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和”與《齊物論》的思想主旨
作者:許春華
哲學(xué)研究 2015年07期
[中圖分類號]B223.5
如果說“齊”“通”萬物是《齊物論》的思想旨趣,并由此開出莊子的精神境界,那么“和”則為詮解此思想旨趣的方式和臻至此境界的功夫。“和”與“天籟”“天鈞”“天府”“天倪”以及“照之于天”相聯(lián)接,在《齊物論》中主要涵義有三:一為涵納、融匯之義;二為調(diào)劑、均平之義;三為休止、超越之義。本文以“和”之疏釋為主線,試圖尋求詮解《齊物論》思想旨趣新的切入點(diǎn)。
一、“和”與“天籟”
如何理解《齊物論》的思想主旨,歷來眾說紛紜①,但認(rèn)可《齊物論》所要解決的是如何看待天地萬物或物論是非的問題,則為學(xué)界共識。而解決這一問題的前提是承認(rèn)天地萬物是一種蘊(yùn)涵多樣性、差異性的存在。孟子云:“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莊子云:“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莊子·齊物論》,以下凡引該書只注篇名)天地萬物之“物性”“不齊”是一種本然的狀態(tài)!褒R”、“通”物論的關(guān)鍵不在于天地萬物自身,而在于主體之“心”,或者說“齊物”在于“齊心”。(王博,第74-75頁)
如果說《齊物論》開篇“吾喪我”解決的是“齊物”之主體及其心性問題的話,那么承接的下文則試圖解決如何“齊”各種竅穴及其聲音的問題。我們先看南郭子綦與子游的對話:
子綦曰:“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子游曰:“敢問其方。”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fēng)。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dú)不聞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嚎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泠風(fēng)則小和,飄風(fēng)則大和,厲風(fēng)濟(jì)則眾竅為虛。而獨(dú)不見之調(diào)調(diào)、之刀刀乎?”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弊郁朐唬骸胺虼等f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無論是“似鼻、似口”等不同形狀的竅穴,還是“激者、謞者”等種種不同之聲音,乃種類繁多、各式各樣的天地萬物之隱喻,故莊子以“萬”來代稱,宣穎云:“所吹則萬有不同,可謂極參差之致也!(宣穎,第12頁)有的詮釋者認(rèn)為各種竅穴及其聲音是“物論不齊”之表征,清人林云銘云:“眾竅受風(fēng)上見句句形容不齊之狀,為下段知與言不齊相映照!(林云銘,第12頁)筆者認(rèn)為此論有膚淺之弊。從上下文來看,成玄英疏較為妥貼,如:“形勢無窮,略陳此八事。亦猶世間萬物,種類不同,或丑或妍,蓋稟之造化!(郭慶藩,第47頁)“似鼻、似口”等眾竅穴皆為“無物”之表征,如《齊物論》下文所云“環(huán)中”,惟有無物才空虛,空虛才能“以應(yīng)無窮”。故云“眾竅為虛”。只有眾竅穴之空虛與無窮,才會在自然之風(fēng)吹應(yīng)之下,發(fā)出“激者、謞者”等種種不同之聲音,故云“吹萬不同”。
眾竅穴發(fā)出的種種聲音盡管不同,但其相通之處在于兩點(diǎn):
