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23篇
當觀看作品時,我們會沉浸在情節(jié)之中,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xù)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通用)《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
小時候寫作文,但凡是遇上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用上的素材無非是春節(jié)、元宵、端午、中秋等傳統節(jié)日,或者是喝雄黃酒、吃月餅、守歲等傳統習俗。殊不知,在上下五千年燦爛的中國文化中,還有史書典籍在歷史長河里熠熠發(fā)光。
走進《尚書》、《論語》、《史記》等史書典籍,作為后來者的我們,可以更深入了解璀璨文化和真實歷史。
事實上,想要真正讀懂典籍并非易事,而央視一套在大年初一重磅推出的文化類創(chuàng)新節(jié)目--“講好中國故事系列”的最新力作《典籍里的中國》邀請實力派演員變身典籍名家,用戲劇化的舞臺呈現典籍中的故事,之后再穿越時空,和當代主持人古今對話。用“戲劇+影視化”的.表現形式,在一字一句的臺詞對白中,讓典籍里的生澀文字變得鮮活滾燙。
《典籍里的中國》選的第一部典籍是《尚書》,扛起開播大旗的演員是老戲骨倪大紅,要知道,一檔聽起來嚴肅認真的文化類創(chuàng)新節(jié)目,開場必須要有兩把刷子,拿出看家本領之后才能讓觀眾心服口服。
如此重要的出場順序,足以看出倪大紅老師在業(yè)界的實力與位置。
事實上,倪大紅的確不負眾望,一生讀《書》護《書》傳《書》的伏生,本就是白發(fā)蒼蒼的近百老人,在倪大紅的演繹下,無論是拄拐還是作揖,無論是對話還是獨白,形體和語氣都恰如其分,直扣觀眾心扉。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誰能想到一個講中國古文學的節(jié)目,能讓觀眾情不自禁泣不成聲呢?
倪大紅沒有一句多余的臺詞,簡單的自言自語足以讓人淚奔……“說來不是我舍命護《書》,是我妻、我子、我全家舍命護《書》!
他扮成白發(fā)蒼蒼的老伏生,一輩子都在為《尚書》奔波,堅定不移地走在傳承文化的道路上。當《書》在亂世之中未能保全時,他自責嗚咽,那些恰到好處的眼神和動作,讓撒貝寧忍不住落淚。
《典籍里的中國》,倪大紅完美開場,伏生本生的形象躍然于屏幕之上,這得益于他根植于內心的文化修養(yǎng),以及對傳承文化的追求。
是的,這并非是倪大紅第一次演繹有深度的角色,早在《北平無戰(zhàn)事》、《正陽門下》、《情滿四合院》等優(yōu)秀劇目中,他便通過塑造角色展示出了和時代氣息完美融合的文化味道。
過往的角色經典又深入人心,能安靜沉淀文化,也能不動聲色將國民度收入囊中,還能扛起央視巨制綜藝開播大旗,傳承中國文化,以一己之力講述典籍故事,“偷”走太多觀眾眼淚。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2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中華世紀壇序》燙金的字樣深深烙在國人心中。五千年的文明圣火,在風雨飄搖中亦燃未熄,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在中華民族這片桀驁的土地上熠熠生輝。
近日,綜藝型節(jié)目《典籍里的中國》大放異彩,以獨具一格的方式向國人講述不絕如縷的華夏故事。節(jié)目第一期介紹了“政書之祖,史書之源”一一《尚書》!坝矸笸粒S山刊木,奠高山大川!薄胺Q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比A夏經典,弦歌不輟。沉重的語句無一不使國人內心澎湃,華夏文明的精髓綿延至今,溢散出無窮的光輝。傳承文化基因,鐫刻華夏文明!
斗轉星移,王朝更迭;青石刻經,青石永存。撫摸傳承千年的典籍,翻開古老泛黃的書頁,一個個沉重而又飽經滄桑的文字浮現在眼前,那是文化之典藏,那是華夏之淵源。品讀經典,“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品讀經典,領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深蘊;品讀經典,感受“民惟邦本,本同邦寧”的力量。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熔鑄于字里行間,鐫刻于時代青石,它們并未湮沒在歷史長河中,在一代代華夏兒女的熱血傳承中與時代接軌,推陳出新,千年繁盛。
風風雨雨,滄海桑田,華夏兒女血液中流淌的責任心和文化情卻未消逝。從愛子護書,以命相搏,用熱血傳承圣火,講授《尚書》的耄耋老人伏生,到今日《典籍里的中國》這一文化類綜藝節(jié)目的熱映,粼粼歷史長河中倒映出來的正是華夏兒女守護中華文化,傳承華夏文明,護得文學精髓千年周全、千年繁盛的豪情壯志與堅定決心。
仰望歷史的天空,華夏文明熠熠生輝;跨越時間的長河,華夏文明綿綿不斷。一片片竹簡本木牘,不只是見證歷史的藏品,更是滋養(yǎng)文化血脈的“甘泉”。與千百年來遺存下來的經典對話,不僅能豐富我們的文化生活,也能讓更多國人觸摸歷史脈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強文化自信,這是何等的幸運,這是何等的享受。追溯華夏文明,使其不絕如縷,薪火相傳,為培育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奠定深厚基礎,傳承民族祖先不朽的智慧和無窮的魅力。
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fā)思想之先聲。傳承文化基因,鐫刻華夏文明!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3
《典籍里的中國》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于牛年新春重點打造的大型原創(chuàng)文化節(jié)目。節(jié)目聚焦中華優(yōu)秀文化典籍中的經典名篇,展現其中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講述感人至深的傳承故事。節(jié)目綜合運用環(huán)幕投屏、實時跟蹤等新科技手段,創(chuàng)新設計出“歷史空間”“現實空間”,并以跨越時空對話的形式營造了“故事講述場”,生動演繹中華典籍精華的源遠流長。本節(jié)目是樹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對于高考語文極具指導性。
節(jié)目中,演員重現了大禹與先民治水的場景,他們僅有簡陋的治水工具,卻不畏洪水泛濫,誓要天下安寧。在《尚書·禹貢》一篇中,我們能夠看到一個更為壯闊的大禹分定九州歷史: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渡袝び碡暋纷鳛橹袊糯乩韺W的典范之作,他的問世、留存對后世產生了什么影響?
《尚書》是怎樣一部書?
