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親子園家長工作原則與策略”的研究
安華里第二幼兒園:張愛軍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嬰幼兒的早期教育越來越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的廣泛關注!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也提出“幼兒園教育要與0——3歲兒童保育教育相互銜接!薄坝變簣@應為社區(qū)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務!蹦X科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0—3歲是人的大腦和各種機能發(fā)展最迅速的時期,也是為人的一生發(fā)展奠定基礎的時期。因此,開展0—3歲兒童的早期教育,形成以社區(qū)為依托的早期教育服務網絡,對于提高人口素質,構建首都現(xiàn)代化教育體系具有重要意義。于是,“親子園”應運而生。
親子園主要是面對3歲前幼兒及家庭,開展的家長與幼兒共同接受科學早期教育的機構。
親子活動中由于教師面對的不僅是幼兒同時有家長,因此,工作對象和內容決定了:親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親子活動、游戲和教育培訓,使家長(或孩子的養(yǎng)護人)、孩子,在教師的參與和幫助下,家長(或孩子的養(yǎng)護人)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幼兒教育知識和方法、幼兒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和諧的發(fā)展。也就是說,家長(或孩子的養(yǎng)護人)和孩子共同接受教育,家長(或孩子的養(yǎng)護人)的教育水平提高了,孩子們成長的質量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因此,家長工作是親子園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討論:
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在親子園的教育工作中存在以下問題:
1. “親子園”——重幼兒訓練,輕家長培訓
目前,據不完全統(tǒng)計,“親子園”主要以社會商業(yè)運作的形式為主,收費較高。雖然市政府設立了20家“社區(qū)早期教育基地”,但由于生存原因收費仍然較高,尤其是那些沒有國家經費支持的私立園、街道園。因此,“家長的需求就是親子園的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 的想法和做法的成為主流,有時甚至忽略了其科學性、合理性,一味迎合、滿足家長的需求與愿望。
因為家長有了經濟的付出,所以對孩子的發(fā)展和變化非常關注。于是,教師們加強了幼兒的各方面的技能訓練,對家長開展的工作卻很少,即親子活動中:只注重了“子”而忽略了“親”。
我園作為市立幼兒園,肩負著政府的關懷與期望,我們有責任將這關懷送到千家萬戶。同時,我園作為示范園肩負著推動社區(qū)學前教育發(fā)展的義務,我們做好學前教育的普及工作是義不容辭的。
2.家長——重經濟投入,輕有效方法(情感交流)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輕的家長們舍得在孩子教育上的投資,讓孩子玩高檔的玩具、上高檔的幼兒園、出入高檔的幼兒活動場所……然而錢不是萬能的。家長們一方面,已經意識到了3歲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卻忽略了自己在這其中的教育作用,他們對自己的孩子了解不夠、對教育了解不夠、對各種活動材料了解不夠,所以,多數(shù)的處理方法不夠科學;蛘咚麄兘洺R浴懊Α睘槔碛蓽p少與幼兒交流的時間和機會。
3.家庭——重保育,輕教育
由于招收3歲前幼兒的教育機構較少,因此,3歲前幼兒的入園率較低。90%的3歲前幼兒是在家中養(yǎng)育的,他們大多由祖輩、保姆看護,這些養(yǎng)護人科學育兒的水平不夠高,常常是以孩子不磕不碰、吃得多、長得高,作為評價孩子帶養(yǎng)好壞的標準。而如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卻重視不夠。
三.具體原則與策略:
。ㄒ唬畢⑴c性原則(操作性原則)
親子活動顧名思義是雙親(或親人)與孩子共同參與的活動。因此,只有讓家長真正參與到活動中,才能了解、理解、讀懂孩子和老師的工作。
1. 我是你們的大朋友:家長和老師以平等的、朋友式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去,與幼兒一起體驗游戲的快樂;與老師一起觀察孩子們的變化和發(fā)展。
