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国产精品100页,美女网站色免费,国产白嫩美女免费观看,欧美精品亚洲,欧美韩国xxx,欧美性猛交xxxxxxxx软件

第四章農業(yè)推廣方法

時間:2023-05-01 02:16:06 資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第四章農業(yè)推廣方法

第四章農業(yè)推廣的基本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農業(yè)推廣的基本程序并能夠靈活運用,能夠根據創(chuàng)新擴散過程的特點綜合運用不同的農業(yè)推廣方法

重點:農業(yè)推廣的基本程序及其夠靈活運用,農業(yè)推廣大眾傳播、集體指導和個別指導等基本方法。

難點:推廣方法的選擇與綜合運用

第一節(jié) 農業(yè)推廣方法

農業(yè)推廣方法是農業(yè)推廣部門和推廣人員為達到推廣目標,對推廣對象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組織措施、教育和服務手段。農業(yè)推廣的手段,是指在傳播農業(yè)技術時所利用的各種載體和媒體。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傳播媒體的不斷創(chuàng)新,推廣方法也更加豐富,作為推廣部門和推廣人員,必須學會掌握正確的推廣方法,運用各種手段,具有較高的推廣技巧,為實現農業(yè)推廣的最佳效果而服務。

1984年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出版的《農業(yè)推廣》一書中,按照傳播方式將農業(yè)推廣方法分為三大類:大眾傳播法、集體指導法和個別指導法。

一、大眾傳播法

大眾傳播法是農業(yè)推廣人員將農業(yè)技術和信息經過選擇、加工和整理,通過大眾傳播媒體傳播給廣大農民群眾的推廣方法。

(一)大眾傳播媒體的特點

1、信息傳播權威性高

2、信息傳播具有很好的時效性,信息量大,速度快、成本低、效益高、范圍廣

3、信息傳遞方式是單向的

(二)大眾傳播媒體的類型及其特點

大眾傳播媒體分為文字印刷品媒體和視聽媒體等兩大類型,并各有自己的特點。

1. 文字印刷品媒體

依靠文字、圖像組成的農業(yè)推廣印刷品媒體包括報紙、書刊和活頁資料。這些讀物可以不受時間限制,供農民隨時閱讀和學習;可以根據推廣項目的要求,提前散發(fā),能較及時、大量、經常地傳播各種農業(yè)信息。

(l)報紙、雜志

報紙是農業(yè)推廣的有效傳播渠道,它傳播對象廣,速度較快,信息容量比較大。 雜志與報紙相比,具有容量大、內容豐富系統(tǒng)的特點,但一般周期較長,沒有報紙傳播速度快。

(2)墻報

墻報是應用比較廣泛的推廣手段。一般來說,墻報具有體裁廣泛、形式多樣、內容可長可短,時間可根據要求而定,省時省力,適合于農業(yè)推廣在一定區(qū)域傳播的特點。

(3)黑板報

在目前推廣部門經費普遍緊張,尤其是村級農技服務組織缺乏經費的情況下,黑板報是一種經濟實用的推廣普及手段?衫煤诎鍒罂怯嘘P科普知識,如有關食品安全等方面的

問題,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

(4)書籍

書籍是一類系統(tǒng)介紹某方面理論和技術的媒介,特點是專業(yè)性強,周期長,介紹的專業(yè)知識相對陳舊,但特別適合了解某專業(yè)理論和技術的系統(tǒng)發(fā)展,適合農業(yè)推廣教育中理論和技術系統(tǒng)培訓等方面作參考。

2.視聽媒體

農業(yè)推廣活動中的聲像傳播是指利用聲、光、電等設備,如廣播、電視、錄像、電影、VCD、幻燈等,宣傳農業(yè)科技信息。這種宣傳手段,比單純的語言、文字、圖像(圖畫、照片)有著明顯的優(yōu)越性。視聽媒體以聲像與農民溝通。

(1)廣播

廣播包括無線廣播和有線廣播兩種,依靠聲音傳遞信息,是占有時間的媒介。傳播速度快,適于傳播較簡單的信息,如天氣預報、病蟲害預報等。

(2)電視

電視是遠距離圖像和聲音的直接傳播手段,是當代人們傳遞和接受聲像信息最多最快的一種工具。在農業(yè)推廣中,運用電視節(jié)目開展農業(yè)技術專題講座,介紹新信息、新品種、新產品,宣傳新技術成果等,影響面大,效果好。