《尚書》,最早書名為《書》,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列為重要核心儒家經典之一,歷代儒家研習之基本書籍, “尚”即“上”,《尚書》就是上古的書,傳統《尚書》(又稱《今文尚書》)由伏生傳下來。傳說是上古文化《三墳五典》遺留著作。
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被王道士發(fā)現,內藏典籍萬卷。這些典籍穿越千年,重回世人面前。清朝末年,部分經卷被運到京師,《尚書》文獻當時最早的傳世文本也在其中。如今,敦煌藏經存于中國國家圖書館,《尚書》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傳承!渡袝肥俏覈钤绲囊徊繗v史文獻匯編,也是最早的一部歷史典籍。
其“典”、“漠”、“訓”、“告”、“誓”、“命”六體,有的'是講演辭,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談話記錄。《尚書》記事的內容,上起原始社會末期的唐堯,下至春秋時的秦穆公。
《尚書》按時代先后,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四個部分,共100篇。古人“尚”與“上”通用,“書”原來就是史,上古時,史為記事之官,書為史官所記之史,由于這部書所記載的是上古的史事,所以叫做《尚書》!渡袝芬簿褪巧瞎攀返囊馑,“尚書者,上古帝王之書,或以為上所為,下所書,故謂之《尚書》!(王充《論衡·正說篇》)
關于《尚書》的編纂者,歷來有不同的說法,但司馬遷和班固都肯定它是孔子編纂的?鬃邮侵袊糯幕猩蠁⑾碌募蟪烧,他生活的年代是禮、樂廢,《詩》《書》缺的春秋末期。所以他周游列國之后回到魯國,把晚年的精力都花在編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上面,還為《尚書》寫了序。司馬遷說,孔子“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史記·孔子世家》)因此,《尚書》被儒家列為經典之一。
孔子收徒講學時,還選用了這些典籍作為教材。他認為這六種教材,可以使人“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禮記·經解》)這說明了“六經”的教育意義和教育價值。
漢武帝時,魯共王劉余為了擴大自己的宮殿范圍,拆毀了孔子的舊宅,并從孔宅墻壁中發(fā)現了許多用蝌蚪文字(漢以前的大篆或瘤文)寫成的竹簡,為古文《尚書》。當時的學者孔安國(孔子的后代),把它和通行的今文《尚書》互相校讀了一遍,多出了16篇。這部古文《尚書》一直沒有被漢朝所重視,也沒有列于學官,又沒有人傳授。到王莽時才把這部古文《尚書》列于學官。到東漢時,才逐漸盛行,當時的大學者馬融、鄭玄等人并為它作注釋,于是才盛行于世。但它與今文《尚書》相比較,還是不如今文《尚書》被人重視。后來,它就逐漸散失了。
東晉元帝(司馬睿)時,豫章內史梅曾經向朝廷獻上25篇的古文《尚書》(它與漢代的古文《尚書》也不同),還有偽造的孔安國《尚書傳》。東晉政府把它列于學官,影響較大,在社會上流傳了很長的時間。到唐朝貞觀五年(631),唐太宗命令修撰群經正義,孔穎達作《尚書正義》和陸德明寫《經典釋文》時,都是根據梅所獻的這個本子。于是它便成了官府的標準本,以后又收入《十三經注疏》中,廣為流行。
由于漢朝時從孔府壁中取出的蝌蚪文《尚書》早已散失,東晉梅的古文《尚書》雖被認為是偽書,但它仍被收入《十三經注疏》中,廣為流行,也就弄假成真了。我們今天通行的《十三經注疏》本《尚書》,即今文《尚書》與梅氏所獻的古文《尚書》的合編本,共58篇,即《虞書》五篇、《夏書》四篇、《商書》十七篇、《周書》三十二篇。《尚書》為我們研究我國原始社會末期和夏商周奴隸社會歷史,留下了珍貴的資料。如《堯典》記載著堯、舜、禹的“禪讓”故事,反映了原始公社制度權位繼承情況!队碡暋肥俏覈钤绲臍v史地理文獻。《盤庚》記述商朝遷都情況。
《尚書》是難讀的。司馬遷寫《史記》時,采用了《尚書》的材料,或錄全文,或取部分文字,但他運用了“以訓話代經文”的原則,把《尚書》的原文翻譯了一遍,使先秦的古書,變成為漢代通行的語言文字。例如《尚書·堯典》中有“欽若昊天”的話,《史記·五帝本紀》便寫為“敬順昊天”。又如《堯典》中的“馨子”,《五帝本紀》中改作“盲者”。所以我們可以把《尚書》和《史記》中的《五帝本紀》《夏本紀》《殷本紀》《周本紀》等對照來讀。
什么是《禹貢》?
《尚書》中的《禹貢》是中國古代歷史文獻中公認的一篇具有系統性地理觀念的文章,也是中國古代地理的典范之作,全書共一千二百字,分九州、導山、導水、水功與五服五個部分組成。
《禹貢》所說的九州,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依次敘述各州疆域、水利、土質、賦稅、貢物、貢道,也述及山川、湖泊、草木、物產等情況,對土壤的記述尤詳。
導山分九州山脈為三條四列,敘述20余座主要山脈的名稱、分布特點及治理情形,山系概念明確,所記的山真實可靠。
導水以敘述9條河流為主線,對河流名稱、分布特征、疏導情形加以敘述。導山、導水篇幅較小,重點記述黃河流域的山川,導山(鑿山)、導水的目的是疏通河道、宣泄洪水。
水功總括九州水土經過治理以后,河川皆與四海相通,再無壅塞潰決之患。
五服敘述在國力所及范圍,以京都為中心,由近及遠,分為甸、侯、綏、要、荒五服,每服又各以百里、二百里、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不等,規(guī)定貢物、賦稅標準等,反映作者在政治上的大一統思想。
后世司馬遷的《史記·夏本紀》,班固的《漢書·地理志》都將《禹貢》的內容原封不動的抄錄了過來。
今天的我們再來看《禹貢》,會發(fā)現兩問題,第一它太簡略;第二它所描繪的地理分布非常規(guī)整,總體感覺就是不那么靠譜。但是這在古代卻是了不起的發(fā)明,特別是在文化底子薄弱的初漢,對于我們這個世界認知幾乎又回歸到了一窮二白的地步,突然出現一份地圖,就算畫得再糟糕,也至少比沒有好,特別是針對水患而言,《尚書》剛重見天日那段時間,人們如獲至寶,哪里發(fā)生了水災?在什么地方?應該怎么辦?全憑一篇《禹貢》作為指導。
從中國古代地理學的發(fā)展角度來看,《禹貢》提出了一系列系統的地理觀念,構成了中國區(qū)域地理最古老的典范。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4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化節(jié)目《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第八期《茶經》播出,為觀眾奉上了一期“茶香飄溢”的節(jié)目。一部只有七千一百多字的《茶經》,為何能躋身大多為鴻篇巨制的《典籍里的中國》?這期節(jié)目告訴了觀眾答案。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也是茶文化的起源地。茶深深融入了中國人的生活,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當今世界三大非酒精飲料之首。它如何深入中國人的生活,傳播到世界?這一切都起源于陸羽的《茶經》。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
首先,《茶經》提倡清飲,除了調味的鹽之外,不加任何他物,如“蔥、姜、棗、茱萸,橘皮、薄荷”等,使得茶飲從羹飲方式中脫身而出,更為方便、便捷,且提神、醒腦、明目、強身等效果更加彰顯。所以《茶經》問世之后,“茶道大行”“天下益知飲茶矣”。
