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團的作文(精選38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青團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青團的作文 1
在清明節(jié)的飲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節(jié)令食品。
由于寒食節(jié)與清明節(jié)合二為一的關系,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jié)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jù)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jù)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后,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面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薄R粢粋很大的總“子!保笳魅覉F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后全家分食之。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干后存放著,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jù)說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節(jié)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nèi)。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jié)最有特色的節(jié)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jié)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青團的作文 2
清明節(jié)時,家家都會準備好佐料做青團,這星期星期六,我家也要做青團。
媽媽連夜準備佐料,為了明天早點有青團吃。上午,我一進廚房,看見桌了上有一個巨大的粉團,旁邊還有很多的餡料。只見媽媽站在桌前,用手抓起一小團的小粉團,把小粉團揉成圓形,用大拇指在小粉團中心壓出一個洞,接著把洞變大,又把粉團捏的薄一些,用勺子把餡舀進小粉團中,最后把口“補”好。一個青團就大功告成了。我看媽媽很熟練,心想:媽媽都會了,我還怕不會。一股好奇心涌出心頭,自己也想動手試一試。說干就干,我也學著媽媽的方法,抓出一把粉團,揉成小圓球,用手壓出一個洞……但我做的青團并不很好,再把團捏薄的步驟中,小團破了一個洞,露了餡,失敗了。我浪費了一些材料,不行,我得再試一次,我再次試了一次,還是失敗了。也浪費了一些佐料。進過兩次的失敗,我清楚的知道,不能再浪費佐料了。心想:這還不簡單,做得小一點不就好了。
我就把青團做的'比媽媽做的小四分之一。除了把口補的不好以外,我以為這一僅是完美無缺了,可是等媽媽把我親手做做青團燒熟以后,我咬了一口,竟沒有咬到餡,我再咬了一口,算是要到了餡。原來是皮太厚了我知道做任何事都要認真對待!
青團的作文 3
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團的食俗,這種風俗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周朝。據(jù)《周禮》記載,當時有“仲春以木鐸循火禁于國中”的法規(guī),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間,即渭明前一、二日,還特定為”寒日節(jié)”。
古代寒食節(jié)的傳統(tǒng)食品有糯米酪、麥酪、杏仁酪揚,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節(jié)充饑,不必舉火為炊。
在寒日節(jié)的傳統(tǒng)食品中還有一種“青精飯”,據(jù)《瑣碎錄》記載:“蜀入遇寒食日,采陽桐葉,細冬青染飯,色青而有光。”明代《七修類槁》也說:“古人寒食采楊桐葉,染飯青色以祭,資陽氣也,今變而為青白團子,乃此義也”。清代《清嘉錄》對青團有更明確的解釋:“市上賣青團熟藕,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現(xiàn)在,青團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麥草汁和糯米粉搗制再以豆沙為餡而成,流傳百余年,仍舊一只老面孔。人們用它掃墓祭祖,但更多的'是應令嘗新,青團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因此,一些賣青團的店家洞察到這以點,前些年曾出現(xiàn)過多種甜咸餡料的青團,如豬油玫瑰青團、黑洋酥青團、金針耳鮮肉青團等,但好景不長,這些原本受人青睞的青團,竟然無疾而終,實在讓人百思不解。
青團的作文 4
青團是江南地區(qū)一帶的傳統(tǒng)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里,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蓮蓉,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
春游后我要跟我們班的十九個同學一起去參加制作青團活動。
到了中山公園,老師先教了我們?nèi)钻P于清明節(jié)的古詩,這三首古詩分別是:杜牧的《清明》;韓翃的《寒食》;吳惟信的《蘇堤清明即事》。學完古詩后我們就要開始制作青團了。老師分發(fā)給我們材料有:一袋加了糖的糯米粉,一小袋艾草粉,老師說這是從艾草中提煉出來的,而不是直接用艾草做的,還有一包紅豆餡和一些肉松。對了還有一個小碗和一杯水。
我們開始做青團了,我先用面粉倒?jié)M碗的三分之二,然后加入一點艾草粉和二十分之二的水開始和面。不過我把水加多了,結(jié)果我的面團變成了“冰淇淋”,后來經(jīng)過老師的幫忙后我終于弄好了。
不過到做第二個面團時我加了太多的糯米粉而把我的手套黏在了碗里,經(jīng)過老半天跟糯米面團的斗爭后我終于擺脫了困境,來到了加餡料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打算做一個紅豆餡青團和一個肉松餡青團。“!”是誰叫這么大聲,我轉(zhuǎn)頭一看,原來是思媛包的'紅豆青團被她揉破了,紅豆餡料和糯米團子簡直分不出兩者是誰。我還看見了幾個同學的肉松青團被揉散架了。我心里不禁擔心起我的肉松青團,不過幸好我的肉松青團命大,并沒有像其它肉松青團一樣散架。
通過這次制作青團的活動讓我真正感受到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中華傳統(tǒng)文化值得我們這一代人去傳承的。
青團的作文 5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庇质且荒昵迕魅,除了掃墓,令我無法忘懷的,還是奶奶做的青團……
我們家每年都少不了吃青團的環(huán)節(jié),臨近清明,廚房里就會多上一盆青團餡。奶奶先是剁好餡,再和些面粉,艾草碾碎后摻進面粉里,原本潔白無瑕的面粉變成了鮮綠色,用勺子上餡,就可以放進鍋里蒸上一會兒了。
奶奶知道我喜歡吃煎過的東西,特意把青團放到煎鍋里煎至兩面金黃,再讓我慢慢品嘗,咬一口,外香里軟,一股艾草的清香在嘴里擴散開來,再往里咬一點,就能品出五香的氣味了。
青團不僅可以充當主食,還可以當點心呢!學業(yè)繁重的六年級自然會有數(shù)量驚人的作業(yè)。每當我結(jié)束白天的學習,一臉倦意地回到奶奶家吃完了飯,奶奶總會拿著兩個熱好了的青團走過來,對我說:“回家作業(yè)寫累了,別忘了吃點心哦!”這時的我,手里捏著熱騰騰的青團,心頭也會突然一熱,啊,奶奶!您為我無私地付出,該讓我如何報答啊?夜里,我做完作業(yè),順手拿起那兩個還有余溫的'青團,忍不住大口吞下去,要知道,這可是奶奶對我的愛呀!
貼心的奶奶知道,我不喜歡長時間吃同樣的一種食物,就不斷地變著法兒更換花樣,有時是蠶豆青團,有時是紅豆青團,甚至還有蝦仁青團……奶奶不愧是我的“知已”在各種方面上都盡可能地使我滿意,不愧是我的“私人廚師”。
奶奶做的青團,在親戚好友之間也是出了名的一道美味,每當掃墓時親戚們對青團贊不絕口時,最高興的還是我,原來奶奶做的青團這么好。∥艺嫘腋!
這就是牽動我情思的青團,奶奶的青團,讓我終生難忘……
青團的作文 6
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燦爛地開放了。這個時候,在鄉(xiāng)間的小徑旁、河畔、山野里,艾草正長得鮮嫩。用手輕輕一掐,揪下一根來,放在手心里一搓,滿手都是綠色的汁液,把雙手湊近鼻前,只聞見一股清香沁人心脾。這個時候,最適合做一種美食了。這種美食叫青團,是我們寧波當?shù)厝朔浅O矚g的一種食物。它其形如圓月,手掌般大小,上面印著精美的圖案。由于這種美食外面還粘著一層金黃的松花粉,所以又稱金團。咬一口,又軟又糯。再咬一口,香甜的芝麻黃豆餡兒從青團里流入口中,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嘗,就已滑入肚中。松花香、艾香和著甜甜的餡兒,真叫你吃了一口又一口,停不下來呢!
你想知道這種美食是怎么做的嗎?哈哈,讓我來告訴你們吧。首先要準備糯米粉、新鮮的松花粉,剛采摘的艾草和自家做的.黃豆餡、芝麻餡,等這些食材準備好后,一切就緒,先把艾草煮熟,擠出苦汁后,和糯米粉放在同一個蒸籠里蒸熟。等蒸熟后,一同倒入一個大石臼中,然后兩個人配合著,一個人用木杵捶打,另一個不停地翻,到最后艾草和糯木粉完全融為一體,青色的糯米團像黏土一樣,就可以開始做青團了。由一個人先捏出一個小圓球一樣的糯米團,遞給下一位。第二位就把糯米團捏成小碗狀,然后把餡兒舀一勺放進“小碗”中,把“小碗”的口封住,再遞給下一位。第三位就把這個有餡的糯米團在松花粉中打個滾,撣一撣,讓青色的糯米團變成渾身金色的,再遞給最后一位。這最后一位呢,拿來木頭做的印花板,將糯米團放進去,用手心輕輕地壓一壓,再倒出來,呀!一個帶“喜上眉梢”金團就做好了!
青團的味道就是我家鄉(xiāng)的味道!要是你來到我的家鄉(xiāng),我請你來嘗一嘗這美味,保準你吃了忘不了!