(3)錄音、錄像

錄音是通過唱片錄音、磁性錄音、光學錄音等方法把聲音記錄下來,以備隨時播放。它可以長期保存,反復使用,有利于擴大范圍、增強傳播效果。

(4)電影

電影是用攝影膠片,通過復雜調控過程,用聲、光、電傳遞音像的一種動態(tài)視聽媒介。農業(yè)電影是指專門用來傳遞農業(yè)信息的影片,有農村故事片、農業(yè)科教片、農業(yè)記錄片等,電影能將人物聲音、圖像、色彩結合在一起,經過復雜調控過程后放映,對人們吸引力大,興趣感強,深為廣大農民群眾歡迎。

(5)網絡

作為現代傳媒技術,網絡是農業(yè)推廣極為重要的溝通與傳播渠道。他可以集合語言、文字、聲音、圖像的特點,打容量、高速度地承載和傳播農業(yè)信息,做到及時更新,而且可以實現信息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的互動。

3、靜態(tài)物像傳播媒體

以簡要明確的主題展現在人們能見到的場所,從而影響推廣對象的方式。

如廣告、標語、科技展覽陳列等。靜態(tài)物像媒體以靜態(tài)物像與農民溝通。

這里著重介紹科技展覽陳列的方式:

科技展覽是將某一地區(qū)成功的技術或優(yōu)良品種的實物或圖片定期地、公開地展出。 由于科技展覽把聽和看有機地結合起來,環(huán)境和氣氛比較輕松愉快,有利于技術的普及和推廣,有利于推廣人員和農民的接觸和交流,效果非常顯著。

如何提高科技展覽的效果?

一般應將展覽場所安排在交通方便、較為寬敞的地方,并設置明顯的標記;

展覽之前,要廣為宣傳,使農民知道展覽的時間;

展覽過程中,展覽陳列要主題突出,以明顯的對比、生動的形象。鮮明的色調,配合講解,示范表演。

最好要在介紹技術時,附有資料或銷售相應的種子和其他物。

科技展覽的陳列品有以下幾種形式:

(l)樣品。農用物資、農機具、農業(yè)生產成果樣品或標本等,直觀地反映推廣內容的形態(tài)、特征,加以圖文介紹,便于農民了解其性能、特點、使用方法等,可信度高、直觀性強,便于擴大傳播范圍,便于滿足農民學習的重復性要求。

(2)模型。繪制農業(yè)技術成果的圖片或制作模型,反映其特征或特性?梢赃\用放大、縮小或夸張手段,提高清晰度和可視性,一般比實物造價低、耐搬運。

(3)照片。與模型的特點和功能基本一致,畫面更真實可信。通過對不同時間、空間的照片進行編輯、排列,可以更全面、系統(tǒng)地反映農業(yè)生產技術的全過程,增強傳播效果。

(三)大眾傳播法的應用

在農業(yè)推廣活動中,根據大眾傳播不同媒介的不同特點和農民采用新技術的不同階段,揚長避短,充分發(fā)揮媒介的作用。

1、介紹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成果等,讓廣大農民認識到新事物的存在及其基本特點,從而引起他們的注意和激發(fā)他們的興趣。

2、傳播具有普遍意義的有關信息(包括家政和農業(yè)技術信息)

3、發(fā)布市場行情、天氣預報、病蟲害預報、自然災害警報等時效性較強的信息,并提出應采取的具體防范措施。

4、針對多數推廣對象共同關心的生產和生活問題提供咨詢服務

5、宣傳有關的農村政策和法規(guī)。

6、介紹推廣成功的經驗。

總之,大眾傳播的方法要根據不同的推廣對象(如文化程度的不同、經驗的不同等)及其認識程度,有針對性地進行。

二、集體指導法

集體指導法又稱團體指導或小組指導法,是指推廣人員在同一時間和同一空間內對相同或類似需要與問題的多個目標群體成員進行指導和傳播信息,即在同一類型地區(qū)、生產和經營方式相同的條件下,采取小組會議、示范、培訓、參觀考察等方法,集中地對農民進行指導和傳遞信息的方法。

采用此方法,一次可向多人進行傳播,達到多、快、廣的目的,是一種介于大眾傳播和個別指導之間的比較理想的推廣方法。

(-)集體指導法的特點

1、指導范圍較大,推廣效率高 集體指導是一項小規(guī);顒,涉及對象相對較多,推廣者把信息傳遞給接受者,這些接受者作為“義務廣播員”對信息進行廣泛的發(fā)散傳播,因此可以節(jié)約推廣者直接工作時間,從而提高了推廣效率和經濟效益。

2、易于雙向交流信息,信息反饋及時 集體指導法一般是由推廣者引導推廣培訓對象從事各種活動,推廣人員和農民可以面對面的溝通,推廣人員的建議、示范、操作可以立即得到農民的反饋意見,以便推廣人員采取相應的方式,使農民真正掌握所推廣的技術。

3、利于開展討論,達到一致意見 推廣人員與農民可以進行討論,農民與農民之間也可以進行討論或辯論。通過討論可以澄清對某些技術信息的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特別是不同的見解,通過互相交流、討論,辨明是非,最后達到完全理解掌握技術的目的。

