 社區(qū)科學活動 家庭科技活動 角色扮演 科學幻想
七、課時安排: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7
一、指導思想:
小學《科學》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全冊教材分析:
1、全冊內容情況和各單元教學目標:本冊內容由“植物的生長變化”“動物的生命周期”“溫度與水的變化”“磁鐵”四個單元組成!爸参锏纳L變化”單元,將引領學生在種植風仙花的過程中,觀察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歷程,發(fā)現(xiàn)其生長變化的規(guī)律,知道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都要經歷“種子萌發(fā)”“幼苗生長”營養(yǎng)生長”“開花結果”這樣的生命周期。同時伴隨著生長過程,指導學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莖、葉的功能,初步認識植物體都有維持其生存的結構、結構與功能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皠游锏纳芷凇眴卧瑢⒅笇W生親歷養(yǎng)蠶的過程,了解蠶的一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fā)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蠶的生命周期為例,從常見動物的生命過程中,以及從人體特點的觀察中,認識動物和人的生命周期!皽囟扰c水的變化”單元,將以水為例,引導學生探究熱量和物質狀態(tài)變化之間的關系。通過觀察水的固、液和氣三態(tài),研究水在融化、結冰、蒸發(fā)和凝結等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幫助他們初步認識物質是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是與外界條件密切相關的。同時,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質“循環(huán)”的概念。“磁鐵”單元將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引領學生認識磁鐵具有磁性、磁鐵兩極磁力最強、磁鐵能指南北、磁鐵具有異極相吸和同極相斥等性質。并通過做一個指南針和學習用指南針確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鐵的應用。
2、主要材料清單:
(1)“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大豆、玉米、花生、蓮花、風仙花等植物的種子,放大鏡,花盆、土壤、鏟子等種植工具,透明玻璃杯、衛(wèi)生紙等;試管、帶根的新鮮芫萎、植物油等;不同生長階段的風仙花植株、風仙花朵,成熟的風仙花果實;圖片或多媒體課件:剛出土的風仙花照片;植物葉的水平分布照片;植物葉的垂直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圖;植物光合作用的相關資料及圖片、幾個主要生長階段的風仙花照片等。
(2)“動物的生命周期”單元:蠶卵,放大鏡、飼養(yǎng)盒;不同生長階段的蠶;蠶繭及蛹,小剪刀,手電筒;熱水,小碗,竹簽,絲綢制品;蠶蛾、蜻蜓、螞蟻、蝴蝶的圖片或標片;有關動物生長發(fā)育過程的圖片及資料;學生從出生到現(xiàn)在每年的身高、體重、牙齒等生長變化的資料;嬰兒、幼兒園或小學兒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體特點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3)“溫度與水的變化”單元:氣溫計、體溫計、水溫計(測量范圍在一20 0C-}-110 0C)、自制溫度計模型(刻度范圍在一20 0C-}-110 0C),其他各種式樣、不同用途的溫度計;觀察用冰塊及盛放冰塊的淺盤;保溫杯、冰塊、食鹽、試管、燒杯、可封口小塑料袋、玻璃杯、淺碟;云、霧、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現(xiàn)象掛圖或影像資料。
。4)“磁鐵”單元:各種形狀的磁鐵,包括沒有標注南北極的磁鐵;鐵的物品、一些金屬物品及非金屬物品;一定數(shù)量的鐵釘、回形針、大頭針、鋼珠和大鋼針;不同材質的人民幣硬幣((1元的鋼幣,5角的銅幣和鋼幣,1角的鋁幣和鋼幣,分值的鋁幣);盒式指南針,做指南針的材料(可以讓學生自備)。教學重難點:本冊教學內容仍然屬于生命世界和物質世界的范疇,但是探究的重點有所不同,主要指導學生對變化的事物進行觀察,觀察其變化的過程并探究其變化的規(guī)律。本冊教學還要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關注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如生物與環(huán)境、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物質狀態(tài)變化與熱量、物體性質和用途的關系等。
在科學探究方面,本冊的教學將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如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堅持觀察、記錄的習慣和能力,并學習用流程圖、循環(huán)圖等方法記錄觀察結果。同時重視基本實驗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和實證意識的'培養(yǎng)。例如指導學生學習定量的觀察,經歷“觀察現(xiàn)象一提出問題一做出假設(解釋)一分析、檢驗假設一尋求新的證據(jù)以做出新的假設……”的科學探究過程。使其主動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有所提升。
三、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
三年級學生整體學習科學興趣很高,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普遍習慣于常規(guī)課堂學習模式,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
從課外書中獲得的科學知識比較豐富,但科學探究能力比較弱。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于語數(shù)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提高課堂效率措施:
。1)、根據(jù)教材及學生的實際認真?zhèn)浜谜n,準備好活動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設計好科學活動、問題和作業(yè)。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精神飽滿,面向每一位學生進行教學,努力調整每位學生積極性,把握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并適時調整。
。3)、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回答和作業(yè)及時準確反饋,貫徹以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
。4)、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提優(yōu)補差措施:
。1)、鼓勵學生擴大閱讀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并提倡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驗、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小制作活動,以進一步提高能力。
。2)、幫助后進生建立自信心,繼而貫徹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興趣。
。3)、延伸課堂內容,采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4)、加強優(yōu)生與后進生的聯(lián)系,促使他們互相幫助,在團結的氣氛中盡快成長。
3、其它措施:
。1)、利用學校設施優(yōu)勢,采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又可以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環(huán)境中靈活掌握知識。
(2)、重視活動的,注重課后交流、單元總結。
。3)、科學課堂教學要兼顧實與活。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8
一、教材分析
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材很有特色,教材的編寫者將知識、探究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有機的整合在一起。注意到激發(fā)并呵護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盡可能的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和科學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冊教材主要突出兩個方面的教學,一個是通過《植物的一生》、《關心天氣》單元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一個事物進行長期的連續(xù)的觀察、記錄、研究,從而發(fā)展學生認真、細致、堅持性等科學態(tài)度,并初步認識到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有周期性的和無周期性的。另一個是通過《土壤與生命》、《固體和液體》單元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一個事物進行多種感官、多種方法、多角度的認識和描述,從而發(fā)展學生更全面的認識事物的能力。
