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方外紀》的地理學地位與中西對比論文
一、從《萬國圖志》到《職方外紀》
利瑪竇來中國后,1584年在廣東肇慶繪制了第一幅具中文說明的世界地圖,此圖是自用掛圖,沒有出版,影響較小,但已使中國一些有識之士為之震動。萬歷29年(1601),他來到北京,自稱意大里亞(即意大利)人,向明神宗呈獻《萬國圖志》及其他貢品,據(jù)《明史》記載:“至萬歷29年,(利氏)入京師中官馬堂,以其方物進獻,自稱大西洋人。禮部言:會典止有西洋瑣里國,無大西洋,其真?zhèn)尾豢芍。”[(1)]這次進貢,利氏獲準留住北京,有機會進一步與信奉天主教的高級宮員禮部尚書徐光啟、太仆寺少卿李之藻等人加深交往。在李之藻的關心下,1602年將《萬國圖志》刻版印行,其中“圖”稱“坤輿萬國全圖”,分為南、北兩半球,以六幅拼為全圖,可懸掛書齋之中!爸尽笔菍D的說明,附在圖的空白處,簡明而扼要。[(2)]
歐洲新的地理科學知識,是逐漸對明朝產(chǎn)生影響的。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許多歐洲人陸續(xù)來到中國,這一事實本身便使人們不得不對懷疑歐洲大陸是否存在的觀點發(fā)生動搖,其中艾儒略是1613年來華的,比利氏晚29年!睹魇贰氛f:“其說荒渺莫考,然其國人充斥中土,則其地固有之,不可誣也!保郏ǎ保莅迓栽凇堵毞酵饧o》(簡稱《外紀》)序中說:“吾友利氏赍進《萬國圖志》,已而吾友龐氏(即龐迪我)又奉翻譯西刻地圖之命!饼嬍戏g的西刻地圖雖未能出版,但他是奉命開展此項工作的,意味新的世界地理學說已引起明朝廷的關注,并且引起“(京)都人士多樂道之!保郏ǎ常荻且恍┧枷虢夥诺恼賳T,注意到歐洲科學技術在某些領域的領先性,開始虛心學習,志在洋為中用。如徐光啟“從西洋人利瑪竇學天文、歷算、火器,盡其術。遂遍習兵機、屯田、鹽策、水利諸書。”熹宗時(1621—1627),他主張“鑄西洋大炮”,加強國防。到了崇禎元年(1628),“詔西洋人龍華民、鄧玉函、羅雅谷等推算歷法,光啟為監(jiān)督。”明朝廷從不相信萬國全圖到皇帝下詔讓西洋人參加制定國家歷法,從側面反映了對世界地理知識某種有限度的接受。
艾儒略(1582—1649)是繼利瑪竇之后,在中國系統(tǒng)介紹世界地理知識的重要人物,他的著作也是我國最早的中文版世界地理專著,進一步普及和加深了中國人對地球的認識。艾儒略說:“偶從蠹簡得睹(龐氏)所遺舊稿,乃更竊取西來所攜,手輯方域梗概,為增補以成一篇,名曰《職方外紀》!痹摃靻ⅲ衬辏ǎ保叮玻常⿲懗桑睹魇贰に囄闹尽返乩眍悤恐,列入歐洲人專著僅見兩種,一是艾儒略《職方外紀》五卷,二是龐迪我《海外輿圖說》二卷,但后者可能已佚失,利瑪竇《萬國圖志》則未見列入,表明艾儒略的著作,在明末清初地理著作中不僅具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彌足珍貴。
《外紀》卷首插有“萬國全圖”,分為西半球、東半球兩幅,可能是在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國基礎上修訂而成。卷一之首是“五大洲總圖度解”,其實是六大洲,它將南美洲、北美洲合稱作一大洲,只是南極洲還未能認識。卷一正篇是亞細亞(亞洲),卷二是歐羅巴(歐洲),卷三是利未亞(非洲),卷四是亞墨利加(南、北美洲)和墨瓦蠟尼亞(大洋洲),以上各洲包括“總說”及有關國家簡介(各論)兩部分,各卷首還附有本洲地圖。卷五為四?傉f及簡介,簡介包括海名、海島、海族、海產(chǎn)、海狀、海舶、海道等內(nèi)容,本卷首附北輿(北極)地圖和南輿(南極)地圖。由于艾儒略在前人工作基礎上深入開拓,所以無論是地圖、地名,還是正文著述,都比利氏等人著作有了更多的內(nèi)容。正如艾氏在“亞細亞總說”中所言:“今欲揄揚萬一,則《一統(tǒng)志》諸書舊已詳盡,至中華朝貢屬國,如韃靼、……之類具悉《一統(tǒng)志》中,亦不復贅,故略,撮職方之所未載者于左!边@大大豐富了我國典籍有關世界其他國家的地理知識。
