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財貴 孟子性善論
——王財貴讀經(jīng)教育推廣中心2012春季系列講座之二
主講人:王財貴教授 時間:2012年4月28日 地點:北京季謙教育咨詢中心(白羊溝)培訓學校 文字整理: (師范班)陳桂林、陳蔓、馮文舉
有關于這個論題啊,是老公案了。所謂公案呢,應該是說很公開的,大家都知道的一些案例。那么禪宗有所謂的參公案,一些大家耳熟能詳?shù)模瑸槭裁炊炷茉斈?就是老生常談,為什么老生常談呢?因為它有代表性,也可以說它很重要,有一些事件,有一些爭論,它很有代表性,它很重要,而且它有永恒的意義。像剛才主持人說,有性善論,那針對性善論呢,有性惡論,那其實論“性”不只是有“性善”、“性惡”,還有各種的論法。那么這個是自古以來,乃至于不只是中國,幾乎各個民族,他們都多多少少會有這樣的論題,而這種論題從古以來,就有了。
那么在人類的歷史發(fā)展當中,人類的思想史里面呢,這個論題一再地被提出來討論。所謂一再地被提出來討論,并不只是在歷史上有哪些學者在討論,其實每一個的這一輩子,也都會曾經(jīng)有這樣子的內(nèi)心,有這樣子的自己的思索。我不知道各位,你曾經(jīng)對這個問題思索過嗎?相信一定是思索過的。一個人到了大概十五六歲、十七八歲的時候,可能就會思考這個問題。這個,孔子是“十有五而志于學”啦,這個“志”啊,就是心之所之,心靈的方向、心靈的向往,這個叫做“志”。所以孔子十五歲的時候,他心靈就有了向往,而這個向往呢,如果真的是從內(nèi)心里面出發(fā)的向往,他是自覺的向往,自己覺醒,自己覺察,這個叫“自覺”。這個自覺呢,他就會造成自決,就是自己決定。所以自己覺醒而自己決定,這樣叫做“志”。如果一個人有自己覺醒而自己決定自己的生命的方向,可見,他對于他的生命有一個深度的反省。也可以說,他對于人性,應該有一個比較確定的認識。那么孔子十五歲能夠這樣,對心靈有一種覺察、覺醒、決定。我們一般人呢,或許晚了一點,十六、十七、十八,如果到了十九二十歲了,還沒有過這個經(jīng)驗,心靈還沒有過翻騰,自己在心靈里面有思索,乃至于所謂的心靈里面起了交戰(zhàn),叫天人交戰(zhàn),也可以說善惡的交戰(zhàn)。你這一輩子要走向哪一個方向,你認為人是應該怎么過生活的?如果還沒有的話,那這個人叫做不成熟的人,不成熟啊,他還很青澀,他的生命還很,用好聽一點的話說叫做樸實、樸質(zhì),他還在混沌當中;用比較難聽的話,就是這個人還很糊涂,這一個人還不知道為自己過生活。
所以,一個人的生命要有覺醒,而這個覺醒,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你對于人性是什么樣的看法。因為你對人性采取什么樣的看法,這個可以叫做人生觀,你的人生觀可以影響到你的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以及你對于整個生命的追求。你認識得越清楚,你的追求就會越積極,而且遇到任何狀況,你都會以自己的心愿來調(diào)整,來化解你所遇到的艱難,你最終還是回到你原來的認定,這樣子就代表你原來的認定是成熟了。那或者是,你這個認定,在你的生命成長當中,由于你的學習,或是由于你在生活上所遇到的經(jīng)驗,你也可以作一個調(diào)整,而這個調(diào)整呢,如果是一個成熟的心靈,這一種調(diào)整是會調(diào)整到自己認為更恰當?shù)姆较。所謂更恰當?shù)姆较颍恢皇侵饔^的,它應該是有客觀的意義。所謂不只是主觀的,也就是說不只是你這個方向遇到許多的困難,遇到許多人的質(zhì)疑,于是你就因為遇到困難,遇到質(zhì)疑,你就轉(zhuǎn)變了,這個叫做主觀的。那什么叫客觀的呢?就是,你不是因為遇到困難、遇到質(zhì)疑而改變,你是因為思考到人性應該有不同的看法,這才是更接近合理的。所謂合理,就是合乎道理的、合乎真理的,像這樣子一步一步地修正,到最后,你對于人、對于人性的看法,它就漸漸接近了客觀的意義。那所謂的客觀就是人人都是如此,既然人人都是如此,這個叫做共理,共同的道理。那這個由于共理,這個“理”是客觀的,“理”是普遍的,所以人人都要這樣看的。因此,我們又可以說一句很重要的話,就是:對于人性的看法,凡是人,都應當只有一個看法,沒有第二、第三種看法。假如在你的世界里面,在你所接觸的范圍之內(nèi),或者說你自己的內(nèi)心里面,就有兩個看法、三個看法,你抉擇不下,那就代表你對于人性的認識還不夠清楚,假如你的世界再推廣一點,你跟你朋友之間,對人性有不同的看法,那你們兩個就要去討論討論了,因為人性不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乃至于對于整個民族,對于整個世界,各種的學說,如果對人性有不同的看法,那我們也要去考察一下,到底哪一種看法才是真正的看法;蛟S你看了那么多的學者煌煌大作,而結果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你假如對這一種狀況,你起了恐慌,你被嚇到了,在你心中,你一直存著疑惑,到底人性是要往哪方面走呢?或者說,人性它有沒有一個真正的本色呢?假如你還在這個地方疑惑,那你的人生的素養(yǎng)啊,是還有待加強的。
當然,更糟糕的情況是,一個人連這一種的煩惱都沒有的時候,那真的是活在一個迷涂(迷糊?)當中,自己連自己是不是存在都有疑問,因為你不能夠為自己而活。所以,首先我們要問自己,曾經(jīng)不曾經(jīng)對人性起了這樣的疑情?就是起了疑惑。有了疑惑,你才能夠思考,才能有所進步。那當然天縱英明,他不曾經(jīng)起疑惑,他到了生命的某個階段,比如說孔子十五歲,或者是顏回,比孔子更早,乃至于堯舜,可能比顏回更早,那文王武王大概跟孔子差不多,這個我們是這樣說,因為孟子說了,孟子這樣判斷,是“堯舜,性之也;湯武,反之也”。堯舜的德啊,是“性之也”,從他的本性而來,從他的本性而發(fā),真的是所謂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他沒有所謂的“修道之謂教”,沒有這一句,他只有“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從性,從天性直發(fā)。像這樣子,生命不曾起疑惑,直接就走向正路了。而湯武呢,“反之也”,湯武的天賦啊,是次一等,雖然也是圣人,但已經(jīng)次了一等,他們要“反之也”,怎么樣呢?要返回去,他不是直接從“天”、“命”、“性”而發(fā)的道,這個“天”、“命”、“性”有道,這個“道”是天道;從“天”、“命”、“性”而發(fā),“率性之謂道”的那個“道”是人道,人之道。從天道直貫人道,不容易啊!