其二,陸羽在《茶經》中總結了他考察并躬身實踐的種茶、制茶、鑒茶的技術,并以人們業(yè)已很熟悉的種瓜法相類比,為南方適茶地區(qū)開始種茶,提供的技術指導。飲茶人群的擴大與飲茶量的日益增加,茶葉生產、貿易相應擴大,茶的大面積種植或是說為貿易目的的種植從無到有,并不斷發(fā)展,《茶經》其功一也。
其三,如宋人梅堯臣《次韻和永叔嘗新茶雜言》詩所言:“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茶經》提倡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采摘制作的春茶,使得茶葉從早先多為輔尾于農事結束之后的秋茶,轉而以春茶為貴,提升了茶的自身價值,使其商品附加值和文化價值得以產生和實現。
演繹陸羽與茶相伴,解讀“精行儉德”之人
首先,《茶經》提煉了茶的文化內涵,定義了茶的文化屬性!恫杞洝肥拙溟_宗明義:“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之源》闡述“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首次將“品行”引入茶事之中,將茶性與人的美好品行聯系在一起,提升了茶的精神屬性和文化內涵。在《茶經》中,茶不是一種單純的嗜好物品,茶的美好品質與品德美好之人相配,強調事茶之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飲茶看作“精行儉德”之人,進行自我修養(yǎng),鍛煉志趣、陶冶情操的途徑。
其次,《茶經》定義了茶的社會屬性,即茶對于社會的責任和理想擔當。陸羽在《四之器》中以自己所煮之茶相比伊尹治理國家所調之羹,表明了他對茶可以憑借《茶經》躋入時事政治從而有助于匡時濟世的向往與抱負。此外,陸羽設計的風爐凡三足,一足之上書“圣唐滅胡明年鑄”,也表明了他對社會和平的向往。這種社會責任與擔當,在古往今來的許多茶人身上都有充分的體現。
《典籍里的中國》在戲劇演繹中,結合唐代歷史背景,對陸羽與茶相伴的傳奇故事進行了合理化創(chuàng)作,并融入他與恩師鄒夫子、師友崔國輔、摯友顏真卿的動人情誼與“精行儉德”的高尚品德,將茶的文化內涵表現得淋漓盡致。而李齊物等不在劇中出現的人物,則在專家訪談和主持人的串詞中交待,以完成陸羽人生的全景。
還原唐代煮茶場景,生動呈現陸羽的茶藝道
《茶經》定義了茶的藝道屬性。陸羽給出茶藝道所包括的全部所有方面:好茶、宜茶之水、好炭火、成套茶具、完整的煮茶程式、飲用原則、茶具簡省原則。后世茶藝道的發(fā)展變化,萬變不離其宗。
茶藝道與完整成套的茶器具是密不可分的,陸羽在《茶經》卷中《四之器》篇詳細介紹了各種茶具的`尺寸、材質、功能甚至裝飾,包括生火、煮茶、烤碾羅取茶、盛取鹽、盛取水、飲用、清潔和陳設等八大方面,二十四組二十九件茶具。大者厚重如風爐,小者輕微如拂末、紙囊,無一不備。注重茶具形式與內容蘊含之美的協調與統一。
在《九之略》的最后,陸羽又特別提出強調“城邑之中,王公之門,二十四器闕一,則茶廢矣。”即在有廟堂背景的貴胄之家和文人士大夫集中生活的城市里,也就是在社會文化的重要承載者那里,二十四組二十九件茶具缺一不可,全套茶具一件都不能少,否則茶藝道就不存在了。
《茶經·五之煮》系統介紹了唐代末茶煮飲程序:炙茶→碾羅茶→炭火→擇水→煮水→加鹽加茶粉煮茶→育湯華→分茶入碗→趁熱連飲。同時在《六之飲》中強調,飲茶過程中有“九難”,即從采摘制造茶葉開始直至飲用的全部過程的所有問題,“陰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別也;膻鼎腥甌,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飛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內生,非炙也;碧粉縹塵,非末也;操艱攪遽,非煮也;夏興冬廢,非飲也!倍裟馨凑铡恫杞洝匪撌龅囊(guī)范去做,解決這九難,便能盡究飲茶的奧妙。
為了更直觀生動地呈現陸羽所講述的茶藝道,節(jié)目組特別配套了完整的唐代煮茶場景!岸钠麝I一則茶廢矣”,道具組在制作煮茶道具時,在第一件器物“風爐”就遇到了復原唐代茶具的重大難題,反復討論后,決定在全國的茶人中尋找已經復原的唐代茶具。最后在浙江、河北等地的茶人支持下找到復原的風爐、茶碾等,湊成三套茶具,在陸羽不同年齡的場景中使用。
而為了呈現煮茶的具體過程,拍攝花費了巨大的時間和精力!恫杞洝贰拔逯蟆敝,將水沸的程度分為三等:“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涌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陸羽認為煮茶最好的水沸程度是第二沸。魚目、連珠等,成為中國茶文化中描繪水沸程度的經典意象。為了真實地展現三沸的狀態(tài),節(jié)目組在演播室等,終于在用火時限前完成了煮茶的拍攝。
最后上字幕時,我建議使用《茶經》原文展現《五之煮》過程。在與節(jié)目組討論“三沸”時,促成了我的思考。雖然感覺此是三沸,但實際已經不是煮水的三沸,而是加入茶末后茶水的沸騰,與煮水不是同一語境了。最終改成為“茶湯沸騰時,回添水,止沸育華!
反復交流磋商,用喜聞樂見的方式解讀《茶經》的歷史地位
《茶經》是人類有史以來的第一部茶書,開啟了茶的文化時代,它全面包含了當時茶相關的內容。此后,雖然茶的農學、科學內容與時俱進,但《茶經》對于茶的人文精神、社會擔當和最基本界定卻從不曾過時。后世無論中外,對茶藝道精神的總結提煉都沒有超過《茶經》“精行儉德”的范疇,即同時指向人的內心品質和外在行為。
陸羽及其《茶經》對茶業(yè)及茶文化的發(fā)生、發(fā)展起著不可磨滅的創(chuàng)始作用。陸羽在唐代就為人奉為茶神、茶仙。宋歐陽修《集古錄》認為:“后世言茶者必本陸鴻漸,蓋為茶著書自其始也!弊鳛槭澜缟系牡谝徊坎钑懹饦O其自信地以“經”名茶,《茶經》終成經典。明陳文燭《茶經序》有言:“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稷樹藝五谷而天下知食,羽辨水煮茗而天下知飲,羽之功不在稷下,雖與稷并祠可也!闭J為人需要飲食才能存活,陸羽《茶經》使天下知飲,功績不在樹藝五谷使天下知食的后稷。
自南宋咸淳九年(1273)的百川學海本《茶經》起,現存?zhèn)魇馈恫杞洝酚?0多個版本!恫杞洝愤被翻譯成日、韓、德、意、英、法、俄等多種語言文字,流傳海外,促進了中外交流,也影響到世界其他地區(qū)的茶業(yè)與文化。日本的茶道、韓國的茶禮,近代以來在東南亞及歐美盛行的茶文化,都是在陸羽及其《茶經》的影響下,逐漸發(fā)生的文化交流與傳播的發(fā)展結果。茶葉成為世界三大非酒精飲料之一的成就,也離不開陸羽的肇始之功。
《典籍里的中國》每期以不同的典籍為主題,典籍的內容都各具專業(yè)且深刻浩瀚,主創(chuàng)團隊要深入了解每一期所選定典籍的內容,制作出觀眾喜聞樂見、極富文化含量的電視作品,并非易事。導演組在去年六月就找到我,與我反復交流磋商,當月我們還在線上進行了《茶經》專家研討會。此后,導演組一直在進行劇本的構思,查找閱讀了大量資料!恫杞洝肥且粋開放動態(tài)的劇本,節(jié)目錄制前夕,我與節(jié)目總導演、總編劇不斷溝通交流細節(jié),甚至在錄制當天和整個錄制過程中還在不停地修改調整。而對于字幕等內容的細致調整,一直持續(xù)到后期剪輯、二次審片,最終在播出前一天才最終完成。
總體感受,制作一檔主創(chuàng)團隊、專家組、觀眾都滿意的文化節(jié)目,確實不易。所幸《典籍里的中國》這期《茶經》基本做到了。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5
《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第九期——說文解字》終于是播出了。而這一期很巧妙的將許慎的人物經歷與《說文解字》密切相連,不僅講述了《說文解字》魅力之處,更是把許慎的才思敏捷,謹小慎微演繹得恰到好處。