《明史》說:意大里亞人,“東來者大都聰明特達之士……其所著書多華人所未道,故一時好異者咸尚之,而士大夫如徐光啟、李之藻輩首好其說,且為潤色其文詞,故其教驟興,時著中士者更有龍華民、畢方濟、艾如略、鄧玉涵諸人。”[(1)]說明艾儒略的著作不僅影響過徐、李等人,而且徐、李在《外紀》出版前可能協(xié)助“潤色其文詞”,故讀起來文筆優(yōu)美流暢,簡潔引人。乾隆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說:《外紀》“所述多奇異……然天地之大,何所不有,錄而存之,亦足以廣異聞也。”就在艾儒略呈獻《外紀》的這一年,龍華民和陽瑪諾在中國合制了一個地球儀(現(xiàn)存?zhèn)惗赜鴪D書館)。[(6)]時隔六年之后,崇禎二年(1629),徐光啟奏準制造了一系列天文、歷算儀器,其中便有“萬國經(jīng)緯地球!保郏ǎ罚荨锻饧o》談歐羅巴洲時,介紹有關國家和島嶼12個,其中包括意大里亞。若考察《明史·外國傳》,介紹歐洲國家準確無誤者唯獨意大利國(詳見下文),這說明做為意大利人的艾儒略,他與同伴的宣傳作用,對編纂中國正史也產(chǎn)生了直接影響。
二、《職方外紀》中地球科學知識與我國正史觀點比較
歐洲先進的世界觀傳入我國后,究竟曾產(chǎn)生多大的影響?我們從《明史》中便能覓得蹤跡。《明史·天文志》說:“明神宗時,西洋人利瑪竇等入中國,精于天文歷算之學,發(fā)微闡奧,運算制器,前此未嘗有也。茲掇其要論,著于篇而實錄所載。”[(7)]“掇其要論”,既然是利氏等人的理論,當然包括艾儒略,若將《外紀》卷一之首“五大洲總圖界度解”中的觀點與《天文志》、《外國傳》記載對比,不難發(fā)現(xiàn),主要影響至少可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
其一,大地乃圓形球體,踞于天體(宇宙)的中心!锻饧o》說:“天體一大圓也,地則圓中一點,定居中心,永不移動。蓋唯中心離天最遠之處,萬重所趨,而地體至重就下,故不得不定居中心。稍有所移,反與天體一邊相近,不得為最下處矣……可見天圓地方,乃語其動靜之德,非以形論也。地既圓形,則無處非中,所謂東西南北之分,不過就人所居立名。”對此,《天文志》汲取并發(fā)揮說:“楚詞言:圜則九重,孰營度之。渾天家言:天包地如卵裹黃,則天有九重,地為渾圓,古人已言之矣。西洋人之說,即不背于古而有驗于天,故表出之!卑铣姓J地理大發(fā)現(xiàn)所取得的成就,宣傳大地是球形這是進步的,但終沒有跳出宗教神學的束縛,鼓吹在天體中,地球“定居中心,永不移動”,對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1543)和他的同胞、意大利著名天文學家布魯諾所宣布的太陽系及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科學理論(1581)諱莫如深,暴露出他世界觀的局限性,故未能引導我國學者科學地認識太陽系。
