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兒童擁有精彩觀念
(特邀嘉賓: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鄢超云)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曾說,“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學的所有內(nèi)容簡約成一條原理的話,我會說影響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是學生已知的內(nèi)容,弄清這一點后進行相應的教學”。建構(gòu)主義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達克沃斯說,兒童的已有認識其實是一些非常精彩的觀念。我想,我們可以沿著奧蘇伯爾和達克沃斯的思路來解讀尹老師的困惑。
兒童關于“牛奶口味”的認識正確、科學嗎?顯然不是,他們的認識毫無道理嗎?似乎也不是,至少他們知道牛奶有各種味道。知道牛奶與奶牛之間的關系,知道從源頭上找事物的原因,諸如此類。也就是說,從兒童的角度來看。這些認識有一定的道理,但不科學,有人將這些認識稱為“人工(造)概念”“迷思概念”“樸素理論”等。發(fā)展心理學的研究表明,3~6歲正是兒童形成樸素生物學概念的重要時期。案例中的小班兒童在面對“牛奶口味”這一問題時,傾向于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解釋(類似于遺傳,什么樣的父母生什么樣的子女,什么樣的奶牛關系到什么樣的牛奶),而不傾向于從心理的角度來解釋(人們希望品嘗各種味道的牛奶,各種味道可以是人工合成的)。
僅從是否科學這一角度來看待兒童的認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看到兒童已有認識的發(fā)展意義、教育價值。兒童的認識雖然有可能是錯誤的、不科學的。卻是基于他們自己經(jīng)驗的,是他們自己主動建構(gòu)的。這種基于兒童主動建構(gòu)的“錯誤”知識比被動接受而能說出的“正確”知識,更具有發(fā)展意義和教育價值。達克沃斯認為這是兒童的“精彩的觀念”,并認為兒童認知發(fā)展的過程就是其精彩觀念不斷誕生的過程。
我們所講的精彩觀念是兒童以經(jīng)驗、事實、證據(jù)為基礎的認識,是他們對周圍事物持續(xù)不斷、富有創(chuàng)意的探索,是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對探索成果的表達。比如,在談論夢時,有的兒童說“白天睡著了做的夢不叫白日夢,白天醒著的時候做的夢才叫白日夢”;在談到胎生動物和卵生動物時,有的兒童說“生什么是什么就是胎生,生出來不像的就是卵生”;在談到水的形狀時,有的兒童在探索后總結(jié)道“水有形狀又沒有形狀。我有時想水是有形狀的,因為水放在方瓶子里就是方的,放在圓瓶子里就是圓的;我有時想水又是沒有形狀的,因為水放在方瓶子里就是方的,放在圓瓶子里就是圓的”。兒童的這些認識很精彩,也很有道理。案例中兒童的種種認識雖說有一定的道理,但還不夠精彩。兒童只是簡單地在牛奶味道與奶牛之間找關系,而這種認識還比較表面(比如僅從顏色的角度)。
二、精彩觀念的誕生
基于以上認識,我認為教師在面對類似困惑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正確看待兒童的已有認識。教師既應看到兒童已有認識的合理性,因為兒童有自己的邏輯;也要看到兒童已有認識的不科學性、不全面性、不深入性,而這是需要教師的專業(yè)影響的。在當前的學前教育實踐中,我們應該特別注意兩種傾向:一種傾向是把兒童的已有認識當成是錯誤的、零散的、表面的認識,低估兒童的能力,導致兒童喪失許多教育機會;另一種傾向是夸大兒童認識的合理性、科學性,高估兒童的能力,使兒童接受到許多不適宜的教育。
第二,讓兒童對自己的想法有信心。我們可以看到,案例中的部分兒童對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信心,因為他們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那么其他兒童呢?他們是否也對自己的想法有信心?讓兒童對自己的想法有信心,不是僅僅依靠對兒童的言行給以“你真能干”“真不錯”這樣的廉價表揚,也不僅僅表現(xiàn)在兒童能夠豎起食指和中指高呼“耶”。我們認為兒童對自己的想法有信心至少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對自己的想法有愉悅的情緒體驗。兒童在談到、想到自己的觀點時伴隨的是高興、積極、主動等正向情緒體驗,而不是害怕、羞愧、緊張、被動。這就要求教師對兒童的想法作出積極回應,而不是一味的批評、否定。比如,我們應該認識到,兒童在談論牛奶口味時的情緒狀態(tài)比兒童談了什么更為重要。因此,教師應關注兒童參與活動的狀態(tài),而不是老想著兒童說得是否正確。
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兒童既敢于向同伴表達.也敢于向成人表達:既敢于在個人、小組面前表達,也敢于在集體面前表達;既能夠向熟悉的人表達,也能夠在他人幫助下向不太熟悉甚至陌生的人表達。這就要求教師為兒童創(chuàng)設相應的機會,并積極鼓勵、引導兒童表達。比如,關于牛奶口味的問題,教師可以跟兒童一起辦展覽,設置問題墻等,讓兒童向班內(nèi)其他兒童,向其他班級的兒童,向家長、教師。向社區(qū)里的群眾展示、交流自己的問題和想法。