第一,“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彼抉R彪云:“已,止也!(方勇,第40頁)“自已”即自行止息!跋獭闭f明了各種聲音的相通之處,宣穎云:“‘咸’字對‘萬不同’說,言雖‘萬不同’而無弗遍也……寫自然妙用,便曲盡也。”(宣穎,第12頁)“自已”、“自取”皆含有“自”字,可視為與“自然”、“天然”相等同層次的哲學(xué)概念②。郭象注:“天籟者,豈夫別有一物哉?即眾竅比竹之屬,接乎有生之類,會而共成一天耳……塊然而自生耳。自生耳,非我生也。我既不能生物,物亦不能生我,則我自然矣。自己而然,則謂之天然。天然耳,非為也,故以天言之。所以明其自然也,豈蒼蒼之謂哉!”(郭慶藩,第50頁)人籟、地籟與天籟之不同不在于聲音自身,如果說地籟、人籟皆為有聲之音,那么天籟則是“本然于心”的無聲之音,“人籟、地籟聞以耳,天籟則聞以心。有聲之聲,眾人皆聞之;無聲之聲,惟至人獨(dú)聞之,天籟是已。”(劉鳳苞,第21頁)所以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其誰”。即在于“怒者”和“聽”者、“聞”者,故明憨山大師認(rèn)為此句的主旨是“要人識取真宰也!(釋德清,第23頁)
第二,“和”乃本然天籟獨(dú)特之處。老子云:“音聲相和,前后相隨!(《老子》第2章)眾竅穴引發(fā)的各種聲音其共通之處在于,“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冷風(fēng)則小和,飄風(fēng)則大和”。林希逸云:“于與喁,又是相和之聲也!(林希逸,第15頁)劉鳳苞云:“唱以風(fēng)則和以竅,怒則號而濟(jì)則虛,皆天籟之自為起伏而已!(劉鳳苞,第24頁)此處之“和”乃融匯、涵納之義,“和”即融合、涵納了多種聲音在其中的天籟之音,“和”乃是發(fā)自天然、自然之聲的表征。
從《齊物論》的思想主旨來看,“齊物論”之“齊”在于“通”而非“同”!巴笔菍Χ鄻有院筒町愋缘呐懦,在先秦時代,“同”與“和”是相對的,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和”即對多樣性和差異性的融合、包涵。③(參見楊伯峻,第142頁)而《齊物論》所說“道通為一”、“知通為一”、“復(fù)通為一”,“通為一”亦指融合多元性、差異性基礎(chǔ)之上的統(tǒng)一和一致④,在此意義上說,“通”與“和”是相通的。王書岷云:“自不齊觀之,則有人籟、地籟、天籟之別;自其齊觀之,則人籟、地籟皆天籟也!(王書岷,第48頁)自然天籟之“和”是“齊物”的第一層功夫。
二、“和”與“天鈞”
莊子思想視野中的天地萬物渾然一體,“道惡乎隱而有真?zhèn)?言惡乎隱而有是非?道惡乎往而不存?言惡乎存而不可?”⑤大道本無真?zhèn)沃畡e,天地萬物無論大小、精粗,皆為大道之體現(xiàn)。儒墨諸家各自“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鼓吹言辯,四處游說。莊子認(rèn)為這種言辯之論、是非之爭只會遮蔽堙沒大道,“大道不稱,大辯不言”。道與言是相對相待的,“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睙o論是“詹詹”之“小言”,還是“炎炎”之“大言”,必定會“生是生非!(宣穎,第15頁)故“吹”與“言”相對,此處之“吹”乃承接上文,“吹”,宣穎云:“天籟自然!(同上)只要稟賦自然和美之風(fēng),大道自然會呈現(xiàn)。故而分辨彼與此、生與死、可與不可、然與不然、是與非等等,皆為一孔之成見,師心之自用,乃庸人自擾之!白晕矣^之,仁義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亂,吾惡能知其辯!币晃蹲非筮@種是非之辨、彼此之分、成毀之別,只會損害渾全大道,“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齊物論》)
《齊物論》以“方生之說”⑥為例,指斥那些計(jì)較于是非之分、彼此之別的爭論為“榮華之言”、“滑疑之耀”,“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他們各陳己見,各矜其是。這只能墮入無窮無盡的是非之“環(huán)”,而不能自拔。相反,得道圣人不會誤入是非之涂,“而照之于天”。成玄英疏:“天,自然也!(郭慶藩,第67頁)林云銘云:“鑒之于自然之天則也……‘照’字根上‘明’字來,‘天’字生下‘天鈞’、‘天倪’等字。此句最是肯綮!(林云銘,第16頁)