第一單元《土壤與生命》是根據(jù)《課程標準》中“地球與宇宙”的具體內容標準——地球的物質之一:巖石、沙、土壤來組織的,是以土壤為話題,把土壤當成一個認識的材料,目的是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去認識一個物體,并且通過探求土壤奧秘的活動,使學生獲得一種真切的體驗,對土壤產生親近感并心存感激,意識到土壤和人類存在相互依存的關系。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可以和《植物的一生》相結合,使得研究土壤和種植活動互相結合。
第二單元《植物的一生》,是在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對植物的一生做較深一層的研究。同時引導學生開展一次長周期的“種植物”活動,也是對一個生命周期作連續(xù)觀察、記錄、描述的活動;是孩子們真正去“種”的一個活動;是一次親身經歷植物生長每一個階段的`活動。通過這一活動,學生們要了解種子、花的結構和作用,學會一些科學方法。
第三單元《固體和液體》是以生活中常見的固體和液體為切入點,進一步研究物質世界。這一單元的編寫與《土壤與生命》有相似之處,都是用多種感官和多種方法認識和描述一個具體事物,并且,不是單純地認識固體或液體的性質,而是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大量、反復的實驗,認識固體與液體、固體與固體、液體與液體之間的關系,以此培養(yǎng)學生比較全面、客觀的認知能力。
第四單元《關心天氣》是根據(jù)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關于天氣變化現(xiàn)象和對天氣的觀測,以及天氣變化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等方面的內容來建構的。通過認識現(xiàn)象和展開觀測活動,使學生更加關注天氣,初步掌握觀測天氣的方法,加深對天氣變化的認識。本單元的建構充分體現(xiàn)了調動主動學習意識進行有意識學習的理念,將學生從被動應對者導向主動探究者。
第五單元《觀察與測量》主要是根據(jù)《課程標準》分目標中“能通過對身邊事物的觀察,提出自己能夠研究的問題”,“能運用自己的感官、簡單工具或通過實驗等方法,收集與問題有關的證據(jù)”的表述;以及內容標準中“能針對問題,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收集證據(jù)”,“尊重事實,對收集到的證據(jù)能做到原始記錄,并注意保留且不隨便涂改原始數(shù)據(jù)”的表述建構的。在科學探究過程中,觀察不僅是基本的收集問題證據(jù)的方法與技能之一,也是其他兩種收集證據(jù)的基本方法,即調查與實驗的方法和基礎。從學生的角度看科學探究,觀察又是學生最能夠方便使用與體會自身的感官與科學探究之間的密切關聯(lián)的活動形式。
二、教學建議
1、教材插圖很多,但文字太少,用提示性、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獨立探究的機會。三年級的學生還不能完全獨立探究,必須經歷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為此,教材采用了提示方式的“扶”和留白方式的“放”來實現(xiàn)這一思想。這就突出了學生的“動手做” ,即重過程而輕結果,盡量不以定論的方式直接呈現(xiàn)有關的結論性知識,盡可能使結論由學生自己研究后得出,充分體現(xiàn)“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
2、要充分體現(xiàn)“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每一課的容量較多,很多課題難以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 建議減少每課的容量,一課時只能研究一個到兩個問題,太多反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研究的實驗材料可根據(jù)實情做適當?shù)倪x擇與調整。
3、課內外結合,把課后研究落實到實處
課堂一開始往往是提出好多問題,然后師生從中選擇一個或幾個問題進行研究,至于其它的,往往都是“課后研究研究”,至于真正地研究了多少,恐怕只有學生自己心里清楚。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把課后研究看得和課上一樣重要,因為那是學生更加自主的表現(xiàn),更是他們能力發(fā)展,良好科學品質形成的大好時機。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保持課后研究的興趣,關注他們課后研究的狀況,提供及時的幫助,定期開展一些交流研討會,為他們搭建表現(xiàn)的舞臺,并同學生的評價掛鉤,真正地把課后研究落到實處。
4、科學教育的著眼點不僅僅是科學本身,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通過科學教育充實人、發(fā)展人,完善人。一方面,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科學和人文環(huán)境,使他們置身于一個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機統(tǒng)一體中,不僅讓學生去學習、掌握知識、技能等,還讓學生感受科學作為生活過程的意義。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并參與創(chuàng)造良好的科學人文環(huán)境,鼓勵學生親近自然、探索自然,最終與自然建立和諧的關系。
5、有些單元在時間安排上要調整:由于氣候的原因,把《觀察與測量》安排在第一單元進行教學,《固體和液體》安排在第二單元,這時教學進度到了四月份,天氣轉暖,可以把《土壤與生命》安排在第三單元,《植物的一生》安排在第四單元,《關心天氣》安排在第五單元。
三、教學進度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 備注
1 2.25~2.27 預備課 2月25日開學
2 2.28~3.6 觀察 測量(1)
3 3.7~3.13 測量(1) 認識固體(1)
4 3.14~3.20 認識固體(1) 把固體放到水里
5 3.21~3.27 認識液體(2)
6 3.28~4.3 把液體倒進水里 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
7 4.4~4.10 單元總結 我們周圍的土壤 清明節(jié)放假
8 4.11~4.17 了解土壤 肥沃的土壤
9 4.18~4.24 土壤的保護 單元總結
10 4.25~5.1 果實和種子(2) 期中考試
11 5.2~5.8 根和莖(1) 勞動節(jié)放假
12 5.9~5.15 根和莖(1) 葉和花(1)
13 5.16~5.22 葉和花(1) 植物和我們(1)
14 5.23~5.29 單元總結 今天天氣怎么樣
15 5.30~6.5 氣溫有多高(2)
16 6.6~6.12 雨下得有多大(2)
17 6.13~6.19 今天刮什么風 氣候與季節(jié) 端午節(jié)放假
18 6.20~6.26 單元總結 期終復習 期終考試
19 6.27~7.3 7月1日放假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9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從兒童的已有經驗、生活實際和周圍環(huán)境要素出發(fā),安排了 “控制溶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天氣觀測”、“植物的秘密”“植物的一生”和“材料的發(fā)展”等六個主題單元,選擇兒童常見的食鹽、白糖、杯子、溫度計、開水壺、冰、風向標、胡蘿卡、向日葵、馬鈴薯、蠶豆、衣服、住房等為探究對象,共21課,9個導入活動,43個主體活動,12個拓展活動,在卡通人“指南車”的引導下,展開觀察、實驗、測量、調查、制作、實地采集、考察、游戲等實踐探索活動,發(fā)現(xiàn)“控制溶解”快慢和多少的條件、“水的三態(tài)變化”的條件、植物“身體”的結構與功能、材料的性能、植物的生長變化和生命周期,觀測天氣,引導學生主動追尋引起事物變化的成因或作用條件,滲透結構與功能的關聯(lián),培養(yǎng)用事實說話的意識。重點訓練學生使用工具觀察、實驗、測量、比較、分析、猜想與假設等探究技能。
第一單元“控制溶解”:教材從控制溶解的快慢和多少這兩方面尋找控制條件,布設兩課,共2個導人活動、4個主體活動、2個拓展活動。第1課“能加快溶解嗎”基于生活情境,提出問題和猜想,按科學探究要素流程編排活動流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影響溶解快慢的兩個主要因素,并將探究結果拓展應用于“加快冰糖的溶解”;第2課“能溶解多少”以定性觀察溶解“飽和”現(xiàn)象,提出測量一定量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鹽,驅動學生完成20mL水里最多溶解多少克食鹽、白糖的探究活動,第一個活動示范引導學生學習量筒、電子秤的測量方法,第二個活動讓學生自主測量,訓練學生測量技能。
第二單元“水的三態(tài)變化”,按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定性”(第1課水的蒸發(fā)、第2課水蒸氣的凝結)到“定量”(第3課水的沸騰、第4課結冰與融化)的過程探究水的三態(tài)變化,共四課,6個主體活動、2個拓展活動。每課均從生活情境提出問題導入,用實驗探究變化成因或變化條件,比較水的三態(tài)在形狀、體積、物質等方面的異同,認識水的蒸發(fā)、凝結、沸騰、結冰、凝固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水的三態(tài)可以互相轉化,以及水結冰、融化、沸騰時的溫度,為高年級建立水的循環(huán)概念奠定基礎。重點訓練學生觀察、實驗、測量、記錄、猜想與假設等技能。
