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基隆廟口
基隆廟口
基隆廟口(基隆廟口)
基隆市位于臺灣島東北角,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海,曾是臺灣萬商云集的重要港口。全市面積133平方公里,人口39. 1萬人(2001年底)。為臺灣北部重要的國際商港,加上境內島嶼、港灣、山陵兼具,繁華的港都則局促于山海之間,無論功能及型態(tài)上皆具香江風情,猶如一個“小香港”。轄下仁愛、安樂、信義、七堵、中山、中正、暖暖等七個區(qū)。
目錄 簡介 規(guī)劃 特色 歷史 收縮展開 簡介基隆廟口位于基隆市仁愛區(qū)的精華地帶, 而且鄰近基隆火車站,交通十分方便;基隆廟口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演變,不僅每個攤位都有按順序編號,且有統(tǒng)一的招牌,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劃管理,使基隆廟口成為基隆的代名詞,使得基隆市更具觀光價值。
規(guī)劃仁三路 仁三路的小吃攤位區(qū)是基隆廟口最早形成的攤位區(qū),歷史比其它攤位區(qū)久,從奠濟宮前的攤位加起來一共70多個小吃攤位,攤位是固定式而且每家都有統(tǒng)一格式的招牌,各家攤位每天從白天開始營業(yè)至晚間,仁三路路段每天從下午5點開始實施交通管制,汽車不得駛入此區(qū)。仁三路擁有許多著名的小吃,像是泡泡冰、鼎邊銼、營養(yǎng)三明治、蚵仔煎、蝦仁羹、豆簽羹、天婦羅等等,民眾若想嘗嘗這些美味可要來仁三路逛逛。 愛四路 愛四路段攤位被規(guī)劃為流動攤位區(qū),于每天下午5點起實施交通管制,只有合法登記的攤位才可開始搭設攤位營業(yè),在其它白天時間這里是不可以擺設攤位的,雖然屬于流動攤位,但是大致上攤販們都有固定的營業(yè)地點,例如甜酒釀元宵、鰻魚羹、豬腳專家、奶油螃蟹等都在愛四路營業(yè);而在愛四路攤位區(qū)后半段則大多是一些服飾、鞋子、生活用品、玩具之類的攤販,民眾可以來此采買新潮的用品。
特色基隆廟口的小吃最早可溯源至日據(jù)時代,而今日『廟口』已成為眾所周知的觀光地點,基隆廟口因位于俗稱『圣王廟』的『奠濟宮』前而得名;奠濟宮建于公元1873年,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名副其實的百年古剎;奠濟宮供奉的是開漳圣王,是唐朝的`陳元光將軍,開漳圣王是河南人,在公元686年奉命平定閩粵有功,因此死后封為開漳圣王;當時由基隆地方士紳白番,有濟堂連新永、自楊傳等購買外木山十多頃田地為廟產(chǎn),以木料建廟其上,但是后來由板橋望族林本源等捐獻現(xiàn)在仁愛區(qū)王田里的土地再由地方士紳張金發(fā)及賴武等人捐款,并獲得地方熱烈響應,入廟后可見排列整齊的紅色大石柱,上面刻有敬神對聯(lián),正殿主神前的花鳥石柱則是日治時期建的,因為日人崇尚花鳥之故,龍柱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所造,展現(xiàn)了中國寺廟的風格特色。
歷史基隆廟口的發(fā)跡與奠濟宮密不可分。奠濟宮建于清光緒元年(1875年),又稱為圣王公廟。奠濟宮所奉祠的神祇為開漳圣王,是中國唐朝中葉時開墾福建漳州的陳元光將軍,是當時基隆漳州籍移民的心靈寄托。后來于同治年間,由基隆居民和板橋士紳合作將之遷于今仁愛區(qū)仁三路、石硬港溪(今日的旭川河)的右岸附近,與左岸慶安宮(基隆媽祖廟)隔岸而對。奠濟宮周邊原本為稻田,1884年,時任臺灣巡撫劉銘傳到該地時,贊美“田美如玉”,雖經(jīng)日后多次行政區(qū)劃,今日仍保有“玉田里”之名。 據(jù)當?shù)仃壤系挠涗,廟口小吃的歷史可追溯到日治時代末期。當時奠濟宮香火鼎盛,隨著眾多香客而來的流動攤販,在廟埕上聚集延伸,并逐漸擴大成為市集;臺灣解放后,經(jīng)基隆市政府統(tǒng)一規(guī)劃仁三路上、愛三路到愛四路之間路段的攤販成為食肆街區(qū),登記的店家數(shù)目達六十多家。經(jīng)過長期發(fā)展,廟口小吃的知名度反而凌駕于奠濟宮之上。 目前的基隆廟口,除了原有于仁三路的小吃攤販區(qū)(狹義的基隆廟口)之外,也與日后逐漸興起的愛四路夜市連成一氣,呈“┘”形狀(橫躺的“L”形)聚集。
【基隆廟口】相關文章:
漁港基隆教案04-30
六年級語文漁港基隆教案「人教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