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歸零的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歸零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歸零的作文1
漫漫長路,幾多坎坷幾多曲折?
陌陌前路,何處終點何處停息?
悠悠歲月,流逝了誰的年華帶走了怎樣的純真?
蒼蒼年華,蒼白了誰的青春譜寫了怎樣的憂傷?
夜,寂靜。窗外,滴滴答答,雨似演奏了一首怎樣的無詞之曲,點點沁入心扉。
黑暗,清麗。其實黑暗是潔凈的,那燈紅酒綠、夜夜笙歌的奢侈,褻瀆了圣潔的黑暗。于是,思緒里的記憶不聽話的跑出來,無法制止。罷了,就最后一次吧。
一生只有一次的青春期讓我脫離了家庭,是心靈上的脫軌。我獨自描繪著我一個人的空間,體驗著這份一個人的自由與惆悵。
是的,我在叛逆。它很平靜,但是往往平靜得可怕。它在蓄勢待發(fā),噴涌而出之時,便會一發(fā)不可收拾了。但我還沒有失去理智。通常我都是一個人遠遠地,收拾著自己的心情,收拾著這場沒有爆發(fā)的暴風雨。但我又不愿意去制止我的叛逆。我在享受,體驗著他們的急躁,我就會特別有成就感。是的,我的思想在進行斗爭,是親情與青春的斗爭。我不知道誰贏了,我知道的是我還能平靜地回想這一切并用語言記錄下來。這份平靜是我思考后的心靜。
年少的瘋狂在歷經(jīng)世事后的平靜看來是那么的可愛。我獨自重溫著那份被拾回的記憶,體驗著這份一個人的安靜與渴望。
她說:所有人里面,你最重要。我微笑,不是不相信,而是選擇從容的面對這一切。
他說:我只能夠告訴明天的我要無條件的相信你。
我淡漠,不是不感慨,而是選擇看開,順其自然。我不再去懷疑世間的點滴,不再去憂郁自己的煩擾。是的,我變了,盡管他們都選擇避開這個字眼,但這是事實。我變得怎樣,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這是我們的路。既然沒有辦法回到從前,又何必丟失了現(xiàn)在呢?以后會怎樣,我不過分的奢求。是的,我不否認,我還是在乎的。年少的心是干凈的,它還沒有學會怎么剔除那些不需要的記憶。沿途的風景究竟有沒有離去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我已記憶里珍藏。也許我已明白,什么才是我真正追求的。太多的話也只成了修飾,所以我選擇沉默。
我描述的是回憶,放下的也是回憶。我已把記憶放在歲月的長河中,讓它飽經(jīng)滔滔江水的洗滌。與此同時,我便可以毫無雜念毫無負擔的'“孤軍奮戰(zhàn)”。這條路,我選擇了一個人走,并且是堅強的走下去,我便不會后悔也不能后悔。
所以這之后,我便答應(yīng)自己不為前世所依戀,今世不為他人所羈絆、不為塵世所煩擾,不為后世所迷茫。不管我做不做得到,總之我已決定,當用懺悔懷一池澄清心泉,當用知識充實我饑渴的靈魂,當用并不擅長的文字來陪伴我寂寞的心靈。
一切都有開始,一切都有結(jié)束,下一個新的開始就在這個結(jié)束之后。漫漫長路,一路上灑下的汗水與淚水只有自己最清楚。
陌陌前路,心中那點點星光以支持著我前進,不曾止步。
悠悠歲月,似一指不可握住的流沙,為我們褪去年少的懵懂換上成熟的理智。
蒼蒼年華,似一條歷經(jīng)世事的彎路,蜿蜒曲折。沿途的風景,讓我們擁有一顆平靜且又堅定的心,追逐著。
歸零的作文2
4月29日早上,我很早的起床、洗漱、吃飯,因為今天我們要在畫室老師的帶領(lǐng)下去歸零文化村游玩。
同學們到齊后,我們就出發(fā)了。車在路上行駛著,我的心情異常激動,腦海里不斷地想象著文化村的樣子。很快我們就到達目的地了。
進門第一站,老師帶領(lǐng)我們了解麥子種植和饅頭的制作過程。在這里,我知道了麥子的生長歷程和怎樣制作花樣饅頭,我真的是長知識了。第二站老師帶領(lǐng)我們來到了鄉(xiāng)村動物園,里面有雞,鴨,兔子,小羊等等,我還給它們喂了吃的,小動物們可愛極了。不知不覺中午了,我們吃飯的時間到了。我們吃的是純天然、無公害、無添加的農(nóng)家飯菜。味道真是棒極了。飯后我們自由休息了一會兒,又開始了游玩之旅。
第三站,老師帶我們來到蜜蜂家園。我了解了蜜蜂的分工,知道了蜜蜂釀蜜的`過程,還知道蜜蜂傳粉給農(nóng)作物帶來的巨大貢獻,心里對這些小東西特別佩服!第四站,老師帶領(lǐng)我們來到開心樂園里,那些歡樂蹦床,彩虹滑草吸引著我們的眼球,也讓我們不知疲憊地玩?zhèn)不停。
不知不覺,一天的活動就要結(jié)束了,我依依不舍地和同學們踏上了歸程。這次游玩的機會開闊了我的視野,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今天我的收獲可真很大。
【歸零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鞠躬的作文03-11
孝心的作文03-12
在路上的作文03-12
盛夏的作文03-12
大閘蟹作文03-12
失火的作文03-12
雨中的作文03-12
壁虎的作文03-12
向往的作文03-13
鍛煉的作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