第三單元“天氣觀測”,將描述天氣的四要素“氣溫、云、雨、風”,按“分一分一總”的結構,以“觀測天氣要素→描述天氣→預報天氣現(xiàn)象”的順序來組織教材,通過“觀測氣溫”“觀測云和雨”“觀測風”“天氣預報”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感受和描述天氣變化,使學生知道天氣可以用一些可測量的量來描述;讓學生會用溫度計、自制的簡易風向儀和雨量器等儀器實地測量天氣要素,并記錄、搜集、整理有關數(shù)據(jù),能對數(shù)據(jù)進行簡單的分析、處理,得出某些結論,培養(yǎng)、訓練學生進行簡單制作和實驗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堅持長期觀測天氣的興趣和愛好;通過對天氣諺語和氣象站天氣預報過程的了解,進一步拓寬天氣的知識,體驗天氣對人類工作、生活的影響。在活動的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并體驗合作的樂趣。
第四單元“植物的秘密”,教材依據(jù)三年級學生認知水平,從認知的角度分為兩層:①觀察歸納植物的共同特征,初步了解植物6大器官的作用;②通過實驗重點探究根、莖、葉的作用。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與實驗能力。從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激發(fā)科學興趣,感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樹立“質疑、創(chuàng)新、進取”的科學精神。
第五單元“植物的一生”,按植物一生的生長順序,布設“種子萌發(fā)”“小苗快長”“開花結果”“植物的生命周期”4課,15個活動。通過種植、觀察、記錄、整理數(shù)據(jù)等研究活動,引領學生親歷種植植物的過程,使學生對植物的一生建立感性認識,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種子萌發(fā)”一課從觀察種子的共同特征、研究種子的`萌發(fā)條件開始,指導學生播種,觀察種子的萌發(fā)過程;“小苗快長”一課指導學生在管理幼苗的同時,觀察、記錄幼苗的生長變化,指導學生學會用曲線圖整理數(shù)據(jù);“開花結果”一課,在學生繼續(xù)管理幼苗使其健康成長的同時,指導學生觀察植物的花和果實,并做好觀察記錄,指導學生學會用統(tǒng)計圖整理觀察數(shù)據(jù)!爸参锏纳芷凇币徽n以油菜為例,通過觀察、制作活動,引領學生完整地認識植物的一生。
第六單元“材料的發(fā)展”,以“分一分一總”的結構來架設教材,第1課“我們衣服的材料”和第2課“我們住房的材料”按“提需求(情境導人)一看結構(用什么材料)→探性能(實驗調查)→知應用(調查設計)”的流程布設活動,引導學生以衣服、住房為例,了解相關材料的性能、作用和發(fā)展變遷。第3課“材料的變遷”在區(qū)分天然材料與人造材料的基礎上,以制作鏟的材料發(fā)展史,引導學生認識材料變遷驅動工具的發(fā)展;最后以社會技術發(fā)展史中的關鍵技術節(jié)點所涉及的材料變遷,讓學生體會材料的開發(fā)和利用對人類社會的推動起到的重要作用。重點訓練學生的觀察、調查、設計和歸納能力。
二、教學目標
1、知道物體具有質量、體積等特征。有些物質在水里能夠溶解;而有些物質在水里則很難溶解。利用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知道水在自然狀態(tài)下有三種存在狀態(tài)。加熱或冷卻時物體的體積會發(fā)生變化;加熱和冷卻也可以改變某些物質的狀態(tài)。
3、能用溫度來表示物體冷熱的程度,攝氏度是溫度的一種單位。知道地球被一層大氣圈包圍著。人類生存需要防御各種災害,人類活動會影響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利用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4、了解生物具有區(qū)別于非生物的特征。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許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種植物也存在個體差異。植物具有獲取和制造養(yǎng)分的結構。
5、知道動物和植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如空氣和水;動物還需要食物,植物還需要光。棲息地能滿足生物的基本需要。植物的一生會經歷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其外部形態(tài)結構也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生物有生有死;從生到死的過程中,有不同的發(fā)展階段。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多種。
6、了解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7、本冊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尊重事實,認真嚴謹,多方法完成探究任務。關注生活中很多有關溶解速度及溶解量的現(xiàn)象和問題。對自然現(xiàn)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熱情;尊重事實證據(jù)。善于與他人合作和分享,認識到生活中有很多與水的三態(tài)變化有關的現(xiàn)象和問題。尊重事實,觀察細致,能堅持中長期觀察。了解臺風、洪澇、干旱等氣象災害對人類的影響。關愛并尊重生命,植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種植活動,激發(fā)探究植物奧秘的興趣,體會合作學習的樂趣。認識到植物是人類重要的資源,要愛護、保護植物,關愛并尊重生命。樂于探究身邊材料的性能,并愿意嘗試多種方法,愿意合作與分享。認識到材料的開發(fā)和利用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學措施
本冊教材按照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原則,在前五冊的基礎上,合理規(guī)劃分項探究技能。教材針對不同難度的活動任務,用不同編寫策略和呈現(xiàn)方式,指導、引導學生開展活動,以體現(xiàn)教學方法策略的選擇與學生的認識發(fā)展規(guī)律相適應的編寫原則。如第一單元兩課,主體活動的猜想、制訂計劃環(huán)節(jié),教材引導得多,教學策略定位為“扶”,拓展活動則讓學生自主探究,定位在“放”。本冊重點訓練使用工具觀察、測量、比較、記錄等探究技能,指導學生設計簡單實驗(如“燒開水”“探究根是否吸水”活動)、進行小制作(如“自制簡易風向標”“制作葉片模型”活動),滲透比較、歸納、抽象建立概念的思維過程(如水的三態(tài)變化,植物的秘密、材料的發(fā)展等)。
1.把握小學生心理特點,注重培養(yǎng)興趣和習慣
三年級下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類、制作等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是,學習內容和教學目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搞好本學期科學課教學,既要了解本期各單元的教學目標,又要了解學生的已有認知水平,還要了解這個年齡段學生的認識特點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心理特點,針對這些特點開展教學活動。
。1)問題情境導向,激發(fā)探究興趣
三年級學生對周圍世界仍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沒見過的、不了解的事物充滿興趣,愛問“這是什么”“為什么”“說明了什么”“有什么證據(jù)”等問題,這是科學課教學非常好的心理基礎,教學中要善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通過既有教育價值、學生又感興趣的教學內容,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與科學課的熱愛;同時還要特別注意保護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的好奇心隨著科學課的教學逐年增長,而不是衰退。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10
一、教學原則
本次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通過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發(fā)展好奇心和探究欲,加強對科學本質的理解和探究問題的策略,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基礎。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將繼續(xù)擔任三年級1班和2班的科學教學工作。這兩個班的學生都很活潑好動,思維敏捷,能夠配合老師的教學計劃。
1、三年級的學生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天生具有好奇心,他們對花鳥魚蟲和物質特性很感興趣,只要引導得當,就能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熱情。