用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想法。兒童除了用口頭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外,還能夠通過符號(如繪畫、記錄)、表情、動作等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就要求教師具有一種“整合”的思想,從多個角度出發(fā)與兒童一起探索某一個問題。比如,關于牛奶口味的問題,如果不僅僅依賴口頭語言(有時甚至是一問一答的形式),教師或許能更加清楚地了解兒童的想法,兒童也能在運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想法的過程中使自己的想法更加清楚、更加有說服力,從而增強自信心。
能對自己的想法作出解釋與說明。當別人誤解自己的想法時,當別人提出質(zhì)疑時,兒童能夠作進一步的解釋和說明。這就要求教師不要武斷地對兒童的想法作出評判,而要適當追問,給兒童充分表達的機會。
第三,給兒童創(chuàng)造討論、交流、表達自己觀念的機會。案例中的兒童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擁有“互相介紹和分享”的權(quán)利,他們有關“牛奶口味”的認識得到了交流與表達,得到了教師的關注與支持。對于擁有精彩觀念的兒童來說,這樣的機會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教師應該在作息制度里安排自由活動時間供兒童探索、交流、表達,而不是所有時間都由教師控制。其次,教師應該在課程與教學中設置討論、交流、表達的環(huán)節(jié),以實實在在地推動課程的發(fā)展。下面是“項目教學”(project approach)的三個階段、五個步驟中的部分信息(限于篇幅,只呈現(xiàn)部分信息),它對于教師如何在課程與教學中為兒童創(chuàng)造交流與表達的機會具有借鑒意義(見下表):
項目教學分成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五個相同的步驟,五個步驟中的三個環(huán)節(jié)都涉及兒童的討論、交流與表達,而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又與兒童的實地考察、調(diào)查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進兒童的發(fā)展。“牛奶口味”案例似乎只處在第一階段的討論環(huán)節(jié),因而缺乏廣度和深度。
第四,設法挑戰(zhàn)兒童的已有觀念。兒童偶爾擁有一兩個精彩觀念并不難,難的是持續(xù)產(chǎn)生精彩觀念。這就需要教師從專業(yè)的角度出發(fā)挑戰(zhàn)兒童,支持兒童,促進兒童的發(fā)展。挑戰(zhàn)兒童的已有觀念,意味著要讓兒童意識到自己觀念中具有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以兒童對牛奶口味問題的認識為例,教師可以提出類似“我怎么知道你說的是對的”“你能證明給我看嗎”等問題,鼓勵兒童進行探索,提供證據(jù)。教師也可以提出類似“有的小朋友說是這樣的,有的小朋友說是那樣的。那究竟是怎么樣的呢”這樣的問題,引發(fā)兒童的爭論。教師甚至可以提出“上次老師問別的小朋友的時候,他們是這樣說的(與兒童的說法相反),你覺得他說得怎么樣”這樣的問題,來拓寬兒童思考與討論的范圍。
要注意的是,案例中的兒童是小班兒童。我個人認為,對于小班兒童來說,我們最應該做的是讓他們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對自己的想法有信心。從這個意義上講,尹老師是成功的,因為她給了兒童機會,兒童也表達了他們的想法。因此,我們需要保留的不是那些“原始、樸素的認識”,而是兒童對自己想法的信心,對周圍事物求真的態(tài)度;需要關注的不是兒童想法的科學性程度,而是如何使他們的觀念更加精彩。
話題討論: 《草莓奶是怎么來的(小班)》
針對話題相關文章:
給幼兒留出想象的空間 (江蘇南京 王玲艷)
尊重幼兒 提升經(jīng)驗 (江蘇南京 李秀敏)
理解和支持 (安徽壽縣 廖梅先 王榮靜)
靜悄悄的變化 (江蘇南京 劉淑蘭)
過程更重要 (四川成都 董 婷)
相信而不要附和 (江蘇南京 尹心儀)
鼓勵幼兒探究 (安徽合肥 曾春)
珍視幼兒的學習興趣 (江蘇南京 陳 莉)
關于《草莓奶是怎么來的》更多建議
讓兒童擁有精彩觀念 (特邀嘉賓: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鄢超云)
【讓兒童擁有精彩觀念】相關文章:
讓兒童擁有精彩觀念04-30
觀念04-29
簡論儒家的文學觀念與亞觀念04-27
讓兒童擁有一個自由空間04-28
精彩的兒童體育游戲教案08-26
自我:鏡像觀念12-14
關于觀念的說說11-24
學習·觀念·素質(zhì)04-29
佛教的因果觀念05-02
老外的性觀念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