青團的作文 7
青團是一種民間小吃。它的顏色是綠色的,外形是橢圓的,它是用糯米與艾草的汁混合后在蒸煮形成的,它的口感軟糯,一口咬下去,艾草的清香在口中能游蕩,讓人吃了還想再吃。
雖然青團的歷史不是很悠久,但是關于它還有個故事。
傳說有一年的清明節(jié),李秀成為了逃避清軍,請了一個農(nóng)民幫他躲過了清兵的追捕,但清兵添兵設崗,防止他人帶吃的給李秀成。那個農(nóng)民心生一計,采了艾草回家,用艾草的'汁與糯米混合做成了團子。青色的團子混在了青草里面,躲過了哨兵并帶給了李秀成。李秀成吃到了團之后,安全返回了大本營。之后,李秀成下令要太平軍團學會做青團,以御敵自保,青團就這樣流傳開了。
關于青團,我自己也有一段經(jīng)歷。
沒吃青團之前,我非常抗拒。青團那綠色的樣子,我看到就會犯惡心。就算大人們把青團放在我嘴邊,我都不會去吃,反而還會神情厭惡地推開。那段時間,我看見青團都繞著走。直到有一次,我中午沒吃飽飯,肚子餓得呱呱亂叫,家里又沒有其他東西吃,無奈之下我拿出青團一臉嫌棄但又無可奈何地一口咬了下去,香甜軟糯但又甜而不膩,糯又不黏的青團被我咬在了嘴里。我嘗到了味道后,三五除下就把一個青團給消滅掉了。吞下去后,嘴里還留著艾草的清香,讓我回味無窮。
從此以后,我對青團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zhuǎn)變,F(xiàn)在,青團變成了我最愛吃的零食了。
青團的作文 8
做完功課,我和媽媽原本打算到超港買馬卡龍,到店后發(fā)現(xiàn)沒有了,正準備離開,媽媽一眼就看見了擺在柜臺上的青團。服務員殷勤地上前介紹:“青團是在清明前吃的,現(xiàn)在買有優(yōu)惠!眿寢尮麛嗟刭I了幾個。
青團綠油油的,外面很有光澤,就像一塊價值連城的翡翠。青團圓圓的,摸起來黏糊糊的`,特別可愛。青團的皮是用糯米粉和艾草制成,餡有很多種,有肉松蛋黃味、芝麻味、豆沙味…味道有咸有甜。
說起青團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傳說太平天國的領袖李秀成被清兵追捕,一位農(nóng)夫救了他,把他藏在自己家里,但清兵加兵設崗,防止別人給李秀成送東西吃。那位農(nóng)夫把艾草和糯米粉包成團藏在青草里,送給李秀成吃,使他安全返回大本營;厝ズ螅钚愠上铝钭審N師學做青團,于是,青團就這樣傳開了。
青團是綠色健康的食物,小朋友們可以多吃哦。
青團的作文 9
“瞧瞧!做得多好!這不是‘團模團樣’的嗎?”我捏著手中鮮嫩的綠色面團驕傲地說道。
那天,我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快步走進家政教室。一進教室,一陣香味不知從何處撲鼻而來。老師神秘地說:“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包青團!
青團?早就“久仰”其大名了,雖然沒吃過、沒包過,但看著這個團,它又青又圓,應該“團如其名”,非常美味。我還記得奶奶曾說,青團青團,寓意著團團圓圓?墒抢蠋焻s要我們親手來包,像我這種“萬年手殘”能把它包得如楊玉環(huán)般圓潤嗎?
我抓了坨青團皮,它軟軟的,要不是要給它做造型,我早就開始“蹂躪”它了!我先學著老師的樣子把它揉成一個球,再一手握團,一手用大拇指從中間“進攻”塑造成一個碗形。接著我用勺子挖了一大塊香到流油的餡放進“碗”里,最后用三根手指把上面封嚴實?稍谖夷蟮臅r候,餡卻像一個淘氣的孩子,滿世界地到處亂竄,根本包不住。每當我捏緊時,它總會沖出來,非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不可,害得我活生生把青團包成了個狗不理包子!我越看越揪心,上面的開口仿佛是它咧開的大嘴,嘲笑我是一個“手殘黨”。
看著眼前的“團非團”,我頓時惱羞成怒,恨不得一把將青團重重地摔在地上,并且選擇放棄加自閉。
可就在這時,我想到了著名畫家羅丹考了美術學院三次都失敗了;大將韓信一開始也不被君王重用;鳳雛龐統(tǒng)也因長相而被輕視……可是他們最后不都成功了嗎?這區(qū)區(qū)的'青團子又能難倒我嗎?
后來,經(jīng)過我的一番細心觀察,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我太闊綽了——肉餡放得太多了。吸取教訓后,我開始對它進行一番“整容”,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做出了像模像樣的青團!
這次做青團的嘗試讓我深有感觸:成功除了有“失敗”這位母親的呵護,還有“堅持”這位父親作為堅實的后盾!
青團的作文 10
青團應該是清明前后應時當令的新鮮玩意,在東坡詩里寫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時候踏青,呼吸一點新鮮空氣,看著新鮮的綠色,吃團,喝寒食粥,若是再應景的下些小雨,尤有韻致,身心一快。怪不得有詩人說:“這是在吃春天”。
青團又叫艾米果,清明稞,碧青油綠,糯韌綿軟,甘甜細膩,蒸好幾摞小籠,一屋子熱氣騰騰。熟了以后,綠綠的松軟的皮兒,皮亦微皺,不軟不硬有咬勁,帶有清淡卻悠長的艾草香氣,味甚雋,遠勝年糕湯圓,一口入肚,三春不忘,是寒食時節(jié)流行于江浙滬一帶天然綠色健康的時令食品。艾草有平喘、利膽、消火、抗菌、驅(qū)寒、除濕等功效,而小麥草的汁有去油解膩、消食降火的功效,同時還能起到美容的作用。
青團品類也頗多,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黨皆可滿足。蝦子冬筍以鮮著稱,蝦子放的太多,會汪出些許汁水,“鮮得連眉毛都掉了”。豆沙餡心甜而不膩,沙色紫的.發(fā)黑。 紅豆水濾去皮,熬爛,澄出細沙,加少量白糖 ,北方叫“澄沙”,南方叫“洗沙”。初期的青團最離不開豆沙。豆沙又最能吸油,故易作餡。
青團歷史悠久,比如清朝的袁枚在《隨園食單》里面就專門寫了作為糕點之一的青團的作法:“搗青草為汁,和粉作粉團,色如碧玉!卑莼丶蚁磧糁鬆擠汁,最好采用清明前的艾,這個時候是最嫩的,嫩綠的樣子,嫣然可愛。將艾在開水中略燙,瀝去水,碎切,揉進糯米粉內(nèi),與糯米粉同抖勻,乃以蒸成,候冷,尤妙。 入口細嚼半天,說不出話,頃刻下肚,鮮嫩腴美,不可名狀,意猶未足。至于為什么吃青團,眾說不一。傳說有一年清明節(jié),太平天國將領李秀成被清兵追捕后設崗,每一個出村人都要接受檢查,防止他們給李秀成帶吃的東西。一位農(nóng)民在思索帶什么東西給李秀成吃時,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綠瑩瑩的顏色。他頓時心生一計,連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凈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nèi),做成一只只米團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團子放在青草里,混過村口的哨兵。李秀成吃了青團,覺得又香又糯而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繞過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營。后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御敵自保。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來。另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跟隨晉文公的介子推。介子推當年跟著晉文公各國逃亡,立下過功勛,后來晉文公發(fā)達了,介子推不肯接受晉文公的回饋封賞而隱居。晉文公重視介子推的才能,于是在綿山找到他,想讓他出山幫自己,介子推死活不出山,晉文公就索性放火燒山,想逼他出來,最后介子推寧可被燒死也不出來;诤藿患拥闹囟铝钆e國在他的忌日禁止用火,人們開不了灶,只好吃冷食,提前蒸好的米食成了填飽肚子的首選。
青色寄托著古人助長陽氣增長的愿望,寒食小溫擔任著俗世紛擾的小確幸。
青團的作文 11
清明節(jié)到了,瞧,又下起了牛毛細雨,這讓我們不禁想起了一首古詩:清明時節(jié)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在今年清明節(jié),我們一家掃墓結(jié)束后,媽媽要自己做青團讓我們嘗個鮮。我也洗干凈了雙手,興致勃勃地學做起青團來。
開始做青團啦!媽媽先把綠油油的菠菜在水中煮熟。接著又熟練地把煮好的菠菜放進一個又大又深的'鐵盆。再往里面放雪白雪白的糯米粉加一點沸水。媽媽將糯米粉和菠菜用力揉捏,過了好久終于揉好,成了一個綠綠的糯米團。然后我們每個人掐了一點糯米團搓圓,捏成小碗狀往里面放了香噴噴的黑洋酥,再把口“封”起來,最后,我們把青團放進了鍋里去蒸。還沒蒸熟,一股香味已撲鼻而來!罢嫦M禳c好!蔽乙贿呄胫,一邊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廚房,等待吃了!終于好了,我發(fā)現(xiàn)青團的顏色變成了墨綠色。吃著自己做的青團,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清明節(jié),它不僅讓我們追憶已故的親人,續(xù)親情,還帶給了我們一份悠閑,一份難忘。
青團的作文 12
每逢清明節(ji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做青團來祭祀祖先。
今天一大早,廚房里就噼噼啪啪響個不停,還飄來一股濃濃的青團味兒,我急忙穿好衣褲,跑到廚房里瞧一瞧。原來是奶奶正在做青團呢!個個滿是肉餡的青團臥在蒸籠上。我忙挽起衣袖,說:“奶奶,我?guī)湍黄鹱觥薄D棠绦Σ[瞇地點點頭,開始一步一步細心教我怎么做。我也學著照模照樣地做起來,先捏了把和好的面,揉成不大不小的面團,學著樣兒把大拇指鉆進去捏成小碗狀。就這一步我怎么也做不好,不是厚了就是口太大了,難看死了。我本是個急性子,屁股一扭,手一甩,嚷嚷著:“什么鬼東西呀!這么難捏!
