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民族風俗的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民族風俗的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民族風俗的作文 篇1
正月初一沒有除夕那么喜氣洋洋。潮州人在正月初一不能講臟話,不能哭,不能打架……這一天還不能掃地,應把掃帚藏起來,讓垃圾積下,說是堆金積玉。到了晚上,長輩要給小輩錢,而且都是用一塊紅紙包著,這稱為”壓肚腰:意味一年都富富裕裕。然后,大家都穿得漂漂亮亮,后輩先祝福長輩,長輩再給小輩期望。 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彼,人們都爭先恐后地向親戚朋友送去最美好的祝福。
民族風俗的作文 篇2
一年有很多的節(jié)日,但是在人們心中覺得很重要的節(jié)日沒有幾個,端午節(jié)就是其中一個,在中國很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端午節(jié)是一個很有紀念意義的節(jié)日。我的家鄉(xiāng)韶關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著屬于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眾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原因不是因為屈原,不是因為什么。就因為我是在端午節(jié)那天出生的。
端午節(jié)是個非常熱鬧的節(jié)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jié)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裝著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里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篇二:寫民風民俗的作文】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節(jié)終于到了,人們興高采烈,以各種節(jié)目形式來歡度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這天剛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里聚餐,慶祝生日,共度佳節(jié)。
來到酒店門口,嘩!那里人山人海,連泊車的位子都沒有了,人們把酒店都圍了個水泄不通。幸好我們預先訂好了四張桌,看到整個飯店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的歡樂景象,我心里特別高興,盡情地品賞著各種各樣的海鮮和名菜。
吃完晚飯,我們就到海濱泳場看花燈。這時,一輪明月高高掛在天上,又大又圓,把整個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氣特別好,九點十五分,我們來到目的地時,沙灘上已經燈火輝煌,游人如織了。我們沿著沙灘一邊觀賞一邊向前走。走進大門,“奇燈異彩耀水灣,依山伴水放珠!钡腵巨副對聯則提醒游人千萬不要忘記了在此賞月的大好時光。進入泳場,只見偌大的泳場里到處都是火樹銀花,奇燈異彩。游人的歡歌笑語此起彼伏。沙灘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擺開鍋碗瓢盆,搞起燒烤;有的在沙灘上鋪開塑料紙,放上月餅、飲料等等,圍在一起,對月舉杯;有的人還手拉手跳起舞;熱鬧無比。
今天晚上的花燈令我大飽眼福,真是流漣忘返。當我們懷著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時,圓圓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們的后面。
民族風俗的作文 篇3
三月三,煮雞蛋,這個習俗來自一個傳說。人們把這個地菜當成了靈丹,人們說,這是王母娘娘的生日,所以王母娘娘派觀音娘娘去放仙水到下界去,可是仙水沒有放到里,而是落在了地菜的身上,后來人們把地菜收成靈丹。
這天一早正是三月三 ,所以我就在爺爺家里吃蛋和地菜水,地菜水特別好吃。
爺爺還說吃了,這個地菜水就可以醫(yī)好很多種病,這是全國的特色,今天這個地菜是發(fā)去田邊找回來的,我的爺爺家里有很多地菜。
爺爺說三月三的地菜是很好,因為這個時候地菜有很大的營養(yǎng)的,這也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外公家里去玩。
我和爸媽一起在街上買好了很多東西,后來就去了外公家里,到外公家進而后,我也看見外公早上吃的地菜煮蛋,喚上外公又給我們做了,幾個地菜煮蛋,后來我又全都把地菜水給吃完了,后來外公給我們說了他很三月三的故事。
三月三的民族三月三,一個重大的壯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說到三月三,肯定要想到那些傳統(tǒng)美食了,下邊就一起去看看三月三必不可少的五色糯米飯吧……
五色糯米飯,顧名思義,就是把糯米先染成紅色,黃色,黑色,紫色這四種顏色,再把它們跟白糯米煮熟就好了,五色糯米飯象征著五谷豐登的意義。
這一天一早,我起床時就看見了媽媽在做五色糯米飯,于是充滿好奇心的我,便趴在桌上看著媽媽那嫻熟的手法:媽媽先把糯米洗凈,再用楓葉紅莓果黃豆汁染成了黑紅紫黃四種顏色。說來也怪紅莓果竟能染成紅紫兩種顏色,只是用了兩種形狀不同的紅莓果而已,看著媽媽忙的好快活,我心中不由得一動,也卷起袖子準備大干一場我照著媽媽的樣子先把一些米洗好,然后開始染色……大約一個小時后,我來看你染好沒沒想到糯米都染出了顏色,而且顆顆米粒晶瑩剔透,我立馬拿糯米去煮了,過了半個小時,米飯煮好了,我立馬嘗了嘗紅糯米頓時心中有種莫名的.喜悅,看著那一鍋米,我真開心……
壯族三月三,舌尖上的三月三。他的活動令我們開心,他的傳說令我們難忘,她的美食令我們激動,我愛三月三。
民族風俗的作文 篇4
帖春聯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節(jié)的前的幾天,街上就擠滿了大聲叫賣春聯的小販.擺在攤子上的春聯更是琳瑯滿目,讓人應接不暇.每張春聯上都寫著祝福的話語,但各有不同,耐人尋味,有的春聯上寫著:“和風吹綠江南柳,春雨催開塞北花”,有的`春聯上寫著:“水水山山處處畫,家家戶戶年年豐”.短短兩句,寫活了新春佳節(jié)人們心中的美好心愿.