4、注重整體效應,共同問題易于解決,特殊要求難以滿足 由于集體指導法注重整體性,在短時間內只是對每個成員共同關心的問題或感興趣的事情進行指導或討論,對某些人

的一些特殊要求則無法予以滿足。

(二)集體指導的具體應用

集體指導有集會、小組討論、培訓班、示范、現場指導等多種形式:

l.集會

集會種類很多,到目前為止,尚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分類法,就集會的規(guī)模來講小到十幾人,大到全省性、全國性的各種聚會和慶祝會,人數可上千人、萬人等。按討論的方式分類,常用的有以下幾種形式:

(1)工作布置會。 (2)經驗交流會。

(3)專題講習班。 (4)科技報告會。

2.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是所有推廣方法中采用最廣的一種,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討論,以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對推廣人員來說,通過組織討論,一方面使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達成共識,另一方面是通過交流,達到互相學習的目的。

優(yōu)點:讓參加者積極主動參加討論,同時可以傾聽多方的意見,從而提高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

缺點:費時,工作成本較高,效果往往取決于討論的主題和主持人的水平。如果人數太多,效果也不理想。

一般采用農業(yè)專題討論和非正式討論交流二種方式

(1)農業(yè)專題討論。由農業(yè)推廣人員根據群眾關心的問題,提出問題,并請對此問題有經驗或見解的農民參加討論。但問題要新穎,而且能引起人們的興趣,在討論中如引起爭論,推廣人員要加以引導,力爭能取得良好效果,使大家的認識得到提高。

(2)非正式討論會。農業(yè)推廣人員利用大家適宜的時間,不拘形式地把部分農民集中在一起,討論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流信息、經驗和觀點,借此機會推廣人員把有關的知識和技術推薦給農民。

參加小組討論的人數一般在6~15人,最多不超過20人。需要安靜的環(huán)境

小組討論在推廣中適用于以下情況:

改變參加者的觀點;

激發(fā)參加者的合作精神;培養(yǎng)參加者責任感;

提高參加者的評論和思維能力;

發(fā)現和鼓勵富有潛力的領導者;

對某個問題或看法做出一致的決定。

小組討論需要經過設計、組織、引起討論等階段。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討論主持人的選定。一個好的主持人應具備有關討論問題的基本知識,以引導討論,同時,便討論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進行,取得預期效果。

3.培訓

在一段時間內,把與推廣項目有關的人員組織起來,就推廣項目過程中有關的問題,集中培訓。根據參加人員的不同,其培訓的內容深淺應有所不同,如是推廣項目區(qū)的有關領導、推廣人員、農民技術員、科技示范戶,則就推廣項目中的技術信息進行較為系統(tǒng)的培訓。在培訓過程中多講怎么做,少講為什么。對農民進行基礎知識的培訓,使為了提高農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講課內容要力求語言通俗易懂。盡可能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提供教學效果。

4.示范

示范又分為成果示范和方法示范兩種,是推廣工作中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是指通過實際操作,向農民展示某一新成果在農業(yè)生產中的實際應用所獲得的結果或某一新技能的實際操作過程。

例如,水稻優(yōu)良品種引進經試驗成功后,必須選好示范戶和示范地點進行示范推廣工作,通過示范效果展示給周圍農民,以引起農民感興趣而效仿,并為大面積推廣做準備。方法示范如,果樹修剪、棉花打頂、玉米采筍、仔豬去勢、雛雞公母識別等。

5. 實地參觀——現場指導

現場指導是指組織農村領導、農民技術員、科技示范戶及農民到試驗、示范現場參觀考察并對他們進行實地指導,是通過實例進行推廣并集討論、考察、示范于一體的重要推廣方法。

其參觀的地點和單位,可以一至多個,交通要便利;具體單位可以是農業(yè)試驗站、農場。農戶、農業(yè)合作組織或其他農業(yè)企業(yè)。通過參觀訪問,農民親自看到和聽到一些新的技術信息和成功經驗,不僅增加了知識,而且會產生更大的興趣。

組織實地參觀需要確定負責人。

三、個別指導法

個別指導法是推廣人員和農民單獨接觸,研究討論共同關心或感興趣的問題,是向個別農民直接提供信息和建議的推廣方法。

農民因受教育程度、年齡層次、經濟和環(huán)境條件的不同,對創(chuàng)新的接受反應也各異。個別指導宜采取循循善誘,有利于農民智力開發(fā)及行為的改變。

(-)個別指導法的特點

1、針對性強 農民的情況千差萬別,各不相同,個別指導法有利于推廣人員根據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適應其個別要求,使個別問題得到解決。從這個意義上講,個別指導法正好彌補了大眾傳播法和集體指導法的不足。

