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中的案例之前內部郵件里跟大家分享過,這次放出來,給更多設計師做參考,
如何看數據,如何思考,如何設計,如何驗證
。交互設計師很重要的一項技能就是讀懂產品數據,發(fā)現產品存在的問題,進而去優(yōu)化產品,最終驗證優(yōu)化的效果。
這個過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也就是本文標題所列舉的 :1.如何看數據,2.如何思考,3.如何設計,4.如何驗證。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小的案例,結合這幾個階段,說說我是怎么做的。
案例本身非常簡單,非常“輕”,沒有什么設計上的創(chuàng)新,也沒有運用多少高深的設計原理(但是最終的效果還是很贊的),主要跟大家分享整個過程里是怎么思考的,怎么讓數據指導設計。
1. 項目背景
支付寶公益是我最近負責的一個項目。其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在用戶完成捐助后,我們希望引導他把捐助活動的信息分享到社區(qū)上(如微博、開心網等等)。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通過社區(qū)渠道對捐助活動進行宣傳,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件事,讓更多人來獻愛心。
本次產品優(yōu)化的考核目標是:在用戶的捐助成功頁面,讓更多人去做這個分享。
在初期明確考核目標非常重要,這直接關系到之后怎么去做設計決策,以及項目后期的效果驗收。
2. 優(yōu)化前的數據
現在支付寶公益提供的分享渠道有: 、 、開心網、豆瓣、淘江湖、復制頁面鏈接地址(通過IM方式粘帖給好友)
基本涵蓋了主流的幾個社區(qū)。(之所以沒有人人網,因為它太惡心,這里就不細說了)
原頁面效果如下,非常淳樸、直白的設計,沒有任何的體驗問題。
相關數據(產品優(yōu)化前15天的數據,剔除了3天的活動日造成的影響):
通過 、 、復制頁面鏈接三個渠道進行分享的用戶,占所有分享渠道用戶的86.3%
在此頁面進行過分享的用戶,占據全部訪問用戶的26.4%(此數據沒有去重,既如果一個用戶分享了多個渠道,那么會算多個用戶。也就是說,實際進行分享的用戶比例比這個數據要低。)
開心網、豆瓣、淘江湖這三個渠道占比很小,幾乎可以忽略。
3. 思考
通過上面的數據,明顯可以得出這些結論:
a. 我們平行的列出了6種渠道,但是其中新浪、騰訊和復制鏈接,通過這三個渠道去分享的占了大多數
b. 支付寶公益前期的所有運營都花在 上,但是 的分享量卻也是非常的高
c. 總體26.4%的分享率并不高,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間
優(yōu)化的設計方案已經呼之欲出:
三個沒人用的社區(qū)渠道是否有存在的意義?是否是頁面上的干擾因素?是否可以直接砍掉?
如果讓 和 的分享入口在頁面上更醒目(如用更大的按鈕),是否就可以達到優(yōu)化的效果?
btw,這些結論都簡單到有點傻呼呼的地步,但是如果你沒看到數據,你也不會太容易得到這個結論
4. 優(yōu)化的設計方案
按照上面的結論,我只是花了10分鐘到微博上找按鈕素材,就有了如下的優(yōu)化方案:
之所以沒有直接砍掉開心網、豆瓣和淘江湖的入口,只是不想顯得這次改動太“大刀闊斧”,
電腦資料
《如何看數據,如何思考,如何設計,如何驗證》(http://www.shangyepx.com)。5. 結果驗證
下面是優(yōu)化后20天,觀察的數據:
成果:
對兩個微博的引導做了強化,數據各自都提升了72.4%
因為微博兩個渠道的強化,導致“復制頁面鏈接地址”的用戶少了25.5%
總體的,在這個頁面上進行分享的用戶,較原來提升了44.3%
另外三個渠道,雖然降了,但是本來數據量就小,根本不在乎這點差別
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認為這次輕量級的優(yōu)化很成功,回報率很高。
當一個產品已經成型、穩(wěn)定之后,我們會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優(yōu)化的過程里,這時候就需要更大的發(fā)揮數據的作用。
如果說在設計新產品時,80%的設計決策是依賴于設計師的經驗和直覺,那么在后期的產品優(yōu)化中,80%的設計決策則應該來自于數據。
我們常常在一些書籍、案例、培訓課程里面看到某公司某牛逼設計師某牛逼的設計,如僅僅是改了一個文案說辭就給公司帶來百萬級的收入增長。
這些案例不一定是真的,卻也并非不可能。細心觀察數據,從小的地方去著手,身邊的產品就有很多點供我們去挖掘。
Anyway,本文的這個例子僅是拋磚引玉。另外,希望其中的各分享渠道的數據,對各位設計其它產品時有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