正當我垂頭喪氣的時候,奶奶笑著說:“怎么,沒信心啦,第一次做都是不容易的,我第一次做青團也像你這樣!笔前,我們老師不也常說,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一步一步扎實地走,不能一步登天嘛。這一點的'小挫折算什么,怎么就打退堂鼓呢?想到這,我頓時感到心頭上充滿了一股力量,自信地又揉起了面團。
雖然一開始我笨手笨腳的,面粉撒了一地,做的青團不是肚子裂開,就是嘴裂開,和奶奶比我的青團簡直慘不忍睹。但我試了一次又一次,功夫不負有心人,這項“偉大的工程” 終于完成了,看著這一個個小巧玲瓏的青團,我欣慰地笑了,笑得是那么燦爛。
吃著自己做的青團,那種感覺特別的幸福,不是嗎?
青團的作文 13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jié),我打算去萬竹一個親戚家去勞動一回,體會一下勞動的艱辛和快樂。
冬色爺爺送走了大地的嚴寒,春姑娘踏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了人間,春天的景色十分美麗,就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畫。春天的'陽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開了笑臉。在竹林中,一群五顏六色花兒爭奇斗艷,競相開放,互相媲美,更加襯托了竹子的挺拔……正在我沉醉在春天的美麗時,萬竹到了,我下了車,到了姑姑家。
姑姑先拿來了一堆綠色的青團粉、芝麻和白糖,我這個讒蟲一看見好吃的就忍不住,我剛想去拿,媽媽就重重地拍了一下我的手,說:“傻瓜,讒癮又犯啦,這個是生的,怎么能吃,我們現(xiàn)在首要任務是做青團!”。孔銮鄨F,以前我只負責吃青團,從來沒有做過,我又好奇,又激動,我挽起袖子,迫不及待地想來嘗試一下。
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掰了一大團面粉, “小慧,你怎么拿這么多,做出來皮就太厚,咬不動了!”我只好乖乖地掰下一半,然后,把它搓成一個圓形,再往中間摁一個洞,接著就把它捏薄,“小慧,你不應該這樣,中間不能捏,要不然就漏陷了!”媽媽不耐煩了,一把將面團搶去就讓我看著,真是萬事開頭難啊。
經(jīng)過五分鐘的觀察,我終于會了,來檢驗一下我的學習成果吧!首先,我拿來一團面粉,把它像做橡皮泥一樣捏成一個圓,再從中摳出一個洞,就形成了一個碗形,接著,再放入一勺芝麻,最后搓成一個圓,真是太好玩了,我仿佛被磁鐵一樣吸住了。做完了芝麻餡的,我們又做起了松花餡的,為了能區(qū)別這兩種青團,我們把松花的捏成餃子形,這可是我的強項,于是我三下五除二就包完了,看著這滿滿的青團,我別提多開心了!
我吃著那滾燙的青團,比吃了蜜還甜。
青團的作文 14
“寒食青團店,春低楊柳枝”,每逢清明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在這一天做香噴噴的青團,我家也不例外。
這天,看著大人一邊沖洗著艾青葉上的雜質(zhì),一邊又把艾草放進攪拌機里攪拌成汁,忙得不可開交。我心想:每年都是媽媽做香噴噴的青團給我吃,今年我也要包一回青團,不能繼續(xù)再當“吃貨”了。
說干就干,首先我把綠油油的艾草汁倒入米粉里,使勁揉搓。糟了,我這細皮嫩肉的小手被面團給包圍了!我用力地甩啊甩,再往手上灑了一些面粉,青團子終于從我的小手中脫落下來。然后我慢慢地揉,直到艾青汁和面粉合二為一就可以包了。
我把大面團分成了一個個小面團。接著拿起一個小面團,把它揉得圓溜溜的.。再把大拇指插入面團中間,讓它變成小碗的形狀就可以包餡了。我躡手躡腳地把豆沙球放進“碗″里,然后趕緊把它包起來,免得餡從里邊掉出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的青團也快要大功告成了!敖K于做完了!一個,二個,三個……”我興奮地數(shù)著,“一共有十五個,剛好每個人分三個!”說完,我迫不及待地讓媽媽把這幾個青團蒸熟。
晚上,我們一家人一邊吃著美味的青團,一邊看著電視,別提有多高興了!
青團的作文 15
又是一年清明,望著桌上剛剛買回來的青團,我不禁愣住了,姥姥親切的臉龐又浮現(xiàn)在腦海中
兒時,與姥姥、姥爺住在一起,小小的農(nóng)家小院承載著一家人濃濃的親情,每逢清明節(jié)姥姥便會準備好一切制作青團的食材在廚房忙碌。
我和姐姐可不會錯過這種有趣的事情,姥姥剛剛開始上手,我們便一個人搬一個小凳子坐在桌子旁,姥姥見了也不趕,只是笑著警告道:不準亂摸哦,衣服臟了可是要挨打的。我和姐姐低頭看了看剛剛換上的新衣服,乖乖地點點頭。
艾汁的味道在空氣中彌漫開來,清香頓時襲卷了廚房,我和姐姐深深的嗅了一口。姥姥用那雙蒼老溫暖的`手把面和在艾草的汁液里,白色的糯米粉一點一點融入艾汁的綠色里,不一會面團就揉好了。姥姥把面團揪出一小塊一小塊的,用雙手搓成一個圓溜溜的球,隨即用大拇指壓在圓球中心,放在手掌上不停地轉(zhuǎn)動,做成一個小碗的形狀,再用勺子舀了一小勺豆沙進去,雙手不停地轉(zhuǎn)動把小碗的口子慢慢收攏。一個可愛的、小巧玲瓏團子就做好了,一個個青團如同一塊塊光滑的翠玉。
我和姐姐這時也顧不得什么新衣服了,站到凳子上去拿面,姥姥見了,也不惱,揪出兩個小小的面團放到我們的手中,教我們該怎么做。臉上的笑容仿佛融進暖暖的陽光中。
把青青的團子放進蒸籠,蓋上蓋子,靜靜等候著。蒸籠上開始冒熱氣,許是團子太綠了吧,竟連這冒出的熱氣也是綠綠的了。揭開鍋蓋,一陣清香撲面而來,在外玩了一天的小花貓也尋著香味回家了,趴在灶臺邊,不肯離開。
抬頭朝窗外一看,已是傍晚,姥爺早已在院子里擺好了桌子,姥姥把青團和菜端出去,我和姐姐迫不及待地抓起剛出籠的青團,被燙得嗷嗷直叫,趕緊把青團扔到盤子里,姥姥連忙拉我們過來把手放在水里,嗔怪道:怎么這么不小心。眼里的疼惜似乎要從眼眶中溢出。
回到桌邊,拿起已經(jīng)沒有那么燙的團子,塞到口中,一股清香在口中肆意游竄。姥爺拿起那個已經(jīng)不知用過多少年的白瓷杯,啄了一口酒。姥姥在旁笑著,瞇起的眼睛里滿是幸福。小花貓臥在桌腳,慵懶地伸了個懶腰,趴在那兒,睡著了。
想至此,回過神來,抬手拂面,不知何時淚叮咚地落下。拿起桌子上的青團,輕輕咬了一口,滿口清香,卻不是熟悉的味道。一滴淚滑到嘴里,咸咸的,澀澀的,嘆了一口氣,輕輕離開桌邊。
原來,當年的味道再也找不回來了。
青團的作文 16
又是一陣淡淡的艾葉氣息縈繞在我的身邊,一個個綠綠胖胖的小團子展現(xiàn)在我的面前。咬一口糯唧唧的,絲絲香味沁人心脾。
沒錯,這就是青團。青團是一種用草頭汁做成的綠色糕團,其做法是先將嫩艾、小棘姆草等(做青團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種,泥胡菜、艾蒿、鼠曲草。泥胡菜氽后色做碧綠,以前常用,放入大鍋,加入石灰蒸爛,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綠色的團子)。青團主要是流行于江浙一帶的清明節(jié)食品。
“清明時節(jié)天轉(zhuǎn)暖,柳絮紛飛花爭妍!泵慨斍迕鞴(jié)來臨,家家戶戶都要包青團。我們家也不例外!在我的記憶里,外婆是無所不能的。每當清明清晨,外婆就會去菜市場買來新鮮的艾葉,用來給糯米“上色”。
艾葉在我的印象里用途可廣了,它是我童年時夏天里的解暑神器。記得每當酷暑來臨,外婆就會騎著她那早已生銹的自行車去買艾葉;丶液蟀寻~洗干凈,燒一鍋水,水開后把艾葉放進去。煮好后的艾葉水摻和著洗澡水一同倒進我專屬的洗澡盆里。你可別小瞧那艾葉,在外玩得大汗淋漓的我一頭扎進盆里,那滋味涼絲絲,又飄著艾葉獨特的清香,令我拋去了一切的暑熱。
我的媽媽一直被我稱之為“甜點達人”,這次她將和外婆強強聯(lián)手,制作出我認為世界上最美味的青團——沒有之一。只見媽媽先把艾葉榨成汁,當然外婆也沒停歇,把粥放在糯米粉里一攪和,就成了一個大白胖子。媽媽把艾葉汁倒進并沒有完全和好的糯米團里,并加上一點最重要的調(diào)料——抹茶粉。加入抹茶粉是為了讓青團的顏色更鮮綠。
接下來的一步——調(diào)餡。媽媽先把黃油放入鍋內(nèi),再把肉松和咸蛋黃一同放入鍋內(nèi)翻炒,炒好后把它們分成一個個小方形,餡料就調(diào)好了。
我認為的最關鍵的'一步是如何把它包在一起。媽媽負責來把糯米團分成一個個小劑子,外婆負責把餡包進去,我呢,只能在旁邊看著,幾次想幫著一起包,都被外婆給拒絕了,因為我包的不是太厚就是太薄,唉……只見心靈手巧的外婆把小劑子托在手上,像做陶瓷碗那樣,那大拇指猶如電鉆,不一會兒就做好了一個薄厚適中的“小碗”。
上鍋蒸完,我們家的門似乎快成了扇“假門”,街坊鄰里都知道我們家做青團了。隔壁王阿姨說:“喲,顧姐,又在做青團呀,人老了手藝未老嘛!”我外婆得意地笑了笑,拿了幾個青團分給鄰居們。
我愛我家鄉(xiāng)的青團,我愛我家鄉(xiāng)的風俗,但我更愛我的家人們!