依照人是一個現(xiàn)實的人來看,牟宗三先生就說:“‘堯舜,性之也’,這是一種立象作用。”立象就是像《易經(jīng)》的卦,“卦者,掛也!卑堰@個圖案掛在這里,它這個圖案有象征的意義。我們把堯舜提出來,說人性的開展可以有如此的直截了當,這個也是一個立象的作用,立一個標準,人間的標準。而立的這個象,是不是歷史中有堯舜這兩個人的存在,是不是在現(xiàn)實中真的有這樣的人,告訴各位,你不要太認真。你認真你就不了解真正的人了,不了解儒家的學問,孔子為什么要“祖述堯舜”吶,孟子為什么“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啊?這個堯舜是一個理想,理想的象征,當然我們都很希望世界上有這一種人,最好的是希望自己就是這一種人。你如果真的希望你自己是這一種人,你就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你敢這樣子期待自己嗎?你現(xiàn)在如果說不敢,那你是白來白羊溝一趟了。(眾笑)你要說你敢,這樣。而你這個敢呢,是真的嗎?是真的你敢就一定有嗎?告訴你,一定有,馬上有!“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現(xiàn)在沒有說你幾歲,你能夠有這樣子的“性之也”的功力,不管說你幾歲,我們就問當下,當下有沒有這一種的豪情,這叫做豪杰之氣,這不叫英雄氣。英雄氣是屬于情感的,是屬于氣的,這個叫豪杰氣,這個豪杰氣是從理而發(fā)的,英雄氣是直接從氣而發(fā),從情感而發(fā)。所有圣賢,都是豪杰,非豪杰不足以成圣賢,豪杰就是能夠從理而發(fā)為氣的這一種生命狀況,這叫豪杰。我希望,我們希望我們自己都有一股豪杰之氣,禪宗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就是佛家的豪杰。
那么所以,假如有堯舜真的是如此,那我們都很向往,不過不止是可以向往,其實,也可以學習,不止是可以學習,也可以當下即是。所以,你不必把堯舜當做是一個現(xiàn)實中、在歷史上存在的一個人,你可以把堯舜當做是隨時能夠活在你心中,而且你本來就是堯舜!這是直接天道人道相貫通。而湯武以下呢?就是“反之也”,從人生返回去,以人道來合天道,到最后也是天道與人道相貫通。這個湯武,更容易做我們的模范,而且如果依照我們成長的歷史,我們只能以湯武為模范,除非你現(xiàn)在就是圣人了。你如果現(xiàn)在不是圣人,你現(xiàn)在,你當下一刻返回去,那你就是湯武的人格,這也不容易!不過,不管是堯舜還是湯武,不管是“性之也”還是“反之也”,到最后,對于人性的意義是一樣的。
中國儒家就舉出這兩種方式來表現(xiàn)人性與天道相貫通的這一種學問。那么,人生還有什么學問可以做呢?假如除了這兩個方向——而這兩個方向本來是同一個學問,它只是兩個方向、兩種生命的特質(zhì),或者說兩種不同的稟賦,或者說,一種從理想說,一種從現(xiàn)實說,兩種說法,兩種說法其實是同一種說法——除了這樣子來展現(xiàn)人性之外,請問,還有沒有其他方式來展現(xiàn)人性?或者說,我們來了解人性,除了這一條路之外,還有沒有別的路來了解人性?對于人性的意義,我們應該怎么樣去把握?有沒有很多種路途、很多種說法去把握?既然人是各種存在中的一個類別,人這個類,應該有他的性,因為每一種類別他都有他的性,這個性有他的本質(zhì)的意義,叫性質(zhì)。所以,牛這個類,都有牛那一種特別的性質(zhì),叫做牛,牛跟馬總是不一樣。雖然大體一樣,但是呢,有一些基本的性質(zhì)是不一樣的,來分別牛跟馬。那牛馬有它的性,才叫做牛馬,貓狗有貓狗的性,石頭、樹木有石頭、樹木的性,而人有人的性。我們怎么來認識人的性?假如人真的有人的性,那所有人都應該是同樣的,你認識人性,到最后的結果,也同是一樣的。
那我們剛才說,對于人性的論題,在歷史上有許多種說法,而且是永恒的論題,學者一直討論不休。而每一個人在成長的歷程當中,都曾經(jīng)在自己心里面有所疑問,這一種疑問今天要解決。如果你以前曾解決過,恭喜你!如果你不曾解決過,今天就要解決,也恭喜你。但是今天解決的,如果跟你以前所解決的一樣,恭喜你!因為你可能從以前就走對了;如果你聽一聽今天的解決方法,解決的結論跟你不一樣,跟你以前的不一樣,那也恭喜你!你今天終于可以知道應該怎么解決了。我這樣講的意思,有一點太過主觀哈,有一點太過托大,就像我上一次,前兩周,不是在這里講《諸子出于儒家論》嗎?那我一開頭就很小心,說這個論題會引起一般人的不愉快,那果然在網(wǎng)絡上,這一篇文章貼出來之后,就有人在網(wǎng)絡上,他就真的表現(xiàn)他的不滿了,他說這是我們自己關起門來自己說說,自己說說玩笑,找樂子。這個至于是不是諸子出于儒家呢?他說如果我們?nèi)パ芯恐T子的歷史,就可以知道,這一場演講是漏洞百出的,這樣。意思就是說叫大家不要相信我說的“諸子出于儒家論”。因為也有幾個人認為我的演講很好,講得頭頭是道,無懈可擊。啊,這樣講我當然很高興了,(眾笑)但是這個人他說我講得漏洞百出,一無是處,信口開河,這樣。我看到這個人的發(fā)言,我也很高興。為什么?因為我老早就知道有人會這樣講,你看,我多么厲害,(眾笑)我有先知之明。所以我就把話老早講在前頭了,我們是立于不敗之地。
剛才我又說,有那么多的人性論,大家(?)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學者啊,你怎么說只有一種人性論?你又要歸宗于一了,(先生笑)又要定于一尊了,(先生笑)這樣。又要自以為是了,這樣。所以我話還是講在前頭,如果有人這樣認為,那我已經(jīng)預料到了。(笑)這是可以付諸客觀的討論的,這是不容再爭辯的。歷史上有那么多的爭辯,對人性論有那么多的爭辯,我告訴各位,都是無聊的。從此以后,不可以再爭辯了,每一個人都不可以在這個地方再耗費你的精神生命再去爭辯,看到別人爭辯你要一笑置之,因為這是不可爭辯的,你還爭辯?有些問題是可以爭辯的,可以有不同的看法的,那就要大家討論一下;有些問題啊,有些學問吶,是不能爭辯的,定案就是定案了,不能再爭的,“千古之上,有圣人出,其心同,其理同;千古之下,有圣人出,其心同,其理同;東海有圣人出,其心同,其理同;西海有圣人出,其心同,其理同!蹦酥劣凇澳虾S惺ト顺,其心同,其理同;北海有圣人出,其心同,其理同!蹦闳绻侨,只有一種性,如果是人,只有一種心,“其心同,其理同”,為什么還要爭辯呢?為什么還要疑惑呢?都是認識不清。
如果這樣講,那古來那些學者豈不是很無聊?我并沒有說那些學者無聊,我說那些爭辯無聊。為什么呢?就是說,那些爭辯如果在我們的心里面產(chǎn)生疑惑,那是無聊的,而那些學者或許不無聊,因為那些學者雖然看法不同,他們或許有意義?捶ú煌幸饬x,就是我們要把他們的意義,要放在恰當?shù)牡胤絹砑右酝榈牧私,來加以確實的定位,讓他們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于是所有的辯論都可以停止下來,這就是莊子所說的“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鼻f子說,有儒家跟墨家的是非,因為莊子當時是戰(zhàn)國的初期,那么他面對當時的最大家儒家跟墨家,他看到兩家各有主張,所以有儒墨的是非。有所主張,就是,“主”就是主要,“張”就是他的張本,他主要的張本,他主要的道理所在,儒家有一套,墨家有一套,各有他的主張,有儒墨,他就有是跟非的判斷,他們怎么是非呢?“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是其所非”就是對方所非的,我說是;而“非其所是”,對方說是的,我就說非,這不叫爭鋒相對嗎?舉出儒墨兩家作代表,其實各家的學說往往都是“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這個道家,或者是莊子啊,在這個地方就顯出他的聰明啊,也顯出道家學問的價值啊。如果你看到不管是古代的還是現(xiàn)代的,中國的西方的,你看到有些學派“是非所非,非其所是”,請問你怎么辦?