2、解決問題的直接性 推廣人員與個別農民或家庭直接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通過平等地展開討論,充分地交流看法,坦誠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使問題及時得到解決。

3、溝通的雙向性 推廣人員與農民溝通是直接的和雙向的。一方面有利于推廣人員直接得到反饋信息,了解真實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另一方面能促使農民主動地接觸推廣人員,愿意接受推廣人員的建議,容易使兩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感情。

4.信息發(fā)送量的有限性 個別指導法的效果是個別而又分散的,單位時間內信息發(fā)送量有限,服務范圍窄,占有人力、物力多,費用高,不能迅速在廣大農民中傳播。

(二)個別指導法的應用

個別指導法有農戶訪問、辦公室咨詢、信函咨詢、電話咨詢、田間插旗法、電腦服務等形式,現分別敘述如下:

1. 農戶訪問

這是推廣人員與農民之間最常見的個別接觸的形式,二者之間面對面地直接溝通,成本高、接觸小,但具有說服性,所以農戶訪問無論在推廣計劃的設計或執(zhí)行期間,都有使用價值。通過農戶訪問,推廣人員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農民的需要,并幫助農民解決問題,特別是解決個別農民的特殊問題尤為有效。

(1)農戶訪問的適當時期。

① 農民邀請;

② 推廣人員與農民建立較密切的關系,或使農民認識推廣人員的能力與熱誠;

③ 農民試用新方法時。如農民接受推廣人員建議引種雜交棉花進行試種時,推廣人員的訪問會促進農民實施;

④推廣人員為了獲得某地區(qū)的農業(yè)問題及農業(yè)推廣工作的成果。

(2)農戶訪問的注意事項:※

為了提高農戶訪問的效果,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訪問要有目的、計劃及準備。如果農民提出的問題解釋不了,要實事求是地向農民講明。

②選擇好訪問對象。應重點選擇農村的“三戶”即科技戶、示范戶、專業(yè)戶,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一般農戶。

③ 堅持經常訪問,特別在關鍵時期要不失時機地對農戶進行訪問,不斷向農民提供信

息,發(fā)現情況,及時幫助解決問題

④ 訪問時推廣人員要有同情的態(tài)度,關心農戶問題,并有興趣和信心幫助解決 ⑤ 做好訪問記錄,盡可能多記、記全,訪問后要及時整理

⑥ 訪問要有結果,對被訪問農戶要進行考評。

(3)農戶訪問實施步驟

第一,準備工作。

在訪問之前,推廣人員對被訪問者情況以及訪問目的兩方面要有充分的了解。

第二,訪問中的技巧和要領。

推廣人員與被訪問的農戶進行面對面的交談。要使訪問進展順利并取得成功,圍繞訪問的目標及具體內容,注意交談技巧。

可歸納為以下幾個原則

①對農民態(tài)度要和藹,有同情心,并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氣氛中進行

②推廣人員虛心誠懇、耐心地聽取農民的意見和要求

③訪問全過程維持雙向溝通的行為。

④避免觸及個人隱私。

第三,解決問題。

農戶訪問主要目的是要解決問題,幫助農民排除困難,提出改進措施和辦法,傳授農業(yè)知識等。訪問人員不可擅自主張,代替農民做任何決定,這是訪問的一條重要原則。農民自己決定問題,不僅能培養(yǎng)農民處理事物的能力及學習的經驗,而且對農業(yè)推廣工作的開展極為有利。

訪問過程中若有些問題不能當場解決,推廣人員回去后再想辦法幫助農民解決,并及時反饋。同時制定下一次訪問計劃,以保證農戶訪問工作的連續(xù)性。

第四,訪問后的總結工作。

由于農戶訪問是一件費工、費時的工作,每次農戶訪問都希望能得到好的效果,因此,每次訪問之后要做總結工作。訪問結束后,對一些關鍵性的數據和結論當面進行核實,以消除誤差;氐睫k公室后,立即整理資料并健庫,以保證資料完整和便于系統(tǒng)保存。

(4)農戶訪問的優(yōu)缺點。

優(yōu)點: ① 推廣人員可以從農戶獲得直接的原始資料;

② 與農民建立友誼,保持良好的公共關系;

③ 容易促使農戶采取新技術的行動;

④ 有利于選擇示范戶及各種義務領導人員;

⑤ 有利于增加其他各種推廣方法的效果。

缺點: ①推廣人員花費時間和經費較多;

②訪問的農戶相對較少;

③有時訪問的時間不一定適合農民的方便與需要。

2.辦公室咨詢

辦公室訪問又稱辦公室咨詢或定點咨詢,是指推廣人員在辦公室(或定點的推廣教育場所)接受農民的訪問(咨詢),解答農民提出的問題,或向農民提供技術信息、技術資料的推廣方法。這反映了農民的主動性,是比較高層次的咨詢服務工作。