“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識古。”這是《說文解字》部分序言,也充分地表明了作者寫這部書的目的“匡正大道,治國安邦”。而許慎一生的經歷也一直致力于此。
許慎少年時即有文名,號稱“五經無雙許叔重”。他步入仕途,擔任郡功曹,后來舉為孝廉。之后,他又成為洨地的長官。后因功績卓越為太尉南閣祭酒,這時他遇到了,他的老師賈逵,此后他的一生都在校書東觀,編寫《說文解字》。
他編寫《說文解字》,堅持從實際材料出發(fā),以歷代傳承下來的.文獻和通人之說來證明文字的形、音、義,以此來解釋經義,而他首創(chuàng)部首錄字,排序“始一終亥”的故事更是令人叫絕。
說文解字,頭緒萬千。當從何時始,從何而終一直困擾著許慎,因此他不斷思考,不斷的對比各個字之間形、音、義、表的異同,以及天干地支之間的關系。而突發(fā)奇想的悟出了以“一”為始,以“亥”為終,540個部首排列組合。
這樣的一個排列組合,比較系統地建立了分析文字的理論,同時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體和漢代的文字訓詁,反映了上古漢語詞匯的面貌。
《說文解字》是許慎一生心血之作,包含了他與老師賈逵兩代人的光陰,是中華民族不可多得文化瑰寶。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6
“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這是徐霞客一生的寫照,他用雙腿丈量了三山五岳,探尋了長江源頭。
徐弘祖,號霞客,他生在江陰,本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但因明末動亂,給予他希望的父親死于盜亂,其母王孺人鼓勵他外出游歷,這是他人生的第一段征途!兜浼锏闹袊芬詰騽〉姆绞窖堇[了霞客先生的意氣風發(fā),這時的游記占了《徐霞客游記》的四分之一。
在知天命的高齡,他選擇西行,全自己的夙愿——探尋長江源頭!叭f里遐征”完成了剩下的四分之三,并使《徐霞客游記》成為“中國近代地理學奠基之作”。他的一生有三十余年行走在丈量祖國山河的路上,他不曾懼怕過路途中的猛獸,不曾忘記自己的志向,就像一位仗劍走天涯的俠客。
霞客先生踏遍五岳、游歷九州、溯源長江,雙腿落下了永久的疾病,晚年甚至完全不能行走,他關心的不是自己的'身體,而是當時還未正式成書的游記。臨終之際將書稿托付給了季夢良。季夢良,是霞客先生的多年好友,霞客先生仙去后,他整理書稿,仔細編寫,如今我們能追溯到最早的《徐霞客游記》便是會明先生手書的。
霞客先生用親眼所見的現實,修改了古書中錯誤的判定。他走到一個地方看到樹木蔥郁,會感嘆不已;看到亂砍濫伐,會多有譴責。他愛著祖國的大好河山,所以愿去丈量其長短。
“故不探江源,不知其大于河。不與河相提而論,不知其源之遠。”前人未盡之路,我們應以俠客之名繼續(xù)行走。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7
穿越古今,觀看《典籍里的中國》第四期先人李時珍的經歷,受益良多,感慨頗深。
幼時的李時珍便萌發(fā)了行醫(yī)的念頭,身為醫(yī)者的父親李言聞深知行醫(yī)的艱難,一再反對他;少時李時珍考中了秀才,李時珍自幼熟讀經史尤愛讀醫(yī)書,二次請求行醫(yī),父親李言聞以醫(yī)者地位不高,再次回絕了他;青年時李時珍三次鄉(xiāng)試未中,對父親說:“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痹俅螒┣笞鲆幻t(yī)者,父親李言聞被李時珍的決心打動,自此李時珍成為了醫(yī)者。
在與父親行醫(yī)救民的途中,李時珍無數次目睹了各種不識藥、用錯藥的患者百姓,心中因此萌發(fā)了重修本草的種子。學醫(yī)難,行醫(yī)難,修本草更難。李時珍踏千山萬水,穿風霜雨雪,歷寒來暑往,守一盞孤燈,歷時三十載粗略成書,卻沒想到刊刻本草更難,因本草字數過大,刊印的難度過大、耗費時間過長,無書商肯刊刻。唯一的機會是請大儒王世貞寫序才可能刊刻。主持人撒貝寧說道;“對于李時珍而言,屈躬求序比站著寫書更難!焙L中,烈日下,經門童傳報李時珍終見王世貞大人,王世貞對本草贊不絕口,而李時珍為了嚴謹又修訂十載。時光荏苒,歲月不饒人,兩人再次相見都已鬢白如霜。最終《本草綱目》被王世貞介紹的'金陵胡乘龍所刊刻。
懷平生夙愿,查歷代典籍,歷寒來暑往,修訂本草。李時珍是一個迎難而上的人,艱苦奮斗多年終修本草。是什么使他堅持至今呢?也許是和父親的約定,也許是醫(yī)者仁心、懸壺救世的情懷,也許是看到了百姓的淋雨所以想為后來的人撐一把傘……
《典籍里的中國》用短短的一個小時的古今對話,時空轉換向我們展示了先人李時珍的一生,展現了先人不怕困難,逆流而上的精神,展現了醫(yī)者大仁,懸壺救世的情懷。我們感謝這個節(jié)目,讓我們了解更多經史,讓我們以生動的形式觀看先人的經歷,讓我們了解先人的奮斗而心懷感恩面對世界!兜浼锏闹袊分v述了在這片土地上發(fā)生的事情,讓我們知道我們身處何地,我們去往何方。
我們會永遠銘記先人李時珍的精神情懷,我們會懷著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的信念為崇高的理想奮斗拼搏,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新時代青年的盛世。正如《三國志》中所說:“冀以晨霧之微補益山海,熒燭末光增輝日月”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8
央視一套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國》,現代“讀書人”撒貝寧穿越時空對話浪漫主義詩人屈原,解讀《楚辭》,了解屈原歷經磨難、上下求索的一生。秭歸作為屈原故里,屈原是當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寄托。節(jié)目播出當晚,全縣掀起了觀看熱潮,大家情緒高漲、反響熱烈。
縣文聯主席秦曉梅說:“這一期的《典籍里的中國》,我覺得有三個空前的肯定:一是對屈原積極光輝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對屈原故里是秭歸的'空前肯定,三是對秭歸柑橘的空前肯定。這一期節(jié)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內核——不懼艱難、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獨立不遷、深固難徙的家國情懷,憐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對屈原故里是秭歸,央媒這次是一個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了這個觀點!
國家非遺項目“屈原傳說”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鄭承志說:“我們反復吟唱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等等,通過屈原解讀給楚懷王聽,實際上是解讀給我們大家聽。他不僅是文學的,更是精神的;不僅是楚人的,而且是中華民族的;不僅是古代的,而且是當代的。屈原當然是秭歸的,他從秭歸走出去,已經走向了中國、走向了世界。我們感覺到撒貝寧的匯報就代表了新時代的中華兒女向屈原匯報新時代的幸福生活,匯報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秭歸實驗小學學生李子炫說:“我在節(jié)目當中,看到我們秭歸的特產上了央視,我感到特別驕傲、特別自豪!