其二,世界分為五大洲!睹魇贰ね鈬鴤鳌氛f:“意大利亞,居大西洋中,自古不通中國。萬歷時其國人利瑪竇至京師為《萬國全圖》,言天下有五大洲。第一曰亞細亞洲,凡百余國而中國居其一;第二曰歐羅巴洲,中凡七十余國而意大里亞居其一;第三曰利未亞洲,亦百余國;第四曰亞墨利加洲,地更大,以境土相連分為南北二洲;最后得墨瓦泥加洲,為第五。”自古以來,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一直認為天下分九洲。故世界分為五大洲的新穎觀點,對明末清初知識分子產(chǎn)生較大影響,如吳承恩在他的神話小說《西游記》第一回中說:“感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具蘆洲!痹谡劦胶锿鯇煏r說:“忽行西洋大海,他想海外必有神仙,獨自個依前作筏,又飄過西海,直到西牛賀洲地界!保郏ǎ福輩浅卸鲗⑹澜绶譃闁|西南北四大洲,各洲之間都有大海相隔,去西牛賀洲要漂西洋大海,顯然吸收了明代中西海上往來及世界地理知識的營養(yǎng),從而構思創(chuàng)造了神話小說中的四大部洲。
其三,關于地球緯度的認識。緯度即某觀測點的地平高度,因我國在北半球,故稱緯度為北極出地!锻饧o》指出:考察南北距度,“其在東西同帶之地,凡南北極出入相等者,晝夜寒暑節(jié)氣具同,但其時則有先后,”“人居赤道之下者,平望南北二極,離南往北,每二百五十里,則北極出地一度,南極入地一度(即每向北250里,北緯高出一度,原起點相對降低一度)。行二萬五千里(即90度里數(shù)的總和),則見北極,正當人頂出地九十度而南極入地九十度,正對人足矣。從南亦然,此南北緯度也!蔽覈糯鷮暥茸兓缬姓J識,元代至元16年(1279),郭守敬便測量了我國主要城市的緯度。[(2)]明代,對緯度認識進一步加深,《天文志》指出:“地居天中,其體渾圓,與天度相應。中國當赤道之北,故北極,F(xiàn),南極常穩(wěn)。南行二百五十里,則北極低一度;北行二百五十里,則北極高一度,東西亦然(原注:亦二百五十里差一度也)。以周天度計之,知地之全周為九萬里也。以周徑密率求之,得地全徑為二萬八千六百四十七里又九分里之八也。又以南北緯度定天下之縱,凡北極出地之度同,則四時寒暑靡不同。若南極出地之度數(shù)與北極出地之度數(shù)同,則其晝夜永短靡不同,唯時令相反,此之春、彼之秋,此之夏、彼為冬耳!笨梢,明代通過學習地球知識,在我國原有緯度知識的基礎上,懂得了南、北半球緯度相等時,四時節(jié)氣恰恰相反的原理。崇禎初年,曾運用西方技術,測得北京、南京等15處地理緯度。[(7)]
其四,關于經(jīng)度的認識。我國古代對地理經(jīng)度的認識要比緯度晚得多,直到元代才建立起樸素的經(jīng)度概念。[(2)]《外紀》指出:“至于東西經(jīng)度,則天體轉環(huán)不定,不可據(jù)七政量之。隨方可作初度(即本初子午線),而天文家亦立一法,算之以宗動。天一周,則日月行三百六十度,故每時得三十度(即每天為十二時辰)。如兩處相差一時,則東西便離三十度也。今兩處觀月食,各自不同,則知差一時者,其地相離三十度,以此推之,東西之度可考驗矣!薄皷|西諸規(guī),漸近兩極,其規(guī)漸小然。亦分為三百六十度,其里數(shù)以次漸狹,別有算法。”“西洋最西處為初度,即以過福島子午規(guī)為始,仿天度自西而東十度一規(guī),以分東西之度……辟如中國京師,先知離赤道北四十度,離福島以東一百四十三度,即于兩經(jīng)緯線相交處得京師本位也!泵髂,對西方經(jīng)度知識采取兼容態(tài)度,《天文志》指出:“以東西經(jīng)度定天下之衡,兩地經(jīng)度相差三十度,則時刻差一辰;若相距一百八十度,則晝夜相反焉。其說與《元史》札馬魯丁地圓之旨略同!背绲潟r,曾“以京師子午線為中,而較各地所偏之度”。方法有兩種,一是“欲定東西偏度,必須兩地同測一月食,較其時刻”;二是“據(jù)《廣輿圖》計里”求之,但“各省差數(shù)未得測驗”。徐光啟等人用此二法,測算了我國13個省城的經(jīng)度,如太原西偏北京約六度,南京東偏北京約一度,前者誤差較小,后者誤差較大,說明明末已知經(jīng)度與繪制地圖的重要關系,但缺少精密的測量儀器,所以確定的經(jīng)度精度不高,只起定性作用。