青團的作文 17
我身處煙雨江南,有數(shù)之不盡的美食小吃,可這么多年來,我卻獨愛他——青團。
與北方人富有濃烈文化氣息的高粱紅、玉米燒比起來,江南一帶的青團真的不算什么,或許,淡出人們視線的青團,才是四月真正的味道。
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如此記載青團的'制作:“搗青草為汁,和粉做團 ,色如碧玉!鼻鄨F是以柔軟細膩的手磨米粉做原材料,取艾草之葉搗碎,在石灰水里腌漬后,過濾出汁液,再兌入由七分糯米,加三分粳米的米粉中包為團子。
餡分為甜咸兩種,甜餡一般為豆沙餡,咸餡一般為鮮肉餡,無論甜咸,包餡時,均放入一小塊豬油。蒸熟后的青團,視覺看起來色澤青翠、光亮細結(jié);嗅覺聞起來清香自然;味覺嘗起來細膩香甜、糯韌綿軟。
記憶最深的是在三年前。我和父母劃船去周莊,一路上吃著青團,哼著小調(diào),好不自在。
尋訪前人的足跡。青團早已被歲月沖刷去了,但也只有遠離塵世的喧囂,重返這片土地,才能領略這一美食。
青團的作文 18
聽到包青團,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但要包好青團可真不容易。
清明節(jié)前,我家也準備包青團,把從田野上摘來的艾青煮熟后和米粉加上適量的水用力均勻地揉在一起,然后就把米粉拉出來一小塊,裹成圓形,再把它弄成窩窩頭的形狀,最后放上餡子包成圓形。我仔細觀察大人們的操作過程,然后開始包著第一個青團,看看簡單,但包起來真不容易,特別是手不聽使喚,用力過大,米粉捏得不均勻,餡子就會往外流,餡子太少就會變成空心團,如果搓得不好就會變成好幾種不同形狀的團。經(jīng)過多次實踐一個個小巧玲瓏、形態(tài)各異的.青團在我的手中誕生了。這時媽媽就拿把包好的青團去蒸了,過了二十分鐘左右,一陣陣誘人的清香撲鼻而來,等媽媽拿出來蒸好的青團,我就奔上前去品嘗了我自己包的青團。!可香啦!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都夸我包的青團,和大人所包的差不多,我心里樂滋滋的。
清明,踏青、包青團、祭祖,已成了我們國家傳統(tǒng)文化。
青團的作文 19
清明節(jié)我們沒去掃墓,沒去戶外踏青,但我們做了一道美食青團。
這段時間正是青團最佳的品味時間,也是最佳的制作時間。
青團做起來似乎不難,因為它用不著太多的材料,但其實也很考究。青團的點睛之筆是艾青,它長得一點都不出眾,沒有太多的辨識度,在我看來就像是雜草,但它卻成就了美味的青團。
首先便要將這個點睛之筆洗干凈,蒸熟,泡點水。這個步驟并沒什么難的,難的是揉面,因為是糯米,所以要十分的謹慎,一出錯就會翻車。太軟太硬都不行,還要有彈性。超大盆的`糯米粉馬上就要變成團子了。外婆先在中間挖了個坑,然后往里填滿熱水,果然水量真的很重要。
接下來就是力量活了。要使勁使勁地揉,要揉無數(shù)次,水也要倒無數(shù)次,想想青青的小團子就要出生了,不禁流了流口水。我就坐在旁邊給外婆倒水,外婆就使勁地揉面。我左看右看,看得出揉面既要有耐心,也要有耐力,揉久了會很累的。我也看出揉面好像很難也很麻煩,電視里不就一放水就變成團子了,可自家做起來怎么這么麻煩,慢慢的,糯米粉就被揉成了粗糙的大面團,然后再加些水,加些粉,繼續(xù)揉,光滑的團子出現(xiàn)出現(xiàn)之前,別忘了放入艾青汁。
大人們剁肉拌餡很快也就好了。接下來就是捏團子,放餡之前就是捏成窩窩頭的樣子,然后往里放餡,最后捏成團,就這樣一個一個捏完,鍋上蒸。很快,可愛的綠團團就出生啦!
清明節(jié)真是一個有實踐意義的節(jié)日。
青團的作文 20
江南的春天細雨綿綿,到了四月,水鄉(xiāng)田間,綠野青山,多了一隊隊踏青掃墓的身影,菲菲細雨中撐著陽傘,或緬懷,或賞景。返程時,手里多少都拎著幾個綠色面團一樣的食物,江南人告訴你,這是清明特有的食品——青團。
這年的清明節(jié),我有幸參與到制作青團的全過程。那是臨街的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糕團店,每年這個時候,店門口總會排起長龍,等著買三五個青團,或自己品嘗,或送親朋好友。我吃過這家店的青團,鮮香四溢不粘牙,餡料十足易飽腹。但是這青團是怎么做的?這面團是怎么變成綠色的呢?趁著下午沒什么人買的檔口,我向店里師傅請求學做青團,師傅爽快地答應了。
首先,我在裝滿面粉的`盆里倒入足量的水,右手不斷攪和,讓面粉與水充分糅合,只是攪和來攪和去,攪和成了“漿糊”,愣是攪和不出團團來!澳氵@手法不對!睅煾狄娏耍ⅠR用他自己的獨特手法,不一會兒就成了面團。我驚訝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說,這個是靠手法,要勤學苦練才成。媽呀,做個團子都這么費勁,干哪行都不容易啊。接著,放發(fā)酵粉,醒面1小時。這時,師傅拿出了新鮮的艾葉,用榨汁機榨成了艾草汁,綠汪汪的,我把這艾草汁倒入盆里,與面團充分攪和……這面團綠了!原來青團之青的奧秘在這里!師傅拿起一個鍋,倒少量的水,加上糖,大火煮七八分鐘,取出備用。又拿來紅豆,搗成豆沙,倒入剛才煮成的糖汁攪拌均勻。又到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這翠綠的面團搓成長條狀,揪下一段,揉成小團團,壓成餅,放上豆沙再包裹,一個豆沙青團就成形了,再往鍋里煮五分鐘,香氣四溢甜上心頭的青團就出鍋了!
我這垂涎的舌尖早已忍不住了,拿起自己做的青團,迫不及待咬一口,啊,好燙!“你冷冷再吃!”我媽一臉無奈地說我。燙過之后,感覺味道不錯,既有豆沙的軟糯香甜,又有沁心的草香回甘。青團吃完了,可心里還是,甜甜的。
青團的作文 21
又是一個秋天。一場霽雨打濕了我的記憶,又是食青團的季節(jié),美味縈繞在唇齒間的快樂之外,似乎還有一種淡淡的鄉(xiāng)愁,尤如滿園的艾草,長了割,割了又長。故鄉(xiāng)的一切都在我的記憶中迷蒙,卻又揮之不去。 ——題記
我獨自一人,徘徊在水鄉(xiāng)煙雨迷蒙的小巷,長長的弄堂口,我又一次見到了青團,濃郁的水汽夾雜著淡淡的艾香,把我?guī)Щ亓四蔷脛e的故鄉(xiāng)。
小時候,我關于青團的記憶,全都來自于我的外婆。外婆燒菜很好吃,做點心的手藝也堪稱一流。她點心中做得最好的,就是青團。
新摘下的艾草,只在水里漂一漂,加一點石灰水上鍋去蒸,待到鍋蓋在濃厚的水汽中噗噗躍動,艾草也就蒸好了。一開鍋蓋,水汽便卷攜著清苦微甜的艾香你推我攘地擠出了鍋,散了滿屋,滿屋便都是故鄉(xiāng)艾草的清香。
艾草放涼后,便要用紗布過濾。這是年幼的我被允許參加的為數(shù)不多的部分。我把軟爛的艾草裹在細紗布中輕輕擠壓,青綠的汁液便一點點滲了出來,一滴滴滴落在碗中,綻放成一朵朵轉(zhuǎn)瞬即逝的碧玉做的'花。
將艾草汁倒入和好的糯米粉中,稍加攪拌,艾草汁便在盆中輕輕地流轉(zhuǎn)起來,它和米粉首尾相接,互相追逐著旋轉(zhuǎn),待到和好了面,外婆微笑著,熟練地把面團分成一個個小劑子,在劑子上用拇指按出一個小坑,在坑里放進一團豆沙,再用手掌并指輕輕揉捏,面皮溫柔地將豆沙菓覆,青團便圓圓地窩在掌心。
青團蒸透了,拈起一個放入口中,牙齒微微用力破開薄而柔韌的表皮,滾燙的豆沙餡便迫不及待地流淌而出,活潑潑地在舌尖上流動。它以豆沙溫潤的甜,卷攜著艾草清苦微甜的香,它以故鄉(xiāng)的氣息,席卷過飽受化學添加劑折磨的日漸麻木的舌尖,席卷過迷醉于城市燈紅酒綠而日漸浮躁的靈魂。
“姑娘,青團要趁熱吃,熱著吃才好吃!卑⑵诺穆曇舭盐覐墓枢l(xiāng)的記憶中喚醒,暮然回首,眼前仍是那異鄉(xiāng)的煙雨迷蒙。手中捧著的青團已涼了,舌尖上仍殘留著異鄉(xiāng)青團的滋味,盡管皮厚餡少,內(nèi)餡也是西化的巧克力餡,于我卻有些太過甜膩了,與記憶中故鄉(xiāng)的味道更是相去甚遠,但我仍細細咀嚼,慢慢品嘗,卑微而貪婪地尋求著故鄉(xiāng)的味道。在那些青團、年糕、米花糖前躊躇,在那些水車、瓦檐、青石板旁徘徊,于其中尋求那一絲絲故鄉(xiāng)的影子,攫取著有關于故鄉(xiāng)的一點一滴,一絲絲在心中繚繞成故鄉(xiāng)昔日的夢影。
去不了的地方叫遠方,回不去的地方叫家鄉(xiāng),我又何嘗不知道這一點。我僅希望借食青團緬懷那一處故鄉(xiāng)、那一段過往,卻僅是聊慰吾心罷了。
人不能忘本。也許,我們也正需要一些像青團一樣傳統(tǒng)的味道,需要來自鄉(xiāng)村純凈質(zhì)樸的氣息,帶給我們這些塵世中的人們些許心靈的依托,帶給我們被遺忘的故鄉(xiāng)的感動。
感動,在這樣一個秋天,也會在以后的每一個秋天……
青團的作文 22
清明節(jié)前夕的一天,你如果走過我們的教室,你一定會聽到我們一陣陣歡樂的笑聲,聞到一股股清香。你肯定會問我們:“你們在做什么?”我們會回答:“我們在做青團!”