莊子提出一個好辦法,“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蹦慵偃缫恢毖麄兊氖鞘欠欠前,你是永遠都到不了頭的,那怎么辦?“莫若以明”啊,你不如以“明”的態(tài)度,這個什么叫“明”的態(tài)度,這個不好解釋啊。用“明”,明白的態(tài)度,這個明白的態(tài)度,因為莊子的這一段文章在他的《齊物論》里面,那么什么叫“齊物”?也很難,也不容易解釋,我們把《齊物論》這一篇的篇名啊,解釋成齊物質(zhì)之論,物就是事事物物,天下的事事物物,莊子所要說的是天下所有的思想主張,這個叫“物”。這個“物”啊,要把它看齊,一視同仁,這叫“齊物”。沒有什么特別高的,沒有什么比較低的,沒有什么特別好的,沒有什么特別不好的,沒有什么我要的,沒有什么我不要的,反正大家統(tǒng)統(tǒng)一樣,這個叫“齊物之論”,他來討論這個問題。那么有人說,如果這樣的話,何不把這三個字解釋成“齊,物論”,“物論”就是思想,就是主張,我們把他一視同仁,莊子的“莫若以明”,這個“明”可能是齊物的態(tài)度,就是老子所說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所以“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弗有,為而弗恃,是為玄德!崩献幼非笠粋玄德,什么叫玄德?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講,就是不要有所主張,不要以自我為標準,尤其你不要希望天下人去裹挾,天下人都跟你走同一條路,因為天下皆知美之為美,就壞了;皆知善之為善,他就不善了,這樣。哎呀!這個漂亮,這個道家的學問漂亮,他看到人間的這么多爭端,老子、莊子這兩位有智慧的人吶,聰明人吶,他躲在人間的背后,然后在那邊冷冷地偷笑,冷笑人生,大家都這樣子,狠狠地去爭,要爭自己的主張是最好的,然后又要別人同意他,乃至于有權勢有地位的人,他要帶領全天下的人都跟他一樣。到最后呢,他的權勢地位如果發(fā)揮的沒有限制呢?他可能就拿槍桿子押著天下人跟他做同樣的思考,跟他走同樣的路,他自以為是圣人,他自以為是愛民,他自以為他在為人民服務,結果就裹挾天下人跟他走一條路,凡是不跟他走這一條路的,叫做反動。反動怎么辦?如果以學術界來講,大家就是吵,吵一番嘛,把你冷落嘛!當然如果剛才說有權勢有地位呢,他拿槍桿子那就不那么好玩了。
所以各位,你有思想有主張很好,一定要知道別人也有思想有主張。照老子莊子看,這些主張啊,大家互相地攻擊,這是很莫名其妙的。所以我們應該有玄德,“玄者,高深也”,有高深的品質(zhì),我們的心靈有高深的品質(zhì),我們要包容一切,要承認一切,讓一切都能夠自由自在地存在著,都能夠自我獨立地去發(fā)展,讓天下不僅是百花齊放,讓天下所有的各種的思想、學說、價值都能夠展現(xiàn),成就多彩多姿,像天地創(chuàng)造萬物一樣,不加以干涉,不加以阻撓。那首先我們要有一種認識,就是所有的是非的相互爭辯,通通都是主觀的,儒家有儒家的主觀,自己認為是如此,墨家有墨家的主觀,認為是如彼,那么彼此呢,當然不一樣。莊子就譏笑儒家跟墨家互相地攻擊,莊子就不來這一套,與其互相攻擊,莫若以明。就把互相攻擊的這一種相對之意啊,把它解消了,讓他們都可以。
有一個老和尚的兩個弟子在爭論,甲弟子就來跟老和尚說,我主張怎么樣怎么樣怎么樣……請問師父我這樣主張對不對?他說,你主張的對!啊,他就很高興。這個乙和尚呢,也來講,說剛才我跟他辯論,我主張怎么樣怎么樣怎么樣……請問,我對不對?這個和尚說,也對!那么在旁邊的第三個和尚聽了就很疑惑,他們兩個明明是相反,他們才辯論吶,甲來說,你說對,乙來說,你也說對,那到底誰對?這個老和尚說,你也對。ㄐΓ┻@個就是莊子所說的“莫若以明”。你心中明白一點,敞亮一點,開放一點,你虛心一點,你虛到完全沒有自己,這叫“虛室生白,吉祥止止”!疤撌摇本褪窍裎覀冞@個空間,沒有擺很多東西,這個房子是空空的,乃至于沒有墻壁,這叫“虛室”!疤撌摇,外面的光就能夠照進來,這個房間也亮了。白,“虛室生白”,“虛室生白”,就“吉祥止止”,所有的吉祥都會停在這里,都會來聚集在這里,止于至善的“止”。所以你的心靈如果是這么樣的開放,四面八方的光都會來聚集在這里,你的心靈也就敞亮了,這叫做明白了,這叫莫若以明。
我們這樣講一段道家的處理問題的方式,跟我們前面講的,說人性要歸于一的方式,好像又不一樣了,這個不是儒墨之是非,這個是儒道之是非了。(先生笑)儒家說,我一定要這樣看,天下只有一種看法,道家說無所謂了,那么多看法也都無所謂了。那我們剛才說道家的智慧很重要,那儒家就是一個沒有智慧的家嗎?請問你又怎么辦?你現(xiàn)在是認為必定有一是一非,我們要爭取個是非,我們在這里讀《論語》、《孟子》,我當然當然支持儒家,道家的這一種看法是錯誤的,你歸于一了。你這樣看法也不見得就不對,但是,你能不能夠講出個理由,你就是真的對,而道家的那一種看法不對,你能夠把他辯倒,而且辯的不是你主觀的辯,不是你口才好,是客觀的道理?v使是老莊在我面前,我也要把他辯倒,說他的看法不對,我們?nèi)寮业目捶▽,定于一尊。(先生笑)請問,你能不能有這個能耐?有,了不起;沒有,還要多多學習。(先生笑)是可以辯倒的,你可以把道家辯倒。但是呢,我告訴各位,道家是一個高度的智慧,它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它是不可能辯倒的,你又可以把它辯倒,它又不可能被辯倒,那請問,請問是可以辯倒呢?還是不可以辯倒呢?告訴各位,又可以辯倒,又不能辯倒,這樣子,這就對了。(先生笑)
凡是對于任何一個問題,都能夠達到這樣子的境界,就是說你認識問題認識到這種狀況,可能就真的有確實的認識了。如果都在恍恍惚惚,到底能不能辯倒呢?是能呢,是不能呢?說能辯倒,又好像有一些理由,說不能辯倒,也有根據(jù)。那怎么辦?所以,我們讀書做學問,要養(yǎng)成這一種態(tài)度,這也是一種能力。遇到任何的問題,都要想到這個地步?梢灾С炙,但是你要說出來我為什么支持他,而想說這個為什么的這些理由,都是要站得住腳的。于是,就真的是可以支持他了。也可以不支持他,而這些不支持的理由,也是很確實的。于是就可以把他排列出來。那對于同一件事情,你也可以支持他,當你支持他的時候,你有支持他的理由;你也可以不支持他,當你不支持他的時候,你也有不支持他的理由。而支持的理由跟不支持的理由,它當然是爭鋒相對的,乃至于是矛盾的,而這兩個理由可能都同時成立。為什么他們都同時成立?你又有理由來說他們都同時成立,這樣才把事情解決。要不然事情永遠沒有辦法解決。尤其是對于公案,這些大的問題,永恒的問題,它永恒的問題就是永遠都不能解決。那我們說今天要解決,那將來是不是都解決了呢?不然,你解決了,還有千千萬萬人不能解決,這一代解決了,還有后代,他永遠還會有這個問題,這叫永恒的問題。所以這種問題是常常存在的,要常常去解決的,因此這種議題是要常常說。我說這個議題已經(jīng)說過很多遍了,每一遍講的,雖然用的詞語、策略不一樣,但是每一遍講的意義都是一樣的。因為,道理只有一個,所以到最后的觀點只有一個。你要把這個觀點解釋清楚,也只有一條路,沒有別的路了。