三、《職方外紀》筆下的五大洲
艾儒略《職方外紀》與利瑪竇《坤輿萬國圖志》對比,有兩個特點:一是《外紀》不僅附有世界(萬國)地圖,而且各大洲也附有洲圖。世界地圖分為東、西兩半球,大致以亞洲與北美洲連結部位的亞泥俺(白令)海峽為界,經(jīng)線的弧形,東半幅向東凸,西半幅向西凸。五大洲展布形態(tài)已與現(xiàn)代世界地圖類似,圖中山脈、河流、國家等名稱沿走向標出。世界全圖與各洲圖都采用了經(jīng)緯網(wǎng),圖上國家、島嶼、山脈、河流、海洋名稱也在利氏基礎上重新作了修訂和校對,許多名稱與現(xiàn)代相同和接近,只是各國間難以繪出國界。二是《坤輿萬國圖志》中的“志”,即文字說明因填在世界掛圖的空白處,空間有限而內(nèi)容必受限制!锻饧o》五大洲及海洋不僅有總說,而且有各論,對明代《一統(tǒng)志》等方志中已列入的國家略而不述,總共簡要介紹了全球鮮為中國所知的大陸國家42個、島國(嶼)21個及海洋名稱27個,對迄今了解370年前世界有關國家與地區(qū)的人文地理概況,是極其珍貴的文獻。
亞細亞洲(亞洲):《外紀》中亞洲西起那多里亞(土耳其小亞細亞半島),東止亞尼俺(白令)海峽,橫跨經(jīng)度網(wǎng)為13格(10度為一格),現(xiàn)代地圖為16格半,東西距離與現(xiàn)代地圖實際短了3格半。從緯度看,南起瓜哇(今爪哇),北至冰海,縱跨緯度網(wǎng)為8格(10度為一格),南北間距與現(xiàn)今相近。由此可見,當時歐洲與中國經(jīng)緯度測量水平大致接近,即經(jīng)度測量誤差較大,緯度(北極出地)測量誤差較小?傉f指出亞洲“所容國土不啻百余”,各論介紹大陸國家8個,島國9個。亞洲圖上關于中國大陸,用城垛花紋繪出萬里長城走向,地名有北京、遼東、山東、山西、河套、陜西、黃河、星宿海、土番(即西藏)、昆侖、云南、貴州、四川、河南、洞庭、鄱陽、江西、南京、庚嶺、浙江、福建、廣西、廣東等,海洋中繪出臺灣、海南等島嶼,并標出大明海范圍,渤海灣形狀與現(xiàn)今相似,能掌握這樣多的資料,表明艾氏很可能利用了我國地理制圖的成果。蘇門答臘、加里曼丹、呂宋等島嶼走向及印度半島呈三角形也與現(xiàn)代地圖類似。當然也有諸多誤差,如朝鮮半島應為北西向,而《外紀》繪成南北向等。
歐羅巴洲(歐洲):《外紀》中歐洲西起福島(今加那利群島),東止阿比河(今鄂畢河),橫跨經(jīng)度網(wǎng)約為9格,現(xiàn)為8格,東西間距比現(xiàn)代地圖實際長了1格。從緯度看,南起地中海,北至冰海(北冰洋),縱跨緯度網(wǎng)稍多于四格,現(xiàn)約為三格半,南北間距比現(xiàn)代地圖實際長了半格?傉f指出歐洲“共七十余國”,各論介紹大陸國家13個,島國3個。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小亞細亞半島及地中海的輪廊已類似現(xiàn)今圖貌,北高海(里海)形狀與現(xiàn)今差別甚大,《明史·外國傳》中列入的和蘭(荷蘭)、佛郎機(葡萄牙),在洲圖上沒有標出其名,當時英國尚未認識,《外紀》稱為諳危尼亞。
利未亞洲(非洲):《外紀》非洲西起綠峰島(佛得角群島),東至西紅海(紅海)東出口,橫跨經(jīng)度網(wǎng)約為9格半,現(xiàn)為7格半,東西間距比現(xiàn)代地圖實際長了2格。從緯度看,南起南極出地35度,北至地中海(北極出地35度),縱跨緯度網(wǎng)為7格,與現(xiàn)今相似。從圖形全貌看,《外紀》非洲輪廊與現(xiàn)今地圖非常神似,只是東西拉長了?傉撝赋龇侵蕖按笮∮邪儆鄧,各論介紹大陸國家10個,島國5個,著名山脈(峰)4處。