2、學生們已經了解《科學》課程由不同的活動組成,在課堂上也表現(xiàn)出很大的熱情和樂趣。但是,他們往往不能自覺為課前準備做好準備。
3、盡管學生們具備一定的探究能力,但他們的觀察力、思維能力還需要提高,特別是動手實驗能力較弱,他們往往只關注事物的表面,而不了解事物的內在,難以把握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4、學生對實驗很感興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研究事物的內在構造。
5、學生認識關于科學探究方面的知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尤其是在制定實驗計劃方面的能力還比較薄弱。
6、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學生缺少對科學學科重要性認識的理解。
三、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包括“植物的生長變化”、“動物的生命周期”、“溫度和水的變化”和“磁鐵”四個單元。教學內容與學生上學期學習的內容類似,也屬于生命世界和物質世界的內容,但在探究重點和方法上與上學期有所不同,主要讓學生觀測事物的變化過程并探究變化規(guī)律,是小學科學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
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主要讓學生以風仙花為例,探究植物生長的變化過程、原因以及不同器官對植物生長和功能的作用。
動物的生命周期單元教給學生認識蠶的生命周期,并幫助他們了解其他生物的生命周期和人類生命周期。
了解溫度的變化及水的三態(tài)變化,主要需要掌握以下知識點:
一、溫度與水的變化
1、 認識溫度:掌握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了解溫度與物體熱量變化的關系。
2、 水的三態(tài)變化:學習水從一種狀態(tài)到另一種狀態(tài)的變化規(guī)律,了解熱量在三態(tài)變化中的作用。
3、 循環(huán)運動: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環(huán)運動,體現(xiàn)了三態(tài)變化的重要性。
二、磁鐵單元
1、 磁鐵的性質:通過實驗研究,了解磁鐵的性質。
2、 指南針制作:學習制作指南針,加深對磁現(xiàn)象的認識。
3、 應用與用途:了解人們對磁鐵的應用及其與性質的聯(lián)系。
本教材的教學特點:
1、 核心概念的確定:圍繞核心概念建立教學活動,使教學目的更加明確。
2、 組織活動的探究性和可操作性:通過使用不同的圖表,學生可以更好地記錄和加工整理信息,深入理解科學知識。
3、 資料厙的設置:通過提供相關資料和拓展性活動,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提高教材的可讀性。
四、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
1、 學生需要掌握植物的生長周期、適宜條件、各器官的結構和功能等基本知識。
2、 學生需要了解人和動物的'生命周期,掌握壽命與生活環(huán)境的關系,認識繁殖的重要性。
3、 學生需要了解溫度的測量方法及其與物體熱量變化的關系,掌握水的三態(tài)變化及其與熱量的關系。
4、 學生需要了解磁鐵的性質、兩極相互作用的原理、磁力大小變化及其與用途的聯(lián)系。
二、科學探究
1、 學生需要通過觀察、測量、提出問題、預測、記錄、處理信息、描述變化、查閱分析資料的方法,掌握動植物的生命周期。
2、通過研究溫度計的結構和使用中觀察水的三態(tài)變化及溫度變化來完成完整的科學探究活動,探究水在氣態(tài)和固態(tài)之間的轉化,并概括其各種狀態(tài)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涉及“觀察現(xiàn)象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解釋)-----分析、檢驗假設-----尋找新的證據(jù)-----做出新的假設”過程。
3、在討論和交流中,采用簡單的材料和方法進行實驗探究磁鐵性質,并用記錄表記錄實驗并加工總結證據(jù)得出結論,解決簡單磁鐵問題,使用指南針確定方向,并合理設計制作磁針。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強調用事實說話的思想,樹立實證主義科學觀;激發(fā)關注和研究生命現(xiàn)象的興趣,培養(yǎng)堅持性和合作能力。
2、理解長期堅持的重要性,認識生命周期的規(guī)律和環(huán)境因素及疾病的關聯(lián),領悟養(yǎng)蠶繅絲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發(fā)明,體現(xiàn)尊重生命的態(tài)度。
3、注重觀測和記錄及數(shù)據(jù)對科學研究的意義和價值,初步認同物質不斷變化和不滅(循環(huán))的觀念。
4、培養(yǎng)表達和交流的態(tài)度,體驗實驗探究的科學過程和尊重證據(jù)的科學態(tài)度,體會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熱愛祖國,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冊教學旨在引導學生對變化的事物進行觀察,并探究其變化的規(guī)律,關注物質世界中生物與環(huán)境、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物質狀態(tài)變化與熱量、物體性質和用途的關系等。教學重點在于研究溫度計結構和使用、觀察水的三態(tài)變化及探究其變化規(guī)律,以及使用簡單材料和方法探究磁鐵性質,制作指南針。教學難點在于引導學生形成實證主義科學觀和培養(yǎng)觀測記錄和數(shù)據(jù)處理的能力。
本冊的教學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學生將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觀察和記錄的習慣,并學習如何用流程圖和循環(huán)圖等方法記錄觀察結果。此外,我們還將強調基本實驗技能和實證意識的培養(yǎng)。例如,指導學生學習定量觀察,并通過以下科學探究過程:"觀察現(xiàn)象——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解釋)——分析、檢驗假設——尋找新證據(jù)并做出新的假設"。通過這種探究,我們希望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并研究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教學措施:
1、 認真研究課程標準,熟悉教材,準備好教學過程。
2、 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并將其應用于教學實踐中,確保教學的有效性和優(yōu)質性。
3、 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教育資源。挖掘學校、家庭和社會中的科學教育資源,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小實驗、小發(fā)明和小制作等活動,以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科學實踐能力。
4、 精心指導學生的觀察、操作、制作和記錄,培養(yǎng)他們相應的能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5、 指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過程,培養(yǎng)他們探究的能力。
6、 精心設計支持性活動,將現(xiàn)代科技和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加強學以致用的教育。
7、 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幫助他們互相進步。
8、 交叉教授植物生長變化和動物生命周期兩個單元,以解決觀察周期長的問題,并展示動植物生長變化的共性,幫助學生初步了解生物的生命周期。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11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
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解。
決問題的探究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三年級學生整體學習科學興趣很高,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普遍習慣于常規(guī)課堂學習模式,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從課外書中獲得的科學知識比較豐富,但科學探究能力比較弱。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于語數(shù)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
本冊內容由“植物的生長變化”、“動物的生命周期、”“溫度與水的變化、”“磁鐵”四個單元組成。
“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將引領學生在種植風仙花的過程中,觀察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歷程,發(fā)現(xiàn)其生長變化的規(guī)律,知道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都要經歷“種子萌發(fā)“”幼苗生長”營養(yǎng)生長“”開花結果”這樣的生命周期。同時伴隨著生長過程,指導學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莖、葉的功能,初步認識植物體都有維持其生存的結構,結構與功能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