道之根柢乃是無偶無對,渾然不分!澳闷渑,謂之道樞!背尚⑹瑁骸芭,對也;樞,要也。”(郭慶藩,第68頁)只有站在“道樞”的高度,才會沖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之藩籬,以虛空之“環(huán)中”才能超越種類繁多的天地萬物、無窮無盡的是非之辯,宣穎云:“環(huán)而又中,則空虛不倚。得樞者似之,而應(yīng)物無窮,豈著是非之跡也哉。”(宣穎,第16頁)“以道觀之,物無貴賤!(《秋水》)天地萬物皆有所然、皆有所可,從道的視角來看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詭譎怪,并無差別。達(dá)至大道者“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徐復(fù)觀對此解讀為:“莊子不從物的分、成、毀的分別變化中來看物,而只從物之‘用’的這一方面來看物,則物各有其用,亦即各得其性,而各物一律歸于平等,這便謂之‘寓諸庸’”。(徐復(fù)觀,第245頁)“用也者,通也。”宣穎云:“無用之用者,以道通為一故也。”(宣穎,第16頁)此謂不執(zhí)己見,不以己是,寄寓眾人之情,順隨眾人之見,卻能虛心齊物,故“通也者,得也。適得而幾矣。”“幾”,郭象注:“幾,盡也!(郭慶藩,第72頁)陸樹芝云:“通即得其環(huán)中也。得其環(huán)中則幾于道矣!(陸樹芝,第22頁)“得其環(huán)中”、“通而為一”皆謂得道,難怪王先謙如此概括《齊物論》之思想主旨:“天下之物之言,皆可齊一視之,不必致辯,守道而已”。(王先謙,第9頁)
可世俗之人執(zhí)著于是非之辯者比比皆是,他們費(fèi)盡心機(jī),似狙猴斤斤計(jì)較“朝四”、“暮三”一樣,“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唯達(dá)者知通為一”。宣穎云:“達(dá)者照之于天也。”(宣穎,第16頁)為道圣人“順物自然”(《應(yīng)帝王》),將彼此、是非、生死、然不然、可不可等融貫于渾然一體的大道,于此則不會為“朝三暮四”而“喜怒為用”,這就是莊子所云“和之于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扳x”,古字同“均”,均平自然之義,成玄英疏:“天均者,自然均平之理也”。(郭慶藩,第74頁)“兩行”,即并行不悖,宣穎釋為“我與物皆聽之”(宣穎,第17頁)恐有不妥。劉鳳苞云:“和者,兩得其平,同歸于化,即因是因非也。天然均平而不勞。均是非而任其兩行”(劉鳳苞,第40頁),適得其義。“兩行”不是使天地萬物、是非物論任何一方高于另一方,更不是將彼此是非對立,而是均平等同看待;站在大道的高度觀照是非之爭,則“無是無非,無非無是”,即“道通為一”,“和之于是非者,和其是非而歸一也。天鈞者,均平而無彼此也。兩行者,隨其是非,而使之并行也”。(林希逸,第27頁)此句“和”與“天鈞”、“兩行”之義相近。由此來看,“休乎天鈞”不是要取消天地萬物和彼此是非,更不是將“是”或“非”任何一方凌涉另一方,而是警示世人不要誤入“朝三暮四”之爭,亦即陷入是非之論迷途而不能自省,“休,即是將自己的智慧融和在天鈞、道樞上面,而不流轉(zhuǎn)下去作分別之知”。(徐復(fù)觀,第245頁)在休止是非的前提下,“和”既承認(rèn)天地萬物各有其合理性和有限性,同時在“照之于天”、“道樞”、“天鈞”的高度超越天地萬物自身的差別與對立。此處之“和”乃是莊子“齊”、“通”物論的又一層功夫。
三、“和”與“天府”、“天倪”
《說文》云:“辯,治也,從言!鞭q與言不同,言更多的是平鋪直敘,辯則為激烈陳詞,力圖勝出!氨娙宿q之,以相示也。”宣穎云:“各相矜。”(宣穎,第19頁)“辯”使各方各持己見,各執(zhí)其是,導(dǎo)致“辯也者,有不見也!眲ⅧP苞云:“辯者只見得一邊,卻不見道之全體!(劉鳳苞,第49頁)大道本來渾然大全,但世俗之人執(zhí)迷偏見,將“有左有右,有倫有義,有分有辯,有競有爭”視之為“八德”,宣穎云:“庇德也!(宣穎,第19頁)他們根本不懂得“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之理。得道圣人則不同,在看待“辯”、“論”、“議”的態(tài)度上層次分明,“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nèi),圣人論而不議;《春秋》經(jīng)世,先王之志,圣人議而不辯”。