好,以下我們就正式來講。剛才只是一個引言啊,(眾笑)還沒有進入主題。當然那個引言也很重要,我的演講主要的精神力氣都放在引言,有很多人,常聽我演講的人,他都心里有數(shù)了,聽完引言他就走了,(先生笑。眾笑)他就不要聽了。因為主題不過就是引言的應用嘛,你把這個引言應用到這個主題上,你就會自己去了解了,乃至于這個引言不是為了這個主題。我剛才那個引言是對天下所有的問題而說的,學到了這一套,可以叫做方法,治學的方法。也可以說是一種態(tài)度,也可以說是一種能力,一般人是不具備這種讀書的能力的,不具備這種思考的能力的。因為我們一般人思考,沒有受過訓練的時候啊,都會比較膚淺,遇到問題,只能夠直接反應,你根本連進入問題的能力都沒有。能夠進入問題一步呢,你不能進兩步,進兩步不能進三步,要把這個問題一直前進一直前進…把這個問題的前后、左右、上下,叫六合,把這六方面立體的思考,然后才能夠把這個問題了解清楚。了解清楚了你才能夠把他定位,定位在一個地方。定在什么地方呢?定在你的學問的一個角落里。它該擺在東邊你就把他擺在東邊,該擺在西邊你就擺在西邊,該擺上面就擺上面,該擺下面就擺下面,它該多大,就在你的生命中占多大分量。如果有這種心靈,剛才那個問題就可以解決。因為,有一些的理論,有一些的學問,它只是偏向的學問,偏在某一邊,它不能夠整全的。有些學問只是低層次的學問,它達不到一個高的境界的,而有些學問是整全的,而這個整全它就不會排斥其他所有的學問,真正整全的學問如果是整全而又明白的,它里面含有的各種學問,而每一種學問都有它的恰當?shù)奈恢,都有它恰當(shù)挠猛,于是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你就可以運用天下所有的學問,而且還是整一個學問。
那么有些的人物,有些的書,有些的思想,他可以達到整全的地步,有些是不行的。所以讀書,不要亂讀。各種書有不同的價值,該有多少價值,你要用多少的生命去面對它、把握它,低價值的書不需要你花太多的時間、精神和力氣去把握,這就是上一次所講的“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蹦俏覀?nèi)绻堰@個思想拿來回頭去看剛才的問題,那些爭論,這個爭論到底是誰對誰錯,我們說,必定有對錯。那這個對錯,它對到多少,錯到多少,你如果給它一個分量的話,它就可以同時存在。當你要支持它的時候,你就有理由支持它。因為它是有意義的,不過要知道,你支持它的這個支持的程度,只能夠恰如其分地去支持,不能夠超過它的分量再支持。如果超過了它的分量你再支持它,那你自己的心靈還是糊涂的。你就會讓這個學問在你的生命中泛濫,吞沒其他的學問。于是,天下的事情就被那一種學問所籠罩,那既然它是片面的,它又籠罩全面,它就對人生有害。所以當你要支持它的時候,你的理由可以講出來,而這個理由是恰如其分的。當你要反對它的時候呢,你就不可以用支持的理由去反對它,你要用它所沒有達到的那些部分的理由來反對它,所以它不是沒有意義,它只不過是沒有全量(?)的意義,沒有全幅的意義,沒有整全的意義,它的意義是偏向的。所以它的意義在西邊,你用東邊的理由就可以去反對它。因此我們說,對同一件事情,你可以支持它,可以反對它,這個不是自我矛盾吶。當然你如果用同一個理由,今天用這個理由支持它,明天又用同樣的理由去反對它,那當然你是自我矛盾的。
所以我們插播一個廣告,我們讀經(jīng)教育理論就是一個整全的教育理論,假如你還沒有認識到讀經(jīng)是一個整全的教育理論,或許請你要更加地仔細地去了解一下。那我們在講讀經(jīng)教育理論的同時,難免一定會接觸許許多多的,尤其是當前的流行的所謂主流的教育思想,我們曾經(jīng)批評它,人家也以為我們把主流打倒了,然后我們自己才站起來。其實不是,不是這個心態(tài),如果是這個心態(tài)的話,我們就小氣了,我們就等于跟它站在同一個層次上,它在左邊,我們在右邊,然后互相攻擊,這樣我們自己就小氣了。我們要追求的是一種整全的學問,不是跟人家分庭抗禮的片面的學問。所以讀經(jīng)理論不跟任何理論沖突,而你為什么要批評它呢?我們批評它不是說它不對,是說它不夠,它只在某方面可以成立,所以當我要說它可以成立的時候,我有很堅強的理由說這一種學說是對的,是有意義的。那這樣就跟一般人支持的態(tài)度幾乎是一樣的,只是我們有所保留,怎么保留呢?我們只支持它可以支持的那一部分,并不全面支持,當我們要反對它的時候呢,我們用別個方向來說它,結果它在別的方向就不能用,甚至它違反了別的方向的教育模式。于是,那一種教育思想,就可以被批評了。所以當我們批評的時候,不是把它完全打倒。我們五四文化運動以來,中國人被教導成一種普遍的社會風氣、學術風氣,這個普遍的心靈,就是自己有主張,就要打倒別人,所以五四以來流行的術語,最流行的一個術語叫“打倒”。我們想到五四就想到“打倒”這兩個字!按虻埂边@兩個字,五四以后呢,再經(jīng)過所謂的建國,我們想一想建國的幾十年,社會上流行的一種對于人生,對于學術,乃至于對于國家,等等,我們也一直用打倒、打倒、打倒……這一種心態(tài)去面對,去過你的人生,整個中國的腳步就停滯了將近一百年,乃至于倒退一百年。所以很多人看我們推廣讀經(jīng),也用這種心態(tài),認為我們在打倒別人,假如是如此的話,我認為,我在想,我們不必那么辛苦,如果還是停留在這一種小孩子辦家家酒的那一種心態(tài),這個人生是不需要這么努力的,努力來擾亂社會。所以我一直提倡要有一種整全的思想,明白的思想,要有一種批判的態(tài)度。
什么叫做批判?“批判”是我們翻譯西方critic這個詞語。這個詞語呢,把它用的成名的,把它用的成為哲學的術語的,就是康德?档聦懥巳緜ゴ蟮臅,叫做“三大批判”,從此以后,“批判”成為一個哲學界非常流行的哲學概念,F(xiàn)在我們一般人也常常在用“批判”,但是我們一般人用的“批判”這個詞語,用得不很恰當,也就是說不是它原來的意義。一般人說的“批判”都含有一種不滿、一種責備,所謂的一般人所說的批評。所以“批判”再往前再想下去,想得深了,就是斗爭,其實,“批判”不是這個意思!芭小痹瓉淼囊馑,在西方,是一個法庭的法官他的批示跟他的判案,叫“批判”。他有一個批示,然后去判被告有罪無罪,有罪,他的罪有多少,這樣判案,叫批判。而他的重點呢是,這個法官憑什么,他依據(jù)什么道理,他可以作一個批判?這個法官不可以自由行政(?),他不是主觀地要判人有罪,就是,對方就有罪,首先他的態(tài)度要公正,所謂“偏聽則暗,兼聽則明”,他不能只聽一方的言辭,他要聽兩方面各自的申訴。兼聽,乃至于再聽第三者,聽的越廣越好,他的心態(tài)要這么開放。第二點呢,他要有所根據(jù),他不可以憑空判一個人有多少罪,他根據(jù)法律,所以公正的心態(tài)而又根據(jù)于大家共認的一個法則——所以法律,那個“律”就是律則。刑法的例則、律則叫法律,所以叫做法則。用這種法院的批判來說明我們?nèi)说男撵`、我們的思想,應該具備有批判的態(tài)度。所謂批判就是我們心靈要開放,我們要學習,不可以先入為主,然后我們再來判斷學問的是非,而這個判斷要有所根據(jù),你做出的判斷是非(?)不是根據(jù)于法律,判斷的是非的根據(jù)在于理性。人類有合理的思考的能力,這個叫做理性,所以理性是合理的性質(zhì),合理的性能。人類依照有合理的性質(zhì)跟性能非常公正地去下一個判斷,這一個判斷,既然它的根據(jù)是理性,也就是根據(jù)于人的合理的性能,于是這個判斷就是客觀的。所以所有的判斷都出于主觀,但是有些判斷可以是客觀的,因為它的根據(jù)是在理性。它不是根據(jù)于情感,它是根據(jù)于理性,這樣叫批判。
我剛才說要進入主題,現(xiàn)在還沒有進入主題。(笑)那我們今天要用一種批判的態(tài)度來面對我們今天的講題:孟子的性善論。我去年在民族大學講過一個演講,也是這個主題,但是題目不一樣,題目比較清楚,叫做《為什么孟子的性善論是不容反駁的》,所以今天講孟子的性善論其實也就是這個意思,就是今天我們就要把人性定在這個地方,而且是不能反駁的,所以我講完以后各位不要提出反駁,為了讓你不要提出反駁,我就把話講得又臭又長,到時候讓你沒有時間反駁,就這樣,(先生笑。眾笑),這樣你就不能反駁了。