聽爺爺說,春聯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中的新桃和舊符便是春聯的原型了.春聯也是對聯的一種,其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從五代十國時開始,發(fā)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但它的最鼎盛時期還在明清兩代.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一年除夕之前,傳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除夕夜,他親自微服出巡,以體實情.一次他發(fā)現一家未貼春聯,問后方知是一閹豬者,不知該怎么將自己的經營內容寫進聯句.朱元璋聽后,尋思片刻,為閹豬者題聯曰:“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由此可見,朱元璋這位馬上皇帝,在弘揚和發(fā)展春聯事業(yè)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到了康乾盛世,春聯藝術日見完美.不論從內容還是從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康熙也是撰聯的高手,他題的鎮(zhèn)江金山七峰閣聯,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聯:“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春聯發(fā)展到今天,已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春聯這一古老的長青之樹,必將在新的世紀中展示誘人的姿容.
民族風俗的作文 篇5
我的家鄉(xiāng)在河南焦作,春節(jié)對于我們現在的孩子來說,是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日子,是銘刻我們年齡變化的日子,是寒假里最輕松的日子。特別是我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
現在我的學習任務之重是可想而知的,整個寒假都處于緊張之中,但我們還是愉快地度過了。是沒有了作業(yè)?還是時空錯亂?
不,當然是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
在除夕那天,大家都會回到家里,與家人們團聚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離別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嘗美味佳肴,享受著團圓的樂趣。吃完年夜飯后,我們還有擺灶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為了粘住灶爺的嘴巴。傳說灶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jiān)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間,外面的煙花在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四處每一聲喜慶的祝福,晚上八點鐘我們一起坐在沙發(fā)上吃著麥芽糖,看春節(jié)聯歡晚會(當然也會有幾個小懶蟲抵擋不住睡意……),到了十二點左右,也就是午夜零點時刻,我們又能聽到一陣一陣激烈的爆竹和鞭炮聲,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大年初一的早晨,家家都會早早的起床,換上新衣,燃放鞭炮。吃一些餃子或湯圓(這是我們的習俗)接著,就是小朋友”工作“的時候了,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全家人吃過年餃子,隨后開始到親友家拜年。舊時拜年一般多由家長帶領,先拜長輩近族、鄰友,以后再去遠處各家。各家為接等賀年客人,家里常備茶、瓜子、花生、糖果等。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又是我們春節(jié)期間的'一個重要節(jié)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但可忙了孩子,吃飽了晚飯迫不及待的跑到街上去,展示自己絢麗的煙花。大街小巷里,煙花聲、鞭炮聲、歡呼聲響成一片,各式各樣的煙花,不僅讓我們看得眼花繚亂,當美麗的煙花打上天空,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大紅花,有的像五彩花,點點滴滴,匯成花的海洋,它們像對我們微笑,招手,在向我們致謝,謝我們給予了他們生命讓他們在天空中伸展自己的腰身,多么快樂,多么活潑!姹紫嫣紅的禮炮,打響了天南地北,讓人們目睹自己的風采,家家戶戶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我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沒什么儀式,更多的卻是歡歌笑語。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說不定你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更是妙趣橫生!
民族風俗的作文 篇6
壯族的春節(jié)習俗
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扣肉、粉蒸肉、叉燒肉等。除夕的米飯要蒸得很多,象征富裕。粽子是壯族春節(jié)必不可少的`。壯族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品,特大粽子,重達一二十斤,味香堪稱一絕。正月初一和初二待客要吃粽子。春節(jié)期間要舉行對歌、打陀螺、跳舞、賽球等文體活動。
民族風俗的作文 篇7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農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故鄉(xiāng)的粽子和外地不一樣,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故鄉(xiāng)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用葦子葉做,云南等少數民族地區(qū)還用竹筒做,我們故鄉(xiāng)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粽子葉做,且兩個粽子對著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故鄉(xiāng)農村人過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沒說紀念什么,只是學校的老師說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和楚懷王后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和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說,過了端午節(jié),就可完全脫掉棉襖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采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后就插在門框上,據說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個瘡癤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過后的艾葉采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著,讓艾煙來熏患部,在中醫(y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曬干,擰成“煙繩”,夏天用來熏蚊子,因為那時多數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jié)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為了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說可以辟邪保平安。剛扎上的時候,色彩非常鮮艷。時間一長,被水濕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據說可以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來曬干的。那時一種長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非常香。這時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著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情。故鄉(xiāng)的習慣是,戴著香囊,不能去瓜地,說一去就把瓜給轟了,光開花不結瓜。
【民族風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民族風俗的作文03-05
民族風俗的作文08-14
民族風俗的作文02-10
民族風俗作文02-06
民族風俗作文04-16
關于民族風俗的作文02-20
【精選】民族風俗作文三篇06-21
民族風俗的作文3篇07-09
民族風俗的作文4篇07-11