圣人深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之理,故對“辯”存而“懷之”,即將是非爭辯“懷之于心”(陸樹芝,第26頁),“渾然不露”。(劉鳳苞,第49頁)“懷之于心”亦即收藏于涵容大道、天地萬物之“天府”,蔣錫昌云:“天府,即自然之府藏,亦即大道之府藏。換言之,即至人藏道于心之心竅也”。(蔣錫昌,第157頁)“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不能滿溢、不可窮竭正可見“天府”之廣大無窮,鐘泰以“天鈞”與“天府”相近,“以其不偏言,則曰天均;以其無盡言,則曰天府,總之一天而已”。(鐘泰,第51頁)由“天府”而發(fā),既無窮無盡,亦無心無偏,故而“不知其所由來”,郭象注:“至理之來,自然無跡”。(郭慶藩,第88頁)是非之辯必使雙方鋒芒顯露,炫“以待盡”⑦!拜峁狻奔错樒渥匀欢坏能壍,韜光養(yǎng)于“天府”,宣穎云:“葆,韜藏也。光芒都蘊(yùn)蓄不露”。(宣穎,第20頁)
在莊子看來,尋找一種能夠“正”你、我、他是非爭辯的標(biāo)準(zhǔn),無異于緣木求魚。是非之爭只會導(dǎo)致彼此雙方“化聲之相待”,郭象注:“是非之辯為化聲”。(郭慶藩,第109頁)林希逸云:“相待者,相對相敵也。”(林希逸,第43頁)如何拒斥是非之辯、休止彼此紛爭?莊子給出的方式是:“和之以天倪”!疤臁,自然;“倪”,端倪。宣穎云:“天倪,則無端矣!(宣穎,第23頁)恐為不妥!昂椭蕴炷摺辈⒎菦]有端倪,而是說自是非爭辯端倪之始即以“和”的功夫休止、超越之,亦可說自天地萬物之源頭“物之初”(《田子方》)即貫之以“和”的方式。“曼衍”,陸樹芝云:“無窮極也。”(陸樹芝,第33頁)“因”即因順自然,“窮年”即“終其天年”之意。郭象注:“和之以自然之分,任其無極之化,尋斯以往,則是非之境自泯,而性命之致自窮也!(郭慶藩,第109頁)世俗之人根本不能領(lǐng)悟“和之以天倪”之義,也就體會不出“是”與“不是”、“然”與“不然”“復(fù)通為一”之道,更不會理解“是”與“不是”、“然”與“不然”之間的差異“亦無辯”之理。得道圣人自始至終以“和”的方式超越是非之辯,任其發(fā)展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罢裼跓o竟”,“無”即虛無之心,以虛無之心觀照是非之辯、彼此之爭,則“忘年忘義”,“忘”即“坐忘”(《大宗師》)、“誠忘”(《德充符》)之“忘”,即超越生死、是非、彼此、可不可、然不然!熬埂蓖熬场保盁o竟”即“無何有之鄉(xiāng)”(《逍遙游》),如此則可“無翼而飛”,游心于逍遙之境?梢姶颂幹昂汀蹦诵葜、超越之義,是“齊”、“通”物論的又一層功夫。
四、結(jié)語
由此可見,“和”與“天籟”、“天鈞”、“天府”、“天倪”以及“照之于天”相聯(lián)接,成為表征《齊物論》思想主旨的一條紅線。歷代注釋者在闡釋、理解這組概念之義理時,有兩種偏差之嫌:
其一,是將“天籟”、“天鈞”、“天府”、“天倪”等視之為完全相同涵義之概念。“天倪”,劉鳳苞云:“端也。天然端倪而未露者,猶天籟也”。(劉鳳苞,第61頁)林云銘云:“‘照’字根上‘明’字來,‘天’字生下‘天鈞’、‘天倪’等字。此句最是肯綮!(林云銘,第16頁)陸樹芝還將“環(huán)中”、“天府”、“參萬歲一成純”等與“天鈞”、“天倪”串為一條思想主線,“是非相持,則乖而不和矣。若止于不知,則是非俱泯。復(fù)還其沖漠無朕之體,是‘和之以天倪’也。既和以天倪,則得其環(huán)中,以應(yīng)無窮,即兩行之天鈞,不竭不盈之天府也,豈不曼衍無盡乎?此正所謂‘參萬歲而一成純,萬物盡然而已是相蘊(yùn)’!(陸樹芝,第33頁)
當(dāng)然,這組哲學(xué)概念均與“照之于天”同理,與“道樞”同義,與“和”相聯(lián)而“齊”、“通”萬物,故清人吳峻曰:“齊者,和之于是非也”。(參見方勇,第160頁)但深究起來,還有其細(xì)微差別!疤焘x”(均)是指一種是非之辯已然明顯,故而需用一種“自然均平之理”均衡看待。“天倪”更側(cè)重于從是非之辯初露端倪,而不是待爭辯已起時,即以“自然之理”休止和超越。正因?yàn)椤昂椭蕴炷摺保艜瞥觥耙蛑月,所以窮年也!睆钠淞x理之別來說,“天籟”是“自取”之義,“天鈞”是“均平”之義,“天府”是“斂藏”之義,“天倪”是“發(fā)端”之義。