大學生鄭智露說:“朋友圈被《典籍里的中國》刷屏了。‘屈原’看到秭歸的風景之后,發(fā)出贊嘆;品嘗了秭歸的柑橘后,被‘甜哭’了,我感到由衷自豪。開學后,我會跟同學分享關于我的家鄉(xiāng)秭歸、關于屈原的一些文化歷史,把屈原文化更好傳承下去!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9
2月4日晚,央視綜合頻道播出《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第五期《越絕書》。節(jié)目中,“當代讀書人”撒貝寧與明代史學家、方志學家楊慎共同品讀中華最早的地方史志之一《越絕書》,帶我們領略中華方志的魅力。節(jié)目現場,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秘書長,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崔唯航;《浙江通志》副總纂、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顏越虎與其他專家共同解讀《越絕書》所蘊含的古老智慧和深刻思想。
地方志在央視播出不是首次,央視科教頻道播出的《中國影像方志》早已走進千家萬戶!对浇^書》和《中國影像方志》都是從地方志角度解讀中華文明,讓無數觀眾了解到地方志這個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瑰寶”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節(jié)目通過對歷史事件的回溯,再現了吳越之地的歷史變遷和文化進程。吳越爭霸、勾踐絕地反擊的故事家喻戶曉,勾踐臥薪嘗膽、發(fā)憤圖強的精神也不斷激勵后人開拓進取、知難而上,更具意義的是透過《越絕書》描繪的吳越兩國分分合合,為觀眾勾畫出中華民族不斷融合下,一幅厚重悠遠的中華文化全景圖。
《越絕書》的播出,也體現地方志作為“一方之全史”重要的`“存史、育人、資政”價值以及地方志在延續(xù)中華文脈、傳承中華文明等方面無可替代的作用。中華民族一向注重記述、傳承、研究、借鑒歷史,具有高度的歷史自覺和文化自覺。歷代先賢筆耕不輟,為后世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地方志古籍?鬃幼鳌洞呵铩贰岸鴣y臣賊子懼”;西漢司馬遷《史記》“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宋代司馬光《資治通鑒》“有鑒于往事,以資于道”。這些古代先賢所作地方史志為服務當代、垂鑒后世、延續(xù)文明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中國歷代舊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兩輪大規(guī)模修志編鑒,為國家積累了海量的自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歷史資料,形成了內容權威、系統、豐富的地情資源寶庫,構成了巨大的社會科學成果群。這些極為豐富、珍貴的地方志文獻,在中國歷史與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了“存史、育人、資政”功能,傳承弘揚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歷來被視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進入新時代,地方志工作者“修志問道、直筆著史”,在繼承中華傳統、弘揚方志文化的實踐中不斷取得可喜成績,正把地方志編修事業(yè)發(fā)揚光大。
回顧本期節(jié)目,史志先輩們編纂的《越絕書》經過漫長的歷史檢驗,依然散發(fā)著奪目光輝,值得當代編史修志人認真學習借鑒。我們要學習其精華、借鑒其思想、取其文法,進一步注重質量和效果,編信史、修良志,讓編史修志的成果經得起時間和時代檢驗,為中華文化傳承發(fā)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0
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載地,高下無所不至,萬物無所不潤。
《水經注》,酈道元,北魏世家明臣。 “因水以證地,即地以存古。”歷時近十年,酈道元以“注”釋“經”,遍閱地理書籍,記述天下水道,寫下不朽巨著。
劇中采用“文化訪談+戲劇+影視化”的表達方式,利用故事再現的方式,通過情景化呈現和通俗化解讀,從側面反映出酈道元為什么給《水經》做注,又如何著寫《水經注》這部“宇宙未有之奇書”的原由和經過。
觀后,不知不覺也潤濕了雙目。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在社稷危亡,生靈涂炭之際,追求“金甌無缺,國泰民安”的家國情懷;在風雨如晦,深處險境,為了政治清明,民生安樂而“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士大夫情節(jié),已經深深刻入華夏文明的基因中。他剛正不阿,懲治犯罪,打擊豪強,得罪貴族。明知危險,卻勇往直前,似“孟山瀑布,一躍而下”。他和孝文帝都希望變革,希望突破,希望國強,希望民安,但一個遭擠,一個早逝,最終都未實現如其夢想,正如劇中孝文帝所說“夢想越遠大,圓夢就越艱難,他需要一代一代接續(xù)努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夢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拼搏和奮斗,才能使這個民族屹立不倒。同理,一個人在自己的歷史周期內,也是需要拼搏,需要努力,為了自己和家族的延續(xù)和發(fā)展。
劇中塑造了一個堅持正義,秉持法度的循吏酈道元。但現實生活中,堅持則剛,剛則易折;迂回則軟,軟則易墮。歷史五千年,有文天祥、蘇軾、顧炎武等,也有嚴嵩、賈似道、秦檜等,更有郭子儀、張居正,曾國藩等,需均有同樣的志向,類同的遭遇,相似的.結局。“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生命的價值在于個人的選擇和時代的機遇,盡力即可。
從《水經注》的故事中看出,酈道元是強調實踐和考證。酈道元博覽群書,考察河道溝渠,搜集風土民情,用凝練的筆墨,動人的描述,對《水經》進行注和勘誤。他不盲從典籍,也是近代科學和社會學強調的工作方式。毛澤東對他高度評價“不是深入實地地去走一走是寫不出那么好的文字的”、“酈道元從事野外工作力求實證的方法和成果,標志著中國古代地理學進入一個新階段!笨梢,任何永留千古的科技類名著典籍,無一不是來自于實踐。
“水德含和,變通在我!币徊俊端涀ⅰ诽N含了先賢以民生為本、追求人水和諧的精神,也是中華民族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總結。
皇皇巨著在前,錚錚鐵骨在后,人著其書,書同其人。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1
一部典籍,凝聚了中華人民世代的心血與智慧。人們世代相傳,將一部那典籍流傳至今。接下來了,我們就一起走進典籍——《楚辭》。
說到《離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以屈原浪漫主義為主的一部千古流芳的典籍。
戰(zhàn)國時期,楚國與齊國聯盟之時,秦國以六百里商於之地為誘惑,讓楚國放棄與齊國聯盟。正當全朝廷都在大擺慶宴之時,只有屈原一人上書朝廷,當眾對楚懷王說這只是秦國的一個圈套?墒浅⑸系墓賳T都不相信,讓大王不要聽信屈原,要去追隨世代楚王的理想——收回商於之地,秦國派來的使者也極力辯護,還以自己的性命發(fā)誓。
一向與屈原交好的楚懷王在這種情況下竟聽信讒言,拒絕了屈原,屈原失望地走出朝廷,留下了千古流芳的“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句詩中,是他對國家的失望、朝廷的厭惡、不與他人同流合污的志向與道不盡的'家國情懷。
但今日,卻是越來越多玩世不恭、對國家、社會、人民漠不關心之人。我們需要屈原的高潔情操,需要他的愛國之心。
在楚懷王剛即位時,屈原就已寫了舉世震驚的《橘公頌》。面對眾多官員的質疑,一篇《橘頌》,表達了屈原對祖國熱土的熱愛及拳拳的赤子之心。
據說后來,屈原回到漢北,看到前方戰(zhàn)士們詠著《橘頌》,前仆后繼、熱血奮戰(zhàn)?梢娖渖钌畹母腥玖εc愛國情思。我們的中國,正是因為愛國的這種思想,念著“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的戰(zhàn)士們始終不忘自己的祖國,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國。
屈原還為了祖國,整理成古代諸多先賢的經歷、思想,匯聚成了《離騷》,源遠流長。為探索成功的政治道路,屈原堅貞不屈、不辭勞苦。終是留下了“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路漫漫其終修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這種求索精神,為中國挖掘了不可計量的寶藏。若是沒有這種求索精神,中國人的高速鐵路或許還落后于世界;若是沒有這種精神,5G網絡也許還沒有出世;若是沒有這種精神,中國就沒有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天眼……
堅持求索的精神、深切的家國情懷……一部《楚辭》,給予了我們太多太多。讀典籍,領略先輩們?yōu)槲覀兞粝碌膶氋F精神財富。讓我們一起,將先輩們精神的薪火不斷流傳下去!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2
《典籍里的中國》,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故事活起來。每一部典籍,都凝聚著前人的心血和智慧,值得我們世代守護,薪火相傳。打開典籍,對話先賢,我來到李時珍身邊。
李時珍,生于1518年,明朝正德年間,他的《本草綱目》集明朝以前醫(yī)學之大成,首次采用綱目體系為藥物分類,開創(chuàng)了歷代本草著作之先河。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
點一盞孤燈,伏案執(zhí)筆,潛行修書,足遍天下。人言:學醫(yī)難,行醫(yī)難,編本草更難。李時珍卻知難而進,開啟了行醫(yī)之路,一直堅定不移地走了下去。觀李時珍歷遍天下,品讀他正心修書、實事求是的精神,我仿佛也穿越古今,遇見了李時珍堅定不移的背影,踏上了他求真務實的足跡。李時珍的精神并沒有因時間的遠去而泯滅于歷史的長河,相反,他永遠都是一顆不改顏色的孤星,閃爍著、奉獻著、光明著。
“上自墳典,下及傳奇,凡有相關,靡不備采。如入金谷之園,種色奇目;如登龍君之宮,寶藏悉陳;如對冰壺玉鑒,毛發(fā)可指數也!