“動物的生命周期”單元,將指導學生親歷養(yǎng)蠶的過程,了解蠶的一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fā)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蠶的生命周期為例,從常見動物的生命過程中,以及從人體特點的觀察中,認識動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溫度與水的變化”單元,將以水為例,引導學生探究熱量和物質狀態(tài)變化之間的關系。通過觀察水的固、液和氣三態(tài),研究水在融化、結冰、蒸發(fā)和凝結等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幫助他們初步認識物質是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是與外界條件密切相關的。同時,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質“循環(huán)”的概念。
“磁鐵”單元將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引領學生認識磁鐵具有磁性、磁鐵兩極磁力最強、磁鐵能指南北、磁鐵具有異極相吸和同極相斥等性質。并通過做一個指南針和學習用指南針確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鐵的應用。
本冊教學內容仍然屬于生命世界和物質世界的范疇,但是探究的重點有所不同,主要指導學生對變化的事物進行觀察,觀察其變化的過程并探究其變化的規(guī)律。本冊教學還要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關注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如生物與環(huán)境、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物質狀態(tài)變化與熱量、物體性質和用途的關系等。
在科學探究方面,本冊的教學將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如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堅持觀察、記錄的習慣和能力,并學習用流程圖、循環(huán)圖等方法記錄觀察結果。同時重視基本實驗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和實證意識的培養(yǎng)。例如指導學生學習定量的觀察,經歷“觀察現(xiàn)象一提出問題一做出假設(解釋)一分析、檢驗假設一尋求新的證據(jù)以做出新的假設”的科學探究過程。使其主動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有所提升。
本人是新接手三年級教學,通過第一周的觀察和了解,發(fā)現(xiàn)學生對科學學習興趣很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學習態(tài)勢較好,這對科學教學的實施有很好的基礎,學習也比較認真,但科學課堂常規(guī)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和強化。
四、教學目標
。ㄒ唬⒖茖W概念
1、植物生長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長需要適宜的條件,都有相應的器官,每個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結構,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結構與功能相適應。
2、人和動物都是不斷生長變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壽命的長短與生活環(huán)境有關,通過繁殖使其物種不會隨著個體的衰老死亡而滅亡,并得以不斷延續(xù)。
3、三態(tài)之間的變化與熱量有關;三態(tài)變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環(huán)運動。
4、認識磁鐵的性質;磁鐵的兩極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變化;磁鐵的用途;用途與性質是相聯(lián)系的。
(二)、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形成用事實說話的意識,樹立科學要講求實證的思想;激發(fā)關注和研究生命現(xiàn)象的興趣;培養(yǎng)堅持性和合作能力。
2、認識到較長時間堅持不懈進行觀察記錄的重要性;領悟生命的可愛和可貴,認識到動物和人的生長變化,生命周期是有規(guī)律的,是不可違的;生命周期與環(huán)境因素及其疾病有關,養(yǎng)蠶繅絲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發(fā)明,值得我們自豪。
3、認真、細致的觀測、記錄,認識到觀測數(shù)據(jù)對科學研究的意義和價值;初步認同物質是不斷變化的觀念,初步建立物質不滅(循環(huán))的認識。
4、培養(yǎng)樂于表達和交流的態(tài)度,體驗認真實驗、收集證據(jù),根據(jù)證據(jù)尋求結論的科學過程和尊重證據(jù)的科學態(tài)度;體會在探究中學習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國古代指南針的.發(fā)明和應用中,增強熱愛祖國的感情;培養(yǎng)發(fā)展動手制作的興趣,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
五、主要措施
1、提高課堂效率
。1)根據(jù)教材及學生的實際認真?zhèn)浜谜n,準備好活動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設計好科學活動、問題和作業(yè)。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精神飽滿,面向每一位學生進行教學,努力調整每位學生積極性,把握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并適時調整。
。3)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回答和作業(yè)及時準確反饋,貫徹以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
(4)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5)利用學校設施優(yōu)勢,采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又可以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環(huán)境中靈活掌握知識。
。6)重視活動的總結,注重課后交流、單元總結。
。7)科學課堂教學要兼顧實與活。
六、教學進度周
次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學內容課時數(shù)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始業(yè)教育;植物新生命的開始;種植我們的植物;溫度和溫度計;我們先看到了根;測量水的溫度;種子變成了幼苗;水結冰了;蠶卵里孵出的新生命;冰融化了;蠶的生長變化;莖越長越高;水珠從哪里來;蠶變了新模樣;水和水蒸氣;水的三態(tài)變化;復習、觀察記錄整理;我們知道的磁鐵;磁鐵有磁性;蛹變成了什么;磁鐵的兩極;蠶的生命周期;磁極的相互作用;養(yǎng)蠶單元資料整理與復習;其他動物的生命周期;我們的生命周期;開花了,結果了;磁力大小會變化嗎;我們的大豐收;植物單元復習總結;溫度與水單元整理復習;指南針;做一個指南針;磁鐵單元整理復習;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12
一、教材分析
新編《科學》三年級下冊是在三年級上冊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小學三年級上冊是科學教材的起始冊,選擇的教學內容是以學生“有系統(tǒng)的觀察活動”為主線展開的。例如,在教學內容中設計了“我們周圍的土壤”和“植物和我們”等活動。作為這一線索的延續(xù),三年級下冊的主題確定為對“物質特征和變化的觀察”,在這一冊中共安排了“土壤與生命”、“植物的一生”、“固體和液體”、“關心天氣”、“觀察與測量”等五個單元。
二、學生分析
1、三年級兒童想象豐富、思維活躍,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學學習的起點,他們對花鳥魚蟲、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導就能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行為。
2、通過一個學期的《科學》學習,學生們對《科學》這門課已經有所了解,知道科學課是由一個一個的活動組成,這是令他們喜愛的。但是他們卻常常不能自覺作好課前準備。
3、雖然經過一個學期的科學學習,學生們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但是他們的觀察力、思維力有待提高,學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內在,難以把握事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