其二,是將“天籟”“天鈞”“天府”“天倪”以及“照之于天”視之為邏輯上的前后或上下關(guān)系。明人陸西星《南華真經(jīng)副墨》認(rèn)為,《齊物論》“先以‘喪我’二字為一篇之眼目,繼以‘天籟’提上一步說,為眼目中之正眼,如下‘照之于天’、‘天均’、‘天府’、‘天倪’,皆從此生”。(陸西星,第45頁)筆者認(rèn)為,“天籟”、“天均”、“天府”、“天倪”盡管存在前后文的關(guān)系,但并非是邏輯上的前后或者說上下關(guān)系,而是思想上的并列關(guān)系,均為通達(dá)《齊物論》思想主旨之表征和思想旨趣之切入點(diǎn)。如文中所述,從這組概念與“和”相聯(lián)來說,“天籟”是“協(xié)調(diào)”之“和”,“天鈞”是“兩行”之“和”,“天府”是“蘊(yùn)蓄”之“和”,“天倪”是“休止”之“和”。
如果說“齊”“通”物論是《齊物論》思想主旨的一種表達(dá)式,“和”與“天籟”“天鈞”“天府”“天倪”相聯(lián)結(jié),則為臻至此“道通為一”精神境界的功夫,亦即貫通《齊物論》的一條思想主線。它要解決如何看待天地萬物或物論是非的問題,當(dāng)然這種解決不會是一種物理意義上放大、縮減或毀滅式的解決,而只能是一種哲學(xué)意義上的解決,是一種精神層面的境界形態(tài)的解決。值得注意的是,莊子建構(gòu)的既是一種與儒家“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中庸》)相同的天地萬物平等自由的精神世界,又是一種以“圓成眾生”為己任的價值體系,“無時無刻不沉浸于眾生萬物之中,以眾生萬物的呼吸為個人精神的呼吸;以眾生萬物之自由為個人的自由!(徐復(fù)觀,第251頁)這不僅昭示出莊子“以道觀之,物無貴賤”(《秋水》)、“獨(dú)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天下》)的精神境界,更透顯出莊子致力于構(gòu)造一種人與環(huán)境的自然和諧、人與人的社會和諧、人與自身的內(nèi)心和諧的思想旨趣,無疑具有與現(xiàn)代生態(tài)文明相通的獨(dú)特倫理價值。
注釋:
①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齊物—論”和“齊—物論”。前者以劉勰為主,后者以郭象為主。(參見李振綱,第19頁)
②徐復(fù)觀認(rèn)為,“自己(已)”即是“自取”、“自然”、“自由”。(參見徐復(fù)觀,第238頁)
③西周末年,太史伯與鄭桓公對話:“夫和實(shí)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國語·鄭語》)
④關(guān)于莊子“通為一”的涵義,可參見《莊子“道通為一”新探》一文。(李晨陽,第56-58頁)
⑤對于這四句詰問,歷代注釋者異常重視,如林云銘云:“四語俱詰問,以起下文之意”。(林云銘,第15頁)王夫之云:“一篇提要。”(王夫之,第90頁)
⑥“方生之說”可參見《莊子·天下》篇惠施之論:“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有注者推斷,“《齊物論》一篇全為惠子、公孫龍等而發(fā),蓋惠子輩以善辯著名,物論所以不齊也,故篇中多引其言,又指其事云。”(林云銘,第16頁)今人王博亦以“方生之說”指稱。(王博,第78頁)
⑦《齊物論》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恭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
作者介紹:許春華,保定學(xué)院、河北大學(xué)哲學(xué)系
【“和”與《齊物論》的思想主旨】相關(guān)文章:
《莊子·齊物論》主旨淺析04-27
齊物·齊言·齊論--齊物論也釋04-27
材料和主旨 (教案)04-25
論楊萬里的唯物論思想04-30
從《孔子詩論》所言《關(guān)雎》主旨看儒家的禮教思想11-18
從齊讀和點(diǎn)撥看精彩的課堂04-29
思想和行為05-02
評賞《齊物論》04-30
試論《淮南子》中齊地的五行思想04-29
康德的思想來源和思想方法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