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政策扶持糧食生產論文
1糧食生產扶持政策效應
各地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糧食生產,不斷出臺扶持政策,持續(xù)增加投入,有力地促進了糧食生產發(fā)展,為糧食生產十一連增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1.1科技支撐保障糧食產量顯著提升
糧食生產政策的大力扶持,加大了機插秧、精確定量栽培及秸稈全量還田等一系列高產配套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了單產水平的顯著提升。2014年,鹽城市糧食產量478.9kg/667m2,比上年增8.2kg/667m2,創(chuàng)歷史新高,自2007年后一直保持增產勢頭;糧食總產首次突破70億kg,連續(xù)9年超百億斤;稻麥產量歷史最高,達到1014.7kg/667m2,連續(xù)2年實現噸糧目標。
1.2生產方式由分散型逐漸向規(guī)模型轉變
隨著政府對土地流轉、聯耕聯種、家庭農場和糧食生產合作社等適度規(guī)模經營扶持力度的加大,農業(yè)生產由一家一戶零散種植逐漸向規(guī)模化經營轉變。據2012年統計,鹽城市3.33hm2以上的種糧大戶達到2342戶,經營耕地面積2.52萬hm2;糧食生產合作社817個,經營耕地面積4.29萬hm2。2013年初步統計,符合農業(yè)部統計口徑的糧食生產類家庭農場1082個。2014年,鹽城市各地積極穩(wěn)妥推廣聯耕聯種,落實到田面積14.2萬hm2,示范點2226個。
1.3糧食生產物質裝備水平明顯改善
近年來,隨著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等項目政策支持以及地方政府建設力度加大,農田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物質裝備水平顯著提升,機收機種全程機械化管理得以實現,糧食生產抵御自然災害威脅的能力增強。2013年,鹽城市旱澇保收農田面積63.21萬hm2,占耕地面積的76.9%,較上年增13.4%。鹽城市農機總動力596.35萬kW,近5年以每年4.8%的平均增長率遞增。2014年,鹽城市水稻機插率達到72.4%,水稻機械化種植水平達81.4%。
1.4農民種糧積極性顯著提高
國家實施種糧補貼充分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加上政府的配套扶持,近幾年糧食生產面積以稻麥為主出現較大幅度增長,油菜、棉花等作物因花工多、比較效益不高等原因種植面積下降。從2003年開始,糧食生產面積逐年遞增,年平均遞增率達到3.2%,至2014年,鹽城市糧食生產面積97.88萬hm2,比2003年增加了26.92萬hm2,增幅達37.9%。
2糧食生產扶持政策存在的問題
從近年來糧食生產的實際來看,現有糧食生產扶持政策還存在一些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
2.1補貼與種糧面積、主體不對應
糧食直補及農資綜合補貼核定補貼面積比實際面積小,地方落實過程中存在打折現象,容易引起少部分農民誤解,也存在糧田被承包發(fā)展高效設施農業(yè)或者綠化造林,仍享受糧食補貼的現象。良種補貼存在增量上報及減少不報的現象,導致補貼面積大于實際面積。在補貼對象上,一些通過流轉或者租賃的生產大戶、服務組織等很難享受到種糧補貼。
2.2種糧補貼落實工作量大
由于種糧補貼種類多、環(huán)節(jié)多、主體多,加上年際之間變化復雜,造成每年的補貼發(fā)放工作量較大,而目前縣、鎮(zhèn)、村基層工作人員普遍偏少,其他中心工作任務重,且缺乏必要的工作經費,導致補貼面積核實難、補貼落實滯后、發(fā)放不準確等現象。
2.3農業(yè)災害救助資金落實周期長