2. 今天我是老師:請熱心幼兒園工作或某一方面有所特長的家長,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一名助理教師的身份參與到孩子們的活動中去,實際操作自己獨到的教育技能和方法,并與教師、家長共同分析、分享。
3. 育兒沙龍:
針對幼兒及家長中的主要問題,通過教師的精心安排和組織,開展的家園互動研討活動。主要有:
針對幼兒發(fā)展的不同階段的共性問題和個別家長的困惑,為家長們提供的------“解答式”交流。
教師或教育專家,針對幼兒發(fā)展特點和具體的行為表現(xiàn)開展的------“專題式” 交流。
請有某一方面特長或有成功經驗的家長主講的------“分享式”交流。
對案例分析的------“研討式”交流。
(二).指導性原則
指導性原則是以家長為主體,在家長與教師的互動過程中指導家長理解教育理念并實際操作。
1.講解示范法:在親子活動中針對幼兒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反映,教師邊操作邊向家長講解活動的由來;幼兒發(fā)展的典型心理、生理特點;玩具材料的選擇;家長在家如何尋找替代物等,由此反映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技能并影響家長。
2.提問法:針對家長教育孩子中共同存在的問題,教師在活動中及時發(fā)現(xiàn)契機向家長提問“怎么辦?”,從而了解家長的教育觀念,有針對地給予指導和幫助。
3.發(fā)現(xiàn)借鑒法:對家長中良好的教育觀念和方法,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并給予到位的肯定與支持,以引起大家的關注和學習,從而開闊家長的思路。
。ㄈw移性原則
遷移性原則是讓家長通過參與親子活動,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得到啟發(fā),并能夠運用到家庭教育中去。即:幼兒園拋磚,家長回家去引玉;使家庭成為教育孩子的課堂,家長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
1. 每日解讀:每一次的親子活動中,教師們都會向家長講解三個問題:a為什么要準備此游戲?b在游戲中幼兒可以得到哪些方面的發(fā)展?c在家中家長可以用什么作為代替物?
2. 游戲大會:家長通過舉一反三在家中創(chuàng)造的游戲與其他家長共同分享。
3. 童年游戲:家長將自己小時侯玩過的、有意思的,同時,可以促進孩子們得到很好發(fā)展的游戲與大家交流分享。
。ㄋ模畟性化原則
由于孩子個個不同、家庭各個有別、家長人人有異。因此,個性化教育才是能滿足每個孩子發(fā)展需要、并能使其個性潛能獲得充分、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教育。
1. 建立班級評價系統(tǒng):由于我園“親子園”招收的是1歲—3歲的幼兒,因此我們將每半歲幼兒分為一個班,并建立相應的評價標準。使各年齡班的教師對全班幼兒的整體發(fā)展有所了解,對個別幼兒發(fā)展的強項與弱項也有所掌握。同時,使教師和家長形成“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幼兒!钡慕逃砟睢
2. 建立每個幼兒的成長檔案:針對每個幼兒的發(fā)展狀況,家園雙方共同制定幼兒成長計劃及效果分析,同時,記錄幼兒成長、發(fā)展過程。
由父母、兒童、教師積極參與,形成"評價-指導-發(fā)展-評價……"不斷循環(huán)的、互動的、個性化的發(fā)展模式,
。ㄎ澹畬嵱眯栽瓌t
因為家長畢竟不是專業(yè)的教育工作者,同時,自己工作的壓力比較大。因此,短短的親子活動時間的效率就要比較高,解決問題的方法要拿起來可用,操作材料(替代物)家長回到家要方便收集、制作要簡單并便于活動中使用。
四.效果:
通過“親子園”的活動,幼兒各方面的能力有了飛躍式的發(fā)展,同時,提高了家長科學育兒水平,使嬰幼兒、家長、教師成為共同成長體、發(fā)展體,并形成了以我園(市立園)為示范基地,以社區(qū)為依托的早期教育服務網絡。這對推動社區(qū)學前教育的發(fā)展,提高人口素質,構建首都現(xiàn)代化教育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書目《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親子園家長工作原則與策略”的研究】相關文章:
數(shù)學建模策略的教學原則05-02
學習策略研究述評04-30
西方兒童策略研究04-28
語用失誤及策略研究04-26
論人格的研究策略04-28
淺議中文廣告英譯的原則和策略05-02
談正式討論中的語用原則與策略05-02
商標及廣告詞的翻譯原則與策略04-29
高校圖書館導讀的原則及策略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