南亞墨利加洲(南美洲):《外紀》南美洲西起孛露(秘魯)海,東至伯西兒(巴西東部)東海岸線,橫跨經(jīng)度網(wǎng)約7格,現(xiàn)代地圖為6格半,東西間距比實際長約半格。從緯度看,南起墨瓦臘泥(麥哲倫)海峽(南極出地52度),北至加納達(北極出地10度半),縱跨緯度網(wǎng)6格半,與今地圖南北間距相似。但是《外紀》南美洲輪廊與現(xiàn)今圖形對比變形較大,東西變寬,尤其是阿根庭、智利南部地區(qū)東西變寬,火地的經(jīng)度位置也向西偏了約4格,畫到了那時了解不多的大洋洲邊緣。各論中介紹了墨瓦蠟泥(麥哲倫)海峽及本洲國家4個,如伯西兒(今巴西東部),智加(今智利及阿根廷南部)等。
北亞墨利加洲(北美洲):《外紀》北美洲西起亞泥俺(白令)海峽,東至巴革老地,橫跨經(jīng)度網(wǎng)17格,現(xiàn)地圖為11格半,東西間距與實際距離相差很大。從緯度看,南起加納達(北極出地10度半),北至北冰洋,縱跨緯度網(wǎng)約5格半,現(xiàn)地圖為7格,南北間距與實際距離相差亦很大?傊,《外紀》北美洲輪廊與地圖相差很遠。各論介紹陸地國家7個,島國5個!凹幽么髧彪m未介紹,但洲圖上標出位置,在墨是可(墨西哥)北,兩國接壤。新拂朗察(今美國亞特蘭大,加拿大渥太華地區(qū))似與法國(拂朗察)移民有關。
墨瓦蠟尼加洲(大洋洲):《外紀》指出:“其人物、風土、山川、畜產(chǎn)與夫鳥獸蟲魚具無傳說,即南極數(shù)、道里運幾何,皆推步未周,不漫述!边@表明370年前,關于大洋洲的地理知識及風土人情物產(chǎn)概況,還是相當模糊的。
四、歐洲與中國海洋知識對比及交往航線
《外紀》在“四?傉f”中首先對海洋進行了分類,接海與陸的關系,海在國之中,陸地包海稱地中海。國在海之中,海包陸地稱寰海;海亦可以洲命名,也可以國家命名,或以“其本地方隅命之”,如稱南海、北海等!捌潓⒅袊兄醒耄瑒t從大東洋(太平洋)至小東海(北美西岸太平洋),為東海。從小西洋(印度洋)至大西洋為西海。近墨瓦蠟瓦一帶為南海。近北極下謂北海,而地中海附焉!
據(jù)《明史·外國傳》,[(9)]我國那時僅將海洋分為東洋和西洋,其界限大致在波羅國,“又名文萊(今文萊),東洋盡處,西洋所起也”,即文萊以東為東洋,以西為西洋。東洋實際指太平洋的西岸海域,進一步分為東海、南海、東南海,這三個次一級海域中,均有一些國家與明朝交往。需要注意的是,正德六年(1511),有巴喇西國使者從非常遠的地方來到中國,“言其國在南海,奉王命來朝,舟行四年半!惫烙媮碜源笱笾薜貐^(qū),可惜沒有深究海路。明代所謂西洋,實為印度洋,西洋西部又稱西南海,《明史·外國傳》列舉列國93個,其中在《外紀》地圖上可覓國名者僅14個。這90余國主要分布在鄭和下西洋的航線兩側,即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半島及非洲東岸,由此也能說明我國明代未能從海路到達歐洲!锻鈬鴤鳌分幸獯罄飦唶,是因利瑪竇、艾儒略等人來中國活動才有所知。佛郎機(葡萄牙)、和蘭(荷蘭)是它們在東南亞、臺灣掠奪殖民地方知有其國,但《外國傳》將它們的殖民地與本土混淆,指出佛郎機“近滿刺加(今馬來西亞南部)”并在正德年間占領滿剌加。而和蘭“又名紅毛番,地近佛郎機”,崇禎時侵占我國澎湖、臺灣!锻饧o》中歐洲部分對這兩個國家既無文字敘述,又無地圖上的注名,故亦從另一方面反應出明末對歐洲國家的了解是十分貧乏的。
明代,中國為什么沒有從海路發(fā)現(xiàn)歐洲?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據(jù)《明史·鄭和傳》記載,永樂3年(1405),鄭和“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幣,造大船,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10)]每船平均可乘450人左右。《外紀》中“海舶”一節(jié),指出鄭和之后200年歐洲海船分三等,小者僅容數(shù)十人;中者可容數(shù)百人,“自小西洋以達廣東,則用此舶”;大者上下八層,船兩旁有大銃數(shù)十門,可容水手二、三百人,將卒銃士三、四百人,客商數(shù)百人,所載淡水可供“千人一年之用”。鄭和船至少與歐洲中等船相當,況且早期歐洲人尋找航線的海船,并非大船。