4、對實驗感興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內在。
5、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學生缺乏對科學學科重要性的認識。
三、教學要求與評價
1、學生在活動中能正確進行物質混合與分離操作,能按觀察物質混合與分離的基本程序進行觀察,能根據(jù)事實說明物質混合后是沒有變化,還是發(fā)生了變化;能應用學到的知識研究土壤,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了解土壤的成分;能利用身邊的材料制成一兩種混合物。
2、教師能夠和學生一起準備用于探究活動的足夠的材料,如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玻璃杯、廢紙、抽氣筒等。教師的引導應能夠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望。教師應能夠給學生的每一項探究活動以比較充分的時間保證,使學生的感受、思考、表達等都能得以比較充分地進行。學生在經歷探究活動的基礎上,知道空氣是一種透明的物質,沒有一定的開關和體積,但具有質量;知道固體、氣體、液體的主要區(qū)別;知道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力等;同時,潛移默化地意識到,借助于可見的`物質媒介可以發(fā)現(xiàn)并研究不可見的物質;意識到通過搜集、整理和分析資料,也可以獲得對一些問題的認識。
3、通過親歷種植、培養(yǎng)鳳仙花的活動,認識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知道一粒種子能夠發(fā)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結出多粒種子,從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義。在活動過程中,使學生領悟珍愛生命的意義,知道愛護花草樹木,學會持續(xù)地、多方面地對一事物進行觀察,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學會與人合作;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確方法;學會用數(shù)據(jù)、圖畫、語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運用整理信息的方法發(fā)現(xiàn)事物變化的簡單規(guī)律。
4、在養(yǎng)蠶的活動中發(fā)現(xiàn)生命的發(fā)展變化,及動物和食物、動物和環(huán)境等多方面的認識,并通過養(yǎng)蠶的活動經歷和體驗,進行珍愛生命、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教育。在經歷對蠶進行養(yǎng)育的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觀察和描述,能按蠶的不同生長時期進行動態(tài)觀察、細節(jié)觀察,能對蠶的身體變化進行比較和測量。能在活動過程中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更多的觀察內容。
5、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樂意以各種不同形式參與到一系列的觀察研究活動中,獲得各種觀察研究活動的經歷,能在小組或班級里交流自己的觀察研究發(fā)現(xiàn);能獲得關于物體沉浮與物體大小、輕重關系的認識,感受到物體沉浮與液體的關系;能解釋一些簡單的沉浮現(xiàn)象。能按要求設計、制作出簡單的小船和“潛艇”。
6、引導學生從觀察身邊的物質開始,研究觀察物質之間相互混合、溶解的現(xiàn)象;鼓勵學生對觀察研究活動中觀察到的各種現(xiàn)象、結果進行想像并作出自己的解釋;激勵學生在課外獨立進行一些物質之間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觀察活動,以及對飽和溶液的分析、結晶過程的觀察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細致的觀察習慣和態(tài)度,滲透科學的思想和方法,引導他們科學地進行觀察和實驗,讓他們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并不斷保持和發(fā)展他們探究周圍事物的舉和愛好。
四、改進教學的具體措施
1、運用新課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認真鉆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3.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著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tǒng)計與做統(tǒng)計圖表等方法。
5.組織好探究后期的研討,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注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6、充分運用教具、掛圖、音像教材進行直觀教學,尤其要組織好每一個觀察認識活動,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每一個活動。
7、發(fā)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著廣泛而又密切聯(lián)系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尤其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系密切的實際問題,從中讓學生體會學習科學的價值。
五、教學進度表周次教學內容
1我們周圍的土壤
2了解土壤
3肥沃的土壤
4土壤的保護
5植物和我們
6果實和種子
7根和莖
8葉和花
9認識固體
10把固體放到水里
11認識液體
12把液體到進水里
13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上來
14今天天氣怎么樣
15氣溫是多少
16雨下的有多大
17今天刮什么風
18氣候與季節(jié)
19觀察
20測量
21學期總結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13
一、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半年來的科學課的自主學習和科學探究,學生已掌握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方法,本學期在學生在以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并通過主動探索知識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過程,發(fā)展他們對科學的理解、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學素養(yǎng)。
二、教材分析
蘇教版《科學》三年級下冊教材,主要突出兩個方面的教學,一個是通過《植物的一生》、《關心天氣》單元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一個有周期性變化的事物進行長朗的連續(xù)的觀察、記錄、研究,從而發(fā)展學生認真、細致、堅持性等科學態(tài)度,并初步認識到事物的周期性變化規(guī)律。另一個是通過《土壤與生命》、《固體和液體》單元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一個事物進行多種感官、多種方法、多角度的認識和描述,從而發(fā)展學生更全面的認識事物的能力。
第一單元《土壤與生命》是根據(jù)《課程標準》中“地球與宇宙”的具體內容標準——地球的物質之一:巖石、沙、土壤來組織的,是以土壤為話題,把土壤當成一個認識的材料,目的是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去認識一個物體,并且通過探求土壤奧秘的活動,使學生獲得一種真切的體驗,對土壤產生親近感并心存感激,意識到土壤和人類存在相互依存的關系。
本單元由4課組成。1.我們周圍的土壤 2.了解土壤3.肥沃的土地4.土壤的保護
第二單元《植物的一生》第1課中“我們已經知道哪些植物的知識”這個問題,將他們已經掌握的科學知識充分調動出來,并與他們在本單元中即將獲得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對植物完成一個階段性的認識。
本單元的重點是進行一次“種油菜”活動,這是對一個生命周期作連續(xù)觀察、記錄、描述的活動;是孩子們真正去“種”的一個活動;是一次親身經歷植物生長每一個階段的活動。通過這一活動,學生們要了解種子、花的結構和作用;學會使用鑷子進行解剖和制作標本的簡單方法:完成種子和花生長過程中的一些探究實驗;連續(xù)記錄下油菜生長各階段變化的并進行資料匯總,總結規(guī)律,使學生對繼續(xù)探究植物世界的奧秘充滿濃厚的興趣。種植活動是本單元最重要的一條主線,伴隨著這個活動,學生們將會遇到許多有趣的問題,井從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本單元共分為4課。1.植物和我們2.果實和種子 3.根和莖4.葉和花
第三單元《固體和液體》是以生活中常見的固體和液體為切入點,進一步研究物質世界。這一單元的編寫與《土壤與生命》有相似之處,都是用多種感官和多種方法認識和描述一個具體事物,并且,不是單純地認識固體或液體的性質,而是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大量、反復的實驗,認識固體與液體固體與固體、液體與液體之間的關系,以此培養(yǎng)學生比較全面、客觀的認知能力。本單元分為6課。1.認識固體2.把固體放到水里3.認識液體4.把液體倒進水里去5.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6.認識船