下午一點到了,每個小組紛紛拿出自己準備的材料,擺放在桌子上,仿佛正開展著一場食品展覽會。瞧:有綠色的青汁;有香甜的餡兒;還有一個個道具。道具準備好,就蓋和面了,這可是制作青團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只見一個個和面高手——老師請來的家長們陸續(xù)登場。她們嫻熟地將面粉倒入盆中,再加入少許的水,接著,陳冠宇媽媽將手伸入盆中,熟練的揉了起來。慢慢地,原本松松散散的面粉在陳冠宇媽媽手中變成了柔軟的大面團,然后,再倒入事先準備好的青汁,繼續(xù)和。終于,青色的面團揉好了,家長們把面團分成幾段,依次分給每一個小組。
開始做青團了。我先取出了一個中等大小的面團,在手中來回揉。揉成一個光滑的圓球體時,就差不多了,我接著把面團輕輕壓扁,然后小心翼翼的把壓扁的面團窩成一個圈,再把豆沙餡擠在里面,注意不要擠太多,小心餡兒會漏。擠好餡兒,用筷子把餡兒往里面塞一塞,再把面團一捏,一包,之后用保鮮膜將青團包好,這樣一個完美的青團就做好了。再看看其他人做的:杜駕麟在青團上來回抹上黑芝麻,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黑”團,不知道蒸出來味道怎么樣?看看成婭媗的,她把芝麻、豆沙和青團一起搓,使青團變成了一個“大花臉”……其它小組也不甘示弱,都在埋頭奮力做著,整個班的'氣氛達到了最高潮!
第一課下課了,朱老師給我們每個組評了獎。我們這組光榮地獲得了“最佳紀律獎”我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所有組制作的青團中,最令我記憶猶新的就是陳申一組的青團,他們十分創(chuàng)意,有“長方形”;有“五角星”;有“餃子”;有“荷包蛋”;有“神舟飛船”;還有“青團一家”……他們這組不愧是“最佳創(chuàng)意獎”。獎評好了,就該把青團送到食堂去蒸了。我在教室里聯(lián)想起了青團的味道,一定是軟軟的、糯糯的。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美味的青團,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青團,剝開保鮮膜,吃上一口,“真香”我說道,這青團帶著一股黃瓜的清香,吃進嘴,軟軟的,糯糯的,太好吃啦!
青團的作文 23
星期天上午,天氣晴朗,陽光燦爛。
一大早我就起床了,心情非常高興。一會兒,奶奶打電話給爸爸,叫我們早點過去。于是爸爸開車載著我和媽媽來到奶奶家,一進門,我就看見奶奶正忙著做青團,我就跑過去說: "奶奶您在做什么?" 奶奶說: "我在做青團,你在邊上看著,等你長大后做給我們吃。" 我說: "我現(xiàn)在就要做。" 奶奶說: "那好吧,你看奶奶做,跟著學,做幾個小的試試。"
奶奶就給我一個粉團,我拿在手上跟著奶奶學,先把粉團搓成圓形,然后右手大母指伸進小圓里,左手轉(zhuǎn),右手捏,慢慢地把粉團捏成小茶杯一樣薄薄的形狀,再把陷肉放進去,左手把青團抖一抖,右手把口子閉合捏成三角形,然后繼續(xù)揉,揉成圓圓的.。左手到右手,右手到左手,象拋球一樣拋幾下。然后就放進蒸籠里蒸。
一會兒功夫,我的作品就出蒸籠了,我把它拿給爸爸媽媽吃,爸爸媽媽邊吃邊說: "真好吃,由由你長大了,會做青團了! " 我心里樂滋滋的。
青團的作文 24
在時間的長河里,華夏悠悠五千年文明,沉淀出了許多寶貴文化遺產(chǎn)。勤奮智慧的炎黃子孫,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奇跡。
立夏快到了,在我的記憶里,立夏總是飄著一股清新悠遠、揮之不去的艾草香。每逢這夏日伊始,春季接近尾聲的美好節(jié)日,一大家子人總是齊聚一處,一起做“米鴨蛋”。立夏做“米鴨蛋”,是家鄉(xiāng)的風俗,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就流傳不衰了。
做米鴨蛋的第一步自然是取材,當雨季來臨,春天拉開帷幕,就可以去田間采摘新鮮的艾草。我總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剪足滿滿一盆的艾草。這可能需要在田埂上蹲上好久,可是卻別有一番趣味。剪艾草也是有講究的,手法要恰到好處,不然就會影響米鴨蛋的質(zhì)量。拿著一把大剪刀,經(jīng)歷了一次次地實戰(zhàn),我才學會熟練快速地剪艾草。無論艾草隱蔽的有多深,都無法逃出我的眼睛,摘著摘著,看著盆里的艾草越來越多,最后滿載而歸。接著需要花上半天的時間把這些艾草清洗,燒熟,冷卻,再切得細碎,和和好的面團揉在一起。開始艾草和面團還很分明,用力搓揉一陣后,就逐漸變色,淡綠色溢著清香氣味的汁液融入了面團中,直至兩者合一。這看似簡單機械,可是做起來卻并不容易,外行的我只搓了一會兒,就覺得雙手發(fā)軟發(fā)酸,面團似乎沒什么變化,而我再也沒有力氣了,只好甘拜下風。
面粉和好了,一旁的媽媽也將餡料拌好了。最常見的餡料莫過于咸菜筍餡和黑芝麻白糖餡,配置的過程都很簡單。而包米鴨蛋的過程更是全家一起動手:奶奶,爸爸媽媽,叔叔阿姨,我,甚至是六歲的小妹妹都吵著要一起包。我用雙手輕輕拈下一塊面團,把它揉成扁平狀,再往中間倒上一勺餡料,最后小心翼翼地搓成橢圓形,一個米鴨蛋就初具雛形了!剛開始,我包的`米鴨蛋總是“露餡”,而且相貌奇丑,奇形怪狀。不知經(jīng)過了多少次失敗,再加上我的小心謹慎,終于能包出像模像樣的米鴨蛋了,餡料也終于聽話地藏在里面不再流出來。把一個個帶有我們汗水和笑聲的米鴨蛋放進鍋里蒸一會,待到出爐時,滿屋都是艾草獨具的清甜而悠遠的香。
至今回想起那一鍋大小、形狀不一的米鴨蛋,也像回想起了那段濃濃的親情和鄉(xiāng)情。又糯又香,甜而不膩,余香裊裊,經(jīng)久不忘。
米鴨蛋以及它的制作過程,都是我們寶貴的遺產(chǎn)。它象征著濃濃的親情、鄉(xiāng)情,是家的味道。愿這份艾草香在我的心里,在奉化這塊土地上經(jīng)久不散!也愿這份親情、鄉(xiāng)情鐫刻在每一個奉化子民的心中。
青團的作文 25
迂回的小巷,斑駁的青石板,墨綠的青苔,那凹凸不平的褶皺就像老樹身上脫落的樹皮,長在歲月的光輝里,卻注定要在歲月里失去光華,在喧囂中被掩蓋真容。
多年之后的今天的清明,再次來到這鄉(xiāng)間小巷采艾草,想起幾年前春日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綠葉在青石板上,在草叢中,在青團的蜜汁中流過,此處的清明不是“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的凄涼悲哀傷,而是活潑的,我與父母邊采艾草邊踏青,樂在其中?諝庵袕浡莸那逑悖易咧。
“這里的艾草不能亂摘的,這是我自家的!币宦暣肢E的鄉(xiāng)音,帶著厚重的鄉(xiāng)調(diào)傳入耳中,我正興致的采著,父親猶豫了一下,又答:“那阿姨,我來買點吧!奔氁豢,那原來是為老婦,身著樸素,臉上的皺紋顯露出歲月的滄桑。原來這快是老婦的田,我們便隨著老付進了他家要付錢。
那老婦與他的老爺子的小屋十分簡陋,大概也就20來平方,并且那老婦是沒有手機的,還是借的'手機讓我們付的錢。我摘了如許的艾草老婦卻只是淡淡一笑,說:“10塊錢給你了吧!蔽矣悬c驚訝。
老婦和那老爺子都十分淳樸,穿的很簡陋,但又不失那一份整潔,原來他們也正做青團子呢,他倆采用的是最傳統(tǒng)的做青團方法,煮熟的糯米粉要先和艾草榨成汁混在一起,燒著的柴火散發(fā)出糯米香,這種香只有在鄉(xiāng)間才能感受到的,老頭子拿著一把木錘勻錘,在老婦翻動的糯米團中,每一錘都是那么有力均勻。我看著有點怕,怕老爺子的錘沒握好就砸在老婦手上了,可他們配合是如此默契,恰如其分。
我們在一旁看著,驚訝于他們的配合之默契,又感動于他們那份淳樸!俺詭讉吧!崩蠇D平淡的說到,我們品嘗這裹上松花粉的一團團的青團,軟糯香甜,相比市場上那些黑心商家,這不知好多少。她抬起那雙柔和而寧靜的眼,又帶著厚重的香音微笑著說:“小伙子吃一個吧!”