農民來辦公室訪問(咨詢),從心理上分析,這類農民希望得到幫助和急待解決某一個問題,期望推廣人員有一個滿意答復,同時這類農民一般學習與興趣都異常濃厚,對推廣人員要求也很高。從主動與被動的角度分析,農民是主動求教的,他們很容易接受推廣人員的建議和主張,效果好。

辦公室訪問的優(yōu)缺點。

優(yōu)點:①來訪問的農民學習的主動性較強,都想接受推廣人員的指導,效果佳;

②推廣人員節(jié)約了時間、資金,與農民交談,密切了雙方的關系。

缺點:①來訪的農民數量有限,不利于新技術迅速推廣;

②農民來訪不定期、不定時、不定提出什么問題,給推廣人員帶來一定的難度。許多推廣機構注意從辦公室咨詢工作中捕捉信息,進行追蹤調查,獲得更詳盡的資料,進而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推廣人員可利用節(jié)假日、集會和各項公眾活動周(日、月),開展咨詢、宣傳活動。

3.信函咨詢

信函咨詢是個別指導法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形式,是以發(fā)送信函的形式傳播信息。它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也沒有方言的障礙。不僅為推廣人員的工作節(jié)省了大量寶貴時間,而且,農民還能獲得較多、較詳細、可保存價值的技術信息資料。

信函咨詢在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應用較為普遍,但在目前在我國應用較少。其原因有:農民文化程度低;推廣人員回信占用時間長且效率低;函件郵寄時間長。

注意事項:回答農民問題盡可能使用準確、清楚、樸實的詞語,避免使用專業(yè)術語; 對農民的信函要即使回復。

4.電話咨詢

利用電話進行技術咨詢,是一種及時、快速、高效的溝通方式,在通訊事業(yè)發(fā)達的國家或地區(qū)應用較為廣泛。但使用電話咨詢受到一些條件限制,一是電話費用高;二是受環(huán)境限制,只能通過聲音來溝通,不能面對面地交流。

5.電腦服務

自從人類進入計算機時代,計算機已成為農業(yè)推廣工作的重要輔助工具,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一般來說,計算機服務有以下幾種:

(l)技術監(jiān)測。對農業(yè)環(huán)境、農業(yè)生態(tài)和農作物生長發(fā)育情況的觀察資料進行分析處理,獲得農業(yè)生產所需求信息,并向生產者提前發(fā)出預報、警報或報告,為農業(yè)技術措施的選擇提供依據。

(2)信息服務系統(tǒng)。建立通用技術信息庫,將農業(yè)科學研究成果和實用技術信息貯存于軟件中,用戶根據需要,輸入關鍵詞即可調出有關信息,用以指導農業(yè)生產。

(3)專家系統(tǒng)。專家系統(tǒng)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個應用領域,總結和匯集專家的大量知識與經驗,借助計算機進行模擬和判斷推理,以解決某一領域的復雜問題。

第二節(jié) 農業(yè)推廣程序

一、農業(yè)推廣程序

農業(yè)推廣程序就是推廣工作的秩序和步驟,是農業(yè)推廣原則在推廣工作中的具體應用,它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正確掌握和運用推廣程序,可使推廣工作達到預期效果。

建國以來,由于各個歷史時期經濟、文化環(huán)境的不同,農業(yè)推廣的形式和立足點也不同,簡單地講,可以歸納為“田、點、板、網、包”五個字。

即二十世紀50年代初抓試驗田、種子田、豐產田。 “田”

50年代末逐步發(fā)展試驗示范點或農業(yè)推廣工作基點。 “點”

60年代抓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等農業(yè)推廣樣板田。 “板”

70年代以縣、公社、大隊、生產隊建立“四級農科網”。 “網”

80年代聯(lián)產承包。 “包”

實際上以上五種形式都離不開“試驗、示范、推廣”這一基本程序。

進入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農業(yè)推廣開始受到政府、教學和科研等部門的高度重視,農業(yè)推廣程序也在理論的指導下,不斷豐富、完善了其內容。農業(yè)推廣程序應包括從項目的產生、實施到結果評價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和過程,概括起來可分為“項目選擇與確定、小面積試驗、成果與方法示范、培訓與咨詢服務、普及推廣、結果評價”等六個步驟。

(一)項目選擇與確定

項目選擇是一個收集信息、制訂計劃、選定項目的過程,也是推廣工作的前提。項目的選定首先要收集大量信息,項目信息主要來源于四個方面:

(1)引進外來技術;

(2)科研、教學單位的科研成果;

(3)農民群眾先進的生產經驗;

