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之癢
“小呀小兒郎,背起書包上學堂,不怕太陽曬,不怕風雨狂,只怕先生罵我懶呀。沒有學問,我無臉見爹娘!边@首家喻戶曉的童謠讓我們想起了天真無邪的童年,對于我們那個時代又是生活在貧苦的農村的孩子來說,確實是生動的寫照。時代變遷,孩子們的學習條件應該不用那么辛苦了吧。
可是在浙西南的一些農村,幾年如一日,頂著太陽曬,迎著風雨,翻山越嶺去讀書,卻是孩子們上學所必須做的。
緣起中小學布局調整
“這五年來,該縣順利撤并小學261所,初中15所,從而提前三年完成全縣農村中小學調整的十五規(guī)劃!边@是2003年浙西南某縣報載《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滿意”紀實》一文中的描述。毋庸置疑,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一批“袖珍”學校的撤并,使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資源得以優(yōu)化整合,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然而,卻很少有人真切地感受過這組數(shù)字背后,農民尤其是山區(qū)農民為之付出的代價。一些地方在調整學校布局過程中,只注重擴大學校規(guī)模,沒能夠充分考慮到邊遠農民子女的上學問題,造成一些學生上學十分不方便。還有的地方,單純追求辦學集中,結果造成合并后的班級規(guī)模過大,不利于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還增加了教師的負擔。
莉莉,一所山區(qū)小學的二年級學生,個頭不足1.1米的小女孩,每個星期日下午就要背上書包,拎著夠一個星期吃的米和菜,翻過幾個山頭,到十多里外的鄉(xiāng)中心小學上學。他父親說,天晴還好,遇到刮風下雨,做父母的還真放不下心。
孩子寄宿衍生新負擔
一位農民說得最實在了。他說,我們這個鄉(xiāng)是山區(qū)鄉(xiāng),算人均收入倒也不低,因為有不少人外出打工,有的在外省包了山場辦了松香廠,年收入數(shù)十萬上百萬,計算全鄉(xiāng)人均收入是把他們的收入拿來一起算的,可是我們卻不能把這錢拿來平攤著花呀。山區(qū)多數(shù)農民仍然是靠著那點承包山地的收入過日子。如果是家里一兒一女兩個孩子住校,就得備兩套鋪蓋,你說我們哪來那么多錢置辦行頭呢。
實事求是地說,就是浙江這樣經濟發(fā)達的省份,還有衢州、麗水這樣相對于全省而言的“欠發(fā)達地區(qū)”。這些廣大地區(qū)的大部分農民都還剛剛進入“溫飽”,或者還正在作擺脫貧困的艱苦努力。就像從全國而言,有華西村,更有大西北一樣。
農村新“陪讀”現(xiàn)象
說到“陪讀”,千萬別以為只有出國留學才有。這是一個星期天我在一所山鄉(xiāng)小學偶然所見。這所山鄉(xiāng)小學就不有少“陪讀”的!扒鄩汛蚬と,在家老與幼”。七八歲的娃娃離家生活,哪家的大人放得下心呢?于是,許多白發(fā)老嫗就責無旁貸地擔當起了“陪讀”的角色。
一位大娘64歲了,每個星期都要領著孫子和兩個孫女一道,艱難地兩次翻過5里路的山梁,在中心小學所在的村子里租了間房子,祖孫4人過上一個星期。她說,山里人念幾個字難哪。
還有位老奶奶已是76歲高齡了,才上午10點鐘,就要陪著孫女早上來到學校。寢室的門還鎖著,只得把帶來夠一個星期的米和菜先擱在窗臺上。她說,沒辦法,她和孫女睡一個床,才七八歲的囡囡,沒人照看哪行啊?這里的宿舍一間放5張床,上下一共10個鋪位、一個鋪擠2個人,一般都睡20個學生,也有的宿舍要擠二十三四個人。學校所有寢室的鑰匙全在炊事員那兒放著。從上午10點起陸續(xù)就有學生來校,直到下午1點半過后,才聽孩子們說炊事員來開門了。這里,操場上,走廊里、校門外已擠滿了等著進宿舍
[1] [2]
【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之癢】相關文章:
男女感情的14年之癢07-26
80后的三年之癢04-30
七年之癢傷感說說 熬不過七年之癢的說說11-22
解讀:婚姻的七年之癢04-29
應急管理中資源布局評估與調整的模型和算法04-27
農村產業(yè)結構調整:任重道遠04-30
七年之癢怎么發(fā)朋友圈11-02
癢背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