我們又買了幾個青團,不禁要揮手告別了,“下次見!”,可我不禁難過起來,這一次見面也許是永別,下次可能就見不到了,我凝然的雙眼閃出愁怨:世間像這樣的人,還有幾個呢?
小巷依然是那么悠長,墨綠的葉子,落下幾點細碎的陽光,那座小屋披著午后的光韻,默默守候著,將這美好品質(zhì)傳承下去。
青團的作文 26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斑@句詩大家都很熟悉吧。沒錯,他選自《清明》這首詩。在清明節(jié)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掛艾草、吃青團,我只吃過青團,但沒做過青團,今天我就要做一回青團。
我和媽媽準備好了做青團的材料,有綠油油的艾草,有雪白的糯米粉和面粉,還有做餡料的豆沙等。說干就干!我們先一起擇艾草。擇艾草可是要有耐心的哦!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艾草的根部全部摘掉,只留下嫩嫩的葉子。接著我開始洗艾草、洗好后放到鍋里煮一煮,最后把艾草切碎,再放到碗里搗成艾草泥。艾草是要和面用的,它就像個魔術師,可以讓面團變綠。
媽媽拿出了昨晚我們花了一晚上時間煮爛的豆沙餡料。進入做青團的關鍵時刻啦,我特別緊張,生怕做錯了一步。媽媽一邊教我和面一邊說:“要做青團,最重要的是和好面。面和得有勁道,青團吃起來才有嚼勁,否則就會粘牙齒!拔覀儼寻菽嗟惯M糯米粉和面粉里,用手將它們混合起來。我擼起了袖子,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不停地揉啊揉,一個青色的大面團就完成了。接著我用手掰了一小團的粉團,揉成像乒乓球大小的.小圓球,用大拇指在粉團中間壓出一個深深的洞,接著往兩邊捏,把洞變大,捏成一個碗狀。再用勺子把豆沙餡舀進粉團的大洞中,最后小心翼翼地把封口封好,再搓圓,一個青團就大功告成了。我終于松了口氣。然后我繼續(xù)按照這個方法做了好幾個青團,做完豆沙餡,我靈機一動,把豆沙、紅糖和紅棗全部放進了餡里,做成了”黑暗料理“。青團一個個包好以后,我立馬要蒸幾個嘗一嘗。15分鐘后,鍋子里一股香氣就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去看了看,青團換上了碧綠碧綠的外套。我仿佛看到調(diào)皮可愛的小青團在向我招手。我連忙拿起一個先咬一口,哇,餡甘甜爽口,整個團子香甜軟糯還香氣四溢!
第一次做青團竟然成功啦!沒想到做青團也那么不容易啊。我既體驗到了做青團的樂趣,又知道了清明節(jié)的習俗,真是一舉兩得呀!
青團的作文 27
青團是江南地區(qū)一帶的傳統(tǒng)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里,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蓮蓉,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
春游后我要跟我們班的十九個同學一起去參加制作青團活動。
到了中山公園,老師先教了我們?nèi)钻P于清明節(jié)的古詩,這三首古詩分別是:杜牧的《清明》;韓翃的《寒食》;吳惟信的`《蘇堤清明即事》。學完古詩后我們就要開始制作青團了。老師分發(fā)給我們材料有:一袋加了糖的糯米粉,一小袋艾草粉,老師說這是從艾草中提煉出來的,而不是直接用艾草做的,還有一包紅豆餡和一些肉松。對了還有一個小碗和一杯水。
我們開始做青團了,我先用面粉倒?jié)M碗的三分之二,然后加入一點艾草粉和二十分之二的水開始和面。不過我把水加多了,結(jié)果我的面團變成了“冰淇淋”,后來經(jīng)過老師的幫忙后我終于弄好了。不過到做第二個面團時我加了太多的糯米粉而把我的手套黏在了碗里,經(jīng)過老半天跟糯米面團的斗爭后我終于擺脫了困境,來到了加餡料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打算做一個紅豆餡青團和一個肉松餡青團。“。 笔钦l叫這么大聲,我轉(zhuǎn)頭一看,原來是思媛包的紅豆青團被她揉破了,紅豆餡料和糯米團子簡直分不出兩者是誰。我還看見了幾個同學的肉松青團被揉散架了。我心里不禁擔心起我的肉松青團,不過幸好我的肉松青團命大,并沒有像其它肉松青團一樣散架。
通過這次制作青團的活動讓我真正感受到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中華傳統(tǒng)文化值得我們這一代人去傳承的。
青團的作文 28
今天,我在外婆家做青團了。媽媽先把材料拿出來,再用力的將面粉和艾葉和在一起。過了一會兒,一個又大又綠的`面團就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然后,媽媽做了一個青團給我看,她說:“如果你把青團的形狀做得像小動物也行”。
聽了這話,我也開始做了,我做了三個,一個像眨著眼睛的星星,一個像活潑的小朋友,還有一個像頑皮的小狗。
我們做了很多青團。
今天,我真高興,因為我學會了做青團!
青團的作文 29
我對清明的印象不怎么深刻,大概是介于記得和期盼之間吧。其實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不喜歡吃青團。
其實小時候還挺喜歡吃的,那種不摻雜任何東西的純青團。小時候總是興沖沖地上山去采蒿子,然后讓媽媽和外婆做青團,其實里頭并沒有很多蒿子,野草居多,但那時一直以為是自己親手摘的,青團吃起來也就格外地有滋有味。
媽媽和外婆在廚房把蒿子葉捶打出汁時,我就在后山滿山遍野地玩,我爸會領著我尋找傳說中滿山都是的野果吃!盀跖葑印笔且环N很小的果子,桑椹的一半大小,紅紅的,長得和樹莓很像,但比樹莓小多了,也比樹莓好吃多了,酸酸甜甜的,美中不足的是常常翻遍整個山頭都找不見幾個。而“地闕子”,我到現(xiàn)在也沒有吃到過,聽說是一種長得很像藍莓的果子,也是酸酸甜甜的,長在地上,但我翻過整個山頭,沒有找到長在地上的果子。至于野柿子、毛栗子、葛根藤、“羊蓉飯”更是只聞其名。
在外頭野夠了,回家的時候青團就做好了。媽媽喜歡做油炸的,有時候會澆一層糖稀,吃起來甜滋滋的,還有一絲清香。有時候光吃青團,連飯也不吃了。奶奶說我像爺爺,爺爺以前也是很喜歡吃青團,不只是青團,凡是糯米制品爺爺都很喜歡吃,奶奶還說,用糖稀澆糯米團子之類的點心,是爺爺最喜歡的零食,每次都能吃一大碗。
有時候也會放風箏。印象最深的是媽媽從北京帶回來的一種風箏,五十個小風箏連成一片,等放飛起來就像大雁南飛,不過是春天南飛的大雁。后來放風箏線斷了,我又追不上那長長的一條,終是再也沒見過了。
再說說掃墓吧。其實我沒有掃過墓。我媽說我太小了,墓地陰氣太重,怕我撞見什么不干凈的東西。小時候曾誤打誤撞闖進過一次陵園,那兒的'杜鵑花開得又紅又艷,泣血一般的開在邊上,簇擁著中間的墓地。每個墓只有課桌一般大小,碑前有一個小碗,碑后有一棵松柏。聽媽媽說爺爺?shù)哪购筮呉灿幸豢盟砂,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一個人那么高了。媽媽說等我十六歲了就帶我去給爺爺掃墓。
蒿葉有一陣沒有見過了,青團已經(jīng)很久沒有做過了,店里的青團總是甜得發(fā)慌,也就不喜歡吃了。家里只有買來的樹莓,風箏也沒有見過那么大的了。清明好像沒有那么重要了。
我總覺得我忘記了許多事,現(xiàn)在我再也無法肆意地滿山瘋玩了。
清明是什么?清明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jié)日之一,它好像永遠伴隨著雨。即使不下雨,它也是灰蒙蒙的。但今年的清明好像很不一樣呢。多年沒有見過清明出太陽了,沿江風光帶到處都有人放風箏。我也想放,但是時間不夠了。今年沒有去外婆家吃飯,不知道那株野草莓怎么樣了,可能都死了吧。
等今年過了,明年就有時間放風箏了吧。明年的青團可不能只吃半個了。
青團的作文 30
今天晚上,媽媽拎著紅豆、綠豆、黃豆回來了,這是要干嘛呀!