(4)農業(yè)推廣部門的技術改進。

推廣部門根據當地自然條件、經濟條件、產業(yè)結構、生產現狀、農民的需要及農業(yè)技術的障礙因素等,結合項目選擇的原則,進行項目預測和篩選,初步確定推廣項目,推廣部門聘請有關的科研、教學、推廣等各方面的專家、教授和技術人員組成論證小組,對項目所具備的主觀與客觀條件進行充分論證。

推廣項目確定后,就應制定試驗、示范、推廣等計劃。

(二)小面積試驗

試驗是推廣的基礎,是驗證推廣項目是否適應于當地的自然、生態(tài)、經濟條件及確定新技術推廣價值和可靠程度的過程。農業(yè)科技成果實在特定條件下研究出來的,具有局限性。

由于農業(yè)生產地域性強,使用技術的廣泛性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對初步選中的新技術必須經過小面積試驗,對新成果、新技術進行推廣價值的正確評估,特別是引進的成果和技術,對其適應性進行試驗就更為重要。通過正確的試驗可以對新成果、新技術在當地具體條件下的適應性和可靠性正確評價,同時探索綜合配套的技術措施,以保證因地制宜地應用新

技術。

歷史上不經試驗就引種而失敗的例子很多。(舉例)

(三)成果與方法示范

示范是一項新技術推廣活動的最初階段,既是進一步驗證技術適應性和可靠性的過程,又是樹立樣板對廣大農民、鄉(xiāng)鎮(zhèn)干部、科技人員進行宣傳教育、轉化思想的過程,同時還要逐漸擴大新技術的使用面積,為大面積推廣做準備。成果示范用事實和直觀的結果教育和吸引農民,以調動其采用新技術的積極性,適應了農民的直觀現實心理。方法示范則通過現場的演示操作,把新技術的操作技能展示出來,并讓農民親自練習和感受其優(yōu)越性和應用的難易程度,樹立信心。 目前我國多采用科技示范戶和建立示范田的方式進行示范。搞好一個典型,帶動一方農民,振興一地經濟,示范迎合了農民的直觀務實心理,達到“百聞不如一見”的效果。因此,示范的成功與否對項目推廣的成效有直接的影響。

(四)培訓與咨詢服務

培訓是一個技術傳輸的過程,是大面積推廣的“催化劑”,是農民盡快掌握新技術的關鍵,也是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轉變農民行為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培訓時多采用農民自己的語言,不僅通俗易懂,而且農民愛聽,易于接收。培訓方法有多種,如:舉辦培訓班、開辦科技夜校、召開現場會、巡回指導、田間傳授和實際操作,建立技術信息市場、辦黑板報、編印技術要點和小冊子,通過廣播、電視、電影、錄像、VCD、電話等方式宣傳介紹新技術、新品種。

服務不僅局限于技術指導,還包括物資供應及農產品的貯藏加工運輸銷售等利農、便農服務。

各項新技術的推廣必須行政、供銷、金融、電力、推廣等部門通力協(xié)作,為農民進行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為農民排憂解難,具體來說:幫助農民盡快掌握新技術,做好產前市場與價格信息調查、產中技術指導、產后運輸銷售等服務;為農民做好采用新技術所需的化肥、農藥、農機具等生產資料供應服務;幫助農民解決所需貸款的服務。所有這些是新技術大面積推廣的重要物質保證,沒有這種保證,新技術就談不上迅速推廣。

(五)普及推廣

普及推廣是指新技術應用范圍和面積迅速擴大的過程,是科技成果和先進技術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過程,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的過程。它體現了社會學、心理學、行為科學、自然科學等多學科的相互融合和作用發(fā)揮,需采取個別指導、群體指導和大眾傳播的推廣方法。

新技術在示范的基礎上,一經決定推廣,就應切實采取各種有效措施,盡量加快推廣速度。目前常采取宣傳、培訓、講座、技術咨詢、技術承包等手段,并借助行政干預、經濟手段的方法推廣新技術。在推廣一項新技術的同時,必須積極開發(fā)和引進更新更好的技術,以保持農業(yè)推廣旺盛的生命力。

(六)結果評價

結果評價是對推廣工作進行總結的過程。由于農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生產條件的不斷變化,一項新技術在推廣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不適應農業(yè)發(fā)展的要求,因此,推廣過程中應對技術應用情況和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總結。推廣基本結束時,要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總結和評價,以便再研究、再提高,充實、完善所推廣的技術,并產生新的成果和技術。

對推廣的技術或項目進行評價時,技術經濟效果是評價推廣成果的主要指標。同時,也應考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之間的關系,不論進行到那一步,都應該有一個信息反饋過程,使推廣人員及時準確掌握項目推廣動態(tài),不斷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加快成果的轉化速度。