我們說對于人性的討論,首先想到的就是性善、性惡,其次要解釋一下,對人性的討論,為什么我們想到性善、性惡?因為人類不管古今中外,我們對兩種議題都非常關切,很自然的關切。第一種是知識的問題,第二種是道德的問題,知識的問題成就知識論,道德的問題成就倫理學。知識論討論人類知識的能力,認知的方法以及知識的界限,知識論就討論這些。人類怎么有認識的能力,認識的能力在哪里?我們怎么憑自己的認識能力去認識一件事物呢?而我們認識的事物可以不可以無窮無盡呢?還是有一個界限呢?要討論知識的問題,這個就是所謂的哲學了,哲學的主題之一,認識論。我們一般人當然沒有這么羅嗦,我們很自然就認識一些事物了嘛,我們也能夠判斷嘛!但是,必須有一種學問來說清楚我們認識的能力在哪里,你依靠什么樣的能力而認識,你通過什么方式而認識,你為什么可以說它被你認識了,而你這個認識是真的,乃至于你的推理是可靠的。而你認識的事物越來越廣闊,你不只是憑著認識,你還用了推理,推理得越來越深遠,請問你能不能認識無窮的事物?你能不能推理到無窮的范圍?這個一般人不會想那么多,所以,為什么要有學問,也可以說為什么要有哲學這一門學問?哲學這一門學問本來是沒有什么確實的意義的學問,我們?nèi)松褪沁@樣求知識啊,我們不是從小在讀書啊,開卷有益啊,我們不是認識一些事物嗎?而且有人還做了相當大的學問,成為一個學問家。但是如果問他說,你憑什么有認識?恐怕就不曉得,反正我是認識,這樣子還不夠清楚,對人的了解還不夠清楚,對不對?所以哲學家就是這樣,講這些學問背后的學問,學問之上的學問,講學問的理由,這了不起。∵@種學問就很少人去討論啦。
但是討論這種學問是很有趣味,所以我們都建議我們國家至少在高中的時候就要開哲學課,何況是大學,一定每個人都要修哲學的,我為什么這樣講知道嗎?因為我是學哲學的,(先生笑)其實你不要這樣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我不是因為我是學哲學的,才說我們國家應該讓每個年輕人都學學哲學,不是的!是哲學本來就這么樣的虛,虛靈,但是它又這么樣的切實,它這個虛靈可以使你的生命確實化,要把你自己是怎么過生活的,你為什么要這樣過生活,你統(tǒng)統(tǒng)是不能夠自覺的,沒有一道學問來規(guī)范它、說明它。所以知識論很重要啊。如果你沒有學過知識論,我們確實不知道我們的知識從何而來,我們的知識為什么這個可以承認,那個不可以承認,它的理由在哪里?你是不是能無窮地追求知識,還是像莊子那樣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這個莊子很厲害,他沒有學過知識論,但他知道知識論的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知識不能是無限的,哎呀,了不起!一想到這里我們就非常高興,我們讀經(jīng)典就越來越有味道,講這句話真的了不起,千古名言,而且是永垂不朽,還有,中西都要承認的?档戮统姓J莊子這句話,知識是無涯的,但是呢,你要追求無涯的知識呢,又非常危險了,你就會沒完沒了,而且是不可能的,到最后說。這個好玩,哈。我們就說我們要以這種明白的方式來認識我們自己的生命,第一種是我們?nèi)硕加兄R,所以哲學討論知識的問題。第二點呢,很重要的,人人都有道德的意識,或者說都有道德感,都希望或者是希望自己是一個有德者,至少,如果沒有希望是有德者,至少希望別人是有德者,該多好。如果天下都是有德者,那我就好了,這樣,不是嗎?至少是這樣希望,總之,很少人希望自己是一個無德者,更少人去希望我身邊的人都是一個無德者,是吧?所以有德無德,對于我們?nèi)松彩呛苤匾囊徊糠,這里就需要成立一個學問,叫道德學,或者倫理學。
而討論人性,人的性質(zhì)跟性能,人有這種認識的性質(zhì)跟性能,人有一種追求道德的性質(zhì)跟性能,這兩方面非常重要啊,這兩方面一種叫真,一種叫善。把真善都做到完美了,就叫做美,所以真善美。沒有第三種心靈,只有兩種心靈。美是虛的,是中和的,而討論人性,我們比較不會去討論人到底有沒有認識知識的能力這個問題。不過我們會討論人到底生來就是道德的呢,還是不道德的呢?我們會討論這個問題,懂嗎?你不會討論討人到底會不會認識事物,也不會去討論人到底在認識事物的時候,我的認識是真是假,這個出于我們的人性,我們不會這樣想。我們認識的是真是假,是出于我們認識的能力的運用恰當不恰當,而不是出自于一個人的人性,發(fā)出來專門認識假的事物,專門說假的事,一個人說真的事,不可能,認識是只有一個真是可以追求的。所以我們?nèi)诵缘恼J識,本來是求真的,本來是求真,不會是求假。但是對于道德問題呢,我們?nèi)说谋拘,到底是傾向于善的呢?還是傾向于惡的呢?這個就可以有爭辯。
我再講一遍,沒有人會爭辯我們的認識的心是傾向于真的呢還是假的,當然是傾向于真的嘛,不會是傾向于假,哪有人是傾向于假的,我們不要討論人性的方向,討論認識(?)的都是只有一個真。而對于人性,我們說人性追求善,我們要問,這是人的本性追求善呢,還是人的本性本來是追求惡,那么善是從另一個方面說;人的本性是追求善的,那惡是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有以善為主,有以惡為主,乃至于還有別種說法。那么,有多少種說法呢?其實也沒有很多,我現(xiàn)在要講的就是對于要討論人性,大體,我們說,它有人性論,就是某一個學者有人性的議論,我們大體就會知道,他其實在討論人的道德性,而討論人的道德性,就是道德在人的本性中它的基礎是什么,那么這個基礎是什么,有各種說法,有多少種說法呢?只不過是幾種。第一個,我們對于人的本性對于道德是善的;第二種呢,是相反,是惡的;然后還有第三種,善惡它可以互通,互通的方式有很多,在孟子,就差不多羅列完畢了。
孟子的弟子公都子,就曾經(jīng)問孟子,說“告子曰”,因為當時跟孟子辯論的人有一個告子,說“告子曰:‘性無分于善惡!本褪切詿o所謂善惡!靶匀缤乃!毙跃秃孟窳鲃拥乃,“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你在池塘的東邊絕了堤,他就向東流,在西邊決堤,就向西流。也就是說,他無所謂善惡,水就是水,他可以向善可以向惡,所以“性無分于善惡”,就是說可以向善,可以向惡。這是公都子引用告子的話。公都子又說,“或曰”,有人就說,“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就是人性呢,這樣可以成就善,也可以成就惡的,其實跟告子的意義還不是一樣嗎?告子說它無分于善惡,其實是從還沒有發(fā)作的地方說性沒有善惡;已經(jīng)發(fā)生了,“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這不是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嗎?他們舉例。舉例說“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边@是環(huán)境的影響,就是文武的時代,文王武王的時代,人民就跟著為善,他可以為善;如果在幽王、厲王的時代呢,人民就跟著為惡,所以時代好,大家向善,時代不好,大家向惡?梢娙诵,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在另外一種說法呢,是有性善有性不善,有的人是性善的,有的人性是不善的,就是有的人天生就是要善,有的人天生就是要為惡,就是有好胚子,有壞胚子。好胚子永遠好,壞胚子永遠壞,這樣。這也有證據(jù),“以堯為君,而有象”,在堯的時代,還有像舜的弟弟象那樣的壞人,可見呢,堯不是教化天下嗎?可是象就不能教化,他的本性就是不善的。不善就是不善,你怎么教都沒有用。那么“以瞽瞍為父,而有舜”,像瞽瞍這么不慈愛的父親,你再不怎么慈愛,舜他還是這么孝順,你看,這個環(huán)境就是不能影響他,他天生就是善的。都有證據(jù)!胺蜃釉恍陨,然則彼皆非與?”他說現(xiàn)在老師你提出性善,那么這三個說法都錯了嗎?哪三個說法?性無分于善惡,性可分善與不善,還有呢,有性善有性不善,這三種說法。難道都不對嗎?