一般農業(yè)自然災害產生影響的時間快及恢復任務緊,而目前自然災害補助資金落實,往往要經過災情調查、匯報請示、安排資金、制定方案、資金下達及落實到戶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周期短則一個星期,長則十幾天甚至二十多天,救災資金或物資落實到戶時已錯過了最佳恢復期。同時,農業(yè)災害救助資金、物資還存在不能全覆蓋的問題,造成基層落實困難大。
2.4產業(yè)發(fā)展項目扶持標準不高
目前各類扶持糧食產業(yè)發(fā)展的項目還存在單打獨斗的情況,提出的目標很多,有的目標較高,但扶持總體標準卻不高。如糧食高產增效創(chuàng)建項目,要求實施666.67hm2,扶持資金高的水稻達40萬元,而低的大豆只有16萬元,平均扶持分別只有40元/667m2和16元/667m2,因此項目實施效果大打折扣。
2.5地方上扶持糧食生產沒有扶持高效農業(yè)發(fā)展政策多、力度大
鹽城市每年安排高效農業(yè)以獎代補專項資金300萬元左右,但是對糧食生產扶持力度不大。亭湖區(qū)除了對規(guī)模高效農業(yè)設施有扶持政策外,對土地流轉發(fā)展連片高效農業(yè)與新注冊發(fā)展設施農業(yè)6.67hm2以上的家庭農場都有資金補貼,但是對土地流轉發(fā)展規(guī)模糧食生產以及糧食生產類家庭農場卻沒有資金補貼。
2.6糧食生產扶持政策重獎補標準輕考核驗收
各地扶持政策文件都詳細列出各項補助標準,但是對考核驗收辦法和資金下發(fā)程序等一帶而過或者只字不提,可能會導致政策實施不盡如人意。糧食生產季節(jié)性很強,如不及時進行考核驗收,有可能符合政策條件的大戶或專業(yè)合作社等就享受不到補貼。
3進一步完善糧食生產扶持體系的建議
3.1完善種糧補貼政策體系
堅持種糧得補貼、不種糧不得補貼和誰種糧補給誰的大原則,提升糧食補貼的精準性。要提高精準性,就要建立一套完備的補貼面積核定辦法,如建立農民種植情況數據庫,分區(qū)域、分經營主體、分作物等實行動態(tài)管理,充分掌握農民種植布局和變化。在此基礎上,對已有的、發(fā)放形式相同或相近的補貼,進行整合,減少基層工作量,明確工作經費;建立種糧補貼動態(tài)調增機制,逐步提高補貼標準;加大對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扶持力度。
3.2提高災害救助政策的及時性
建議建立災害救助自動響應扶持機制,將受災程度分級,充分考慮救災扶持財政預算和常年災害發(fā)生特點,根據不同分級制定不同救災補貼標準,明確救災扶持自動響應對應的災害等級,一旦達到一定等級災害,可由當地財政按照制定的補貼標準先行抗災救災,以最快的速度救災,最大程度上減輕災害損失。在落實補助的過程中,中央或省加強災情調度和核查,嚴格審查受災地區(qū)補貼發(fā)放是否與受災程度和范圍相符合,經核查無誤后下達相應補貼資金。同時,建議關鍵環(huán)節(jié)物化補貼如小麥“一噴三防”能做到全覆蓋,減少基層工作矛盾。
3.3強化產業(yè)項目實施效果
對這類政策項目,建議根據項目設計初衷和項目扶持資金預算,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內容和考核指標,不能將項目建設的內容和標準等要求提的過高而無法實現,要突出重點任務與關鍵環(huán)節(jié),確保取得實效。
3.4加大市級財政扶持力度
目前,鹽城市市級財政對糧食生產還沒有具體扶持政策,而江蘇省大部分市都出臺了扶持政策推進糧食生產發(fā)展,例如徐州市對新增水稻面積補貼30元/667m2,重點用于“水進田”配套工程。建議鹽城市研究制定出臺糧食生產配套扶持政策,并納入到財政預算。
【政策扶持糧食生產論文】相關文章:
論我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工學論文04-30
財政金融政策扶持三農的中外對比研究論文05-01
貴陽:擴大創(chuàng)業(yè)政策扶持范圍05-02
科技期刊績效評價與政策扶持04-26
陜西:我省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扶持政策04-27
促進項目成果轉化扶持政策摘要04-28
當前我國財政扶持中小企業(yè)融資的政策分析經濟學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