推廣工作要遵循推廣程序,但更重要的是推廣人員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和運用,不可生搬硬套。

二、農業(yè)推廣程序的靈活應用

農業(yè)推廣程序中,試驗、示范、推廣是農業(yè)推廣的三個基本程序。一般來講,農業(yè)推廣應按照“試驗、示范、推廣”這一基本順序進行,特別是某項技術的適應性、有效性未得到充分論證,組裝配套技術沒有相應配合的情況下盲目大面積推廣,往往會給生產造成損失。但在實際推廣過程中,有很多情況需要靈活掌握。通常在下列情況下可以靈活運用推廣程序。

1.同一自然條件下的兩個地區(qū),由于思想觀念和經濟條件的不同,某項新技術已在發(fā)達地區(qū)大面積推廣開來,而欠發(fā)達地區(qū)尚未采用。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組織農民到發(fā)達地區(qū)參觀,運用示范、培訓等各種推廣手段直接進行推廣。

2.科研部門在當地自然條件和生產條件下培育的某些新品種由于在本地進行了多年多點試驗已經適應了當地的自然和生產條件,有一定面積的示范,在農民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樣的品種一經審定后,就可直接進入推廣領域,不必重復試驗。

3.農民自身在多年的實踐中總結出的行之有效的實用技術、先進經驗等,推廣部門在及時總結關鍵技術要點的同時,采用召開現場會等方式大力宣傳,不必進行試驗、示范就可以在同類地區(qū)直接大力推廣。

4.科研單位研究的某項技術就是針對某一地區(qū)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研究的,當研究成功后,就可以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直接在當地進行大面積推廣。

5.由于現代科技成果管理上的規(guī)定,某項科研成果在取得成果前,必須有一定的示范面積。而這些示范工作多是科研部門和推廣部門共同完成的。因此,這樣的成果,推廣部門不必進行推廣前的試驗示范就可以在其適應的范圍內迅速推廣。

6.20世紀80年代采用的“教、科、推”三結合的協(xié)調攻關項目。例如,在推廣棉花優(yōu)化成鈴配套調控技術項目中,“教、科、推”統(tǒng)一制定試驗研究和示范推廣方案,由攻關人員在試驗基點進行試驗研究后,篩選出最優(yōu)調控模式并進行示范推廣。這樣的成果通過鑒定后,即可直接在適宜地區(qū)推廣。

7.由于綜合組裝的技術多數是在當地進行多年摸索的單學科的各項技術或是正在推廣應用的技術,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所以組裝起來后不必進行試驗、示范就可推廣,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綜上所述,農業(yè)推廣程序在推廣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推廣工作的步驟和指南,不但要求每個推廣人員必須掌握,而且還要求推廣人員根據項目的性質及當地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靈活運用好推廣程序。

四、農業(yè)推廣方法的綜合運用與方法選擇

(一)農業(yè)推廣方法的綜合運用

在農業(yè)推廣中,針對不同地區(qū)、不同農戶及生產的不同階段,選用幾種不同的推廣方法進行合理配合,綜合運用,對于獲得農業(yè)推廣的最佳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綜合

第四章農業(yè)推廣方法 運用時應考慮的因素

(1)推廣的具體內容。如果是學習某種技能,最好是示范并結合面對面的傳授;如果是傳授新技術,最好是大眾傳播或集體指導結合直觀性教學。

(2)推廣人員的數量和質量。如果推廣人員的數量較多,質量較高,就可以多采取面對面的指導,并配合其他方法;如果推廣人員較少、素質較差,應多采用速度快、效果好的形象化推廣方法,輔之以集體指導等其他方法。

(3)推廣對象的文化素質和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如印發(fā)技術資料,對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農民效果較好,而對文盲半文盲則不會產生好的效果。

(4)其他因素。比如要考慮推廣經費的多少和活動時間長短等因素,來選擇適宜的推廣方法。

2.農業(yè)推廣方法綜合運用效果

在實際推廣實踐中,每種方法單獨使用的很少,常把幾種方法配合使用。實踐證明,示范、培訓、視聽相結合的推廣方法明顯好于任何單一方法的效果,它們把視覺和聽覺結合起來,增加了印象,加深記憶。根據科學家驗證,人們通過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15%,通過視覺獲得的知識,一般能夠記憶25%,而通過聽覺和視覺相結合獲得的知識可記憶75%。因此,示范——培訓——視聽配套的方法,最深受農民歡迎。

當然,應根據不同的推廣目的,選擇與之相適合的推廣方法,才能取得預期效果(如表9-2)。(見課件)