現(xiàn)在我們再擴大,因為當時啊,荀子還沒有出來,所以公都子他不知道天下竟然還有人主張性惡,所以他沒有提出性惡的問題。性惡就是性只有惡沒有善,有惡無善。好,這個又有一個說法。后來呢,董仲舒又有一個說法,說天有陰陽二氣,人有善惡兩性,就好像老天有陰陽兩種造化的功能。而人呢,有仁貪兩性。有仁慈與貪欲兩種性格,那么仁慈就是善的性質(zhì)了,貪欲就是惡的性質(zhì)了。所以可以說人有善惡兩性,人有貪欲,這個就是兩性,這個就是善惡混,像揚雄就說善惡是混的,是混在一起的,董仲舒就說人本來就有善惡兩個性都存在,他也沒有說是不是混在一起,或者說兩邊存在。所以又有善惡混,善惡具備跟善惡混。后來又有人提性三品說,性有上中下三種品質(zhì),這個上等品質(zhì)呢,是向善的;下等品質(zhì)呢,是向惡的;中等品質(zhì)呢,就是環(huán)境好就向善,環(huán)境不好就向惡,性三品。歷史上大概有這些說法。
各位,你如果還能夠舉出別種的說法,也很好。你如果舉不出來,也沒有關系。這些說法大概就可以包含一切說法了。乃至于這些說法其實又都可以把它總和(?)起來,在一個簡單的分類里面。我們分類越往下分越細,越往上呢,越往上綜合呢,它就越單純,單純到最后我們可以說歸于“一”。所以我們?nèi)繗w結于“一”,就是對人性的看法。然后,我們可以先分出兩邊。依你對人性的看法,假如要我們分兩邊,請問你怎么分?先分兩邊,然后再往下分,越往下分越多。好了,我們來思考一下,假如越往上綜合,范圍涵攝越大,但是呢,他的觀念越少;觀念越少的時候,它的范圍越大。它再這樣往上提往上提,提到最后,就是一,就是萬物一直提一直提,提到最后,就有一道!暗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嘛,這樣,那我們對人性的看法剛才也說了那么多種,往上提,提提提提到最后是一個對人性的看法,提到最后就是人性的看法了。我們再往下分,請問,第一步(度?),我們要分什么?分善惡,是不是?有人這樣講對不對?那如果這樣分,下面的一步就走不下去了。想一想,你分善惡,善是有善無惡,惡呢,是有惡無善。那請問又要分向(?)哪里?分到第三條路對不對?好,分在第三條路是不很恰當?shù),這個邏輯的分類,沒有第三條路,邏輯的分類只有兩條路,只有兩個方向,所以,對于人性他分善惡,用善惡來討論人性,人性是一個一,往下分,不是說我們在討論它的善跟惡,我們就分成善和惡,不要這樣分。要怎么分才好呢?
就好像我們分,我們把人類當做是一個第一度,第一度的大類,我們往下分,把人用性別來分,請問人有多少種性別呢?(聽眾答:兩種),哪兩種呢?(聽眾答:男女),你這樣分就不完全,那個不男不女的那怎么辦?(眾笑)你就不能把人分清楚了對不對?所以不能夠分男女,要怎么分呢?分男的跟不是男的,就好了。(眾笑)這樣子才清楚啊。(眾笑),(聽眾又答:女的跟不是女的),你再在那個女的下面分真女的還是假女的。(眾笑),總之都不是男的,這樣。這是西方人的聰明,這叫邏輯。中國人對分類、對這種思考的清明度不夠,因為中國人一向注重智慧、智慧的開展,智慧的開展是不分類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都在我這里。那我要分類呢,我隨便分,我隨便分都可以。西方不然,他們要很確實,所以,我們要學一學西方的分類法,我們對知識的把握要精確。我們對于氣候,對于溫度,我們怎么分呢?如果說氣候可以分成,我們能不能分成兩類,一類是比較熱的,另一類分成什么呢?(有聽眾答:冷)你又錯了,(聽眾答:非熱、不熱),對了!一面是熱,一面是不熱,不能說是冷,這樣。你對于蘋果的分法,如果是一面是大蘋果,那么(聽眾搶答:不是大蘋果。眾笑),啊,了不起,你學會了,哈哈。ū娦Γ┠悴豢梢哉f分大蘋果跟小蘋果,啊,不是大蘋果。以后你再區(qū)分幾等,五六等都可以,慢慢地再去分。
所以對于人性如果討論善惡的問題,你從人向下分,你怎么分?你就分善的跟什么?(聽眾答:非善的)啊,非善的,或是不是善的,乃至于我們要分的清楚,就是人性一邊是善的,這個善叫做純善的,一邊是不是純善的。不是純善的下面再分,它只是惡的,惡的就不是純善的,它是無所謂善惡的,它是可善可惡的,它是上中下三品的,它是善惡混的,它是善惡各有的、各具備的,你不都分在這里了嗎?好了,各位,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思考的方法。對于人性,有人主張善的,有人主張不善的,當然你如果以惡為主,人性是惡的跟不是惡的,不是惡的就有那些說法以及它是純善的。所以你不管怎么分,總之你先要提出一個,然后再把這一個之外的排除,排除之后再分別的東西,F(xiàn)在我們?nèi)绻@樣分,那我們就可以來討論,這些善惡的分法到底它們是怎么成立的,有什么理由?而我們應該怎么樣去把握它們?還有,最重要的是,你希望你自己走哪一條路?還有,人生應該有一個比較客觀的建議,我們應該建議我們的下一代,我們的孩子、學生走哪一條路?這個我們就很清楚了。
好,那我們來看,如果我們以善做一個大的次類,就是類的下面的次類,大的是善,其他的我們歸于不是善。那么為什么有善跟不是善的這些分別呢?剛才公都子不是說嗎,有各種說法,那老師你是主張善,公都子也是相當聰明的,可見他已經(jīng)知道,老師這種性善跟其他的是不一樣的,所謂跟其他的不一樣,他已經(jīng)把其他的歸為一個大類,老師的類跟他們的不一樣。而公都子為什么有這個疑惑,說老師你主張性善,難道他們都不對嗎?假如你有這個想法,那么,各位你要知道,你很可能是一種想法,就是平面的想法,什么叫平面的想法?有人主張性善,有人主張不是純善,有各種的說法,你是這樣的看法。如果這樣看法,告訴各位,那么其他的看法都有理由的,剛才不是舉例嗎。我如果在大學上課的時候,乃至于在研究所上課,提到這個人性議題,我就問大家說,你主張什么呢,是性善還是性惡?先說這兩個,針鋒相對比較好表白。我說,贊成性善的舉手,贊成性惡的舉手,都有人舉手。那我現(xiàn)在請問各位,你以前就支持性善的請舉手,好,請放下。你以前支持性惡的請舉手,好,沒有人敢舉手,啊,有有有,有人,不錯。好,支持無所謂善惡,善惡混哪、上中下啊等等之類的,環(huán)境會影響一個人的善惡,請舉手!啊,還有不少。好,放下!我告訴你,支持性善的人,我告訴你,你對了!剛才舉手只有一個兩個,支持性惡的人,我告訴你,你也對了。ū娦Γ┲С帜切╇s七雜八的人呢,(聽眾搶答:你也對了),你也對了。(眾笑)為什么?都有理由。所以,討論人性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在復雜里面啊,你都可以各取其中的理由來支持你。但是,請你告訴我,你為什么要支持性善,你為什么支持性惡,你為什么支持性可善可惡、無善無惡,乃至于性善惡同在,乃至于性善性惡不能夠確定。你告訴我為什么支持這樣?告訴各位,很多人都舉例而言,說有人支持性惡,尤其就有很多老師,他是在學校當老師的,他來上課,他支持性惡,為什么他支持性惡,“啊,我教那個一年級,就真是有那個孩子壞透了,不好管。這個真的是性惡!边@樣,他也有理由!公都子的理由也差不多,你看,歷史上不是有這么這么些的表現(xiàn)嗎?你能夠說歷史沒有嗎?有,歷史有。他用這個理由你能反駁嗎?不能反駁。但是,這樣就能夠來討論人性嗎?所以我們先要確立我們?nèi)绾斡懻撊诵,我們在那一種情況下,或者在那一種層次上來討論人性,才叫做討論人性。你是在事上說呢,還是在理上說?一般都在事情上說,舉很多例子,這一種例子你可以舉這一邊我可以舉那一邊啊,因為歷史這么長,人是那么豐富,當然都有例子舉啦。你舉例,我也舉例,哪一個是對的呢?所以,用舉例來當做你的證據(jù),這個是不很高明的`。
所以告訴各位啊,西方近代的教育學,心理學,因為教育學常常根據(jù)心理學嘛,合起來叫教育心理學嘛!西方的心理學,教育學怎么研究出來的?他們叫做人文科學,人文科學是受了自然科學方法的影響,他們采用自然科學的方法來研究人文現(xiàn)象,所以成為人文科學。其實科學不止是自然科學才是科學,凡是有系統(tǒng)的明確的學問都叫做科學。Science,而不是natural science才算科學,現(xiàn)在natural science把這個science這個通義專門化,一提到科學,我們就說是依照邏輯、推理的方式所構成的明白的學問有系統(tǒng)的學問,這是有一點錯誤的,乃至于說就是研究現(xiàn)象的學問,什么現(xiàn)象?其實就是自然現(xiàn)象。當然我們可以用邏輯數(shù)學去研究自然現(xiàn)象,因為它是物的道理,物的理是很遲鈍的、很死板的,所以我們就可以來確定它,所以物理的知識是很確定的。但是人的學問呢?人的生命是活的,不容易確實化的,當然更不容易數(shù)據(jù)化。但是,只有邏輯、數(shù)學它才是讓我們可信的一種學問,就是你不能夠說它錯,它的對錯是分明的。因此自然科學容易讓人相信,它有權威性。于是西方自然科學就獨大,影響了來研究人的生命和人的社會現(xiàn)象,他也用自然科學的方法,就是用什么方法呢?就是觀察、統(tǒng)計,最后結論,有了數(shù)據(jù)的結論,它也很能說服人,就把人當物來看。其實人不是物,所以西方的心理學,西方的這些教育學,如果以實驗觀察統(tǒng)計來做成的結論,我告訴你,都做做參考,你千萬不要信以為真。但是現(xiàn)在整個世界,包括中國,就信以為真。就認為人就是應該這樣教,有些學者去研究,研究研究,研究出一個結論,他的結論當然有數(shù)據(jù)供給你啊,類似(?)可信哪,那其實是真的可信嗎?不一定。不過呢,現(xiàn)在就是科學時代,我們大家被科學所裹挾、所籠罩。但是,我們對人的認識,并不那么樣的精確,我們要有某一種智慧來運用這些理論,來解釋這些數(shù)據(jù)。好,這個不用講太多。因為我們常提到教育的問題,我們來這里,主要的是跟我們這一批將來要做讀經(jīng)教育的老師來做培訓,所以我往往會點出在各個層面上點出這一種對教育的認識,也要根于我們對學問的認識,你對于學問的認識越深,你對教育的認識也就越深。
好,我們再講回來。這個善跟不是善,它不一定是站在一個平面上來分庭抗禮。所以,牟宗三先生在這里就用一種方法解決了歷史上對于人性善惡的爭論。這個方法是古人所不常用的,乃至于從來沒用過的,所以古人對于人性善惡是永遠說不清楚的,這叫做永恒的問題,這個永恒的問題到現(xiàn)在就要解決啦,雖然每個人的心中都有疑惑,但是只要有方法就可以解決。善跟不是善,這兩種看法不是分庭抗禮的,而一種是超越的看,一種是現(xiàn)實的看。注意,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思考方法,誰能夠?qū)W到這一種思考方法,誰就代表開了天眼。對于很多事情,就可以迎刃而解。就好像剛才所說的,我們讀經(jīng)的教育是整全的,而各種教育學說是片面的,這一種的分法,從整全跟片面的這種說法,他跟讀經(jīng)是一種,別的理論又是一種,很多種,多元的學術,多元的學術又是在平面上看的,而讀經(jīng)理論是可以超越看的,也可以說它是統(tǒng)合一切的學說的圓滿的學說。這樣看,它也是一種超越的看,這是一種做學問的方法,很重要的方法。
我們上一次說“諸子出于儒家”,也是這種看法。儒家的學問是整全的,至少他是向往于整全的。諸子百家的學問呢,是片面的,他的主張是片面的,他的作用是片面的,而儒家的作用是整全的,那些片面的也在整全之中,而且可以把片面用得恰到好處。所以儒家的學問是超越的,超越于諸子百家之上,也可以說,他是圓滿的,包容諸子百家在內(nèi)。這樣子,爭論就會比較少。
所以公都子認為,孟子的說法跟其他家的說法是多元的說法,那么老師你這樣主張,那難道他們都錯了嗎?孟子是不是說他們都錯了呢?不是,所以孟子一定有這樣子的頭腦,他只是沒有說清楚。這個說清楚是孟子是從超越來看,牟宗三先生的說法,人性有超越的一面,有現(xiàn)實的一面,你從超越的一面看,他必定是善的,只有一種說法,人性善;你從現(xiàn)實面來看人性,他就有各種的說法,而各種的說法都曾經(jīng)表現(xiàn),乃至于隨時都在表現(xiàn)各種說法。那么什么叫現(xiàn)實的看呢?就是,在我們現(xiàn)實的人生當中,我們確實會生起善,生起惡,有時候善,有時候惡,有些人善的多、有些人惡的多,等等等等,不同的人生的表現(xiàn)。那為什么現(xiàn)實的人生會有這些表現(xiàn)呢?很簡單的一個道理。人的生命是一種組合體,或者是化合體的。什么化合,什么組合呢?就是你的精神,可以說精神跟肉體的組合,或者說超越跟現(xiàn)實的組合。所以人的現(xiàn)實中有你的現(xiàn)實的生命的各種需求,荀子就看中了我們生命中有所需求,這個需求如果沒有去節(jié)制,他就必定會起爭斗,起爭斗就惡了。所以,荀子就說人之性惡,那荀子主張人的性惡,我們說我們要主張人的性是本善的,我們才好做教育啊,要我們的讀書人吶,或者我們的孩子啊,他知道人性是善的,應該去完成他人性的本質(zhì),盡他的天責,于是,他應該學善,我們認為這樣才好做教育啊。所以人性是惡,那我們是不是說,既然人性是惡,我們就可以為惡,甚至我們鼓勵孩子為惡,去接近你的人性呢?那如果荀子這樣主張,他怎么可以成為一個大家呢?所以,孟荀兩個人都是大賢,先秦儒家就以孔孟荀三個人為代表,荀子是大師之一。他也是大儒,他怎么主張性惡呢?