《外紀》最早向我國介紹了歐洲尋找世界新航線的概況。艾儒略說,百年前“先是閣龍(即克利斯托佛·哥倫布)諸人既已覓得兩亞墨利加”,然后較細介紹了1492年哥倫布受西班牙國王資助發(fā)現(xiàn)美洲的經(jīng)歷。同時,艾儒略指出:墨瓦蘭(費爾南多·麥哲倫)受西班牙國王委派,于1519—1522年,經(jīng)南、北美洲,“直抵亞細亞馬路古(今馬魯古群島)界,度小西洋,越利未亞大浪山(即非洲南端好望角北依的開普山脈)而北折,遵海以還,報本國遍繞大地一周”,實現(xiàn)首次環(huán)球探險。這兩次地理大發(fā)現(xiàn),哥倫布航行只有三條舊軍艦、80余人,麥哲倫航行也只有五艘舊軍艦、256人!锻饧o》對另兩次重要航行未介紹,其實在此之前,葡萄牙國王就在尋找通往東方的海路,1487年曾派巴塞羅繆·迪亞斯用三條小船到達非洲好望角;1497年,又派達·伽馬率四艘帆船、170名水手,繞過好望角從而發(fā)現(xiàn)了印度。[(1)]縱觀東、西方使用的海船,鄭和下西洋的船舶遠比歐洲先進,隊伍則十分龐大。
新航線的發(fā)現(xiàn),歸根到底受航海目的制約。中國下西洋目的有三,其一,告諭四夷諸邦大明建立,顯示中國強大(《外國傳·拂lǐn@①》);其二,“疑惠帝亡海外”,尋其蹤跡(《鄭和傳》);其三,通過友好貿(mào)易獲得海外珍貴物品(香料、寶石、珍禽異獸等),供皇室享用。明朝建立與鄭和下西洋后,來中國的各國使者逐年增加,進貢者能得到豐厚的賞賜及折價銷售所帶貨物,在中國境內(nèi)赴京人員往返食宿全部免費,這就吸引了更多的外國人以進貢為名,行貿(mào)易之實,致使明朝廷負擔太重而不得不做出限制,洪武7年(1374)、正統(tǒng)8年(1443),多次規(guī)定了進貢年限及赴京人員數(shù)額,避免“入貢既頻,勞費太甚”,受貢時還要“勘合文冊”,“不符者屬矯偽,許縶縛以聞”。(參見《外國傳·真臘·暹邏等》)可見,明朝的中外交往是建立在友好往來基礎上的。但是,歐洲下東洋,是以為新興資產(chǎn)階級尋找巨額利潤,掠奪殖民地為目的的,故對“新領土”的發(fā)現(xiàn)者許諾以很高的賞賜。如萬歷32年(1604),荷蘭先后占領我國澎湖、臺灣,“筑城設守”,“所恃唯巨舟大炮,舟長三十丈,廣六丈,厚二尺許,樹五桅,后為三層,旁設小窗,置銅炮。桅下置二丈巨鐵炮,發(fā)之可洞裂石城,震數(shù)十里”。(《外國傳·和蘭》)西班牙國王曾跟麥哲倫簽有協(xié)定,任命他做航行中發(fā)現(xiàn)的一切地區(qū)和島嶼的總督,這一特權可子孫相傳,并允許獲得這些地區(qū)全部收入的二十分之一。[(11)]可見,歐洲資本主義海外擴張政策,依仗快槍利炮,是推動新航線發(fā)現(xiàn)的根本原因。
明代,我國對海洋航道的認識,主要是由鄭和七次下西洋所獲得。即從蘇州劉家河出發(fā),經(jīng)東海、南海,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先沿孟加拉海灣航線,再沿阿拉伯灣,或進入波斯灣;或進入紅海;或沿非洲東南沿岸西行,如能繼續(xù)前行便可達到好望角,可惜未這樣做。《外紀》介紹了歐洲來中國的兩條航線,西線是:由歐洲里西波亞都城(乃西班牙屬國都城,見《外紀·以西把尼亞》),“候西南官舶,春發(fā)入大西洋,從福島(非洲西南之加那利群島)之北過夏至線,在赤道北二十三度半。