(二)農業(yè)推廣方法的選擇

1、不同推廣方法的效果

不同的推廣方法對農民接受和采用新技術的效果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推廣效率是不同的。推廣效率是指通過某種方法采納某成果的農戶數占成果到戶總數的百分率。湖南范燕萍等把20世紀90年代初期農民接受和采用新技術的20多種方法歸納為8種,其推廣有效率詳見表8-3。(見課件)

由于我國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不高,農民對看得見、摸得著的技術信息比較感興趣,通過聽、看才能做得到,

因此示范參觀是我國目前農業(yè)推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推廣效率高達24.4%。

通過技術培訓使農民理解技術要點,并用于生產實踐中,其推廣效率為20.7%,僅次于示范參觀。

印刷品宣傳推廣,即通過通俗易懂的文字、圖表作載體傳播知識信息,使農民一看就懂,照做就行,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其推廣效率為14.7%。

巡回指導、咨詢服務是推廣人員與農民面對面地直接交流信息的方法,既能及時解答農民的問題,又能及時得到反饋信息,但由于走家串戶巡回指導耗時多,指導范圍小,因此,對大多數農民而言,作用相對有限。

聲像宣傳本來是現代先進的傳播手段,具有直觀性強、速度快、接受面大等特點,但因目前推廣機構和農民條件有限,應用率尚不高。

物資刺激方法是一種被動的手段,目前科技投入少,只能在必要時節(jié)制使用,所以通過這個途徑獲得信息的比例很低。

、推廣方法的選擇

(1)不同類型技術

采用示范參觀、咨詢服務的方法推廣物化型技術的效果比推廣知識型技術的效果好;而知識型技術采用技術培訓、印刷品宣傳、科普宣傳、巡回指導等方法的推廣效果又比物化型技術較好(表9-4)。因此,推廣人員應根據推廣技術的類型來選擇適宜的推廣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推廣效果。

(2)不同類型地區(qū)

①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東部地區(qū))

這類地區(qū)經濟條件、自然條件均較好,生產水平較高,農民接受新技術較快,農業(yè)生產有一定的增產潛力。這類地區(qū)以推廣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法為主,主要采用印發(fā)技術資料、成果示范、方法示范、舉辦培訓班、經驗交流會等形式,輔之以個別指導的綜合推廣方法,向農民進行技術傳授。

②經濟發(fā)展區(qū)(中部地區(qū))

這類地區(qū)農民基礎較好,農民素質較高,生產水平也比較高,增產潛力較大。應在提高常規(guī)技術普及率的基礎上,引進新技術、新方法。推廣方法以成果示范、方法示范、集體指導的方式為主,結合運用報刊、資料、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媒體,加速技術的傳播。

③經濟開發(fā)區(qū)(西部地區(qū))

這類地區(qū)農業(yè)生產條件較差,技術落后,農業(yè)生產增產潛力很大,這類地區(qū)應以推廣和普及常規(guī)技術為主,改變農民的傳統(tǒng)行為,適當引進一些新技術。在農業(yè)推廣過程中,主要運用大眾傳播的方法,搞好成果示范、方法示范,多進行雙向溝通,加強個別指導,組織農民參觀,舉辦培訓班等,以拓寬農民視野,改變農民觀念。

(3)不同推廣對象

①科技示范戶、專業(yè)戶 科技示范戶、專業(yè)戶文化層次較高,是接受新技術的“先驅者”,人數較少,對這類農民應重視個別指導,舉辦培訓班、座談會、參觀學習,結合印發(fā)技術資料,幫助他們把技術學精,使他們帶動和影響周圍農民。

②具有一定技術和文化水平的農民 這類農民以中青年占多數,許多屬于進步農民。在農業(yè)推廣中,應以培訓班、經驗交流會、成果示范、印發(fā)資料、聲像宣傳、參觀學習等方法結合運用,使他們能夠盡快掌握新技術。

③技術文化素質較低的農民 這類多以中年以上農民為主,他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觀念,對外界新事物、新觀念難以接受。因此在技術推廣中應多用直觀性強的方法,如聲像宣傳、成果示范、方法示范、現場參觀等,使他們盡快了解新信息技術,增強其使用技術的欲望。

總之,要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靈活選用各種推廣方法,加速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知識,改變行為,使農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得到提高。

【第四章農業(yè)推廣方法】相關文章:

農業(yè)推廣論文09-29

農業(yè)推廣論文15篇05-31

淺談如何推廣農業(yè)節(jié)水灌溉04-26

探索農業(yè)機械推廣之路04-26

推廣旱作農業(yè)新技術的實踐與思考04-27

Newton型方法的推廣與改進04-26

已有降維方法的推廣04-27

區(qū)域農業(yè)環(huán)境評價方法探討04-26

許昌市農業(yè)技術推廣對全國農業(yè)技術推廣工作的啟示04-28

泰國的農業(yè)技術推廣體系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