遠行萬里,俯身求序,為得一書,勘誤十年。李時珍晚年為能刊刻醫(yī)書,不遠萬里找到了明朝文學泰斗王世英。請他作序,見面后,二人皆認為此書關系重大,應謹慎勘查。為民眾而修本草的.李時珍,再次花費十年光陰,懷平生夙愿,查歷代典籍,歷寒來暑往,修訂《本草綱目》!皦蹏詨廴f民,壽萬民以壽國!崩顣r珍開拓創(chuàng)新,關心民生。他不僅是古代的醫(yī)學先賢,更是當今精誠為民的楷模。
“醫(yī)者貴在格物也”,對李時珍來說,格物致知不只是窮究事物原理,獲得知識,更是為天下百姓健康探求真理,為編纂出一部能幫助人民的書籍奉獻自己的力量。
大醫(yī)精誠,精誠于國家,精誠于民族,更精誠于百姓。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3
最近幾天,央視頻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國》第一期,觀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國》用表演與對話的方式,演繹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現,讓觀眾更深刻地品讀典籍。第一期選擇了《尚書》,“政書之祖,史書之源”!渡袝酚址Q為《書》有很多華夏文化的創(chuàng)始性論述,比如第一次出現“禮”,第一次制定歷法!渡袝肥恰拔幕洹保芏嗪芏嗟谝淮味荚诶锩。
教授們講解《尚書》后,大幕拉開,表演開始。說到《尚書》,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勝,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書》講《書》,是《尚書》的傳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與現代人撒貝寧的對話為主線,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兩個書中故事與晁錯受文帝之命前來學《書》的歷史故事,讓觀眾深入了解《尚書》中的故事。
讀《書》”的時候,內心真的一動。我想如果有一天先賢真的有機會問起我們“文脈安在?”我們要做到問心無愧,踏踏實實地回答一句:“斯文在茲!”傳承的故事,經久不衰。
太感動了,之前不懂《尚書》,看到倪大紅老師演繹的尚書的話劇,發(fā)現中國這個詞就是從尚書中來,大禹的功勞不僅是治水,更有定九州;伏生一輩子護書傳書,不愧對先人。薪火相傳,今日到我,向古人致敬!
問:華夏何為一體?答曰:華夏自古一體!
真的喜歡這樣的'節(jié)目,深厚的文化底蘊加上戲劇沖突,并非大而化之,而是以點代面,細膩又宏大,讓人熱血沸騰又淚流滿面,值得一看!
古往今來,多少學者為我國傳世的典籍皓首窮經,如今《典籍里的中國》讓經典走進尋常百姓家,它們不再是陽春白雪無人懂賞,而是可以被我們所有人理解、為之自豪的文化火炬。強烈推薦!
節(jié)目不僅僅是敘事,更著力于展現《尚書》中華夏九州的家國概念、“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缭角陼r空的“古今對話”更是富有創(chuàng)新性和吸引力,震撼而精彩。
追本溯源,繼往開來,每一本典籍都是中華文明傳承之路。上一盞不滅的明燈。鑒古知今,學史明智,這些豐富而又珍貴的典籍,值得每個中國人去品讀,也該與世界分享。
中華先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中華文化,永續(xù)不絕。優(yōu)秀的典籍使我們明過往、知興替;優(yōu)秀的演員以入木三分的演繹帶我們邁入千年歷史長河,感知先賢氣節(jié)、啟明吾輩之志。希望大家也能更多地關注央視大型文化類節(jié)目,傳承國學國粹,華夏弦歌不輟,你我當仁不讓。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4
《齊民要術·序》言“要在安民,富而教之。”這一思想最早出自《論語》和《管子》。
《論語·子路》“子適衛(wèi),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乖唬骸讣雀灰樱趾渭友?」曰:「教之。」”
孔子認為“富民”是“教民”的前提,衣食豐足、經濟富裕是德教的基礎;教化是在物質生活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后才會有成效的,正如《管子》所言“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
《管子·治國》“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xiāng)重家,安鄉(xiāng)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xiāng)輕家,危鄉(xiāng)輕家則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則難治也。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大意為:大凡治國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貧窮就難以治理。何以知其然?人民富裕就安于鄉(xiāng)居而愛惜家園,不愿意離開,安鄉(xiāng)愛家就恭敬君王而畏懼刑罪,敬上畏罪也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貧窮就不安于鄉(xiāng)居而輕視家園,不安于鄉(xiāng)居而輕家就敢于對抗君王而違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難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國家往往是富裕的,亂國必然是窮的。因此,善于國政的君王,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來,然后再加以治理。
《管子·治國》“國富則安鄉(xiāng)重家,安鄉(xiāng)重家則雖變俗易習、驅眾移民,至于殺之,而民不惡也!
大意為:國家富裕,人民就安居家鄉(xiāng)愛惜家園;人民安鄉(xiāng)愛家,對于移風易俗,驅使調遣,甚至有所殺戮,也不會有所反感、憎惡。
《管子》認為“富民”才能“安民”,“民安”則“國安”;正如現今俗語“窮山惡水出刁民”反映的未嘗不是《管子》的這一思想。
《管子》認為“富民”在于“發(fā)展農業(yè)生產,促進經濟交換”,這也是《史記·貨值列轉》中所反映的經濟思想和物質觀;這也是為何《齊民要術·序》中言“起自耕農,終于醯醢;資生之業(yè),靡不畢書!睍小稗r、林、牧、漁、副”無所不包的原因。
《齊民要術》的“要在安民,富而教之。”反映的`便是《論語》、《管子》中的“富民、教民、安民”思想;體現的是《尚書》“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和《史記》“王者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思想。(《齊民要術·卷一·種谷第三》“食者,民之本;民者,國之本!)
