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孩子需要完整的成長
“完整”不是“完美”,而是多元化的發(fā)展。教育的核心不在于給孩子灌輸知識,而在于能夠支持孩子,幫助孩子,讓孩子自然發(fā)展,準許孩子能夠成為自己。這才是教育的核心。
天真:兒童的天真和老人的理智是兩個季節(jié)所結(jié)的果實。
好奇: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東西更多。
興趣:深廣的心靈總是把興趣的領域推廣到無數(shù)事物上去。
童年是什么時候消失的?
也許童年只結(jié)束于一次偶然降臨的鋼琴考試,而緣起是全社會的藝術教育潮;也許童年只結(jié)束于一段上了街找不到玩伴的落寞,而緣起是太多的獨生子女都留在家里玩電腦,街心花園也沒了孩子的喧鬧;也許童年只是結(jié)束于進了一所名牌小學,而緣起是優(yōu)質(zhì)教育也教會孩子早早地懂得勝出的必要……
有多少種力量在無情地掠奪著孩子們的童年,而且還是以種種十分高尚的名義!在“一切為了孩子”的托詞之下,追求著成人自己所需要的虛榮,甚至還是依照一些家長的自我補償心理在精心“設計”著孩子遙不可及的“未來”!
在我們成人世界里,今天還有多少人能夠像魯迅先生那樣,為曾經(jīng)撕毀過弟弟的一只風箏而深深地懺悔?“讓我們蕩起雙槳”、“我們像春天一樣,來到花園里,來到草地上”、魯迅先生筆下的挖何首烏、采桑葚……的童年生活,在今天的孩子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
我們不給孩子們以地球,卻去教他們地理;不教他們語言,卻去教他們語法。他們渴望的是敘事詩,供給他們的卻是編年的史實和日期……最可悲的是,在這些孩子中,有許多人早已習慣了這種了無生機的童年生活,并漸漸地認同了這是必須付出的“成長的代價”。
教育理論家周貝隆先生曾經(jīng)一針見血地指出:“足夠的閑暇、玩耍,不但是青少年享有美好童年和青春的天賦權利,也是現(xiàn)代教育的特點!蔽┯衅卟实慕鹕耐辏恳粋成年人都有推卸不了的一份責任,那就是——放牧孩子的心靈,把童年還給孩子。
讓孩子完整的成長,而非完美。
孩子考試分數(shù)高了,家長就喜上眉梢,認為孩子學習下功夫了,進一步推論孩子懂事了,在學校各方面表現(xiàn)肯定差不到哪里去,于是,各種獎勵接踵而來。反之,若分數(shù)下降了,家長就覺得孩子“不爭氣”、“沒出息”,進而推論出孩子“太笨”、“沒有希望”,甚至得出成績都不高,道德品質(zhì)、行為習慣方面肯定也表現(xiàn)不好。家長的這種做法,讓孩子覺得,高分數(shù)、高名次能帶來老師的喜歡、同學的佩服、家長的自豪;低分數(shù)、低名次則只會讓老師不重視、同學看不起、回家受懲罰。如此一來,孩子為分數(shù)而學習、以名次為目的競爭求勝,也就理所當然了。
曾看過這樣一段話:“平凡并不等于平庸。很多人對平凡不屑,整天就想著成功,成功教育,成功宣傳,鋪天蓋地,仿佛人生只有成功才有意義!北绕鹨粋孩子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家長往往更重視孩子能否考上好學校,學校更關心的是多少學生能考上,政府關心的是哪所學?嫉煤!
什么是完整的成長?家長、學校沒時間知道,也似乎沒必要知道,因為只要考了高分就說明是優(yōu)秀的、成功的。至于孩子是否能夠完整地成長,沒有人關心,甚至連孩子自己也不會在意。就這樣,孩子完整成長的權利被活生生剝奪。一把椅子缺一條腿不完整,我們的身體缺少一個部位也不完整,教育和學習只有一個動機也是不完整的。
“完整”不是“完美”,而是多元化的發(fā)展。教育的核心不在于給孩子灌輸知識,而在于能夠支持孩子,幫助孩子,讓孩子自然發(fā)展,準許孩子能夠成為自己。這才是教育的核心。
【孩子需要完整的成長】相關文章: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完整的愛10-17
孩子需要一個完整的家04-28
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07-14
孩子的情感需要---成長的煩惱04-29
孩子成長需要什么03-01
孩子的成長需要拼爹嗎?05-02
關注孩子的需要04-28
孩子需要父母,也需要朋友04-29
孩子健康成長需要硬食和葷食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