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1980-2000年中國耕作土壤有機碳的動態(tài)變化
通過分析我國1980年來耕作土壤有機質的實測數(shù)據,對比研究了9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兩個時段土壤有機碳密度的變化特征,并對變化的原因和未來發(fā)展趨勢進行了探討.結果表明,總體上我國實測點位(或區(qū)域)耕作土壤平均有機碳密度在此期間略有增加.其中,華北黃淮海潮土和褐土區(qū)、下遼河平原棕壤農業(yè)區(qū)和長江以南的水稻土區(qū)增幅分別達19%(0.24 kg/m2)、14%(0.29 kg/m2)和16%(0.29 kg/m2);相反,云南磚紅壤區(qū)、東北和內蒙的黑土和黑鈣土區(qū)有機碳損失,下降幅度分別達27%(1.01 kg/m2)和3%(0.11 kg/m2).黃土高原的黑壚土和黃綿土區(qū),山西北部的褐土區(qū)、新疆西北部的灌耕土區(qū)沒有明顯變化.兩時段有機碳密度的空間分布與氣候帶總體一致,但20年間有機碳含量變化與80年代初的初始含量呈顯著負相關.有機碳含量在低值區(qū)增加與近年來農田輪作、施肥和灌溉面積增加等農作措施的改善有關,而高值區(qū)的下降則與耕作時間短、強度大和初始含量高有關.根據現(xiàn)有耕作土壤與未耕作狀態(tài)的碳損失狀況估算,如果能在未來30~50年通過合理的農業(yè)措施使土壤有機碳損失量恢復50%,則華北、西北、華中南、西南和東北地區(qū)分別可能具有約51%、26%、7%、17%和30%的增長空間,指示我國耕作土壤具有較大的碳匯潛力.
作 者: 于嚴嚴 郭正堂 吳海斌 YU Yan-yan GUO Zheng-tang WU Hai-bin 作者單位: 于嚴嚴,YU Yan-yan(中國科學院地球環(huán)境研究所,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安,710075;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郭正堂,GUO Zheng-tang(中國科學院地球環(huán)境研究所,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安,710075;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吳海斌,WU Hai-bin(中國科學院地球環(huán)境研究所,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安,710075)
刊 名: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ISTIC PKU 英文刊名: MARINE GEOLOGY & QUATERNARY GEOLOGY 年,卷(期): 2006 26(6) 分類號: S1 關鍵詞: 有機碳庫 空間變化 耕作土壤 中國【1980-中國耕作土壤有機碳的動態(tài)變化】相關文章:
潭江流域森林碳儲量及其動態(tài)變化04-28
沼澤濕地開墾后土壤水熱條件變化與碳、氮動態(tài)04-30
湖南典型農田土壤有機碳含量及其演變趨勢04-26
中國大陸近期重力場動態(tài)變化圖像04-28
黑河流域景觀動態(tài)變化研究04-29
氣候變化與CFCs淘汰國際動態(tài)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