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關注點
語文課堂教學像其他學科一樣,也需要有明確而集中的教學目標、清晰而流暢的教學流程、恰當而有效的教學方法、科學而多樣的訓練形式等等。除此之外,還應著重關注以下內容:一、 是否深入研讀文本,選擇恰當?shù)慕虒W內容。
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其他學科幾乎不存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問題,因為教材上已明確地編排好了,但語文卻不如此,同一篇課文,不同教師去上,會有不同的著眼點,教學內容會大相徑庭。那么一篇課文或一節(jié)課怎樣選擇其教學內容呢?
首先所選擇的教學內容要適應學生。什么是最好的教學?那就是適應學生的教學,即適應學生的接受能力,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適應學生的學習興奮點。如《竹影》這篇課文,授課老師選擇的教學內容主要在表現(xiàn)童心童趣這方面,而淡化西洋畫與國畫的不同點方面的內容。這是適應學生的能力和興奮點的,所以學生在自主品讀這方面內容的時候興趣會很高,發(fā)言踴躍而且精彩。而在談繪畫部分的內容時,學生的發(fā)言會明顯減少,課堂進行得遠不如前面流暢。所以我們經(jīng)常講備課要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其中就包含了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確定教材的教學內容,以使教學取得真正的實效。但這種適合并非迎合,不是教材的簡單重現(xiàn),也不是學生思維的雜亂跳躍,應是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的激勵與導引。
其次是選擇教材的精華部分、最有價值的部分進行教學。這部分內容往往是深有“嚼頭”的部分,進行深入挖掘后,可以讓學生有多方面的收獲。如《云南的歌會》這節(jié)課,老師在后半部分花大力氣品讀文章的第四段,通過品詞析句和朗讀,學生品出文段采用的表現(xiàn)手法,也讀出了云南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美好境界,這種充滿山野之氣和生命力的歌聲與自然界的天籟之音相融合,營造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令人神往。并由此生發(fā)出對生命狀態(tài)的思考。教師選擇這部分作為教學重點內容是恰當?shù),也是有效的?/p>
另外教學內容也應該是教師完全可以把握的內容,能很好地展開教學的內容。教師可運用自己最擅長的教學手段對所選內容進行深入淺出的教學和左右逢源的引導,自然會使教學內容發(fā)揮其最大的教學效益。這點尤其是在教學進程進入到一定的深度時顯得更加突出。
二、應注重積累、品讀語言,努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
語感是一個人對語言的感受和感悟能力。不只是初中生,連嬰幼兒對語言都有自己的感受。如對一個嬰兒大聲呵斥,他會感覺到你的憤怒,以至驚嚇得放聲大哭;而對輕聲細語的呵護的反應,則會面露笑容。盡管他聽不明白你的話語的意思,但也可通過聲音的大小、語氣的強弱及表情的變化來感知話語所表達的情感。
當然這只是淺層次的語感。語文教學就是通過開展豐富的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的語感更敏銳、更豐富、更規(guī)范。語感強的人會很輕易地把握作品的內容,解讀出作品的深層含義,并有自己的理解和體會,而且能把這種理解和感悟用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出來。
良好語感的獲得自然不是靠老師的講授得來的,學生只有通過自己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才會逐步養(yǎng)成。所以課標要求學生必須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擴展閱讀面,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并明確地規(guī)定了課外閱讀量:第一學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第二學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第三學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第四學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九年相加,應達400萬字。而且還提倡讀整本的書,在第四學段要求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
其次是加強各類語言素材的積累。課標要求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積累文中優(yōu)美的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獲得的語言材料”。這樣大量的感性語言材料的積累,不僅有利于學生語言的表達,使其語言表達時有準確恰當?shù)恼Z匯可供選擇,而且這些材料會成為學生的終身營養(yǎng),使學生形成較高的語文素養(yǎng)。
語言的積累又離不開反復誦讀,所以課標特意提出了誦讀方法,這也是我國語文教育千百年來一直沿用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皶x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反復誦讀,自然成誦,讓學生感悟到語言的聲律氣韻、頓挫悅耳的音韻美,也有助于體會其中豐富的內涵和情感。對初中生而言,能聲情并茂地誦讀出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比聽老師整節(jié)課條分縷析的講解,更能體會到詩人的憂患意識和處境的凄涼。
同時,還要求老師自己必須對語言有著敏銳的感受力。語文教師如果缺少了語言敏感性,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特級教師韓軍說:“醫(yī)生見了人面色不好,會不由自主想起內在病變,這是醫(yī)生的職業(yè)敏感;而語文教師捧讀文章,應首先關注文字。文字對語文教師,猶如空氣對人之生存那樣重要,但也如空氣那樣讓人忽視了其存在!边@種敏銳的語感,來自于平時的閱讀、思考、練筆,所以作為語文教師如果沒有閱讀的習慣、思考的習慣、寫作的習慣,他的課堂是難以想象的。
三、還應注重活動設計,有效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語文課本來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目前我們見得太多的是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解,學生機械地作著筆記,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總是讓人懷疑的。很多時候坐在下面聽其他老師上課,常感覺師生之間就像水乳般難溶,更別說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了。教師在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流程進行教學,學生亦步亦趨地跟著回答,看起來教學進行得很順利,但總叫人覺得少了打動人心的東西。有時也見教師設計了不少的課堂教學活動,但常常是為調節(jié)氣氛設置的表演等,除了增添一點笑聲,看不出有什么提高語文素養(yǎng)方面的實效。
有時看一些名家的教學設計,不禁為其精妙的活動設計拍案叫絕。如余映潮老師執(zhí)教《夏天也是好天氣》一課時運用了“板塊式”教學思路,分別設計了——朗讀,說“理解”的話;選讀,說“積累”的話;尋讀,說“發(fā)現(xiàn)”的話;演讀,說“創(chuàng)造”的話。這四個板塊以“說”貫穿始終組織起富有美感的語言實踐活動。學語言,用語言,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審美層次等諸多內容,在這教學活動中得到了綜合的體現(xiàn)。
好的活動設計自然不是為活動而活動,它能在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中高效率地進入文本,完成教學任務,并有多方面的教學效果。所以這樣的活動常常具有生動性、新穎性、高效性,并有語文味,是關于語言的活動,而不是單純的為表演的活動。
要設計好教學活動,教師首先要對文本鉆研透徹,對教材的重點、難點、學生學習的疑點了然于胸,尤其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整合教材,這樣才會有好的創(chuàng)意并能在活動中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怕出現(xiàn)活動中的“意外”,甚至會在這些“意外”中生成出“意外”的精彩。其次教師要熟悉多種教學方法,并能得心應手地運用。如整體感知文意的方法、品味語言的方法、拓展遷移的方法等等,手中有法就可隨機應變地靈活運用,課堂自然會活起來。第三,活動的安排應緊貼教學重點難點和學生的實際,讓學生在有創(chuàng)意的活動中輕松快速地掌握所學內容、提升能力。
【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關注點】相關文章:
[關于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思考]《關于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思考》04-16
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總結05-25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11-23
語文課堂教學反思01-27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論文03-08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總結05-22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論文最新03-08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反思04-14
語文課文《花鐘》課堂教學實錄03-13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反思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