由此推及現今,去年年底的優(yōu)化防控,及之后一系列的“穩(wěn)經濟、保增長、促就業(yè)”措施,何嘗不是現今的“富民”之舉。“富民”才能“安民”,“民安”才能“國安”,“國安”才能“強國”;古今概莫如此。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5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叫作《典籍里的中國》的電視,它是一部講述中國古代典籍的綜藝。
首先,會播放一個由中國國家戲劇院院長田沁鑫組織的典讀會,以此來知道演員們吃飯于這本書的理解。典讀會過后,便是話劇正式開演,撒貝寧以穿越的方式與古人相見,共同探討經書、古典的奧妙,其中,有英勇無畏、“三過家門而不回”的大禹、滿腹經綸、周游列國的`司馬懿,中間,還會穿插著專家們的講解,節(jié)目最后,還會對此做出總結,《典籍里的中國》記載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以穿越的形式表達了當代讀書人對前人的敬佩之情,我相信,每個人觀看時,心中都會有一股驕傲、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或許是對祖國的驕傲,或許是古人遠大理想而自豪,總之,都是因為中國。
《典籍里的中國》是一檔特別的綜藝節(jié)目,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有趣有味,有知識,更多的是對古人的尊重,既讓我們覺得莊重無比,又并非嚴格。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6
《本草綱目》是一本劃時代的科學巨著,它集明朝以前本草學之大成,首次采用綱目體系為藥物分類,這種編寫體例開創(chuàng)了歷代本草著作之先河,同時也記錄了中華民族開發(fā)和利用物質的歷史,使得后世一代代的醫(yī)者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中醫(yī)藥造福蒼生,并將中醫(yī)藥推廣到全世界。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
李時珍三次請求父親自己要做一個醫(yī)者,做一只逆行之船。幾十年的行醫(yī)生涯中全憑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責任心、懸壺濟世的醫(yī)者仁心和敢于挑戰(zhàn)艱難困苦的無畏之心不僅為百姓帶來健康與福祉,更是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完成了《本草綱目》這一一百九十萬字的巨著。即使后來遇到刊刻工程巨大導致難以出版的問題,李時珍仍舊不遠萬里來到當世大儒王世貞先生的家中克服萬難請其為書作序并得以成功出版,可惜的是他并未看到刊刻完成的《本草綱目》便去世了。李時珍不畏從醫(yī)難、著書難、出書難,心志堅定,逆流而上,并用一生踐行了何為大醫(yī)精誠。
踏萬水千山,穿風霜雨雪。歷寒來暑往,守一盞孤燈。
這是李時珍一生的寫照。為了編纂《本草綱目》,李時珍花費了三十載著書,又用十年光陰校準,一輩子的心血凝結在這一部醫(yī)書上,從此藥商采辦藥材、醫(yī)者行醫(yī)治病和百姓看病買藥不再受記載有誤和尚未記載的醫(yī)藥知識的誤導,中華醫(yī)藥也能真正造福百姓?茖W一直在前進,擁有質疑精神本身就是偉大的,正是李時珍求真務實、實事求的精神才使得《本草綱目》在當今還擁有巨大的史學價值和醫(yī)學價值。而“天下醫(yī)書,利益天下;天下共修,世代永新”的守正創(chuàng)新的精神也得以代代相傳,成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一塊瑰寶和中華民族精神園地的一塊沃土。
如今李時珍的畫像還掛在莫斯科大學的墻壁上,與其余世界頂級科學家并列,這意味著中華傳統中醫(yī)藥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四百多年過去了,今天的中國也有文化自信和底氣將《本草綱目》和中醫(yī)藥推向世界并發(fā)揚廣大,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7
《尚書》被稱“政書之祖,史書之源”,誦其以知先賢治政之本,以知朝代興廢之由,以知個人修身之要。當戲幕拉開,伏生帶著她向我們走來。
漢文帝聽聞山東的伏生可講學《尚書》,派晁錯前去受教。
來
年已九旬的伏生緩緩抬起頭。
他已老了,憶起往事仍淚水縱橫,然典籍可傳的喜悅與欣慰又使他止哀,說起大禹定九州和牧野誓師的周武王。他眼早已有些花了,可他分明看見甬道前處是有人揮臂高呼的。
“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這景象他夢里應是見過,這話他也不知傳授講學過多少次了。他記得大禹定九州,哪九州也清楚得很。他是山東人,是九州人,是華夏人。華夏,自古就為一體。他聽到來自兩千多年后的聲音這樣說,默默點了點頭。
“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
他險些被聲勢浩大的軍隊唬了一跳。周武王挾著天意,在電閃雷鳴中浩蕩前進。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意不即天意嗎?此乃顛撲不破的真理啊。
他還見到了兩千多年后的“藏書秘府”,那的小孩和自己幼時衣服不同,話卻是一樣。
年已九旬的伏生緩緩抬起頭,摻雜糾紛渾濁的眼中光明明滅滅。一生的顛沛、一生的苦難、一生的尊崇、一生的護佑在干澀的眼眶里凝化成了苦之又苦的淚,淚中包裹著楚人一炬留下的焦土,包裹著故宅的殘垣,包裹著荒野的遺骸,包裹著先賢字句與華夏人的根與魂,浸潤了歷史的扉頁,經由千朝萬代的筆墨重了又重,暈染到了現在,延展到了未來。
去
事實上的伏生并沒有見到2000多年后的今天,也不知道后來的《書》經歷了什么,他以一生所護的《書》是否能一直執(zhí)在后人手里心里。那時的他似乎沒想那么多,又或許早已決定義無反顧。這個決心沉重,沉重到他的妻與子都被埋葬在重重荒野之下。當他幾經輾轉流離剖開宅中壁的.時候,破碎的是墻壁,是他的家人故宅,袒露的是二十八篇典籍,是經歷史淘洗、時代冶煉仍舊熠熠生輝綿綿不斷的華夏文化。
王鼎鈞在《碎琉璃》中有言:“時代像篩子,篩得每一個人流離失所,篩得少數人出類拔萃。”伏生在被歷史洪流沖走時,把《書》還給了天下,他沒有被沖走,他的名字與《尚書》與世長存。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我們的文化從未斷流。伏生來去間,《尚書》也在當今時代破壁而出。
當晁錯離開,戲幕落下—
他發(fā)出一聲滿足的喟嘆,以蹣跚的步伐走回歷史。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8
讀《天工開物》有感偶然的在購物中,選中一本歷史課中背過書名的書,《天工開物》。本是隨意的買來翻翻,但開卷之后,贊嘆不已。實在沒有想到,我國在明代,就有這樣的科技著作。
《天工開物》,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我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在理學占據文化領域的統治地位的當時,《天工開物》既是對古代科學傳統的有效繼承,也與當時興起的各種具有啟蒙意義的反權威意識,實學意識和民生意識息息相關。
由空談走向實踐,是當時有識之士的反思,這種思潮在思維方式上開始散發(fā)出近代的氣息。 《天工開物》經翻譯,走向世界之后,獲得極高贊譽,并且影響深遠。《天工開物》被歐洲學者稱為“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法蘭西學院漢學家儒蓮將此書稱為“技術百科全書”,將“天工開物”理解為“對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藝的闡明”。
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博士把《天工開物》稱為“中國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國的`狄德羅”,稱《天工開物》是“十七世紀早期的重要工業(yè)技術著作”。日本學者評議道:“作為展望在悠久歷史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中國技術全貌的書籍,沒有比它更合適的了!
日本現代科學史學家藪內清也認為宋應星的書足可與十八世紀法國啟蒙學者狄德羅主編的《百科全書》匹敵。十八世紀,在歐洲工業(yè)革命已經拉開序幕,但農業(yè)生產依然十分落后,播種還在使用人工播種。這種播種方式,在種子的密度和覆
土深度上都十分隨意,直接影響出苗率。而此時中國,已經在使用播種機。歐洲的犁設計也比較簡單、原始,操作十分費力,而中國的犁則效率更高也更省力。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1809―1882)在讀了儒蓮翻譯的《天工開物》中論桑蠶部分的譯本后,把它稱之為“權威著作”。達爾文在他的《動物和植物在家養(yǎng)下的變異》(1868)卷一談到養(yǎng)蠶時寫道:“關于中國古代養(yǎng)蠶的情況,見于儒蓮的權威著作”。他把中國古代養(yǎng)蠶技術措施作為論證人工選擇和人工變異。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9
今天我在電視上看了一個節(jié)目,名叫《典籍里的中國》。這個節(jié)目讓我看得眼淚直下,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古人的詩詞和精神都讓我刮目相看呀!