我們都很容易說,孟子的性善可以使人為善,可以讓我們勉勵人來為善,那荀子的性惡,怎么可以這樣主張呢?主張性惡不是壞的天下嗎?其實不是,荀子主張性惡,是希望人走向善,孟子主張性善當然也是希望人走向善。荀子主張性惡還是希望人走向善,為什么呢?他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啊。人應該表現(xiàn)善,我們應該傾向于善,這個善呢是偽,偽是人為的,叫偽!捌渖普,偽也”,不是說善是虛偽的,不要這樣解釋,善是要透過人自我的努力來追求的,這就了不起了。所以,他講人性惡,他是說我們?nèi)诵院苋菀鬃呦驉,有惡的本質(zhì),人性中有惡的本質(zhì)很容易走向惡。因此,我們不只是要用詩書來感化他,像孟子就重詩書,詩書重興發(fā)。所以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這個興,興起你的志向,或者興起你的善心,叫做“詩可以興”;書也是一樣,書是歷史,記載古圣先賢的名人的名言,他們互相勸勉的話,于是我們讀了這些話可以興起我們的善德,所以孟子重詩書就是注重“興”?鬃诱f“興于詩”,而荀子呢,他是不看重詩書,他看重什么呢?看重禮義,提倡禮和義,所以“隆禮義,而殺(shai去聲)詩書”,隆就是讓他興隆,殺就是殺人的殺,就是減弱、貶低,貶低詩書的價值,提倡禮義。而這個禮義呢,是一種規(guī)范,所以禮義之后就是法,所以荀子重禮跟法?鬃诱f,“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這是重法;又說“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是重禮。荀子是重禮又重法,所以荀子的學問也非常的整全,重禮又重法。不過,荀子的禮義背后沒有根據(jù),他的禮義是已經(jīng)表現(xiàn)的禮義,也就是周公的禮樂,荀子是支持的,所以重禮、重義、重法。而他說性惡,這個禮、義、法就沒有了源頭。所以荀子是既(積極?)想要治國平天下,用什么治國平天下?用禮、用義、用法。這個用法這一端啊,后來被他的學生李斯跟韓非,在這個地方往法這個方向發(fā)展,就成為法家。所以法家出于荀子,荀子出于儒家,那不是法家出于儒家嗎?那原來荀子是重禮跟義的,禮跟義是本,是他的本,法呢,是他的輔助性的一種治國平天下的工具。
孔子說“興于詩,立于禮”,孟子就從“興于詩”這邊感發(fā)人的善心。荀子說“立于禮”,你要使一個人能夠規(guī)規(guī)矩矩地盡他的本分,你要守住自己的職責,有些時候還需要用法來規(guī)范、來約束。所以孟子是法先王,荀子是法后王。法先王就是法堯舜,法后王呢,是法三代以下,因為夏商周以下,法治比較完整。這個堯舜呢,只是一個理想,所以孟子是理想主義者,荀子是現(xiàn)實主義者,但是都是為了治國平天下。孟子是從人的內(nèi)在的善心善性發(fā)出來,所謂“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比私杂胁蝗倘酥,希望為政者依照不忍人之心而發(fā)為不忍人之政,像這樣子治天下就可以運于掌上。這個孟子講得很理想,荀子說,不那么簡單啊,人是很復雜的啊,你沒有這些禮義的教導,沒有法的輔助,人生難道就那么樣的順利嗎?政治就那么樣的能夠清明嗎?所以各有各的注目(?)所在。
因此,性善我們支持,性惡我們也支持,結果是一樣的。但是這里有一個不一樣,就是性善有本、有源,性惡無本、無源。所以你要問荀子的禮跟法從哪里來,荀子就說,從圣王而來。他說人性都是容易傾向于惡,所以我們用圣王的禮義來治理他。那么有人問,圣人的禮義哪里來?他說圣人自有清明之心,那你不是說人性都是惡的嗎?怎么說圣人有清明之心呢?所以荀子在這里就沒話說了,所以荀子的哲學是不到頭的。那孟子呢,孟子專從超越面來看人性,從善的一面來看人性,所以孟子自己很清楚,我們說人性就是人的天生的品質(zhì),天生的品質(zhì)不是很復雜嗎?孟子說,“人之異于禽獸者,幾希!薄皫紫!本褪且稽c點,所以假如這個大圈是人性所有的內(nèi)容,孟子說人性在哪里呢?人性在這么一個圓圈那一點——幾希。人家就問了,人的天生品質(zhì)那么多,你怎么就看那么一點呢?那你說這一點是善的,那我們也沒話講啊,因為人性中畢竟有善的一面嘛,你從善的一面說善,那當然沒話講,所以孟子的性善是不容反駁的。你如果知道的話,你問孟子,孟子就會說人性有善的一面,甚至有善的那一點,我從人性善的那一點說人性是善的,你怎么能反對呢?那你要問他說,那其他的表現(xiàn)都不算了嗎?他說都不算,因為那是跟禽獸一樣的,懂嗎?你要討論人的本性,屬于人的本性,怎么討論起跟動物一樣的本性來了呢?啊,孟子這個辯論聰明啊,所以你不能反駁啊。你為什么常常去反駁孟子的性善論,怎么這個太過理想化,太過單純,太過怎么,太過天真,等等。你不讀《孟子》啊,你不讀書啊,你就不知道人家孟子怎么說的。
那孟子怎么可以從這么一點點說人性,而且又說他是善的?他是不是一種理想的寄托而已?不是,他說人性的表現(xiàn)就是這樣。他就舉例,孟子舉的這個例子啊,千古之下就用這個例子了,你很難想出比這個更好的例子來說明人的性善。孟子舉的什么例子呢?“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必有怵惕惻隱之心!庇袥]有?然后他說“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惡其聲而然也……是故,無惻隱之心,非人也!钡鹊。那么,“乍見孺子將入于井”,這個文章作得很好啊,每一個字都很重要。這個“乍”字很重要,忽然,就是突然,你沒有準備的情況之下,“乍”,而且是“孺子”,“孺子”就是跟你沒有什么冤仇的、非常純潔的一個孩子,而且是“入于井”,很危險的狀況,而且“將入于井”,快要掉到井里的這個時候!罢б娙孀訉⑷胗诰,請問你,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心里會不會震動一下,那一種震動就是惻隱之心,孟子叫惻隱!皭拧本褪呛芡辞,“隱”就是很深,深深地有一種刺痛之感,叫做惻隱。我們用現(xiàn)在很簡單的話說呢,叫同情心,而且很尖銳的同情心,一下子就上來了。孟子說,這一種的涌上來的惻隱之心吶,他說,“非所以內(nèi)交與孺子之父母也”,你有怵惕惻隱之心,你就想要去救嘛!你去救的這一個心吶,不是為了將來孺子的父母會感謝你,你就會跟他套交情,不是的,因為這個孺子,你或許不認識,或許是乍見之下,你也沒有想到這些問題,所以“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不是為了讓那些鄉(xiāng)黨朋友來贊賞你,還有“非惡其聲而然也”,也不是說討厭這個孩子掉到井里會哇哇大哭、討厭他的聲音啊,干脆把他救了算了,不是這樣子。(眾笑)這三個非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切皆非。什么叫一切皆非,沒有任何條件。你說任何條件都不對,你假如說可能你有別種想法吧,你想要怎么樣又怎么樣,孟子就舉出這三個——不求利、內(nèi)交于孺子的父母,不求名、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乃至于不求很小的細節(jié),對于你的喜怒跟厭惡,喜好跟厭惡——這個都不是,所以這三個非代表一切的非。你就說,孟子就告訴你不可以跟我舉出任何的理由來說你(沒?)有惻隱之心。于是就下個結論,惻隱之心是沒有理由的,懂嗎?是沒有條件的,叫做無條件的法則、無條件的命令。這個無條件的命令是康德的詞語,就是我們?nèi)バ猩坪孟裼幸环N,心里面起了一種命令,這個命令沒有任何條件、不為任何的目的而來的一種善意,發(fā)出來。這個康德沒有說可以發(fā)出來,他說如果是道德的應該是沒有理由、沒有條件的善意。他說,他這樣講不是說你一定會有(?)善意,他說,如果沒有理由的善意才是真正的善意。而孟子呢,說這個善意是真實的,這就是孟子跟康德不同的地方。為什么當代新儒家,像牟宗三先生要吸收康德的學問?要用康德的學問來解釋中國的學問呢?用康德的道德學來解釋儒家的道德學呢?因為康德分析得非常透徹。但是有人問牟先生說,聽說你是用康德哲學解釋中國儒家,牟先生說不是,我是用儒家提升康德的境界,讓康德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鼓掌)
各位,這就是為中國文化負責的一個學者。了不起,新儒家!前兩天不是講新儒家嗎?為什么一定要做一個新儒家?只有新儒家能夠負責任啊,而這個責任不是隨便的負責任啊,高喊口號,復興中國文化,不是這樣的,是基于理性!所以乍見孺子將入于井,必有怵惕惻隱之心。非…非…非…什么,他是無條件的,無條件是什么?自然的;自然的是什么?自由的,叫自由意志,康德的自由意識。而且康德的自由意志是來說明道德要從自由意志而行,才是真道德,他只說明到這里,他是哲學的說明;而孟子呢,是生命的指點,他指點你,讓一個人的生命活起來,果然如此,認知(?)自己的本心,所以“必有怵惕惻隱之心”,那接下去,“無惻隱之心,非人也”,因為人性就有惻隱之心啊,你怎么沒有呢?你沒有就不是人了嘛,動物嘛!所以“無惻隱之心,非人也”,不是在罵人,而是說,是人必定有惻隱之心,是這個意思,是這一種講法的反面說法。所以你不要認為孟子是在罵人,“無惻隱之心,非人也”、“非人也,是禽獸也”。他意思是說,凡是人,皆一定有,強調(diào)是人一定有。接下去孟子又連帶著,他不舉例了,所以“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蹦墙酉氯ビ终f,“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边@在《公孫丑》篇講,在《告子》篇里面也講一次,他直接講,不是端也。他說“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辭讓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痹诹硗庖粋地方說,有大體,有小體,“心之官則思,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疤熘c我者”,就是“固有之矣”。而現(xiàn)在我們來看,首先我們看,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孟子說,四端,又說,這是四端之心。其實四端就是講四端之心。那仁義禮智呢,他沒有講它是屬于什么類,它是屬于性,“性”就是性質(zhì),“性”就是內(nèi)在的存有,它可以作為我們道德的根據(jù),“心”呢,是外在的活動,它可以讓我們直接的意識到我們自己的道德的情感,或者說道德的意志,這叫“心”。這種表現(xiàn)呢,是真實的表現(xiàn),叫做情。而這個“情”呢,就是我們的“才”。所以,心、性、情、才,這四個觀念,你要注意了。孟子用心、性、情、才的結構,或者這個架構,來建構他的善性理論。