原來今晚我們一家人要做清明團子,這可都是紅豆餡、綠豆餡和黃豆粉餡呢!
晚飯過后媽媽把事先弄來的艾草洗干凈,放入鍋中煮了一下,然后剁碎。等水沸騰起來后,加入小梳打粉、艾草和米粉,進行均勻地攪拌。外婆又把它拿出鍋柔一柔,一段一段摘下來便可以開始做了。我們興致勃勃地開工了,一邊聞著誘人的香氣,一邊做青團,可真叫人羨慕。爸爸、媽媽忙著做青團;外婆也忙著在做第二批的東西;至于我嘛!
正舒舒服服地坐在小凳子上,等待做好的青團放在模具里,再朝前面的'大凳子上打青團哩!
第二批又開始了,我手里的模具已經(jīng)沒有油了,團子牢牢地粘在了模具里,怎么打也打不出來,于是我趕緊往模具里抹油。這下倒好,青團是打出來了,我的手卻油膩膩的了,我趕緊跑到廚房里沖了又沖才感覺好一點。我們大家就這樣一直做著,最后全部做完。一數(shù),。
我們居然一共做了100多個!
爸爸提議蒸幾個吃吃,我連忙大喊:“好!好!我要吃!我要吃!”大家也一致贊同。當外婆蒸好端出來一盆綠綠的青團時,頓時一陣香味迎面撲來,我迫不及待地奔上前去吃了一個,呀!好燙!
但自己做得味道就是不一樣,比外面賣的好吃多啦!
我連吃了兩個還想吃,可媽媽、外婆、爸爸都說青團吃多了不好,不能再吃了!
我只好灰心喪氣地離開了。今天做青團可真高興呀!
聞著芳香做著青團;做完了還有的品嘗呢!
青團的作文 31
每逢四月清明節(jié),我們都要去祭奠先祖,賞花踏青。當然在這個春天的節(jié)日里,也少不了一樣特別的江南美食——青團。北方的很多小朋友可能都沒見過,更不用說親手制作了,那么就讓下面這位同學來教教你們怎樣做成好吃不黏牙的青團。
又是一年清明到,古詩云:“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惫驿冷罏r瀝的春雨一直下個不停。我和媽媽依然按照原計劃去鄉(xiāng)下的外婆家,因為去年就和外婆說好了,今年我要親手做青團!
剛到外婆家門口,我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車,拎起外婆準備好的小菜籃子,快速地換好鞋,急匆匆地跑到房子后面的菜園里,開始找做青團需要的艾草。外婆告訴我怎么辨認可以吃的艾草。我按照外婆的示范,輕輕地掐斷剛長出來的嫩草葉,放到鼻子下面聞聞,一股艾草特有的清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我的腦子里立刻閃現(xiàn)出冒著熱氣的草綠色的青團,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經(jīng)過一個上午的忙碌,我們?nèi)齻人采了滿滿一籃子的艾草。
回到家,外婆首先將艾草拎到池塘邊,將里面的泥土、枯葉子全都清理掉。洗好后,外婆端來一個木盆,將艾草倒進盆里,然后使勁將艾葉揉成一個個團子,深綠色的艾草汁就在這個過程中被揉出來了,并且散發(fā)出一種非常好聞的清香!外婆再將艾葉剪碎,倒進糯米粉,混合著艾草汁均勻地攪拌。這個過程很費力氣,媽媽也開始幫外婆一道揉面團了。我眼巴巴地看著,心里很是著急,想加入其中一起動手,當然也想將青團早點吃到嘴里。
終于,揉面團工作結(jié)束了,可以包餡了!我趕忙揪了一大塊揉好的面團,先捏成窩窩頭的形狀,小心翼翼地將紅糖和芝麻填進去,再慢慢地捏成包子的`形狀,可是我手中的面團總也合不攏,無奈之下只好向外婆求助,外婆手把手教我,并向我傳授經(jīng)驗:主要是巧用食指和大拇指的力量,在收邊的時候,要用巧勁,快速地揉捏,就可以合攏起來了。在外婆的指導下,我終于做好了一個青團!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媽媽和外婆動作要比我快得多,轉(zhuǎn)眼間已經(jīng)包了一大盤的青團。而我的臉頰、鼻子上到處都是面粉,成了一個大花臉!
接下來,就是燒水蒸青團了。青團剛一出鍋我就拿了一個,但是由于太燙,我不得不一直吹氣。等到青團涼了,迫不及待地咬一小口,青團甜甜的、黏黏的、香氣撲鼻,真是太好吃了!
我愛外婆家的青團!
青團的作文 32
我生長在鄉(xiāng)里,每逢清明,不僅要看農(nóng)人種瓜點豆,還要看媽媽捏青團。
清明前三四天,媽媽都會提著一個大籮子去摘艾草。在鄉(xiāng)間的小徑旁、河畔邊、山野里,艾草成叢,長得鮮嫩。用手輕輕一掐,揪一根下來,手心里一搓,滿手都是綠色的汁液,湊近鼻前,一股清香沁人心脾。不用費大工夫便可以摘到半筐的艾草。
帶回家以后,多次過水洗凈。媽媽把洗干凈的艾草連同糯米粉放入鍋里,鍋里加水,灶子里加柴,等到濃郁的艾草香充斥著整個屋子,媽媽才將它們?nèi)〕觯谷肱枥锖头垡黄鹑啻。通常我也會裝模作樣地幫幫忙,將它們和成一個綠色的面團。然后取一小塊的面團捏扁,加入調(diào)好的餡料再固定成型,放到裁剪好的蕉葉上?墒牵猛瑯拥姆椒,媽媽捏的青團總是比我的漂亮。
艾香從鍋飄出,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鍋蓋,白氣“嘩”“嘩”往外逃,把我整個人香迷糊住了,我便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住一個青團就往嘴里送。“燙燙燙!等會再吃!”媽媽對我喊道,即使被燙出了眼淚,我仍不肯吐掉這口清甜的團子。
每一年的'清明節(jié),做青團成了我們無須開口的約定。清明節(jié)的一個周末我難得回一次家,媽媽卻沒有做青團。家中沒有一個青團,也沒有留下一點做過青團的痕跡。媽媽大概是不想做了。我心中雖然有幾分惋惜,但也沒有向任何人吐露。周日晚修前,我打開書包,卻發(fā)現(xiàn)多了一個袋子,里面裝著六個用保鮮紙包得好好的青團。
小小的青團泛著誘人的色澤,我拿起一枚青團,思緒卻不自覺飄回幾年前我第一次看媽媽做青團時,她笑著對我說:你肯定愛吃這個!因為我也喜歡!