有個兩千多年以后的讀書人,帶著我們回到兩千多年前去,遇見護《書》人--伏勝先生。讀書人過來請教伏勝《書》好在哪兒?伏勝首先講了“禹貢”就是關于大禹治水,大禹不僅治水,還有更大成就,就是大禹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那九州指的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廣大的冀州是大禹用足跡一步一步地丈量出來的,古人稱大禹的足跡為“禹跡”。
講完“禹貢”之后就開始講他護《書》的經歷了。伏勝壯年時,曾經是秦國的博士,天下的《書》大都被毀了。伏勝,只知道國家藏一部、他家藏一部,一次大火把國家藏的《書》化為灰燼,伏勝把《書》看成一條活的生命,伏勝與他的妻子和兒女為了逃避兵火,帶上了一車的《書》,坐馬車出咸陽回山東老家。伏勝在中途遭遇兵劫,伏勝的兒子愛護《書》,以命相搏,被亂兵殺害了,伏勝的'妻女顛沛流離。后來,伏勝的妻子病重,那一年天降大雪,小女兒因險凍死和餓死。為了取暖他們可以燒掉一車箱《書》,但伏勝的妻子寧死也拒絕燒掉一車《書》。伏勝的妻子說:“這一車的書,是愛子以命相搏才得到保住的”。伏勝的妻子挨餓受冷已經氣衰力竭,伏勝的妻子知道這一車《書》,如愛子的性命,已經比她自己的性命更貴重了。伏勝回到家鄉(xiāng),剛好家鄉(xiāng)也遭遇兵火,伏勝只好將《書》藏于故宅墻內外出避難。伏勝無時無刻掛念著家中藏的《書》,伏勝當天下初定,他再回家園,鑿開墻壁發(fā)現書簡多已朽毀,完整的篇目僅余二十八篇了。之后伏勝要晁掌故把《書》給帶回都城,流傳天下,之后讀書人帶伏勝到現代的圖書館,古人叫藏書秘府。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華文明傳承之路上一盞不滅的明燈,而《尚書》的光芒之閃耀至今,無論孔子活伏勝,都是用生命去延續(xù)和守護這盞燈的人,酌古至今,學史明智,豐富而珍貴的典籍,值得沒一個中年國人去品讀,也應該與世界分享,讓我們從典籍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20
通過觀看《典藉里的中國》,讓我深有感受,用現代人與古代人的對話,講解和觀看的形式,讓人更入其中。
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為了理想辭掉了官。朝著理想出發(fā),他的弟子也堅定的選擇追隨夫子,他到了衛(wèi)國,在衛(wèi)國推行仁政德治,但衛(wèi)侯卻做了讓孔子反感之事,他們便離開了。但孔子又與他的弟子走散被人比作“累累若喪家之犬”,又重聚,最后得以去往楚國,但未曾想到國君竟已去。夫子又在晚年間失去了他最喜愛的兩位弟子顏回和仲由,他們先一步的離開了夫子,看到夫子倒下流出淚水的那一刻。我也好似感到那種心痛,那種悲楚。又會想起孔子的.兒時十五六歲的年紀,便無了雙親,正值晚年時期,又無了自己最喜愛的兩個弟子,實在是讓人為之難受,同情。
孔子他總是快樂的,樂觀的,積極向上的。即便他的經歷再不堪,再痛苦,但也好?追蜃拥谋姸嗟茏,在他決定周游列國時,也堅定的站在他身邊。孔子用他的一生,他的經歷,他的話語讓我認識到為了理想可以不惜一切,為了推行仁政道德可以周游列國十五年?梢,即便再難也能有一種樂觀的心態(tài),孔子還告訴我,做人要誠信。而且孔子也不是一個物質的人,他面對著高的官位,高的報酬,衣食無憂的生活和實現理想,推行仁政德治,危險苦難的道路,他選了后者,他要用他的方法。讓百姓們生活富裕,孔子真是一位真正的君子!或許這也是為什么孔子能讓現在的人也記得的原因吧。
同時也很為仲由和顏回惋惜,他們追隨了孔子半生,與孔子一起實現理想,最后卻先一步孔子去了。多么好的兩位君子啊,可惜了。也對那時的殘暴惡君而感到憤恨,憤怒。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21
“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
——題記
萬歷二十九年,他童子試落弟,父親徐有勉語重心長地說:“徐氏男兒,可不取功名,但必立志!庇谑,他立下了“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大志。自此以后,他游歷山水,在經過三十年的考察后,寫下不朽巨著《徐霞客游記》,他,是“千古奇人”——徐霞客。
他記錄下了天臺山閃爍的星辰、爛漫的朝陽,還有滿是繁花的山谷,他頂著惡劣氣候登上黃山,邂逅了氣勢磅礴的廬山瀑布,遇見了秀美的雙龍洞……行在路上,夢在前方。他探詢山水之中的奧秘,他以足為誓,以筆帶心,實現了自己的偉大志向,為我們留下了《徐霞客游記》。
在《尚書·禹貢》中記載“岷山導江”,人們都認為岷江是長江的源頭,徐霞客為探尋真理,“北歷三秦,南極五嶺,西出石門金沙”,發(fā)現金沙江發(fā)源于昆侖山,比岷江長一千多里,于是在《溯江紀源》中將金沙江定為長江正源。正是因為他有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所以今天我們才能讀《徐霞客游記》而知天下地理。“不探江源,不知其大于河,不與河相提而論,不知其源之遠。”勇敢追求真理,或許真的會有意想不到的發(fā)現。
徐霞客的三十年何其艱辛!如今,高鐵代替了雙足,各種精密的儀器代替了紙筆,人們能夠真正做到“朝碧海而暮蒼梧”。徐霞客以足為誓,丈量名山大川,以筆代心,記錄下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一生很長,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22
之前對王陽明的個人經歷略有了解,通過本次看《典籍里的中國》最后一期,演繹了王陽明的一生,比起看書,給人視覺的沖擊確實大一些。
王陽明,生于書香門第,父親王華是狀元,所以少時成長家境優(yōu)越,除了讀書寫字,他也喜歡舞刀弄槍排兵布陣。但在朝廷供職之后,他的人生就開始變得坎坷。上書諫言,被廷杖三十,險些斃命。僥幸撐下來還被貶去貴州邊遠地區(qū)。途中宦官也派人殺他,不過未能得逞。去了貴州,又不幸染病。即便在這樣多舛的命運的折磨下,他也沒忘記少年時立志做圣賢的志向,先賢的教誨也謹記于心。他一遍遍追問自己什么是理,什么是道。最終悟出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大道,最后繼續(xù)悟出了致良知的道理,從此一生踐行。
我們偶爾會抱怨自己起點不高,不能出生在一個家庭條件好的家庭里。在看王陽明的一生的時候,從結果來看,無疑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回顧其過程,極其艱難。一個狀元的兒子,自己也中進士入朝為官,卻被打個半死,還要貶去偏遠地方,這種巨大落差對一個人的'身體的精神打擊是致命的。起點高,也意味著摔得重。如果是塊土,摔下來可能也就散了,變成泥。如果是個皮球,摔得越重,彈的越高。問題是,你經不經得起摔。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是因為他是圣賢,所以能講出大道理,能夠忍受非人的遭遇。而是因為,他經受了非人的待遇,然后把這些經歷說出來,也把自己的思考說出來,以教化眾人為己任,最終才得以成圣賢。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23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今日我院組織觀看的《典籍里的中國》以別開生面對話先賢的方式帶我們走近宋應星,影片里的他說:“功名進取毫不相關”,并向底層勞苦群眾請教,在實踐中汲取養(yǎng)分。正應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一言。
在從事農業(yè)生產實踐的過程中,他以永不言敗、堅持不懈的精神在勞動中記錄并著成《天工開物》一書。作為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此書為后人留下寶貴的'財富。作為江工學子的我們,自入學起便深受天工文化的影響。在這片以弘揚天工文化優(yōu)良傳統,成立天工文化研究院,開展對天工文化的深入研究,著力發(fā)掘其中的創(chuàng)新精神、工匠意識、生態(tài)思想等積極因素的沃土上,我們以探索者的姿態(tài)致知力行,躬行不輟。相信未來我校的天工文化自信必將更加飽滿,我們乘風破浪的勇氣必將更加昂揚。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相關文章:
典籍里的中國的觀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12-21
(經典)《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07-24
典籍里中國觀后感08-07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11-10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04-07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04-24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12-23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11-12
典籍里的中國的觀后感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