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領角鸮
領角鸮
領角鸮(領角鸮)
領角鸮學名Otusbakkamoenaerythrocampe(Pennant),英文名CollaredScopsOwl。猛禽,體長20~27cm。外形和紅角鸮非常相似,但后頸基部有顯著的翈領。上體通常為灰褐色或沙褐色,并雜有暗色蟲螽狀斑和黑色羽干紋;下體白色或皮黃色,綴有淡褐色波狀橫斑和黑色羽干紋,前額和眉紋皮黃白色或灰白色。
目錄 形態(tài)特征 分布范圍 生活習性 生長繁殖 形態(tài)特征小型猛禽,貓頭鷹。全長25厘米左右。上體及兩翼大多灰褐色,體羽多具黑褐色羽干紋及蟲蠹狀細斑,并散有棕白色眼斑。眼大而亮,額、臉盤棕白色;后頸的棕白色眼斑形成一個不完整的半領圈。飛羽、尾羽黑褐色,具淡棕色橫斑。下體灰白,嘴淡黃染綠色。爪淡黃色。腳爪鋒利,較彎,方便站立在樹枝上,棲息于山地次生林林緣。以昆蟲、鼠類、小鳥為食。筑巢于樹洞中。每窩產卵3-4枚,白色。額和面盤白色或灰白色,稍綴以黑褐色細點;兩眼前緣黑褐色,眼端剛毛白色具黑色羽端,眼上方羽毛白色。耳羽外翈黑褐購具棕褐色斑,內翈棕白色而雜以黑褐色斑點。上體包括兩翅表面大都灰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紋和蟲蠹狀細斑,并雜有棕白色斑點,這些棕白色斑點在后頸處特別大而多,從而形成一個不完整的半領圈;肩和翅上外側覆羽端具有棕色或白色大型斑點。初級飛羽黑褐色,外翈雜以寬闊的棕白色橫斑。尾灰褐色,橫貫以6道棕色而雜有黑色斑點的橫斑。頦、喉白色,上喉有一圈皺領,微沾棕色,各羽具黑色羽干紋,兩側有細的橫斑紋,其余下體白色或灰白色,滿布粗著的黑褐色羽千紋及淺棕色波狀橫斑;尾下覆羽純白色,覆腿羽棕白色而微具褐色斑點,趾被羽。幼鳥通體污褐色,雜以棕白色細斑點,腹面較淡、呈灰褐色,除飛羽和尾羽外,均呈絨羽狀。初級飛羽黑褐色,內翈具灰黑色橫斑,外翈具棕白色大斑;其余飛羽淺黑褐色,具污灰色和棕色斑;尾黑褐色,具淺棕色蟲蠹狀斑。覆腿羽白色。 虹膜黃色,嘴角色沾綠,爪角黃色,先端較暗 (東北亞種)。
分布范圍領角鴞有6個亞種分布于我國境內,其中東北亞種除了在上海為旅鳥,以及偶見于重慶外, 其他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山東、四川、陜西等地均為留鳥。華南亞種在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為留鳥。臺灣亞種為我國的`特產亞種, 僅分布于臺灣。海南亞種也是我國的特產亞種, 僅分布于海南。以上4個亞種都比較常見。另外在我國還記錄有日本亞種和滇西亞種,日本亞種是僅見于上海和河北沿海的極為罕見的冬候鳥,滇西亞種分布于云南西部騰沖、潞西、盈江、粱河等地,為罕見的留鳥。
生活習性領角鴞棲息于山地闊葉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現(xiàn)于山麓林緣和村寨附近樹林內。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通常單獨活動。白天多躲藏在樹上濃密的枝葉叢間,晚上才開始活動和鳴叫。鳴聲低沉,為“不、不、不、不”的單音,常連續(xù)重復4一5次。飛行輕快而無聲。主要以鼠類、甲蟲、蝗蟲和鞘翅目昆蟲等為食。 叫聲:雄鳥發(fā)出輕柔的升調woop聲,及一連串間隔一秒鐘的粗啞叫聲。雌鳥叫聲較尖而顫,為降調的wheoo或pwok聲,每分鐘約五次,也發(fā)輕柔的吱吱聲。雄雌鳥常成雙對唱。
生長繁殖繁殖期為3一6月份。通常營巢于天然樹洞內,或利用啄木烏廢棄的舊樹洞,偶爾也利用喜鵲的舊巢。巢距地面的高度為1.2一5米。通常洞內沒有任何內墊物。每窩產卵2一6枚,但多數(shù)為3一4枚。卵的顏色為白色,卵圓形,光滑無斑。父母輪流孵卵。
【領角鸮】相關文章:
給領孩子結婚的問候06-09
雕鸮消化系統(tǒng)形態(tài)學的初步研究04-30
領黑板擦作文07-22
領失業(yè)金離職證明11-28
領失業(yè)險的離職證明05-17
讀書領意的作文范文11-22
農頭老大領新潮04-28
識字6 (領講課教案)04-25
領紅包,真開心作文04-28
道奇凱領中國啟航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