青團的作文 33
聽到包青團,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但要包好青團可真不容易。
清明節(jié)前,我家也準備包青團,把從田野上摘來的艾青煮熟后和米粉加上適量的水用力均勻地揉在一起,然后就把米粉拉出來一小塊,裹成圓形,再把它弄成窩窩頭的形狀,最后放上餡子包成圓形。我仔細觀察大人們的操作過程,然后開始包著第一個青團,看看簡單,但包起來真不容易,特別是手不聽使喚,用力過大,米粉捏得不均勻,餡子就會往外流,餡子太少就會變成空心團,如果搓得不好就會變成好幾種不同形狀的團。經(jīng)過多次實踐一個個小巧玲瓏、形態(tài)各異的青團在我的手中誕生了。這時媽媽就拿把包好的青團去蒸了,過了二十分鐘左右,一陣陣誘人的清香撲鼻而來,等媽媽拿出來蒸好的青團,我就奔上前去品嘗了我自己包的青團。。】上憷!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都夸我包的.青團,和大人所包的差不多,我心里樂滋滋的。
清明,踏青、包青團、祭祖,已成了我們國家傳統(tǒng)文化。
青團的作文 34
又是一年清明至。中華飲食,博大精深,每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有諸多的美食讓人回味與遐想。流傳于江南地區(qū)的青團,就是一道清明時節(jié)的特色食品。清明既是節(jié)氣也是節(jié)日,作為節(jié)日,與純粹的.節(jié)氣又有所不同,節(jié)氣是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jié)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在清明這天,吃青團,一是對先祖緬懷,二是一種食俗的延伸。
清明吃青團已有千多年歷史,歷代都有記載。宋《瑣碎錄》曰:“蜀入遇寒食日,采陽桐葉,細冬青染飯,色青而有光!蹦菚r,就用糯米做成青飯團子,作為一種祭拜食品而流行民間。明《七修類槁》也曾有這樣描述:“古人寒食采楊桐葉,染飯青色以祭,資陽氣也,今變而為青白團子,乃此義也”。到了明末清初,逐改以糯米粉代替糯米。
正宗江南青團形態(tài)圓滿,碧綠晶亮,香糯柔口,甘甜不膩,吃口筋道又不粘牙,帶有淡爽青草香氣,是消膩開胃的好食物。江南青團多是用青艾蒿汁調(diào)和糯米粉做成,青艾蒿是江南地區(qū)常見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莖直立,葉片輪生,狀如蒿,清明前后,其鮮嫩葉芽均可食用。將青艾蒿汁調(diào)和青團源于清代,清《清嘉錄》有載:“市上賣青團,有青艾香,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老家江南池州早些年在清明節(jié)也時興做青團,盡管已有十多年沒吃過老家的青團,但還是有一絲記憶:將采摘的新鮮青艾蒿放入大鍋煮開蒸爛,取其青汁水倒入糯米粉中,揉成青色面團,然后將豆沙或芝麻做餡搓圓,上灶蒸熟后,放在碗櫥里,想吃就拿上一個。由于青艾蒿汁香味濃郁,含有保鮮成分,這樣的青團可存放三天味如當初。
過去,江南地區(qū)清明日家家戶戶不動煙火,只吃涼冷食品。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青團、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叩頭行禮祭拜,然后回家吃上幾個冷涼的青團,以表緬懷先祖和習俗延伸。如今,提倡健康養(yǎng)生,冷食青團漸以熱食取而代之。
清明一過,青團也就失去了習俗味道,但作為一種小吃,其柔香甘甜的味道依然備受人們喜愛,四季皆可享用,不過這些青團多用綠葉蔬菜榨汁或食用色素調(diào)和而成的,而江南人喜愛的青艾蒿汁做的青團,由于受原料季節(jié)限制,只能在清明前后品嘗。
青團的作文 35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到清明,我們家鄉(xiāng)有掃墓、祭祖、踏青等風俗。其中必不可少的還有一種美食――青團,翠綠誘人、糯韌綿軟,帶著清淡香柔的香氣,讓人抵擋不住誘惑。
清明前幾天,我和奶奶來到附近的田野里采集艾草。艾草匍匐在地上,綠油油的,遍布了整片田地。我和奶奶拿著剪刀一株一株地采集著,不一會就裝滿了一大袋。
回到家里,我們將摘來的艾草用清水洗凈,放到開水鍋中燙熟撈起,艾草碧綠碧綠的,散發(fā)著一種獨特的清香。等它涼了以后,奶奶把艾草揉成團,擠出多余的水分,跟糯米粉混在一起,揉成一個面團。接著準備青團的餡料,有甜甜的豆沙餡、白糖芝麻餡、咸菜筍絲餡。只見奶奶把綠色面團揉成長條,切成劑子,搓圓,用大拇指掐出一個坑,把餡料放進去包好,這就變成了一個綠色的團子,放到鍋里蒸了20分鐘,香噴噴的青團就做成了。熟透的青團晶瑩剔透,好像一個個無瑕的翡翠,也像一個個珍貴的綠明珠。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咬上一口,頓時艾草的`香味融合著餡料的甜香撲鼻襲來。嘗過甜的,我又拿起咸味的品嘗,春筍的鮮嫩夾雜著豆干的醇香,簡直是絕配啊!讓人吃了一個還想吃,怎么也吃不夠。
奶奶看著我狼吞虎咽的樣子,一個勁地說:“慢點吃,鍋里還有!蹦棠套銮鄨F的手藝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她每年要幫很多人家做青團,還把自己做好的青團分給鄰居們呢!每年一到清明,遠在上海的、廈門的親戚,都爭著打電話指定要吃奶奶做的寧波青團呢!
清明時節(jié),我們總會帶上青團去祭拜祖先,寄托哀思。小小的青團,包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代代地傳承,傳統(tǒng)風俗也深深地刻在我們的心里。
青團的作文 36
青團,是漢族清明節(jié)最有特色的節(jié)令食品之一。為了加深對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認識,在老師和家長們的精心策劃下,我們班舉行了一次包青團的活動。要說吃,長這么大我已吃過多次青團了;可要說到包,我可是初次嘗試,面對桌上那一大團揉好的青面團,我躍躍欲試。
看來心急的不止我一人,老師才宣布活動開始,只見六、七只小手紛紛伸向面團,轉(zhuǎn)眼間,面團就變了型,這邊一處高山,那邊一片洼地——面目全非。我也揪起了一小團面團,軟軟的,還帶著點余溫,聞了聞,一股濃郁的艾草香撲鼻而來。我先把它揉得圓圓的,然后放在桌上用力壓扁,變成了一張薄薄的面餅,接著往面餅中間放了兩勺豆沙餡兒,揭起一端的皮向另一邊合攏,把邊緣壓牢并按出花邊,我的第一個清明餃就這樣出爐了,看著自己的第一個作品就做成功,心頭涌出喜悅和成就感。
趁熱打鐵,接下來做個什么呢?瞧了瞧身邊的同學們,對,清明團是個不錯的選擇!于是,我又揪了一團面團,把它揉圓,然后在中間用力按下去,使它呈現(xiàn)出一個碗狀的坑,為了讓我的清明團能多裝些餡兒,我要把坑按得大一些、深一些,哎呀,一不小心,底戳破了,“失敗怕什么,重新揉過,何況這還是我第一次做清明團呢!”我不禁想到。這回,我小心翼翼地按壓,中間的坑逐漸變大變深,耶,我成功了!我高興的.手舞足蹈,這次包個芝麻餡兒的,放好餡兒后,我一手拿著團子,一手小心翼翼地,慢慢地把洞口一點點捏攏,直到封住為止,為了美觀,我特地把它放到了做青團的模具上按一下,一個漂亮的花形清明團就呈現(xiàn)在了我眼前。
我越做越帶勁兒,越做越有信心,又連續(xù)做了好幾個動物形狀的青團,一個比一個有進步,一個比一個有特色。望著桌上這些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青團,它們仿佛變成了一個個綠色的小精靈,帶著我走進了艾的童話世界!
青團的作文 37
星期六是清明節(jié),一大早爸爸就去菜場買了做青團要用的材料,中午我們一起提著東西去阿姨家一起做青團。
媽媽和阿姨先把餡切好炒好,寧波的青團是甜餡的,我們做的青團是咸的。里面包著肉、豆腐干、筍、還有大蒜。我覺得比這里的好吃多了。爸爸去把粉和成一大團。一切準備就緒,我們?nèi)ハ春檬珠_始做青團了。我看媽媽拿一小團捏成碗一樣的'形狀,然后包餡放進去再捏好成圓形,我和天天兩個人跟著做,可是覺得有點難。阿姨叫我們可以隨自己的想象,想捏成什么樣就什么樣。這下我們可高興了,就跟捏橡皮泥一樣玩開了。不一會兒,桌子上面擺了我們兩個人的作品。有我做的蘋果、小包包、花籃、足球,還有天天做的太陽、啤酒瓶、花兒、茶壺,可好玩了。
做好了,我們把青團放在鍋里蒸,蒸好了我們一起搶著吃自己做的青團,感覺這次的比以前的好吃多了,因為是我們親手做的。
青團的作文 38
清明節(jié)有許多習俗,平時一到清明節(jié),爸爸媽媽都會到商店里去買現(xiàn)成的青團,一個個青團圓圓胖胖的,惹人喜愛,下午,老師帶我們親手做青團,親自感受清明節(jié)的習俗。
前一天晚上,我和媽媽買了幾根黃瓜,把它們一起放在榨汁機里,那嫩嫩的黃瓜被榨汁機慢慢地”吞”了下去。
今天我們組帶來了五花八門的原料,你瞧,王棗棗帶來了各種各樣的餡兒,張澤龍帶來了碧綠的青汁,尹株文帶來了做得過程中所需要的工具……大家一邊忙著擺放用具,一邊交頭接耳地交談著該怎樣做,一個個興奮不已。
開始和面粉了,老師向盆里倒了點水,然后把面粉倒進了里面,還請了幾位和面高手—-幾位同學的媽媽,奶奶來和面。陳冠宇的媽媽拉起袖管兒,把自己纖細的手放進了面粉中,頓時,面粉象散了隊的隊員各向自己的外面逃去,阿姨用手來回搓著,面團象一個個孩子乖乖就范,任憑她的揉搓,隨著搓的節(jié)拍上下翻飛,老師把青汁倒入面團中,不一會兒,面團娃娃就換上了節(jié)日的盛裝,一身碧綠的燕尾服加上胖胖的身體,更顯得可愛。
老師把面團一點一點地分給我們,說了做時的注意點,不一會兒老師就開始宣布做了。我先請教了陳冠宇的媽媽,然后拿起一些面粉,搓成”小圓子”再把中間部分捏凹下去,我學著老師的樣子把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放在圓的底部,把左右手的大拇指放在圓的頂部,用力捏凹下去,一下子,面團被捏變了形,我拿起一點芝麻放進了里面,小心翼翼地包了起來,可是這調(diào)皮的芝麻一下子從里面逃了出來,呀,這下子青團了”大花臉”,外面一黑一白,可真有創(chuàng)意!我不灰心,繼續(xù)搓著,我把捏好的青團往芝麻里一放,頓時,青團一身黑,成了”黑團”,我一邊看一邊笑,把它放進了盆里,…我環(huán)顧四周,只見旁邊的.同學都做的熱火朝天,有的同學高興得手舞足蹈,有的同學老是做不起來,愁眉苦臉,還有的同學跑前跑后,著急得直跺腳……看著青團被送進食堂,我心里癢癢的,非常想吃。
在等的這段時間里,我心里萬分焦急,想著想著,我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著青團的美味。
過了一會兒,青團上來了,我口水直流三千尺,趕忙咬了一口,滾燙的青團在我的舌尖上上下翻飛,再咬一口,美味的芝麻一口流入我的嘴,哇,真是好吃呀!
通過這次活動,既讓我們增強了動手能力,又讓我們更加了解了清明的習俗,真是一舉多得啊!
【青團的作文】相關文章:
青團的作文04-02
青團·爺爺02-20
秋天的青團02-28
關于青團的作文(精選24篇)06-01
青團美術教案反思模板12-08
在團青座談會上的發(fā)言03-11
做青團優(yōu)秀作文(通用29篇)08-02
清明為什么要吃青團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