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人教版高中歷史選修1第九單元第3課百日維新練習題
一、單選題
由于新租借的土地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名稱,所以便把這塊土地稱為“NewTerritories”(即“新領(lǐng)土”),中文名稱“新界”,可指為“新的邊界”之意。導致“新界”出現(xiàn)的主要國家是()
A、日本。
B、英國。
C、俄國。
D、法國。
晚清有御史上奏稱:“近日人心浮動,民主民權(quán)之說日益猖獗。若準各省紛紛立會,恐會匪聞風而起,其患不可勝言!边@奏折針對的是()
A、太平軍。
B、洋務派。
C、維新派。
D、義和團。
康有為向光緒帝呈遞的《上清帝第六書》實際上是維新派的施政綱領(lǐng),因為它()
A、提出了各方面具體的變法建議。
B、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
C、系統(tǒng)論證了維新變法的理論。
D、明確指出變法是救亡圖存的唯一出路。
近年來,許多史學家在研究戊戌變法時,認為康有為依靠光緒帝進行變法,反映出他具有高超的政治藝術(shù)。所謂“高超”應是指這種方式有利于()
①減少變法阻力。
②彌補資產(chǎn)階級力量的不足。
③獲得列強的支持。
④取得頑固派的支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本會以國地日割,國權(quán)日削,國民日困,思維持振救之,故開斯會以冀保全!N峒艺䴔(quán)土地,保人民種類之自立,保圣教之不失。”材料描述的是()
A、強學會。
B、保國會。
C、興中會。
D、保川會。
“教育不當僅及于士,而當下達于民;不當僅立于國,而當遍及于鄉(xiāng);必使四萬萬之民皆出于學!睘閷崿F(xiàn)上述思想,百日維新中維新派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僭试S官民上書言事。
、谄毡樵O(shè)立中小學堂。
③設(shè)立京師大學堂。
④改革科舉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單選題
百日維新期間,光緒帝最終并沒有采納維新派提出的“開國會”“定憲法“等主張,這主要表明()
A、維新派不敢觸動封建制度。
B、光緒帝認為這一主張不符合中國國情。
C、光緒帝從根本上不屬于資產(chǎn)階級的皇帝。
D、變革阻力太大。
三、單選題
康有為曾說:“設(shè)上下議院,無事講求時務,有事集體會議,議妥由總理衙門代奏。事雖議于下,而可否之權(quán)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爭權(quán)之弊。”這種觀點主張()
A、議院的功能在于限制君權(quán)。
B、議院獨立于政府之外。
C、議院是朝廷的咨議機構(gòu)。
D、議院由民選,君民共治。
在戊戌變法的詔令中,致使“舉國守舊迂廖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業(yè),自是日夜相聚,陰謀與新政為敵”的內(nèi)容是()
、俑亩衫,裁撤冗員。
、谂d辦商會、農(nóng)會等民間團體。
③改革科舉制度,廢除八股。
、懿锰f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四、非選擇題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觀大地諸國,皆以變法而強,守舊而亡……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nèi)酝觥?/p>
——康有為《上清帝第六書》
材料二(康有為建議)“勿去舊衙門,而惟增新衙門;勿黜革舊大臣,而惟擢小臣;多召見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賞以卿銜,許其專折奏事足矣!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為怎樣的思想主張?
。2)材料二中的“勿黜革舊大臣”對戊戌變法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
(3)對比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為的主張有何變化?為什么會發(fā)生上述變化?
【高中歷史選修1第九單元第3課百日維新練習題】相關(guān)文章:
美術(shù)第3冊教案(第九單元)04-25
第1單元:曲線運動05-02
第1單元:機械運動05-02
第1單元:簡諧運動(一)05-02
《第3單元 第1課 策劃準備》教案04-25
第1單元: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05-02
第1單元:牛頓運動第一定律05-02
選修1 2推理與證明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