第四單元《關心天氣》,屬于《標準》的“地球與宇宙”中“天空中的星體”部分,從關心天氣的角度談天氣預報,即“今天天氣怎么樣”。討論天氣與人的關系,介紹氣象預報的過程、方法、手段和表現(xiàn)形式。指引觀測天氣,包括“氣溫是多少”、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風“指出天氣現(xiàn)象存在規(guī)律性,季節(jié)的氣候特征影響動植物的生存方式。本單元分為6課。 1.今天天氣怎么樣2.氣溫是多少3 雨下得有多大4.今天刮什么風 5. 氣候與季節(jié)
三、教學目標
1.觀察能力:培養(yǎng)學生把整體分為部分有順序的進行觀察的方法,觀察物體的形態(tài)構造和變化,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方法。采用的方法:運用各種感官和多種觀察的方法來觀察物體。
2.實驗能力:繼續(xù)學習實驗操作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并學會一些簡單的實驗操作技能。
3.通過養(yǎng)蠶的體驗活動的經歷和體驗,進行珍惜生命、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使學生了解我國科學技術的成就,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4.通過觀察、實驗、制作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實事求是、與人合作、不怕困難等方面的科學態(tài)度,并進行學科學、用科學教育。
四、教學措施:
1、現(xiàn)場考察:科學課就是使學生親近大自然,讓學生在大自然中的探索科學秘密。
2、實驗:科學課就是通過各種實驗,使學生親身體驗和感知各種科學秘密,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3、養(yǎng)殖種植:通過種植花,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4、科學游戲:游戲是活動方式而不是目的,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悟出其中的科學秘密。
五、教學進度
周 次
教 學 內 容
1
我們周圍的土壤
1
我們周圍的土壤
2
了解土壤
2
肥沃的土壤
3
土壤的保護
3
植物和我們
4
果實和種子
4
果實和種子
5
根和莖
5
葉和花
6
認識固體
6
認識固體
7
把固體放到水里
7
認識液體
8
認識液體
9
把液體倒進水里去
9
使沉入水里的物體浮起來
10
今天天氣怎么樣
10
氣溫是多少
11
雨下得有多大
11
今天刮什么風
12
氣候與季節(jié)
12
自由研究
13
觀察
14
測量文 章
8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14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一、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三年級學生整體學習科學興趣很高,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普遍習慣于常規(guī)課堂學習模式,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從課外書中獲得的科學知識比較豐富,但科學探究能力比較弱。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于語數(shù)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1、全冊內容情況和各單元教學目標:
本冊內容由“植物的生長變化”“動物的生命周期”“溫度與水的變化”“磁鐵”四個單元組成。
“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將引領學生在種植風仙花的過程中,觀察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歷程,發(fā)現(xiàn)其生長變化的規(guī)律,知道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都要經歷“種子萌發(fā)”“幼苗生長”營養(yǎng)生長”“開花結果”這樣的生命周期。同時伴隨著生長過程,指導學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莖、葉的功能,初步認識植物體都有維持其生存的結構、結構與功能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
“動物的生命周期”單元,將指導學生親歷養(yǎng)蠶的過程,了解蠶的一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fā)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蠶的生命周期為例,從常見動物的生命過程中,以及從人體特點的觀察中,認識動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溫度與水的變化”單元,將以水為例,引導學生探究熱量和物質狀態(tài)變化之間的關系。通過觀察水的.固、液和氣三態(tài),研究水在融化、結冰、蒸發(fā)和凝結等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幫助他們初步認識物質是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是與外界條件密切相關的。同時,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質“循環(huán)”的概念。
“磁鐵”單元將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引領學生認識磁鐵具有磁性、磁鐵兩極磁力最強、磁鐵能指南北、磁鐵具有異極相吸和同極相斥等性質。并通過做一個指南針和學習用指南針確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鐵的應用。
2、主要材料清單:
“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
大豆、玉米、花生、蓮花、風仙花等植物的種子,放大鏡,花盆、土壤、鏟子等種植工具,透明玻璃杯、衛(wèi)生紙等;試管、帶根的新鮮芫萎、植物油等;不同生長階段的風仙花植株、風仙花朵,成熟的風仙花果實;圖片或多媒體課件:剛出土的風仙花照片;植物葉的水平分布照片;植物葉的垂直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圖;植物光合作用的相關資料及圖片、幾個主要生長階段的風仙花照片等。
“動物的生命周期”單元
蠶卵,放大鏡、飼養(yǎng)盒;不同生長階段的蠶;蠶繭及蛹,小剪刀,手電筒;熱水,小碗,竹簽,絲綢制品;蠶蛾、蜻蜓、螞蟻、蝴蝶的圖片或標片;有關動物生長發(fā)育過程的圖片及資料;學生從出生到現(xiàn)在每年的身高、體重、牙齒等生長變化的資料;嬰兒、幼兒園或小學兒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體特點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溫度與水的變化”單元
氣溫計、體溫計、水溫計(測量范圍在一20 0C-}-110 0C)、自制溫度計模型(刻度范圍在一20 0C-}-110 0C),其他各種式樣、不同用途的溫度計;觀察用冰塊及盛放冰塊的淺盤;保溫杯、冰塊、食鹽、試管、燒杯、可封口小塑料袋、玻璃杯、淺碟;云、霧、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現(xiàn)象掛圖或影像資料。
“磁鐵”單元
各種形狀的磁鐵,包括沒有標注南北極的磁鐵;鐵的物品、一些金屬物品及非金屬物品;一定數(shù)量的鐵釘、回形針、大頭針、鋼珠和大鋼針;不同材質的人民幣硬幣((1元的鋼幣,5角的銅幣和鋼幣,1角的鋁幣和鋼幣,分值的鋁幣);盒式指南針,做指南針的材料(可以讓學生自備)。
三、教學重難點:
本冊教學內容仍然屬于生命世界和物質世界的范疇,但是探究的重點有所不同,主要指導學生對變化的事物進行觀察,觀察其變化的過程并探究其變化的規(guī)律。本冊教學還要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關注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如生物與環(huán)境、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物質狀態(tài)變化與熱量、物體性質和用途的關系等。
在科學探究方面,本冊的教學將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如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堅持觀察、記錄的習慣和能力,并學習用流程圖、循環(huán)圖等方法記錄觀察結果。同時重視基本實驗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和實證意識的培養(yǎng)。例如指導學生學習定量的觀察,經歷“觀察現(xiàn)象一提出問題一做出假設(解釋)一分析、檢驗假設一尋求新的證據(jù)以做出新的假設……”的科學探究過程。使其主動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有所提升。
四、教學措施:
1、提高課堂效率措施:
(1)根據(jù)教材及學生的實際認真?zhèn)浜谜n,準備好活動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設計好科學活動、問題和作業(yè)。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精神飽滿,面向每一位學生進行教學,努力調整每位學生積極性,把握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并適時調整。
(3)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回答和作業(yè)及時準確反饋,貫徹以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
(4)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提優(yōu)補差措施:
。1)鼓勵學生擴大閱讀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并提倡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驗、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小制作活動,以進一步提高能力。
。2)幫助后進生建立自信心,繼而貫徹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興趣。
。3)延伸課堂內容,采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4)加強優(yōu)生與后進生的聯(lián)系,促使他們互相幫助,在團結的氣氛中盡快成長。 3、其它措施:
。1)利用學校設施優(yōu)勢,采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又可以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環(huán)境中靈活掌握知識。
。2)重視活動的總結,注重課后交流、單元總結。
。3)科學課堂教學要兼顧實與活。
五、教學計劃進度表
周次 | 時間 | 進度 | 備注 |
1 | 2.17—2.23 | 第1課 | |
2 | 2.24—3.02 | 第2—3課 | |
3 | 3.03—3.09 | 第4-—5課 | |
4 | 3.10—3.16 | 第6—7課 | |
5 | 3.17—3.23 | 第8-—9課 | |
6 | 3.24—3.30 | 第10—11課 | |
7 | 3.31—4.06 | 第12—13課 | (清明節(jié)) |
8 | 4.07—4.13 | 第14課 | |
9 | 4.14—4.20 | 階段考查 | |
10 | 4.21—4.27 | 第15—16課 | |
11 | 4.28—5.04 | 第17—18課 | (五·一) |
12 | 5.05—5.11 | 第19—20課 | |
13 | 5.12—5.18 | 第21課 | |
14 | 5.19—5.25 | 第22課 | |
15 | 5.26—6.01 | 研究與實踐 (一) | |
16 | 6.02—6.08 | 研究與實踐 (二) | (端午節(jié)) |
17 | 6.09—6.15 | 機動 | |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15
本冊教材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內容的選編上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順應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以基礎性的、淺顯的科學活動作為學生探究活動的主題,同時注重對科學探究、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科學知識的整合。以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做到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為讓學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發(fā)展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做計劃如下:
一、學生現(xiàn)狀分析
本學期三年級學生共三個班。學生視野雖然比較開闊,但是,在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聽課的技巧不強。課堂上看來很活躍、很熱鬧,但是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方面卻非常缺乏,動手實驗時,常常是在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去玩,想出辦法了再玩。因此學生課堂上常常表現(xiàn)的是玩完后,一問三不知,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本學期的科學課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要對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進行專門的訓練,發(fā)展學生們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學期中我要從抓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實驗、小調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結合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合理的運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把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落實到科學教學中去,使科學教學進入到一個走進新課程改革的新時期。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tǒng)和結構
本冊書22課。從知識方面可以分為五個單元:
1、游戲里的科學:(1———6)課,主要引導學生對生活中有力的現(xiàn)象進行研究,如推力和拉力;物體之間相互接觸而形成的摩擦力;物體發(fā)生形變而產生的彈力等等,讓他們對力的各種現(xiàn)象有一個親歷的活動,體驗科學探究。
2、太陽與時間:(7———10)課,讓學生通過閱讀大量資料、對太陽的概況有初步了解,并通過觀察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發(fā)現(xiàn)利用太陽計時的方法,了解計時工具發(fā)明的過程。
3、電的本領:(11——14)課,引導學生從身邊熟悉的用電器入手,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通過觀察、設計、實驗等探究方法揭開一個個與電有關的謎。能夠組裝簡單的電路,正確使用常見的用電器,做到安全用電,更好地為學生的生活服務。
4、我們的身體:(15———18)課,從自己的身體入手,引導學生涉獵神秘和新奇的生命領域――人體,對生命世界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生命世界的熱愛,對生命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注,以形成良好生活習慣和健康生活的意識。
5、動物王國:(19—22)課,以學生對常見動物已有的認識為基礎,層層展開,使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探究后收獲的樂趣,同時了解、認識昆蟲、鳥類、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類的基本特征。讓學生意識到珍愛生命,理解生命的本質。
6、研究與實踐:(23、24)課,引領學生嘗試自主運用已經掌握的科學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識,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確定研究方向和計劃;培養(yǎng)學生“調查與研究”等實踐能力,從而實現(xiàn)開發(fā)學生科學學習潛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三、教學進度安排
本冊教材以單元為內容單位,在課時安排上也以單元為主,并包括隨時評價所用課時。
第一單元:游戲里的科學六課時
第二單元:太陽與時間 六課時
第三單元:電的本領 五課時
第四單元:我們的身體五課時
第五單元:動物王國六課時
第六單元:研究與實踐二課時
本學期上課18周共36課時,其中新授30課時,復習考試2節(jié),機動4節(jié)。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01-15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11-08
三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02-22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03-22
小學科學下冊教學計劃11-12
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04-27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15篇01-17
新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09-02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精選15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