逾赤道而南,此處北極已沒,南極漸高,又過冬至線,在赤道南二十三度半。越大浪山(好望角附近),見南極高三十余度。又逆轉冬至線過黑人國(莫桑比克)、圣老楞佐島(馬達加斯加)夾界中,又逾赤道至小西洋(印度洋),南印度臥亞城在赤道北十六度,風有順逆,大抵亦一年之內(nèi)抵小西洋。至此則海中多島,道險窄難行矣。乃換中船,亦乘春月而抵則意蘭(斯里蘭卡),經(jīng)榜葛刺海(孟加拉海),從蘇門答臘與滿剌加(馬來西亞南部)之中,又經(jīng)新加步峽(馬六甲海峽),迤北過占城、暹邏界,閱三年方抵中國嶺南廣州府!睎|線是:“自以西把里亞(西班牙)地中海,過巴爾德(直布羅陀)峽,往亞墨利加之界,有兩道:或從墨瓦臘尼加峽(麥哲倫海峽)出太平洋;或從新以西把尼亞界(今海地、多米尼亞),泊舟從陸路出孛露(秘魯)海,過馬路(魯)古、呂宋等島,至大明海以達廣州!卑迓赃說:“儒略輩……皆從西而來,不由東道而來,”原因是西線比較近。從《清史稿·邦交志》看,直到清代康乾時,仍是歐洲國家諸如英國等來中國通商,未見中國去歐洲通商。因此,《外紀》關于世界海洋航線的敘述,擴大了我國對寰海的認識。
《職方外紀》成書距今已有370多年了,它在我國是最早介紹世界地理的著作之一,提高了我國關于地球及地理制圖的認識水平。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角度,《外紀》是就中國與歐洲進行比較研究的重要文獻。它還能夠和《明史·海外傳》互為補充,了解異國的政治經(jīng)濟、宗教文化、山川地理、風土人情、物產(chǎn)鳥獸等,同時亦說明明代關于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半島及東南非洲的認識,也豐富了世界區(qū)域地理的內(nèi)容!锻饧o》作為傳播西方科學技術的最早書籍之一,開拓了明末及清代封建士大夫階層的視野,為推動學習歐洲先進科技、洋為中用,無疑曾起到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清〕張廷玉等,《明史·意大里亞》,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局影印《二十五史》(1986),第10分冊,第929頁。
。ǎ玻┲袊茖W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地學史組主編,1984,《中國古代地理學史》,科技出版社,第34—35頁;310—313頁。
。ǎ常┌迓裕堵毞酵饧o》,初編叢書集成,商務印書館影。ǎ保梗常叮
。ǎ矗睹魇贰ば旃鈫鳌贰
。ǎ担睹魇贰に囄闹尽贰
(6)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翻譯組,中國科學技術史,地學(第一分冊),科技出版社(1976),P.232。
。ǎ罚睹魇贰ぬ煳闹尽。
(8)吳承恩:《西游記》,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PP.2—9。
。ǎ梗睹魇贰ね鈬鴤鳌。
。ǎ保埃睹魇贰む嵑蛡鳌。
。ǎ保保├鬃谖模保梗福,海洋探險,上海教育出版社。
【《職方外紀》的地理學地位與中西對比論文】相關文章:
中西隱喻對比研究04-27
中西禮貌概念對比05-02
中西譯論研究基本模式對比論文04-30
中西語義研究的對比04-26
中西方節(jié)日的對比10-09
中西翻譯觀對比研究04-28
中西禮貌稱謂對比初探04-28
中西自我觀念差異的對比04-27
中西方宗教文化對比05-01
中西人名文化對比研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