所以剛才說公都子問,他們主張善惡有這么多種,夫子你主張性善,“然則彼皆非與?”孟子就回答了,我為什么主張性善?他說這一段很重要,“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啊,是所謂善也啦。孟子說,我為什么要主張性善?當然有性不善的表現(xiàn)啊,孟子難道是一個那么天真的呆子嗎?所以他也知道有不善,但是他說“乃若其情”,這個太厲害了,孟子很會辯的。乃者,假設語氣,如果;若者,順也;情者,實也。如果順著人的實情,“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他是可以為善的,他可以是發(fā)揮為善的,是所謂善也,這是我所說的善。但是明明有不善吶,他說,“若夫為不善”,如果有不善的狀況,“非才之罪也”,不是才的罪。各位,你不要解釋成不是王財貴的罪,(眾笑)你不要望文生義啊,這個“非才之罪也”,這個“才”是有意思的。
這個“才”是這樣寫:一橫、一豎,我們平時都這樣寫,一撇,對不對?其實不是,只有一點,一點在這一豎上,這一橫代表土地,地上,地面,這一豎,再加一點,這一點代表種子,這個種子向下生根,向上發(fā)芽,透過地面,也就說種子剛發(fā)芽的時候,叫做“才”。所以我們叫做剛才,距離時間不遠,叫做“才”,懂嗎?所以這才發(fā)生嘛,這叫“才”。所以“非才之罪也”,就不是人的原初的狀況,會產(chǎn)生這一種罪過。那我們說原初的狀況叫什么?天賦,就是上天所與我的本性,于是我們又叫做天才,懂嗎?我們叫做才華,就等于說我們內(nèi)在的本有的那些能力,我們叫做“才”。所以這個“才”原來是種子發(fā)芽,后來變成是最初的意思、最初的稟賦,叫做“才”。這樣子引申、引申,所以,假如有不善,不是最初的時候,或者說不是最原本的人性它的本質(zhì),孟子這樣理解的。
我再講一遍,“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蔽业纳剖菑倪@里說的,說如果順著他實實在在的本性啊,他是可以為善的,這就是我所說的善。那么你們說了很多的不善,“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辈皇窃醯淖镞^,而是什么呢?接下去我們就可以說,是后來的罪過啊,什么叫后來的?你陷溺其心嘛,你把你的原來的本性,你原來的可以發(fā)出來的善心,所謂本心、善性啊,你把它湮沒了嘛,它沉溺了嘛,所以是“陷溺其心”呢,你就不善了嘛!所以孟子有沒有承認人間的不善呢?當然有,他有沒有說“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當然有。你的環(huán)境會影響嘛,那環(huán)境影響難道是本性嗎?不是!跋菽缙湫摹,“非才之罪也”,“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而這個所謂為什么,剛才說“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他就舉證給你看:你隨時心里面都有一種不知從何而來的自然的覺醒,沒有條件的覺醒,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而這個你的覺醒,叫做“心”;覺醒的實際情況叫做“情”,所以你表現(xiàn)的情,因為你有這個“心”,而你這個“心”從哪里來?這個“心”如果要問從哪里來,那個地方我們稱為“性”。所以你表現(xiàn)為惻隱,他就說你的根據(jù)是仁的性,你表現(xiàn)為羞惡就是義的性,你表現(xiàn)為辭讓就是禮的性,你表現(xiàn)為是非之心就是智的性。所以仁、義、禮、智是內(nèi)在存有的性,惻隱、羞惡、辭讓、是非,那是“心”,所表現(xiàn)出來的狀況叫做“情”。原初的心,或者是原初的性,叫做“才”。所以心、性、情、才。而孟子不是先說“性”,不是先說仁、義、禮、智,他先說四端。四端表現(xiàn)出來叫做“情”,這個表現(xiàn)的這股活動的力道,叫做“心”,所以孟子是以“情”來發(fā)現(xiàn)“心”,以“心”來證實“性”,F(xiàn)在“情”不用說了,因為“情”用“心”來代表,“情”用“心”來統(tǒng)合,所以孟子就講盡心。盡心才知性,所以孟子從“心”講“性”。所以孟子從情之善講心之善,從心之善講性之善。你如果承認你有善情、善心,你就必須承認你有善性。而且你盡了你的心,你才知道你的性。各位,現(xiàn)在就要問,你到底有沒有這個心?所以叫做人皆有惻隱之心,人皆有羞惡之心,人皆有辭讓之心,人皆有是非之心。然后,孟子再加一句:“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比绻偌由弦痪,“非人也”是什么意思?“是禽獸也!”(眾笑。鼓掌)
你不從這里看人性,你為什么要從那個孟子所說的“非才之罪也”,那個后來才產(chǎn)生的罪過,你為什么從那里看人性呢?你從那里看人性到底有什么好處呢?能夠產(chǎn)生多少教育的作用呢?而且你承認了這個超越的善性、善心,難道你就真的否定一切的惡行嗎?不會,你如果否定一切惡行,那圣賢還要教育、還要教化做什么呢?所以他要從善性擴充出去,所以,如果能夠擴充,就足以保四海,你不能擴充呢,你就不足以保妻子,你連一家都守不住。
所以講超越,就可以包含現(xiàn)實,講現(xiàn)實不能達到超越。所以孟子可以懂得荀子,荀子不懂孟子,懂嗎?所以歷史上為什么孟荀并列,而宋明儒專弘孟子而貶低荀子,當然貶低荀子也不見得對,要把荀子放在他應該有的位置。所以現(xiàn)代有很多人注重荀子,他可以開出法治的思想,他可以讓社會走向法治,這也沒錯。但是這個法治要有他的根源,根源還有根源,這個我們百姓守的法律的根源在哪里?是國家定的法律;法律的根源在哪里?在憲法;憲法不清明,法律就不清明;法律不清明,就可以隨便抓人,就可以隨便掃地出門。所以假如執(zhí)法人不尊重法律是不對的,而法律不尊重憲法是不對的,而憲法的來源在哪里?憲法的來源在百姓,在民心。民心的根源在哪里?當然在善性;善性的根源在哪里?“此天之所與我者”。如果你沒有這樣追溯,在哪一個地方切斷了,你就是沒有根源,沒有根源,你往往就會出錯。
所以我們?yōu)槭裁匆v新儒家,為什么要強調(diào)新儒家的志業(yè)?要繼承傳統(tǒng),道統(tǒng)的繼承,學統(tǒng)的開出,學問的統(tǒng)序的開出,還有政統(tǒng)的完成。政統(tǒng)的完成不是荀子的理想嗎?當然也是孟子的理想啊,孟子的善心、善性,先王的理想,然后再加上后王,后來的法治、典章制度,然后這個典章制度呢,也不是王者所定,古人是王者所定,因為王者都是圣人,叫做圣王。圣人是不會用隨便定那個法來愚民的,來欺壓百姓的,來耍特權的。但是現(xiàn)在不允許我們再有這個思想,不可以有圣王來定法律,所以西方的民主思想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全民來定,而全民,西方的,他們也相信全民的心靈總是光明的,因為他的法治的根源雖然在全民的民心,但是他的民心來自于上帝,叫做自然法,或是上帝的法則,上帝法或是自然法。人自然就有合群,怎么樣互相尊重的這一種的愿望,這一種的愿望把它明文化,就是法律。最高的法律就是憲法。所以西方的法治根據(jù)于上帝,上帝是全能的,全能包括全知,包括全愛,所以上帝有完全的愛,這個愛就是儒家的仁。所以孟子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所以政治要從不忍人之心,就是從怵惕惻隱之心發(fā)出來,這個政治才是仁政。而這個發(fā)出來是不很容易的,要有圣王才能發(fā),我們現(xiàn)在不可以去?渴ネ。韓非子也講得對,假如國家有法律,你就是一個中等的國君就可以治理國家,甚至是下等的國君,他只要遵守法律,他也可以治理,這樣。所以我們不能靠圣王,我們要靠憲法。而憲法要從民心而來,而民心要從善性,善性要從天地之道。這就是整個儒家的理論,這就是孟子的善性理論。
你知道孟子是這樣說善性的,你論人性只有一條路,因為你論人性既然是要講善惡嘛,講善惡當然是以善為主嘛,你就講惡也要回歸到善嘛!那么,性善理論就可以涵蓋一切理論。他可以涵蓋,因為他是超越的,所以對人性的看法是兩個層次,從超越來看,從現(xiàn)實來看。從現(xiàn)實來看,可以有很多種的,其實也多不了多少種,但它可以有很多種。從超越來看,只有一種,就是純善,就是天地之心。
因此我們從今以后不要再跟人辯性善、性惡、性無善無惡的這些問題了,聽到有人在辯,你可以跟他說明,但你說明,他不一定會相信你,他如果不相信你,你就介紹他來聽我的演講。(眾笑。鼓掌)不過大家不大喜歡聽我演講,因為我每次演講都超過時間,(眾笑)現(xiàn)在已經(jīng)12點了,我就講了兩個半小時,也不算多,如果要聽我講下去,我可以講到下午,(眾笑)不過大家精神食糧之外也要有物質(zhì)食糧,所以要放給大家去午餐,那我們今天的演講就到這里為止,謝謝各位。
【王財貴 孟子性善論】相關文章:
淺議孟子的性善論07-10
淺析孟子性善論的政治意義10-15
孟子性善論新解-義與性10-06
論孟子的性善說及其現(xiàn)代意義07-14
淺談孟子性善論與荀子性惡論比較07-04
淺談孟子性善論與荀子性惡論比較論文06-08
性善論與儒家的政治設計08-15
關于王財貴講座的觀后感范文(精選5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